高校学生网络舆论论文

2022-04-17

摘要: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突发事件是高校中非常常见的事情。本研究针对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策略展开了细致的阐述,首先分析了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的主要特征,然后分析了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如何促进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正确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学生网络舆论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学生网络舆论论文 篇1: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学生网络舆论阵地建设对策探析

摘   要:当下,互联网作为新媒体,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当下形势,高校应搭建与时俱进的线上平台,打造赋有传统魅力的线下活动,加强“网游”管控与引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网络舆论阵地的主旋律。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网络舆论

一、高校学生网络舆论阵地建设的意义

对于“网络舆论阵地建设”这一提法,虽然不同学者有着不同见解,但都将网络舆论阵地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目前,党和国家对于“宣传思想文化”和“建设网络舆论阵地”的重视程度已上升到新的高度。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巩固高校学生网络舆论阵地十分重要,让先进的、积极的、正确的思想文化成为高校学生网络舆论阵地建设的主流。

针对黑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的学生进行了新媒体使用情况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有1156名大学生参与,涉及哲、经、法、教、文、史、理、工、管、艺等10个学科门类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同时这1156名大学生表示他们都是新媒体的使用者。其中,参加问卷的有57名大学生在18周岁以下,有738名大学生在18-20周岁之间,有290名大学生在21—23周岁之间,有71名大学生在23周岁以上。通过数据可以发现,新媒体的使用已经趋向年轻化。

二、高校学生网络舆论阵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过分沉浸新媒体

新媒体的盛行,为高校大学生获取更多信息、方便与外界交流提供了广阔平台。随着5G的推广和Wifi的全覆盖,高校互联网络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大学生在校园的任何角落都可以使用新媒体上网。通过本次调查问卷发现,有125名大学生接触新媒体的时间在两年以下,占比10.81%;有217名大学生接触新媒体时间在2—4年,占比18.77%;有278名大学生接触新媒体时间在4—6年,占比24.05%;有536名大学生接触新媒体时间在6年以上,占比46.37%。通过数据证实当下的高校大学生普遍接触新媒体的时间比较长,并且对新媒体的依赖已成习惯。

在每天利用新媒体上网时间的问题上,有201名大学生每天花费2小时以下,占比17.39%;有601名大学生每天花费2—5小时,占比51.99%;有250名大学生每天花费5—8小时,占比21.63%;有104名大学生每天花费8小时以上,占比9.00%。假如把一名正常高校大学生一天的24小时进行分割,9小时在睡觉(含午休),6.5小时在上课、自习,2小时用于洗漱、出行及其他,1.5小时用于吃饭,那么只剩下5小时的空余时间。对于这5小时的分配,绝大多数大学生将两小时及以上用于新媒体上网,少部分大学生将全部剩余时间用在新媒体上网,更有甚者挤占学习、休息时间使用新媒体上网。通过对时间分割可以看出,当代高校大学生对于新媒体的依赖日益严重,体育锻炼时间、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时间少之又少,视力逐渐变差,甚至会影响作息、学习及正常的生活,对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二)“网游”的干扰

“网游”具有两面性。“网游”的优势在于适度的“网游”可以使大学生释放压力、缓解疲劳;“网游”的劣势在于沉迷“网游”将对大学生的智力、心理素质、综合能力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在对于“使用新媒体主要做什么?”的调查中,有近五成的大学生表示经常使用新媒体进行“网游”。新媒体正在不断壮大,而大学生对于如何正确使用和利用新媒体仍处于游离状态,大学生的年轻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思想和心智还不够成熟,在不成熟的心智驱使下很容易被“网游”所吸引而导致意志力下降、学业荒废、生活质量下降等。更危险的是“网游”夹带许多暴力、色情等糟粕和低俗的内容,这些内容一旦被大学生吸收并效仿,他们会变得冷漠无情,严重者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可见“网游”的劣势是高校学生网络舆论阵地建设的顽疾[1]。

(三)易受外界不良信息冲击

在调查中,当问及“经常使用哪些社交媒体”时,有1102名大学生使用微信,有843名大学生使用QQ/QQ空间,有631名大学生使用微博,有510名大学生使用今日校园,有494名大学生使用大众点评/美团/饿了么,有433名大学生使用知乎,有366名大学生使用抖音,有201名大学生使用小红书,有190名大學生使用百度贴吧,有76名大学生使用豆瓣,有72名大学生使用快手,有43名大学生通过论坛/BBS进行社交,有36名大学生通过绿洲进行社交,有36名大学生通过虎扑社交,有20名大学生通过钉钉进行社交,有10名大学生通过陌陌进行社交。通过上述数据可以进一步证实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学生网络舆论阵地上,各种即时通讯工具及软件层出不穷,微信、微博、QQ、BBS、抖音等社交网站都是大学生汇聚的重要平台。新媒体的多样繁杂,信息传递方式多种多样,信息难以严格筛查,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容易被虚拟世界中的不良信息迷惑或洗脑,单靠人力进行负面信息的“防、堵、管”已失去效用。同时短期内又得不到及时纠正,轻者会造成消沉堕落,重者可能会害人害己,后果难以想象。

三、高校学生网络舆论阵地建设的对策

(一)搭建线上平台,优化线下活动

首先,高校应充分发挥“微传播”育人功能,开设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论坛等,同时努力开发适合服务、管理大学生的APP软件(今日校园、易班等),实现新媒体为载体的双向联动,达到时刻引导、时刻关心、时刻教育的效果。其次,深入挖掘赋有传统魅力的线下活动,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分散新媒体关注度。正确引导大学生放下新媒体,积极融入校园生活,进行面对面互动,加强沟通交流,增进情感。最后,鼓励大学生正确认识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合理规划并正确利用时间,积极响应“阳光体育”的号召,走出网络、走出寝室、走向操场,通过在现实环境中的活动,提升心理素质,增强体魄。

(二)加强大学生“网游”管控与有效引导

第一,高校应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网游”的两面性。高校有责任有义务针对“网游”的劣势,督促大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规范生活和学习习惯,杜绝一天两小时以上“网游”。第二,加强对大学生室内监管。高校在严格执行《学生网络管理条例》规章制度之外,还应专门建立“网游”公约,规范大学生“网游”行为,培养良好的“网游”行为习惯。第三,高校应完善学籍预警机制。加强任课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公寓辅导员、大学生互联互通,时刻了解大学生即时行为和思想动态,做好密切关注,及时开展师生交流,适时通过心理辅导引导学生。第四,高校应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形成育人合力,督促并教育大学生提升自身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养成正确使用新媒体的良好心态,将花费在“网游”上的时间和精力控制在合理区间,使他们脱离“网游”的束缚。第五,引导大学生要理智看待“网游”,充分认识到“网游”不是精神家园,更不是世外桃源,可以作为放松手段但要坚决杜绝形成精神依赖,充分认识到学习才是主要任务。

(三)强化网络舆论监管

首先,大學生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高校学生网络舆论阵地建设的主导地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到青年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甚至工作的各个领域,充分利用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广泛传播。其次,高校搭建健康的校园育人新媒体平台。成立线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职业生涯及学业规划工作室、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学生党建研究工作室等,同时高校应倡导全体思想政治辅导员创建个人微信公众号,利用容易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大学生传递青春正能量,提高关注度,增强吸引力,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三观”[2]。再次,高校应建立学生网络舆论监管机制。成立学校学生舆论工作室,校内多部门参与,牢牢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禁止不良信息传播。最后,高校应从“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中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可以通过讲座、访谈、演练、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打造有利于全体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高校网络舆论阵地。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成长特征决定了高校学生网络舆论阵地建设的重要性。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存在着“建设型”和“破坏型”双向发展的可能性。为此,要想从源头上预防意识形态偏离正确的轨道,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阵地建设就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强化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培养其爱国思想,树立其良好道德品质,为其成长成才保驾护航[3]。

参考文献:

[1]苏丹.新媒体时代的高校舆论引导策略[J].新闻战线,2017,(5).

[2]王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媒体时代[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7,(9).

[3]王军杰,陈佳.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论阵地争夺探析[J].新闻战线,2019,(3).

作者:王吉

高校学生网络舆论论文 篇2: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策略研究

摘要: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突发事件是高校中非常常见的事情。本研究针对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策略展开了细致的阐述,首先分析了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的主要特征,然后分析了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如何促进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正确发展。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形成;引导

一、 前言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于高校突发事件很容易得到信息,并且一旦传播出去就会形成非常广泛的网络舆论,从而给大学生的正常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给高校的教育秩序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需要在仔细分析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形成的基础上,分析如何正确地引导舆论的正确走向是非常关键的。

二、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的主要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成为了广大高校对于突发事件进行讨论的主要空间,突发事件经过网络可以迅速广泛地进行传播,能够促进突发事件的持续发酵。所以一旦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有不正确的网络舆论,那么很可能导致整个事件朝着更加不利的方向发展,也会影响大学生对于事件的正确判断。

(一) 突发事件的性质分析

高校的突发事件,发生的对象一般是高校的学生,主要发生地点在学校校内或者校园周边,对于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都带来实质性的伤害,对于学校的正常秩序的维护也是非常不利的。一般来讲,高校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公共管理类、公共安全类、心理类、卫生类等。高校突发事件的实质都有一定的关联性和交叉性。高校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全体性、事情经过的持续性、突发事件的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公共性以及事件发生之后迅速的传播性。

(二) 高校学生网络舆论界定及其主要特点

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的形成主要对象是高校的学生和教师,站在某一个角度上针对发生的事情表明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引发网民对于事件的关注。高校学生的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表现出来的特征有一定的特殊性,信息的传播具有交互性,学生在网络中有充分的言论自由,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再加上高校网络平台的观点和看法各有不同,很容易导致突发事件朝着更加负面的舆论方向发展。这就说明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有传统的快速性和爆发性。

三、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认识不足,缺乏危机意识

高校在引导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传播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非常多,首先就是对于舆论传播引导的认识不足,缺乏危机感。对于突发事件在网络上传播的负面影响没有高度的重视,对于学校发生的突发事件,很多高校的做法就是盡快将信息封锁,而没有从实质上对于突发事件进行规避,这样做首先是维护高校的形象,其次是高校的学生和教师有意识地将真相掩盖。以至于网络舆论对于高校突发事件的经过产生不正确的传播,造成网络舆论的恐慌,这些都是高校对于舆论引导的不重视导致的。

(二) 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

高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教学资源较为丰富,其他方面却有所不足,高校本身信息交流不畅是导致网络舆论引导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之一,有些高校的信息沟通不健全,缺乏健全的信息联通系统,对于一些网络舆论不能及时地发展,所以就很难及时有效地就网络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

四、 完善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有效策略

(一) 不断关注高校内涵的发展

完善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首先需要高校从自身做起,不断促进自身内涵的发展,不仅要重视高校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高校的管理水平,这样才能为高校学生的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奠定基础,还需要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学生的生活进行关心,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面对一些突发性的事件的时候需要以理性的心态去分析、去看待,不能人云亦云,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二) 不断促进网络平台的监督

高校既然建立起了网络平台,那么就需要做好监督工作,对于网络的发言者的言论进行严格的把关,对于发布信息的真实性以及规范性进行监督,对于一些不利的虚假的信息及时地发现并且剔除,必须充分建立网络舆论的主导意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保护学生的根本权益。

(三) 高校辅导员应该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他们不仅需要监督学生的学习,更要注重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引导,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本着充分为学生发展负责的态度开展工作,构建大学生网上思想教育平台,妥善解决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加以正确及时的思想引导,提高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

五、 结语

综上所述,突发事件在高校中发生的频率非常大,高校需要充分重视网络舆论的形成,促进网络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维护学校的正确教育秩序及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因此,高校需要重视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维护好学生的根本权益,这就需要对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的形成进行细致的分析,正确地引导网络舆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储志新.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4,(23):171-172.

[2]刘新强,陈群,何文鼎.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研究[J].科技文汇,2013,(22):171-172.

作者:张芮萌

高校学生网络舆论论文 篇3:

网络舆论事件对大学生群体性情绪的激发规律及其风险规避

[摘要]网络舆论事件激发大学生群体性情绪遵循网络议题形成、群体情绪激荡直至集群行为爆发的一般传播规律。其成因源于大学生网络参与的无限热情与有限理性、舆论传播的迅疾与导控响应的缓慢、柔性化解的潜在需求与现实的刚性控制等表现在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导控过程中的逻辑悖谬。有效化解网络舆论事件激发大学生群体性情绪的风险,应立足于意识形态教育这一厚重的政治根基,强化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养成的教学改革以及建立适应新媒体时代需求的主导信息发布、引导机制。

[关键词]网络舆论事件;大学生;群体性情绪;激发规律;风险规避

在网络信息时代,基于一定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的现实事件常常经过网络途径蔓延传播,通过大量转载、评论、激辩形成舆论场,进而转化成网络舆论事件。当网络舆论触动大学生关注的神经,尤其是涉及相当数量高校学生的某种利益或情感诉求时,就会激发出群体性情绪,串联并引发线上乃至线下的集群行为。本文探讨重点为负性情绪,而群体性不良情绪引发的集群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干扰到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管理秩序和生活秩序,有碍高校的声誉和形象,牵动政府的关注与神经,甚至给社会秩序造成负面影响。高校是网络信息社会的前沿阵地,规避网络舆论事件激发大学生负性群体情绪而产生的风险,理应成为现代大学管理者以及各级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研究的课题。

一、常态:网络舆论事件激发大学生群体性情绪的传播学规律

网络舆论激发大学生群体性情绪遵循特定规律,这一规律即是传播学规律。尽管传播过程因为管理层面发挥控制力的效能不同而可能产生万千变化,但基本的传播学规律却印证着一种客观常态。熟识规律,把握常态,是管理者规避网络舆论激发大学生负性集群行为风险的前提。

(一)网络舆论事件在高校传播的显著特征

1.自由性、开放性导致舆论发酵的迅疾而难于控制。网络生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也正因为如此,新媒体的激烈竞争致使各类交互式网站或软件应用层出不穷。其直接结果就是热衷网络应用的大学生在虚拟社会中获得若干独立自主的身份。他们藉此悠游于网络世界,随时随地、无拘无束地表达观点、发表评论,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自由度和交互度等发生革命性变化,并推动网络舆论事件迅疾向社会化发酵而难以管控。

2.多变性、从众性导致舆论引导的被动而苦于应对。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网络舆论的从众、跟风效应尤为明显,舆论传播过程中也呈现出不稳定和多变性的表面特征。在舆论的传播过程中,常常是观点犀利者或网络大V引导舆论走向,而不是事件真相。因此,大学生网民容易跟从先行发布的、具有典型特征的观点而随声附和,形成舆论场。然而,这一舆论场稳定性弱,当新的证据、新的观点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时,不同的舆论场就会形成。多变而多数量的舆论场使得舆论引导越发被动而疲于应对。

(二)网络舆论事件激发大学生群体性情绪的基本规律

一则消息从网络上出现,到发展成为被大学生群体广泛关注的事件,再到激发大学生群体性情绪,进而从虚拟走到现实,必定经历着一个发展膨胀的过程。一般问题的热点化、个体问题的公众化、简单问题的复杂化、普通问题的政治化、局部问题的全局化,都遵循着基本的传播学规律。

1.聚焦阶段——网络议题的形成。“共鸣效应”和“溢散效应”是由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之间信息及议题流动形成的。网络舆论的产生源于校内外敏感信息的刺激,这些刺激信息会不同程度地引发大学生群体思想的波动,形成网络议题。能够引发大学生网民关注的现实刺激信息涵盖极广,内政外交、社会民生、安全卫生、教育文化等等,几乎元所不包。社会现实事件一经在网络上出现,只要具备非常特征,就会引发大学生的关注兴趣。舍我其谁的正义感、施展才华的成就感、展现自我的自豪感、彰显个性的新奇感、表达不满的愤怒感,都可能成为大学生热衷于参与到网络事件之中的原因所在。一旦形成较多的关注群体,现实事件便从最初的事实层面上升到价值层面,从而成为引发众人讨论的网络议题。

2.扩散阶段——群体情绪的激荡。聚焦网络议题展开的自由讨论,既是观点和情感的表达过程,也是信息和情绪的扩散过程。聚集人群当中信息的传播方式是直接的、循环往复的,人们不断传播消息的同时,也不断接受来自别人的反馈,随着这个过程的持续,个体会不自觉模仿、采纳他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而一个新的行为模式很容易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由于任何事件的评述都具有情绪性特征,网络成为青年学生群体情绪发泄的主要平台,因此,新的行为模式在网络传染机制作用下,强化了群体意见。随着网络群体意见的不断扩散,越来越多的个体参与其中,他们或全面围观,或积极表达,期望出现令人信服的主导意见。在这样充满变数和期盼的网络舆论扩散过程中,群体情绪会不断升腾和激荡。

3.高潮阶段——集群行为的爆发。网络舆论事件激发大学生群体性情绪的高潮阶段,是集群危机行为爆发的临界状态。在此阶段,利益攸关群体间进行充分博弈。博弈的主导者通过把控舆论走向实现控制群体的目的,称其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在参与舆论的人群中,或者掌握的信息更全面,或者拥有的知识更丰富,或者所持的见解更鲜明,其舆论影响力也就更大。在舆论高潮期,一些意见领袖发挥着深化舆论、组织动员的作用。他们通过对网络事件关键证据的发掘和现实意义的评析,使主导意见内化为网络参与者的观点和态度,进而起到带动引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旦组织动员的力量突破临界状态,其最终结果便是集群行为从线上走向线下,爆发为实际行动。

二、探因: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导控过程中的逻辑悖谬

网络议题的发端,网络舆论的发酵,网络集群行为的爆发构成了高校网络舆论事件的三步曲。网络舆论事件何以能激发大学生群体性情绪并导致集群行为多有发生?

(一)能力缺失:网络参与的无限热情与有限理性

大学生的自身特点为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供了主观可能。一方面,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敢想、敢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领域问题具有浓厚兴趣,喜欢通过网络表达对形势、政策及事件的看法;另一方面,受制于社会阅历、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大学生群体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成熟、不够深刻,看待问题的方式、角度和观点难免有失偏颇。感性化、情绪化、简单化的意见表达,具有明显的非理性色彩。加之网络匿名性、传播的高效性和监管不到位的特点,很容易加剧非理性情绪的膨胀。

网络参与的无限热情与有限理性间的逻辑冲突,使得大学生群体一旦遇到较为关注的学校或社会的既存问题时,便为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客观“土壤”。综合认知判断、学识判断、价值判断和社会判断而成的大学生网络参与能力还不足以合理应对网络舆情,最终导致在实现群体行为协调一致的时候遇到巨大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当大学生遭遇现实生活和自我实现的矛盾,自身能力或对于校方、社会的期盼无法得以解决时,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网络就会成为他们发泄情绪的便利平台;二是当突发事件本身具有冲突性或涉及民族、宗教等敏感问题时,一些别有用心的政治力量可能寻机介入,而大学生群体涉世未深,容易冲动冒进、受到蛊惑。

(二)管理缺位:舆论传播的迅疾与导控响应的缓慢

网络议题一旦形成,网络舆论便呈几何级数态势迅速传播。网络信息的即时性和跨地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在时间和空间的把握上困难重重。在网络信息时代,人人都是通讯台,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可以关注和被关注。在自由洒脱的自媒体时空中,网络信息形成快、传播广、内容杂、影响大,使网络舆情处置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更令人堪忧的是,舆论引导控制常常没有表现出急问题之所急的响应效率,一些管理者的躲、堵、拖等行为往往使得事态升级、处置难度进一步增强。

一边是高速与高效的主动传播态势,一边是回避与封锁的被动应付态度,二者之间存在难以调谐的逻辑冲突。舆论管控缺位的最本质原因在于观念落后与手段的匮乏。一是防患于未然的观念淡漠。网络群体性事件看似突如其来,其实都有现实根源和时间上的情绪累积。管理者缺乏应对群体情绪的前瞻性,不能在舆论苗头乍起时做出及时回应,导致利益相关者意见表达不畅,知情权得不到应有尊重,情绪逐渐被激化;二是先发制人的手段滞后。网络时代视网络舆论事件为洪水猛兽、心头大患,严守能谨小慎微绝不主动放大、能不理不管绝不主动作为的观念。直到问题不能回避时,仍然坚守查明真相,研究好对策再对外发声明、表立场的传统网络舆论引导理念,甚至“表现出略带慵懒的太极战术”。然而,弄巧反易成拙,“躲”不是长久之计,“堵”难以平息事态,“拖”只会累加矛盾。躲闪回避的态度违反了因势利导的原则,难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网络舆论管控观念的落后、手段的匮乏,造成响应速度的迟滞,几乎等于放任舆论自由泛化。

(三)办法匮缺:柔性化解的潜在需求与现实的刚性控制

大学生聚居校园、精力充沛,遇到网络舆论事件时,更容易用集体性语言或行动来表达情感与意愿。他们往往把“情”放在首位,在情感上得不到满意答案,内在的叛逆意识就会逐渐显现。不巧的是,管理层面则更多地用法理情的逻辑予以回应,“法”的规则观念不自觉摆在首位。

情理法柔性化解的潜在需求与法理情的现实刚性控制,又形成了网络舆论事件管控的一对逻辑冲突。探析一些校内群体事件的发生过程不难发现,对于利益相关问题,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群体乐于先向校内管理部门寻求解决。然而,当高校管理手段仍然停留在粗放的纪律约束与教育管理阶段时,管理手段的简单化、粗放化违背了学生的情感诉求。学生压抑的情绪不能及时得到安抚和疏导,就会进一步激发学生逆反情绪,他们一旦认为自身合理期待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将情绪化的不满诉诸网络,于是,造成集群行为升级的局面便在情理之中。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这样的刚性控制还具体表现在高校方面不重视利用新媒体进行网络舆情引导,采取捂真相、封账号、删跟帖等思维指导网络舆论导向。

三、化解:大学生群体性情绪激发风险的规避策略

从高校教育管理角度而言,网络舆论事件绝不是一项没事忽视、有事说事的临时性工作。有效化解网络舆论事件激发大学生群体性情绪的风险,应为现代大学管理理念指导下的一项全方位立体工程。它应立足意识形态教育这一厚重的政治根基,强化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养成的教学改革,以及建立适应新媒体时代需求的主导信息发布机制。如此,才能牢牢把握应对网络舆论事件的主动权,规避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发生的风险。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永恒的前提和最持久的力量

群体心理学创始人、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认为,意识形态也通过情绪的相互感染而得到传播。一旦意识形态广泛渗透到群众个体的心理层次中去,个体就会丧失批判能力,群体行为也因此往往是一致化、情绪化和非理智性的。当前,国内外一些政治势力集团寄厚望于网络,苦心经营新媒体,从中广泛、隐晦的传播、渗透普世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公民社会论、网络自由论等各种社会思潮。高校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倘若有所忽略,放任自由思想泛化,导致大学生群体政治信仰不坚定,价值观模糊不清,网络舆论是非将不仅仅是数量问题,还极有可能出现极为严重的社会后果乃至政治后果。

强本才能固基,高等学校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线,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紧密联系世界格局重塑、我国进入全面改革的深水区和关键期、高等教育深化综合改革及大学生群体新风貌的实际,通过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群体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三个自信”,增强政治敏锐力、洞察力以及抵制和纠正错误思潮的能力。

(二)把网络参与能力当成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网络参与能力是指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解读和批判能力,它指向于助力个体的自我发展和助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网络参与能力应信息社会的要求而生,既涵盖选我所需、明辨是非的能力,也涵盖遵守网络伦理、网络道德、网络规则、网络安全等制度与道德层面的素养。

网络参与能力给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课题,理应成为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新重点。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中增加相关内容,着眼于提升大学生网络参与的能效意识、道德意识和安全意识。一是引导大学生表达真实的心理体验和信息反映,形成责任意识、权利意识、主体意识、规则意识以及在此之上的公共精神和平等意识,使得网情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学情,多为学校和社会提供真实有效的舆论观测信息;二是加强网络道德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的心态,健全完整的人格,引导大学生不因个人好恶选择价值偏向,并藉此在网络空间发泄情绪,恣意妄言,倡导文明上网,改善网络生态环境;三是强化网络安全危机意识,培养大学生有序的网络政治参与意识。既要提高在网上获得、辨别、利用信息和参与活动的能力,又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法制教育。

(三)以“先发制人”的理念为指导建立权威声音发布引导机制

“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要把握好网上舆论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把握好网络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以“先发制人”的理念,加强和改进网上正面宣传,加强依法管网和网上舆论引导,驱散网络舆论生态的雾霾,构建网络信息传播的新秩序。网络的事情网络办,各级教育管理者都应自觉树立网络舆论引导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尊重网络舆论规律,确立开放包容的网络舆论引导理念,建立权威声音发布机制,把问题解决在网络上。

网络权威声音的发布能否做到“先发制人”,取决于时间的第一性和声音的权威性两大因素。为此,高校要改变传统教育管理的工作方式,由线下传统管理向线上信息化管理过渡,建立网络学生意愿表达平台,有计划、有目的选配、培养意见领袖,使政治素养高、责任感强、分析能力透、有人格魅力的师生代表占据优势网络空间,运用心平气和、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微言微语讲好网络舆论“故事”。网络是能够像道路一样被建设出来的基础结构,要精心设置、运作和安排网络舆论走向,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提高舆情研判能力,做到总能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回应质疑和谣言,抢占网络舆论引导的先机,不给小道消息和谣言以更多的传播空间。此外,建立良好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协同互进机制,用权威主流的报道、评论、分析来引导舆论,稀释非理性声音,凝聚师生共识,规避网络舆论爆发的风险。

作者:闫东利 王平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下一篇:医院信息管理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