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单品成本核算论文

2022-04-19

摘要超市企业较一般企业而言,通常具有流通范围大、分布地区广、商品种类多等特点,所以其内部控制也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等不同之处。本文基于超市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系统分析了目前我国连锁超市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促进超市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生鲜单品成本核算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生鲜单品成本核算论文 篇1:

生鲜配送中心的发展与建设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的要求和消费水平的提升,生鲜配送中心的建设正在形成一股热潮。

何谓生鲜配送中心

生鲜食品的概念源于外资零售企业,多指“生鲜三品”,即果蔬、肉类、水产品。这类商品基本上只做必要的保鲜和简单整理就可上架出售,未经烹调、制作等深加工过程,因此可归于生鲜食品类的初级产品;再加上较常见的由西式生鲜制品衍生而来的面包和熟食等现场加工制品,就由初级产品的“生鲜三品”和加工制品的面包、熟食共同组合为“生鲜五品”。

与超市中经营的其他商品相比,生鲜食品的最大不同是保鲜和加工。保鲜即保鲜处理,生鲜食品如果失去了生鲜的特性,就会变得没有价值。所以,保鲜就是通过管理来实现商品保值。加工处理是利用各种设备和手段使食品通过加工达到增值的目的。如,芹菜在市场上每500克卖0.8元,但经过洗、切、包等加工过程,变成每500克2元,也就达到了增值的目的。

所谓生鲜配送中心(Process Center,简称PC),就是根据各个店铺的生鲜订货内容,统一向产地、供应商或自采的渠道订货,经由配送中心统一验收、预冷、加工、分级、包装并配送到各店的机构。生鲜配送中心是整体冷链体系中的一个节点,以生鲜的拣选、配送、加工为主要功能,而不是单纯以储存为主要功能的冷库。

生鲜配送中心发展概况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深圳、北京等地的大型综合超市开始经营生鲜。那时超市中销售的肉类生鲜基本上都以联营为主,绝大多数是肉联厂进店设点销售,超市根据销售额收取返点。联营模式下,超市对于生鲜商品的采购和销售等情况并不熟悉。蔬菜瓜果则是超市派人到农产品批发市场采购,经营的品种和价格受市场变动的影响较大,不够稳定。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和自身实力的增强,超市逐步开始了生鲜自营的历程。

大约自2000年起,国内开始建设生鲜配送中心。从早期的上海华联超市生鲜物流中心、北京顺鑫物流中心到后来的山东家家悦、山东利群、北京京客隆,最近三五年来,生鲜配送中心的市场需求明显在放大。

近几年,零售连锁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零售连锁企业开始自营生鲜,因此必须自己从基地采购、自营加工和配送,来给门店做生鲜经营支持。所以,生鲜配送中心的建设必不可少。

目前,很多年销售额在几十亿到上百亿的大型零售连锁企业正在筹建生鲜配送中心,比如深圳人人乐、湘潭步步高、武汉中百、福建永辉、河南众品等。另外,由于商务部着力推广农超对接项目,在很多二、三线城市,如河北廊坊,也有不少年销售额只有几亿的区域性中小零售连锁企业也在筹建或者向商务部申请生鲜配送项目。

比起五六年前,现在国内有了很多生鲜配送中心。这些配送中心的建设呈现多渠道模式,有原国有企业批发市场改建而成,有连锁商业企业自建,也有第三方按照客户需求而建设。当然,这些生鲜配送中心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大型流通企业的物流中心建设流程比较规范,而餐饮业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配送设施建设水平往往差别较大。并且,国内的生鲜配送中心总体运营状况差强人意,加工功能发挥不足,多数都存在开工不足的情况。

生鲜配送中心的建设需求

当前,生鲜配送中心很时髦,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需要,或者都适合建设。建设生鲜配送中心之前,企业应了解以下问题,以确认自身的需求是否现实合理。

1 生鲜配送中心的建设与经营规模相关。理论上讲,有,丰鲜货品就要有生鲜配送中心,但实际情况还要由经营规模来决定建设配送中心与否。

通常而言,建设生鲜配送中心的前提条件是连锁超市及其生鲜区的规模化经营,无论大卖场的单店经营规模,还是小型超市的连锁规模,没有经营规模,就没有必要建设生鲜配送中心。

2 生鲜配送中心建设与供应商的配送能力有关。

因为供应商的配送能力无法达到物流要求,比如因为门店数量多,供应商的送货能力有限,无法及时送货到店,造成门店缺货;或者因为供应商多点配送,成本高,进而将配送成本转嫁到进货成本中。这时,建设一个生鲜配送中心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3 生鲜配送中心是否建立取决于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

对产品质量控制越强,对公司市场定位越高端的企业,建设生鲜配送中心的欲望就越强烈。

另外,不管投资的欲望多强烈,企业最好都采取分步建设的策略比较安全、适用。一般来讲,零售连锁企业的物流系统都是先建立常温物流中心;接着建立一般初级农产品的配送中心,主要是蔬果配送中心;然后开始建设冷链,规划设计水产、肉类和面点的配送;最后是熟食的加工配送。

生鲜配送中心的规划建设

(一)明确定位

从供应链上看,生鲜配送中心处于生鲜物流的下端,在它之后,是超市生鲜区,在它之前,是采购基地与食品加工企业,有时还会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它的竞争者主要是传统的农贸市场。

从企业自身来看,生鲜配送中心要有明确的服务对象。物流是一套服务体系,生鲜配送当然也是物流服务的一种。在项目建设之前,企业必须明确生鲜物流中心给谁提供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怎么提供服务,否则无法确定生鲜配送中心的规模和内部流程。

(二)方案论证

在确定配送中心的定位后,项目动工前,具体的规划设计过程中,业内资深专家李万秋认为,企业需要考虑到如下事项:不要将生鲜配送中心仅仅视为一座库房,要统一考察其对企业各方面的影响;由公司高层决定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及设计要点;要有物流经验的公司参与或设计物流配送中心;收集市场、产品、店面、产品加工流程和业务模式等诸多方面的信息;配送中心规划要综合考虑投资成本、运营成本、运作效率和公司发展的未来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设计不同方案进行对比,并征求客户意见;大型项目要召集行业专家讨论,对方案提出意见。

(三)构成及其功能

生鲜配送中心由信息中心与库房构成。库房根据不同功能又可分为不同的作业区。

1 信息中心

信息中心即配送中心的IT系统,负责收集和汇总各种信息,并根据信息做出物流决策,指挥各部门人员,组织各类工具设备完成配送任务。

2库房

根据不同的功能,生鲜配送中心一般来讲主要有以下分区。

(1)收货区。仓库人员在此接收货物并做好卸货、检验等工作。在收货区,货物停留时间不长,并在流动中。此区设施主要有验货用的电脑、自动识别设备与卸货工具。

(2)存储区。存储区一般都建有专用的冷藏库(温度在()℃以上)、冷冻库(温度在-18℃左右),并配置各种设备,比如货架、叉车、堆垛机等设备。它是生鲜配送中心的主体部分之一。

(3)分拣区。分拣区是配送中心人员进行拣货和配货作业的场所。其面积大小因配送客户类型和数

量不同而异。拣选区内一般配置有手推货车、货架或拣选系统等设备。

(4)发货区。发货区是工作人员将组配好的货物装车外运的作业区域。在很多配送中心里,配货区和发货区往往共用。

(5)加工区。此区域对进入配送中心的生鲜食品进行整理加工,如蔬菜去除老叶、清洗,鱼类食品剖腹、去鳞,猪肉分切、包装等。加工区的大小与门店的生鲜销量有关。这是生鲜配送中心的核心区域,直接决定了一个生鲜配送中心的运营能力。

(四)流程设计

生鲜配送中心的流程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针对保质期较短或对鲜度要求较高的食品,如点心类食品、肉制品、水产品等,要求快速送货,这类产品在配送中心里属于通过型。经过订货、收货、分拣、配送即完成整个物流过程。

第二种是针对保质期较长的食品,一般在收货后放入冷库储存。其流程与存储型干货流程差不多,环节包括订货、收货、存储、分拣、配送。

第三种是针对需要加工的产品。大量生鲜产品经收货后,先进行加工,包括大块货物分成小块,货物进行等级划分,蔬菜清洗、肉类水产制成半成品等,然后再进行储存配送或者直接配送的环节,其流程主要为订货、收货、加工、存储、分拣、配送。

下面以最复杂的第三种流程为例具体说明生鲜配送中心的物流过程。

(1)订货。生鲜配送中心的订货通常不是根据库存自动生成订单,而是切实收到门店的订单并汇总后再决定如何订货。如果有库存现货,则直接取用;如没有或者数量不足,才向供应商或采购基地发出出订单。

(2)收货。收货包括收取货物和验收入库。经过收货验收后,仓库人员要按照类别、品种将货物分类,分别存放到指定的仓位和场地,或直接进行下一步操作。

(3)加工。加工分为两类。一是制成品加工即深加工,包括西式糕点和面包、中式面点和面条加工,以及半成品配菜、套餐、熟食的加工;二是初加工,即只对生鲜食品进行包括清洁、分拆、分选、包装等简单工序。

(4)存储。生鲜产品的存储有特别的要求,而且保管难度大,稍不注意,便造成腐败变质。为了减少损耗的产生,存储时要使用各种保鲜、养护手段,目前使用较多的有冷藏储存、臭氧杀菌等方法。

(5)分拣。生鲜产品一般以摘果方式进行拣选。

(6)配送。包括装车和运输。装车时,配送中心常常把同一条送货路线上不同门店的货物拼装在同一辆送货车上。运输一般都使用自备的车辆作业,有时也借助于社会车辆。

除上述流程外,生鲜配送中心还有退货、废弃物处理等作业。

(五)加工流程的设置

加工环节是一个生鲜配送中心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如何合理设置加工流程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总体而言,加工的宗旨为既能保持生鲜卖场气氛,又能有效减少现场加工环节。

在选择加工工序与加工品种时,可依据的标准有:加工品种首先选择单品销售量较大、需要特殊存储条件和整理加工的生鲜产品,例如主食,或者选择一个或几个重要的商品大类,集中发挥配送中心的加工存储能力、产品开发能力与统一配送优势。生鲜产品的大类主要有:面点,包括急冻面团、半成品、成品、中式面点(饺子馅和皮)等;肉制品,包括排酸肉、包装肉类、半成品调味菜等;海鲜,包括冰鲜、冻鲜海产等;熟食,包括凉拌菜、烧卤制品等;蔬菜瓜果,包括净菜、水果拼盘等。

(六)开发适合的系统

目前,生鲜配送中心几乎没有完全适合的现成的软件产品。无论是自己研发,还是外购系统,都需要根据自己的流程开发或者二次开发。在开发时,需要了解如下问题。

生鲜配送中心的系统除了普通物流系统的要求外,还需要更快的反应速度和强大的核算功能。生鲜配送中心一般要在24小时内完成一个配送作业,至少每天配送一次,有些小型连锁店铺由于存货空间不足,或者出于保鲜销售的考虑,每天两次甚至三次的配送情况都可能出现,时效性强,因此,对信息的反应与处理速度要求高。

生鲜产品不像常温产品入库出库一对应,因此,在产品的核算上,比如成本核算、损耗核算、盘点管理等,需要比常温物流中心更强的功能。

生鲜配送中心中涉及到的软硬件

生鲜配送中心里的设备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 信息系统。生鲜配送中心应根据业务模式配置软件系统,包括WMS、TMS、存货控制系统等。

2 库房建筑。除了常温部分的建筑外,还有冷库建筑。冷库建筑主要有土建式、装配式、库架合一式三类。土建式最多,目前国内在建的数万吨级以上的大型冷库,基本采用的都是土建式冷库。装配式冷库在国内一般用于小型拼装冷库。库架合一式由于其施工水平、工程细节、精准程度要求较高,建造较少。

3 制冷系统。制冷系统里,目前国内主要使用的是氨系列或氟系列的冷媒。一般来说,制冷系统由一系列设备组装而成,包括:制冷主机(主要包括机头、压力容器、油分离器、阀件等)、制冷风机(有不同的选择配置,如电热除霜、水除霜、热气除霜)、控制系统(由一系列的阀件、感应装置、自控装置及控制软件等组成)、管路与阀件系统(一般依设计配置)。与制冷系统配套的还有压力平衡装置、温度感应装置、温度记录装置、电器设备等。

4 物流系统。物流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类设备。

存储设备,如各类型货架或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以及托盘。其中处于低温环境中的货架对钢材的耐候性、荷重、货架的跨度设计均有特殊要求。

搬运设备,主要有各型叉车以及自动仓库内的堆垛机等。通常这些设备是耐低温的专用设备。

物流容器,包括蓄冷箱、物流箱、笼车、物流筐、台车等。

分拣设备,包括自动分拣机、电子标签拣货系统、RF拣选系统、拣选台车等。这些设备也有耐低温要求。

物流周边设备,包括各种工业门,如冷冻库使用的电动平移门、封闭式低温月台区使用的滑升门、人员进出门等低温专业用门,与门组配套的各型防撞杆以及月台设备设施,如各型月台门罩或门封、月台调节板、月台防撞设施等。

5 加工系统。包括食品加工类设备及食品包装类设备、清洗类设备、灭菌消毒类设备、洁净类设备等。

6 保鲜设备。为满足生鲜食品的特殊保管要求,生鲜配送中心会配置臭氧发生器、加湿器、新风机、二氧化碳发生器、其他特殊气体发生器等设备。

7 运输车辆,基本上都是各类型冷藏车。车辆一般会配置制冷系统、温度追踪记录系统等设备。

生鲜配送中心的运营考察

生鲜配送中心建成投入运营后,如何判断其使用效果的优劣?资深专家李万秋认为,一个成功的生鲜配送中心应该满足下列条件。

从企业整体来看,生鲜配送中心满足了企业的发展战略需要,并且与公司业务模式相匹配。从建设情况来看,生鲜配送中心对外衔接合理,车辆停靠方便;内部货畅其流,功能分布合理;外观整体协调。从运营来看,生鲜配送中心满足了生产及运作的各项要求;成本合理,特别是运作成本合理;设备设施维修方便。从投入来看,在投资限定的情况下,保障了最高质量的建筑及配备了最好质量的设施。

作者:陶 倩

生鲜单品成本核算论文 篇2:

关于超市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控制探讨

摘要 超市企业较一般企业而言,通常具有流通范围大、分布地区广、商品种类多等特点,所以其内部控制也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等不同之处。本文基于超市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系统分析了目前我国连锁超市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促进超市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关键词 超市企业;内部控制

一 、超市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的需求量正在大幅度上升,这为超市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超市企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近年来,超市企业在经营中逐渐显露出自身的一些管理漏洞和隐患。而内部控制作为规范企业内部管理的体系之一,其科学性与合理性能在有效规范超市的内部管理和采购、销售等业务的基础上提升经营绩效,有利于节约超市企业的成本资金,促进超市的盈利水平的提高。

二、目前我国超市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问题

1、超市盘点准确率较低。

由于超市的商品种类多、数量大,盘点的工作难度大,加上盘点的方式不够科学,使得盘点过程中经常出现错盘、漏盘等问题。此外,我国大部分超市企业的管理方式仍处于传统的粗放型阶段,产品管理的效率不高,导致超市盘点准确率不高,时常发生盘亏超标的情况。

2、超市投资人盲目投资。

由于超市企业的投资数量小、回报快、门槛低,大量投资者在投资前都没有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导致盲目投资的现象。此外,我国超市企业目前普遍采用赊售产品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下的超市企业如果缺乏足够的后备资金,一旦供货商不再对其赊销,就会使得超市的各个环节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导致经营系统瘫痪。

3、成本核算准确性低。

由于超市企业的成本组成较为复杂,超市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成本核算上往往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难。同时,超市企业的管理者对超市经营和服务水平较为重视,而缺乏对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深入了解。此外,超市企业的销售损失较为容易被察觉,而成本核算工作的需要往往较为隐性,这使得超市经营者较为容易关注销售损失问题,而削弱了成本核算力度,严重影响了超市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4、规模效应带来严峻挑战。

首先,规模效应下的超市企业分店分布范围较广,增加了相关部门的税费协调工作难度;其次,规模效应下的超市企业往往具有不同的银行账户,不利于开展财务管理的控制工作;最后,规模效应下的超市企业物流和票据流程序复杂,在一定程度上给资金管理部门的现金规划工作增加了难度。

5、缺乏对隐性成本的有效控制。

隐性成本主要是由利益主体的不正当经济行为造成的,已经成为超市企业经营成本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超市企业的隐性成本的产生以运输成本为主,运输成本不仅包括商品的购进运输,还涉及到超市的送货上门服务和售后维修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

6、产品管理不科学。

首先,超市企业的供应商引入程序和审批制度不够严谨科学,导致审批过程缓慢,不能及时推出新产品。其次,超市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管理模式效率不高。目前我国大多数超市企业设置了生鲜部门、非食品部门和食品部门三大采购中心,三大中心下又划分成各个小部门,最终由各个小部门来进行产品管理。

三 、相应的改进措施

1、加强门店的存货盘点工作。

首先,超市企业的盘亏需要突破传统的门店单品考核模式,采用科学的门店综合盘亏率进行考核。其次,超市企业应完善相关制度对易出现库存异常的单品进行不定期抽查,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门店单品准确率。此外,内部控制的常规检查机制对规范存货盘点的内部控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的常规检查机制有利于超市及时发现和完善自身内部控制工作中的不足。

2、构建现金流控制系统。

超市企业应该充分把握自身资金流、物流及票据流的特点,并致力于构建一套科学的现金流控制信息系统,实现对资金流、物流及票据流的有效控制,确保超市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顺利运行。同时,连锁超市应积极构建内部信息网,为供应商提供商品信息沟通的平台,超市企业可也通过该平台了解商品的动态信息,提高商品的管理水平。

3、完善规章制度。

首先,超市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明确界定不同岗位和职工的具体职责,真正做到各岗位员工各司其职,并制定合理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对各职工的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的考核。其次,超市企业的管理者应根据监督和考核结果,准确把握和分析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制定相应的调整措施。此外,监督和考核的结果也可作为相关部门对各岗位、职工的奖惩依据,保证奖惩措施的公正公平性,争取在最大程度上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最后,超市企业还应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和内部审计部门,并保证部门职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全面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4、有效控制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输的距离、工具以及时间,超市企业应从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出发,结合相关的系统工程理论,综合考虑和平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保证的运输合理性,从而做到有效控制运输费用等隐性成本。

5、保证订货量的科学性。

为了控制商品库存量,超市企业一般采用下订单的进货模式,订单的数量对超市的商品库存量具有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超市的资金流动性。所以,科学的订货量不仅需要维持超市的正常销售工作,还应有效避免商品积压。超市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商品销售情况,对订单进行及时的调整。 此外,规模不同的超市,其订货流程也具有较大差异。一般来说,规模较小的超市可由各门店直接订货,而大规模超市则需要由采购部门统一订货。为了确保合理的订货量,超市企业可采用门店与采购部门联合订货的模式,使之在符合超市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又能满足市场需求。

四、结语

总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超市企业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竞争。超市企业应积极应对自身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内部控制措施,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促进超市的健康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纪雯.中国连锁超市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经济与管理[J].2006年第10期.

[2]孙昊.超市内部控制中存在特殊问题及对策分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J].2010年第4期.

[3]张明艳.论零售企业内部控制,财会通讯[J]2013年第10期.

作者:马洁

生鲜单品成本核算论文 篇3:

现榨果汁售卖机运营“三位一体”商业模式研究

作为新零售行业细分市场的自助现榨果汁售卖机,由于产品单一,设备正在延伸成由现榨果汁机、水果智能货柜自由组合的A、B、C三种机型,以满足不同场景消费需求。笔者结合《河南新农村综合自助服务区建设探析》中“五区一管”模式探析,经过行业跟踪研究,依据产业强关联服务的延伸,推出“综合智能终端”(果汁、水果自助售卖自由组合的A型、B型、C型机),搭载“扁平化供应链管理”,依托“电商平台”的“三位一体”商业模式。该模式可实现引领时尚便捷健康生活方式,打造生态农业健康品牌服务,满足人们对时令季节、安全绿色、高品精选、地道产区的健康水果便捷消费的需求。

一、“三位一体”商业模式

“三位一体”模式是指利用智能终端(场)、供应链(货)、电商平台(人),通过三位聚焦串联,形成自驱动增长。智能设备终端带来用户流量增长,通过电商平台让用户获得优质体验;电商的数据系统带动供应链的扩充,供应链的优化为电商提供需求补充;供应链规模化拉低终端成本,终端的销售量也反向推动水果品类的选择。

●智能终端:随着布局点位的增加带动供应链成本降低,多种应用场景使终端选品有更大的拓展性,根据不同场景配置相应品类,形成良性运作。

●电商平台:既是线上的流量,也是线下的流量,终端把人从线下引流到线上,电商平台把人从线上引流到线下,形成正向循环,创造最优客户体验,增加复购率,提升客单价。

●供应链:依托大数据和用户的消费数据,精准分析用户的需求,降低终端点位的商品损耗和运营成本。

“三位一体”商业模式在实际运营中,既是线下无人店,又是线上电商平台,可有效扩充场景,打造无界零售,形成良性互动与循环,相互促进发展,带动销量增长,撬动项目运转支点,完美提供“智慧生活的便捷消费服务”。

二、“三位一体”商业模式优势

1.无人售卖让新鲜健康水果消费便捷可得,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消费渠道的便捷性:

实现办公区、景区、社区等便捷消费高需求区域的“全天候身边供应”。

●消费组合的便捷性:

实现两种及以上水果组合的“全营养均衡供应”。

●消费量与消费形式的便捷性:

实现水果消费单人单次量、小家庭小量、免清洗即食、果切等便捷即食消费需求或鲜榨果汁消费形式需求的“精致量消费人群全覆盖”供应。

2.促使水果品质化升级

从消费总量看,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水果消费国。据估算,2018年中国人均水果直接消费量为82公斤,国内水果直接消费量约1.15亿吨,水果加工消费量约3100万吨。综合来看,我国人均水果消费量稳中有增。国内水果种植生产连续扩大与增收、加工业规模不断提升、加工工艺不断提高也拉动了加工消费,2018年水果加工消费量与上年比增长约10.1%。

智能设备终端在市场的定位,搭配社群化电商平台链接服务、扁平化供应链管理服务,通过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打造时令水果生态健康组合,推动国内大众人群水果消费频率及档次提升,促进水果产业链结构重塑,实现水果消费形式多样化,消费渠道网络化、智能化、便捷化,消费品质标准化、绿色优等。推动水果消费更加趋向于优质、特色、品牌产品提质升级,也间接带动了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引领着高品位健康时尚生活方式的发展。

3.丰富完善水果终端渠道

随着水果连锁品牌不断攻城略地和生鲜电商的兴起,水果传统零售渠道生存空间正在被挤压。以“商品”为核心,“进-销-存”管理为维度的传统零售系统,已不适应市场发展,远远不能满足顾客消费体验和商家效率提升。从消费需求推断水果零售市场,笔者发现写字楼内、医院、地铁、工厂等场景的水果自助无人售卖机的“三位一体”模式是从用户需求出发,以数据驱动实现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结合水果供应链关键环节,形成融会贯通的零售体系。

三、“三位一体”组合商业模式的落地实施

1.智能终端是“三位一体”模式的业务核心,由三部分组成:

●布局优质点位资源 形成规模优势

智能终端由果汁机、生鲜水果智能货柜组合构成,售卖水果商品及其衍生品,包含整果水果、鲜切水果、代餐水果、水果甜点、现榨橙汁、NFC果汁、水果干等,适用于多场景便捷、即食消费需求。

智能终端特點:占地面积小,适应多种场景布局;运营维护无人值守;可高密度布局,全天候运营;兼具宣传展示功能。市场布局形成规模优势情况下,对消费者频繁的市场教育引发的优质点位带动非优质点位的效应,促进商业模式可持续发展。

智能终端投放布局,聚焦在商场、步行街、医院、疗养所、学校、机场、高铁站、地铁站、游乐场、公园、景区、商务写字楼、星级酒店、餐饮连锁店、大型中高端社区等人群密集度高、驻留时间长、消费活动频繁、消费能力强、便捷即食消费需求旺盛的场所。

●打造水果IP 输出产品背后的人文价值

利用设备自带广告屏输出产品背后文化内涵:品牌价值、产地溯源、人文价值、用户互动等,进行产品差异化、品牌人格化宣传塑造;打造“从枝头到舌尖”的认知,让消费者能感受到从种植生产、采收加工、仓储配送再到便捷享用的全过程;分享农产品背后的故事,建立顾客信任,增强黏性,培养品牌忠诚度;完成企业文化、产品品牌的地面推送与市场教育,推动终端投放迅速扩张、产品消费快速提升。

●借力智慧运营 增强成本把控

云管理平台不仅增强客户体验,提高运营效率,也使企业能够与运营商、消费者建立链接。实时监测运营状况,提高管理者工作效率,降低维护成本;针对商品类型、售货机型号、点位、区域、时间段可实现批量操作和集中维护;智能管理销售商品,提高售卖体系运转效率。

作者:张志明 张恒源 张桦 孔祥瑞

上一篇:证券市场失败分析论文下一篇:创新发展成人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