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式教学模式大学语文论文

2022-04-22

摘要: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专题阐述、课文讲解、专题讨论、专题演讲、才艺展示、专题总结六个相对固定的教学程序,构建自主学习模式,可以打通课内课外的界限,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得到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构建大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根本意义在于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科学方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专题式教学模式大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专题式教学模式大学语文论文 篇1:

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以主题式课程专题教学模式为突破口,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全新尝试,该方式的教学改革旨在将审美性和工具性相结合,将传统精神与现代意识相融合,将大学语文中经典范文经过整合凝练成不同教学专题进行教学,通过创设开放和多元的教学模式,培养高校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

关键词:大学语文;专题教学;教学模式;人文精神

近年来,我国大学语文改革旨在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文观念,大学语文改革是高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改革不仅增添了大学语文的时代感染力,蕴含丰富的启发性,并且能够有效调动当代大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探求问题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推行大学语文专题教学,实行专题教学模式正是此次改革中的一次全新尝试。专题教学以人文专题为核心,从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性的热点问题入手,将具有人文精神的经典范文归纳整合为不同的教学专题,进行专题式教学和探讨,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开放的思维空间,符合大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人格塑造规律。

一、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的内涵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的一门基础公共性课程,在高校已经开设多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已经探索出多种教学模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有传统的文体分类教学模式,以文学史为主线的教学模式,经典范文选讲的教学模式等。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推进,当前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以专题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该种模式以弘扬学生的人文精神,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此种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谓专题教学模式是指在规定的授课时数内,以人文精神为主线,重点选讲中外文学史上有教育价值的作家及其作品,内容涉及作家的生平经历、人生信仰、思想品格、主要作品及成就等。该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对作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认识社会,思考人生,提高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模式的产生背景

1.符合健全学生人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爱因斯坦在《论教育》曾说:“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大学应该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放在首位,假如一个人掌握了他所学知识的所有内容,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独立思考和工作,这样的青年是社会所需要的,能够在社会中独立承担责任。在现代信息爆炸的社会,单纯依靠知识学习是不够的,面对海量信息和有限的生命,仅学习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可将学生变为学习的机器,但在人格和精神品质上却是残疾的,这样的人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迅速变化,不是一个和谐健全的人。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提倡培养身心全面发展和谐的现代人才,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教会学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主题。

2.符合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兴趣入手的教育理念的要求。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语文,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了以往以字、词、句为主的教学方法,大学语文不拘泥于作品的字、词、句分析,作品的字、号等烦琐的基础知识已不再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主要是从名家作品的大处入手,站在较高层次品读欣赏作品,通过作品来反思现实,思考人生和社会。教学以课本为基础,但不囿于课本,学生遨游在文学世界中接触大量信息,在学习品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心灵境界,受到文学的熏陶,增加人文修养。实践研究表明,以专题为主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熏陶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通过作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以及自强不息的人生意志和人格魅力,能够使他们产生爱国,爱民,爱自然,爱社会,爱生活的情感体验,这些名家名篇就像春雨一样孕育着青年学子的高尚人格。

3.符合高校学生的心智发展和认知规律。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模式与其他课程,例如思想政治课程的专题教学不同,大学语文通过对名家名篇的作品进行分析和学习,能够让学生在欣赏品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了解做人应该具备的品质。高校教育对象是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这一时期的青年在心智上已经成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强烈的自我个性,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已经基本定型。面对心智成熟的青年学生,仅仅接受单纯的知识教育是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的,他们更多的在思考社会、思考人身。在这一关键时期,通过大学语文的人文精神熏陶,使他们感受古今中外优秀人物的人格魅力,接受富有人文精神的文化熏陶,无疑会对他们的成长起到重要作用。

三、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模式的可取之处

1.以人为本。课程专题教学改变了传统工具性课程的目标,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提倡人文精神的弘扬和培养,将提升新时期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新时期大学生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上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拥有开放的心态和鲜明的个性。因此,大学语文的课程专题教学表现出多元思维的开放型和灵活性,在教学课文选择方面打破了原有课程纯文学性的框架局限,更多选用富有当代人文科学和现代审美性质的名家名段,兼具时代气息和审美性,在专题呈现上不分国别和时代,这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学习语文,增加人文修养的热情。

2.富有人文精神。在价值观多元的时代,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复杂问题,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和道德观方面有一定的缺失和错位,此种缺失和错位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人文关怀意识淡薄和人文精神失落有关,这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难题。大学语文的专题选择是关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文化等方面的话题,注重以高尚的人文精神引领大学生分析和反思自身的现实生活以及社会问题,这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以平和宁静之心面对生活,锻炼学生的价值伦理观念,提升人格素质修养。

3.注重问题解决与合作精神。课程专题教学始终坚持学生主体原则,旨在以多种开放灵活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善于发现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拥有敏感的问题意识。专题教学主要以当前热点话题作为引导,选用多元化的范文,将热点问题以开放形式呈现给学生,留给学生较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大学语文是全校性的公共基础课程,通常情况下采用大班教学的模式,但在大班教学中可以灵活地将学生自由分组,使学生自由组合成不同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参与专题课程的讨论,为学生搭建参与探索学习的平台,集思广益,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兼顾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最后,在每个专题教学结束后,通过课堂演讲的形式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总结,并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课程学习报告,或是采用手绘手抄报的形式进行课程反思和总结。

四、关于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模式的思考

教学模式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重点,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新的教学模式出现以后,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从而使新的教学模式取得更好的预期效果。对课程专题教学模式来说,也要在后期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其教学价值,注意实施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注意促进文本细读和文化讲析之间的有机融合。“语文”一词既是语言性的文本工具,同时也是人文性的文化文本,二者之间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具有不可分割性。在进行专题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语言文本细读与文化讲析之间的融合,要做到二者的平衡,不能忽视任何一方。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广泛,涉及历史、人文、艺术、科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但不管是何种学科,对文本的理解都要建立在篇目赏析的基础上,使学生在篇目赏析中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体验自然世界、人类精神是结合宇宙的内在情感美,掌握丰富的精神文化资产。这才是大学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2.注意处理好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学校园中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辨能力,主体性的要求更加突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调动起学习激情,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这在课程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探究式学习主要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学习为主,使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内容的构建、分析、理解和思考过程中,旨在发展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让学生从无知到有知实现认知提高的传输者角色,但是现代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学不再是简单的重复和移植,更多的是知识的自我构建和生产。因此,教师要扮演的角色是知识的引领者,引领学生关注知识的前沿,教会他们学习的有效方法,锻炼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探究式学习模式的精华和目的所在。

3.注意在考核评价体系上做相应改革和完善。专题式教学模式不再适用传统考核评价体系,教师在实践中应该注重探索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例如,语文教学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语文综合素质,因此,考核评价中就要将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放置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综合素质的前提下,知识不再是考核的唯一标准,学生能力的发挥以及综合人文精神的提升是考核评价的重要的指标。

大学语文专题教学的实施使人开始关注课程中的人文意义,学者就人文性展开了广泛深刻的讨论,大学语文不能仅仅强调其工具性的方面,更多的要注重人文启蒙,挖掘其中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人文性应当成为大学语文关注的重点。专题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批判精神,改变了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的模式,形成了课堂教学的认知互动,符合新型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是未来语文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瑞山.论大学语文的课程方向与内容构建[J].现代大学教学,2011,(6).

[2]张岂之.大学教师与人文素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1,(1).

作者:唐敏

专题式教学模式大学语文论文 篇2: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摘 要: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专题阐述、课文讲解、专题讨论、专题演讲、才艺展示、专题总结六个相对固定的教学程序,构建自主学习模式,可以打通课内课外的界限,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得到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构建大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根本意义在于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科学方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大学语文 自主学习模式 训练程序 教学内容

作者简介:韩世姣(1965—),女,江西上饶人,上饶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分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论研究。

大学语文是综合性院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课,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建立民族自尊心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弥补非中文专业学生知识结构欠缺的必要补充。然而,事实上的大学语文教学一直受着课时少、学生不重视、教师无所谓、教法单一枯燥的困扰,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虽然高校教改论坛中也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声音,但大多强调观念的改变,流于理论探讨,缺乏体系构建,获得可操作性不强,收效甚微。如何改变大学语文教学的沉闷现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可持续发展?笔者拟从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角度出发,探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新途径,以求教于同仁。

一、自主学习的含义

自主学习包含以下内容:自主学习应是建立在学习的终身化、民主化和个性化基础之上,在教师的全程组织和指导下,以提高人文素质和应用能力为目的,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自主学习模式的特点是主体性、主动性、民主性、开放性、发展性和创造性。主体性是指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和主体;主动性是指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民主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扮演权威的角色,而是积极参与,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活泼的学习环境;开放性是指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主要指多媒体和网络)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教学资源,丰富和扩大信息量和知识面;发展性是指教给学生学习、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可持续发展;创造性是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今后学习中能够进行再创造。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自学是指不依赖他人帮助而由个体自觉利用相关资源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而自主学习是在老师的科学指导、适当点拨下,主动参与,自我完善。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积淀来进一步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前提;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和审美性反映了大学语文具有多元化的思想内涵,以及不拘泥于现成思想观念的灵活视角。大学语文所具有的人文性、大众性、实用性、思想性等特点是实施大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依据和条件。①

二、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依据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②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所选《大学语文》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可以确定“大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之具体内容、活动程序如下:专题阐述——课文讲解——专题讨论——专题演讲——才艺展示——专题总结。自主学习模式的关键在于将大学语文学习的整体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专题,每个小专题都严格按这六个步骤进行,打通课内课外,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经典作品与大众文化充分交融,构成立体化、网络式的教学体系。

1.专题阐述

对专题进行阐述是自主学习模式的关键所在。它既是筛选文本的依据,又是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主线。

提炼主题是前提。以陈洪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为例。这套教材共有28组67篇文章。如何把这28组67篇文章提炼出几个主题,进而确定为专题,既要考虑文本的固有主题,又要考虑到这一主题对学生的积极意义。使学生有事可做、有话可说、有益可受,不仅是专题内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依据。笔者根据教材的文选内容,设计了以下六个专题:“家庭篇”、“校园篇”、“学习篇”、“情感篇”、“思想篇”、“文化篇”,每个专题都有对主题的阐述,专题阐述一般由老师完成。如对“家庭篇”的阐述:社会学这样定义‘家庭’: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有人说:家是没有桃花的桃花源/家是受伤时的‘创口贴’/家是握在手里盈盈一脉的馨香/家是以爱为圆心、一家人手牵手为半径走过的一个圆……古往今来,家都是人们魂牵梦绕的地方,都留下了许多歌颂家庭或叙写家庭趣事的文章。今天我们将学习余光中先生的《我的四个假想敌》,也是其中一篇非常有情趣的家庭类文章”。这样的阐述不仅凸现了主题,而且起着导语的作用。

筛选文本是基础。文本的选择既要考虑文本本身的主题,也要考虑同一主题下各种文体、各种情况的代表性。如“家庭篇”中选取了傅雷《家书二则》、余光中《我的四个假想敌》、唐敏《女孩子的花》、张爱玲《天才梦》、韩愈《祭十二郎文》等五篇文章。在“家庭”这一主题下,按时间分,有现代文、古代文;按文体分,有学者散文、书信散文和一般散文;按作者性别分,有男性、女性视角;按家庭角色分,有表达父爱、母爱、孩子的梦想、叔侄(兄弟)之情的。可以说从各个角度涵盖了“家庭”的意义。它不仅阐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家庭成员之间弥足珍贵的亲情,而且启发了学生思考和写作的方式,是对“家庭”全方位的、鸟瞰式的理解。③

专题阐述给自主学习模式明确了方向,确保了整个活动的有序性。

2.课文讲解

本环节分为教师“范文精讲”和学生“学习交流”两个步骤。专题中所选文本很多,每篇都精讲是不可能的。但如果老师不讲,不仅主题得不到落实,自主学习失去了方向,学生还很容易流于一般意义的消遣性阅读。所以“范文”的选择和“精讲”都带有强烈的示范性。

要选好精讲的范文。每个专题要选择既贴近主题,又具有典型性的文章。如“家庭篇”中,选择余光中的《我的四个假想敌》和张爱玲的《天才梦》为精讲范文,是基于以下考虑:作者的性别,一男一女;作者的家庭角色,父亲、女孩;作者的社会角色,学贯中西的学者、初出茅庐的学生;文体,学者散文、一般散文等等。这样可以从各个角度诠释家庭意义及家庭类文章的写作方式。

要把握好精讲的原则。精讲既要紧扣主题,又要抓住作品精髓。在《我的四个假想敌》中,就应把对父亲形象的理解,以及对“父爱”的理解放在主要位置;在《天才梦》中,就应抓住“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与张母语“我宁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自己处处受痛苦”这两句话,并联系张爱玲的一生来阐述家庭生活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必须强调的是,精讲不能脱离文本,结论的得出,必须是在对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的。④

学生“学习交流”,即在课堂上由学生讲解专题中其他篇目。这其实是个泛读的过程。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查找资料、编写教案、协同讨论,所以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既是该学生个人的思考,也是学习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样以一篇带一片,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参与的情况记录在案,作为评定成绩的一个重要依据。应当指出,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既是课堂的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同时还是评价者。

“范文精讲”既要体现教师对课文的精确理解和高度把握,又要重现讲解程序,这些对学生都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学习交流”是学生课内课外阅读同一专题内其他课文的环节,学生通过阅读、查找资料、交流讨论,变被动为主动,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加快了教学进度,使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更多的课文教学成为可能。

3.专题讨论

专题讨论是自主学习模式中一个最能体现学生自主性的环节,也是最能体现自主学习效果的环节。即在前面几个环节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对专题进行拓展,使学生对单元主题再认识。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调动了本组同学的积极性,而且激发了全班同学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如“家庭篇”中关于如何认识父爱,家庭教育与个人成才的关系问题;“学习篇”中“高考选拔人才制度的优与劣”;“情感篇”中“大学生恋爱的利与弊”等。通过专题讨论,使文本学习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这不仅深化了主题,巩固了教学效果,而且引发了学生对身边现象的思考。学生经过深入思考而提出的问题,是自主学习的最好体现。教师参与讨论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及时纠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

4.专题演讲

专题演讲既是专题讨论的深化,又是学生对专题内容自主学习的一个总结。学生围绕主题确定演讲内容,进行演讲。例如,在“家庭篇”中有“家和万事兴”、“大人应该向孩子学习什么”;“文化篇”中有“该怎样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反对‘伪传统’”等演讲内容,表明了当代大学生对大到国家大事,小到身边琐事的深层次思考。这个过程学生得到了演讲稿的写作、口头表达、理性思维等等多方面的锻炼,可谓一箭多雕。

5.才艺展示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必要途径,但不是终极目的。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增长能力。才艺展示环节就是给学生提供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平台,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专题的框架内,根据本组同学的特长选择表演类别:例如“家庭篇”中演唱《感恩的心》;“校园篇”中的英语绕口令、魔术;“学习篇”中的Q版《红楼梦》、课本剧《唐雎不辱使命》;“文化篇”中的双簧、三句半等,这些表演不仅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而且通过同学们喜爱的方式进一步诠释了主题,使课内学习有力地向课外延伸。

6.专题总结

专题总结是对前面五个环节中学生表现的评价与总结,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学生评委点评、老师总结、学习小组专题总结。自主性学习如果失去必要的评价就很容易流于形式,所以恰当的点评与总结既是对本次活动的评价,也是对下次活动的更高要求,是自主性学习顺利进行的制度保障。

三、构建自主学习模式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有这么一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表明,知识的学习不是唯一目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才是关键。尤其是当今世界,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知识传授已不再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相比而言,个体的学习能力已成为衡量个体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指标。构建大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意义在于:第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二,在老师的指导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第三,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增强合作精神;第四,将“学”与“做”很好地结合起来,增强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比较好地解决了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内容多、课时少、学生不重视、教师无所谓、教法单一枯燥的问题,开辟了大学语文教学的新思路。

实施大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转变师生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和“学习型社会”日趋形成的社会大背景下,秉承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学生要转变学习观,要真正明白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和意义,从心里认同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价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也要放下架子,真正以“平等者中的首席” ⑤的身份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

2.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

教师一旦确定教学任务和目标,也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方向、动力和目标。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应是漫无目的,而应是在教师所确定的教学重点、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之下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的自主学习。而且自主学习不等同于“自学”,学生本身在向自主学习的转变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大部分学生很难自行转变成自主学习者。因此,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和目标的制定就成为教师首要的任务。

3.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目的。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科技时代确实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但如何正确提取信息,如何归纳总结,如何阅读写作,如何立论评析等,对于一个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很多困难的,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教给学生,使他们善于收集信息、整合资源,为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4.要有相对固定的训练程序和严格的制度保障。

自主学习既不同于自学,更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程序,如果没有一定的训练程序,脚踩西瓜皮,学习就会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效果;如果没有严格的制度保障,特别是没有恰当的评价,敷衍了事,自主学习就会成为“自由”学习。

注释:

①王步高.大学母语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②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

③④韩世姣.构建大学语文专题教学体系的探讨[J].教育学术月刊, 2008(12).

⑤[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编辑:李小叶)

作者:韩世姣

专题式教学模式大学语文论文 篇3:

当代大学语文教育五派主要观点述评

摘要:新时期以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及一些人文学者对大学语文教育进行了多方面卓有成效的探索,出版了数百种大学语文教材,展现了多姿多态、异彩纷呈的大学语文教育理念。当代大学语文教育的先进理念主要体现在选文教育派、人文教育派、文学教育派、语文专题派、人文语文派等五个重要派别里,它们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共同引领了中国高校语文教育改革的大潮。当代大学语文教育也存在明显局限,这就是常脱离大学语文本身去谈语文教育,且无视大学语文学科群既高度综合,又深度分化、广度辐射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选文教育;人文教育;文学教育;语文专题;人文语文;大学语文学科群

继20世纪90年代末“中学语文教育批判”之后,本世纪初的大学语文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语文教育批判”与此前的“中学语文教育批判”一样形成了一股热浪,仅2004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南方周末报》等权威媒体连续刊载了数十篇相关文章。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及一些人文学者就大学语文教育的理念、历史、现状、定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展开全方位的研讨,内容涵盖了整个语文学科。可以看出,当代大学语文教育取得了多方面的实绩,大学语文教育的先进理念异彩纷呈,优秀的大学语文教材举不胜举。它们有的继承传统、守正出新,有的大胆革新、与时俱进,有的方向明确、开掘深入,有的抓住主线、特色鲜明,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理念与教材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共同引领了中国高校语文教育改革的大潮。本文将当代大学语文教育的主要观点归纳为选文教育派、人文教育派、文学教育派、语文专题派和人文语文派五个重要派别,并作简要述评。

一、选文教育派

该派的代表人物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徐中玉先生,其代表性教材是多次修订且现在仍在发挥广泛影响的两种前后相承的华东师大版《大学语文》。1978年秋,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倡议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1980年10月华东师大和南京大学联合倡议,在上海召开了有20所高校参加的大学语文教学讨论会。1981年7月,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出版,这是我国新时期以来第一本具有全国性质的大学语文教材,它的出版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校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该教材先后修订达四版之多。1996年,由教育部组编,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逐步取代了前四版《大学语文》,并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和“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2005年,徐中玉先生再出《大学语文》新版。该版教材打破了以往的散篇组装方式,采取主题词加文选集成单元的模式。该教材在编排方式和选文标准上,体现了研究性、深入性和创新性,在前几版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又迈进了一步。该教材体现了徐先生一贯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思想。徐先生认为讲授大学语文这门功课,不仅可以让大学生进一步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提高他们对本国语文较高水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文学精品的鉴赏水平,而且有利于他们学好其他学科,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培养他们的高尚品质,使他们成为有通才基础的建设人才。他一直坚持以精选中外丰富优秀的文化、文学作品来作为感悟、薰陶、启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材料的大学语文教育理念。“这门课程选文应以本国为主,重视吸收我国优秀的文化、文学遗产,兼顾历史、哲学、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也要选些现当代国内外名家的文学精品。”[1]他认为,选文是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古今中外贤哲们思想、情感的结晶,具有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它能焕发出浓郁的艺术魅力,具有穿越时空的价值。学生们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可以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成果,受到潜移默化的薰陶,从而对他们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产生巨大影响。他主编的教材,选文系真正的精品,有深度、有魅力,并丰富多彩,各臻其妙。他认为大学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必须把重点放在讲好文学精品本身上,不能像中学语文教学那样把重点过多落实在字词句篇的理解和作品思想“微言大义”的挖掘上,忽视整体把握,而应经过教师引导和课堂讨论,把作品讲活、讲透,使学生把握其中的人文内涵。

徐中玉先生以作品为阵地来传输语文知识和培育人文精神,抓住了语文教育的精髓,突出了语文教育的重点,为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大学语文教育理念和大学语文教材却未做全新的改变以跟进时代的变化,加之选文篇目对中学语文教材的过量重复,本套语文教材逐渐被视为传统大学语文的代表,受到较多的来自各家各派的批判。

二、人文教育派

该派的代表人物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夏中义先生。2002年9月,他主编的三卷本《大学人文读本》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夏中义教授在《大学人文读本》的《总序》中写道:“《读本》旨在为当下中国大学生的‘精神成人’提供系统的优质思想资源,这就意味着它是在尝试现代人文视野的重新整合,即通过对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谱系的纵深勘探暨合理配方,以期为大学生‘精神成人’提供全方位、几近全息型的优质思想营养。”[2]此后,评论界人士竭力张扬“取代”说,他们认为,“新锐的《大学人文读本》即将取代传统的《大学语文》,应该让“大学语文”走向“大学人文”。他们认为,仅从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讨论大学语文,难以触及问题的症结所在;仅从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立论,也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只有让“语文”走向“人文”,才能改变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此后,夏先生一发而不可收,力图将其人文教育贯彻到底。2003年,他出版了《大学人文教程》,2004年创刊《大学人文》杂志,2005年6月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主编的《大学新语文》。该教材再次展现其以思想见长的一贯特色,更充分地表现了他的大学语文教育理念。他认为,应将大学语文教育定位在人文教育的高度,突破现有大学语文教材偏重知识性和工具性的特征,跳出了民族文化、文学以及国粹的框架,以人类普适价值为参照,将时代性和世界性两个重要元素带入其中,改变目前大学语文教材滞后于时代的被动状态,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带领他们进行古典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相互观照,引导他们进入更加深远广袤的精神领地,培养他们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该教材力图打破以“文学阅读”为中心的套路,它通过引导学生感受、领悟语言文学的巨大魅力,激发其追问生存的意义和存在的真相,培养其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铸造其健全的人格和人文关怀意识。

人文教育受追捧给教育界以深思和启示:为大学语文注入全新的人文要素,或许是大学语文摆脱当前困境的有效途径。现代大学是一座精神城堡,它点亮人的心智,提升人的境界,大学语文教育也应像人文教育一样,担当起传承人类文明薪火、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语文,如果能够积极面对现实,兼顾人文教育和审美需求,也许能够在调整和转型中走出一条改革新路。但大学人文教育的任务应由所有人文学科乃至整个教育体系来完成,不能单纯依靠大学语文教育。如果让大学语文完全变成大学人文,这无疑会消解大学语文。

三、文学教育派

选文教育派仍处于局部性的不自觉改良状态,人文教育派又难免陷入包罗万有、负载过重的境地。有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钱理群、李庆西、郜元宝合力编撰并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一条改良《大学语文》的新思路:主张直接回到文学元典,强调从文学的角度,以文学的方式,用文学教育代替语文教育,从而大力提升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钱理群教授认为,以《大学文学》取代《大学语文》,以文学教育代替语文教育,是“取法乎上”。文学大于语文,文学高于语文,文学也包含语文。“中学语文”与“大学语文”的区别,在“语文”上无法反映,只能用文学的标尺反映出来。因此,在中学语文之后,继之以“大学文学”,是归本认宗,反之于正。通过理解文学来理解人生、社会、生命、世界与历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大学文学教育,给学生指出了一条通向古今中外“文学经典”的道路,让他们在文学的世界里和人类最优秀的心灵进行对话,可以使他们呼吸到高山之顶的新鲜空气。他认为,应让大学生回到作品,回到文学现场,让文学成为其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大学文学》也是通过选本的方式来践行其大学语文教育理念的。全书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四编。每一编中,遴选出若干经典文本,首先加以简要解说,次附互文性的参考文献,文末则缀以思考题。从形式上来看,这仍未脱一般教材之窠臼。但深入细察,可以发现该教材从大的编目安排、框架设计到细部的文字表述,都加进了一些“个人的私见”。正是这种私见,成为其闪光之点,其根本目标就是为了导引读者对文学元典作出最为个人性的读解。

《大学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发起了一次向既往大学语文教育体制的挑战:一方面,它以明确的文学教育方向,向以《大学语文》为代表的当代传统大学语文教育势力圈发起冲击,直言“大学语文”概念的含混不清,独树一帜地提出“文学教育”的全新理念;另一方面,它倡扬阅读文学元典,力图在文学史与文学理论这两个“凶悍的超级大国”不断垦殖名著经典的困境中寻找突围,以恢复文学阅读中饱满充溢的聪明才智、情感想象、美感灵性——这正是人文教育最为本质也是当下语文教育尤为欠缺的内涵。大学语文教育在作品教学中吸取文学教育的多元解读方法和个人性的深入体悟都是非常必要的。但以文学教育之深之偏来完全取代大学语文教育之整体,将大学语文这一基础性修养变成文学专业教育,则值得商榷。

四、语文专题派

该派的代表人物是北京大学的温儒敏先生,代表性教材是2003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语文》。该

教材给大学语文以“高等”的教学定位,建立起完全区别于中学语文的、适合大学生特点的语文教育的崭新形态和教学模式,尝试建立一门富于变革意味的课程。温儒敏先生认为,大学语文应当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以及眼光和品位的养成。他认为,大学语文教育必须兼顾语文课的工具性,给学生多一点阅读和写作的机会,更要通过这门课学会欣赏文化精品,学会如何去不断丰富自己的想像力、感悟力和思考力,让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该教材完全打破了传统惯有的文选讲解的模式,而采用分专题讲授语文知识,外加文选,并引入阅读、思考和写作的“拼盘”式模式。全书共分25个专题,每个专题都分三个层次,内容合理搭配。第一层是专题讲座,也就是导读,大都由著名专家撰写,具体地介绍与专题相关的语文知识,包括文学史、文化史、艺术史等方面的知识。它不是面面俱到的介绍,而是在传授相关知识的同时,配合文选做讲解与赏析,引导学生阅读与思考。第二层次是与讲座导读配套的文选,有的是单独一篇,也有节选数篇的。这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材料。选文一般避免与中学教材曾经入选过的课文重复,注重其经典性价值以及文字的精美。第三层次是拓展阅读材料,包括与专题相关的作品以及代表性的研究观点摘录,这主要是泛读的材料,也为那些对专题有兴趣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线索和指引。这三部分内容中,文选部分最重要。教师讲授以文选为主,泛读部分也是和文选配合的。该教材紧扣“语文”,在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通过专题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有一个感性的、又有一定系统性的了解。

该教材是目前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中,大胆突破传统、形式尤为新颖、特别适合于综合性大学学生的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模式,内容涵盖了《诗经》、《离骚》、《论语》、《老子》、《史记》、《汉书》、唐诗、宋词、现代小说和通俗文学等等经典性文学与文化精品,应该说该教材体现了“大语文”的教育思想,有较强的学术性,这一使人耳目一新的教学模式给当代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以很大的震动,同时也给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以很大的启迪。但该书内容太专,涉及面也不够宽,不大适合非综合性大学学生使用。

五、人文语文派

该派的代表人物是周金声和江少川教授,其代表性教材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人文语文》。该教材将教育教学对象主要定位在普通本科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的学生,针对这类院校人文师资和文科专业薄弱以及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将人文与语文结合,确立“精神教化+语文技能”的全新思路。在语文教育观念方面,该教材坚持大语文观和文化语文观,把现行的“大学语文”改良为“人文语文”这一新型课程模式,打破传统的单向度的纯文学教学,既关注生动、优美的文学形式载体,也注意选读哲学、美学、历史、思想史、文化史、科技史方面的作品,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更广泛和更具文化内涵的知识,同时注重增强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在编排体例方面,该教材框架新颖。从总的方面按文学文化史的线索分为“中国上古文学与文化”、“中国中古文学与文化”等五大部分,每个大部分里面又包含“名家名著与专题”和“作品研读”两类。这种编排设计,既突出了综合性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梳理和整合中学以来所学的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文化观,实现学科间的交叉与交融。在教学方法方面,该教材突破传统的“一本书”“讲记”模式,引领学生寻找知识的源流,开阔其人文视野,培养其自学能力;它强调搭建知识框架结构,引领学生做泥瓦匠;它导读名著,论析精品,引导学生深入思索,触类旁通。该书引入文学文化史的研究思路,借鉴日常研读的方式,打破传统教学和教材单篇介绍、详细分析的固定模式,在史论过程中举例评介作品,使学生在整体的发展动态中体悟作品的价值。

该教材致力于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它以文化的眼光沟通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拓展系统知识,有意选取了《哥本哈根精神》等这样一些反映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完美融合的人格美的文章,还撰写了“《梦溪笔谈》与中国科技文化”这类反映中国科技的专题,以增进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民族自信心。编者在作品阅读部分不发表任何意见,只力求精选名家经典性评论和有启发性的拓展资料,再提出一些有趣的疑问和建议,让学生去完成研讨和演练。以读、思为重心,拓展阅读面,使学生有话想说,有物可写;以说、写为展台,促进学生学识升华和深化,形成独见。这种精心的设计和编排,有利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方法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六、结语

当代大学语文教育常脱离大学语文本身去谈语文教育,将大学语文教育中学化、非语文化或泛语文化,大学语文要么变成大而无边的人文教育,要么变成窄而深狭的文学专业教育,都是没有科学的大学语文教育理念贯穿其中。科学的大学语文教育理念来自于对“大学语文是什么”、“大学语文教育的目标是什么”等等基本问题的深层追问和不断求索。新时期以来的大学语文教育至少存在以下十二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在纵向上没有明确整个语文教育系统的具体构成以及大学语文教育在其中的位置;二是在横向上没有形成大学语文学科群的整体观念;三是没有厘清大学语文的根本性质;四是没有确立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五是没有明确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六是没能很好地吸取传统语文教育之优长;七是不重视现实生活与社会实践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八是不重视具体训练在语文能力形成中的作用;九是不重视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和习得;十是大学语文教材缺乏深刻的理论性、严密的逻辑性、科学的通识性和厚重的历史感;十一是没有弄清大学语文教育与大学人文教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十二是没有理顺大学语文教育与各专业教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再加上一些外在因素,如未被教育部列入公共必修课、大学领导忽视、高校开课随意、高校办学理念的功利性等,逐步导致大学语文边缘化,使之变成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笔者认为,只有将大学语文纳入到整个语文教育系统的坐标轴上进行考察,从纵横两个方向对其加以剖析和研究,才能较全面地把握大学语文教育。从纵向上看, “大学语文是联结前大学语文和后大学语文的一道桥梁。它既应是前大学语文的总结和升华,更应成为开启后大学语文之门的一把钥匙;它既应是学校语文的终点,更应成为未来终身语文的起点。”[3]从横向上看,大学语文教育不应是一本包罗万有的《大学语文》教材的单打独斗,而应是整个大学语文学科群中各门语文课程的群芳竞艳。大学语文学科发展到今天,它既高度综合,又深度分化、广度辐射,正在和已经形成一个大群落——大学语文学科群。

大学语文学科的高度综合,需要和呼唤有识之士努力建构一门全新的大学语文通论课程。这门语文通论课程不同于前大学语文和后大学语文,它既应对前大学语文作总结、融汇和升华,又应对后大学语文修养起指导作用。要完成这一神圣使命,这门语文通论课程就应以全部语文发展史、语文教育史和当代语文教育实践为宏观背景,以“语文究竟是什么”和“大学语文究竟是什么”的究问为主线,创造性地提出并科学地论述语文的生活基础、语文的学科本质、语文的思维方式、语文的主要问题、语文的基本内容、语文的研究派别、语文的分支学科、语文的历史演进、语文的学问方法、语文的修养与创造等问题,旨在拓宽大学生们的语文视野,撞击他们的语文思维,激发其语文兴趣,提升其语文境界;在对语文层层深入地追问中,使大学生们形成正确的语文习惯,习得科学的学问方法,具备科学的语文理念。语文通论课是整个大学语文学科群的绪论和引子,它应成为高校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大学语文学科的深度分化,已形成大学语文的能力本位课程和知识本位课程。能力本位课程包括口才课、写作课、阅读课等等,知识本位课程包括语文教育史、语言理论、文学理论等等。在大学阶段,深度分化进程中的大学语文课程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来开设,比如在高校各专业可开设相应的应用文写作课——在财经专业可开设财经文书写作,在法律专业可开设法律文书写作等等。

大学语文学科的广度辐射,已将语文跟社会生活和其他非语文学科尤其是哲学、史学、艺术学、宗教学、民俗学等等人文学科联系起来,形成精神本位课程,如有些大学开设的《大学人文读本》等,这类课程是后大学语文阶段的修习核心,是语文修养的终极目标,属于泛大学语文的范畴,可作为大学阶段的选修课。掌握人文知识,形成人文素质,树立人文精神,提升人文境界,是这类课程的基本目标。

大学语文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基础上的一个飞越。这个飞越要求整个大学语文学科群中的各门语文课程具有较高的系统性、理论性、综合性、专业性以及作品解读的个人性。它向全体大学师生的知识构成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正是这种挑战,才给当代大学的教学双方提供了动力源泉,带来了学教激情。

参考文献:

[1]徐中玉.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夏中义.大学人文读本[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林亦农.大学语文课程的二向三深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4,(12).

[4]王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课——谈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N].北京:中国教育报,2004-05-14.

[5]夏中义.大学新语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钱理群,李庆西,郜元宝.大学文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7]温儒敏.高等语文[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8]周金声,江少川.大学人文语文[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王步高,丁帆.大学语文[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彭光芒.大学国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A Commentary on Five School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LIN Yi-nong

(Department of publicly basic courses, Vocational College of Hunan Foreign Language, Changsha 410116, China)

Key words: selected text education; humanist education; literary education; Chinese language special subject; humanist Chinese language; college Chinese language academic group(责任编辑/王建国)

作者:林亦农

上一篇:我国行政法律探析论文下一篇:学分制条件下学籍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