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听话式教育学生管理论文

2022-04-27

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和生源竞争的加剧,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地位作用日益提升。学生管理不仅是民办高校管理体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提高民办高校美誉度、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管理已成为决定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听话式教育学生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听话式教育学生管理论文 篇1:

构建人本取向的高校学生管理观念体系

摘 要: 目前,高校的学生管理面临很多困境和挑战。学生管理者要从传统的管理思路中走出来,树立人本取向的高校学生管理观念。人本取向的高校学生管理观是要求高校学生管理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以现实的学生为出发点,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以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归属,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它包括发展的观念、服务的观念、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的观念、对话的观念和民主与法治的观念。

关键词: 人本取向;高校学生管理;观念体系

观念具有先导作用,任何学生管理工作都是在一定的观念支配下展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形成正确的观念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成败。在教育逐渐回归人本的今天,正确的高校学生管理观念体系就是人本取向的观念体系,是以人为本在高校学生管理实践中的集中体现。因此,构建人本取向的高校学生管理观念体系就成了高校学生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每一位高校学工人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理论前提。

一、 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反思

为什么要进行学生管理?还要建立一大帮学生管理机构?有一种观念认为学生管理就是为了维护学校的秩序。把学生管好就是为了防止学生出事,防止学生闹事,以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和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学生管理首先不是为学生自身服务,不是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是为了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这可谓是一种典型的本末倒置。

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学生管理落实到方法上就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控制、限制和约束。管理者乐于制定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不但有校级的、系院级的,甚至还有班级的。在学生管理者的心目中,基本上没有自由的地位,他们似乎十分害怕自由,以为学生一自由就会散漫,一自由就会天下大乱,因而想方设法限制学生的自由。不明白为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高校学生管理如此忌讳自由?自由是洪水猛兽吗?就那么可怕吗?其实,马克思很看重自由,珍重人的自由。马克思说:“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1]学生管理者为何害怕给学生自由呢?自由可是人的本质啊。有学者指出:“我国现行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过分重视管理的效率,过分强调学生对制度的遵守与服从,忽视了学生作为法律主体应当享有的权利与自由。”[2]可谓一针见血。

官本位是一种决策者和管理者只对任命者负责的体制,它极易引发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不仅学校层面的学生管理机构存在“官本位”的现象,而且这种不良的风气已经蔓延到各级学生会,甚至班委会。高校设立了学生社团联合会,这本来是一个完全由学生组成的“民间”团体,但也有了很浓厚的官本位气氛了。社团在运转过程中出现“官办”色彩,套用团委、学生会的建制,设置各种正副职位,强调领导功能等等。

现在,我们经常看到学生状告母校的新闻,结果往往是学生胜诉。这说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学生在校期间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维护,甚至还被学校有意无意地剥夺的现象。“精英教育阶段那种过分追求意志统一和学生绝对服从的重教育轻指导、重管理轻服务,只把学生看作接受教育和管理的对象,不把学生当作服务主体,只强调学校权利,忽视学生权利的管理理念,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阻滞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创新。”[3]

有论者把目前的学生管理归结为“科学取向的学生管理”,并认为要向“人文取向的学生管理”转变[4]。如果科学取向是指强调管理的统一性、强制性以及非人性化,那么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这种管理方式导致了高校学生管理的效果差,学生与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的关系紧张甚至对立。经常动员、开大会,经常向大学生讲道理却没有收到什么效果,而管理者还认为这是学生认识不够深刻的缘故,因此需要进一步动员、进一步讲道理,从而导致整个管理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高校学生管理者应该反思的是,为何所讲的道理没有实际的效果呢?为何大学生会对这些理论和道理不屑一顾呢?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5]那么,如何才能抓住学生的根本呢?那就只能回到学生本身。怎样才能回到学生本身?唯一的道路就是构建人本取向的高校学生管理观念,对现有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进行“无情”的批判和反思。

二、 人本取向的高校学生管理观念

(一) 人本取向的高校学生管理观理论基础

人本取向的高校学生管理观应该建立在什么样的理论基石上?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关于人本的思想,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存在主义的人本主义等等,这些思想都非常重视人,高扬人的旗帜。但笔者认为人本取向的高校学生管理观不是以这些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而是回到马克思那里寻找智慧。马克思非常看重人,其哲学就是关于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通过对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期望建立一个以每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的新社会。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思想。同时,马克思的哲学与人文主义思潮以及当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关于人的理论有本质上的区别,马克思不是抽象地谈论人,不是忽略特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来对待人的发展,而是历史地、辨证地看待人的发展,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解放人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哲学,现实的人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也是它的目的。”[6] 同时,“马克思主义实践的人学观为我们全面地、历史地、科学地理解人,为在实践中全面塑造人,提供了根本的指导原则”[7]。

所以人本取向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人本主义,也不是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而是与这两种思潮有密切联系但又超越了它们的马克思哲学,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才是人本取向的高校学生管理观念的理论根基,也只有建立在这种理论基础上的学生管理观才能够变成现实。

(二) 人本取向的高校学生管理观的含义

人本取向的高校学生管理观是指高校学生管理者在马克思哲学的指导下,以现实的学生为出发点,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以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归属,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对这个定义做如下说明: (1) 人本取向的学生管理观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者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不是其他人本思想;(2) 人本取向的学生管理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即关注一个个现实的学生,从事自己活动的学生; (3) 人本取向的学生管理是为了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它的根本目的;(4) 人本取向的学生管理不仅不排斥科学,相反需要科学,是科学与人文的高度融合。

三、 人本取向的高校学生管理观念体系

我们在批判高校学生管理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真正的符合人之本性的管理理念。但人本取向还是抽象的观念,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需要在这一总观念的基础上演绎出若干具体的管理观念,形成一个完整的观念体系。笔者认为这一观念体系包括“发展的观念”、“服务的观念”、“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的观念”、“对话的观念”以及“民主与法治的观念”5个部分。

(一) 发展的观念

这里的发展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指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管理工作。因此,发展的观念也就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要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学生管理的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本身获得全面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就是为大学生提供各种课堂外的锻炼机会,为大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力量,获得自身的发展。发展什么呢?发展学生的可发展性,发展学生潜在的可能性,并让学生在发展中走向全面;另一方面是指高校学生管理者不能用静态的、凝固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管理,要随着学生的发展来改变管理方式,更新管理的思路,以适应学生更好、更进一步的发展。

(二) 服务的观念

管理就是服务,这是对管理最形象的也是最准确的概括。高校学生管理尤其需要体现这种观念。但长期以来,高校“官本位”思想已渗透到党政管理工作、教学科研管理、学术管理、学生管理等多个方面,影响广泛而又深远。很多有良知的学者早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大声疾呼,希望高校走出这个万劫不复的深渊。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楚廷先生指出:“一所中国现代大学的管理目标之一,应当比较彻底地清除‘官本位’。”[8]学生管理者如果不切除藏在自身的“官本位”的毒瘤,就会走向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就不会有真正的服务,学生管理工作也不可能取得明显的成效,还可能造成对学生的种种伤害。

高校学生管理者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首先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服务。这种服务观要求学生管理不是用条条框框、繁多的规章制度去限制学生。以为管理就是限制,就是控制,那就大错特错了。学生管理就是为学生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条件、创造机会,把限制减到最低限度,亦即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南开大学原校长母国光院士深刻地指出:“大学是为大学生办的,应为他们的成才提供必要的氛围,应给他们充分的选择自由。”[9]其次,学生管理要为教学服务。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一切工作都为教学服务,学生管理也不例外。学生管理不能干预正常的教学活动,更不能与教学对立起来。学生管理者要树立为教学工作服务的观念,当然,其实质也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三) 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的观念

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时候,基于的出发点就是“人”。 在马克思的眼里,人是历史的经常前提,但这里的“人”是具体的人、现实的人。高校学生管理者常常把想象中的学生当作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认为学生应该是这样的,学生喜欢这样的活动,这种活动方式肯定会受学生的欢迎等等。学生在管理者的眼里和心中只是一个抽象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差不多的。因而把想象中的学生作为现实的学生,把理想中的学生作为现实的存在。这正是马克思所批判的。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10]12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活就是他们的存在。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出来的、所想象出来的人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他们的意识”[10]17。目前教学理论界也在讨论教学如何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只有进入生活的东西才能成为现实的东西,才能吸引学生。相比之下,学生管理更需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管理就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打交道。可是有多少学生管理者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生活现场?

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就是把处在各自生活中的、从事各种实际活动的学生当作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大学生兴趣广泛,追求个性的愿望强烈,敢于尝试各种新鲜的活动。学生管理者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善于走进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的生活,把生活中的学生作为学生管理的实际起点。

(四) 对话的观念

我们通常所说的“管理育人”并不是一种实然的状态,管理未必能育人。拙劣的管理可能压抑人的自由天性,阻碍人的发展。真正的管理是人本管理,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魂交流的活动。而这种主体间灵魂的交流主要就是平等的对话,是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心灵与心灵的碰撞、精神与精神的沟通。在“官本位”的高校学生管理中不可能出现对话,充斥的只能是“训话”,其目的是让学生“听话”。人本取向的高校学生管理就是要用“生本位”来取代“官本位”,用“对话”来取代“训话”。高校学生管理者树立对话的观念就是要摆脱说教者和训导者的姿态,以一种平和的、真诚的、善意的眼光和心境去与学生沟通,共同协商乃至共同分享。对话意味着管理者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主体,当作具有完整个性和独立人格的个体,尊重他们的性格、自由和权利。管理者要让学生认识到在他们之间没有权威和控制,没有代沟和隔阂,没有居高临下和等级。有的是双方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倾听和互相宽容。对话使学生管理者与大学生处于同等地位,共同面对和解决各种学生管理问题,在开展学生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共同探讨、共同欣赏、共同感受、共同体验,最终达到共同的“自我实现”。

(五) 民主与法治的观念

从大的方面讲,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从小的方面看,一所大学的管理其生命也在民主。大学作为知识创新和传承的机构,是充满理性的地方,是不断地提出理性的问题并给予理性回答的场所,因而也是最需要民主也最能实现民主的场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认为真正的民主源于民众的参与。在他看来,缺少民众的参与,再好的“民主”,再完备的“法律”,也只不过是“驭民”的工具罢了。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民主就意味着高校学生管理是参与式的、是公平开放的,让学生参与自身的管理是民主的必然要求。事实上,也只有让学生管理自己,才能达到管理的目的。毕竟学生是在自己创造自己,自己最了解自己,而且他们也有强烈的自我管理的需要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当然,仅仅片面地强调民主观念是不科学的。任何一个民主水平高的国家或组织,其法治的水平必定高。民主与法治是辩证统一的,缺一不可。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法治是“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具体体现,是指高校学生管理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基础,在法律法规精神指导下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建立合理的权利结构形式和制约机制,以限制和正确运用学生管理权力,实现管理行为的规范,管理结果的有效,逐步实现学生民主的法治化,从而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11]从法律的角度来尊重学生的权利、维护学生的权利,是高校的义务。高校学生管理实施法治的基本前提是承认规章制度的合理性,不能认为提倡人本就是不需要任何制度约束,或者认为规章制度是与“人本”格格不入的科学主义的东西而加以排斥。人本取向的高校学生管理需要制度,也需要规范,而且还要加强制度建设,这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任何制度都必须根据宪法和相关教育法律法规来制定,必须体现人的能动性、主体性和创造性,而不能由高校管理者随意拟定施行,更不能认为制度越多越好,越细越好。

以上从5个方面构建了人本取向的高校学生管理观念体系,这是合理的吗?为什么是这5个方面?这5个方面能否以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观念体系?显然,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学生的发展是学生管理者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服务是学生管理者的基本态度,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基本条件,对话是基本方法,民主与法治是基本保障。这5个观念构成一个完备而又相容的观念体系,贯穿这些观念之中并把它们联结起来的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

[2] 廖西琳.论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创新与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8(4): 45-46.

[3] 郑 勇.论高校学生管理观念的现代转变[J].高教研究,2004(1):115-117.

[4] 厉爱民.构建人文取向的学生管理观念体系[J].探索与争鸣, 2009(2):57-59.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

[6] 薛德震.人的哲学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5.

[7] 陶富源,张传开.马克思主义哲学论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10-11.

[8] 张楚廷.学校管理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58.

[9] 眭依凡.学府之魂——中外著名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80.

[10]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1] 杨海波.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建设[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07-109.

(责任编辑 朱漪云)

作者:邓小华

大学听话式教育学生管理论文 篇2:

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方式的转变

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和生源竞争的加剧,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地位作用日益提升。学生管理不仅是民办高校管理体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提高民办高校美誉度、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管理已成为决定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但在实践中,民办高校对学生管理缺乏高度重视,学生管理仍然停留、延续过去传统的方式,缺乏创新转变。同时,民办高校面临着教育大众化、信息网络化、生源特殊化、需求多元化、管理人本化等诸多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和压力,取得学生管理更大的“绩效”,民办高校就必须积极更新管理观念、切实转变管理方式。这有这样,才能取得学校和学生“双赢”效果。

一、由校本管理向生本管理转变

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究竟是服务学校还是服务学生,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却涉及到高校教育目的、管理理念等深层次问题。教育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是传统“工具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对高校教育目的的认识。高校受“工具教育价值观”深重的影响和束缚,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认可和尊重,学生的个性难以发挥,更谈不上学生的“全面发展”了。目前,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是以社会本位为指导,以服务学校为工作导向,即“以学校为本”。“严格管理”是学生管理的基本思路,目的就是让学生听话、确保学校稳定。显然,这是“工具教育价值观”导向下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如果教育变成了某种权威,那么学生管理注定要失败的。事实上,学生不仅是独特的、发展的人,而且是与学校责权利相统一的平等一方,是有责任能力的行为主体。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学生对教育的任务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高校管理有着多元化的需求。教育要以培养人和发展人为目的和归宿,是一种现代的“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这才是教育的本身价值,教育要帮助每一学生自由的成为学习、生活上的主人。因此,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是现代化教育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坚持“生本管理”,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

“生本管理”以发展学生为理论基础,以服务学生为工作导向。其精髓就是“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由校本管理向生本管理转变,不仅是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理念的重大突破,更是其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当前,很多民办高校虽提出了“以生为本”的管理口号,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流于形式、未能真正落实到位,管理目的仍然是为学校服务而不是为学生服务。因此,民办高校需要树立服务意识、创新多种手段,变管理为引导、变管理为服务,破除传统学校与学生处于控制与服从的对立格局,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二、由被动管理向参与管理转变

在民办高校,学生缴费上学,学生与学校关系已转变成消费者与提供者的关系。这种改变促使民办高校在学生管理上与学生家长的主导关系发生了变化,即学生家长退出对其子女的管理,并理所当然地把管理的责任转嫁给学校。而现在民办高校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溺爱、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以及由受教育向顾客身份的转变,使得这些学生往往缺乏自我管理的主动意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家长的退却、学生缺乏主动及学校“控权”思维,致使目前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相当被动。

显然,“孤军奋战”式的学生管理,通常是事倍功半、难以取得管理的良好效果。殊不知,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是最“知根知底”的,他们熟悉孩子的性情秉性、兴趣爱好、强项弱点等。而这些信息对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学生无疑是管理的对象,如果缺少学生真切的认识和积极的行动,学生管理工作也很难达到“改进、提升”之目的。因此,要改变家长的认识偏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其中,增强学生管理的“合力”。

实现被动管理向参与管理方式的转变,首先在制度安排上赋予学生及家长的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鼓励他们参与学校重大事务的管理和决策,使学生管理工作能够反映家长与学生的要求。尤其在建立、变更管理制度涉及学生利益时,必须要有学生及其家长参与。其次,要让学生以勤工助学的方式参与管理,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在学生管理中从属和被动的地位,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再者,拓宽参与渠道,采取如座谈会、家访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沟通,加大家长参与学生管理的力度,促使其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体现学生家长的管理意志。

三、由单一管理向双向管理转变

传统学生管理的方式,注重的是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单一管理,往往与学生的宿舍管理相隔离。在多数民办高校中,宿舍管理独立于学生管理之外,完全属于学校后勤管理的范畴。学生管理和宿舍管理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两者缺乏沟通与反馈,这样很难实现对学生的全面管理,其结果是既浪费人力物力,又不能增强管理的效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民办高校已经走上学分制的道路。在完全学分制条件下,班级和年级的概念以及系和专业的概念都将被打破,宿舍成为学生比较固定的活动空间,学生工作的重心必然要向学生宿舍转移。同时,宿舍实际上是学生课堂的延续,或称“第二课堂”。从时间上来说,学生呆在宿舍里的时间一般要长于课堂的时间;从空間来说,宿舍不仅是学生生活和休息的场所,也是他们探讨学习、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地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宿舍氛围的影响,学生之间的纠纷事端也往往在这里发生。学生宿舍无疑是民办高校开展思想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因此,需要优化并完善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运行机制,把宿舍管理纳入到学生管理当中,将管理工作的重心由单一的班级管理转向班级和宿舍同时管理,实现对学生的双向管理。就宿舍管理当前应重点做好:明确“提供方便、满足需求”工作指针、建立宿舍管理委员会、发挥学生骨干作用、开展“文明寝室、优秀寝室”等竞赛活动。只有推进双向管理。才能真正实现管理学生“学习、生活、思想、行为”的一体化。

四、由封闭管理向开放管理转变

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对学生都采用了封闭式管理,即学校制造一个隔离的学习环境,并在此实施教学活动,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在校内,严禁外出。一些学校实施半军事化管理制度,“像带兵一样带学生”。还有些学校的学生必须上早晚自习,必须参加统一时间进行的早操和课间活动,学生还是穿梭于教室、食堂、宿舍,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封闭式管理的明显标志是对学生活动空间的限制,通过控制活动范围达到调控学生的目的。

管理最大的成功、最完善的境界,就是使每一个人的个性得到最完善的实现。这种封闭管理的方式,忽略了学生群体“由丰富的个体组成”的事实,抹灭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漠视了人的主体性和发展的完整性,从而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无疑,大学四年只是学生人生一个短暂的阶段,最终是要走向社会、面对现实的。如果仅是为学习而学习,与社会严重相隔离,不仅违背了教育的目的,而且也使学生难于融入社会,难以应对就业、生活、工作的竞争压力。为此,民办高校学生管理需亟待由封闭管理向开放管理转变。

开放管理既不是否认“严格”的管理,更不是“一放了之”的管理。不可否认,当今社会存在各种风险与诱惑。而学生自身的辨别能力和抵御能力又很低,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是完全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要彻底杜绝旷课、迟到、打架、盗窃、抽烟喝酒、迷恋网络等不良习气的蔓延,对违反学校制度的要给予坚决处理。实施开放管理需要合理划分学生管理的范围边界——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同时还应正确处理“疏”与“堵”的关系,做到严宽有度。

作者:孙 玲

大学听话式教育学生管理论文 篇3:

新时期大学班主任要做好“三种角色”

大学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师和学生管理的主力军,其地位和作用相当重要。自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笔者一直从事高校教学、管理与科研工作,先后兼任辅导员、班主任、党支书、系主任和教务处长等工作职务达27年。近年来再次兼任班主任的亲身实践,发现新时期的大学生具有独生子女多、自我意识强、浮躁习气重、自立能力弱等新特点。欲当好新时期的大学班主任,需要着重做好家长、导师和朋友“三种角色”,保持热心、悉心和真心三种态度。这样,便可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结合起来,体现和谐自然,发挥立体效能。[1]

做学生的家长,热心生活向导,突出一个“爱”字

大学生年龄虽然已进入成人行列,但是他们在处事能力等方面尚处于“准成人”[1]阶段。不少学生(尤其是一年级新生)尚带有浓重的恋家情绪,自理能力相当薄弱。所以大学班主任应该从做好“家长”开始。所谓“家长”,就是要求班主任怀有一颗爱心,视学生为子女或弟妹,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心理上的安抚、行为上的引导。

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身边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公主”“少爷”式生活。上大学后,突然远离家庭,独立生活,难免会出现种种不适应、不满意。如有的学生不适应集体寝室,老是睡不好觉、静不下心;有的学生不会利用课余时间,下课后就无所事事,一有空就玩扑克、聊闲天、打游戏;有的学生不会料理“家务”,自己的东西随处乱丢,衣服脏了不会洗或不想洗,花钱送洗衣房或者趁星期天带回家叫母亲代劳;有的学生不会合理开支经费,一旦手里有钱就胡乱花费,上饭店、喝老酒、抽香烟。

针对学生中暴露的种种问题,班主任应该充分发挥“家长”作用,热心地从关心学生的生活入手,努力满足学生暂时依恋父母的心理需要。平时,班主任要利用早自修、晚自修或其他课外时间,经常深入到学生寝室、教室、实验室或林荫道,找学生谈心,利用电话、短信、邮件、QQ等形式,或通过召开班干部会、组织主题班会、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途径,搭建沟通网络,保持信息畅通,掌控学生动态,及时排忧解难。如发现哪位学生不合群体,就主动找其谈心,传授交际技巧,学会合作共处;哪位学生生日到来,就用电话、短信或邮件祝贺“生日快乐”;哪位学生贫困贷款,就及时联络相关部门,指导办理手续;哪位学生身体不适,就主动问寒问暖,宣传保健常识,指导看病就医;哪位学生可培养为入党“苗子”,就多栽培勤浇灌,宣传党建知识,介绍入党环节。当然,工作方法上应避免“保姆”式,多用“向导”式。注重生活指导,避免包办代替。通过“向导”作用,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大学里同样有长辈的关爱、家庭的温暖,从而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

做学生的导师,悉心学业指导,讲究一个“导”字

无容置疑,大学生的核心任务是学习,班主任的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成才。因此,班主任应努力做好学生导师的角色。“引导学生尽早完成专业、职业定向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转变。”[2]

所谓“导师”,重在“导”字。一是学习内容指导。让学生尽早熟悉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及进度安排,如大学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何时举行,可以或能够取得哪些职业资格证书等。二是学习策略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教导学生学会学习。三是实践技能指导。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技能训练,避免“死读书”“读死书”和“高分低能”现象。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应该充分挖掘班主任的资历、教学和科研等优势,着重从以下三条途径入手。

1.做好教学工作,注重课堂育人

将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融入专业教学之中,提升育人工作的和谐度与有效度,这是专业课教师兼任班主任的优势所在。如笔者充分发挥化学专业资深教授的优势,为做好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利用担任所带班级《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和《生活化学》等课程主讲教师的有利身份和机会,积极主动地将班主任工作融入课堂教学之中。紧紧抓住课堂前后、课堂中间以及课外辅导、下班答疑、作业批改、技能指导、实验报告批阅等各个环节,见缝插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结合专业课程教学,不但讲学科发展、专业前景、就业去向和培养方案等,还渗透唯物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德育教育,有效地避免了专业教学与思想教育“两张皮”现象,取得显著成效。

2.加强技能训练,注重课外育人

班主任的导师作用,决不局限于课内,还须延伸到课外。在学生的技能训练与科学研究中,导师与学生“一对一”“面对面”接触,可将班主任工作与技能培养“无缝对接”,融洽师生关系,促进个性发展。如笔者先后为学生介绍“大学学习生涯设计”“化学专业大学生成才规划”“大学生科研选题指导”“绿色化学与现代生活”等讲座,引导学生刻苦学习。针对所带班级系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科特点,在班干部中增设“实践委员”岗位,指导学生加强实践锻炼。兼任学院大学生科研协会指导教师,积极主持、指导大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论文、开放实验和科研项目,开展各类技能训练、竞赛、考级和科研活动。利用自己从事高分子材料研究、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市科技计划项目和学院化学实验室的有利条件,指导学生完成《新型可溶性聚苯并咪唑的合成》《改性有机硅氧烷/丙烯酸乳液的研制》等优秀毕业论文,指导学生申报并立项《新型水性环保木器漆的研制》《新型漂白消毒剂过氧化尿素的合成和应用研究》《盆栽花卉用新型彩色水晶泥的研制》《新型疏水性腻子粉的制备研究》等开放实验或学生科研项目,参研学生达全班50%以上。以自己良好的科研素养、丰硕的科研成果、悉心的技能指导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和促进学生健康成才。

3.加强管理研究,注重管理育人

大学班主任是高校学生管理体系中最前沿、最直接的管理者,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体的管理质量和声誉。作为班主任教师,除了搞好教书育人和科技服务之外,还应积极开展相关的管理研究。在高教大众化的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索。例如,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引导大学生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如何引导大学生优化心理素质,提高对人生和社会矛盾的适应性和耐挫力;如何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的长效机制;如何结合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特点,打造学科特色和专业品牌;如何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筑和谐班级与和谐校园等等。

几十年来,笔者一直比较注重管理育人的研究。近年内结合工作需要先后主持《新世纪高师院校学生师能训练与考核体系研究》《地方高校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地方高校化学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等省教育厅、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等立项课题,相继发表《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构建与效能》《地方高校化学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筑》《化学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筑与运行》《加强课外实践教育,推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等论文二十多篇,先后荣获学校“三育人”优秀个人奖、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全国高师院校优秀教师三等奖等奖励。笔者认为,长期坚持开展管理和育人研究,能促使班主任以一个研究者的眼光去观察学生、思考问题、处理事务,不断创新育人方式,提升管理水平。

做学生的朋友,真心平等互动,强调一个“情”字

随着高教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大学校园不断扩张,学生人数急剧增长。大学生群体中,水平高低不一,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多才多艺,有的平淡无奇;有的个性张扬,有的自卑保守;有的交际广泛,有的孤芳自赏;有的浮躁冒进,有的谨小慎微;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沉默寡言等等。其共同特点是期望值高、耐挫力低、主观性强、感恩心弱。班主任要想让一班个性不同、经历各异的学生团结在自己周围,就必须创新工作方法,讲究工作策略。实践证明,那种以势压人的“专制”式方法早被学生拒绝,而“朋友”式的师生氛围则广受学生欢迎。

1.平等相待,以情感人

我国清代思想家魏源说过:“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之短中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大学生是充满个性、感情丰富、思想复杂的人,他们的真情实感、思想动态只有在民主、平等、融洽的氛围中才能如实反映。因此,作为班级集体总设计师的班主任,首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和姿态深入到学生之中,关心他们的疾苦,了解他们的动态,掌握他们的兴趣好恶、个性特长、崇拜偶像、运动嗜好等,使工作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其次应该抛弃“老实”“听话”等传统的学生评价标准,积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激励冒尖、张扬个性、发挥特长的管理机制,为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宽松、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而自己只充当幕后“导演”。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里畅所欲言、尽情舒展,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完美的独立人格。

2.为人师表,以信服人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亲其人则信其言”。班主任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行为处事、学识造诣等都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为人师表”是一个优秀班主任产生凝聚力、提高感召力的关键因素。实践证明,空洞的说教是苍白的,“师表”的力量是巨大的。班主任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和人格魅力。用无声的魅力来代替有声的规诫,用耐心的引导来代替简单的命令,才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亲近其身,在行为上随其所引,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为此,班主任应努力做到:一是“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同时,在选干部、评先进、定奖励、给表扬时,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全班同学一视同仁,决不厚此薄彼。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时多为学生着想,以心换心、以诚对诚。不能只凭主观意愿、个人好恶或传统经验而乱加指责。批评学生时,须重证据、摆事实、讲方法,不盲目拔高,不横加指责,更不武断定论或上纲上线,努力营造人人真心相待、个个心情舒畅的和谐班级。三是“言必信,行必果”[3]。要时刻检讨自己: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出台的措施是否适度?善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四两拨千斤”。措施一旦推出,则严格执行,一抓到底;问题一旦暴露,则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3.施展才能,以技育人

丰富的爱好和兴趣是班主任了解学生、平等互动的“粘接剂”和“润滑剂”。师生之间若有相同的爱好、相似的兴趣、相近的心声、相仿的观点,则双方的交流就变得时时有契机、处处有话题,思想政治工作就能做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因此,班主任应该博览群书、加强修养,不断充实、完善自我。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经验和学识等实际,充分施展个人才艺和魅力。以技艺为纽带,以爱好为“介质”,与学生广交朋友,融洽关系,增进情谊,促进工作。通过广交朋友,结成上下畅通、左右覆盖的“感情网络”,为做好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广阔平台。

总之,“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班主任老师既要做“经师”,还应做“人师”。在提倡“以学生为本”[4]的今天,大学班主任应以家长、导师和朋友等多重角色,热心服务、悉心指导、真心沟通,用自己完美的人格、高尚的品质、渊博的学识、坚韧的毅力和高超的技艺,以情激情、以智育情、以理引情、以技传情。如此,就能够顺利实现打造优秀班级、培育优秀学生之目标。

参考文献:

[1]任瑞红.论大学班主任角色的转变.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2):82-84.

[2]刘锋.大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及人格魅力.文教资料,2007(26):172-174.

[3]白朝霞,陈文华.大学班主任教书育人及管理育人工作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07(7):42-43.

[4]许再银,孙蕾.人本管理在高校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高等农业教育,2007(2):49-51.

作者:杨金田

上一篇:电子信息类专业体系建设论文下一篇:创新意识下小学科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