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德建设论文

2022-04-15

摘要:养成教育是终身的教育。对幼儿教师而言,教师的道德修养是影响其职业操守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师德内涵、师德建设的困境、师德建设的策略等几个方面对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培养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师德建设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教师师德建设论文 篇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研究述评

摘要:学术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内涵、存在的问题、原因、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解决措施等方面。梳理近年来学术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的研究现状,对构建新时代高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教师的工作,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塑造灵魂、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重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通过梳理近年来学术界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成绩,发现不足,找准研究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为更好地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提供思路。

一、学术界研究成果

通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高校师德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为主题进行搜索,发现目前大部分研究成果集中于高校师德建设,通过去除不相关文献和筛选,共有742篇。而具体到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研究就相对甚少,学术界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展开研究的时间相对较晚。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最早学术研究成果是孙登敏在2005年发表的一篇名为《略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的文章,文章就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存在的一些问题、原因分析以及如何加强师德建设进行论述,之后国内学者逐渐开始加强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实效性,实现高校思政课目标,学术界也多次召开了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

二、主要研究内容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的内涵研究

就目前收集的资料来看,学者们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的内涵主要从教师自身的素质、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视角进行研究。

1.从教师自身素质的视角。从教师自身素质角度进行探讨,是学术界对此问题认识的主流观点,主要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坚定信仰、知识储备、情感力量、道德品质、教学能力和行为作风等多个方面展开。雷彬指出,祖国至上、立场坚定是教师最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最重要的师德表现;热爱学生、严谨治学是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因材施教、启发教学是教师最可贵的教学能力;廉洁从教、勇担责任是教师道德品行的高尚体现。施群丽和刘会柏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应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严谨的治学精神,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求真务实的作风。

2.从道德规范视角。学术界从道德规范视角研究主要从教师职业道德展开。张雷声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要基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同时还需要深入到教师自身的道德人格方面,首先表现在理想、事业,其次是人生态度,三是行为准则、价值体系,要合乎道德要求,要有道德风范。张小秋,王立仁把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的内容进行层次划分,他们认为,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内容是一个呈阶梯状的结构体系,由公民的基本规范、普通劳动者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思政课教师特殊师德构成。

3.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林美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阐述。她认为,坚持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要求教师努力践行教书育人的基本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要求教师应该爱岗敬业,廉洁从教。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研究

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实现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营造良好的风气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1.從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角度。张煜认为,师德在高校思政课中的重要性体现在是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冯海伦、王霞娟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刘立红指出,师德是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根本,一是师德决定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二是师德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学生的长远影响。

2.从实现育人角度。张煜指出,思政课教师既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同时也是学生成长的引路导师,因此,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德育教育的需要。陈志娟,王敏指出,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有利于引导学生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人才强国”的有效实施。雷彬认为,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决定着传授文化知识质量的好坏和教育对象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

3.从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角度。田春园强调,高校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和高校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张煜指出,师德在高校思政课中的重要性体现在是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基础。周小玲指出,师德是教师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理性智慧和积极手段。陈志娟,王敏指出,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能够树立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提高师资力量。

4.从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角度。张煜指出,师德是带动校风学风建设的需要。陈志娟,王敏指出,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有利于激发校风教风的培养。李征南认为,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是改进教风带动学风的迫切需要。周小玲指出,优秀的师德必然有效引导、带动较低层次的价值观念向较高层次的价值观念转化,引导大学生把道德操守和个人成长成才结合起来,把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德才兼备、知行合一。良好乃至优秀的师德对净化社会风气、促进国民素质健康发展产生有利影响。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学者们通过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展开调查研究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主流是好的,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师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重视并认真解决。针对这一问题,学者们主要从教师思想与行为、教学过程、和师德研究三个层面来探讨。

1.思想认识欠缺。呼艳芳、高林、田春园和孙登敏等学者都认为政治信仰不坚定、理论素养缺乏、功利主义浓厚、敬业精神不强和师表形象不佳是教师队伍建设中师德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学者也有一些独到的见解,比如,田春园指出,部分教师对自己工作定位不准确,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缺乏合作精神一些问题。

2.教学中缺少人文关怀。呼艳芳指出,对学生缺乏爱心是部分思政课教师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张玉梅、吴昊和庄文娟等学者认为,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关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少,未能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重视提高科研水平,轻视职业道德建设。

3.师德规范和制度滞后。董文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制度脱离时代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没有科学进行职业道德分层且尚未有一部专门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滞后与缺位的问题,关于师德建设进行的理论探讨,缺乏从实践角度对师德建设进行全面考察和研究。

(四)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

影响师德水平和师德建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者们主要从社会、高校和个人层面进行综合探究。

1.社会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呼艳芳认为,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淡薄,改革开放的深入,使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经济及其他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开始出现疲软。吴昊、谭凯麟认为,原因主要来自:一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转型而出现种种不良现象,使人们的心理产生了种种困惑,由于社会道德的提升往往滞后于社会的转型,使现实生活中各种消极现象得以滋生与蔓延,影响了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价值取向;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学习、利用和借鉴西方有益经验,也带来了许多资产阶级糟粕的东西,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思想行为。

2.高校体制机制不健全。呼艳芳认为,高校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不健全,教学设施、基本教学条件不足和教学管理不规范。王艳秋认为,思政课教师师德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体制机制上的问题,有些高校没有建立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論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经费缺乏,教师培训难以系统化、长效化,教师社会实践难以开展。

3.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不足。一是部分教师个人修养不够。林金辉指出,某些思政课教师缺乏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主动性,急功近利,重才轻德。呼艳芳认为,在市场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有些教师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偏差。二是教师的动机进行分析。如田爱丽指出,外在利益而不是内在兴趣驱动教师教学和浮躁的文化氛围导致的浮躁功利的教学环境。

(五)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

学术界根据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也提出了多方面有针对性的对策,主要包括:社会环境、高校建设和个人修养。

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如董文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提出要构建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建设、创新制度建设、强化自我教育建设。冯海伦,王霞娟指出,把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优化师德的环境也作为解决师德问题的重要途径。陈志娟、王敏认为,师德建设还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其中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有重点地加大影响力人物推选和宣传力度。

2.学校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田春园指出,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师德建设的规范机制,其中包括教师准入机制、教师绩效考评制度、奖惩机制和教育机制。林金辉强调,加强师德建设还需要加强宏观领导,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蔡娟认为,思政课教师师德的建设需要加强高校的党建工作。周小玲指出,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师师德联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以共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陈志娟、王敏认为,学校方面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从选聘、培训、职称评聘等方面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

3.个人提升自我修养。呼艳芳表示,思政课教师要从坚定政治信仰和信念,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深化理论功底,优化知识结构、加强自身品德修养,用高尚的人格力量教育和感染学生三方面提高自身修养。庄文娟强调,从坚定思政课教师共产主义信念,提高政治素养、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强化思政课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提升职业道德自我建设能力三个方面加强思政课教师师德。陈志娟、王敏认为,思政课教师要真正重视师德的重要性,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加强钻研积极参与思政课教学改革,认真研究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张道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师德师风建设探析》中指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和对策,提出“四个努力”: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努力做到“四真”;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为价值导向,努力做到“三信”;坚持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神动力,努力做到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四是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行为规范,努力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三、研究特色

1.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基本规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受到这种变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教师也就必须时刻做出调整,不断适应这种变化。通过对以上文献梳理发现,思政课教师师德能够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逐渐适应时代对师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赋予思政课教师师德新内涵。

2.遵循人的全面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脑力和体力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新时期,习近平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师教学与生活中的问题,不断为教师营造优良的环境,能有效帮助教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从而为实现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3.遵循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规律。“教育与自我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与继承的两种不可或缺的最根本的手段”。教育强调他人对文化的传授与继承,自我教育强调个人对文化的自我学习并起主导作用,两者在理论上各有特点,但在实践中又相互统一。在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的建设路径当中,有学者提出要对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也有学者强调要增强教师自我教育的能力,共同发挥两者在加强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中的作用。

四、结语

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时又存在一些思政课教师师德特殊性等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社会矛盾发生转化,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随之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需要努力适应我国目前面临的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做到终身学习,与时俱进,把握学生发展特点规律。社会和高校积极为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发挥好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各级领导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形成增强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合力,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煜.论师风师德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8).

[2]呼艳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6).

作者:张红红 向巧玲

教师师德建设论文 篇2:

浅谈如何加强幼儿园教师师德建设

摘要:养成教育是终身的教育。对幼儿教师而言,教师的道德修养是影响其职业操守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师德内涵、师德建设的困境、师德建设的策略等几个方面对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培养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关键词:师德建设;困境;策略

一、幼儿教师师德内涵的阐释

职业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它是一种职业道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职业操守是衡量教师品德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包括教师专业技能、教师在教学中所遵循的伦理规范、教师作为自然人必须遵守的社会规范。幼儿园教师师德建设需基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并与幼儿教育的特征和需求相适应。

二、幼儿园教师师德建设的困境

1.专业能力参差不齐,逐利行为盛行

在过去,人们把幼儿园老师看作是孩子王、保姆王、游戏王。“幼儿园的老师,不就是照看小孩玩耍的么?”“幼儿园的老师,还用得着准备功课么?”诸如此类的偏见无处不在,不仅仅是家长群众,还有教育工作者自身。这就导致了幼儿园老师的付出与他们所获得的收入并不相称,包括待遇、地位、福利。其次,许多人都认为幼儿园的老师不需要专业能力与素养,幼儿园教师的门槛不高,导致许多未经过专门培训、没有资格证书的人也可以成为幼儿教师。进入的门槛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究其原因,与我国学前教育过度市场化有很大关系。伴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浪潮,由于资金的趋利避害,加之师资力量的匮乏,许多未经过专门训练的幼儿教师都进入了幼儿园。因此,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建设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

2.教师对师德的认知与行动不一致。

幼儿园老师对自身的职业操守有很清晰的规定:一切为了孩子,孩子是教学的主体,教师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却做不到。任何一位幼儿园教师都知道教学应该具有怎样的师德,每年都会把自己的师德说得清清楚楚。现在大部分的幼儿园老师都很有爱心,但是一到班级管理,他们就变成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状态。都认为简单粗暴的管理办法,好像最直接最管用,一旦幼儿受到了惊吓,就不敢再犯同样的错误了。但是,这会给孩子的身体和精神发展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3.幼儿园教师文化水平较低

目前,幼儿园师资普遍以中等职业学校、专科院校毕业学生为主,本科生和研究生数量较少。许多学前幼教专业的学生,在音韵、形体美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特长,但其文化素质却比较低。他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音乐与运动的美感上,而忽略了文化课的学习,他们的成长中缺少了“大思想、大政策”。待参加工作后,文化水平也将会影响其对幼教工作、自身价值、道德角色的评价与确立。从社会现实可知,高學历人群的综合素质是比较高的,其道德水平也相对较高。因此,幼儿园教师的文化素质水平,大大影响到整个幼儿园的德育水平,这是加强幼儿园教师师德建设的关卡。

三、践行有格局成长,提升师德高度

作为一名教师,其职业道德与职业态度是其最基本的职业素养。特别是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身心发展迅速、可塑性强、易受伤的幼儿。幼师更要有高尚的品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有爱心,有责任心,耐心,细心,爱护孩子,能够细心照顾和教育。幼儿园教师只有牢守初心,践行有格局成长,才能不断提升师德高度。

1.加强对教师对职业认同的思考

幼儿教育是一种情感的教育,它是一个人一生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的最好阶段。在儿童时期,正确和错误的观念尚在萌芽状态。幼儿园老师要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正直、善良、温柔。在幼儿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应采用“暖心”的方式,以“读心”为责任。首先,要了解幼儿园老师,要尊重他们,要承认他们的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骄傲,而认可幼儿园教师是一个好教师,他们的自尊心就会更加强大。幼儿园老师们乐于为幼儿的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如果这一点受到了幼儿园领导的认可。他们自然会更积极地工作,更有进取心。反之,一味地指责教师,可能会损伤老师的“面子”。对幼儿园教师教育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谩骂”、不肯定教师的努力、不客观、不公平地评估,都会使他们的自尊受到损害。在没有得到认可、没有得到尊重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教师会丧失教学的动力,甚至出现逆反情绪,从而影响幼儿园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要通过激发幼儿教师的内在动力,引导幼儿教师发现问题的途径,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

2.暖心管理,让教师感受信任与幸福

幼儿园工作的重心在于幼儿的护理与教育品质。在教学研究中,幼儿园领导要尽可能地多听,也就是要听取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教育教学体会。在对话过程中,能清楚地提出问题,听取教师的建议,对幼儿教师的成长进行肯定,对幼儿的情感状况进行观察,指导教师分析、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激励,让教师有一种信任感、责任感和幸福感。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今后的教育行为将会一直保持在一个积极的状态。

3.树立榜样,向榜样看齐

要想做一个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必须要有一颗想要长大的心。因此,要以教师为楷模,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在幼儿园教师中,最受欢迎的就是“眼睛明亮”、“面带笑容”的教师,他们拥有散发光芒和温暖的力量,他们的眼睛能够看见幼儿,并且能够包容幼儿,找出每一个幼儿的特点,和他们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抓典型,立榜样,运用激励方式促使老师们积极主动向榜样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4.多路径,促发展

一是开展教研活动提升教育理念。教研能力是一个教育者必须具备的能力。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以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幼教活动发掘教师的潜力;重视“基层”的师资培训,使其真正参与到教育中来。定期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到园区讲学,园长及骨干教师要主动申请举办专题讲座或讲授示范课;要求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线上教研”活动,通过网络平台与外界幼教接轨,在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同时,努力把所学的内容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二是注重实干,用实践检验成长。我们的教育理念最终要贯彻到幼儿的教育之中,说不如做。教师要建立个人职业发展电子档案,每个学期都要制定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检验的发展规划。在整个学期工作中,根据计划进行工作,期末进行总结和完善,把实践情况列入教师的个人评价,从而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持续地提升。

三是找差距,寻突破。幼儿园要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以“保教常规”、“五大领域”、“环境创设”为重点,通过一系列竞赛,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在竞赛中找差距,突出问题,找准改进的方向,实现自我突破。

总之,如何吸收、探索和挖掘幼儿园教师师德教育的精华,并将之与目前幼儿园教师道德建设相结合,是幼儿园教师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对传统的道德观念进行反思,使其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获得新生。这是幼儿园教师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与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孙英娟.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可行性途径[J].邯郸学院学报,2002,12(2).

[2]庞丽娟《.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背景、指导思想与基本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12(7).

[3]张地容.幼儿园师德考核的现实困境与破解思路[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6).

作者:冯少丽

教师师德建设论文 篇3:

新形势下农村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加强农村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新形势下,对农村青年教师的新要求,除了爱岗敬业外,还要具备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能力,具有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以及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因此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进而有效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本文首先对当前农村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新形势下农村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策略,希望对促进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实现小学教学的改革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农村;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引言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形成的道德观念,在新形势下的小学教育中,对于学生教学水平的提升离不开教师的师德修养,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着重加强对农村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才能切实有效的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达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但是目前在农村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积极加以研究,不断提升农村青年教师师德修养水平,促进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实现专业化教学。

一、当前农村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现状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师德修养参差不齐,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于专注于小学数学课程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自身的师德建设,对于学生的科学发展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教学措施。同时教师普遍缺乏交叉学科知识,导致小学数学教师很难开展研究型教学和综合教学,教师通常不知道如何创造性地控制和处理教材。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缺乏创新意识,缺乏教育研究和教学能力,导致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较低,无法有效满足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此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存在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没有主动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导致故步自封,教学理论与实践停滞不前,无法有效提升师德修养。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影响新课程改革和我国教育的发展。

二、新形势下农村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策略

1.积极改善传统的教学理念,促进师德修养的提升

长期以来,教师都采用传统的教育和学习观念来教学生,把教学仅仅作为知识来教。这种观念,其实是教师教学素养低的表现,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发展。因此新形势下要加强农村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有效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满足社会发展形式的需要。教师要积极改善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时,要注意思维的深度,以便学生可以探索和反思数学知识的本质,通过现象获得本质,并有效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从而有效促进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应让教师塑造多种教育科学思想,在教學中向学生进行积极展示,对学生进行小学数学科学的教育,达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1]。

2.积极拓展相关学科知识,达到数学教育的目的

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建设,小学数学教师除了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学习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尤其是数学史、数学方法论等知识,以便从整体上理解数学知识体系,形成全面、综合和跨学科的数学知识结构。进而有效加强农村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并以知识结构为基础,形成科学、合理、多样化的结构特征。教师可以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掌握灵活的思维方式,有效掌握数学解题方法,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创新能力。

3.以专业引领为导向,加强农村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所谓以专业引领为导向指的就是由专业的教师为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提供专业的指导,这一方式的实施对解决师德修养的问题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就专业引领的作用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能有效拓展小学数学教师事业的发展,帮助他们了解前言的数学教育理论,以促使他们自身的理论素养得到充分的提升,更好的在工作中把握数学教育发展变革的方向;第二,基于专业引导能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对当前教学改革的成果有充分的了解,进而在此基础上为自身的教学改革做合理的评价,促使自身的教学效果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加强农村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目的[2]。

4.加强自身的持续性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数学知识和教育理念

社会知识每天都在更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新形势下要积极加强自身的持续性学习,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理念,从而提升师德修养,达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塑造终身学习的意识,在自觉学习中获取和更新知识,加强师德建设。从而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满足新形势下学生数学学习的实际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5.加强沟通与交流,提升农村青年教师师德修养

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起来的,无论是在教学中或交流中,教师都可以从分享和互动中或从教研活动中学到很多东西。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他人的理想和信念进行比较,吸取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得到有效的提升。其次每位教师的理论水平是不同的,因为每个老师的专业成长环境都不一样,因此必须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并进行积极的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指引,帮助教师在师德修养的道路上获得更多建树[3]。

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新形势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利用身边的技术和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水平,加强师德建设,从而对学生进行现代化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在新形势下农村青年教师师德建设过程中,要积极采取积极改善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拓展相关学科知识、以专业引领为导向、加强自身的持续性学习、加强沟通与交流等措施,有效加强农村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从而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教学水平,促进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张谦.简述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素养及其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8,5(23):143-145.

[2]马志颖.浅谈提高教师教学素养的策略——基于教师的不同成长阶段[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4):331.

本论文为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新时代农村小学青年教师培养策略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2020JB353)成果

作者:宋斐迪

上一篇:医院薪酬管理论文下一篇:网络成人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