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大学生德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大学生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它有涉及面广、问题多、成因复杂等特点。本文将针对新的挑战形式下,如何进行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进行简要的探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大学生德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信息技术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1: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德育新途径的探索

摘 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战略任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属于核心地位,起着核心作用。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德育所面临的困难,分析并论述了德育创新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德育新途径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大学生德育;探索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战略任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属于核心地位,起着核心作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带来的开放性环境,不仅给我们带来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也带来学习方式及方法上的革命。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一)传统的德育观念和运作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

传统德育教育中,教师具有主动权,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而互联网具有交互性、选择性等特点,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互联网以完善的服务和针对特定的公众群体展开的宣传攻势,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增大了参与者的亲和力,从而使信息传输过程变成了参与者主动的认知过程。

(二)信息的多元化冲击德育的主导权威性

德育教育受到来自互联网的西方文化的冲击。网上流传的个人不同的观点、主张、见解互相混杂,互相冲突,冲击着大学生既有的思想、价值和文化观念。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时空几何级数不断增大,对信息进行选择的自主性不断增强,传统德育的主导性权威地位下降,给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三)大学生的德育学习受网络中的“垃圾”因子误导

网上中各种不良信息充斥其中,例如暴力信息、色情信息、宣扬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生活方式的信息等。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中,很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转向盲目追求享乐、奢侈、刺激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德育创新的迫切性

随着社会环境的开放、社会文化的多样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也变得更加复杂化。面对这种变化了的形势,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的局限性也日趋外显,表现出种种问题。德育材料来源落后,与世界变化不同步。德育信息更新慢,与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状态不吻合。德育内容空洞,不能贴近大学生的情感世界。德育形式陈旧,缺乏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目标,但是,传统的德育管理模式无法真正实现“三个学会”。

分析这些问题其主要是违背了情感领域的教育规律。要使德育工作行之有效地发挥巨大的作用,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与老师、社会和学生之间的交往,转化口头说教为精神沟通,增强德育的情感性、情境性。把计算机作为育人和认知的工具,探索信息化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德育创新的可行性

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教育观念、人力资源和德育内容融为一体,共同完成德育任务,这是一种新型学校德育模式。在继承、完善和发扬业已形成的传统德育教育手段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教育资源和时空,优化德育环境,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德育模式。

第一,在德育内容上,开发利用地区的人文地理德育资源、校本德育资源及互联网上的德育资源,进一步充实学校德育内容,使学校德育更加贴近大学生、贴近生活,从封闭的校园扩展到开放的社会生活。通过丰富的图片资料结合文字说明,再配上恰当的音乐,使德育课的内容图文声并茂,满足了大学生的需求,始终保持着很强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了上课的效果。

第二,从德育的方法上,利用网络的开放性,拓展学校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创建实现德育活动的全员参与的德育环境。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德育途径的探索

(一)建立德育网站,开通新的德育课堂

建立德育网站,把与德育资源相关的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进行知识结构化重组,将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校本德育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德育资源库。

1.设计丰富多彩的栏目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设计家乡巨变、教师频道、校长热线、大学生频道、心灵之约、我的校园、德育动态、时事之窗、学校信箱、知识竞赛、时事追踪等栏目,并与相关资源网站链接,充分运用互联网上的德育资源,体现学校德育的新观念和现代气息。

大学生通过访问德育网站,了解国家重大新闻、方针政策,并能根据个人的爱好、需要、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学生由原来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习,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产生了报效祖国的决心,达到了德育工作的目的。

2.开设班级网页,增强学生的集体、竞争意识。根据班级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开设栏目,如班级展示、德育新闻、德育之窗等。这不但能使访问者耳目一新,更能使制作者在技术上得到很大提高。同时利用班级网页的作用,可以达到一种双向性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多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途径,懂得处理自己和他人、自己和集体的关系。由此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彼此的感情,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开展班级网页评比活动,增强班级同学集体、竞争意识。通过班级网页公布学生个人的量化管理结果,让他们及时自觉地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因此通过班级网页可以发挥学生主人翁的作用,从而培养了班级的民主气氛。

3.指导大学生建立个人网页,培育大学生的自信心。大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和制作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网页,设立德育档案、生活信条、学习体会等栏目,在网上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通过访问个人网页,在比较学习中形成自己的理想信念。通过开展大学生个人网页的评比活动,提高网页制作技术,丰富网页内容,达到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统一,既培养了大学生学习的审美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这种形式,可把空洞的说教变成精彩的画面,把抽象的理论变成可感的材料,从而使大学生从受教育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教育的主体。他们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体验到工作的快乐和幸福。他们在参与中学习,使自己不断成熟,从而增强了参与的热情,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

(二)创设跨时空的交流互动平台,实现心灵的沟通

利用QQ群、飞信、微信等网络通信工具,创设互动交流平台,进行交互对话,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收集大学生德育相关的问题,制定调查问卷,利用网上测试,让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实现行为自律的德育目标。为大学生提供网上心理咨询服务,促进大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

学校可以开放一个便于家校联系的电子信箱,家长利用电子邮件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学校能及时掌握在工作和管理上的不足,这对学校的教育改革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会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巧用“QQ”“BBS”“家校互动”等网络平台,拉近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和匿名性的特点,放下教师的架子,以网友的身份参与网上交流、网上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学习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借助这种活动,充分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了教师职业所赋予的某种权威给学生造成的压抑感。同时在这种聊天交流的活动中,学生们敞开心扉,大胆地各抒己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在平等、生动的交流中,教师更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的人格形成施加影响,促进学生的成长。

网上交流有很大的隐蔽性,学生不用露面就可以大胆说出自己的隐私,这样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可以得到尽快治疗。因此,学校可以开设网上心理咨询辅导站,让学生通过网络与老师进行交流谈心,老师能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在校园网上开设“网络咨询”“心理测验”“心理训练”“趣味心理”等栏目,创设了一个立体的、无需面对却可畅所欲言的空间,不仅为学生,也为家长和教师提供心理教育平台。同时还开展心理测试和训练,辅导学生鉴别常见的心理障碍,自我调节,消除困惑。

(三)发挥网络信息资源在思想政治德育教育中的辅助作用

思想政治课在整个德育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一般只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加上教师一张嘴巴,以理论说教为主,教学手段单一,学生讨厌上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互联网的出现为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重大契机,各种信息都能第一时间在网络中反映出来。这样,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可不断补充教材内容、更新知识扩大学生视野,在网络电子教室中通过校园网进行教学,更好地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另外,通过开展德育系列化教育实验,进一步加强德育教育:大一重点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二重点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教育。大三、大四重点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

学校改革传统主题教育活动的方式、内容,让主题教育活动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每学期各班举行的主题班会,学生们会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自行上网收集材料并制作PPT,并通过自己制作的课件充分地发表个人见解,这种主题班会的活动形式,有着传统班会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一是学生的角色由传统的被教育者转变成参与者,学生能经过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主体性得到了保证。

总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德育工作,是时代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研究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规律,关注信息技术与德育工作的关系,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环境下德育工作的意义,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把握时代的脉搏,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才能真正使信息技术成为开展德育工作的新载体和新阵地,为德育工作开展开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杨建生.面向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德育的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2]曾咏辉.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6).

[3]张猛.高校德育工作模式初探[J].怀化学院学报,2003(4).

[4]简敏.高校德育模式创新浅谈[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作者:赵勇

信息技术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2:

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生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它有涉及面广、问题多、成因复杂等特点。本文将针对新的挑战形式下,如何进行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进行简要的探讨。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教育;挑战;对策

[1]靳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冀学锋.当代高校德育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3]秦建林高校德育的困境与提高德育效力的对策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Feb.2007第26卷第2期

作者:张珊

信息技术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3:

从传播学视角看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德育工作

【摘要】网络早在1998年就被联合国命名为次于电视、报纸、广播的“第四媒体”。本文以传播学的视角分析了网络给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的建议,以图为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网络时代;德育工作;挑战;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德育教育的必要

网络的大行其道使得教育部门也越来越正视网络的力量。《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德育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要“高度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德育工作,使广大师生在享受因特网传播信息便利、快捷的同时,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抵御错误思潮和腐朽生活方式影响的能力”的精神。这是在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指导依据。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1月发布的《中国第25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大陆网民人数已居世界首位,达3.38亿人;网民的主体是30岁及以下的学生群体(见图1、2);占到总数的28.8%,近9734万人规模(图3)。而据图2显示,在9734万学生网民中有相当部分是大学生或即将成为大学生的高中生。此为加强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群众基础。

图1 网民的年龄结构

此外,随着网络的日趋流行与普及,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越来越多,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网络道德失范是指个体在网络环境下缺乏网络道德的约束或自律而产生的一种非常态行为。如铜须门事件、陈易救母事件、海艺门事件等就伴随着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必须利用网络这个阵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工作,达到既能让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娱乐又能主动远离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目的。这是加强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实依据。

图2 网民的学历结构

图3 网民的职业结构

二、网络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的挑战

1.传播者分析

网络文化是开放的,是超越民族和国界的,必然导致不同文化的传播、碰撞、交融,甚至是“侵略”。据悉互联网上流通信息使用语言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英语84%,德语45%,日语31%和法语18%,而汉语仅为0.5%。互联网已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型武器”。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说“中国不会拒绝网络,拒绝网络就是拒绝现代化,中国人只要不拒绝,我们就有武器”。高度自由而又缺乏有力监控的网络运行机制,也给迷信、邪教组织进行宣传创造了条件。李洪志及其“法轮功”骨在世界范围就有上千个网址网站。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相异思想的冲击。

2.传播媒介分析

由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所构建的强大网络体系,使得全球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村落”。然而,网络也有其“双刃面”,网络促成“地球村”的同时,也减少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交往的机会,潜移默化中淡漠了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人际交往,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渐渐疏远。这与人的社会性事背道而驰的。格林特就曾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作为群体生活的历史。此外,由于人与人的交往以符号与符号互动,学生可以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可以排出“他人在场”的压力,可以任意行事不受约束,致使学生迷恋于网络,痴情于自身角色在现实世界和虚拟网络之间的穿梭与幻变,扮演着“两面人”。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人际交往的阻碍,更有甚者会引发当事人的人格裂变。当前,基于web2.0技术成长起来的一些暴力、色情类的角色扮演游戏造成大学生走向歧途的报道早已屡见不鲜。

3.传播内容分析

网络还存在大量的垃圾信息、色情信息、暴力信息等不良信息内容。这些极易对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灰色污染、黑色污染和黄色污染。据有关专家调查,互联网上非学术性的信息中,47%与暴力、色情有关,互联网上共有黄色网点90多万个,这些网站的存在极可能诱导青年学生的道德意识发生扭曲。

4.传播受众分析

通过虚拟网络社会提供的空间,可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可以成就理想的自我。而这一切的获得无需受到任何真实身份和现实传统道德行为的约束,致使学生迷恋其中,放纵自己,随心所欲,引发了大量的失范行为。如网络暴力、网络犯罪等,甚至会出现像马加爵那样因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惨痛事件。

5.传播效果分析

学生时代是人际关系能力和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时期,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匿名存在的网络不仅没有社会关系的约束,而且也是道德和法律的真空地带。由此网络世界是一张缺乏真实与安全的网,此举无疑会加剧网民之间的多疑、恐惧与防范心理,长此以往则可能导致部分个体行为的麻木、冷漠,乃至诱发心理疾病。如果侵染于网络上的非法信息,大学生在价值观、人生观乃至理想信念上更会有误入歧途的危险。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的建议

网络的交互性、便捷性、虚拟性虽然为大学生德育教育带来了挑战,但是正是基于网络的这些特性,借助网络也可能促使大学生德育教育突破传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变得更加的灵活、方便与丰富。为此,要扬长避短,促使网络思政教育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1.控制分析(传播主体)

从传播者的角度出发,一切关心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有志之士都要顺应网络社会的改变,做好网络思政教育的把关人。

“把关人”一词由传播学的先驱勒温于1947年提出,他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流通渠道存在着许多关口,在采集、写作、编辑每一个流程都中存在着把关人。把关人站在关口检查送来的各种信息,决定是否放行,以何种方式放行。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引导就要“把关人”灵活运用“议程设置论”,“议程设定论”认为媒介或许无法指示我们怎样去思想,但却可以通过素材的选用决定我们看些什么、想些什么。由此,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唱响主旋律,主动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反击负面舆论。为此,要提高教师、特别是思政队伍的网络应用能力,更新他们的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网络媒介素养,使之成为集思想性、教育性、技术性的网络思政教育的生力军。

2.内容分析(传播内容)

内容是高校思政工作取得实效的生命线。确保德育教育信息的可接受性是实现德育教育的先决条件。因此在确保内容真实性的基础上,广大教育者要扬网络之长,克服网络之短。保证网络德育内容的快捷性、贴近性、互动性。“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面对媒介内容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地选择自己偏爱的和所需要的内容和讯息。这就要求传播者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在服务中赢得广大学生受众的信任与支持,以服务促教育。因此,高校网络德育教育可从两个方面来开展:在软件资源建设方面,在校园网中设置一些权威性的思政教育站点的镜象,提供国内外优秀的专业网站、名校名师的信息链接、优秀人物、典型事件的多媒体材料、引导学生掌握在线学习的方法、策略;在硬件资源建设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上网学习的条件,给大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3.传播媒介分析

网络媒介不仅没有时空限制,储量惊人,而且还具有极强的综合性。所谓综合性指网站综合了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追求多种媒体的统一。为此,高校德育工作就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工具,积极开发德育工作主题网站,发挥网络应有的作用,为大学生提供优质资源。如今有条件的学校已经在学校党委组织部和学生工作处的网页上加挂了专门针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但值得说明的是,这些内容大多只是一些文字或图片的超链接,且处于从属地位并没有统一的规划,有继续精耕细作的必要。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建立的“中国大学生在线”和曾获得西安地区高校思政类网站桂冠的西北大学学生工作处红帆网则是可资借鉴的对象。

4.受众分析(传播对象分析)

保证对象的参与性也是加强网络德育教育传播效果一个重要方面。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而保证网络德育传播效果的另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增强其自觉抵御风险的能力,通晓网络系统的本质,了解信息制作和传递的全过程,深入理解网络信息的特质,能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建立网络信息的批判反应意识。

5.效果分析

效果来源于内容,也来源于方法。内容已再上面分析,在此以方法为例。传播学中传播技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和德育教育方法对德育教育效果的影响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将传播技巧中的“近因效应”、“首因效应”、“两面传播”以及信息的对比度、刺激度、重复率、结构安排等加以改进运用到德育教育过程中,对提高德育教育方法的技巧性无疑有很大的帮助。如中国文明网就在传播方法上就做到了单一手段与多媒体手段的结合、单向教育与双向交流的结合、历史教育与现实教育的结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结合、显形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从而实现德育教育方法的创新,增强德育教育效果。

结语

本文阐释了当前加强网络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而利用传播学的理论工具分析了当前网络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的种种挑战,并在此基础上为网络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一些可资参考的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协会.政策法规[OL].http://www.isc.org.cn.2007-12-28.

[2](德)埃里希,弗罗姆,刘林海.逃避自由[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

[3]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报告[OL].http://tech.qq.com/zt/2010/cnnic25,2010-11-15.

作者简介:游富廷,男,传播学硕士,现供职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

作者:游富廷

上一篇:高校体育与休闲体育论文下一篇: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