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德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小学开展信息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知识,对信息技术产生一定的兴趣,让学生具备熟练地信息技术技能,科学的进行应用。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成为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一项重要的任务。教师要能够在课堂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能够获得健康的发展。本文就信息技术和德育融合策略进行探究。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信息技术与小学德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信息技术与小学德育论文 篇1:

论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融合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思维已经在各个领域开花结果。各个行业也在寻求用新的角度、新的思维来改进已有的行业,教育行业也是如此。面对社会上各种思潮风起云涌,传统的德育教育已经显现出了颓势。如何应对新时代的新形势,如何利用新时代的工具来革除弊端,更顺利的开展教育工作,这对当前小学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时代的新要求。

关键词:小学德育;现代信息技术;融合

目前,国家对于教育行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基础教育设施的资金投入也在逐年增长。然而随着时间的增长,落后的小学德育教育与当下先进的教育需求的矛盾逐渐突显。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无法落实,课程时间被挤占,课程设置形同虚设。现如今,现代信息技术风头正热,而其所具有的高效性、多样性,恰恰能够弥补传统德育的不足,增强实效性,使得小学德育教学在不论内容还是方法上都发生较大变化。

一、课程内容信息技术化

首先要在课程的前期准备上,就将德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要让讲解知识不再单单依靠书本,对此可以利用幻灯片开展教学。幻灯片可以让书上的配图动起来,让书上的人物说话,再配合音乐、视频,不仅仅能从书上看到知识,还能听到知识。通过调动更多的感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可以在小学的课堂上,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跟随教师的步骤来完成教学工作[1]。

例如,完全可以通过手机、相机等拍摄设备,把书上配图中的人物以图片的形式上传到电脑,然后通过PS等等图片处理程序,将人物分离出来,这就获得了与教科书内容一致的课件素材,然后再将其制作为幻灯片,配合适当的音乐和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如在《大自然的礼物》一课中,书中的种植、采摘、炒茶、纺织等等劳动场面,都可以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到内容相关的视频,再通过绘声绘影等简单的视频编辑软件,可以将几段视频剪辑到一起,通过这样的方法,就可以完全将书本电子化、立体化、直观化、趣味化,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产生的吸引力,是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比拟的。

二、课后作业信息技术化

不久之前,国内都在提倡无纸化办公,而我们的小学德育教育也可以学习其中的可取之处。在不强调学生手写字体优美程度的德育教学中,完全可以不再布置纸面的作业,将作业转移到网络上、电脑上、手机上。从布置作业到收取作业,相比于传统的纸质作业便捷性大大提高,这提高了教学效率,降低了教师的授课难度[2]。不仅仅作业平台发生改变,作业的内容也可以创新。平时的课后作业将不再限制于选择、填空、简答的考卷模式,完全可以将作业嵌套在动画片、情境对话中。

例如,在《我们在公共场所》这一课的课后作业中,完全可以将作业融入到动画中,比如在商场里,一名小朋友在走路的过程中,随手将一团纸丢在地上;小朋友在走出商场之后,横穿马路不走斑马线;小朋友坐在爸爸的汽车里,爸爸不等红灯变绿,就直接开过路口。然后由书本中常用的另一个小朋友的形象说,“你认为有哪些行为是不对的?”,这样一来,生动形象的将课后作业嵌套在动画里,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转变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厌倦畏惧心理,让学生乐于做作业。

三、检测考试信息技术化

相比于课程和课后作业的信息技术化,课堂检测和期中、期末考试的信息技术化,带来的改变将会是极其明显的。首先,试卷的组建难度就会降低。题目的内容将不再受到往届已有题目的限制,可以充分与全国各地的教师、学校、教学机构交流,从全国范围选择题目组卷。也就是说,在检测信息技术化之后,将会从全国题库中选取题目组卷,再也不会有题目重复简单,新瓶装旧酒的苦恼。并且在批改试卷上,也会大大减少教师的工作时间,降低劳动强度。首先在简单的选择填空题上,可以事先设置好答案,交由系统判卷,内容多样的简答题,由教师亲自判卷[3]。

例如,在某学校将德育教学信息技术化之后,期末考试的组卷过程中,教师们选取了本市用过的题目、省内用过的题目,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其他教师都给出好评的题目,这样降低了组卷难度,也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在经过网上考试之后,学生的考卷全都上传到教师的客户端,经过系统的判断后,选择填空题已经给出所有学生的成绩,然后交由教师们分配简答题的判卷任务。这样的考试方式,从出题到判卷整个流程的效率大大提高,将教师的时间节约出来投入到教学任务的研究和课件的制作上。

结束语

从目前看来,现代信息技术是高效的、简便的,各方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探索,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但二者结合对于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已经有了很明显的成效。因此,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的融合,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从中获得更高的教学效果,更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手法,得到更多的小学德育领域的创新举措,达到革除已有弊端,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素芬.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8(2):164-164.

[2]范英.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小学德育工作的探索[J].科幻畫报,2019(5):217-218.

[3]吴飞.试析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创设与实践[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6):43-43.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中心小学   何沛坚   黄妹好

作者:何沛坚 黄妹好

信息技术与小学德育论文 篇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有机融合的策略研究

摘要:小学开展信息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知识,对信息技术产生一定的兴趣,让学生具备熟练地信息技术技能,科学的进行应用。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成为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一项重要的任务。教师要能够在课堂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能够获得健康的发展。本文就信息技术和德育融合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德育教育;小学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发展当前的信息技术课程不再是单纯的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同时教师要学会在课堂教学中和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新课标中也提出了相关的要求。为此教师需要做到有意识的渗透。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德育教育的氛围,努力从信息技术的教材中挖掘可以开展德育教育的元素,全面的将德育渗透到信息技术的课堂中,从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水平积极地探索和实践。

一、小学阶段落实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其实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它需要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教育,能够将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逐渐地转变为个体的一种思想和道德。德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良好的道德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学校开展德育教育需要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影响,使得学生在实践和活动中能够真正的接受品德教育。对于小学生而言好奇心较强,同时这个阶段正处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且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所以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很多学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网站的影响,自己也不懂得鉴别,面对一些不良现象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处理,如果不能够正确的使用这些信息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能够在积极地开发精彩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能够挖掘可以进行德育教育的元素,拓展德育教育相关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促使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和德育有机融合策略

(一)结合不同形式信息技术课程渗透德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大脑智力水平、触觉能力还有运动能力都处于逐渐提升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精力上相对比较的充沛,对于新鲜的事物往往充满了好奇心,喜欢运动。以此导致这一时期的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够在很长的时间内得到集中,而且很难独立完成一项内容。为此教师需要关注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这些特点,同时要能够结合信息技术课程针对性的去渗透德育教育内容。首先要通过不同形式的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德育渗透。

首先就是要利用好信息技术中的欣赏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会学习到比如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三年级上册会讲到认识电脑,这就是一节欣赏课程。那么如何才能够在这样的课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要和电脑成为朋友,要完成今天的任务。然后为学生出示机房的相关规章制度,了解计算机一些保护的方法,然后借此让学生认识到电脑的作用。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无形中将电脑作为了朋友,那么教师就可以为学生阐述在和“朋友”交往的过程中要学会尊重它,尊重和它的约定,也就是遵守机房的守则,其实这就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德育的渗透。另外比如在学习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认识机器人这一课时,教师要结合六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智能机器人是人类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努力争取学习到更多的科学知识,为我们国家的创新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借此引导学生能够热爱祖国,努力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共享。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因此教师也应该好好的把握住信息技术的实践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比如在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绘图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机绘制父母的图像,然后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父母,从中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也可以让学生绘制一下自己的朋友,从中体会友谊的真啼。在实践课堂中学生不仅仅通过动手操作完成了相关的学习任务,同时还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并且向大家介绍了自己作品创作的理念,这时候对于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有着很大的优势,学生会更加认真的思考,我们也会获得更加理想的教育效果。

最后就是涉及信息技术的交流课程。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中教师会有意识的开展一些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去完成一些学习的任务,那么在学生彼此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走进他们去聆听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因为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对于学生而言,同一教學内容可能会让学生产生不向的感受,学生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思想,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行一定的修改,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地思考和感知。

(二)联系生活结合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素养

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肯定是要从教材出发的,从教材中挖掘可以进行德育渗透的元素,当然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德育教育,教师要能够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在对学生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同时,有计划和目的性的将德育渗透到整个教学的活动中实现育人的效果。在闽教学小学信息技术中会涉及制作封面的相关知识。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个主题来开展课程。我为学生准备了一张母亲的照片,然后让学生就图片进行欣赏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说完感受后我会渗透一些内容,比如母亲每天不辞辛苦的操持家务,为我们操劳,作为子女我们要学会感恩,要学会使用我们的方式去回报我们的父母。感恩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然后可以鼓励学生制作一张以母爱为主题的封面。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让学生掌握了使用相关软件制作封面的相关技巧,同时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接受到了良好的情感教育,通过这种情感的渗透让信息技术课堂变得更有了温度,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元素结合生活全面的展开德育渗透。

(三)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在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以小组作为单位让学生去完成相关的任务。对于一个班级的学生而言,本身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或者是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接触电脑时间少操作能力偏弱。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要尽可能地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做好小组内学生能够的搭配,使得每一个小组的实际基本保持一致。然后每一个小组分配一个小组长,小组长需要负责整个小组的协调还有分工。当小组成员在完成任务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时,小组长要负责进行帮助和协调。如果本组都不能够解决的时候可以向其他的小组请教或者是向老师请教。任务完成后留出几分钟的时间邀请各个小组的代表展示自己本组完成的作品,然后组与组之间进行互相的点评。学生的作品能够在全班面前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和肯定,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而且通过这种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培养了学生团结的精神。例如在学习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制作书签时,我就让学生进行了分工合作,学生有的进行书签图画的设计,有的负责文字的编写,有的负责电脑操作,有的负责最终的展示,整个课堂中大家的积极性很高,都能够很主动的投入到小组的合作中,全面的提升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在德育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作为教师要能够积极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因为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很多的国外产品充斥中国的市场,因此出现了很多崇洋媚外的思想。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除了要能够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相关的技术指导外还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和信息技术相关的历史和我国的一些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共享,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比如在十三世纪的时候我国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也就是算盘,还有我国的四大发明都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另外我国第一部电子管计算机的诞生等等。通过这些历史的介绍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国的历史,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但是也让学生能够正视我国的计算机发展和国际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的信息技术还需要不断地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的决心,进一步的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五)为学生推荐优秀网站,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良好习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普及到了几乎每一个家庭中,很多的小学生已经在家中普遍应用计算机进行上网或者是玩网络游戏。但是目前也出现了一种不良的现象,很多的学生都沉迷于电脑游戏中。计算机的出现确实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提高了生活品质。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健康的发展。它们使用不当就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耽误学生的学习。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还是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能够和德育进行全面的渗透和融合。引导学生能够科学和准确的认识信息技术,避免因为使用不当而造成的不良的影响。在课堂中教师要能够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法制教育,让学生能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去网吧不浏览色情暴力的网站。同时在进行游戏的时候能够认识到游戏的规则,让学生认识到使用网络进行游戏的适度原则。不要沉溺于网络游戏。同时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一些和网络和计算机相关的德育视频,也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一些不良的现象造成的危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也逐渐的凸现出来,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能够在课堂中积极地将德育渗透其中,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和技巧的同时,全面的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要能够从教材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德育教育,要能够促进学生健康的使用网络,让学生能够获得信息素养的提升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文晓莉.培养小学生数学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分析[J].商情,2019,(51):239.

[2]王煜.如何在職业学校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9):125,127.

[3]胡从祥.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电子版),2019(10):165.

作者简介

许遵照(1969.09.01-),男,福建省漳州市人,漳浦县实验小学高级教师,漳州市第五批研究型名师,福建省优秀科技辅导员。

课题项目:2019年度漳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小学学科教学与德育有机融合的策略研究》,编号ZPKTZ19019

作者:许遵照

信息技术与小学德育论文 篇3:

漫谈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德育的融合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信息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思想、语言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强化对其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对其信息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网络具有开放性特点,大量的不良信息在网络世界中肆意传播,容易对意志力薄弱的小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强化信息技术教学和德育的有效融合势在必行。本文主要讲述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和德育的融合途径,旨在引导小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德育;融合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对事物的看法还不成熟,不能对信息的好坏真假等进行有效的甄别,容易受到网络上消极信息的影响,对其身心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信息时代,要强化信息技术教学和德育的有效融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强化其网络安全防范能力,提升意志力和自制力,在提升学生网络应用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的同时,促进其网络道德修养的提升。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和德育融合途径进行深入探讨。

1正确使用电脑,培养责任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发育不完全,对“责任”的认知还不全面,如果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采取强制性的道德灌输,学生很可能听不懂,甚至还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1】因此,教师可以从小事做出,将道德理论转化为和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事物或者是事情等,从而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学校的电脑进行正确的使用,规范性操作,并对其进行爱护和保护,防止其受到损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信息素养,强化其责任意识,使学生对“公共财物”具有更加具象化的认知,强化其道德观的形成。

2了解网络道德规范,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虽然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是使用网络的同时仍然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文明上网,不做违法乱纪的行为。尤其是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真实的案例对学生进行网络法律法规的教学和普及。【2】例如,著名的“熊猫烧香”事件。熊猫烧香是一种网络病毒,对网络具有极大的危害,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混乱,其参与者最终都受到了严厉的法律制裁。通过对经典安利的生动讲解,要学生明白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要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不创造更加不参与传播计算机病毒的行为,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并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辨别。

3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不沉迷网络

小学生好奇心强,自制力差,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对其充满了吸引力,很多小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尤其是对网络游戏的沉迷,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甚至还有些小学生不能分清网络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区别,把网络中角色代入生活,造成非常差的影响。【3】因此,教师要注重计算机教学和德育的有效融合,强化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正确分辨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界限,不沉迷于网络,不能在网络上轻易相信别人,不透露自己的信息等,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对真假信息的辨别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当今社会发展形势中,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对于其未来发展成长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和德育融合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写作能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平均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探讨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小组与小组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4】例如,在学习PowerPoint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意愿将其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向每个小组发布“制作一个精美的PPT”的学习任务。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工合作,例如擅长设计的同学可以对整体板块进行设计,擅长收集资料的同学可以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动手能力较强的成员可以负责具体的PPT制作……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对其个人成长也具有极大的帮助。

5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在实践活动中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内在智力潜能。此外,在实践活动中,能够把德育的相关知识得到很好的践行,使其对小学生的实践行为进行正确的指导,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小学生对网络道德规范的深度认知。例如,教师可以开展网络应用知识竞赛活动。要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整体的竞赛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基础知识竞答和演讲。最后教师可以结合每个小组的竞赛情况进行合理评价,对于表现优异的小组进行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强化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的了解,提升网络道德修养和信息素养,能够对其网络的规范性应用进行正确的指导。

6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但是由于网络世界的开放性,导致在网络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險。因此教师不仅要对网络应用技能进行教学,还要注重和德育的有效融合,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规范的教学,使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强化小学生的网络防范意识,规范性使用网络。

参考文献

[1]李劭红.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2):167-168.

[2]牟敏.论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20(13):3.

[3]周伟宾.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分析[J].考试周刊,2020(13):117-118.

[4]陈翠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德育的融合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73.

作者:李俊

上一篇:高血脂患者医学护理论文下一篇:金融衍生品市场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