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改革设计模式论文

2022-04-26

一、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沿革1.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深化技工院校教学改革,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推动技工教育可持续发展,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09年7月启动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程教学改革设计模式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课程教学改革设计模式论文 篇1:

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文章以应用型地方高校铜仁学院《农产品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探讨了在课程教学环节设计中采用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成果导向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反向课程设计改革的路径。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满意度的提升,为应用型本科开展市场营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提供了参考意见。

[关键词]教学改革;市场营销课程;OBE导向;反向课程设计

[DOI]10.13939/j.cnki.zgsc.2020.15.127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教育模式最早出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美国学者斯派帝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OBE教育模式是一种教育范式的革新。[1]OBE教育模式重视学生学习成果,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反向课程设计理论是Wiggins和Mctighe提出的。反向课程设计理论提倡在明确的学习成果和考核标准指引下设计教学活动,即教学要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是在学习成果和考核标准之后确定的。反向课程设计的三个关键要素是学习成果、考核评价标准和学习(教学)策略。[2]以上两个理论虽然定义有所区别,但是出发点却是不谋而合的。

自2018年年末,在国家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方针政策的要求下,致力于打造一批一流本科课程。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了《农产品市场营销》团队对该门课程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团队以OBE教学模式及反向课程设计理论为指导,参考借鉴国内优秀应用型大学的教学改革思路及部分西方国家教学改革模式的案例,结合国内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要求,以应用型、产出型为导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对市场营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和课程设计展开探索。

1 定位OBE产出导向,修订课程培养目标

团队结合国家教学质量评估的要求,对OBE产出导向的理念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学习,同时在学校的号召下集中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要体现OBE产出导向,就必须先思考学生学习产出的目的是什么,换而言之,就是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团队依照培养方案明确了教学目标,并将每项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中以产出为导向的培养目标进行了一一对应。将此门课程之前设定的偏向于研究性和理论性知识学习的课程目标进行了修订,改为偏向于以OBE为导向的产出型课程目标,更加侧重学生解决未来可能在管理经营企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

目标1:掌握基本的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目标 2:结合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农产品市场营销实践,掌握现代农业企业产品营销管理的方法,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 3:紧密联系实际,能够具有创新性和创造力地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做出贡献。

2 构建反向教学设计,改善考试评分体系

依据反向设计的理念要求,在明确产出导向目的后,应明确的就是考试评分标准或者是考核办法。团队参考了国内外部分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教学设计模式和内容,对原有的较为单一的课程教学环节及考评方式进行了革新。加大了过程性考核的比重,突破了原有的30%平时成绩+7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固定模式。考核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和细致化。增加了案例讨论会(Case Study Seminar)、小组商业计划书演讲(Business Plan Book Presentation)以及沙盘模拟经营(Marksimos Simulation Competition)三个章节考核项目,三项考核项目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学习的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口头表达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和领导决策的能力等。教师通过细分的环节,能更好地依据学生在现实环境中展现出来的综合能力进行评分,不再仅仅局限于试卷考核成绩。

3 丰富教学环节设计,改善教学方法

3.1 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

在教学环节设计中课程增加了线上线下的互动教学模块,通过学校与新知公司的校企合作平台,使用学习通App进行智慧教学,将课程资料同步上传至App中,可在线上完成签到、作业提交、批改等工作。通过线上的数据统计功能也能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教师能和学生在线上互动,可以进行线上答疑解惑。同时线上视频的拍摄也在计划录制中,视频录制好后可以进行线上同步教学,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

3.2 增加虚拟沙盘实战环节

团队积极与合得公司取得联系,为更好地替学生营造虚拟实践的氛围,团队取得了Marksimos的试用权限。课程任课老师带领学生在两周内开展线上市场分组经营模拟。学生在Marksimos系统创建的一个高度竞争的逼真市场环境中,训练和强化以市场为导向的思维和决策方式,全方位演练市场营销的各类战略战术,例如战略品牌组合、市场细分与定位、营销策略组合等。同时利用实战演练、小组讨论、结构化反思等多种学习方式组合,最优化学习效果。在模拟中每4~6名学生组成一个团队(没有人数上限),每组管理模拟中的一家虚拟公司,每家公司都生产和销售同一个品类的产品;每组4~6名成员分别担当公司中的不同管理角色;进行4~6轮决策,模拟真实市场中的1~2年的市场变化。[3]

4 产学研结合,拓展实训实践环节

4.1 积极构建实习实训基地

为加快产出导向的教学效果體现,促进产学研结合,课程团队负责人积极联系本地及外地的组织机构、企业,在本次教学团队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成功与铜仁市农业农村局形成了实习实践基地合作意向,目前正在商量实习实训基地合作的具体事宜以及协议签订的流程问题。铜仁市农业农村局下辖铜仁市茶办、种子站等机构,与铜仁市多家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联系密切,能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与服务“三农”真实相关的实习实训项目。

4.2 部门协作,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为丰富教学实践,将市场营销理论带出课堂,真正走向市场,团队积极与教务科、学生科等其他部门协作,尝试将市场营销的教学环节设计与我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内容相结合。鼓励学生与学校创新创业训练基地的指导老师和学生联系,积极运用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参与到学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及创新创业比赛中。与此同时,课程团队的任课教师也全部是从创新创业指导老师的队伍中抽取,每个人都有带领、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经验,既能在课中传授更多的实际经验和案例给学生,又能在课后帮助学生实现真正的学习成果产出。

5 打造课程团队,提升教师团队教学技能

课程团队负责人精心选拔了教学团队的成员,课程团队中既有营销理论功底扎实的营销学博士、教授外,又有擅长市场调研、计量经济模型设计的成员。有接受过营销学教育的海归教师,曾在企业进行营销管理工作,营销实战经验丰富的教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团队教师积极赴全国各地培训,学习优秀的课程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学习其他高校打造金课、银课进行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措施。

市场营销类课程是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门课程本就是一门应用性、实操性较强的课程,对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语言沟通交流能力和决策判断力都有较强的要求。然而在实际本科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大部分学校都存在的通病就是课程设计却缺乏创意,过于拘泥传统模式,创新不够且缺乏实践环节的设计。铜仁学院的《农产品市场营销》课程在未开始进行教学改革之前,教学内容缺乏丰富性,教学方法也采用传统的课堂线下教学,学生与教师缺乏互动交流。经过课程团队的努力改进,现今受到了学生较好的学习效果反馈,学生学习满意度及学习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但后期如何融入更多创新的元素到课程之中将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琪琳.基于OBE教育模式《生物化学》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应用[J].生命的化学, 2019, 39(5).

[2]亚玫,樊晓光. 新西兰“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2):68-72.

作者:龙安华 毛亚勋

课程教学改革设计模式论文 篇2:

论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探索

一、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沿革

1.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

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深化技工院校教学改革,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推动技工教育可持续发展,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09年7月启动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初期在全国挑选了30所技工院校开展试点工作,2014年9月,将试点工作拓展到了全国130余所技工院校,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2.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内涵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二、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思考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以下简称“出版集团”)从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伊始就参与其中,始终致力于做好教学和教材服务工作:从顶层设计上协助完成了一体化部颁文件、标准、规程的制定工作;从教学服务层面,创新开发了一体化工作页、配套技术手册、教学成果汇编、一体化数字课堂等教学资源。

1.一体化工作页

一体化工作页是依据学习任务的工作过程逻辑编制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材。它提取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学习任务描述表和教学活动策划表,给出相应的工作情境,并采用引导性问题的方式进行编写。为了确保工作页便于携带、使用和可持续性发展,出版集团创新了工作页的装帧设计模式,采用“活页夹+PVC保护板+活页内文”的形式。目前,已开发完成首批汽车维修、机床切削加工、数控加工等五个专业42种“活页式”教材。

2.一体化课改配套手册类教材

一体化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需查阅大量相关资料,而这些相关资料的来源较广且分散,因此,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有必要开发相关专业的技术手册。另外,在一体化课程标准中并未单独设置专业基础课程,技术手册可以支撑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为此,出版集团开发了《机械知识手册》《车工技术手册》等技术手册。

3.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成果选编系列教材

人社部开展一体化课程改革工作以来,各试点院校积极响应,逐渐涌现出一批较为突出的课改成果,包括行业企业调研报告、学习任务选编、职业理论等。这批课改成果着力研究国内外职业教育理论,并结合国内相关教学改革经验,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出版集团选择其中较为优秀、典型的作品出版,如广州工贸技师学院的《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等。

4.一体化数字课堂

上述一体化教学资源采用了传统的纸质教材模式,但纸质教材在满足学校个性化需求时开发效率低下;另外,纸质参考书在满足新的“教”“学”方式上存在不足,资料分散,检索困难。因此,为了创新技工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和服务模式,从2012年开始,出版集团启动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配套数字资源的开发工作。其中,数字课堂是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一种资源。

数字课堂是一种可以在手持多媒体终端上展现的数字教材,它包含文字、视频、音频等元素,以及幻灯片、图像扫视、图像对比、拼图游戏等视觉效果。它的特点是基于云技术实现学生学习及时反馈、教师资源共享互通;倡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实现探究式学习、自主式学习;作为学生移动式小型数字资源库,方便检索查询;作为数字介质图书,充实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库等。可以说,数字课堂是数字出版的一种形态,是出版集团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一个重要突破。

三、对一体化数字教材开发的建议

结合目前数字开发的思路和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笔者认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打造一体化数字资源学习型网站,建设数字资源平台,打造学习型社区。

1.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资源网络平台建设

一体化数字课堂必须依托综合性网络平台,才能汇集全国技工院校各种优质资源并实现全国技工院校范围内的共享,进而将该平台打造成技工院校的门户网站;数字课堂必须依托该平台,才能实现学校内部优质教学资源的汇集与共享,并创新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实施模式。

2.一体化师资培训课程的开发与在线培训

国家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师资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开发一体化师资培训课程和在线培训刻不容缓。在线培训内容除了一体化师资培训课程之外,还可以包括公开示范观摩课、校长讲坛、名师讲堂等。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作者:马琳

课程教学改革设计模式论文 篇3:

论高职院校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改革设计思路

摘 要 以物业管理专业为例,探讨高职院校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改革思路,论述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关键词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物业管理专业;建筑设备课程

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

12号)的实行,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提出新要求。合理的课程改革设计思路是课改成功的基础,如果设计思路不合理,突破不了旧有的教学形式和理念,就会使课程改革流于形势,换汤不换药,难以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和效果。

1 改革思路

一门课程的改革首先就是要明确整体教学设计思路,以实现能力目标为设计主线,要以突出课程整体的能力目标为核心,从以课本知识为载体,转变为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以任务为能力训练过程,将工作过程知识作为课程主要内容,并围绕典型产品或服务进行课程组织,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进行课程设计。

建筑设备课程的改革要结合实际的房地产项目或物业服务项目去做,以物业管理员或设备维护等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流程为设计依据。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过程就相当于是教师带领学生实际地去负责某个项目、完成或是处理某项工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去体会实际工作流程、掌握实际工作技能,是个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反复练习的过程,所以说建筑设备课程设计适合递进式的设计模式。

2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是指对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课程整体设计要在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基础上进行,遵循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原则。

建筑设备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依据 建筑设备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以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具体房地产项目或物业项目设备设施维护工程的工作过程为设计依据,必须明确本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设计思路 通过任务驱动型的项目教学活动,重点培养学生对设备施工图的识读和对设备基本性能的理解,使学生具备对设备系统进行检查、验收、竣工交接、管理、维护等能力。同时,本课程通过项目化、小组协作等方法,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增强沟通、合作、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其将来能快速适应岗位要求,尽早建立良好的职业感觉。

建筑设备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内容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名称、总课时、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专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社会和方法能力目标)、课程内容(含训练项目)、教学策略、授课计划表、课程考核方案、教材、参考资料等内容。如建筑设备课程目标设计如下。

1)总体目标:本课程主要对应物业管理员岗位,重点培养学生识读设备施工图,进行设备设施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的能力。本课程通过项目化、小组协作等方法,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增强沟通、合作、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其将来能快速适应岗位要求,尽早建立良好的职业感觉。

2)知识目标:了解建筑设备的基本知识;掌握设备维

修、养护、管理的相关知识;掌握设备各系统施工图的识读知识;掌握设备接管、验收知识;掌握设备管理方案制作的相关知识。

3)专业能力目标:能够完成相应设备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能对各种设备系统容易出现的故障进行简单维修、故障排除;能准确识图,包括各种设备系统的施工图、平面图等;组织协调设备维修的能力及与相关人员沟通能力。

4)社会和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严谨的工作作

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培养团队合作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建筑设备课程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通过与一方地产、万科物业等企业紧密合作,结合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要求,共同研讨,确定授课内容。采用项目化和任务化的形式来推动各环节的学习过程。

本课程采用项目法教学,涵盖了建筑设备多个方面的设备系统,共设计三个项目18个工作任务。项目的教学着重强化能力的培养;课程考核更加注重过程,强调学生项目教学中完成成果质量的考核。如图1所示,项目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内容循序渐进。

建筑设备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考核目的:着重考核学生应用所学建筑设备知识和技能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基本技能的考核,同时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考核结果及时调整教学。

考核原则:注重学生能力考核,评价模式以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评定学生成绩。

考核方案:过程评价60%+终结性评价40%=100分。

过程考核分数组成: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图识读30%+建筑采暖工程施工图识读3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识读20%+建筑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图识读20%。

施工图识读过程考核成绩=教师评价(60%)+学生档案(20%)+小组评价(20%)。

终结性评价采取到实训场地考核的形式,现场进行水暖管路的考核或照明电路的考核(教师评价50%+企业人员评价50%)。

实施建议

1)注重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包括任务书、实操指导手册(与一方地产、万科物业共同开发)。

2)注重课内实训手册的编写与补充。

3)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积极结合学校特点进行课程的规划与建设,开设选修课,关注课程的实践性与拓展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与实践,保证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4)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充分利用网上信息资源,完善课程建设机制,保证课程高校使用和可持续建设与更新,促使教学方式向多媒体转变,完善课程资源系统,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便捷的学习环境和更加丰富有效的数字资源,满足学生的需求。

5)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创建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的双方优势,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实现校企的无缝对接。加强同企业合作,高校和企业要根据各自资源优势开展多渠道的合作交流,一方面由企业派遣专业人员入驻基地给学生授课,通过实战挑选出满意的学生;另一方面也可由教师直接将学生推荐到企业实习学习,加深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今后就业奠定良好基础,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的现实需要。

3 结语

合理的课程改革设计思路是课改成功的基础,必须仔细揣摩。课程之间的内容、性质和定位差异较大,甚至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专业教学里进行课改时差异也是很大的,在具体课程改革设计过程中要具体课程具体分析,相信这些问题通过一线教师的智慧都可以去化解,用不懈的努力换取职业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范艳丽.建筑设备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11(3).

作者:张妍妍

上一篇: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论文下一篇:简笔画视域下幼儿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