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校企合作职业教育论文

2022-04-23

高等校企合作职业教育论文 篇1: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引厂进校模式探索

【摘 要】为了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探讨高职教育的办学格局、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目标。文章就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引厂进校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引厂进校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指出:“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改革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人才培训,重点培养一批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如何使培养的人才能“适销”对路,就必须始终坚持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办学宗旨,建立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以适应职业需求为取向的培养目标。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同时在发展中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 升格后的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协调,学校缺少自主权

我国职业教育有很完备的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但在管理体制上一直没有统筹协调起来。中级职业学校由地方教育部门管理,技工学校归属劳动部门,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则归地方政府管理,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在计划经济中,这种各自为政、规划不一的管理体制已显现出招生计划、规模、结构难与社会经济对接的弊端。加入WTO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表现得更加突出。由中等职业学校合并组成的职业技术学院难以一下子摆脱职业学校管理的模式。

2.学科分类过细,专业设置落后,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脱节

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在20世纪50年代仿照苏联的职教模式建立起来的。为了适应恢复国民经济的实际需要,当时的职教体制以中职教育为主,层次较低,学科为适应具体工种设置,分类过细。近年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及规模都在加快、扩大,经济活动的周期性特点也凸显出来,但是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都没有大的变化。这种状况是导致人才知识结构单一,劳动技能转换能力低下,个人创新能力不足等不利于劳动就业人员的生存和发展的弊端,最终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突出表现为毕业生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脱节,专业技能、素质与企业内在的需求不能对接。这反映出我国职业教育中确实存在人才培养的空白地带,学科专业体系已落后于社会经济的需求。

3.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是制约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社会对职业院校教育的认同程度较低,主要原因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即教师年龄较轻、学历偏低、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专业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高职高专师资来源仍以普通高校毕业生为主,从企业调入的数量少。这说明教师队伍中理论教学教师较多,从事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多,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少。

第二,高职高专教师的年龄结构正趋向年轻化,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已占教师总数的2/3,缺乏教学经验。

第三,高职高专教师的学历结构中,本、专科教师居多,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人数偏少。

第四,在职称结构方面,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达29%,高级职称的比例仍然偏低,高水平教师特别是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更少。

4.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缺乏实习基地支撑

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直接联系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实习设备硬件必须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但是,由于没有法律制度的明确规定和支持,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其教育实习设施严重落后于时代发展,已不能发挥其针对市场需求培养供需对路人才的作用。而教育实习基地的欠缺,更使高等职业教育陷入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境地。

显而易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的是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与整体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存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要借助于政府的大力支持,还需要各院校探索自身发展的道路。

二 校企合作引厂进校模式探索

1.校企合作引厂进校模式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与当今先进技术发展保持同步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是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的需要。作为高职院校,要适应世界的经济发展规模就必须使其产品适销对路,保持其先进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必须接触和了解当前相关领域中的先进技术,使其产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可以经常请企业的负责人到学校给学生作报告,讲当今经济建设发展,讲当今先进技术的发展,讲企业的精神,讲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讲青年成才的道路,讲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还可以把企业发展的口号用标语写在墙上,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有目标地来塑造自己。

2.校企合作引厂进校模式有利于学院专业建设

根据专业发展,每年不定期邀请企业负责人就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修订、校内外实训基地规划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等进行研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供学校决策参考。确立了“培养目标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专业设置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课程结构以能力模块为本位;教学过程以职业活动为主线;质量评定以职业规范为标准;师资建设以‘双师型’队伍为主体”的办学指导思想,同时通过这样的交流建立和加深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为接纳学生实习与就业发挥积极作用。

3.校企合作引厂进校模式有利于校企双方互惠互利,优势互补,提高各自的知名度

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学校追求的是办学任务和效益的最优化,学生追求的是成才和就业的便捷化。

首先,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资金、设备和信息改善办学条件,弥补教学经费的不足。让学生深入到生产第一线亲自体验生产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岗位意识、组织纪律性、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了解生产环节,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真刀真枪地训练,学生熟悉了本专业的基本工具和主要仪器设备,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在生产第一线进行现场技能操作及管理的能力,一毕业就能熟练地参加生产实践,成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技术骨干。为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都达到相应的水平,要求学生能拿到 “一张文凭,多种专业证书”,使学生毕业时除了取得相应学历文凭外,还取得多种技能等级证书,提高了学生素质,增加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实践证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作为校内实习的补充,不仅节约了经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其次,有利于扩大学校和企业的知名度。作为学院,只有把学生质量作为衡量学院办学水平的标尺并始终如一地贯彻下去,才能为企业提供合格人才,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而作为企业,学生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员工,企业要具有责任感,要明确学生质量的高低就像自己的产品一样影响着企业的声誉。企业可以借助学校的学习环境、教学资源和科研力量,对企业员工开展岗位培训,进行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和设计,与学校共同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学生也可以借助企业学习国际性的先进知识和技术,为优化择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校企合作引厂进校模式有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作为高职院校,要把培养一支高学历“双师型”队伍作为办学的第一要务。能否尽快打造一支热爱教学、熟悉企业情况且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有扎实操作能力的“双师型”的队伍是关键。而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数都是师范院校和理工院校的毕业生,他们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储备,但缺乏第一线生产、经营、管理的实践经验,授课很难脱离书本,教学效果不理想。当前最切合实际的办法是把那些理论知识丰厚,学历合格的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送到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去挂职锻炼,从事实际工作,在不断实践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积累并鼓励他们参加实际工作单位的课题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问题,找出解决方法,以加深对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的理解,丰富充实教学内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关键是要调整知识结构,取得实践经验,除了要进行教育理论与教学基本功培训之外,主要是定期到生产单位学习与培训,熟练掌握一至两个岗位的操作技能,取得生产操作技能证书。

三 结束语

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竞争加剧,职业转换加快,劳动力市场日益开放,这些都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适时调整培养目标,使人才规格及能力水准与国际竞争需要合拍,与国际标准接轨。力求体现三大教育特性,即能力定位、专业规划、课程设计的前瞻性,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设施的先进性,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性。同时,制订立足服务区域,放眼全球经济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打造技术能力强、创业能力强、竞争精神强、国际意识强和懂外语、懂国际经济法律、懂WTO规则的“四强三懂”复合式品牌人才。这样才能以人才培养和输出的优势,拓展国际化办学空间,增强国际化办学的竞争实力,开拓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新领域。校企合作办学为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随着我国企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校企合作引厂进校模式将成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庞远燕〕

作者:廖茂林

高等校企合作职业教育论文 篇2: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要问题与长效机制研究

[摘           要]  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院校重要的办学模式,然而在办学过程中出现双师型教师能力不足、学生课堂知识与企业需要脱节;企业合作热情不高、资源投入不足、一味追求利润;政府政策、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因而需要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科学运行机制、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政策法规保障机制,从而较好地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提升合作运行水平和质量。

[关    键   词]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一、校企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专业设置与实训科目匹配度差,教学要求与企业需要往往不协调

由于课程设计和讲授课程由企业管理人员参加共同完成的制度尚未建立,而且学校在落实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培养模式等方面,很少征求企业意见,校企合作评价标准、学分认定、教学方案制订等方面出现困难,使之与实训内容有一定的差距,甚至不一致。其中教学模式与教学型、研究型高校趋同,趋于大众化、学科化,缺少个性。过多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专业特色不浓,往往缺少企业生产实践需要的针对性和方向性。学生在校学习的书本知识理论、专业技能与现代企业要求差距较大,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难以满足顶岗实习要求,这样使得校企难以深度合作[1]。

(二)高等职业院校部分教师还不具备双师型职业素养,学生综合素质不能与企业需求相吻合

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双师型教师需求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受欢迎。然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日益重要,培养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两种:(1)学校老师被派到企业实习实训,掌握实践知识和提升实践能力,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所以有一定的实训任务和指标。(2)从企业中聘请一部分职员到学校授课,以满足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双重提升。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教师被聘请到企业兼职,一方面完成企业工作和要求,另一方面还要按照学校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两种不同性质、不同要求的工作常常产生一些矛盾冲突,而且难以协调融通,因而双师型教师队伍构成的合理性和稳定性遇到挑战。教师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支配作用,实习学生理应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操作工艺和安全规范,由于学生缺少心理准备,很难进入实际操作状态,企业难以认可其价值,这样学生对企业管理不适应,甚至抵触,从而导致企业对校企合作热情不高、工作力度不强[2]。

(三)学校不能积极主动服务企业,定向培养效果欠佳

虽然学校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是仍以学校为中心,等待企业主动来找,往往出现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职业岗位不相匹配和不适应,甚至滞后现象。高等职业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硬件设备、师资、管理水平等实力比较弱,客观上不具备服务企业的真正能力。缺乏对市场规律、社会前沿技术的掌握,不能满足专业能力强的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升级、为企业产品研发提供合适培训的需求。目前,特别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就业做些铺垫工作,其中定向培养或订单培养成为重要的合作成果。当然,定向培养或订单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一,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时间长,难以顺利完成学校繁重的学习任务,晚上和周末常常上课,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和生活节奏,时有疲惫感。另外,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只是企业临时工,工作消极,增加企业管理难度。其二,增加学校教学管理难度。在企业实习期间,由于企业用工需求临时变化,定向培养学生可能被要求去临时做工,学校只得被动地改变教学计划和内容,课务需调整,带来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务管理难度[3]。

二、健全校企合作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健全校企合作发展的科学运行机制

1.政府成立校企合作决策与执行机构

校企合作涉及诸多职能部门和利益问题,如果各级政府能够建立相应的管理协调机构,将有利于各部门之间有效沟通。一些国家和地区一般都有这样的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及协调校企合作工作。国外有关经验启示我们,我国政府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建立校企合作教育决策与执行委员会等组织机构,搭建平台,统筹规划。

一是校企合作教育决策委员会。主要由分管领导、参与单位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决策。重点工作是确定规划和目标,各方协调引导,制订和落实政策,推进工作进展。适时扩充组成人员,可以是企业、学校和第三方服务机构代表。二是合作交易执行委员会。主要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成员组成,第三方服务机构也可加盟。落实决策委员会确定的规划与政策,与高校、企业、第三方通过研讨、洽谈等形式确定具体合作项目、合作伙伴以及双赢形式[4]。

2.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协调机构

高校需要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协调机构,协调处理有关问题,推动校企合作开展。一方面建立专门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机构。负责学校与企业合作工作,组织校企合作发展,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及时有效解决相关事宜。另一方面建立专门办公室。联络合作事务,寻找合作项目,全面负责各项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5]。及时全面了解双方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合作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3.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协调机构

企业很少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校企合作工作,这样就使得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难以顺利进行。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对照法律法规,履行法律义务,强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主动为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提供实训场所,安排指导人员。结合自身生产需求,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这样,可以保持员工相对稳定,提高企业社会美誉度,提升企业形象。

(二)健全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

1.完善校企合作共享平臺机制和培训体制

双师型教师既是学校专业理论教师,又是企业行家里手,所以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才能实现。利用校企合作共享平台,学校教师和企业职工优势互补,分别向对方学习新技术、新经验、新知识、新理论,互利共赢。同时学校可以引进企业中既懂理论教学又精通实践教学的能工巧匠,加入双师型队伍。

学校继续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可以要求高级、中级、初级双师型教师每年培训时间分别不得少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同时制订培训方案和培训内容,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实习,依据法律法规有效开发,知晓企业管理、经营服务等方面的技能技巧,以提高教师自身实际操作和运用能力[6]。

2.建立校企战略联盟对接和教学督导机制

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要在理论教学、教学改革实践、实训、技术研发等方面适时无缝对接。建立长效校企教学团队对接机制,取长补短,教师帮助企业技术人员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企业技术人员传授教师实践技能和经验,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和企业的竞争力。教师将企业新技术、新经验和新方法编进实训教材,企业技术人员可以给学生讲授生产流程和管理经验,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加先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建立教学督导评价机制,校企双方聘任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技能精湛的企业专家和管理人员,对理论和实践教学进行督导,提高教学质量[7]。

(三)健全校企合作发展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校企合作使得学校与企业之间关系、内涵更加丰富,不再是一般的社会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关系,需要相应政策和法律法规来规范、推动。规范校企合作仅仅通过通知、决定或办法等一般性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只有校企合作法治化,才能保证校企履行各自的权利、义务。

国家通过制定专门校企合作法规,进一步明确规定校企合作中学校、学生、企业的权利义务和相互关系,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科学的法律法规建设使得校企合作工作有法可依、高效运行,降低校企合作交易成本。但是由于缺少专门规范校企合作的法律,因而实施工作缺乏强制力。可以通过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来为校企合作科学运行保驾护航。明确规定校企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运行形式、注资方式、人才培养机制、政府有关部门义务、奖惩机制和法律责任。各级部门必须从实际出发,完善校企合作管理部门运行体系和制度机制,并加强协同校企合作工作。同时,还应该完善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健全就业准入制度。制定职业等级标准,切实执行就业准入制度。目前,我国正在开展的校企合作法律法规探索工作对校企合作基本制度、形式、各方权利义务、组织框架、组织与实施、投入和保障措施、考核与奖励、各方法律责任等都作出了明确阐述和规定。虽然这一工作还处于初始阶段,各级政府应该重视和推动该条例尽快形成与实施,将为我国高校校企合作工作提供根本政策和法律保障[8]。

参考文献:

[1][2][3]梁凌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创新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04.

[4][5][8]尹庆民,陈浩,裴一蕾,等.校企合作研究:基于应用型高校的模式及保障机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155-156.

[6][7]张孟,王荣俊,李二军.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共建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20(38).

◎编辑 鲁翠红

作者:房登科

高等校企合作职业教育论文 篇3: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管理发展模式探索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经济地位尤为重要。新时期以来,随着科技和教育的进步,农业的发展不再仅仅依托于单一的体力劳动,人才的管理和发展越来越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主要竞争力。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培养了一大批企业发展需要的专门性人才,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帮助。而校企合作通过高职院校和企业的长期高效率的合作,按照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改进课程,着重农业技术培养,并充分利用企业的多种资源,进而探索并发展多种人才管理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时起到了极大作用,展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优势。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培养重点就是实用性和技术性人才,在校企合作的帮助下,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方式将会更加多种多样并更容易实现,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体制机制探索与实践》一书为学校和企业都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合作方式参考,通过大量农业国家示范性院校的实际案例经验,进一步论述了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管理模式的探索,为各个院校和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料。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体制机制探索与实践》一书总共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主要阐述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体制机制的缘起,具体包括3个方面:国家示范性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后存在问题、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以及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中存在問题。基于此,第二部分重点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度分析,包括比较国家示范性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模式、比较国家示范性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模式、比较国家示范性农业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农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等;第三、四部分为该书的核心内容,分别从设计与建设方面提出了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体制机制建设的有效途径;第五部则属附录部分,简要介绍了相关资料。总之,该书为读者提供了系统、科学地构建校企合作联盟管理体制的方法与策略。

该书探索了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人才管理和发展模式。首先,农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发展和管理人才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几个基本原则,选择恰当的模式和合作方式,才有利于实现人才管理发展目标。首先是因地制宜原则。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不同地区自然差异和经济实力差异都比较大,因而各个地区的农业发展结构、地域经济特色、农民自身的实力水平也都各不相同。同时,各个地域的农业高职院校的学校实力、师资力量、生源水平以及农业发展侧重点都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农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管理发展人才中绝对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做法,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当地特色的农业需要和自身实力水平,遵循当地的农业生长和市场规律,因地制宜地选择人才管理发展模式。如美国的州立大学农学院就是一个校企合作为推广主体的农业体系,由学院本身负责农业知识教学、科技研发和对外宣传等任务,农业企业则负责在校内设置相关院长、主任和导师等相关负责人员,企业内部设有办公室,人才由大院校内部通过选拔选出出任。这种专业化、实践化并分配明确的农业人才管理发展措施有利于科技的应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其次是共同利益原则。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是培养优秀的农业人才,企业的发展目标则是通过农业经济活动获取经济利益,因此在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必须保证农业人才的培养,企业也必须保证经济利益的收获,这样才能够调动双方的合作发展积极性,实现互帮互助、互利互惠、合作共赢,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共同利益的实现一方面需要高职院校增强人才管理发展意识,发挥校内科研水平和农业技术人才的优势,坚持走创新农业之路,为企业提供科研产品研发、农业理论知识、农业技术改造、农业人才教学等帮助,提高高职院校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力和吸引力,促进二者共同进步。最后是开放性原则。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开展校企合作是一个开放的活动,二者应该坚持高度统一。农业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合作中的人才选择、人才管理发展模式、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必须面向企业需要,遵循开放性的原则并且让企业全程参与到其中来。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借助企业的资源和资金帮助,改善学校管理和发展水平,对农业人才的管理培养、知识检验、技能评价也需要参考企业的意见,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开放。与此同时农业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在人才管理和发展过程中还需要遵循循序渐进、多样化、全面性等各项原则,创新校企合作方式的同时改善人才管理发展模式,提高人才的科研能力、沟通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创造力等,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促进校企合作的长久发展,提高我国的农业产业竞争实力。

其次,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的管理发展中需要优化管理方式,发挥农业专业知识在选择和管理人才中的作用。从学生到人才的蜕变是一个学生知识水平、理能力不断进步的过程,学生学习和校企合作的各个阶段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各个阶段的各种需要,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人才管理发展模式,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效率,促进我国农业体系发展。在高职院校学生新入校的时候,为了避免学生出现无所事事、缺少学习规划和职业目标、对于未来的学习生活毫无思考等问题,需要帮助学生制定相关学习规划和了解企业需要。如向学生介绍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发展种植历史和发展现状、农业相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经济措施和技术产品等,邀请农业行业的知名教授,学者或企业高管进行面对面交流或教学讲授,解答学生在学习和技术方面的问题,为以后的生活打好基础。接下来,高职院校和农业企业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职业规划的需要,为学生配置相应的导师,学生可以在高职院校内部本专业内选择高等教师,教师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农业专业知识辅导、科研能力培养、职业规划参考等,打好理论知识方面的基础。

我国农业发展过程至今,受到了经济体制改革、全球化进程加速和科技迅速发展的冲击,三农问题不断出现,对此南京农业大学实施了科技兴农政策,派遣相关人才进驻当地农业企业,创办科教兴农技术开发部门、进入企业协助电话咨询、与企业文化结合创办相关农业书籍杂志等,将具备相应能力的人才传输并发挥作用,有助于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也有助于人才的发展、管理和培养。德国在发展农业现代化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也很注重加强农业知识教育和农业科技的培育。对于相关人才提供相应的农业技术知识培训,企业也会在依托农业知识的前提下,在企业内部进行农业科技宣传和使用,将专业的农业理论知识与校企合作相结合,服务于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创新人才管理发展模式,促进校企合作的长久进行。

最后,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的管理发展中还需要加强与农业企业的实践联系。学生还可以在农业企业内部,根据职业需求选择相关产业负责人员作为校外导师,对其进行农业技能知识培训、职业需要培养、农业实践能力提升等,为今后踏入工作岗位打好实践知识方面的基础。如美国的明尼苏达大学,作为美国综合性极强的一所院校,其农业专业发展过程中也大量借助了校企合作的力量。明尼苏达大学内部的农业相关专业包括农学和食品与环境资源学院、州农业研究科学院、生物科学学院等,在各个学院中的农业产业教育人才近半数同时进行农业科研和传播任务,他们的推广任务不仅仅局限于学院本部,还扩散至全州各地,各个州内都设有农业技术研发开展中心和推广合作站等。这些相关人才由学校选拔而出,选拔依据也是合作企业的要求,同时这类人才的工资、补贴和科研经费也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提供的。他们的工作成为了沟通学校和企业的一座桥梁,将学校内部的前沿农业科研成果传递给企业,企业实践并获得经济利益后再分配更多经费给农业人才,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也可以及时反馈给学校,完善理论知识,为校企合作和农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同时,高职院校和农业企业也需要注意教师授课和企业人才引导等问题。我国的农业产业发展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过程艰难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过很多问题,这些专业知识都需要通过教师的讲授,让学生获取专业的农业知识,从而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过去与未来,拓宽知识视野,了解当下的农业学科前沿问题,提高学习效率等。在此基础上,相关农业合作企业还可以通过邀请杰出校友、实施人才内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农业企业发展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专业性人才,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人才管理和发展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中出现了很大变革,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农业人才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需要高职院校和农业企业的共同携手,合作互补,对于高素质农业人才管理和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体制机制探索与实践》一书立足于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大量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优秀管理发展经验,提出了当下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管理發展的相关经验,为高职院校和农业企业发展指出了方向,提供了启示,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张国丽,女,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2017年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国际视域下河北省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发展战略研究”,编号HB17JY047)

作者:张国丽

上一篇:道德教育文明升华管理论文下一篇:国内CDIO工程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