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职业技术论文

2022-04-19

为进一步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探索政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提升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就业质量,实现校企共建共享共赢,3月17日,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谈毅带队一行四人赴佛山市高明区与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梁章文、副局长林盛杰、就业促进科科长林艳娟等人就政校企搭建合作平台事宜进行了交流座谈。梁章文介绍了高明区整体发展情况以及企业用工、缺工情况。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校企合作职业技术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校企合作职业技术论文 篇1:

职业技术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初探

摘要: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及进行校企深度合作的可能性,提出了电子商务专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如何实现校企合作的三融合。

一、电子商务发展的现况

2016年,我国网上零售额突破5万亿,比上年增长26.2%。山东省政府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意见》,让电子商务领跑山东新经济。烟台地处“蓝、黄经济区的核心区域,是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和发展活力的新兴经济强市,电子商务发展位居全省前列。2016年煙台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776.7亿元,同比增长30.6%;网络零售额504.1亿元,增长40.7%。“烟台制造”为网购市场提供了丰富的货源,烟台的配套物流、仓储方面发展迅速、完善随着传统企业加速“涉网”,企业将加强电子商务投入,本土的电子商务企业正朝着做大做强的目标奋进。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和赢动教育联合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根据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12月,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305万人,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2240万人。85%的电商企业存在人才缺口,相比去年,提升了10个百分点,电商发展的速度仍然比较快。有稳定或大规模招聘需求的企业比例达到85%,比去年提高了7%。电商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良好,人才需求还是非常旺盛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职业技术院校,应把握先机,与企业联手,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从而达到服务地方经济,提升职业技术教育吸引力的目标。

二、目前校企合作的可能性

目前在烟台无论大型大商公司还是小微电商企业都面临网店运营、网店美工和网络客服等的岗位招聘难的问题。电商企业培训员工的成本居高不下:电子商务毕业生需进行几个月的技能培训达到岗位的要求;电商企业的业务发展迅速,人员流动性大,培训好的员工的一旦流失会进一步上提高电商企业培训员工的成本。电商企业迫切需要毕业入职时不需培训技能即能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这给职业技术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校企合作对于学校而言:第一,准确掌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学校及时调整培养方案,明确培养方向,使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无缝对接;第二,促进师资队伍建设,让教师到企业第一线去工作,通过参与企业的实践活动,丰富实践经验,成长为“一体化”教师;第三,培养学生掌握电子商务企业真实运营模式、工作流程和工作场景,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潜力;第四,获得相对稳定的技能实训场所,目前职业技术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校内完成基本操作技能和模拟操作训练,但综合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企业提供必要的场所和实践技能的指导。

校企合作对于企业而言:第一,解决人员招聘难的问题,电子商务行业从业人员多为年轻人尤其是90后,非常匮乏具备相关电子商务实践技能的优质毕业生;第二,增强电商企业活力,可塑性强、精力充沛的年轻的毕业生给企业降低了大量运营的成本,使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在同行业的竞争中更加具有优势;第三,节省企业在人才招聘和岗前培训成本,企业可以优先录用在校企实践合作实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优秀毕业生毕业时可以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第四,校企合作能让企业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从而降低员工培训成本,而且成功的校企合作也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声誉。

三、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1、订单培养模式。在订单培养模式下,由学校和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企业在学校选拔接受订单教育的学生,对学校和学生提出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学校与企业共同商讨人才培养对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由校内管理与教学人员与企业一起根据岗位的需要进行教学改革,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改革课程内容,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学校负责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负责提供相应的实训内容、方法,并为学校提供部分专业师资,提出技能考核的方法,学习结束后择优录取,接受订单教育的学生毕业后按照协议直接到企业中实习和工作。 (1)企业作为学校的实训基地。学生在学校完成专业课学习之后,在毕业实习阶段到合作企业实习,实习结束后,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成为正式员工,这是一般意义上的校企合作。

2、电子商务项目合作

教师带学生负责和跟进企业电子商务项目的模式与企业联系较紧密,实习内容实战性强,由企业人员和教师双重指导,学生实践能力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但是这种方式一个项目参与的学生人数往往有限,而且也往往是短时期内的一种实习,不能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时期;

3、成立电子商务业务外包服务工作室

能较长时间与各种企业达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学生也能从中得到不少锻炼,提升各种专业能力,但这种工作室模式受到校外一些专业的电子商务外包服务公司的冲击,无论是人才规模还是专业实力都无法和他们抗衡,因此在争夺企业的各种电子商务外包服务任务时不占优势。

4、实训室共建

由学校提供实训室的场地、电脑和网络等硬件设施,由合作企业实施实训项目。合作企业要有一个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有自己合法的销售产品。通过创建真实而且可持续运营的校园电子商务实训室,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由企业提供工作任务和技术指导。学生在电子商务实训室的工作过程中,按照企业指导老师的指引来做。

四、实现校企的三融合

职业院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可以将校企合作不同模式融入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强调把企业的电子商务业务渗透到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的全过程。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保证实验条件和实践课时前提下,尝试渗透式的校企合作,采用电子商务项目合作、电子商务业务外包、创新项目合作研发等多种方式。以四年高级技工的培养阶段为例:学生在专业学习的第一年参与电商企业市场调查和企业产品网络营销与推广,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习,初步学会开设网店,代销企业产品,为企业做一些转发微博微信、撰写推广软件的工作;第二年参与电子商务外包服务任务实践,实现学习内容和工作任务完全融合;第三年参与企业商务系统建设与优化以各企业各个电商平台的运营管理;第四年跟进企业电子商务项目策划、建设、实施与管理,参与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等。分阶段推进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将在参与企业实际运营中获得最具体的锻炼。

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实现职业院校和电商企业的三融合:

(1)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融合。中职学校要打破常规做法,专职教师由于脱离行业发展的实际,实践经验相对不足,要让企业的行家能手也参与到教学中来,以最新的技术手段来引领学生。

(2)教学标准与技术标准融合,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融合,教室与工场融合。实训室既是教室又是真实的电子商务公司,在学中做,做中学,更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3)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学生与员工融合。学生要以双重的身份、双重的角色进行学习与实训,完成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

参考文献:

[1]甘露 文蓉 黎丽霞:《电子商务》 2015年06期 《电子商务人才全程渗透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2]张慧:《职业教育》2015年6月下《校企合作对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策略研究》

作者:方阿荣

校企合作职业技术论文 篇2: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校领导带队到佛山市高明区交流政校企合作事宜

为进一步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探索政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提升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就业质量,实现校企共建共享共赢,3月17日,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谈毅带队一行四人赴佛山市高明区与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梁章文、副局长林盛杰、就业促进科科长林艳娟等人就政校企搭建合作平台事宜进行了交流座谈。梁章文介绍了高明区整体发展情况以及企业用工、缺工情况。高明区是佛山市五个行政辖区之一,截至目前,全区近200多家企业,累计用工需求缺口达1万人。谈毅詳细介绍了学校的总体概况及近几年来取得的成绩和下一步的发展思路。他指出,要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在人才培养上与高明区人社局开展深入交流,形成政校企三方良性互动。希望学校以高明区政府为媒介,与企业分别从人才交流合作、产学研合作、毕业生就业创业合作等方面开展工作,表达了真诚合作、共谋发展的决心。

作者:刘章权

校企合作职业技术论文 篇3:

浅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监督管理

摘要:校企合作是指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各部门机构合作,充分利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教育资源,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模式。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发展较快,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项目越来越多,有效的监督管理,促进校企合作健康运行是我们亟待加强的问题。

关键词:校企合作监督机制高职院校

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有特殊性,单凭学校自身很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以,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全世界采取的一个共同办法就是校企合作。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发展较快,实现了校企资源和技术的共享,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但校企合作要得到健康、有效和可持续的发展,监督管理是关键保障。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现状

(一)高职教育发展迅速,校企合作广泛开展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和实施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为各行业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2005年《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后,我国职业教育与企业行业的合作更加紧密,涌现出如:订单式培养模式、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工、与行业协会成立教育集团模式、工学交替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校企互动培养模式等多种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初步形成了在政府指导下,行业、企业和院校共同参与、相互渗透、面向市场的多元校企合作机制。同时,我国高职教育加快了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开展适应国际劳动力市场的职业教育,不断加深校企合作国际化前进步伐。据某职业技术学院不完全统计,2011年一年全院校企合作共35项,其中国际交流合作13项,建立校外实训基地24个,培养“双师型”教师26位,培养专业人才共1788人。

(二)今天,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得轰轰烈烈,但在监督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校企合作缺乏相关法律政策的支持,企业参与合作的动力不足。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是借鉴了德国的“双元制”办学模式,百度解释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在德国,它具有严格的法律基础,各州根据经济结构特征和具体情况,又有相应的法规,对于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和学校都有明确的规定。在我国,由于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对校企合作的规定较为笼统,法制化进程颇为缓慢,造成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

2、校企合作缺乏规范的管理和引导,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缺乏规范管理和引导,没有设立校企合作的管理机构,没有制订规范的管理制度,因此参与合作的企业顾虑重重,不愿意将前沿技术、先进设备和高技术人才投入其中,使得校企合作的内容大多停留在顶岗实习、实训设备和实训场所的使用等直观层面;同时,因为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教学单位分院系各自为战,使得合作内容和形式单一零散,不能形成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二、校企合作的监督管理现状

(一)监管主体不明,监督管理机构缺失。在德国,工商协会(IHK)负责对企业中的职业教育进行监管。工商协会从企业培训资格认定,到合同签订,到企业培训过程的监控到最后考试和培训证书的发放,全程都参与其中,对职业教育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而我国到目前为止,所有关于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都没有明确校企合作各方由谁来监督管理。

(二)监督管理制度缺失。宁波市于2009年3月出台了《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以促进校企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性法规。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仍然是一片空白。

(三)校企合作出现多种漏洞。最近,以校企合作之名,在高校“建盖星级酒店”,缕缕见诸报端、网络等媒体;以校企合作办学为名变相高收费、顶岗实习中企业廉价使用劳动力也时有发生;更有大批良莠不齐的中外合作教育项目,仅仅靠行业自律是远远不够的。

(四)校企合作的合同履行不力,责任难以追究。我国涉及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方面条款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该法规定发行业企业有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如何实施以及实施的保障条件,对于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纠纷则无可操作的惩罚办法;对于合作中的经济利益没有明确规定,导致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不尽相关义务、合同履行不力的企业无法追究。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监督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行业的指导地位,统筹管理高职校企合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充分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的主导地位,成立相应管理机构,联合相关行业协会,完善校企合作的法规制度、优惠政策,明确政府、行业、企业、高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责权利;发挥总体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监督协调等宏观调控职能,统筹管理校企合作。

笔者认为,《〈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实施办法》提出,市和县(市)、区分别建立由教育、财政、科技、农业等部门参加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本地区校企合作的规划是非常有效的管理办法。由教育局定期召集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相关企业、高职院校召开联席会,共同研究制定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发展规划,确定培养方向和目标,指导和协调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

(二)成立专职监督管理机构,协调校企合作深入开展

我国高职校企合作百花齐放,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促进重用,但还是漏洞频现,亟待成立专职监督管理机构,加强监管,保障校企合作健康发展。

校企合作监督管理机构应担负以下相应职责:

1、监督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管理机构、监督管理制度的健全。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各职业院校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制订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处、《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中心等。

2、建立大型或区域重点校企合作项目论证制度,参与高校大型校企合作项目论证会。界定大型校企合作项目的范围,例如:从校方角度来看,参与师生总人数50人以上或经济往来100万元以上;建立大型或区域重点校企合作项目论证制度,对于大型或区域重点合作项目,应邀请行业专家对该项目的合作意义、合作方式、人才培养目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进行论证,监督机构参与监督,保证校企合作的合法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提高校企合作质量。

3、建立健全高校大型或区域重点校企合作项目备案制度。大型或区域重点校企合作项目建立项目备案制度,将《项目合作模式》、《项目人才培养方案》、《项目合作双方经济利益分配方案》向监督机构备案,有利于全面掌握区域校企合作态势,有利于统筹协调各行业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准确有效的实施监督,有利于杜绝打着校企合作的幌子干一些违纪违规的事。

4、加强对高校校企合作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对学校和企业校企合作项目进行随机抽查,监督校企合作的运行状态,促进项目合同的执行。对检查中出现问题的学校和企业进行相应的惩处;在校企合作中对职业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政府应给与一定表彰和政策支持,使校企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保障,提高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5、开展针对高职院校涉外合作项目的法律政策咨询。目前各高职院校涉外合作的项目越来越多,如果有政府机构专门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对高校准确把握中外合作的政策界限提供帮助,从而保障合作的合法性。

6、受理校企合作项目中的各种质疑和投诉。监督机构受理对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质疑和投诉,对构成违法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改变合同执行不力时投诉无门的现状。

(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校企合作监督机制,强化高校和企业自身的监督制约

1、加强规范化管理,成立管理机构,完善内控制度。高职院校应成立校企合作管理机构,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制定基本的工作规范或运行标准,联手加强实施过程中的程序管理,让实效成为合作的真正目的。如:《XX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双师型教师培养办法》、《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计划》、《实

训基地设备管理办法》、《企业职工管理办法》、《XX合作项目经费管理办法》、《XX合作项目科技成果管理办法》、《XX合作项目安全管理办法》等。

2、加强校企合作项目的立项审核监督。建立校企合作项目立项审核制度,制订立项流程,填写校企合作项目立项表,论证后报分管院领导审批,保证立项的科学性。

3、加强校企合作协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校企合作管理机构通过资料收集、表格填报、走访座谈等形式,定期检查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履约情况,加强过程监督。

4、加强对合作过程中的财务管理、资源设备管理、科技成果管理的监督。校企双方应根据合同的约定,专款专用,合作项目的所有费用支出,均应符合学院财务工作要求;双方的设施设备投入,应列明清单,明确设施设备在合作前后的所有权。合作过程中的科技成果双方共同拥有,应按合同约定进行收益分配。

5、加强校企合作项目审计监督。对校企合作项目专项资金进行内部审计,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能有效的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职业院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实现互惠双赢。

6、加强信息公开,建立健全社会监督和评价机制。建立校企合作信息网,公开合作项目信息,加强合作过程的公开透明。及时对校企合作项目进行评价,这有助于促进校企合作教育的深度开展。建立校企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评价体系, 应包括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评价、对课程适用性的评价、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评价、对实践教学过程的评价、对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对项目经济效益的评价等。

(四)加强宣传教育,从源头保障校企合作健康发展

如果校企双方参与者都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认真负责,那么校企合作过程必将是顺利健康而富有成效的。因此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道德宣传,加强校企双方的廉政建设、作风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工作责任感,提高各方参与者的诚信素质和高标准的职业道德规范,将是从源头保障校企合作健康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调研中,还发现,职校学生的频繁流动常会影响到企业对培养学生积极性以及对深度参与校企合作的信心,因此应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五)建立校企合作项目执行责任追究制度

由于三方责权利不明确,出现责任事故相互推诿,影响企业利益,导致校热企冷,是校企合作的瓶颈。明确政校企责任,建立校企合作项目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责任追究办法。

四、结束语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项目越来越多,加强校企合作的监督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研究并建立一套合理的校企合作监督管理机制是校企合作健康发展、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方德英.校企合作创新——博弈·演化与对策.

[2]郭建如.声望、产权与管理:中国大学的校企之谜.

[3]姚小岗.浅谈校企合作中政府如何发挥统筹主导作用.科教导刊,2011,(25).

作者:刘碧玉

上一篇: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论文下一篇:设计元素园林景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