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之职业技能论文

2022-04-15

[摘要]职业院校和企业是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重要主体。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构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是增强职教集团内生动力、提高集团化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校企合作之职业技能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校企合作之职业技能论文 篇1:

农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实践

摘 要:校企合作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永恒主题,虽然校企合作已经进入了一体化阶段,可在校企合作方面依然存在校企双方合作态度不均衡、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以及农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如何深化校企合作,提出从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强化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健全校企合作的管理运行制度,整合双方优势共享资源,实现合作互惠共赢,促进校企双方的文化融合等措施来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关键词:校企合作;农业院校;长效机制

从洋务运动的“工学并举”,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指导下的“半工半读”,到改革开放“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一直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它是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职业岗位群需求为标准,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采用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由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主导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过程[1]。校企合作历经改革开放时的“企业单方面”配合学校提供学生实习的浅层次合作机会、到校企双方互利互惠阶段、到现在的校企合作一体化阶段,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更趋向于纵深层次的发展。截止2012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组建了500多个职教集团,覆盖100多个行业部门、1万多家企业、近600个科研机构和30%以上的中职校、80%以上的高职院。而江苏则有6个教学联合体,14个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是实现学校育人到企业用人“无缝对接”基本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

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的载体,为了密切联系实际,切实提高學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国的高职院校正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数院校与企业间共建了校企合作理事会、校企合作办公室等常设机构,院校与企业互聘专家、学者做兼职教师或技术指导,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接受院校教师的挂职锻炼实践,为企业员工培训等,有的校企还共建了生产性“校中厂”或“厂中校”等校内外实训基地等。目前各大高职院校经过长时间的校企合作,逐渐探索出订单教育、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校厂一体化、联合共建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实现了校企对接,校企间合作资源共享,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呈现出学校与地区相适应的多样化局面。如我院依靠苏州市为全国20个地市级城市(区)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大背景,作为《苏州市地方政府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试点方案》的试点单位,经江苏省农委批复同意,2012年5月学院联合太仓现代农业园区等140多个农业园区、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牵头组建了省级政行校企合作平台——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学院现有38个专业,分别与联盟内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的与企业间的合作情况如下表1-3。

通过表可知,目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还存在松散、不稳定的特征。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缺乏统一协调的、自觉的整体行动,合作成效参差不齐,大多是短期的、简单的、表面的、不规范的、靠感情和人脉关系维系的低层次的合作。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同,观念不统一

企业与学校是校企合作的主体,他们各自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同,观念还存在不一致,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其目标,在得不到直接的利益和现实的好处时,就会缺乏主动参与性,在校企合作上不积极,与学校大都是口头协议,到学校来只是选拔人才,而不是培养人才。而学校也认为校企合作中政府主导,政府是主角,加上现实校企合作中的困境,学校比较消极应付,坐等国家政策导向和支持措施等大环境的改善,部分教师认为校企合作会增加工作难度和压力,不愿意更不会主动去参与校企合作,部分学生则过分关心经济因素、好逸恶劳,希望提高实习补贴、少加班,这些都会影响到校企合作,增加了校企合作的难度,形成在校企合作中的学校“一头热”现象。

(二)校企合作管理体制的不健全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还处在探索过程中,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尚不健全。虽然有《劳动法》《职业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法律法规,但其中对校企合作的规定过于原则化和笼统化,对行业、企业、学校、学生等主体的权利、义务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与约束,缺乏具体的指引和约束,校企合作所涉及学校、企业、行业组织、政府等多个方面的关系还没有理顺,校企合作的教学安排、资金保障、评价方式、监督机制等均未能较好地建立起来。校企合作双方的角色又大多数是学校的教学部门和企业的生产部门合作,校企各自的职能服务跟不上,一两年后合作往往就因为人事变动或企业需求消失而停止,无法保障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校企合作层次低,深度不够

目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大多数停留在浅层或中层合作形式上,学校按企业所需确定专业方向,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专家作为指导委员会成员,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看似机制体制完善、合作内容丰富,但是由于尚缺乏有效的体制监管和实质化的合作内容及评价机制,最后校企合作只能流于形式或者学校对企业的简单劳力输出。同时高职院校的长期孱弱,社会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多数高职院校技术研发经费捉襟见肘,科研实力不够雄厚,无法通过服务社会生产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在技术层面上支持企业发展,为企业破解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培养的人才不能够完全符合企业需求标准,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与企业无法进行深度合作。

(四)校企合作间的利益问题难协调

校企合作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与教材的教学改革、基地建设等项目,组织接收师生实习实训,这些合作行为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与物力。如企业投入之后,不能够得到政府有关优惠政策或财税减免支持,不能够获利于校企合作,这势必会影响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持续性。同时,高职院校派学生和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和聘请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到学校兼职,涉及教师的劳务费、学生保险、物流等费用的不好分摊或转移,政府的补助和投入没有增加,使校企合作双方的利益得不到满足,两者间的利益关系难以协调。校企有可能会在实习过程中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工作分配,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合。

三、深化高职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策略研究

目前,校企合作虽然受到政府、高职院校的重视,但在实际运行过程还存在着大量重形式、轻内涵的现象,“学校一头热”、“工学两层皮”、“政企校三分离”[2]状况还没有彻底好转,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和企业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社会单元,本质上缺乏共同的目标利益机制,为此构建一个较为科学的、完善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校企合作良性运行机制非常必要。

(一)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推进校企合作长效化

《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3]。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明确和规范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责、权、利,运用多元杠杆加强统筹组织,完善制度、政策扶持、财政划拨资金、税收优惠等多种政策措施,调动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发挥政府激励作用,使校企合作双方互利共赢。其次要继续加大对高职教育的资金投入,充分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构建以政府财政投资为主,行业企业、社会各界等多元投资主体的投资渠道,以保障校企合作具有雄厚了资金支持。最后,完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评价制度。由第三方机构对校企合作规范性、安全性、合作方式、合作成果、合作社会效益、双方满意程度等重要指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则作为政府对校企合作双方实施优惠政策和相应的奖励政策的依据,通过财政拨款实现对校企合作双方的目标管理。

(二)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校企合作的管理运行制度

两个经营目标、理念都不同的社会单位进行合作,两者应具有共同的价值观或共同目标,故而要强化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完善校企合作双方的管理运行制度。一是各级政府部门要为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搭建平台,建立多部门共同协作的校企合作管理机构,明确各个管理主体的职责,配备专职人员,制定常規工作制度。负责校企合作的组织、推进、考核与沟通协商等事宜。逐步形成企业化的市场运作、校企之间的联动合作、互惠共赢。二是完善校企合作的管理运行制度,强化与政府、行业、企业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在校企合作管理上实行董事会或理事会等决策议事制度,形成学校与利益相关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积极探索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的办学模式。第三,校企之间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共同就教学质量监督、教学工作量的考核、教学项目单元的安排、校内外顶岗实习安排、学生顶岗实习补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制度化修订。把实习管理融入企业中,让学生深入领悟其文化底蕴,遵循其规章制度,保障合作顺畅运行。第四,建立必要的协调沟通机制。合作双方应就合作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成本问题、管理问题、风险问题等建立沟通协商机制,使合作过程中能及时排除面临的障碍,保障合作正常有序的运行。

(三)整合优势共享资源,实现合作双方互惠共赢

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两者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高职院校可以借助企业资源与环境实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目的,而企业则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实现了解最新前沿科技,并转化为生产力,这两种资源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实现校企双方互惠共赢局面。一是实现校企合作一体化,通过组织、生产、教学等三位一体,以能力主线、项目为载体、工作过程为导向,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创新课程体系与标准,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考核内容标准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行业权威培训结业证书相衔接,使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深度融合。其次充分依托和发挥学校自身人才培养与科技服务优势,与企业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积极与企业联合建设生产型、共享性、创业型实训基地,积极探索“厂中校”、“校中厂”等模式,建立“技师工作站”、“教师工作站”,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弥补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资金投入有限、成本高、实训场景单一的现状,满足了学院实践教学的需要。三是加强校企的互动交流,实现校企之间无缝对接。学院积极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教师深度融入企业的项目开发、项目设计、项目生产的全过程,与企业、行业互派人员挂职培训、兼职授课,使生产与教学同步、企业管理与学校管理同步,真正实现“产学研”三位一体。

(四)以互利共享为前提,实现合作双方利益最大化

目前校企双方的教学链、利益链尚未能实现有效连接,合作双方缺乏利益驱动机制。为了真正地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以合作共享为基础,实现合作互利目的。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利益主体,营利性是其本质特征,能否提高生产绩效,获得经济收益,是企业决策的出发点。在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要积极主动地配合企业需求,使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过程中减少成本,有利可图。与企业合作时,要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把企业发展需要与学校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使企业能够在“校企合作”中找到所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同时,利用学校资源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借助学校的信息与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的引进、设备的技术改造以及从学校获得多种形式服务在内的更加丰厚的投资回报。作为合作方的学校,也要有相应的利益保证,获得企业的捐资解决教学经费不足的问题,获得企业的实践环境以解决学校实训条件的限制,并能够获得企业文化的熏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企业的支持与配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五)建立对话交流平台,促进校企双方的文化融合

校企合作的关键是合作的双方能够彼此的融合,建立互通协商的机制,形成你中有我的校企文化。在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交流平台,使得校企间能够针对合作上的问题及时沟通与交流,多渠道构建共同的校企文化价值观,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无缝化”对接。首先,将企业价值观融入给教师的意识里。学校教师到企业去挂职锻炼,利用合作的契机,对新上岗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分层次地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让教师接触企业前沿技术信息平台,熟悉工作现场和实践操作规范,提高学校老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实践经验和职业素质。其次,以企业的标准要求教师努力创设企业情景,模拟企业的各种行为活动,规范学生专业技能和操作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再次,构建企业职业文化氛围,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从多方面积聚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使学生尽快完成“学生、企业员工、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换。第四,引导学生感触企业文化,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参观、实习的机会,理解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标准。最后,通过聘请企业专家座谈和校企联谊活动,引入优秀企业文化,促进校企合作双方的文化融合。

参考文献:

[1]潘海生,王世斌,龙德毅.以体制机制创新引领校企合作深入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3-11-05(05).

[2]高凡修.基于系统论视角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2中):13-15.

[3]陈海峰,张俊青,黄云奇.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理性思考[J]高教论坛,2013(5):103-106.

作者:何钢 汤瑾

校企合作之职业技能论文 篇2: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教集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

[摘 要]职业院校和企业是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重要主体。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构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是增强职教集团内生动力、提高集团化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针对职教集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即职教集团校企在合作动机上存在差异、尚未形成长效运行机制、合作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结合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实践,提出完善集团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建立集团校企合作人才共育机制、构建集团校企文化融合机制等促进职教集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产教融合;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办学模式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发展,“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高频词汇。集团校企合作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整合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优质资源,通过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集团校企深度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生产链深层次链接,能推进集团化办学进程,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推进集团校企深度合作,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新模式,这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运行机制

“机制”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文,意指机器的构造和运作原理。在现代社会中,“机制”一词已被广泛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泛指某一复杂系统的内部结构,运动工作原理及其内在的规律性。运行机制是指在一个组织机构的运转中,各管理要素、管理职能发挥管理效能的动态过程以及反映它们整体作用的分工与联系[1]。

(二)职教集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职教集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是集团内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主体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发展的内在机能及运行方式,包括校企合作模式、组织管理体系、资源配置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绩效评价机制、成果使用和转化机制等。集团校企合作是个持续的过程,运行机制促使校企双方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以保障校企合作可以协调、有序、高效地进行[2]。

二、职教集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职业院校和企业是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两大重要主体,而影响职教集团化办学的最大弱点恰恰在于校企合作。集团校企合作的实践涉及政策环境、体制机制、内部管理等多种因素,因而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实质性的校企合作不足、校企合作缺少外部力量推动、企业参与集团化办学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一)职教集团校企在合作动机上存在差异

从目前职教集团校企合作来看,学校合作意愿明显高于企业。学校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将教学与生产相融合,创新双元人才培育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企业而言,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动机主要是社会责任和利益驱动,依托集团平台寻求人力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公益性和企业的短视性、趋利性使二者不具有相容性,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能同时实现双方所有的合作动机[3]。不同合作动机的驱使,导致校企双方在参与集团工作中的动力及投入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二)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尚未形成长效运行机制

大部分职教集团属于松散型的联合组织形式,校企合作的责权利没有实质性的约束,这就造成了在顺风时双方合作亲密无间,红红火火,一旦遭遇逆境就相互推诿,一拍两散,合作难以持久恒定[4]。“校热企冷”“合多作少”一直是集团化办学的软肋,这导致集团校企合作运行效率较低,合作处于表层。集团化办学人才培养缺乏校企共建的统一标准,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职教集团校企合作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

集团校企合作需要分属教育系统的职业院校与产业系统的企业统一筹划,通力合作。当前,推动集团校企深度融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尚不健全,校企合作还处于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自发行为。以经济利益为追求的企业,在无相应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参与集团化办学的根本利益没有得到保障,积极性不高。优化集团校企合作的政策环境是职教集团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实践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集团”)自成立以来,按照“顶层设计、重心下移、激活细胞、健康发育、成长壮大、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举,不断探索和构建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形成了良性运行的校企合作机制,主动服务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辽宁特色、国内领先”的示范性职教集团。

(一)建立集团校企合作管理机制

集团实行理事会治理机制,理事会是集团最高决策机构,秘书处是理事会的常设工作机构。建立健全集团理事会治理结构和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机构,单独设立集团秘书处,从集团牵头院校抽调具有一定运行管理能力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集团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制定集团章程等系列规章制度,建立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成立集团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委员会,专门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目前,加入集团的理事会成员单位已达157家,其中企业100家、行业协会12家、本科院校1所、职业院校44所,均为辽宁省装备制造行业具有一定影响的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

(二)搭建集團校企合作交流平台

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集团形成集团定期工作制度。校企间通过互利共赢的专业标准、现代学徒制、实习就业、公共实训基地等实质性的项目合作,促进校企间深度交流与合作。集团组织调研组多次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调研,了解“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背景下广大企业,特别是沈阳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德资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况,掌握装备制造类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的要求,及时调整完善专业教学体系,为集团院校构建“双元制”本土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提供了有力依据。通过组织集团成员开展校企调研、举办“双元制”职业教育和师资专业能力培训班、召开集团校企合作经验交流会以及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等活动搭建校企交流合作平台,建立了校企双方参与的对话协作机制,集团成员千余人在调研、培训等活动中受益。

(三)创新集团校企双元培育人才模式

2016年5月,沈阳市获批成为国家首批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城市。根据企业人才需求情况,按照双元培育改革试点要求,集团积极探索双元、双主体育人模式,坚持校企双主体选拔学生、双主体探索培养模式、双主体培训师资、双主体共建实训室、双导师共同指导、双主体考核评价。通过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具有集团特色的人才培养“四化”“三贯通”模式,即课程项目化、师资认证化、设备生产化、基础通用化,使职业素质、企业文化、技能培养贯通人才培养始终。集团“2611”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即“二双”(双重身份:学生、企业员工;双导师:校内教师、企业师傅)、“六共”(共定培养方案、共定课程标准、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培养、共同管理、共同考核评价)、“一交替”(学校和企业交替学习)、“一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为高职院校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四)推进集团项目校企共管共建

按集团校企达成的项目建设实际需要组建项目协作组和专家评价组,下移项目建设重心,激活集团成员单位集团化办学活力。集团专业教学标准项目建设协作组,围绕装备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组织行企校专家共同分析典型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制定机械设计与制造等装备制造类主体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为集团装备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及课程建设提供指南。现代学徒制项目建设协作组,研究制定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体制、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建立企业、社会、家长、学生四维评价机制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形成校企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

(五)建立集团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机制

集团本着“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原则,探索政府主导,集团内行业企业和院校参与的多元共建装备制造业公共实训基地,满足集团内院校学生专业实训、生产性实训、技能鉴定、技能大赛需求,并为集团内教师、企业员工提供技术培训和应用项目研发服务。按照德国标准建设集团AHK机电一体化工公共实训基地,为集团成员单位机电一体化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技术骨干开展专业培训,培训成果在其单位人才培养实践中加以应用。集团为辽宁省首批教育决策咨询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主要职责是全省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以及人才需求研究、协作。集团院校两位教师被聘为技能型人力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其主持的装备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课题获批辽宁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

四、职教集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对策思考

职教集团是校企合作的平台和载体,而校企合作又是提升集团化办学水平、提高职业教育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职教集团要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的优势。

(一)完善集团校企合作管理机制

在集团理事会的指导下,在集团内部设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安排专人负责系统研究、思考和开展校企合作工作,这是集团良性运行、持续发展的前提保证。制定校企合作相关工作制度,明确院校与企业的责权利,充分调动校企参与集团化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校企参与集团化办学目标逐渐趋向一致,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规范和监控校企合作项目全过程,建立相应的考核和监督机制,为集团校企合作顺利进行提供有效保障和激励机制。

(二)建立集团校企合作的政策保障机制

集团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保障及配套政策的支持。有关政府部门应制定和完善支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确定校企双方在集团化办学中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推进具有法人身份的实体型职教集团建设,将职教集团内校企双方或多方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以此推动产教的深度对话与互动[5]。完善企业参与集团化办学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参与集团化办学的企业给予相应政策保障,对在集团化办学中发挥主体作用的企业予以奖励,让校企合作成为推进集团化办学的更大动力。

(三)建立集團校企合作人才共育机制

职教集团化办学的本质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保障。职教集团应聚焦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依据国家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明确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典型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典型项目任务为载体,探索校企双元、双主体育人模式,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构建校企共同参与的人才质量评价机制,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分析岗位能力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做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相吻合,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的对接[6]。

(四)构建集团校企文化融合机制

集团中的学校和企业是两种独立的社会组织,分属于不同的系统,其文化理念也不尽相同。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大部分是面对企业的,这就要求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植入企业文化,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集团校企双方可互派师资队伍,在企业建立教师工作站,在学校建立企业大师工作室,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教学生产情境中,促进教学与生产融合、教师与师傅融合、学生与员工融合、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职教集团要集聚校企协同育人合力,始终将职业精神养成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与职业素养的培养高度融合,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创业能力。

(五)构建集团校企资源共享机制

共享集团优质资源是集团化办学的功能,也是集团成员参与集团化办学的动力。建立校企合作的信息共享机制,改变传统校企合作各主体的各自为政的执行方式[7],集中集团教学资源、设备资源、师资资源、人力资源等,从分散到共享,形成聚合效应,抱团取暖。加快集团信息平台建设,发挥新媒体优势,促进成员间信息交流互通有无,凝聚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力量,从“校企合作”到“校企融合”,最终实现“校企一体化发展”。

(六)建立集团校企顶岗实习共管机制

顶岗实习是集团校企合作的重要环节。职教集团应充分发挥校企在顶岗实习教学中的双主体作用,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健全集团顶岗实习运行机制,完善顶岗实习规章制度和评价标准,做到实习基地校企共建、实习计划校企共定、实习学生校企共管。通过顶岗实习,一方面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另一方面使校外实习基地成为教师企业实践、校企研发团队技术攻关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实现校企互惠互利,双赢发展。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职教集团要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激发职业院校和企业参与集团化办学的活力,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形成集团整体优势,提高集团化办学水平,增强职业教育社会竞争力和影响力,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助力社会经济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刘佳.辽宁省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 韩静静.河南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 周凤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与运行机制研究——基于对青岛市的调查[J].职教论坛,2015(13):17-24.

[4] 赵琼.我国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 刘晓宁.职教集团校企资源共享实践研究——以嘉兴欣禾职教集团为例[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6] 付向阳,李赞忠.基于职教集团视角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以内蒙古化工职教集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0):66-70.

[7] 李捷.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机制研究——以深圳职业院校为例[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姜桂红

校企合作之职业技能论文 篇3:

高职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多元化模式的探索与反思

摘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为例,探讨高职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在机制建设、实习就业基地搭建、共建厂中校、校中厂、专业建设、文化融合及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做法,并思考了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关键词:校企合作;管理类专业;多元模式

一、校企合作模式探索概况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国外比较典型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日本的产学合作等。我国高职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基地式” 、“订单式”、“产学研联盟式”、“委员会式”、“双向介入式”等,如今校企合作形式已出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一般服务意识不强,容易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企业一般不愿接纳这样的学生;除了酒店管理等个别专业外,单一企业对管理类学生的需求量不大;管理类专业浅层次合作多、深层次少,因而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实现多元化探索的难度较大。我院的管理类专业有旅游与酒店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公共事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在校企合作多元化探索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也碰到了一些难题,并据此进行反思。

二、校企合作多元化探索实践

1.校企合作多元化工作模式建设。高职管理类专业逐步推进校企合作,首先应加强校企合作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建设。作为二级系部,制度建设是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高职管理类专业在校企合作中要重视多元化模式建设。管理系组建了由企业高工高管和校内骨干教师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还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工作章程,定期召开会议。此外,成立了由系领导、教研室主任、专业方向小组长、专任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等五级联动的校内多元工作模式,同时吸收校外企业高工高管参加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积极发挥校友资源,管理系积极发动已毕业校友的能力和才智,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工作,在校企洽谈、建立基地、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积极参与,使他们既成为校企合作的“受益者”,又成为校企合作的推动者,将校企合作工作薪火相传。

2.校企合作多元模式建设。管理类专业以服务学生和全面发展为中心,坚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基地共建、成果共享、文化共融”的校企合作指导原则,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创新多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

(1)服务学生,搭建实习就业稳固平台。实习基地建设是校企合作基本模式之一,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最重要的途径。管理系校企合作立足于服务学生就业及全面发展,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下的专业顶岗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系部领导亲自主抓学生实习就业工作,开拓20余家校企合作企业作为学生实训、实习、就业基地;实习指导教师到企业亲自指导实习学生,与学生同吃同住,定期召开座谈会,加强沟通,提高顶岗实习质量,以实习带动学生就业,为学生提供稳固的实习就业平台。校企合作企业每年吸纳150多名管理系学生实习就业,学生在校企合作企业中表现优异,得到用人单位的较高赞誉。

(2)引企入校,共建校中厂。“校中厂”是建立在校内、由校企共同组建功能系列化、环境真实化、人员职业化、管理企业化的生产性实习工厂,融教学、培训、考核、技能鉴定、科研功能于一体,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对培养高职管理类学生的专业技能具有重要作用。管理系为深化校企合作,努力尝试建立“校中厂”,将广东三汇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市场部引入学院,以此为平台,该公司将市场营销推广的真实项目直接交给管理类专业学生在校内完成,学生按照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在学校接受培训和任务,在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将企业任务作为招展招商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市场营销项目完成,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校企共同完成对学生的考核。通过项目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将校企深度合作、课程改革与项目教学有机融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及质量。

(3)进企办学,共建厂中校。“厂中校”旨在建立“双主体”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让学生进入“厂中校”实习和就业,专业教师则依托“厂中校”参加企业实践锻炼并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同时完成企业员工培训、客户培训、技术服务等任务,也为聘用兼职教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提供平台。管理系与广州九龙湖公主酒店合作,在酒店建立“厂中校”,将课堂延伸到酒店的工作环境中,相关课程放在酒店讲授,企业高工高管作为兼职教师定期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习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同时锻炼了自身的能力,提升双师素质。此外,管理系与酒店共建了“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九龙湖公主酒店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可为更多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课堂。

(4)文化融合,共建职业课堂。管理系着力推动校企文化融合,通过举办校企合作经验交流会、校企合作表彰会,继续强化教师对校企合作的认可和支持。重点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与岭南印象园合办导游技能大赛、与合富辉煌集团合办房地产销售精英选拔赛,以及举办职业形象设计大赛等专业技能竞赛,合作企业全程参与大赛的策划、组织、训练、评奖等环节,实现校企文化对接,增强学生对企业和行业的认同。管理系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聘请企业高工高管来校兼职授课,将企业文化和理念带入课堂,同时鼓励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学习企业先进的工作理念和文化,通过这些方法共同为学生创造“职业课堂”。

(5)人才互动与技术服务,共享发展资源。利用已有的师资、科研资源,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为此,管理系制定了产学研规划,成立了产学研机构和团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校企双方人才服务互动也是深层次合作的重要方面,学院将合作企业的高工高管、技术骨干引进来,作为高职管理类专任教师的补充,从事相关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工作。目前,管理系已聘请来自合作企业的兼职教师20多名。为了增加教师的行业企业工作经验,委派骨干教师到合作企业培训学习和挂职锻炼,“走出去”学习的同时也可为合作企业进行培训、项目研发等工作,由校企合作培养师资队伍,人才资源互动共享,构建产学研人才资源库。

三、高职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反思

1.校企合作动力问题。通过我院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的探索,发现当前的校企合作是学校相对积极而企业相对消极,究其原因是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激励不够,对于高职管理类专业尤为如此。湖南株洲职业技术学院陈忠林教授认为,校企合作离不开五个驱动:政府驱动、行业驱动、企业驱动、市场驱动和学校驱动,最重要的是企业和学校的驱动,让“政府搭台,校企唱戏,学生受益”。目前,校企合作主要是学校和企业间的自由结合,政府、行业和市场的“桥梁”作用不明显,这就导致学校在专业设置、规范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融合校企文化方面都需要企业参与,但企业热情并不高。要解决这个问题,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固然重要,但首要的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推作用。从政府层面来讲,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如出台《校企合作促进法》,各级地方政府应出台鼓励校企合作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同时,省市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和协调机制;加大校企合作财政和税收奖励力度,对校企合作突出的企业给予表彰,设立“校企合作奖励基金”等。对于不履行校企合作社会责任的企业应制定惩罚措施,并在媒体曝光,以营造校企合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对于企业来讲,不仅可优先选择毕业生,还能利用学校师资对职工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为自身发展出谋划策。只有建立良好的动力机制及约束机制,才能促进校企合作的全面发展。

2.校企合作工作机制问题。在实践探索中深感层级不够、校企合作对外开拓困难重重,因而建立全社会及学校层面的长效校企合作工作机制尤为重要。当前,职业院校在努力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政府、企业也应积极加入进来,形成各负其责、相互联通的工作机制。具体来讲,政府应该负责制定规划、奖励、监督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从政策法规的角度对校企合作予以监督和指导,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推行;行业协会应站在本行业长远发展的高度为校企牵线搭桥,帮助政校优化专业设置,做好行业资质培训和认定工作,把握本行业人才需求并及时反馈给校企双方。企业应提高认识,着眼长远,将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作为应尽的社会责任,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从员工培训进修经费中专设校企合作的相关费用,同时安排专人负责与政府、学校和社会伙伴之间的信息沟通,建立校企人才交互式共享联盟。学校应根据企业用人需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开发符合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为企业培训员工及职业技能鉴定等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为企业提供优秀人才。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协同配合,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学生主体、企业主动的校企合作良性工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让高职管理类专业建立起稳定的校企合作工作局面。

3.校企合作内容与形式问题。目前,各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出现了“订单班”、“校中厂”、“厂中校”等不同的创新形式,校企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新的提高,通过“专业设置共议、课程体系共订、培养过程共管、师资队伍共建、实训基地共建、教育资源共享、校企文化共融”的“七共”途径,实现“六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对接、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要求对接、“结构双师”与教学要求对接、职业道德教育与综合素质标准对接、基地建设与企业工作过程对接。校企合作有多种变化形式,但万变不离其宗,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校企合作的根本和落脚点,任何形式都不能偏离服务学生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宗旨。高职管理类学生的技能及素质的提升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核心技能范围广、培养周期长、综合素质要求高。如果校企合作的重点只停留在专业技能一时的提升,不重视管理类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长效培养,就会舍本逐末,再好的形式创新也就失去了意义。此外,创新固然重要,高职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不应急功近利、盲目创新,而应根据自身的专业定位和办学基础条件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遵循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逐步深入,实现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军.高职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多元化特色模式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2,(2).

[2]邓志新.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2012,(1).

[3]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壮大工程指标体系研究项目课题组.广东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调研报告[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1,(3).

[4]黄国良,粟维斌.以资金为纽带的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探讨[J].广西教育,2011,(6).

[5]李济球.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中企业动力调查与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6]校企合作的关键不在于利益而在于文化[EB/OL].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21015085923537&cata_id=N004,2012-10-15.

[7]吴显富.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实现人才培养“六个对接”[EB/OL].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11218150816374&cata_id=N19

5,2011-12-18.

[8]张红卫,刘小宁.深化高职校企合作的思考[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编辑:梁向阳)

作者:舒光美 彭宇平

上一篇:区域性瓦斯煤炭经济论文下一篇: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