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机制下高职教育论文

2022-04-29

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本质是博弈的过程。现行制度下,校企合作博弈的社会总体收益尚未达到最优,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空间;需要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变革校企之间的资源配置、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校企合作的帕累托最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校企合作机制下高职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校企合作机制下高职教育论文 篇1:

校企合作机制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诚信教育探析

【摘 要】分析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针对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校企合作机制下,高职院校应重新构建毕业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在就业诚信教育中的作用,提升高职院校就业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毕业生诚信就业。

【关键词】校企合作 大学生 就业 诚信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就业形势显得越来越严峻,为了得到心仪的工作,大学生在就业诚信缺失现象呈现出上升发展趋势。尤其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校园与社会的交汇之中,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之下,其诚信观念遇到了更大挑战。诚信是我国的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不少企业已经把诚信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把诚信作为重要的标准之一去衡量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诚信缺失问题,究其原因是社会、学校、家庭、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面诚信问题的折射,但最终的落脚点还是怎么进行教育和引导。

一、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个人简历“掺水”,就业推荐材料弄虚作假

个人简历一般是用人单位初步筛选毕业生的环节,为了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往往采取各种办法在个人简历中不同程度地进行“注水”,如虚构学生干部身份显示自己的组织协调工作能力;随意修改自己的学习成绩进行“理想化”的处理;夸大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特长;虚造实习实践经历、社会活动经验等内容。

(二)面试时夸大其词、言不符实

大学生在面试过程中利用求职技巧,展示自己的技能和特长以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有些毕业生为了签约某一工作岗位,在面试过程中夸大其词,甚至胡编乱造,做出虚假的回答。

(三)随意毁约、违约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骑驴找马”的心态,首先找份工作保底,而背地里又不断地去找自己认为各方面条件更加优越的用人单位,然后擅自单方面毁约。或者签约后,因升学或其他原因既不去签约单位报到也不跟签约单位做任何解释说明情况,单方面违约。

(四)毕业后拒还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就是为了不让大学生因为经济困难失学,减轻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让其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近年来毕业生拖欠国家助学贷款现象频频发生,造成高校和银行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

二、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当今社会上不良的诚信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诚信,从政治领域的腐败到经济领域的造假,再到人与人交往当中的信任危机等社会诚信意识的缺失,不诚信现象屡见不鲜,对正处于“三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准备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产生了不良的示范作用。而就业市场中对于个人和招聘单位的双向信用体系还没有建立和完善,无法采取相应的制度和法律来约束个人和招聘单位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诚信缺失行为。

(二)高校就业诚信教育和监管乏力

高校主要从传统诚信观来开展诚信教育,强调学生的自律性,较为重视经济上的诚信教育,但是对学生的外在具体行为表现开展诚信实践和教育力度不够,从而导致学生的知与行脱节。不少职业院校在就业指导教育中都采用全程化教学,即从学生入校开始就开设就业教育,但基本上是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开始,学生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学习成绩以及在校行为表现在将来就业中的重要性。同时,高校没有切实有效的措施来监管大学生就业中的各种不诚信现象,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成本太低。甚至有的学校对于大学生就业违约失信的行为采取无视的态度,比如在学校推荐意见上毫无原则地使用“组织协调能力强”、“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等溢美之词;对推荐材料的内容不认真审核,只管盖章;学生手上同时持有多份《就业协议书》,等等,学校的“纵容”无形中对大学生就业不诚信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因素影响

家庭教育主导着子女思想观念的形成,家长的价值取向、行为对子女有直接的影响。但实际上,对于就业问题,不少家长更关注的是用人单位的好坏,不仅不重视对子女的诚信教育,而且对于子女就业失信的现象,更多是从个人利益考虑,理解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支持“失信”行为。

(四)用人单位自身因素的影响

有些用人单位不切实际地提高用人条件,过于看重毕业生的成绩、实践经历、获奖证书、等级证书等;有些用人单位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出了虚假宣传,对毕业生许诺一些无法兑现的待遇;一些招聘单位只想通过招聘会对企业进行宣传,本身就缺乏诚信,这些都助长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者违约。

(五)大学生自身诚信就业意识缺失

大学生出现就业诚信缺失的现象,不仅是外部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内部因素在起作用。不少大学生并不觉得对于在就业过程中简历掺水、夸大其词和违约等方面的现象属于诚信缺失,诚信意识薄弱。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建立诚信监督机制,缺乏规范且具可操作的诚信监管和考核评价,对于出现的就业诚信问题的解决途径只在于道德教育。

三、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诚信教育也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高职院校一般都会通过思想品德必修课、就业指导课等课程从理论上培养学生的诚信美德,也开展一系列大学生诚信教育活动,包括开展诚信征文活动、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举办诚信还贷教育宣讲会等。但面对新时期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在就业诚信的教育和引导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就业诚信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诚信教育作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不能仅仅认同为一种认知性的教育,更应该体现出是一种养成教育,全程化的教育,贯穿于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然而在许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只是简单地碎片化教学,只是单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分支内容。而就业诚信教育更被认为是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任务,相关的教学内容没有做出明确界定。高职院校在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着重专业教学、轻职业道德教育的现象,企业指导人员也只注重技能传授,缺乏企业职业道德教育。就业诚信教育如果没有渗透或融入到整个专业教学活动中,仅仅依靠一两门课程中的某个专题的教育是难以取得实效的。

(二)就业诚信教育理论联系实际不足

就业诚信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仅采用理论的说教是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大多高职院校对就业诚信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的对理论认知的讲解上,较为重视系统化地讲授诚信道德相关的概念,引证中国传统文化的诚信实例,没有把诚信教育与诚信实践联系起来。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对简历“掺水”、夸大自己的能力、与多家用人单位签约等方面的问题,仅认为是就业过程中的手段或技巧,而不是诚信的缺失,导致言行的严重脱节。在学生实习阶段、步入工作岗位的过渡环节常常被忽略,没有充分利用和发挥校企合作为就业诚信教育带来的职业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性教学。

(三)就业诚信教育深度不够

大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或课程体系中都提出要加强综合素质教育,但没有具体的目标和措施。就业诚信教育只停留在面的说教上,深度教育远远不够,没有发挥大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普遍存在只管“教”,不管“育”或只“教”不“管”。不仅没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愿去接受和认同相关规范和诚信,而且忽视了对学生在面临诚信问题时的能力培养,如对诚信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解决诚信与利益冲突能力的培养。

(四)就业诚信教育评价机制尚未建立

就业诚信教育不能只局限在道德教化的层面上,不能寄希望于仅通过就业诚信道德教育,学生就能自觉诚信起来,而应该通过制度进行监管和约束。高职院校还没能建立完善的就业诚信教育评价,可以使学生在教育评价过程中不断地认识、发展、完善自己,利用企业对学生的实习评价、对毕业生的反馈评价等为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依据。

四、校企合作机制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

随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下的专业建设及课程教学改革推进,面对当前高职生就业诚信的缺失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高职院校应利用校企合作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就业诚信教育。

(一)构建全员化的就业诚信教育体系

从就业工作的全员化,到就业诚信教育的全员化,对学生进行就业诚信教育,绝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而是全校全体教职员工的责任,专业课教师、企业导师均应参与到教育中。就业诚信教育的开展,应依托校企合作进行社会典型案例教育、在职人员现身说法、实习实训过程中体验式教育、专业教师结合课程特点进行渗透式教育。

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专业课以及专业技能训练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诚信教育,使诚信道德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去,这样的就业诚信教育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财会类专业教师在开展专业课教学时,可结合会计行业中存在的“做假账”现象开展就业诚信教育;检验类专业教师可结合检验报告数据的真实性开展诚信教育。学校也可聘请企业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结合企业的实际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诚信教育工作。这种寓诚信教育于专业学习的渗透式教育,似乎没有设置专门的诚信教育课程,但诚信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二)构建全程化的就业诚信教育体系

校企合作机制下的高职院校,往往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要把就业诚信观念教育纳入高职院校学生的入学教育、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专业课教育、就业教育、实习实践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教学、生活和管理各个环节之中,使学生从入校开始就认识和理解到成绩、等级证书、获奖证书、实践经历在求职中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培养良好的社会信誉。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

学生诚信观念的确(下转第45页)(上接第42页)立,教育是基础,但客观有效的约束机制是不可或缺的保证。高职院校要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客观真实地记录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经济情况、学习成绩、日常表现、奖惩状况、社会实践、实训实习以及信用记录等,并在评优评先、学生干部选拔中将诚信作为一项衡量指标。学生就业时,可作为向用人单位提供学生诚信情况的重要参考资料。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既可督促和保证毕业生诚信就业,又使就业诚信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实现诚信的知行合一

高职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时,不仅要利用好企业这个平台提升专业技能,更要融入企业文化当中。优秀的企业文化离不开诚信价值观,学生在顶岗实习期真正接触社会,通过在企业实习实践活动中渗透诚信教育,企业导师用诚信的企业精神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认知并培养诚信意识,真正提升诚信实践能力。

(五)注重校园诚信文化建设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宣传橱窗、校级刊物等舆论阵地广泛宣传诚信,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征文、辩论比赛、主题班会或主题团日活动,特别是邀请企业开展讲座、专题讨论会、观摩学习等实践活动,以及银行参与征信课程教学,为学生实证讲解拖欠国家助学贷款后果,积极营造校园诚信的氛围,不断强化和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总之,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缺失问题,仅仅依靠一方的努力是不可能解决的。就业诚信教育需要学校、用人单位、学生共同努力,全面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符合社会的需要,促使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实现诚信就业。

【参考文献】

[1]李淑娥.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8)

[2]李晓红,单华,徐燕等.高校毕业生诚信就业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

[3]张蓉蓉.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诚信教育研究[J].轻工科技,2014(6)

[4]彭容.论当前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8)

[5]邵妍,王永明.社会责任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

[6]孙友平.高职高专学生诚信就业教育研究[J].前沿,2013(14)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学籍学历管理研究课题(2014ZXS003)

【作者简介】付 光(1962- ),男,辽宁岫岩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责编 何田田)

作者:付光 谢洁

校企合作机制下高职教育论文 篇2:

博弈视域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

摘 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本质是博弈的过程。现行制度下,校企合作博弈的社会总体收益尚未达到最优,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空间;需要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变革校企之间的资源配置、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校企合作的帕累托最优。

关键词 校企合作;高等职业教育;博弈;长效机制

一、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本质是交易

“合作”是双方或多方互相配合做某事或者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合作的任意一方都是市场主体,是否合作、合作形式、合作期限、合作双方或多方的权利义务等内容的确定,均是其理性支配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为策略的选择。成功的合作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条件是互惠互利,即合作的双方或多方,在互相配合共同做某事或者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过程中能够共同获利,在实现合作各方所追求的共同利益的同时实现其各自所追求的自身利益。因此,合作的本质是一种交易,交易一方在给予其他各方利益的同时也从他们那里得到相应的回报,而被给予利益的其他各方也因此面临回报的压力。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以营利为目标,关注的是成本减少、收益增加;在生源逐年减少和社会认可度低于普通本科的社会环境中,高职院校面临的最大压力是生存与发展,学校的运营管理活动,追求的是高质量的办学水平、较高的社会声望和经济收益。校企合作虽然同纯粹的经济合作有所不同,但也是合作的一种,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各自利用己方的优势资源共同培养学生以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活动,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如果学校(或企业)在给予对方利益之后却不能从他们那里得到相应的回报,校企双方便没有合作的基础,因而其本质上也是一种交易,是高职院校利用其所拥有的准人力资源、廉价甚至免费的生产办公场地等土地资源与企业拥有的生产设施设备及生产环境等资源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交换。

二、形成良性互动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的要件

既然合作的本质是交易,在此,笔者借鉴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的观点,认为良性互动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件[1]:

第一,校企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关系。资源上的相互依赖是合作产生的动机,交易的好处在于可使组织得到经济交易无法获得的资源,例如支持、帮助等。仅有单边依赖而不是双边依赖,合作也不会发生。从宏观角度分析,企业拥有的资源包括生产、建设、服务等设施设备,真实的生产环境,具有丰富操作经验的优秀一线员工等,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所必须具备的资源。高职院校拥有潜在的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培训等准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潜在的高技能人才可能成为企业的未来员工,培训资源能为企业提供职后培训。从微观角度分析,如果企业需要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或者提升在职员工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供应和需求,才有可能形成资源上的相互依赖关系。

第二,校企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信任关系。校企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合作的发生,出自学校和企业的自愿,彼此之间的信任是合作的基石。合作的过程也是校企一方试探另一方诚信度的过程。如果企业对学校的管理水平、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了解,企业不敢贸然允许学生到生产现场顶岗实习,毕竟学生顶岗实习的结果凝聚到了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所提供的服务之中,而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同理,学校不了解企业,也不敢派学生到企业实习。学生的学籍注册在学校,学生若在实习过程中出现问题,学校将承担相应责任。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初期阶段,校企合作的实践也间接证明了相互信任的重要性。当时,高职院校与企业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接纳学生实习,最初牵线搭桥的多是校企领导人之间存在同学、亲友关系,是个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延伸到校企之间才达成了合作。

第三,校企合作必须是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可能获得的利益包括:实习基地、实训设备、真实的生产环境、以企业名称冠名的奖学金等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必需的资源。企业可能获得的利益包括:学生的顶岗实习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优先选聘综合素质高的实习生降低了企业的招聘成本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企业,其经营管理活动都是在理性支配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学校和企业都应在合作中实现其预期目标,且合作成果的分配是公平的。如果任何一方在合作中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或存在不公平的分配,将最终会退出合作。

三、博弈角度分析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博弈是一种日常现象,本意是下棋、游戏,引申义是:决策主体(个人、企业、集团、政党、国家等)在相互对抗中,对抗双方(或多方)相互依存的一系列策略和行动的过程集合。博弈具有三个特征:参与者所追求的利益是冲突的;博弈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博弈参与者在对抗过程中有关的所有方面的集合;博弈参与者之间的策略是相互依存的[2]。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显然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首先,高职院校与企业所追求的利益是不一致的。校企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合作经营实训基地、合作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等。学校和企业是不同的利益主体,无论哪一种形式的合作,他们所追求的利益均是不一致的。高职院校所追求的终极利益目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企业所追求的终极利益目标是营利。其次,博弈过程中,高职院校或者企业做出是否合作、与谁合作、合作内容等决策均是对自身条件、周围环境条件等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充分分析之后选择所做出的决策,是争取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再次,博弈过程中,企业的策略与高职院校的策略是互相影响的,双方的利益会随着对方策略的变化而变化。

(二)以顶岗实习为例分析校企合作博弈过程

校企合作的本质是校企之间的一项交易,是校企双方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各方有着不同的成本与收益,对交易的态度或积极、或消极。只有当合作获得的收益大于不合作收益时,双方才会选择合作,属于合作博弈。鉴于校企合作形式多种多样,为方便研究问题,我们将问题简单化,假设高职院校A某专业30名学生需要完成为时6个月的顶岗实习学习课程;企业B的生产具有典型的季节性,需要招聘30名左右的员工以满足企业生产一线的需要。

1.顶岗实习的交易费用

按照交易费用理论,期间发生的交易费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3]。第一,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准备费用。即A学校(或B企业)必须搜寻愿意与其进行交易的企业(或学校),这种搜寻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费用。这些费用的产生可能是需要直接的支出,如广告费、拜访潜在的交易对象等;或者是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会议等间接产生的费用;或者是在有可能达成合作协议的A学校和B企业之间所进行的沟通费用,如通话费、相关工作人员的差旅费等。第二,决定签约的费用,即A学校和B企业双方协商和决策费用。这一过程不仅耗时,而且可能需求助于律师咨询。决策费用包括处理收集到的信息所涉及的费用、支付法律顾问的费用以及形成决策的费用,等等。第三,监督和履行校企合作协议的费用。集中顶岗实习前,A学校动员学生所产生的费用;B企业在学生正式顶岗前所产生的培训费;30名学生集中顶岗实习产生的上下班交通费,学生顶岗实习的报酬;如果是异地实习,可能发生的费用还包括学生的住宿费、餐补等;学校和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相关工作人员的差旅费、招待费、通讯费等)等。此外,顶岗实习过程中,如果A学校某专业的学生C,不能胜任B企业的工作或者不愿意在B企业继续实习而选择违约、终止在B企业的实习,B企业尚需在社会(即外部人力资源市场)重新招聘员工,因此要支出相应的费用。

以上交易费用有些可以明确由A学校(或学生)或B企业承担的,有些则不能明确,只有经过A与B双方的博弈、协商后才能确定。比如,异地顶岗实习产生的交通费用,有的企业负责往返费用,有的企业则只负责单程去的费用,不负责返程费用。再比如,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环境是工地、矿山等危险性较高的场所,意外伤害的保险费用由企业还是学校(或学生)承担?目前,为消除企业顾虑接纳学生实习,由学校(或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的情况是比较多的。

2.学校和企业可能获得的收益

B企业可能获得的收益。通过顶岗实习,B企业可以获得维持生产或者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人力资源,降低用工成本。A学校的学生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了本专业一线岗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对生产操作也有了一定认识,甚至具有了一定的操作水平,经过企业带教教师的短期指导,很快就能胜任工作;按照国家现有法律规定,高职生不享受劳动法的保护,给学生发放报酬不用考虑与同岗位正式入职员工同工同酬、学生也不享受五险一金等;通过顶岗实习这一途径,B企业可以“优胜劣汰”遴选综合素质高的学生留任以充实员工队伍,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不仅降低了用工成本,还降低了企业从外部劳动力市场招聘的成本。

A学校可能获得的收益。通过顶岗实习,高职院校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降低了办学成本、促进了学生就业。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企业一线的设施设备、技术工人、生产环境氛围等丰富的资源是培养高职生实践操作技能必须具备的基本要件。如果B企业不接受学生顶岗实习,A学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尚需建设各种生产实训基地。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场所,不是生产企业,仅仅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而投资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既不现实也不经济。学生到B企业顶岗实习,在企业带教教师的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获得全面提高,即便不能在顶岗实习的企业就业,在实习中获得了工作经验,其就业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以上校企双方可能所获收益,不同学校所看重的收益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基本一致。但是不同的企业所看重的收益则相差较多。企业一线岗位要求操作技能相对较高、可替代性低或者是生产现场危险系数高,企业在考虑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时,一般会优先考虑接纳学生顶岗实习所带来的机会成本:出现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学生顶岗实习工作中有可能发生工伤事故、给企业形象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等。因为学生不是正式员工,企业无法为其缴纳工伤保险,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学生无法享受工伤保险金,而商业保险金有可能无法弥补学生所受到的伤害。如果企业所承受的机会成本过高将有可能造成企业对接纳学生顶岗实习望而却步。而同样情况,学校为了完成培养目标没有第二选择,只能采取相关措施尽量减少学生发生工伤事故的可能性,即便发生事故,也要通过商业保险尽量减少损失。

3.校企双方的博弈

从上文中,我们知道A学校与B企业均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主体,校企合作属于合作博弈,对于这类博弈,要实现校企双方的收益最大化,需要创建一种能够实现协调学校(学生)和企业选择策略的机制[4]。若没有协调机制,A学校与B企业彼此之间将无法了解对方的需求,更无法就对方的要约讨价还价。经过充分协商,在能够获得令自己满意的对价(利益)时,A学校与B企业才会选择合作。

表1是现行校企合作制度下顶岗实习A学校-B企业博弈的收益矩阵,表格中的数字代表A学校和B企业不同选择下的收益。从A学校的角度来看,当A学校选择合作时,B企业可以选择合作也可以选择拒绝。当B企业选择合作时得到的收益为5,当B企业选择拒绝时得到的收益为10,显然B企业会选择拒绝。当A学校选择拒绝时,B企业选择合作的收益为-10,选择拒绝的收益为0,B企业当然会选择拒绝。同理,从B企业的角度来看,当其选择合作时,A学校选择合作的收益为10,A学校拒绝合作的收益为0,A学校会合作。当B企业选择拒绝时,A学校选择合作或者拒绝的收益都为0,所以A学校可能合作也可能拒绝。由此可以看出该博弈有两个均衡解:拒绝、合作;拒绝、拒绝。但是,因为现实中校企合作是由学校首先做出选择,学校一定选择合作,所以该博弈现实的均衡解只有一个,即拒绝、合作。

表1 现行校企合作制度下顶岗实习A学校-B企业博弈的收益矩阵

A学校

合作 拒绝

B企业 合作 5,10 -10,0

拒绝 10,0 0,0

之所以出现这一结果,是校企双方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因。从宏观角度看,学校是高技能人才的提供者、企业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方,彼此之间存在资源依赖;但从微观角度看,具体到A学校和B企业,如果B企业能在外部人力资源市场上招聘企业需要的30名员工且成本低于A学校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成本,B企业出于营利的目的,其策略自然就是拒绝。而上述均衡解得到的社会总体收益为10(10+0),但该博弈的最优社会总体收益为15(5+10),即合作、合作。这说明企业和学校博弈的结果没有实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尚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空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种机制——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协调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资源分配,实现帕累托最优①。

四、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帕累托改进

(一)校企合作的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是经济学概念,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是固有的,如果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这就是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就是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5],不存在任何帕累托改进。校企合作的帕累托最优是职业教育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是指校企合作中在不使企业、学校(包括学生)任何一方利益受损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再使其他人获得更大的利益。要达到这一状态,需要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变革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资源配置的方式,在没有使学校企业任何一方利益受损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企业(或者学校)获得更多的利益,即校企合作的帕累托改进。在帕累托改进后的校企合作机制,A学校与B企业合作博弈的均衡解由原来的拒绝、合作变为了合作、合作,均衡解的社会总体收益由原来的10达到了最优社会总体收益25(15+10)。见表2。

表2 校企合作制度帕累托改进后A学校-B企业博弈的收益矩阵

A学校

合作 拒绝

B企业 合作 15,10 -10,0

拒绝 10,0 0,0

(二)校企合作的帕累托改进

1.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沟通协商作用,建立校企协调机制,降低校企合作交易费用

行业协会是职业资格标准的主要制定者,负责职业资格认定,指导高职院校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导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以培养满足行业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通过行业协会这一沟通平台,学校可以探听具体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需求标准等人力资源微观市场的信息、培养能得到企业认可和接受的技能型人才;企业可以了解到哪个学校有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或者是哪个学校能为企业员工提供职后培训)等信息,改变供需信息不对称的现状,降低校企双方搜寻合作对象的成本。行业协会面对学校和企业会员之间的利益矛盾和意见分歧,还可以进行利益协调,在校企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促成校企合作具体项目意愿的达成与落实;随着校企合作次数的增加,校企之间将会逐渐建立起相互信任关系,合作的深度、广度也会进一步拓展,企业会逐渐对学校的准人力资源、职业培训资源等形成互相依赖关系,最后形成良性互动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

2.以法律形式落实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通过激励机制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校企合作机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管理追求的是营利。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参与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获得收益。目前我国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主要是国务院的相关文件。例如,《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了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再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规定“企业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与职业教育发达的德、美等欧国家相比,第一,文件效力低。欧美国家是以立法形式确定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相关优惠政策,我国仅仅是政策文件形式,缺乏法律的强制约束力。第二,我国在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参与职业教育的税收优惠政策力度太小、几近为零[6],且只考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实际成本,未考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会成本,不足以使企业在校企博弈中选择合作策略,难以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缺少相应惩罚。惩罚是一种负激励,可以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只有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没有提高税收等处罚措施,势必会造成“参与职业教育与不参与职业教育一个样”的局面,不利于保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3.构建学校—学生—企业之间的协调机制,提高校企合作的实施成效

校企合作博弈与围棋中的博弈不同,学生不是落子无悔的棋子,学生是校企合作协议的执行者、最终受益者,是职业教育的利害关系人,对校企合作的实施成效具有重要发言权。学生对校企合作的满意程度,对学校改善内部经营管理、提升竞争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事关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学校应进一步整合校内管理资源,建立学校—学生—企业沟通平台,在顶岗实习或者是订单班等校企合作模式中,做好校、企、生(包括家长)三者之间的沟通协调,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保护学生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如顶岗实习应安排学生到专业对口的岗位进行实习,在选择顶岗实习的企业之前,让学生充分了解顶岗实习课程标准和意义,了解企业规模和生产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岗位工作内容、实习计划、实习期限、实习补贴等,尊重学生意见,在不改变顶岗实习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实习协议的具体项目和内容。由学生和企业双向选择,达成校、企、生三方签字认可的顶岗实习协议,使学生在自愿前提下投入到顶岗实习中,实现顶岗实习的课程目标。

参 考 文 献

[1]任旭,刘延平.从社会交易理论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N].光明日报,2009-01-31(3).

[2]姚国庆.博弈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5.

[3][美]埃里克·弗鲁博顿,[德]鲁道夫·芮切特. 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的范式[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61.

[4][美]范里安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441.

[5]安宇宏.帕累托改进与帕累托最优[J].宏观经济管理,2013(3):76.

[6]邓飞.职业教育,配套政策落实比文件重视更重要[N]. 中国经济导报,2014-07-17(B01).

作者:付俊薇?梁艳清?杨志伟

校企合作机制下高职教育论文 篇3: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创新机制的探析

摘要:校企合作创新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主动力,也是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的基本途径,高职院校只有针对校企合作创新运行的特征,构建和完善校企合作创新机制,才能促进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因此,研究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创新的运行规律,探析校企合作创新机制的构建和完善是高职院校必须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机制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突破点。但总的来看。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改进。究其原因,虽然是复杂多样的,但校企合作创新机制不完善关键。为此,笔者特对校企合作创新机制作如下探讨。

1、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创新的特征

高职教育是以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基础的,构建与完善校企合作创新机制必须以此为依据。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创新的特征有以下三个方面。

1.1 校企合作创新是以市场平台的创新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关系,校企合作就是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和企业都是市场运行的主体,企业要根据市场状况来设置岗位、招聘员工,以保证正常运行。高职教育的一切活动是为了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确定等都要以市场为平台,只有了解市场状况,才能明确企业需求,才能有效开展校企合作。所以,校企合作创新机制的构建必须以市场为平台。

1.2 校企合作创新是直接面向学生的创新

高职教育直接关系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创新的宗旨,因此,校企合作的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教学创新等都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结合行业与企业实际来开展,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把学生就业质量作为高职教育的基本评价标准。

1.3 校企合作创新涉及面广、关系复杂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创新不仅会涉及到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而且会涉及政策、市场和理念等问题,与技术创新相比,涉及面更为广泛。同时,由于校企合作各主体的职能、任务、目标及利益的不同,在校企业合作创新中各方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来确定合作关系,使合作关系复杂多变,给校企合作创新带来一定难度。例如企业的目标是盈利,高职院校的目标是人才培养质量,政府的目标是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学生的目标是就业质量和个人发展,各方都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考虑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内容,这就要求开展校企合作创新必须先统一认识,协调好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四赢”。

2、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创新机制的内容

这是指校企合作创新的各要素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相互耦合、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和功能体系。其主要内容是:树立校企合作创新理念的认识机制、保证校企合作创新稳定运转的运行机制、激发校企合作创新活力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校企合作创新行为的调控机制。

2.1 认识机制

理念的创新是校企合作创新的思想基础。虽然目前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有一定的积极性,但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只是出于解决师资力量、实训设备等办学能力上的不足以及提高学生就业率的考虑。作为企业,一些企业也仅仅将校企合作看作获得廉价劳动力一种途径或应付上级有关部门的手段,没有把校企合作看作促进产业升级换代,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大事予以重视,校企合作困难,校企合作创新就无法开展。因此,树立校企合作创新的新理念是塑造校企合作创新机制的起点。

2.2 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指在校企合作创新运行中,各创新要素直接的组合联系方式。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融资创新组合,可形成以资金为纽带的校企合作机制;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进行教学创新组合,可改革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企业、市场和学生的创新组合可整合成新的人才培养链,有利于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创新组合,可形成新型的组织结构和方式等等。不同的运行机制,由于其组合联系方式不同,创新的行为和活力也有所不同,直接关系到校企合作创新的效果。

2.3 激励机制

这是为校企合作创新运行提供动力的机制,关系到校企合作创新运行中各种创新要素能量的释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合作创新的动力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竞争压力。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如何?是否受企业欢迎?需要通过市场来评判,这就必然会引起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竞争的压力迫使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创新越深入,学生就越受企业欢迎,学校的竞争力就越强;对企业而言,若不进行校企合作创新,因循守旧,就不能获得适合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因此,竞争作为外在的强制力量,迫使高职院校和企业不断进行校企合作创新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利益激励。市场经济从某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利益经济,校企合作各方只有在对自己有利益预期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开展合作。利益预期大小与校企合作创新有密切的正相关,利益预期越大,校企合作就越深入,创新动力就越强。三是政策激励。校企合作创新没有政府的推动和政策支持,很难深入开展,因此,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物质和精神激励,以形成校企合作创新巨大而持久的吸引力,把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4 调控机制

这是保证校企合作创新实现预定目标和满足环境发展的约束机制,它是校企合作创新行为的控制器和调节器。在校企合作创新活动中,合作各方必须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使创新活动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实现创新效益最大化。调控机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从宏观层面看,校企合作创新要受到政策法规、市场规律、社会管理和经济形势等因素的约束;从学校和企业层面看,校企合作創新涉及到专业建设、办学模式、产权制度、组织结构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规章制度来规范:从师生员工层面看,校企合作创新的成效与其自我调控密切相关,因此如何调节和提升他们在校企合作创新活动中的自觉性、责任性和自我效能就成为调控机制的重要内容。

3、构建和完善流通创新机制的基本途径

为了促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创新的发展,我国应构建和完善市场主导、校企主体、政府推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校企合作创新机制,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3.1 加强学校转变理念,创新认识机制

认识机制是指通过一定方法和途径提升人们对校企合作创新的认识,转变理念,以推动创新行为,实现创新目标的内

在机理。因此,合作各方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理念、共同努力为校企合作创新营造长效机制。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高职教育的现实,完善校企合作创新机制应通过宣传、学习和培训来转变理念,树立三个新理念。一是正确认识高职教育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树立高职教育是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生力军的新理念;二是正确认识我国校企合作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高职教育的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平台,以校企合作创新为龙头”的新理念;三是要正确认识到校企合作创新的复杂性,将校企合作创新与市场创新、技术创新、材料创新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人才培养链为纽带来提升校企合作创新的总体水平。

3.2 加大改革,优化组合,健全运行机制

完善运行机制是校企合作创新顺利运转的前提,它涉及到校企合作创新的宏观环境状况、教育体制的改革、产权结构的变化、微观主体的塑造和政府的政策指导等要素。健全运行机制。首先要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政府有关部门要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创新的现状和问题,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支持和指导。其次,要加大高职教育体制和企业机制的改革力度,彻底改变校企分割,各自为阵的现象,依托行业,通过股份制和集团化等途径建立统一的高职教育体系。最后,要积极培育创新主体。校企合作创新的主体之一是企业,但由于目前我国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经营不稳定,使校企合作关系难以持久发展。因此,要大力开展资本营运,通过“购、并、转”等方式不断优化组合企业,扩大企业规模,为完善校企合作创新的运行机制奠定基础。

3.3 协调利益、合理分配、完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促进校企合作创新的推进器,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说明,我国校企合作创新的激励机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一,要处理好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关系。如前所述,竞争是校企合作创新的主动力,理应是竞争压力大,创新动力也就越大,但由于校企合作各方的竞争特点和目标不同,很难形成校企合作创新的合力,因此,合理规划校企合作创新的目标,使各方明确自己的竞争目标和利益是建设校企合作创新机制的重点。第二,要协调好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从理论上来说,校企合作创新能使各方均能受益,但在校企合作创新初期学校和企业不仅投入较大的人财物力,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效益则具有较大滞后性,若无相关政策的支持,会直接影响各方的短期利益,因此,加大体制改革力度并给予政策支持,协调好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是促进校企合作创新的重要途径。最后要加大政策激励的力度。近年来,为了鼓励校企合作创新,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予以激励,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激励体系,为此,政府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形成较完善的激励机制。

3.4 健全法制,保护创新,加强调控机制

根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创新机制的内容和要求,其调控机制的构建应重点抓好宏观与微观二个层面工作。

3.4.1 健全推动校企合作创新的宏观调控机制

为了规范校企合作创新,政府应通过政策和法律加以调控,其主要措施是:(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规范校企合作创新的行为。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也是一種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合作行为,需要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调节和规范。(2)制定高职教育发展的长期规划,运用各种政策和信息手段对校企合作创新进行政策指导和信息引导,为校企合作创新明确方向和目标。(3)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积极引导合作各方通过创新联盟、产学研相结合等形式开展联合创新。

3.4.2 完善学校和企业内部调控机制

其主要措施是:(1)加强现代企业法人治理机制的建设,明确责权利关系,通过规章制度来规范创新活动,形成长效机制。(2)加大改革力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使学校能根据校企合作创新的需要调整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专业设置等,并自主决定办学模式和管理制度,以实现校企合作创新的自我调控。(3)建立风险预警体系,进行风险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校企合作创新的风险损失,以提升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创新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沈霞,校企合作创新的研究[J],商业经济,2010(1)

[2]张俊英,校企合作面临的机制建设问题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5)

[3]孟金宝,离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创新研究[J]取教论坛,2009(14)

作者:郑光财

上一篇:音乐作品内容与形式分析论文下一篇:沉埋隧道工程对环境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