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培养艺术类学生管理论文

2022-04-28

摘要: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对艺术传媒学院2012届毕业生进行相关的就业情况调查,通过分析和了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应新形式下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管理方式新举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能力培养艺术类学生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能力培养艺术类学生管理论文 篇1:

浅析如何在新时期加强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思想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学生管理与日常思政教育的指导者、实施者及组织者。而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应重新定位自身的工作方向与内容,明确辅导员工作与学生专业成长、职业发展的内在联系,并在管理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对此,本文提出加强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的自我提升策略与工作创新方法,以期适应新时期对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

引言

高校辅导员是衔接学生与学校的纽带和桥梁,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学生接触最为紧密、时间最长、责任重大的教育工作者。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辅导员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人格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基本目标,进而通过培养学生自律、自强、自主、诚信、宽容、公平的自我观念和自我意识,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必须明确新时期对学生管理与日常思政的要求,从自我提升与管理工作两个层面出发,切实发挥自身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高校的办学品质。

一、高校辅导员的“自我提升”策略

由于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学生管理与日常思政教育的职责和义务,因此拥有过硬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及业务学习能力是辅导员胜任组织、实施、指导日常思政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抓手,同时也是辅导员切合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提升工作实效,创新管理工作方法的前提条件。对此高校辅导员应在深化认识工作实质的过程中,加强自我学习,增强自我价值。首先是道德修养。辅导员应成为拥有奉献精神、言出必行、胸怀坦荡、刚正不阿的人。并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道德示范”和“思想示范”,使辅导员的思想性格、为人处世、气质风度、言谈举止、道德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在爱心、公平、宽容、负责、认真、诚信、团结的品质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进而切实发挥立德树人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作用。其次是政治理论。为切实提升日常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与有效性,高校辅导员应拥有过硬的政治素养和政策水平,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立场及观点,并了解国际或国内的政治形式。最后是业务学习。科技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改变了学生的思想动态与行为习惯,使现代教育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提升学生管理与日常思政教育的质量,辅导员就必须充电学习,了解自然科学、法学、管理学、心理学及教育学等知识,使学生管理更加游刃有余。此外,高校辅导员还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和工作观念,一切从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关爱学生、爱护学生、体贴学生,并在学生管理中创新管理方法与管理手段。使学生管理更加科学、更加全面。

二、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创新方法

(一)构建网络工作平台

在学生管理与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中,辅导员通常需要全面把握学生整体的思想状况、心理情况及情感问题,但这却容易导致辅导员出现难以顾忌到每个学生的现象。而在新时期背景下,辅导员应构建出科学合理的网络工作平台,将互联网作为学生沟通、交流及管理的重要媒介,并为不同的学生构建出独立的电子数据库。将存在心理问题、情感问题及思想问题的学生整合到数据库中,并根据学生管理工作、日常思政工作的开展状况,明确学生问题的解决情况。当然在家校互育的背景下,网络工作平台,也可成为辅导员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的抓手,成为辅导员了解并记录学生情况的重要手段。此外,辅导员还可将大数据技術与网络工作平台结合起来,以此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构建思政工作体系

日常思政工作是辅导员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抓手和举措。但日常思政工作不应脱离高校思政教育的体系范畴,应与思政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高校辅导员需要加强与思政教师的合作力度,应构建科学合理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思政教育的进度、问题及所面临的挑战,并从日常思政教育的角度出发,补足传统思政教育所存在的短板。而在思政教育方法与形式上,辅导员应确保工作内容的形象化、本土化、地气化。可以利用焦点问题、社会热点,吸引学生注意,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思想导向及价值观问题。此外,高校辅导员还应将日常思政教育融入到班委会建设、班干部选拔、心理教育、就业指导、贫困生资助等工作中,使日常思政教育真正地成为辅导员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当然在这个层面,辅导员还应在主题班会、科技活动、教育活动、志愿活动中,渗透相应的思政教育知识和理念,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

(三)构建管理评价机制

在构建网络工作平台与思政工作体系的基础上,高校辅导员要想切实满足新时期对管理工作的要求,就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通过自我评价、学校评价、学生评价的形式,诊断出辅导员在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构建网络反馈机制,准许学生通过APP、匿名反馈辅导员在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将相关的问题记录到网络工作平台中,提升工作效率。其次,构建评价小组,高校应根据辅导员管理工作的职责与任务,确定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评价内容,并将辅导员工作质量作为职称评定的抓手。最后,自我评价。辅导员应将自我反思纳入到自我提升的范畴中,通过评价“管理目标”、“管理内容”及“管理方法”等方式,优化辅导员管理体系及工作模式。

结语

新时期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学生管理与日常思政教育等层面的新要求与新任务,要求高校辅导员树立“学生本位”的管理理念,切实把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思政教育、情感生活、生活帮扶中的责任,通过自我提升及创新管理工作的方式,提升辅导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此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和条件。

参考文献:

[1]袁艳. 以“三下乡”促进高校艺术类辅导员工作蓬勃发展[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02):154-156.

[2]张艳平. 湘西自治州中职学校政工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与策略[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S1):167-168.

[3]刘毓杰.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的新视角研究[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20(04):79-80.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9年淮北师范大学共青团创新项目项目“基于共青团工作视角,探讨提升化学专业学生学术科技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项目编号:GQTZD201905)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朱丽丽,1983年10月22日出生,女,汉族,安徽凤阳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毕业院校:云南大学;毕业专业:无机化学;研究方向:无机功能材料。

(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作者:朱丽丽

能力培养艺术类学生管理论文 篇2:

以就业为导向推动学生管理工作新发展

摘 要: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对艺术传媒学院2012届毕业生进行相关的就业情况调查,通过分析和了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应新形式下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管理方式新举措。

关键词:就业调研 就业问题 学生管理 创新创业能力

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加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推动学生管理工作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全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依托浙江省良好的经济发展优势,省内各大院校的就业情况相对较好,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我院藝术类大专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存在如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创新能力薄弱等诸多问题。要把学生就业工作做好,首先要了解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把学生从被管理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管理者[1]。

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的发展,艺术与传媒学院就业领导小组在2012届毕业生中进行了相关的就业调研,学生就业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就业心理问题突出。据调查分析,学生主要存在这几种不正确的就业心理问题。一是焦虑心理:由于担心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因为盲从、自负、自卑等原因,求职时受到拒绝或失败等挫折而形成的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二是自卑心理:一些学生自我评价偏低,过低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持到底的意志力。三是自负心理:与自卑心理相反的过于骄傲的自我膨胀感。四是攀比心理:当代大学生一部分存在争强好胜胜、虚荣心较强的心态。

2.专业技能不扎实。部分学生专业技能不扎实,一种情况是受高中阶段的成绩定好坏的学习思维方式影响,这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只注重自己的理论水平的提高,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对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不够重视,导致缺乏扎实的专业技能。另一种情况就是部分学生进人大学时基础较差,而自己却不愿意花时间去主动学习,容易失去对学习的兴趣,逐渐也就忽视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3.综合能力不强。这里的综合能力,除专业技能外,还包括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和思考能力等。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往往忽略其他方面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表现得比较内向,办事能力差,不善与人交往沟通。即使面试成功,在工作单位中也很难适应,也就更淡不上发展了。

4.职业规划意识淡薄。根据调查发现,我院学生半数以上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属于“临阵磨枪”型,到了大三上半年才考虑就业。就业方向不明或就业准备不足是导致大学生求职不理想或求职失败的重要原因。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基于以上我院实习学生的就业调查和分析,提出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方法,即要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又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素挂质的整体提高:

1.以点带面、点面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一般为两年或两年半,学生真正能在学校得到能力培养的时间和范围是有限的,因此要加强对各种积极分子的能力培养,在学生干部队伍当中锻炼出一批有能力、有思想的模范分子,做好以点到面的带头作用。

2.加强职业规划教育。这个工作应该分年级进行职业指导。通过举办专门的就业技能讲座,开展就业技能竞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就业困难学生,要组织专门的帮扶,请从事就业指导的老师对其进行专门指导,同时对这部分同学进行专门的强化训练,比如表达能力、面试能力等,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2]。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大学应当为增进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创造条件。在大学里,每一个人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使自身兴趣获得优先培养,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人性得以彻底解放。

通过大量考察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活动,根据培养平台的不同,可以将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做法划分为四种模式:教学实践结合型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型培养模式、依托科研项目型培养模式、“分层递进式"培养模式。每一种培养模式,我们分院都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以及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但是应该看到这几个方面学生的参与度不是很大,还没有对大部分学生形成较大的影响。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或者组合几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通过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改变,收到“四两拨千金"的成效[3]。

要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首先在教育评价上,教师要改变以往把考试成绩,通常是一次考试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的标准,建立一套综合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都纳入评价体系中,进行综合全面的考核和评价。其次在激励机制上,一方面要对师资队伍及骨干力量以利益激励,让他们的创新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和相应回报。同时,建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效特别突出的教师实行专项奖励,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创新活动提供资金便利。另一方面,通过奖学金、创新基金、奖励学分、创新学分、素质拓展学分等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并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便利以及导师专业辅导。

通过这次就业情况调查,我们发现了实习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就业问题。在仔细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从教育方法、加强职业规划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上提出上具体的想法和措施。我们应该看到,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和注重对学生职业素挂质的整体提高是我们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作者:叶阳

能力培养艺术类学生管理论文 篇3:

艺术类高校以评促建背景下思想政治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路径

摘 要 思政辅导员是艺术类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带头人,也是立德树人的骨干力量。新时代教育的发展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的提升是目前高校应当重视并系带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提升艺术类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必要性分析作为切入点,解析科研能力对于艺术类高校辅导员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艺术类高校 科研能力 思政辅导员

一、以评促建,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必要性

(一)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艺术类高校的发展已经全面进入本科评估准备阶段,作为艺术类高校思政辅导员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文件精神有计划高效的进行着学生管理工作。同时将基础性的日常管理工作文件进行整合归档,联系学生实际更好的服务教学,管理育人。结合本科评估的契机,进行管理工作文件的归档,在整个过程中建立起了大数据库,利用日常管理数据和案例来堆积思政科研素材。

科研能力的提升更好的指导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方法运用,同时促进了对学生思政工作的开展。比如遇到过心理问题的学生、厌学情绪高涨的学生、不听从管理的学生、突发状况的学生、恋爱问题的学生,以前都是记录事情的经过,在收集和整理所有材料进行汇总过程中,分析问题背后的社会环境、心理因素,从更层次的角度诠释辅导员开展思政工作的全面性。

(二)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加速我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进程

通过对全国教育大会文件精神的学习,我们所做的是立德树人的根本,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进程是我们的必经之路。艺术类高校根据文件精神组织辅导员,每个星期进行一个交流座谈会,每个人给自己定下每月目标,收集科研素材,以主题分类的形式进行科研的开展。辅导员会根据学生的学业预警等级不同,分别采取线下和线上的帮扶措施。通过对学生工作的全面认识,将工作经验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引领和指导学生的職业生涯规划,探索学生成长成才途径。我们作为意识形态的守卫者和服务教育的先行者就决定了我们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进程中不可松懈。

(三)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增强职业幸福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更加认可专业老师传授的专业知识,艺术类院校的大部分的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都是管理生活的全职助手。艺术类高校也应该多开展思政辅导员的专职课程,比如讲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纳入到学生的必修课程当中,由思政辅导员来担任专职任课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状态和细节行为的观察就会发现辅导员在平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应当注意什么样的问题,应该对学生的哪些行为或者想法做出进一步的引导。在上课过程中也得到了部分学生的认可,增强了职业幸福感,同时在管理学生工作时能够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学生认可你就自然会配合你的管理工作。也会减轻辅导员管理学生生活的负担,同时能给大部分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师生之间构建良性的互动关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全面提升思政辅导员科研能力的路径

在加强学习的过程中,思政辅导员不断的在工作中培养发现问题意识,我们不在局限于简单的整理一个学生突发事件的材料,而是通过相近材料探讨学生背后的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问题。思政辅导员应该在科研的主要途径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升科研意识

艺术类高校机制不断变革中,新时代的思政辅导员面临着新挑战和新机遇。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要脱离事务性工作的束缚,加强科研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是辅导员评定职称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

(二)以工作实际情况作为科研素材

例如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实习就业问题,安全教育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内容入手。在选题的过程中把握住四个原则,从自身的专业和擅长的类型情况出发,把质量放在首位,做综合性创新型研究,这也是作为思政辅导员在寻求科研路径中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价值所在。

(三)组建科研团队

以艺术类高校院系为单位,将每个院系的辅导员作为一个组织科研部门,按照辅导员的专业、特长等因素进行团队选择与划分。定期的组织学术交流座谈会,以表彰优秀科研辅导员的形式促进其科研能力的提升。

(四)提供科研保制度保障

艺术类高校应当从浅入深的建立科研保障机制,以高校各行政部门分别对于思政辅导员在课题申报、立项、课题运作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并形成相应的制度。同时也要将各项科研成果纳入到思政辅导员的评优制度当中,给予辅导员充分的保障和支持。

综上所述,提升艺术类高校思政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是作为艺术类高校发展的强有动力组成,要深刻的剖析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的重要性,同时要积极开拓科研路径,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积累科研素材再将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构建良好的艺术类高校科研机制。

参考文献:

[1]汪洋,庞海燕.基于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J].大众科技,2011(04).

[2]邓德球.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研究[J].河南科技,2011(04).

作者:李平

上一篇:CDIO模式下网络营销论文下一篇:烟汽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