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行业分析论文

2022-04-18

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5年第6期一个比较健全的行业风险管理应是“行业风险分析及信息提示、行业风险预警和行业授信政策约束”三位一体的框架体系。其中,行业风险分析是整个体系的基石,为制定行业授信政策提供充分的依据;及时的行业风险预警和风险信息提示反过来加强行业研究的针对性和行业授信政策的不断深化和优化调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市场营销行业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市场营销行业分析论文 篇1:

高职旅游课程教学效果提升路径与创新研究

摘要:高职旅游类课程因知识庞杂、理论枯燥等原因,其教学效果一直难有质的飞跃。以能力导向为研究路径,以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为载体,以教师的能力获得与转化为重点,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目标,在对同行经验进行总结提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实施“岗位驱动”教学模式、“大赛驱动”实践教学、“课程大阅兵”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有望突破高职旅游类课程的教学“瓶颈”,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旅游课程;教学效果;路径与创新

《旅游市场营销》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开设这门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市场运作能力。要想上好这门课,专业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如何获得这种能力?教师如何将这种能力转化为学生的能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以能力导向为研究路径,探讨了《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师专业能力结构基本框架的构建途径,并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教学组织与设计的思路与策略。

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

旅游基础知识整体把握能力 作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不论其专业方向是什么,对旅游基础知识的整体把握是一个基本的专业修养。这些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旅游概论、旅游地理、旅游经济学、导游基础知识等四个模块。只有具备了以上四个模块扎实的基本功,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才会得心应手,底气充足。

营销基础知识整体把握能力 旅游市场营销是一门涉及旅游学和营销学的边缘科学,因此,《旅游市场营销》课程的专业教师除了要求有扎实的旅游基础知识功底以外,还应具备较好的营销学基础知识,如营销环境分析、营销调研与预测技术、营销4P理论、营销策划等。

行业分析判断能力 行业分析判断能力是指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较好地把握旅游行业的发展前沿动态、旅游行业的游戏规则、旅游企业的运行管理的基础上,对行业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见解和主张。缺乏对行业的分析判断能力,高校教师服务于社会就会成为空谈。高校教师特有的身份和形象以及社会赋予高校教师的使命,使得行业分析判断能力成为高校教師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难想象,一个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的教师要想胜任教师岗位将会多么艰难,因此,努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学建设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学生能力发展的灵魂,也是教师教学的灵魂。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教师努力进行教学建设创新。教师自身是否具有较强的教学创新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在方法创新、手段创新、考试创新等方面下工夫。

核心竞争能力 目前,各地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高校教师内部的竞争格局将会形成。鉴于此,高校教师要苦练内功,打造风格,在专业授课、教学科研、学生大赛、社会服务等方面提高自己的影响力,从而间接地提升自己的综合核心竞争能力。

教师基本能力的获得途径

旅游基础知识整体把握能力的获得途径 旅游基础知识获得的主要渠道是大学4年的系统学习,但对于很多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非旅游专业毕业的教师而言,自学便成为获取旅游基础知识的主要途径。除此以外,到国内外兄弟院校交流和进修也是获得旅游基础知识的重要手段。

营销基础知识整体把握能力的获得途径 对营销基础知识的整体把握是旅游市场营销教师的基本功,其途径主要是依靠大学的系统专业学习或自学。当然,高校创造条件让年轻教师到旅游行业企业进行短期的营销实践,或到其他高校进修,也不失为一种快速提升教师营销实践能力的有益尝试。

行业分析判断能力的获得途径 行业分析判断能力是很多高职教师的“软肋”,其提高非朝夕之功。要求教师坚持做到“四多”,即“多关注,多思考,多做课题,多搞培训”。“多关注,多思考”是指《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师平时要对本行业的发展前沿、热点、焦点多关注,多思考。只有在这两方面做足功课,“做课题,搞培训”才会得心应手。反之,“做课题,搞培训”也会快速地提升教师的行业分析判断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途径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离不开勤学苦练,并非所有站到讲台上的教师都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达能力,同一句话由不同的人来讲,效果也会不尽相同。概括而言,要提高表达能力,要做到“四说”,即“多说,敢说,会说与不说”。“多说,敢说”即指教师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多加练习、大胆练习;“会说”指要注意运用多种技巧综合练习。“四说”中最难把握的是“不说”,“不说”不是从头到尾保持缄默,而是指学生能动手做的时候,说不如不说;学生能替你说的时候,说不如不说;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时候,说不如不说,等等。经验证明,那些从头唠叨到尾的“保姆”型教师所讲的话大概有近三分之二都变成了信息垃圾。“不说”的做法对于维护教师权威、提高学生注意力经常有奇效,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建设创新能力的获得途径 环境在变,生源在变,教学建设也必须紧随其变。教学建设创新的能力的提高是每一个高校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可以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考试改革、精品课程及资源库建设等途径加以提高。

通过创新将教师基本能力转化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达到以上各种能力要求后,接下来要考虑的便是如何将自身的能力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即通过各种创新手段将自身能力转化为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建议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确定课程的目标定位、教学内容的编排与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及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

(一)目标定位

课程定位 教师首先必须明确课程的定位,《旅游市场营销》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平台课,也是一门专业核心课,这一定位决定了该课程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培养目标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的培养目标可分为基本目标、提升目标和就业目标。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于旅游市场营销理论的基本掌握能力;提升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旅游市场营销理论的基本应用能力;就业目标是希望本课程能为学生增加就业筹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即在掌握旅游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技巧的基础上,能帮助旅游企业进行营销战略规划和营销策划。这是旅游企业最期望的一种能力,也是本课程培养的最高目标。

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是以能力为导向,对以上培养目标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具体分为基础能力、应用能力和策划能力三大模块。能力目标的提出将促使本课程始终关注提升学生的能力,能力目标设置的科学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的有效编排。

(二)教学内容的编排与创新

内容选取与组织安排 按照以能力为导向的思想,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即基础能力模块、应用能力模块和策划能力模块,且每个模块都有明确具体的内容节点。另外,每个模块的内容都对应着大概的分数,可以使学生在第一堂课就能做到胸中有“数”(如图1所示)。

岗位驱动教学模式 此前广为采用的“任务驱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因其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脱节而使学生常常陷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窘境,完成了一些任务,做了一些项目,但学生仍不明白哪个任务、哪个项目是为哪个岗位服务的。岗位驱动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的提出,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缺陷。它通过将项目练习落实到旅游企业销售部的每一个实际岗位,使学生明白“哪个项目为哪个岗位服务,哪个岗位需要哪些项目”,使项目练习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建设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教材选用。教师最好能按照自己的思路主编一本教材,一来自己好用,二来学生信服。(2)教学标准。要充分贯彻“岗位驱动”的教学思想,按旅游企业销售部的实际工作流程建立一整套《旅游市场营销》课程的实训教学标准。(3)教学网站。要建立一个《旅游市场营销》课程网站,将教学大纲、电子课件、作业系统、拓展资料、在线练习、学生论坛等置于该网站,方便学生在线学习、在线讨论和提交作业。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教学设计理念创新 教学设计理念的创新主要通过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三个方面来实现。职业性可以通过“流程再现、岗位驱动、现身说法”三个环节来落实。“流程再现”是指旅游市场营销课程讲授内容要能基本上体现旅游企业销售部的实际流程。“岗位驱动”要使每一个项目练习都能与销售部的岗位挂钩。“现身说法”可以通过企业指导教师讲课、往届毕业生来校讲座等方式来实现。实践性通常可从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毕业实习及项目实践四个方面进行。开放性是《旅游市场营销》课程的特点,可以通过在线实训、学生论坛、营销精英QQ群、鼓励课堂创新等方式保障其效果。

教学设计原则创新 教学设计原则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把握一条主线、倡导岗位驱动、推动项目落实、积极参加大赛”。“把握一条主线”是指任何营销类课程都有万变不离其宗的线索,即从营销环境分析到营销调研与预测,到营销4P理论,再到营销战略与策划。《旅游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师必须牢牢抓住这条主线。“倡导岗位驱动”和“推动项目落实”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岗位驱动靠项目落实,项目练习是为了明确岗位需求。“积极参加大赛”是指通过带领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营销类大赛,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运用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设计创新 对于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的设计可按“七步走”进行创新设计,以加深印象并提升效果,即“理解、演练、操作、认知、策划、提炼、巩固”。下面以旅游广告为例加以说明——理解:教师解释广告口号;演练:教师演示广告口号;操作:学生个人设计口号;认知:教师点评学生口号;策划:小组策划广告口号;提炼:小组提炼进行汇报;巩固:教师二次点评广告。

教学方法创新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最为擅长的教学方法。在总结同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旅游市场营销》课程的特点,笔者拟提出“3个三、4个点、8大法”的教学方法。“3个三”是指每堂课都要“复习三次,讲三个案例,推三个新人(指没有回答过问题的学生)”。“4个点”是指“练、写、说、辩”。营销课不仅要求学生完成当堂练习、写出营销计划与广告词,还要求学生能把计划说出来,甚至还要锻炼其辩才,辩倒对方。“8大法”是指“案例讲授法、实地调研法、沙盘教学法、采访教学法、游戏教学法、项目实训法、表演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在旅游市场营销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如能有针对性地灵活运用以上方法,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营销调研与预测章节,不妨采用实地调研法;在企业营销管理章节,不妨采用沙盘教学法;在歌曲营销章节,不妨采用表演教学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采访教学法,可放在本课程最后一堂课,以教师采访各个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采访的主题可提前通知学生准备,教师也可在采访过程中视情况随机调整,目的是通过采访这一形式,检查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整体把握情况。学生评委将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打分,最后由教师对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颁发如“综合营销素质最高奖”、“最佳小组创意奖”或“天才营销员奖”等奖项。

考核方案创新 考核方案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指挥棒。为提升教学效果,巩固教学内容,建议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并将其分解成为平时纪律、平时考勤、课堂抢答、小组作业、期中作品等环节。结合课程的特点,期末考试也可以采用开卷考试或面试等开放程度较高的考试方式。

(四)实践教学的创新

实践教学环境 一流的实践教学离不开一流的教学环境。《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校内基地。如商务谈判室、营销沙盘室、营销软件机房等;(2)校外基地。如合作旅行社、合作酒店、合作营销策划公司等。

实践教学项目 本着“理论课程实践化、实践课程实务化”的理念,在选择《旅游市场营销》课程的实践项目时,宜少而精,不宜面面俱到。概括而言,本课程的主要实践项目有环境评价的两种方法和SWOT分析模型;市场调研步骤、问卷设计方法及调研结果的处理;旅游产品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技巧;旅游产品价格制定的方法;如何卖机票;旅游企业广告创意与文案创作;营销沙盘的使用与演练;营销谈判技巧训练;营销大赛辅导等9个。

大赛驱动实践教学 大赛驱动实践教学是指通过带领学生参加相关的大赛,达到巩固、检验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具体而言,大赛驱动实践教学可分五步实施:(1)确定大赛。选定一个最适合本门课程的大赛,如中国商业联合总会一年一度的“全国商科院校市场营销大赛”、“新加坡国际市场营销大赛”等;(2)启动大赛。通过校报、校园网等校内媒体广泛宣传,让更多的学生知晓大赛并报名参赛;(3)大赛海选。在校内报名者中(主要是本门课程的必修生)采用三轮左右的海选,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通过比赛了解营销、认识营销并热爱营销,最后,挑选出能代表学校参赛的成员;(4)组队参赛。带队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备战并参加大赛;(5)大赛宣传。如果比赛成绩较为理想,返校后不妨在校内各媒体进行广泛报道,为下一年度的参赛做好预热。

旅游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是一个复杂、缓慢的过程,教师应当从知识准备、能力提升入手,准确把握课程定位,大胆进行方法创新和模式创新,使《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成为广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尹正江.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开放型教学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0,(8):51-52.

[2]肖江艳.浅谈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教学改革[J].价值工程,2011,30(10):291-292.

[3]刘晓丽.“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09,(28X):210-211.

[4]肖飛.项目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10):209,212.

[5]王群,陆林,杨兴柱.《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法比较及创新[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63-66.

作者简介:

刘晓明(1971—),男,湖南常德人,硕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与管理。

作者:刘晓明

市场营销行业分析论文 篇2:

商业银行行业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5年第6期

一个比较健全的行业风险管理应是“行业风险分析及信息提示、行业风险预警和行业授信政策约束”三位一体的框架体系。其中,行业风险分析是整个体系的基石,为制定行业授信政策提供充分的依据;及时的行业风险预警和风险信息提示反过来加强行业研究的针对性和行业授信政策的不断深化和优化调整。

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低位运行,实体经济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在三期叠加的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我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特征。新常态背景下,银行信贷风险呈现新形式、新特点。政策风险、行业风险、区域风险、环境风险等外部风险频发;信用风险、战略风险、财务风险等也呈集中暴发之势;实体经济风险最终将不可避免地传导到银行,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和经营压力空前。因此,加强行业风险管理是必然之举、必由之路。本文提出如何加强银行行业风险管理和体系构建的具体实践及思考,以期抛砖引玉,共图进步。

前瞻性行业风险管理意义重大

行业风险管理是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介于对宏观风险管理和单个客户、单笔业务的微观风险管理之间的中观风险管理范畴。行业风险管理,以美国Michael Porter教授提出的五力竞争模型作为分析框架,通过对行业环境特征、行业供求关系、行业财务数据、行业融资量等客观评价,防范行业信贷与经济周期、行业周期、企业生命周期发生逆向运行而造成的总量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同时结合银行自身的风险偏好,运用资产组合管理理论,优化行业信贷投放,避免集中度风险,确保银行顺应经济环境变化而做出优化安排。

提高授信决策的精度与水平。商业银行传统行业信贷管理往往依靠专家经验,不仅费用昂贵而且容易出现偏差。现代行业风险管理依靠科学的管理体系,由被动的、专家主导型,逐步向主动的、可计量的行业风险管理转变。在深入研究和量化分析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趋势及变化之后,全面了解不同行业及其企业的运行特征,及时总结风险发生的规律,对行业风险做出预判,提高银行授信决策的精度和水平。

优化调整信贷资产结构。通过行业分析,可以深度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不同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从而对行业的市场空间和市场竞争力做出预测和判断,进而为调整信贷结构提供决策依据。如产能过剩行业与新兴行业,通过深入研究行业内投资规律和客观条件,判断集中度风险,是否适合银行信贷进入;根据量化行业风险特征及规律,适时调整银行信贷资产投向的行业、地区和产品结构,等等,前瞻性地进行信贷退出和进入,从而科学地调节信贷资源配置。

为授信政策制定与调整提供重要依据。目前,国内银行业的行业授信政策多源于对单个行业的静态研究结果,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的动态管理流程,因而无法形成行业授信政策组合体系。在建立行业评级、行业限额等量化的行业风险体系之后,充分发挥行业计量工具的风险识别作用,为科学的行业授信政策提供制定和调整依据。

为信用组合管理奠定基础。信用风险组合管理是一家银行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目前国内大多数银行正在从传统的专家信用分析法向高级的信用组合管理模式转变。在健全银行内部转移定价机制、资本配置、风险绩效考核、数据仓库等基础工作后,信用组合模型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而行业分析和行业风险研究,作为信用组合模型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包括行业集中度、行业经济资本分配、RAROC和EVA指标,等等,对于实现科学的信用组合管理和资本回报最大化,都是非常重要的。

“新常态”背景下行业风险十分突出

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使得中国经济面临严峻的下行压力,产业发展失衡和部分产能过剩,经济面临结构转型、调整和升级的重大关口。国务院先后印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等产业结构调整文件,旨在引领国内产业结构进行转型调整。5月19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出台,表明中央政府从法律政策层面、到产业规划、投融资等环节都在大力引导产业优化升级,使我国产业结构在国际经济循环中,逐步从微笑曲线的低端,向中高端提升和演进。产业结构转型、调整、升级过程加速为行业风险管理带来了不确定性。

经济新常态下,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特征显著。在宏观经济由繁荣到衰退周期性转换的循环中,经济总量波动通过产业关联和供求关系在行业层面进行传导,表现出周期性波动规律。在当前的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亲周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景气度严重下滑,开工不足,亏损面扩大,面临的产业结构转型和调整压力巨大,企业破产、倒闭和负责人跑路等事件时有发生,行业景气陷入低谷。

行业信贷不良资产上升较快。2014年之前,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处于点式暴露期,主要集中于特定产业,分别为:钢铁、水泥、多晶硅、风电零部件等产能过剩行业以及造船、港口、纺织、货运等与出口相关制造服务业。2014年之后,行业风险则沿着产业链呈面式扩散,尽管钢铁等行业不良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是,煤炭、铁矿石、金属制品、建材、化纤、皮革、家具等行业不良率则出现较快上升,表明不良资产暴露已由特定行业传导至外围行业,行业信贷不良防控压力骤增。银监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2014年度)》显示,截至2014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8426亿元,不良贷款率1.25%,比上年末上升0.25个百分点。

建立“三位一体”的行业风险管理框架体系

2002年前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纷纷着手建立自己的行业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经过十多年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理念的演进和发展,各家行逐步形成了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相对完整的行业信贷风险管理框架体系。一个比较健全的行业风险管理应是“行业风险分析及信息提示、行业风险预警和行业授信政策约束”三位一体的框架体系。其中,行业风险分析是整个体系的基石,在对行业结构特点、发展趋势、总体竞争态势和总体财务情况的深入分析之后,为制定行业授信政策提供充分的依据;同时,及时的行业风险预警和风险信息提示也反过来加强了行业研究的针对性和行业授信政策的不断深化和优化调整。

行业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行业研究、行业评级、行业限额和行业授信政策、行业监测等层次,依次递进。

一是行业研究。这是“三位一体”风险体系的基础,是在数据分析和专家经验基础之上,对行业运作规律、发展现状和前景、银行内部经营情况、行业投融资情况等进行的综合分析研究,最终工作成果体现为行业研究报告。

二是行业评级。这是指对目标定位的重点行业进行信用分析评价。在银行内部评级法的基础之上,通过定量和定性指标度量行业风险,如行业成熟度、内部竞争和发展前景、风险因素等,对行业风险进行综合计量评价。行业评级为行业授信政策、限额制定、经济资本分配提供量化依据。

三是行业限额。是基于行业发展战略和风险偏好,对商业银行特定行业组合和交易层面所设定的能够承受的行业最大风险。行业限额管理是在行业风险计量和组合分析基础之上,对行业限额进行分配、监测和控制调整等动态管理过程。行业限额一般可分为贷款限额、监管资本限额、风险敞口限额和经济资本限额等。

四是行业授信政策。在明确行业政策目标和总体原则的基础上,对行业信贷区域投放、子行业的聚焦和产品投放等提出指导性策略。行业授信政策包括行业分层、行业策略、客户定位、产品分类等具体要求。

五是行业监测预警。在制定行业授信政策之后,银行资产监测部门对行业授信运行情况进行监测。持续性地收集和优化行业预警信息,提前设定预警线和预警指标区间,行业风险预警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从行业预警到企业预警;从企业预警到行业预警。

商业银行行业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

近年来,国内银行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实施为抓手,全力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行业风险管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在组织架构、行业分层、行业限额、政策工具等方面积累了实践经验。

首先,理顺行业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和流程。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为内核,在风险管理部门行业研究、行业风险计量的基础上,战略规划部门制定年度发展战略,计划财务部门设定行业RAROC指标,风险管理部门组织年度行业授信政策制定并提交内部有权审批机构审议通过。行业授信政策颁布后,市场营销部门应配套出台年度行业营销和产品指引,分支机构具体实施执行。授信审批部门按行业分工进行专业化审批,资产监控部门对行业限额的执行进行监控并及时发出行业风险预警,风险管理部门对前述环节的反馈进行政策和模型工具的重检和矫正,形成闭环的行业风险管理体系,详见图1。

其次,加强行业研究,夯实行业风险管理基础。建立两级行业研究机制:总行层面负责涉及全行范围的行业和领域研究,分行层面负责本区域特色化行业或产业的研究。建立两级研究员队伍:总行风险管理建立专职行业研究员队伍,通过面向总行部门和分行遴选行业研究员,组成行业研究小组,承担行业跟踪研究报告等工作。行业研究小组定期出具行业研究报告,为全行授信业务发展提供政策指导。

进而,实施行业风险分层管理,分类制定行业授信策略。银行以RAROC和EVA最大化为目标,按国家产业政策、监管要求、行业基本面、风险偏好、不良率等因素进行修正后,对主要行业实行分层管理。行业授信策略一般可分为:优先支持、优化调整、严格控制、压缩退出四个层次。

另外,银行以风险计量工具为基础,通过对行业组合维度的RAROC、EVA的计量,分析行业组合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水平与经济增加值。对于RAROC和EVA指标均相对较高的行业,即落在坐标图右上方的行业,如公共设施管理行业,其行业分层策略为“积极支持”;对于RAROC和EVA均较低的行业,即落在坐标图的左下方的行业,如批发零售业,其行业分层策略为“压缩退出”;其他行业分层策略为“培育”或“调整”,详见图2。

银行鼓励大力拓展优先支持和优化调整类行业,压缩限制类行业授信,引导授信结构优化调整。全行优先支持类和优化调整类行业贷款占比要逐步提高,全行限制支持类行业贷占比要逐步下降。

再次,以资产组合收益率最大化为目标,设定行业风险限额,防范行业集中度风险。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推动实施,经济资本、RAROC、EVA等工具和方法的引入,行业风险限额不再单单是一种风险防控方法,而成为实现发展战略和股东最大化收益的重要手段。行业风险限额设定方法总体思路如下:

以行业资产组合的RAROC最大化为目标:

maxRAROC(xi+Δxi+…xn+Δxn)

一般采用规划方式求解,约束条件大致如下:

信贷增量总量

s.t. 行业三年平均增长率

国民经济行业占比

最终行业限额设定的方式:通过规划求解得到上述约束条件下的各行业的最优增长比例。

在充分考虑行业、客户、区域等维度的信贷规模、资产质量和风险回报水平的前提下,设定政策导向。在组合层面,充分考虑行业风险回报水平、信贷增量计划、行业增长潜力以及国民经济结构占比等因素,采用组合最优化的定量工具,计算限额初值,经定性的行业分析及专家调整的方式最终设定行业限额。在中观层面对同一行业的资产组合风险集中度进行管理和控制,以达到一家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的最优化配置。

最后,综合运用行业风险管理工具,确保授信政策有效性。商业银行还应综合运用各类管理工具,确保行业风险管理政策的落地实施:综合类工具,如授权管理、行业分类政策等;限制类工具,如名单制管理、立项管理等;引导类工具,如区域指导、信贷计划等,如表1所示。

行业风险管理的进一步探索与思考

加强行业资产组合管理的权威性。行业限额是银行信贷资产集中度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但需要与区域、产品、期限、客户等多个维度进行组合才能发挥对资产组合的优化作用。例如,区域组合层面,结合区域具体的行业风险特征和银行业务状况,对重点关注行业在各地区分别设定区域限额;如对房地产行业在重点关注城市设定城市限额;产品组合层面,对钢铁、有色等强周期行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按照其风险余额逐步进行压缩。

提高行业风险预警水平,形成行业风险闭环管理。在国内银行的风险监测体系中,一般仅对客户和交易层面的风险进行贷后监测,但尚未完全建立起专门化的行业风险预警体系,尚未建立专门的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流程机制。在上述行业分析、行业风险计量、行业授信政策制定调整的链条中,尚缺乏独立的行业风险预警体系并与之形成闭环管理。在今后行业风险管理日趋深入的进程中,行业风险的政策制定、制度执行、监测部门应形成闭环的风险预警机制流程,一旦发现预警信号后,应立即发出风险信号,并相应调整行业、地区的授信政策。

分步推进行业客户名单制管理。商业银行随着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进程的深入推进,客户数量的迅猛增长,风险管理部门在前述行业分层的基础之上,可进一步深度参与制定行业规划,逐步做到“风险前置”;同时,在行业研究和分层的基础上,逐步实现重点行业的客户名单制管理,如医疗、文化、新材料、新技术等新兴战略性行业领域,引导银行信贷资源优化配置。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5年第6期。

作者:孙德顺

市场营销行业分析论文 篇3:

美食无国界?全球好食材美食+绿色食材国际论坛在北京举办

2016年6月25日,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主办、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旅游饭店餐饮委员会及企业家委员会承办的“美食无国界?全球好食材”美食+绿色食材国际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杨柳、秘书长尚哈玲出席会议。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会长、新加坡餐饮协会会长周家萌,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企业家委员会主席孙晓春,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旅游饭店餐饮委员会特邀顾问、云南省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执行会长杨艾军先后致词。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旅游饭店餐饮委员会主席高福主持会议。来自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乌干达、韩国、日本、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餐饮企业家及食材供应商齐聚论坛,共享经验。

美国中餐联盟主席朱天活,哈尔滨马迭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瑞强,中粮集团大客户部总经理刘悦,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部长王晓珊,中质国检(北京)认证技术有限公司主任姜峰,上海高谛文化发展公司主任后德仟,地中海知名厨师阿曼多?贝哈尔出席论坛并演讲。

美国中餐联盟主席朱天活作了“中餐在美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主旨演讲。对2016美国中餐业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读。

哈尔滨马迭尔集团董事长刘瑞强在论坛上作了“顺势而为,回归本质——新常态下传统餐饮的发展方向”的主旨演讲。他提出,当前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适应调整期,也是各行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餐饮业要顺势而为。

中粮集团大客户总经理刘悦作了“布局全球 连接世界”的主旨演讲,和参会代表一起分享了中粮集团“买全球、卖全球”的全球战略,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

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部长王晓珊对“品牌文化助力老字号中餐走向未来”作了深入解读。他从集团化战略,统一品牌;坚持特色,延伸品牌;质量管理,确保品牌;连锁经营,发展品牌;自主创新,提升品牌;互联网营销,增力品牌;特色文化,丰富品牌;以人为本,夯实品牌;履职尽责,成就品牌等九个方面分享了老字号品牌发展经验。

中质国检姜峰主任对当下热门的餐饮行业标准化与发展趋势作了行业分析。他表示,标准化有利于维持有序市场,提高市场运营效率,经济全球化把标准推上了战略高度。

论坛特邀嘉宾上海高谛后德仟博士及地中海知名厨师阿曼多?贝哈尔先后作了精彩的演讲,就美食与艺术、文化相结合作了深入阐述,并介绍了西班牙好食材。

此次论坛第二环节采用了高端对话模式,邀请最美食会员卡投资人张儒、河北泰美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耿秀彬、爱德发国际贸易(北京)有限公司CEO安杰利斯?乔治、阿五黄河大鲤鱼品牌创始人樊胜武、厉家菜董事长王尚礼等五位餐饮酒店及互联网业大咖在资深媒体人TimeOut中国北京营销中心总经理欧文的主持下,对中餐国际化及中餐标准化和中餐美食与绿色食材结合两个话题展开了深度讨论。

论坛上,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旅游饭店餐饮委员会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战略投资研究中心达成合作意向,双方今后将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美食与好食材走出去、引进来进行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同时也与艾威联合旅游顾问有限公司就中国出境旅游优质服务供应商计划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将借助该计划更好地宣传境外优秀中餐企业,帮助这些企业获得更多商业机会。

高福主席、孙晓春主席代表大会组委会接受了著名书法家姚景林大师为大会题写的“东方遇见西方”主题书法作品,为“美食无国界 全球好食材”国际论坛画上圆满句号。本次论坛也得到了缘天然乳业集团、爱德发贸易集团、吉林叶赫印象集团、北京出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今后该会议还将在海外国际化大都市和中国知名城市相继举办,必将促进中西美食的交流合作与对话共赢。

上一篇:综合营销策略分析论文下一篇:保险业与政府责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