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效果提高市场营销学论文

2022-04-22

摘要:目前日语专业毕业生的供需矛盾极为突出,企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减缓,要求进一步提高,如何使学生符合日企的人才需求标准,是高校商务日语教学亟需解决的课题。本文从近年来日企人才需求的变化出发,概述了中国目前商务日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就商务日语教学的课堂改革提出了一些粗浅的意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效果提高市场营销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效果提高市场营销学论文 篇1:

“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创新路径分析

摘 要:文章主要阐述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同时说明增加考核比重、实施混合式教学、探索开放式教学、构建网络教学平台、根据社会人才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以及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实施针对性教学等教学创新措施。教师要针对市场营销专业所蕴含的特点,提高该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水平,缩小学习与工作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为毕业生快速融入工作提供助益。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基础教学

1 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当下计算机基础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迟迟无法提升。首先,教师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缺乏重视,长期以来以理论教学为重心,将实践教学视为理论教学补充,学生在上机课也仅在看、听,缺少亲自操作,缺乏实践能力培养。其次,自主研发学习程度不够,教师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时,并未对教学内容深入探索,依旧照本宣科,教学活动内容缺乏创新性,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热情,处于被动灌输学习、机械学习状态。最后,移动教学还未成熟,存在教学资源内容匮乏、传输速度缓慢、交互手段单一等问题[1]。

2   “互联网+”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作用

传统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效果较差,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識时,仅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并未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存在差异性。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无法满足,学习效率低下。但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能根据学生差异性因材施教,依照学生个性化发展采取针对性教学,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基础计算机知识的效率。此外,“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能弥补传统教学的缺失,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打破时间、环境限制,无论何时何地,教师都能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布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选择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依照自身实际学习水平系统化学习。计算机技术教学内容复杂烦琐,而教师在“互联网+”背景下,能利用多种形式实施教学,使学生借助微信群、贴吧等形式吸取知识,以更全面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2]。

3   “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教学创新措施

3.1 增加考核比重

课程考核是教学中的一部分,课程考核够客观地评价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效果,科学的考核模式能从侧面反映出教学质量。“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公共必修课程,其考核方式多采用综合考核模式,将学生学习过程占总考核成绩的40%,而期末统一考试所得出的成绩占总考核成绩的60%。此种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直接影响,使学生将精力放在期末考试,从而忽略了日常学习的过程,导致学生仅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较弱,缺少实践操作经验。为此,要将考试与考核有机结合,将学生学习过程考核比适当增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技术。例如,将期末总成绩划分为总考核成绩的50%,而日常实践学习过程成绩同样划分为总考核成绩的50%,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主动参加实践活动,提高计算机实践能力,强化教师教学效率效果,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失[3]。

3.2 实施混合式教学

“互联网+”时代的主要特点包括移动网络终端与网络资源,该模式下学生获取网络资源不再受时间、地点的制约。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该特性,引导学生采取正确措施获得学习资源,根据自身需求安排学习时间、内容以及地点,随时随地学习计算机知识,打破传统学习模式的制约。此外,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也从讲授式转变为问题讨论式,教师会引导学生根据所提出的问题主动思考,以弥补灌输式教育缺失,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效果。“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较为复杂,在各院校通常按每学期30课时左右的任务开展教学,且覆盖面广泛,学生基础薄弱,若采取统一式教学会降低教学效果,且该模式也无法满足所有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为此,要实施混合式教学,让学生根据学习资源内容学习,并依照实际情况适当制定学习目标。教师要通过布置作业任务,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点的记忆,并将此作为期末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鞭策学生主动进行线上学习。学生线上学习时,能选择与自身学习能力相符的计算机课程,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也能通过线上学习提升自我。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时,只需布置综合性的操作任务即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应用技巧,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例如,教师开展Word表格教学时,需要求学生在课前主动搜寻网络资源,掌握基础操作知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向学生展示表格应用案例并加以演示,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模仿教师制作相似表格,通过模仿、分析掌握该信息技术。教师应要求学生对表格制作过程与要点进行讲解和展示,对于重、难点或存在瑕疵的部分及时给予建议,帮助学生补充,并加以演示,以此强化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效果。

3.3 探索开放式教学

院校要加强机房管理工作,提高对计算机教师的要求,规范教师行为。网络平台教学模式对教师教学素养、机房管理要求相对较高,机房要增设门禁系统,并将其与学生的一卡通相连,以确保学生只能利用一卡通刷卡,才能进入机房。例如,教师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摒弃灌输教学模式,及时解答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利用设问、解答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效果。此外,要注意机房使用权限划分问题。机房的使用需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师授课时间进行划分,并据此安排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开放式教学模式,能根据实际需求及兴趣爱好,适当选择学习课程。该模式与传统授课模式相比更具灵活性且自由空间较大,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主动性,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以此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

3.4 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优势,为学生构建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促使学生与教师在教学平台实时互动,以此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构建网络教学平台时,要确保平台内容的完整性,将账户管理、学生学习、教师教学3个板块纳入平台。构建网络教学平台能充分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将抽象知识网络化,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接收计算机知识,并将其转化有效应用,有效提升计算机技术,充分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缺失,打破抽象思维界限,为学生搭建良好学习平台,让学生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学到计算机基础知识。例如,学生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师或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当学生出现疑问时,能在教学平台在线寻求教师解答;教师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布置、接收学生作业。但平台管理者需加强管理,以防止平台内部出现影响平台正常运行的现象为前提。

3.5 根据社会人才需求调整教学内容

面对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以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创新教学模式与内容,借此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效果。教师要增添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内容,将计算机发展现状及特点实时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发展趋势及实际情况,对未来工作制定科学规划。例如,教师应在实践教学中增加计算机硬件及周边设备应用与维护的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结构较为复杂,运作时出现不明问题的情况较多,所以教师要针对计算机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如系统安装、硬件连接、打印机共享设置等,开展应用、维护教学,为学生未来工作效率提高打下坚实基础。教师要根据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及时完善教学内容,将传统办公软件作为基础,逐步增添计算机硬件维护、基础网络设计、办公软件以及新技术理论知识,充实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储备,并将两者并列,以确保学生能在未来岗位上应用到所学知识,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充分发挥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作用。

3.6 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实施针对性教学

各院校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并不感兴趣,其主要原因是所学内容与自身专业不符,认为在未来就业无法发挥作用,所以对学习缺乏热情。对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根据各专业对计算机应用需求,有侧重地对学生实施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活动,将教学课堂转变为实际工作情境,借此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充分提高教学效率效果,实现计算机教学目标。例如,教师要针对会计专业特点与发展前景,对该专业学生实施针对性教学。教师可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时,将Excel内容划分为重点,并以会计专业中的工资表或数据表为案例,对学生传授Excel计算机基础知识,有效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技术,以此强化计算机教学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要跟随时代变化及未来发展趋势,酌情调整教学内容,利用移动网络终端与网络资源优势,为学生构建网络学习平台,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限制,有效提升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策.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计算機基础教学改革[J].数码世界,2020(1):209.

[2]马靖轩.“互联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新模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14.

[3]旭李.“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分析[J].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2020(7):247.

(编辑 王雪芬)

作者:杨力

教学效果提高市场营销学论文 篇2:

从日企人才需求看商务日语教学改革

摘要:目前日语专业毕业生的供需矛盾极为突出,企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减缓,要求进一步提高,如何使学生符合日企的人才需求标准,是高校商务日语教学亟需解决的课题。本文从近年来日企人才需求的变化出发,概述了 中国目前商务日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就商务日语教学的课堂改革提出了一些粗浅的意见。

关键词:日资企业 人才需求 PBL学习模式 校企联合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中日两国经济联系的日益加强,在中国的日本企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多,自90年代末以来,中国高校的日本语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10年中国内地开设日语专业的学校已经达到466所[1]。目前日语专业毕业生的供需矛盾极为突出,企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减缓,要求进一步提高,如何使学生符合日企的人才需求标准,是高校商务日语教学亟需解决的课题。

一、日企人才需求的变化

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在中国的日本企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主要以翻译为主,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较少。随着日本企业在华发展,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以2011年对大连市80家日本企业(涵盖制造业、贸易及服务业)的调查表明,除了具有娴熟的日语能力之外,还要求应聘者最好有会计或人事管理方面的知识。贸易产业中对专业知识有要求的公司为62.5%,服务业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最低,只为27.3%。以上数据表明,在高校日语教育爆炸式发展的今天,企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呈现细分化趋势,已经由单一日语型人才向既掌握日语又具有一定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发展。

二、商务日语教学现状及问题点

目前进行商务日语教学的高校达235所,在校生已达到15万人。承担商务日语教学任务的教师有3200人,占日语教师总人数的30%左右[2]。各个学校为了培养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在开设基础类日语课程的同时,还设立了经济学、经营学、市场营销及国际贸易类的相关课程。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提高商务日语交流能力的同时,具有了相关商务领域的业务知识,更加契合了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但是,在商务日语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①在教学方式上,以教为主,学生参与性不强。②在教学内容上,显现出重实务、轻文化的趋向。③在教学效果上,缺乏综合的评价体系。

三、针对现状提出的几点意见

(1)导入PBL型学习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PBL型学习模式,指的是问题发现解决型学习,学生自己思考为了解决问题,有必要掌握哪些知识,并致力于解决的学习过程。与被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相比,学生更易于理解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并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学生首先被分成学习小组,被教师传授相关知识,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学习,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确认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再次进行理解、学习、消化和吸收,最后把掌握的知识用于解决问题。

在授课方式上,不再进行简单的情景重现式教学,而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其实践能力。例如在商务日语听说类的课程上,可以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访问活动。教师首先对访问时的语言表达进行指导,由小组制作访问提纲,并进行电话预约练习,围绕提纲进行采访,最后大家对访问内容发表感想并总结。在经贸类的课程上,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提出问题,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工协作完成任务,最后由小组的核心成员呈现问题解决方案。在如上练习中,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被调动起来,不再被动学习,而是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

(2)开设日本企业文化类课程,并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对日资企业及毕业生进行关于就业问题点的调查中,处于问题点第一位的是对日本人的主张及真正意图的把握,其次是理解日本人的暧昧表现,第三位是与日本人之间人际关系的处理。可以看到,讓学生感到为难的不是日语能力,而是对日本企业文化及商务礼仪的了解。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把日本企业文化的讲解纳入课程体系,并对中日文化进行比较,在教学中可以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帮助学生理解日本企业文化,使学生能够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打破文化壁垒的束缚。

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和日本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提高语言能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了解更多的文化内涵,例如从称呼来判断内外关系,从暧昧表现来判断对方的主张和立场,对报告、联络、协商工作方式的理解等。此外,还可以邀请企业人士以企业文化为专题开设讲座,就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工作中的文化摩擦从实践的角度给予学生指导。

(3)确立综合的评价体系评估学习效果

在上述PBL的教学模式下,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及教师评定三者结合的评价方式,可以给每种评价设置不同的比重,在考察知识理解和记忆的同时,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方式呈现能力都被计入考察范围之内。在内容上可以适当降低知识记忆部分的比重,在考察方式上也可以采用卷面测验和项目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并在项目考察时进行能力要求细分,根据重要性设置不同的分值,力求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准确、全面的评定。

综上,在日语专业毕业生供需矛盾极为突出的经济时期,如何使学生符合日企的人才需求标准,是高校商务日语教学亟需解决的课题。为了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很多高校致力于培育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商务日语人才。教育工作者应当认清商务日语教学的现状,从日企人才需求的变化出发,结合教学实践,对商务日语教学进行卓有成效地改革。

注释:

①修刚.2011.转型期中国高校日语专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日语学习与研究.第4期.p:1.

②李爱文.2011.中国商务日语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展望[J].日语学习与研究.第4期.p:7.

参考文献:

[1]周林娟,潘幼芳.2009.中日商务人才需求与商务日语教学改革[J]. 日语学习与研究,第2期. p:118-122.

[2]王玉.2011.论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实施[J]. 日语学习与研究,第3期. p: 72-78.

[3]茂住和世.2004.異文化環境に適応人材に求められるもの[J].東京情報大学研究論集,Vol7.No2 p:93-104.

项目信息: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资助(校政字[2013]168号文件,序号32重点项目)

作者:李念念 谢燕

教学效果提高市场营销学论文 篇3: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旨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使其在知识储备、实际操作、过程认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准确分析学生学习需求,把握学习的兴趣点,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是当今高职教育的一大显著特色。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

“狠抓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各高职院校“十三五规划”的发展目标,现在这种趋势已经深入到高职院校的各领域。“狠抓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致力于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及调整教学模式,驱使学生主动学习、愿意学习、爱上学习,保持持续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在高职教学活动中,重在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其创新、创造及创意能力,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在常规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是大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培育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目标,绝不是空中楼阁,更不是“摆设”,课堂教学更是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和体现,为了实现与就业岗位的无缝结合,高职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形式,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及发展方向。学院教师通过企业挂职锻炼、走访调研、交流学习、学术研讨等形式,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调整教学模式,力求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也在不断适应学校和老师的方法及要求,共同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努力使自己能够成为人岗匹配度较高的人才。

二、学情介绍及《市场营销学》课程简介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的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属于专科第二批次,生源绝大多数属于省内,在校学生人数为九千左右。据学院相关调查表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在校生是非常想通过大学课程学到真正的本领和技能,使他们逐渐厌学的排名考前的三个原因为:其一,上课听不懂,太抽象,太理论,甚至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其二,不时的翻阅教材,看不懂,和老师讲的也不一致,感觉教材没有什么作用;其三,学校所能提供的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或者说是在校期间能够参与的“兼职”太少,在学校的时间多,但是不知道做什么。基于以上及其更多的调查结果,我们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本着良心办学,教授知识和技能,专注培养更多的符合行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本文将以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的《市场营销学》这一课程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并将研究成果在实践教学中反复实施和论证,不断优化和提炼,力争做到学生满意、教师提升、受到学院肯定的教学模式。《市场营销学》的理论教课框架大约分为四个模块,即:“总论”、“营销战略分析”、“营销战术”及“市场营销的新发展”。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实施,通过各种反馈和评价技术,再进行不断论证,改进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活跃,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最大可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到达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是复杂的,根据我院开展实地调查的结果,我们将主要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

第一,学校因素。高职学院办学时间不是特别长,在教学管理、师资管理、学生管理及专业建设方面的经验及举措不是特别丰富。俗话说,市场调查是执行的基础,企业经营管理的运作需要建立在真实的市场调查基础上。然而,部分高职学院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情调查、学习态度调查、评教调查及各项心理测评等不是特别重视,不能够对学生的情绪、心态、认知等进行跟踪管理,自然而言,未能对教学过程进行及时调整。学校应该重视各项与学生学习相关的调查和摸底,完善学生反馈教学信息的渠道,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重视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合理及时作出调整,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和学习方式的科学化。

第二,教师因素。高职学院的任课教师大概分为三个大类:校内专职教师、校内兼课教师及校外兼职教师。校内专职教师普遍有课时量的要求,尤其是民办高校的专职教师课时量比公办院校、本科院校都偏高,专职教师能否保质保量的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且具备较高的课堂效率,值得深入探讨。校内兼课教师多数是行政部门老师或者担任行政职务的老师,他们本身的工作重心在于事无巨细的行政事务,他们能否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也是不易量化的。而校外兼职教师的教课责任心也是不易测量的,有的校外兼职教师本着“上一节课算一节课时费”的心态,对学生及教学毫无责任心,对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也不重视,不优化,“照本宣科”的现象十分严重。更有甚者,有的老师为了应付课时,以“凑数”为目的,如播放视频时间较长、安排学生较长时间完成课堂作业、多次以“教学参观”为由带学生外出等等,这样的教学现象极大的削弱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较大程度的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学生因素。通过我院新生入学心理测评、期中评教、教学信息员的信息反馈等渠道收集到信息表明,85%以上的学生对课堂学习寄予了较大的希望和热情,他们渴望通过课堂教学学到知识、学到技能、学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等。导致他们厌学的原因也很多,其中也有自身原因,一方面,经历高三后,思想和行为上均需要彻底放松,这一放松,没有束缚,可能时间就放长了。另一方面,对自己将来的路,对毕业后的就业和实习,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的和现在课堂上所听、所学的有什么关系。所以,在课堂上,出现了埋头睡觉、埋头耍手机、听音乐、埋头看小说……许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现象。大一、大二、大三的课堂均是如此,周而复始,风气一旦形成,便会影响到更多的同学。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还是得从当前的学生、学情现象入手,学的个体均是有差异的,我们要鼓励所有学生回归课堂,追逐学习的乐趣。

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市场营销学》为例

基于以上对于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的研究,我们将以《市场营销学》的课堂开展详细阐述教学过程,并不断实施、论证、调整、优化、创新。

(一)鼓励教师课堂教学创新,设置相应激励措施

老师的工作重心不能是为了完成课时而上课,不顾学生的感受,也不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一言堂”完成教学。教师唱独角戏或者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将导致教师没教好,学生也没学好,课堂教学效果很差。任课教师要更多的考虑如何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突出创意,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主动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

就教师而言,掌握零碎的教学技能和片面的一技之长是难以从整体上把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须将具体的方法、技巧上升为策略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致力于设计科学教学流程,并申请示范公开课展示教学设计的老师,学校应该设置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更多的老师参与,智慧的火花多次进行碰撞将会积淀更多的创意和创新思维,有利于我们共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二)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呵护每一颗智慧的种子

高职学院的学生,对理论的学习感到枯燥,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然而他们自己动手、实际操作的渴望却十分强烈,他们大胆设想,构思新颖巧妙,积极实施,细心总结的特点都能为他们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当然,学生之间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和人格差异,我们要重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不搞特殊照顾,正确引导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课堂教学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市场营销学》的第一个模块“总论”,具体包括市场营销概述、学会市场调查、分析了解市场营销环境和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我们在校内组织实地市场调查,学生们自由分组,根据调研主题“关于在校大学生对学校食堂满意度的调查”,同学们开始设计调查问题、实施调查过程、分析调查结果、完成调查问卷等一系列过程。最终,反馈到老师处的调查成果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小组非常认真,实事求是,每个环节都落实到实处,严格执行,根据自身调查结果得到自己的调查结论;有的小组却是喜欢偷懒,甚至“造假”,自己在网络上“复制”调查问卷,自己给自己做市场调查,或是抄袭别的小组的调查结论;有的小组则表现得比较中庸,自己动手做一部分,再“造假”一部分等现象。表现优异的学生,我们要以表扬为主,多肯定他们的成绩,同时指出美中不足之处。对于存在“偷懒”现象的学生,不能一票否决,进一步了解他们在实施调研过程中的“拦路虎”,肯定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是有能力漂亮完成任务的,鼓励他们重拾信心,课堂实训即是将来自己实际工作的缩影,每一位同学都要以一种事业心和责任心的心态对待每一次实训,保质保量的完成。学生的内心渴望被肯定、被重视,特别是老师对自己的鼓励和鞭策,会成为他们成功路上的助力和动力。

(三)关注学生心态,增加动手实践操作的课时

高职学院的学生倾向于接受真实的案例,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渴望操作,不喜欢生硬的“被接受”理论讲授。

“模拟市场”实训活动是《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第三个模块“营销战术—4P组合”的重要实训内容,拟定教学时间两周,总共120学时,授课学生分班错行,在校内指定场地开展。本着“课桌当柜台,校园即卖场,师生是客户,处处皆课堂”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们自由组队,自筹资金,充分调动自身资源和关系网。具体来说,每个团队在本次实训期间完成团队组建、市场调查、摊位招投标、工商企业模拟注册、筹集资金、采购进货、摊位装饰和布置、营销方案的制定、广告宣传、市场开业、商品经营(包括销货管理、存货管理及货损管理)、推销洽谈、财务核算和照章纳税、总结报告等全过程的深入实训。就具体操作来讲,比如在采购进货环节,同学们需要了解市场及进货渠道,货比三家,力争采购到价廉物美的商品,再要确定采购期限、付款方式、运输方式、质量责任等方面的问题,力争开业前或经营过程中顺利完成采购任务。在摊位装饰和布置环节,需要同学们分工协作根据所经营商品的特色及团队特点策划摊位的布置,摊位的布置要求有创意、成本低、自己动手且做到环保,小组成员自己动手在开业前完成摊位的装饰与布置。在制定营销方案环节,需要同学们根据自身摊位的特色进行广告策划,再根据本小组的特色制定营销方案,特别是在定价和促销方面多做工作。

“模拟市场”实训活动能够在校内顺利开展,得力于全校各个部分的配合和支持,如院办和教务处的统筹、院团委的物资支持、保卫处和后勤处在采购、门禁及场地方面提供保障等等。在本次活动,老师对此活动设置了合理的物质奖励,学生进行自由分组,组与组之间形成对抗和竞争,充分调动学生身上的长处和信息资源,充分展示在各组的实际经营管理中。通过“模拟市场”实训活动的开展,充分体现了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思想,收获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职业经验的获取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四)学生本位,交叉授课

在《市场营销学》的第四个教学模块,即“市场营销的新发展”,包括新媒体营销及关系营销等。在此模块的教学更多涉及当前比较流行的网络营销、移动商务、微博营销、微信营销等整合营销的运营,具有较大的抽象性和综合性,学生理解和接受相对缓慢,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专业是我院省级重点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非常重视网络实战,比如开设网店、服务诚信通、网店运营等,电子商务师生团队对这一模块的教学内容具有更加专业的认知。从学生本位出发,尽可能的变抽象的理论形象起来,《市场营销学》的第四个教学模块的教学内容完全可以搬到机房,在满足教学秩序和教学进度的情况下,可以让《市场营销学》的上课学生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同一机房,自由组合,老师协调,电子商务专业的同学可以现场以自己的店铺或正在进行的实训项目为例,两个班的同学共同讨论,这不仅是头脑风暴法的应用,也是优势互补的交流。通过交叉授课,电子商务专业同学能获得更多的思路,《市场营销学》的上课学生更加形象、具体的掌握了教学内容。这样一来,变抽象为形象,变乏味为有趣,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较大的提高。

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抓住课堂教学的要点,采取有效的模式操作策略。鼓励教师积极创新,重视学生感受和认知,从实际出发,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提升教师授课水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利非,张兴会.基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高职院校教师课堂教学规范设计[N].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

[2]梁淑娟,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N].中国教育创新,2009(3).

(作者单位: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

作者:杨曼琳

上一篇:主持意识下播音艺术创作论文下一篇:房地产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