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探讨论文

2022-04-29

摘要:本文通过继续社会化视角分析贫困大学生在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时空上的变化,其变化主要表现在新问题的产生、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生存环境的忽略、真正继续社会化问题的转移。研究发现,单方面完善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补助政策和心理健康发展无助于贫困大学生继续成才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探讨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探讨论文 篇1:

新时代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培育研究

[摘 要] 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贫困大学生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非贫困生,该问题引起家庭、学校、社会的广泛关注。该文通过分析当前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外在表现,探究影响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围绕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提供发展性社会支持、培养积极人格等三个培育目标,从四个“度”方面提出了心理帮扶培育路径。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培育

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今社会,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也越来越紧迫。然而,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他们在承受着经济压力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资料显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研究指出,当前高校贫困生的人数和比例呈增长趋势,其平均比例高达25%[1]。贫困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历程中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大多数研究集中在焦虑、自卑、自杀等消极情绪和行为方面,而对贫困生的积极心理状态关注较少。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关注和培养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品格,激发内在潜能成为研究的一个大趋势。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综合性指标,一般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和负向情绪三个方面,能较好地反映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晴雨表。谢杏利等人曾对5所高校的11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主观幸福感能显著抑制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形成和提升生命意义感[2]。因此,探讨提升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相关问题,对于促进贫困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缺失的外在表现

(一)成就动机强,但心理稳定性不强

高校贫困大学生一般家庭条件较为艰苦,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并通过自己获得成果来回报家人和社会,形成了较强、持久的内在成就动机。当内在成就动机指向外部并与外部事件结合时就形成了外部动机,表现出较强而又明确的学习、生活目标。

(二)交往欲望强,但自信心理不强

自卑是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往往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际交往是人基本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贫困大学生也渴望与他人进行平等的交流。但是由于自卑的心理,不敢直视他人,不能自信地面对人生和社会。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均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好胜心理,而他们由于经济条件的匮乏不可能像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一样随意消费,使得他们总感觉自己低人一等,缺乏与他人交流的勇气;同时,贫困大学生往往来自偏远的地区,与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相比,他们长期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他们在音乐、美术、体育等综合素质表现较差,这也容易导致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三)危机意识强,但积极心理不强

贫困大学生正是承受着“经济—心理”的双重压力,激发了他们较强的危机意识,他们具有把问题转化成锻炼和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他们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忍耐力和毅力,能够经过审慎、周密的思考后再做出判断和决定。正是由于他们具有这种危机意识而容易产生“过高心理损失”的心理体验,相对于一般大学生而言,他们面对失去会产生更高的心理损失体验值,往往在得失面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裹足不前。邱小燕等人在对48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中发现,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会更多地采用自责、退避两种应对方式,而较少采用积极解决问题的方式[3]。

二、影响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一)经济状况不良导致心理压力巨大

伴随着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和市场化的推进,高校学费和生活费用也在不断攀升,这给经济困难的学生和家庭带来了更大的负担。贫困大学生之所以贫困是源于他们家庭条件较差,他们大多数来自偏远地区或者城市下岗职工家庭,学习和生活的费用常常需要亲友筹借、社会捐助、国家资助等途径来维持。

(二)人格自我效能低导致积极心理动力不足

人格是个体各种心理特点和倾向的综合体现,具有稳定性、整合性、动力性等特点。纵观国内外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发现,人格是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的一个重要的预测变量。顾凡等人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在人格的内外倾向性存在显著性差异,贫困大学生表现得更为内向[4];曾祥等研究也发现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人格开放性、公正性和创造性三方面也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贫困大学生在人格开放性、公正性和创造性的表现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可见,正是由于贫困大学生相比于非贫困大学生具有相似的情况,其思想、行为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特点,即贫困大学生群体在人格方面表现出了较为一致和稳定的人格特点。

(三)社会支持系统不够完善和科学导致心理问题应对出现目標导向偏差

社会支持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包括经济、情感、关系等多个维度。赵欣研究发现,具有丰富的社会支持感的贫困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当前,我国针对贫困生大学生群体已经出台了“奖、贷、减、免、助”等一系列政策,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资助体系,对贫困大学生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极大地缓解了大学生的经济压力。但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支持,注重学生经济物质支持,忽视情感支持,在贫困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家庭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郝文等人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表现在身体攻击、言语攻击、间接攻击、愤怒、敌意等。

(四)生活负向事件刺激造成负向心理问题更加激化

生活负向事件是指个体一段时间内遇到的各类重大负性事件,例如,学风预警、亲人去世、失恋、地震等。顾凡对一项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中发现,生活事件对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学习和人际关系方面。与其他学习优秀的学生相比,学习成绩对贫困大学生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他们渴望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对学习具有较高的期望,这反而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压力。再加上为缓解经济压力,他们勤工俭学占据了部分学习时间和精力,更加加剧了学习对自己的影响。

三、提高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培育目标

(一)加大贫困大学生资助力度,缓解现实经 济压力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亦即说,从物质上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经济压力问题是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对于贫困大学生,完善资助体系、增加资助力度势在必行。一是政府、高校与银行系统建立专项合作,协助学生办理助学贷款业务,在缓解大学生经济压力的同时也要做好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促使大学生毕业后及时偿还贷款。二是完善现有资助体系,公平公正地评选各类助学金,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科学的评定方案,切实让每名贫困大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三是积极建设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一方面校内依据学校需求和大学生的特点增设一些岗位,例如,图书管理员、宿舍管理员、管理或者教学助理岗;另一方面学校官方与社会单位主动建立联系,做好单位信息甄别工作,为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勤工助学岗位。四是积极组织社会力量,招募建设专项贫困大学生奖助学金,并妥善做好资金管理使用工作。五是学校可以依据自身实际情况给予学生一些贫困补助,缓解学生暂时性的经济困难问题,让贫困大学生感受到学校、社会的关爱和支持。

(二)提供发展性的社会支持,提高贫困大学生自强自立能力

开展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应该是一项既扶贫又扶志的教育工作,既是输血,更是造血;既要为大学生解决经济问题,也要提高精神的支持;既要解决暂时性的问题,也要解决发展性的问题;既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外部支持,也要提供内部支持。只有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发展性的社会支持,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所以高校要在为大学生提供发展性的社会支持上下功夫。一是要为大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充分发挥教师和同伴的力量,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高他们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能够顺利地度过大学生活。二是创新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形式,为贫困大学生搭建锻炼成长的平台,鼓励他们参加社团组织,并且倡导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让他们在人际互动中不断完善自我。三是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发展性的建议。学校和社会组织通过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实践岗位,开展就业与职业规划活动等,帮助他们扩展视野,培养各类技能,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三)激发贫困大学生积极情绪,塑造积极心理品格

积极情绪是个体乐观、积极向上和自信的力量源泉,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个体之所以对同一个事件会有不同的反应,主要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思维方式引导出积极乐观的行为,消极的思维方式引导出消极悲观的行为。归因理论认为,消极和积极情绪的形成与个体对事件结果的归因有关系,所以要激发贫困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就要学会合理的归因,这点尤为重要。积极情绪的积累可以塑造个体积极的人格,不断激发贫困大学生的优良品质,提高自信水平。所以,高校可以通过挫折教育、感恩教育、赏识教育、生命教育,进一步巩固和培养贫困大学生的积极人格。

四、提升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心理帮扶培育路径

(一)强化有温度的心理帮助,维护贫困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长久积累形成的,要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和心理贫困也将是一场持久战。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要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因此,高校不能只依靠国家政策中资助体系的施行来缓解经济困境,更應该大力开展有效度、有温度的心理帮扶。要通过广泛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贫困大学生明确良好的社会心态可以疏通心理失衡的问题,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调试方法;要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咨询队伍建设,使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以专业化、科学化、人性化的解决;要开展多渠道的心理内动力强化教育实践活动,调整心理认知,增强耐挫能力,内化积极心理,外化向上行动力;要强化语言心理治疗作用来产生舒适的心理效应,让贫困大学生体验到被关爱、被尊重,感受到社会支持作用的温度,促进其提高心理温度,产成巨大的自我能量,激发起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质,从而让贫困大学生有信心面对挫折、面对贫困,有决心有勇气去完善更美好的自己。

(二)注重有尺度的生活帮扶,健全贫困大学生良好的生活心态

“尺度”一般表示物体的尺寸与尺码,有时也用来表示处事或看待事物的标准、限度或分寸的把握。尺度是许多学科常用的一个概念,在定义尺度时应该包括三个因素,即主体、客体、时间。尺度这个词语更具有哲学意义,即每个事物都有一个度存在,适当地做才是最好的。当前,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问题大多是长久以来的家庭收入低下、家庭劳动能力受限以及重大疾病等因素造成的,为了解决贫困学生的求学经济问题,国家各个层面都在大力通过“奖贷助减免”等资助体系努力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问题。但在整个资助体系施行过程中,资助方式、隐私保护、资助资格认定标准等方面还需要精准化和精细化。我国的资助工作形式多样,内容繁杂,但从“扶贫且立志”的资助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上更要达到预期目的。因此,高校在施行资助体系给予贫困大学生生活帮扶的前提下,首先要明确资助对象是纯粹的经济贫困,还是因经济贫困造成的贫困心理问题;其次要在让贫困大学生感受到尊严和关爱的前提下,接受有效的经济资助保障;最后是在给予适当的经济资助的前提下,要有效提升贫困学生的自我价值感。

(三)开展有深度的励志教育,形成贫困大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励志教育是为了更好地使学生产生生命自觉,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和自我力量成长,最终实现成人成才。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和帮教,在缓解贫困生经济困境的同时,重点解决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强化励志自助,唤醒内生力量,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才是高校今后一段时间教育工作的重点。高校不仅要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在经济上扶助,更要在贫困大学生长久形成的持续的心理应激负面影响上施加强大的精神扶志。高校要通过组建专业的教育团队,细化贫困扶志教育内容,明确培育目标,在教育方法、励志实践和积极心理的激发上使贫困大学生在自我成长、服务他人、励志教育实践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努力完善自我人格的充实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满足感,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建立有效度的工作联动机制,形成贫困大学生心理解困教育体系

一是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科研活动。通过调查、座谈、个案研究等多元方法研究贫困学生扶助问题,为开展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帮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活动。依据贫困大学生的需求,可以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积极心理学”等必修或者选修课程,通过这些课堂教育,帮助贫困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试能力,学会主动探索自我,不断激发自我潜能。三是建设贫困大学生心理档案。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个体差异性,表现在人际关系、学习、就业、情绪情感等诸多方面,对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分门别类、一人一策,这有助于增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开展构建贫困大学生心理咨询体系,通过团体和个体心理咨询的方式提供专项的心理咨询服务;五是构建贫困大学生心理预防机制。由于心理具有隐蔽性,尤其是贫困大学生自我封闭和掩饰性较强,需要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自上而下的工作体制,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全面覆盖,提升贫困大学生心理异常排查和服务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常香.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高职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3(32).

[2]谢杏利,邹兵.主观幸福感在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中的中介作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

[3]邱小艳,唐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求索,2011(2).

[4]顾凡,王平,杨蕾.贫困群体大学生潜在心理危机表现与应对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作者:杨凤娟 梁圆圆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探讨论文 篇2:

贫困大学生继续社会化进程中的时空变动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继续社会化视角分析贫困大学生在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时空上的变化,其变化主要表现在新问题的产生、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生存环境的忽略、真正继续社会化问题的转移。研究发现,单方面完善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补助政策和心理健康发展无助于贫困大学生继续成才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将贫困大学生的继续成才发展纳入社会化的背景中进行分析,从而准确了解贫困大学生完成继续社会化时所出现的困难。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时空变动;继续社会化

一、时空与社会时空

20世纪晚期,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深深地镶嵌在宏观的上层建筑中以及微观自然人的生活形态里。吉登斯认为,时空是社会实践的构成部分。 他所提出社会时空新的特征包括时空延展、时空重组和时空分离。吉登斯在利用时空结构来解释现代社会所存在的基本矛盾时提出:“在时空延伸过程里,一方所发生的状况很可能在另一方中发生时有所偏差或者完全不同。”这意味着存在时空延伸关系与时空压缩关系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

景天魁所提出的时空压缩观点,就是运用吉登斯的概念,通过解决当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问题,完成原本需要多个时空才能完成的社会变革,从而进一步印证时空压缩的可行性。

就目前中国来讲,大学已经成为每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场域,大学生入学前后要经历从“自然人”慢慢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渐渐学会承担责任。贫困大学生从进入大学那一刻起即进入了一种互动环境。这里所说的“环境”不仅仅指活动的分配,还指所有活动按发生场所的特征所做的协调合作。这种协调合作既包括时间也包括空间。非贫困大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时,因贫困大学生时空中途出现断层,即原有的早期社会化空间环境发生改变,这种互动会造成贫困大学生的不安,让他们在新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中必须先去适应新的空间特点,再重新找到合适的自我定位以及与人相处的方式,更好地完成个人的继续社会化。

目前高校普遍认为,通过直接的物质资助就可以解决贫困学生的大部分问题,忽视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需求。究其原因,这种政策体系的制订并没有考虑和照顾到贫困大学生早期社会化所属地区的独特性,而是更加倾向于以非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内容为标准去定义和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困难,这样会带来诸多方面的问题。第一,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两者所处生存环境不均衡,所造成的感受也不相同。单纯靠资金资助,甚至将其指标化,只会导致问题被敷衍化,并未真正改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困境。第二,贫困大学生在步入大学后原本相对闭塞的空间环境发生了质的飞跃和改变,在获得社会和学校物质上的帮助后,如何在陌生的、开放的新的空间环境下实现继续化成了非常紧要的问题。

因此,进一步完善大学资助帮扶体系,进行多维度的帮扶,健全贫困大学生的人格,提高他们的素质,将会使其尽早走出困境,融入继续社会化环境。

二、大学生继续社会化的维度

根据个人发展规律,人的社会化基本由两部分构成,18周岁前的社会化以及18周岁后的社会化。前者为个体成年后的继续发展提供基础,通常称其为早期社会化;后者则要适应环境、解决矛盾,称为继续社会化。早期社会化是个人完成社会化所必经的階段,如果一个人未完成早期社会化,那在之后的生产生活中将无法融入社会,成长为正常的社会人。但是,社会化又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因此贫困学生更需要在走入大学之后完成个人继续社会化。

贫困大学生继续社会化包含了多个维度,本文讨论的关系分别是从社会学、经济学和伦理学三个学科角度选取的。无论是从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成本,还是贫困大学生所接受的物质变化来看,都必须有经济属性作为支撑。同样,贫困大学生继续社会化还受社会道德与人际交往的潜在影响。

从社会学视角看,贫困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通过沟通互动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进行沟通交流时,会不自觉遵循一系列的社会既定准则。非贫困大学生更具有积极主动的乐观性格,渴望与贫困大学生达成较为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但是受经济条件困扰的贫困大学生,日常与人沟通的过程中会产生负面情绪,很多贫困大学生对与他人过多交谈和接触抱有抵触心理,进而封闭自己。面对无法改变的经济状况和困境,贫困大学生会因为一些悲观情绪使生活态度变得沉默,不敢与人近距离接触,在生活的尊严与自卑情结之间不断纠结,这也让他们既希望与其他同学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又退缩不敢与人过多接触。

从经济学视角看,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精准帮扶使得贫困大学生获取了物质生活的一点改善。非贫困大学生在可以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前提下有权利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但因贫困大学生的物质前提来源于高校补助,因此被社会道德默认为无权享有更珍贵的资源,如笔记本电脑、畅销款智能手机或较好的饮食条件、流行的品牌服饰等。

从伦理学视角看,贫困大学生因自身经济条件,被其他社会成员认定为是一种特殊的群体,甚至针对他们出现了特殊的道德准则要求。现代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是构建高校资助管理工作科学化体系的前提。中国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应尽力消解这种针对贫困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使其与非贫困大学生一样享有平等化、统一化的社会待遇,从而有效解决贫困大学生同社会存在的矛盾。

三、贫困大学生继续社会化过程中的时空变动分析

早期社会化过程与进入大学后的继续社会化过程都存在时间矛盾和空间矛盾。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早期社会化中的偏颇、特别是单一的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学生脱离原本早期社会化过程中所接触的社会环境,原有的时间矛盾和空间矛盾就已经不复存在,这时学生进入陌生的生活环境和氛围,开始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业,个体社会化进入全新的进程。贫困大学生过去的早期社会化经历已经成为残缺的存在,他们当下需要面对的是拥有崭新标准的、完全不同于既有经验的大学生活。这就是贫困大学生在继续化社会过程中不得不面临严重的时空伸延、时空压缩、时空脱域、时空重组和超越进化等问题。

1.时空伸延与时空压缩

时空伸延与时空压缩是相同条件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两者均不可独立发生。 在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中,时间与空间参与了“存在”的形成,它们是“塑造”现实存在的内在因素。非贫困大学生的继续社会化,是在以优质的物质条件为前提而不断升华进步的过程中有序发展的,以非贫困大学生的继续社会化作为对比,更有利于研究探讨贫困大学生入学后所完成的继续社会化的问题。

贫困大学生在接受高校贫困补助后经济条件和生活状况都要优于过往,而继续社会化过程也早已脱离了前期社会化过程中家庭所给予特定条件。受新环境和更高水平物质条件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和生理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与此同时,贫困大学生的早期社会化环境出现断层,他们不得不重新架构新的空间形态,以此来适应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社会紧缩和挤压,一是来自内部,一是来自外部。在大学校园里,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关系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但是非贫困大学生前期社会化的具体进程仍会对其在大学期间完成的继续社会化造成影响。所谓来自外部的压缩或挤压,是指贫困大学生在经济上虽然接受了高校体系所提供的物质援助,但是在社会文化上仍处于边缘状态。这时非贫困大学生的先天优势就被衬托出来,他们的社会化时空结构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扩张性,并不断向贫困大学生挤压。这是由于先天的家庭物质条件的巨大差异决定的。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本是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的关系,社会空间因为扩张被强制进行协调,使贫困大学生被迫填充进新的社会化内容。同时在内部方面,主观上贫困大学生会不断积极学习,或者无奈接受非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学习生活习惯和思想价值观念,努力模仿非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以此更好地融入接受了较好物质条件资助下所形成的新时空环境。

虽然这是贫困大学生在适应和融入现代社会的必经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系列主动与被迫的学习接纳会造成他们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巨大的自卑和孤独感,并很有可能使贫困大学生产生较为严重的认知障碍。

2.时空脱域和时空重组

吉登斯认为,之所以出现时间和空间的分离主要由于现代化发展所致,不仅如此,空间和场所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分离。时间和空间不需要通过地域间的关系而相互作用,在某种条件下两者可以单独作用。

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在大学内接受资助体系的资助帮扶,取得更优质的物质条件,这使他们的社会化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进入社会脱域状态,即摆脱原有早期空间环境。当贫困大学生所处的时间和空间产生断裂时,贫困大学生继续社会化所处的新时空形态慢慢确立。

从时间角度讨论,贫困大学生的社会化从始至终并没有出现中断和分离。 但早期社会化的产物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贫困大学生大学期间的继续社会化过程。贫困大学生必须重新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树立新的价值观念,以便更好地完成脱域状态下的继续社会化,这也使他们的继续社会化进程变得异常困难和艰辛。

3.超越进化

个体在大学阶段的继续社会化也被看作个体的现代化过程。在我国,由于大学生几乎成为知识分子的代名词,属于社会分层中的中上游层面,并肩负着国家经济、文化繁荣的重任。

个体现代化过程意味着个体在各个方面的全面發展,在社会进程越来越快的今天,个体的现代化过程可以是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发展,也可以是行为举止和生活态度方面的进步。个体社会化进程与社会现代化过程从具体内容与外在表现、产生动机与影响因素、发生前提与最终结果等很多层面都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影响的。个体社会化是促成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历史演变的条件与基础,而社会现代化发展则是个体社会化的前行动力和必要因素。

但是,社会现代化前提是个体社会化,个体物质条件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可能发生社会化,当社会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下是无法实现现代化的。贫困大学生继续社会化也是希望可以最终达到人的现代化,这就需要具备较高的物质条件去支撑贫困大学生完成社会化转型。从本质上讲,这受贫困大学生所面临的时空压缩困境影响。

为了更好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四年高等教育的学习任务,国家已经实行了奖助困补等资助优惠政策,很多高校为新生开辟“绿色通道”“校园绿卡”等一系列方便快捷的一站式助学措施,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客观地解决了很多贫困大学生的经济问题。但是贫困大学生所承担的不仅仅是经济压力,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经济困难而造成教育的缺失,致使贫困大学生早期社会化残缺,这种缺失使得许多贫困大学生的成长多呈现出任意、散漫的状态。而家庭条件较为优越的学生则大多拥有由家长精心设计的培养计划,按部就班、一步步享受优渥的教育条件,这对贫困家庭来说是根本无力承担的。

所以,尽快掌握贫困大学生成年后在完成继续社会化时所发生的时空变动的特点,超越断层期帮助贫困大学生成功过渡到继续社会化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值得社会关注的是,超越进化的含义并不是让我们忽略或是闭口不谈贫困大学生的这一阶段 ,恰恰相反,这要求我们不仅仅要简单地关注,更要帮助贫困大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继续社会化升级优化。超越进化不仅仅可以帮助他们在完成继续社会化时较好地优化、完善时空结构,更为贫困大学生实现继续社会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Giddens,Anthony.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M]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2.

[2]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17-24.

[3]景天魁.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9(6):55-58.

[4]陈录生.西方社会化理论与中国人的社会化[J].中州学刊,1997(4).

[5]李福宝.丁桂兰.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浅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2).

[6]杨植强.城乡文化差异下的在校农村大学生继续社会化[J].社科纵横,2010(12).

[7]赵克荣.论人的社会化与人的现代化[J].社会科学研究,2001(1).

作者:李楠 王涵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探讨论文 篇3:

儒家文化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文章结合实际阐述儒家文化应用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群体中心理不健康的诸多原因,指出儒家文化应用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并结合工作的实践进一步探讨了儒家文化应用于增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儒家文化;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一、儒家文化应用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90后”独生子女贫困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竞争、学习、就业、情感等压力诱发的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制约“90后”贫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瓶颈。如何进一步深化“90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寻和创新“90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是高校不得不深思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生命线。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精髓对当代教育的重要指导意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相应的人文关怀。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时代的进步以及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在此种社会环境下成长的贫困大学生首当其冲。现代教育的功利性、竞争性、排他性丧失了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价值核心,是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症结根源所在。研究贫困大学生心理形成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和现实心理诉求,加强及确立传统文化教育,使贫困大学生逐步树立“修身、明理、致世”的意识,使儒家文化思想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指导学习生活的精神指南和行为规范,提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促进实效性势在必行。

二、儒家文化应用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1.以儒家文化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意义是发展贫困大学生的健康心态,开发贫困大学生的潜能,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儒家文化在维护贫困大学生心理平衡、帮助贫困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和完善的人格、提升贫困大学生生命质量的终极关怀等多处蕴涵着深刻思想根基。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适当渗透这些经典思想,有助于贫困大学生正确的理解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感情,而且也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身心,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使他们尽快融入社会。贫困大学生也是民族的未来,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有竞争力的人才群,对于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2.以儒家思想塑造贫困大学生人格魅力

儒家坚持的是性本善的人性观,追寻的是内心的自觉和人格的自我完善以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遵循。这样儒家就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统一了起来,形成了个人与社会整体的和谐。儒家价值观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用“修身之道”使贫困大学生人格至善至美;儒家追求求真务实,以“乐群贵和”作为处世之道;儒家文化崇尚实际,儒家主张“经世致用”,自己的行动态度要适度,避免极端言行。

中国儒家的思想人格是君子,即成为有知识、有才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达者兼善天下,复合担道,利济苍生,不达严于律己,独善其身,修身养性”,这些思想传递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正能量,是贫困大学生塑造人格魅力的有力杠杆。

3.以儒家文化修炼贫困大学生内心的和谐

儒家文化主张“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要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实现身心内外的和谐,儒家经典《大学》把“修身”看做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条件,积极入世,自强不息,儒家“见贤思齐焉,见不贤思内省也”。儒家文化主张应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控制引发心理冲突或困惑的事件,通过认识的转换和个体的积极修养来解决心理问题。

适应能力和耐挫能力主要表现在对待生活环境、社会关系、自身三个方面。儒家思想将其概括为君子不器和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对待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方面,儒家认为生活在世界上首先要能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在对社会关系方面,儒家认为耐挫是一种美德,特别可贵的是儒家对待怨恨主张以直抱怨坚持用公平正直来报答。先秦儒家这种困而弥坚、挫而愈奋、百折不挠、追求进取的精神对当代贫困大学生来讲,仍不失其宝贵的精神财富。用“安身立命、乐天知命”的人生观,教育当代贫困大学生善待生命、重视生命、提升生命的境界。安身立命意味着人活着生命要有着落,精神要有寄托。乐天知命是说要正视自己的生存条件,悦纳自己。儒家这种这种生存态度,有助于人的心灵的和谐,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4.以儒学之智慧化解贫困大学生人生的困惑

贫困大学生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只渴望别人理解自己,尊重自己,而忽略了自己应该先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其次是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功利化倾向严重。面对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贫困大学生注重人际交往的物质性,有用即真理的实用价值观在目前贫困大学生里受推崇。再次是越来越多的贫困大学生在空余时间选择上网,忽视群体关系,缺乏感情依赖和理解,缺少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基于上述情况,我们经常可以在大学校园里听到“郁闷”、“无聊”、“孤独”等词语。儒学的仁爱思想,提倡“仁”、“义”之信念。所谓“仁”即“爱人”,人要有“克己”和“爱人”的广阔胸怀。儒家文化强调“忠恕之道”,通过外在的社会规范展现仁爱精神,劝诫人们奉行以尊重、友爱、宽容、恭敬的人道原则和平共处,营造出互相关心、互相宽恕、忍让、谅解的和谐气氛。在对自我欲求的思考中,一定要重视对他人欲求的尊重,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还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到“善”的境界,为自己找一安身立命处,实现人际关系和谐、身心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基础。

三、儒家文化增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实践

通过调查问卷,笔者发现贫困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其原因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

在现代教育体系下,贫困大学生“知、情、意”不平衡,智商比较高,情商比较低,意志力薄弱,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在学习、生活、恋爱、就业等方面给予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关照和疏导缺失,贫困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稳定,他们害怕失败、害怕被拒绝,心理上的矛盾冲突突出。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就可能引发贫困大学生心理疾病甚至极端行为的产生。目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形色色、复杂多样,其突出表现在价值观念、人格障碍、个体心理偏差等方面。

贫困大学生群体中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深层原因而言,贫困大学生在价值观上的矛盾、混乱与冲突,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最根本的原因。“90后”贫困大学生基本上都物质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生活阅历浅,社会经验少,往往是对成功和荣誉体验多,对风浪和挫折体验少,尤其是独生子女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低。这些单一的生活经历和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往往是形成贫困大学生人格不完整的因素之一。因此通过吸取儒家文化的精华来重塑贫困大学生科学价值观,化解他们价值观的矛盾冲突与混乱,构建和谐的心理环境,是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

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关心问题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比如说网恋引发的系列心理疾病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突出问题之一,笔者在工作实践中,特别注重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贫困大学生要谨慎对待网友、网恋。用儒家文化“安身立命、乐天知命”教育贫困大学生珍爱生命;用“困而弥坚、挫而愈奋”的精神激发贫困大学生增强耐挫能力;用“修身之道”使贫困大学生人格至善至美;用“忠恕之道”使贫困大学生认识到通过宽容、沟通和双赢和谐人与人的关系;用“经世致用”教育贫困大学生“乐群贵和、重义轻利”,塑造贫困大学生理想人格;用“中庸之道”使贫困大学生保持内心世界的动态平衡。

四、结语

儒家文化经过千年的历史洗礼逐渐成为集百家之长的正统,塑造了中国人整体的社会性格、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心理环境。儒家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作为维系传统社会秩序和道德人心的伦理道德体系,儒家文化精髓所蕴含的智慧和价值取向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善于挖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儒家文化的契合点,对增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有利于正确认识和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系列现实问题。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将儒家文化运用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徐国良.儒学视角下高职生读者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J].网友世界,2013,5(上).

[2]王家莲.儒家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J].商,2013(02):246.

作者简介:胡立丽,女,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教育学硕士,现供职于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胡立丽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分析论文下一篇:高等院校学生计算机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