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023-01-24

1 我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我国绝大部分大学生具有积极的心理特征, 他们年轻有为, 朝气蓬勃。具有吃苦耐劳, 将哭朴素的优秀品质, 能够努力学习, 自立自强。但是由于贫困大学生生长在特殊的环境中, 他们中的部分人多多少少地存在着一定的心理缺陷。

1.1 自卑与自尊并存

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感情, 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自卑是我国高校贫困生中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和最重要的心理特征。由于我国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许多出身农村的贫困生没有受到优越的教育服务, 除了拼命读书他们一无所长, 综合素质较差, 个性缺乏充分发展。同时由于以前在高中班级体优秀的班级成绩而在新的环境里变的“平庸”。经济压力和环境的错位使得他们的学习成绩下降, 从而使得他们感到自己在各个方面都很差。但与一般大学生相比, 家庭、社会环境的激励使贫困生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和坚强的毅力, 使他们从小就形成了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心态。他们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想方设法改变贫困的现状, 希望能出人头地, 为此他们努力奋斗, 因此自尊心相对更强。当理想与现实产生矛盾时, 他们从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具体表现为很少与同学交流, 不常参加集体活动, 消极地对待人生, 看待生活中的一切。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贫困生明显的心理特点。

1.2 抑郁与焦虑心理

贫困生一方面想刻苦学习, 以优异成绩回报自己辛苦的父母;另一方面, 贫困生自觉已成人, 不忍心再为家庭增加负担, 希望自己早日为家里赚钱, 但又无一技之长, 不知从何下手, 整日就在这矛盾的心理中度过, 结果赚钱不成, 反而又影响了学习。这两种状态造成的心理不满足, 最终导致他们的焦虑心理。表现为自尊心的损伤, 不安, 恐惧, 而这种焦虑心理如果持续下去, 就会形成抑郁的性格。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疏导, 久而久之会发展为抑郁症。

1.3 自我封闭心理

大学校园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同时也活跃着很多学生社团。按照常理, 这应该为贫困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摆脱提供了一定的机会。但是现在加入学生社团都要交会费, 参加各种文娱活动也要交纳费用。由此, 贫困生大多疏远集体活动, 因为怕欠人情, 他们也不愿参加同学间的聚会。他们的自尊心也特别脆弱, 对同学对老师的好意总有被施舍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 他们不希望被别人特殊对待。由于贫困生时时为经济拮据所困扰, 长期处于郁郁寡欢的不良心境状态, 且又缺乏调节情绪的能力, 故造成抑郁孤僻心理。

1.4 虚荣、嫉妒心理

少数贫困生好攀比、讲究衣着打扮, 追求享乐与高消费, 生活上不勤俭节约, 也不愿参加稍微艰苦的勤工助学劳动。还有些贫困生自尊心极强, 且心胸狭窄, 与他人比较, 从而因不满、不服气或者羡慕对他人产生嫉妒情绪。另外, 许多高校对贫困生均采取了相应的解围措施, 如减、免、助、贷、补、缓和勤工助学活动等, 这些措施无疑解决了大部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因而一些贫困生由此产生了依赖心理, 过分依赖学校和社会的资助, 将美好愿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并在心理上十分坦然地接受学校和社会的资助, 有着“等、靠, 要”的消极心态。还有少数贫困学生, 竟然用各种受助金进行过度的物质消费, 来满足虚荣、掩饰贫困。

1.5 逆反与偏激共存

由于现实沉重的经济压力、城乡之间的差别、消费水平的巨大反差、紧张的学习、激烈的竞争、单调封闭的生活、人际交往的不适应、感情上的烦恼、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就业压力、理想与现实的反差等等问题的存在, 部分贫困生往往不能正视自己的贫困, 把自己的贫困归罪于社会的不公平。有的在思想上走向了极端, 表现为对社会和学校的什么现象都看不惯, 对社会及当前改革产生悲观否定偏激看法甚至是极端抵触的态度。有的对一切正面的教育不信任, 持怀疑态度, 加上一些教师教育方法不当, 使贫困生们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学校和教师教育的反感与抵触, 觉得生活无聊、没有意义, 有的通过酗酒、逃课等方式寻求精神寄托, 个别的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逆反与偏激导致了部分贫困生的内心不够宽广和宽容, 易固执己见, 爱钻牛角尖, 认死理, 言语犀利, 思想行为上易走极端。另外, 个别贫困大学生在个性心理方面, 表现为自私自利、占有欲强、自我素质低、自制力差、法制观念淡薄, 经受不住贫穷的磨难或者对社会及富裕的人抱有抵触、敌对、报复心理, 无视校规校纪, 在校内外从事行骗或者进行刑事犯罪。

综上可见, 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强烈的自卑感, 极度敏感、脆弱的自尊心, 拘谨压抑的性格, 尴尬的人际关系, 因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学业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 就会引发问题行为。

2 导致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缺陷的原因

心理缺陷, 指无法保持正常人所具备的心理调节和适应等平衡能力, 心理特点明显偏离心理健康标准, 但尚未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心理缺陷的后果是社会适应不良。笔者认为, 用心理缺陷一词来形容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很恰当的。当然产生这种心理缺陷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2.1 经济状况的窘迫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的经济与社会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社会也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大学校园里也就表现为贫困大学生的出现。大读数高校设在大中城市, 这些大多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们要逐渐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和物价水平。另外由于经济的原因, 他们不能和其他大学生一样拥有手机, 电子词典, 电脑等学习工具, 当这些贫困大学生独立面对难以解决的经济困难时, 就形成了严重的心理冲突。

2.2 人际交往压力

贫困大学生和其他同学一样都有强烈的交往需要, 但由于整日为学习、生活奔波, 而且缺乏扩大交往的经济实力, 使贫困生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 并产生了种种心理障碍。有的贫困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 并不可抑制地抗拒着师生善意的同情;有些不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 生活封闭, 还有些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 影响了心理健康。另外, 与普通学生在生活习惯、言行举止、甚至艺术修养上的差异, 也常使贫困大学生相形见绌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暗示。

2.3 公开资助方式的压力

资助方式的不当往往会造成贫困生的心理失衡。由于我国的慈善事业尚不发达, 机制尚不健全, 再加上贫困学生的心理不够成熟, 一些学生虽然经济上得到了救助, 自尊心却受到严重伤害, 导致自卑心理加重。

2.4 部分贫困大学生耻于贫困、依赖贫困、败于贫困

(1) 有些贫困生把贫困当成耻辱, 引发了由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贫困。 (2) 有些贫困生认为作为贫困生就应该得到学校的关心和大家的照顾, “等、靠、要”思想较多, 一旦自己认为得到的关心和照顾不够时, 心理就会不痛快, 烦恼、哀叹甚至愤怒的情绪也随之而生。 (3) 部分贫困生不愿意把贫困看成是磨难, 而把贫困当成生活中难以承受的挫折, 生活态度消极, 并由此产生了种种心理问题。

3 贫困大学生心理矫正的基本措施

3.1 要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机制

完善的心理咨询机制对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及其深远的意义。注重个别心理辅导, 预防心理疾病产生。加强专职学生干部、辅导员老师的心理知识培训, 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有能力及时帮助贫困大学生。高校在认真落实助学政策措施的过程中, 应该提倡经济资助以“自助为主, 他助为辅”, “先自助、后他助”, “有偿在先、无偿在后”, “以酬代补”的原则来建立高校学生经济资助运行机制, 设法使各种补助通过劳动的方式来兑现, 让努力学习、力求上进的贫困生获奖受补, 以利于克服“等、靠、要”的消极依赖思想, 树立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 以利于鼓励学生艰苦求学, 勤奋上进。要合理安排、优先安排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校园和社区参加勤工助学的公益劳动, 既获得报酬、弥补经济困难, 又得到锻炼, 促进学习。让贫困生在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 达到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扶人先扶志,

3.2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要十分注意加强学校、班级、宿舍等育人环境建设, 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 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 使贫困生在社团活动中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深刻地体验到社会的支持, 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最大限度地消除经济贫困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的管理工作, 倡导同学之间形成相互关怀、真诚接纳、共同成长的理念, 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大力提倡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营造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3.3 要对贫困生进行人格教育, 培养健全人格

人格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灵魂和精神。笔者认为品德良好的首要前提是圆满的人格, 而人格教育则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和基础组成部分。要根据他们的特点, 在生活上给予贫困大学生们资助和关心, 在生活上多鼓励和帮助。人格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心理倾向的养成, 主要是外向或内向心理倾向的养成问题。一般来讲, 外向的心理倾向易于接受新事物, 但也存在思想观念易于波动变化的问题;内向的心理倾向易于稳定和求同, 但却存在僵化和不易灵活变通的缺点。良好的心理倾向教育可能应当是在二者之间寻求一种“中和”状态。同时, 在心理倾向上, 还要注意培养人的独立气质和自主能力, 并把这种气质能力与遵从社会规范、服从公共权威的“顺从”意识结合起来, 而不能一味地认为独立就是好的, 顺从就是错的。再一方面, 在现代社会生活普遍优裕的情况下, 要牢记“生于忧患”的教训, 对青少年进行适当的挫折训练, 培养吃苦精神、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挫折的毅力。其次对贫困生的人格教育还要注意人际习惯的养成, 人际习惯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人际关系, 而是指作为人格的一种表现, 是人在人际关系方面养成的天然性趋向, 也就是不加人为力量而表露出的一种内在人际自然力。人际习惯一般可分为和谐习性如善于协调、宽容、忍让、妥协、合作等等和对抗习性如争夺、竞赛、苛求、攻击、分裂、争斗、孤立、自我封闭等等两种。这两种习性对于养成他们的道德行为和思想意识关系极大。一般情况下, 应当以教育和养成人的和谐习性为人格培养的目标, 而应当消除对抗习性, 即使在成人人格养成中, 对抗只能作为一种权宜性人际关系或工作手段, 而不应当成为一种人格习性。否则, 社会的人际关系恶化, 人与人的对抗和争斗是不可避免的。要达到这一点, 就要注意克服现代思想观念中不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 继承和培养传统的“无我”、“忘我”的精神境界, 消除人们的自我中心主义, 努力使贫困大学生达到做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奉献的人的境界。

3.4 完善贫困生助学体制

从实际需要出发, 采取有效措施, 不断完善资助体系, 从物质上解决贫困生的基本生活问题, 这也是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高校要不断完善“奖、贷、助、补、减、免、缓”等助困制度和措施, 在竞争机制的框架下进一步扩大对贫困生的奖学金覆盖面, 加大奖学金力度;探索设立专门用于奖励优秀贫困生的奖金, 使其通过勤奋学习获取除国家、省政府资助外较高额度的奖学金。积极争取社会多方面的支持, 建立各种“爱心基金”, 设立多种专项奖助学基金和建立定向委培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和学校主渠道作用的同时, 动员社会团体和个人捐款资助贫困生, 开展对贫困生的“一帮一”活动。积极推行学分制、学历浮动制, 减轻贫困生的学业负担, 允许一部分优秀学生提前毕业。动员社会各界力量, 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岗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近年来高校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目前, 在我国一般高等学校中, 贫困生人数约240万, 占在校生总数的10%—20%, 特困生人数约160万人, 占在校生总数的5%—10%。由于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我国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家长揪心、学校担心、社会忧心的不可轻视的问题, 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心理及其人格发展已经成为高校育人和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矫正

参考文献

[1] 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 (第1版) [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6.

[2] 高玉祥.个性心理学. (第1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 张宏如, 曹雨平.当代大学生心理学. (第1版) [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4] 段鑫星, 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1版)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中缅跨境婚姻家庭脱贫致富之路的探析——以德宏州盈江县卡场镇卡场村为例下一篇: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图书馆面临的困境及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