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2022-04-27

[摘要]关注贫困大学生应是全域意义上的关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贫困生的。理救助和积极人格锻造搭建了平台。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积极人格的锻造和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的构建是开展积极心理学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和必要途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贫困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贫困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1:

积极心理学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摘 要: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是对心理问题评估和纠正,也需要关注他们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与发展,这一主题应成为教育者有意关注、精心设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帮助贫困生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去获取今后幸福而充实的人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贫困生;高校

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学校除了对贫困生遭受经济困难进行物质资助外,还对有心理障碍的贫困生进行帮扶。遭受经济困难和心理困难的学生被称为“双困生”,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心理贫困”比物质贫困的危害性更大,目前高校贫困生心理帮扶工作更关注的是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评估与纠正,是贫困生心理发展中消极一面,不利于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帮扶工作被动,难以做到提前预防,心理健康教育走向了“病理式”。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学科(Sheldon et al.,2001)。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中崭新的一个领域,自1998年马丁·赛里格曼首次提出“积极心理学”后,心理学界掀起了一股热潮,这十几年的发展中,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不断扩大,其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管理等领域,也给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一、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及主要内容

(一)积极心理学倡导关注人类美好与积极的方面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是,人们生命中有高峰和低谷,人们遇见美好、追求卓越,同样人们也遭遇痛苦、疾病,这矛盾的两方面都真实存在。过去的心理学致力于研究心理问题的预防与治疗,关注的是人类身上的“问题”,忽视了对人类美好生命的关注与追求,也遗忘了人类潜在的建设性力量,所以积极心理学希望修正心理学的“不平衡”。“积极”二字,呼吁心理学不仅要关注疾病,也要关注人固有的力量;不仅修复损坏的地方,也要努力构筑生命中美好的东西;不仅要致力于治愈创伤,也要帮助普通人实现人生价值、追求幸福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特质与

积极的组织系统

积极心理学确定了其研究的三个主题:积极的体验(幸福、愉悦、感激、成就)、积极的人格特质(个性力量、天分、兴趣、价值)、积极的组织系统(家庭、学校、商业机构、社区和社会)[1]。在这个框架中,积极心理学家们描述了一幅幸福生活的完整画面。积极的人格特质是个体持续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并不断与积极组织系统提供的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后,个体会提高对积极情绪的感受性;积极的组织系统,为前两者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支持。当三者都产生作用,并保持协调一致,就意味着美好、幸福,这是积极心理学追求的目标。

当代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贡献在于,让人们关注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尝试积极、有意义的方面,努力追求美好的幸福生活。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一是针对心理问题;二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塑造健全人格。同样,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是评估和纠正心理问题,也需要关注他们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与发展。但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大多教育者集中讨论的是贫困生的自卑、焦虑、抑郁、嫉妒、偏执、孤独、自闭等心理问题,这将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导向了“病理式”,这种思维模式认为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修复就可以恢复其健康的心理,这不利于培育和发展贫困生正常的、积极的心理,诸如勤奋、独立、自尊、自律、自强等,这使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都走向狭隘化。个体免于心理疾病的困扰只是他走向心理健康的第一步,心理健康的个体应具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认知,热爱生活,发挥自身潜能,成为优秀的人,拥抱幸福的生活。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也存在着过于单一、实效小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对贫困生采取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两种途径:咨询辅导、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实际上,心理咨询室中接待学生的数量不多,到访的学生也大多仅是针对个人困扰进行咨询,寻求帮助。心理教育者在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过程中侧重于消除他们的焦虑感,诊断并治疗心理问题,很少挖掘来访者的积极心理品质,不利于提高他们自我治愈、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能力。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高校开设的相关课程是以全校公选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展开,以介绍性的内容为主,教师进行课堂讲授,这种模式几乎很少让学生真正重视心理健康的意义,也很难帮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如何预防心理疾病,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三、积极心理学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更新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积极心理学提倡人们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每个人身上都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通过潜能的发挥创造幸福生活。程利娜(2007)通过比较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发现,贫困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总均分、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的因子分显著高于非貧困生,而在社会支持方面两者得分不相上下[2]。类似的,邓硕宁等人(2007)的研究从自我价值感和社会支持得分的比较中,发现大一新生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非贫困生[3]。这两份研究数据显示,高校贫困生在体验到被支持、被理解的主观情感的体验时,能保持较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个性外倾、情绪稳定的学生将容易获得社会支持,能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感体验。这个意义上,说明贫困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并非绝对落后于非贫困生,不应当给贫困生贴上“心理困难”的标签,每个个体都具有某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所以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包括发现并发展贫困生的积极力量、积极人格特质,帮助他们体验积极情绪,这也是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的重新回归。

(二)提高贫困生对积极情绪的感受性

贫困生常常因家庭经济拮据、物质生活窘迫体验到焦虑、羞愧等消极的情绪,消极的情绪体验常常提醒他们处于劣势环境,促使他们的行动与选择倾向于逃避。而积极情绪代表着安全,能够帮助人们扩大选择的范

围。芭芭拉·弗瑞德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和建构”理论,认为体验到积极情绪的个体在认知能力上会发生变化,如注意力的广度变宽,记忆力提高,语言表达变得流畅等。因此增加贫困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提高他们对积极情绪的感受性,能够帮助他们感受到积极力量为生活所带来的变化。一个能经常感受到生活美好的人,其主观幸福感程度较高,不被外在的环境束缚。

密西根大学的教授克里斯托弗·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在课堂上尝试了几项训练来帮助学生们获得包括愉悦、幸福等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写感谢信并寄出去(对那些帮助了我们的人正式地表达感激之情,并坚持使之成为习惯);三件感恩的事(在每天即将结束时,记录这一天需感恩的三件事,并做简单的解释,为什么需要感恩);娱乐VS善举(花同样时间做一件自己喜欢的娱乐活动,一件自己选择的慈善活动,并在每一件事完成后记录自己的感受和反应)[4]。对贫困生来说,学会感激自身获得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他们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使他们明白接受帮助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怀着感激的心接受帮助、与他人相处,可以改善他们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增加满意度,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鼓励他们做出善意的举动或完成一件慈善活动,让他们从中感受自己也有能力帮助他人,可增强其幸福感和满足感,这些有益的尝试将提高贫困生对积极情绪的体验。

(三)发展贫困生的积极人格特质

积极心理学提出了24种积极的性格力量或者说人格特质,包括:创造性、好奇、热爱学习、思想开放、洞察力、诚实、勇敢、坚持、热情、善良、爱、社会智慧、正直、领导力、团队合作精神、宽恕、谦卑、审慎、自我控制、对美的欣赏、感恩、希望、幽默、虔诚[5]。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具有以上2—5种积极人格特质,人们需要识别出自身具备的标志性的积极人格特质,可以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来发展这种积极人格特质,持续运用这些积极人格特质能够实现充实而幸福的人生。问卷测试、访谈、自我报告等形式可以找出不同个体身上的积极人格特质,这能帮助教育工作者以及贫困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并充分运用这些积极力量、积极人格特质实现自身的成长。

(四)高校要为发展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提供条件

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为个体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特质的获得提供了社会支持。学校是学生群体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对学生产生复杂的影响。首先,高校要加强积极文化的引领。在当今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社会中,许多贫困生会受到一种普遍意见的影响,“只要有一副好看的面孔和足够的金钱,就可以拥有好的生活”。这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认识所产生的误解,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个人主观幸福感水平跟职业、收入的关系并不大。高校要有意识地充分利用各项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尤其是精神文化资源,如校训、校园文化,引导全体学生学会正确判断什么是幸福的生活、如何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其次,高校要提供信任和支持。高校要积极主动地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举办相关的讲座、活动,为学生提供具体实用的指导,让他们有实践的条件和机会,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体验,使所有人的积极力量能在这种环境中得到充分表现和发挥,发展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

总而言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是对心理问题进行评估和纠正,也需要关注他们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与发展,这一主题应成为教育者有意关注、精心设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从而帮助贫困生发展积极心理品质,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运用积极心理品质去获取幸福而充实的人生。虽然积极心理学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还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创新,但是其所引领的一种新潮流、带来的新视角值得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献:

[1][4][5][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徐红译.积极心理学

[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13,21-27,102-105.

[2]程利娜.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及其人格特征

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

[3]邓硕宁,廖婷婷,刘文政等.大一新生中贫困生和非贫困

生社会支持和自我价值感之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

杂志,2007,(15).

作者:黄莹

贫困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2: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贫困生”健康教育

[摘要]关注贫困大学生应是全域意义上的关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贫困生的。理救助和积极人格锻造搭建了平台。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积极人格的锻造和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的构建是开展积极心理学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和必要途径。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

[作者简介]秦红芳,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吉林延吉133002);金俐伶,北京市朝阳区现代外语教育培训中心(北京 100026)

一、“贫困生”的心理学界定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贫困生”不同于经济意义上的“贫困生”。目前,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确认,往往依据学生家庭经济人均收入的高低或以某一个学生集体内部(如学院、专业或班级)家庭收入的排名来确定。这种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的划分方法存在相对性和欠缺公平的弊端。例如有的贫困生自卑心理重、自尊心强,在校方调查时,有时会出现瞒报现象,所以经济学原理的界定方法无法准确和全面鉴别出贫困生。针对这种情况,应该从心理的角度考虑个体对贫困的认知和其消费需求与现实经济实力的差距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贫困生可以界定为凡因经济来源无法满足现实需求而产生“贫困心理”并认同自己贫困的大学生个体。即贫困生不再仅仅局限于经济能力居下的群体,经济条件较好的群体中也存在贫困生。调查显示,心理学视域下的贫困生有三种类型:一是生存受阻型贫困生,主要指经济能力居下,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的贫困生;二是发展受阻型贫困生,指经济能力居中,各类经济来源虽能保持个体基本生存所需,但无法满足个体更多培训、提高生活质量等人生发展的需要;三是奢侈受阻型贫困生,指追求高档消费受阻的个体,虽经济层次居上,但仍无法满足其超高的消费需求,其奢侈消費要求同样会产生“贫困心理”。第一种是常规意义上的贫困生,在其所处群体中比例较大。第二种在中等经济群体中的比例较大。第三种贫困生在同一层次中的比例仍然不少。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是全域意义上的关注,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一特殊层面上的“贫困生”。这一界定符合积极心理学关注整体人群心理品质的提升和幸福感的理念。

二、消极心理学框架下“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北京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一项调查显示,60%的贫困生感到羞愧难当,22%的贫困生有自卑心理,42%的贫困生不愿意公开求助。而另一项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25%左右,其中有73%的贫困生对生活现状不满意,64%的贫困生感觉不到生活的幸福,52%的贫困生存在抑郁倾向。而多数实证研究都证实贫困生在人际关系维度上普遍存在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出高强度的自卑、敏感、嫉妒、忧虑、恐惧、茫然、抑郁、孤僻、封闭、冷漠等性格特征。部分研究则认为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源于其自身存在人格缺陷或适应模式消极、获得社会支持及支持的利用度不足。

上述调查数据及其研究结论说明,目前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研究尚存在以下误区:一是对贫困生的调查研究都是从问题角度出发。二是对贫困生群体构成进行区分的研究很少,没有注意到不同层次的贫困生产生“心理贫困”的影响因素存在区别。后两种类型贫困生不符合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贫困,但他们的发展需求、自我满足需求同样受阻,因此会产生心理层面的贫困,而当前研究对此关注甚少。三是实证研究调查的结论是贫困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频次和严重程度有加重趋势。Gergen(1 999)认为在消极心理学模式下研究人的心理健康机制及其现状,得出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的结论是必然的。他认为在病理学模式与消极心理学模式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不断增长的疾病链”,其过程是:第一步,心理健康专家宣布心理失调存在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第二步,这种真实性通过教育、公共政策和媒体向社会扩散;第三步,我们开始使用这些术语来认识和理解自己——“我有点抑郁”;第四步,寻求心理健康专家的帮助;第五步,对心理健康职业需求增加;第六步,专业队伍越是扩大,有关描绘心理失调的语词就会更多。这样,这种病症就会一直不断地、连续地扩展下去。也就是说我们在消极心理学的模式下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首先有可能在学校的心理健康宣传、媒体的渲染和社会氛围的强化下,模糊了贫困生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缺失和标签效应下的心理健康缺失。

三、积极心理学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消极心理学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心理学是一门以全体人为关怀对象的学科,具体来说主要面临三项任务:治疗心理疾病;使所有的普通人生活得更幸福和更充实;发掘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把关注点放在了第一项任务上,专注于评估和治疗个体的痛苦以及心理失调和环境压力中的负性情感。治疗师的工作大多是修复损伤,这背离了心理学的宗旨,因而这种以矫治社会或人存在的问题为中心的心理学被称为病理式心理学或消极心理学。有研究者认为消极心理学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其感兴趣的不是人或人类社会,而是人或人类社会存在的问题;第二,其理论导向会使人对侧重的问题——这种社会文化的不平衡所产生的危险逐渐变得麻木不仁;第三,过分强调自己的矫正功能,从问题人手来开展工作,使其理论更适用于逆境环境,对于顺境环境中人的发展如何促进,方法和技能都欠缺;第四,侧重于单一的修补功能,就意味着忽视了心理科学对人勇气、乐观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消极心理学的不足之处,使心理学研究重新回归到价值本位的道路上。积极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以往,我们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预防、诊断、咨询、治疗和干预都是建立在消极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尤其是面对三种类型的不同贫困生,需要预防、干预或引导的群体面较大,以问题为核心的消极心理学健康教育模式发挥的功效不能有效缓解贫困生的需求。因此,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也应加以变革:由过于强调负性情绪的诊断转向积极情绪的诊断和养成;由修复受损、修正缺陷转向塑造个体内部系统的各项能力,锻造积极人格品质;在组织体系上由治疗疾病转向积极预防和积极应对。

(二)积极心理学模式下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在三个层面上拓展其相关研究。这三个层面分别是:第一,主观层面。主

观层面上主张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幸福感和满足感(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第二,个人层面。个人层面上主张研究积极的人格,提出以独特的人格分类标准——乐观型和悲观型解释人格,并提出了24种有关积极力量和美德的人格品质。第三,群体层面。群体层面上主张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主要研究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指出这些系统的建立要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三个层级的研究优势为贫困生的心理救助和健康心理培育搭建了一个颇具潜力的平台。

1 由消极向积极转化——积极情绪体验培养

seligman注意到在对人类情绪的研究中,约95%的研究是关于抑郁、焦虑、偏见等负性情绪的研究。salovey也指出在情绪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領域,大多数研究都偏向于病理性质,局限于负面情绪如何导致疾病,对积极情绪和健康的关系研究不多。我们对贫困大学生的研究也因循而为。敏感、焦虑、抑郁等负性词汇见诸于各式对贫困生的评论中。研究者一致认同不同的情绪会导致不同的行为倾向。消极情绪能通过缩小个体即时的思想或行为资源而组织起一种应激资源(包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等)——主要应对各种威胁到自我的危险,这种资源能使个体迅速采取特定的行为,从而避免使自己受到侵害或伤害,这是个体最低的自我保护——获得生存。积极心理学倡导二维的评价模式,既要诊断心理疾病,关注负性情绪,同时也要了解积极的心理品质,关注积极情绪,认为积极情绪能通过扩建个体即时的思想或行为资源而帮助个体建立起持久的个人发展资源(包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等),它能促使个体充分发挥主动性,产生多种思想和行为,特别是能产生一些创造性或创新性的思想和行为,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积极情绪扩建理论认为积极情绪可以通过“积极情绪体验——扩展即时思想行为指令系统——建构持久的个人发展资源——改变人们原来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并实现螺旋上升——积极情绪体验”扩建为个体的行为和思想,且积极情绪和扩大的心理资源都具备迁移能力,能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更多地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诊断由负性情绪转向积极情绪,通过积极情绪的认知建构功能,借助积极情绪的力量消除负性情绪,扩大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资源,加大容忍挫折的心理弹性。最终借助其自身积极力量的激发,从根源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2 摒弃标签,全面发展——积极人格锻造

正如我们对贫困生的界定一样,贫困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主要根源并不一定是经济上的贫困。阿德勒就认为,个体并非被经验和环境所决定,而是以赋予经验和环境的意义来决定自己。因此对贫困生而言,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对待贫困的态度。所以只有心不贫穷,心理才能脱贫。心即是心智,即是人格。个体对事物事件的解读受其人格影响。区别于传统心理学对人格的界定,selig—man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独特人格观。他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乐观型解释风格认为成功和成就是自我内在的原因导致的,而且是长期的,并会泛化到自己的其他活动中去。认为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是特定性的情境事件,是由外部事件引起的。悲观型解释风格则会把挫折和失败归因为长期的或永久的原因,具有普遍性,是由自己的内在原因引起的,失败和挫折会进而影响到其他的事,反之则认为成功事件和自己的成就是暂时的,是外在原因引起的,所以持这种解释风格的人容易压抑自己,易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认知,形成心理问题。调查显示贫困生在面对困境时,归因多数向内折射,即采用悲观型的解释风格。

积极心理学区别于其他人格观点的另一方面在于,认为人格是由人的内部生理机制、人的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的,即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即人格在后天环境中具有发展建构的功能。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共同点是将人类看作是能够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并具有适应性的整体,其具体研究包括了自我决定、成熟防御机制、智慧、创造性等积极人格特质。也提出了培养个体的积极人格的途径——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主要途径是从个体的积极体验到个体自尊的培养,并且深入研究了积极体验的产生条件,为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实施提供了依据。如:Peterson(2000)认为乐观有助于积极体验的产生。Diener(1984)也认为乐观可能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他认为乐观是学习来的人格特质。Seligman(2002)强调乐观是建构美好健康人生的强有力工具,可以帮助个体远离抑郁、增进成就、促进健康,并使个体加深自我了解,建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综上,我们可凭借团体心理辅导或者朋辈的积极教育手段,开展积极情绪的培养和乐观精神的辅导,使贫困大学生在快乐和成功中感受积极体验。同样,开设专门的积极心理学选修课程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更多涉及积极心理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和培养自身诸如主观幸福感、自我决定、自尊、慷慨、乐观、责任与希望等积极人格品质,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借此,用积极的力量培育与强化来取代对贫困大学生个案的缺陷修补。

3 积极预防,积极应对——积极社会组织系统构建

积极社会组织系统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建构积极人格的力量,也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来源。积极组织系统包括国家、工作单位、学校、家庭等积极的团体和社会制度。主要研究如何建立民主的社会制度体系、有效健全的家庭功能和自由探索的环境及积极和谐的社会团体,为个体积极特征的培养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为促进人们的幸福感,使人类实现完美充实的生活创造条件,包括如何培养个体承担社会责任,培养更好的公民特征,如责任感、教养、利他、礼貌、和谐、宽容和工作道德,其主要功能是使人在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在实践上,积极社会组织事实上起着两方面的作用:组织系统积极预防、积极应对和组织系统为个体创设有利于个体积极成长和潜能发挥的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来自于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而不是修正缺陷。在它看来,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它们是:勇气、关注未来、乐观主义、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等,这些积极品质是预防问题产生的最好武器。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发掘并专注于处于困境中的人的自身力量,就可以做到有效的预防,单纯地关注个体身上的弱点和缺陷不能产生有效的预防效果。基于此,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通过培养贫困生自身的积极品质,达到自我预防的目的。

在创设个体良好发展的环境和提供资源方面,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以根据贫困生的类型和需求,协助他们组成互助小组,使他们能获得来自同一群体提供的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物质支持,使其缓解压力、采用更多的积极应对方式,形成积极适应模式。在组织层面上,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可通过团体干预、公益讲座、心理辅导、技能训练等形式为贫困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作者:秦红芳 金俐伶

贫困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国家各有关部门不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视,而且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也十分关注。本文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两者有机结合的必要性进行阐述,提出了两者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近年来,高等院校虽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校园网络建设等方面还存在新旧观念糅杂、新老规章制度并存、利益关系冲突、部门职责转换等现象,已不能满足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统一的终极目标,即都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克服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其更加健康地成长,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尽管大部分高等院校已认识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

很多高等院校虽然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大部分挂靠在学生工作处,少部分挂靠医务室等部门,并且大部分心理咨询中心没有独立的运作经费,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由于经费缺乏而无法实践。有些高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只是作为选修课,而没有列入教学计划,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和覆盖面,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效果不明显。

(二)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

目前,从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专业过硬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十分缺乏。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每2000到3000名大学生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老师。在我国,学生人数超过一万的高校能够配备2名专业心理老师的情况都不多,并且心理老师的系统培训督导比较缺乏,队伍流动性大,而且大多数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如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的培训,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在教育和咨询的实践中很难保证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严重脱节

很多高等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注重学生的思想、身体、科学文化、能力等素质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人际关系交往能力、情感教育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并没有予以重视,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状况,这样就造成学生在面对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压力时,承受挫折的能力弱,无法自我调节、正确应对,甚至会产生过激行为,给自己、家庭及学校带来不良影响。同时,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过程中,脱离了学生的心理状况。例如,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和反感的情绪,由此引起学生的自卑、情绪波动明显、心理落差大等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紧张,也影响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自然不可能好。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近年来,大學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不断上升,很多高校已经注意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并且进行了一些尝试与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因此我们需要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一)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较为单一,内容较为枯燥,主要通过宣传教育、说服教育和理论灌输等方式,教育效果不理想,无法达到最终的目标。新时期,随着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高等院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关注、信任、倾听以及疏导等原则,及时关注和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通过心理测试、个体咨询、团体辅导、行为矫正等方式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人性化,有效解决了学生的思想及心理问题。实践证明,只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在解决思想问题的过程中,以学生心理活动规律为依据,因材施教,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才能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多项内容,其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包括环境适应教育、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生命教育等内容,其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虽然两者的内容与目的不一样,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两者的教育内容侧重点不同,因此,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应相互借鉴各自的理念方法和手段,取长补短,加强与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提高学生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学生心理的自我保健,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和心理健康才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才能与育人方面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构建多维立体系统化教育体系

通过整合资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融入心育课堂、心育活动、教师心育、家庭心育、专家教授进学校等特色教育活动与心理美文、心理摄影、心理情景剧等常规心理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体系,有利于构建多维立体系统化的教育体系。

(四)有利于高等院校的发展

高等院校要想提高本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除了要在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外,还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特色,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学校的知名度,这就要求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两支教师队伍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在教学和管理中渗入心理健康教育,传授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教会学生心理调适的方法;经常与学生谈心谈话,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及时发现潜在的思想和心理问题,提前做好干预和调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从而有效地防止因心理问题而造成的学生伤亡事故、群体突发事件和个体危机事件等各类紧急事件的发生,避免对学校造成负面影响,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的内涵建设及市场竞争力,促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和谐、持续、快速、长足发展,有效地提升高等院校的办学和管理水平。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比例不断上升,许多高校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对工作机制和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很多需要拓展的空间,因此我们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模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实现教育思想理念的有机结合

反思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高校认为心理咨询的对象是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而与大多数面临学习、生活、经济、就业、情感等诸多问题的大学生无关,致使教育对象受到局限,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的发挥。当前,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转变观念,改变过去被动思维、惯性思维等思维方式,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改变“出现问题,消极应对”的工作模式,各部门要积极配合,改变心理健康教育只属于专职心理咨询师的观念,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校教职工的共同任务。同时,改变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针对少数同学进行咨询的片面认识,建立起心理健康观念标准的意识,让全体同学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达到自助和助人的目的,使心理健康渗透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层面,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实现教育工作机制的有机结合

从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实际出发,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范围,建立健全领导到位、机构到位、师资到位、投入到位、场地到位“五个到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的工作机制。坚持全员育人,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支工作队伍的积极性,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真正做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坚持全过程育人,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党建、科研等工作同时部署、同时推进、同时检查、同时评估,将以德育人贯穿于学生在校全过程,切实保障有目标、有规划、有步骤、有措施、有实效。坚持全方位育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及学生工作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的改革,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系统、高效的“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促进高等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当然,学校教育还要充分发挥家长和社会的力量,只有形成高校、家庭、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体系,使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联系、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才能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实现师资队伍的有机结合

针对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人数少、力量弱等问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两支队伍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培训,实现相互配合与协调一致。为此,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素质较高,既懂得思想政治教育又懂得学生心理辅导的新型教师队伍是新建地方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化建设的关键。学校要将两支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不仅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咨询知识,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意识,还要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巧,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深入开展。同时,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培训,让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深入学生当中,与学生多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行为,对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到早干预。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要让两支队伍加强联系与沟通,通过每年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和不定期开展经验交流座谈会等形式,为两支队伍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围绕大学生存在的思想和心理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等内容,让两支队伍交流各自的工作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地为学生服务,不断提升两支队伍的教育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

(四)实现教育主体的有机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都是大学生,高等院校大学生中易发生心理问题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贫困生群体、就业困难群体公众易忽视群体。易发生心理问题的弱势群体在校园里的负面作用是绝对不能低估的,为此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学生服务体系,满足大学生的内心需求。首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与指导,对于生活困难的学生要健全以勤工助学为主导,“奖、贷、助、补、缓”“五位一体”联动的资助体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从根本上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其次,学校应该设立就业指导中心,广泛宣传就业政策,切实转变就业观念,并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在校期间管理全过程,拓宽就业渠道。最后,配足配强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完善心理预警与危机干预机制,大力开展心理普查建档、预约回访,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方法、技巧融入课堂教学中。只有根據不同学生群体、不同学生层面,采取不同的教育引导方式,深入学生实际,遵循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规律,全方位多渠道育人,做好教育管理和关爱工作,才能使学生真正具备社会所需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以积极健康和良好的心态面对人生,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实现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机结合

优良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他们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以育人为宗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如联欢晚会、歌咏比赛、演讲比赛以及心理沙龙、心理电影、心理健康月活动等。同时,利用大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和心理健康专题网站,在网站上开设心理咨询专栏,开设时事政治、心理学知识、心理测试、心理咨询案例分析、爱国题材的影视剧等专题;设立在线网上心理咨询、留言板、心理健康论坛、专家论坛等互动版块,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学习相关知识,消除学生不敢当面咨询的顾虑,积极参与网上思想咨询和心理咨询,使心理疏导教育效果更好。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多渠道多途径地宣传普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识,能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受到教育,陶冶思想情操,缓解心理压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情趣和健康愉快的心态,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真正实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积极寻求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不断提高两者教育结合的有效性,努力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

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6.

[2]李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

康教育整合研究.教育现代化,2018.

[3]徐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

治教育关系探析.决策探索(下),2017.

[4]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2017.

[5] 张玉杰.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

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

[6]佘双好.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模式的生

成与发展.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

作者:易娟

上一篇:文化教育视域下英语教育论文下一篇:王安石人才观与学校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