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贫困生心理教育研究论文

2022-04-29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上升,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就高校大学贫困生的心理表现特征、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作初浅的探析,目的在于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贫困生心理教育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贫困生心理教育研究论文 篇1:

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教育研究

摘 要 现今的大学中,有一类特殊群体就是贫困生,本文主要从大学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阐述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构建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体系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策略。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大学贫困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也不利于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因此,关注大学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时代的热点问题之一。

关键词 大学贫困生 心理健康 教育

心理健康,就是能够保持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它与大学生能否全面发展,成为素质全面的人才息息相关。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和发展前提,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相关调查显示,73%的大学贫困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有抑郁状态或是向抑郁发展的倾向,他们更容易出现焦虑或是抑郁等不良情绪,无法与他人和平相处,学习上也有很大的压力。大学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对其个人有伤害,对于学校和社会也带来很大的弊端。①

1 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

1.1 自卑心理驱使

由于大学有缴费制度,为来自农村的经济困难家庭和下岗职工家庭带来了很沉重的经济负担,他们必须为了儿女上学而到处筹集经费或是采用贷款的方式,这些都给贫困生带来了很大心理和经济方面的双重压力。除此之外,大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比较明显,在学生中普遍存在攀比现象,这就加大了贫困生的自卑心理,主要的表现是容易多虑多疑,沉默不语,对自己进行封闭,不与外界交流,有的贫困生甚至对自己不满,对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难以胜任。②

1.2 情绪障碍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情绪,它关系着能否有一个正常的行为习惯。在大多数贫困生中,会有很大的不良情绪,有些还会表现出消极或激烈的情绪状态,最终导致出现情绪障碍并表现出异常的心理行为,这些都将影响他们的学习、成长。有研究表明,贫困生会比普通的大学生面临更多的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还要过早面对社会上的一些现实问题,例如无法维持正常生活,要为以后的生活担心害怕。再加上面对生活的大都市的繁华,他们更会感觉自己格格不入,使情绪障碍更加严重。

1.3 环境适应能力弱

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当他们走进繁华的都市,面对着灯红酒绿,摆在他们面前的就是环境适应问题。走进大学,除了给他们带来许多新鲜感和未知世界,还有就是疏离感。同学之间的关系没有高中时亲密,在相处起来彼此之间存在隔阂,没有共同语言;老师也没有高中时那么关心体贴人,这些都会导致关系的疏离感。另外,很多贫困生在进入大学后会面临着学习方法和生活习惯的变化,这更加让他们不适应,导致各方面的不适感加剧。③

1.4 人际交往能力差

贫富差距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贫困生的人际交往,更有严重者,会出现自闭症的倾向。他们来自偏僻的农村,没有丰厚的经济基础,从小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之中,难免会形成内向、保守的性格特点。当只身一人来到大学校园,面对着的是农村和城市学生之间的巨大差异,这些都让他们难以适从,最终导致很少和同学交往,这就导致学习和生活的圈子很小。

2 大学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2.1 歪曲“金钱观”的影响

最近几年,我国形成了一种“金钱交易”的文化氛围,大家的处事方法都成为金钱交易,导致人际关系关系冷淡,不顾及情感交流。这种文化也给大学贫困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使他们更加渴望金钱,更加看重物质利益,最终导致心态出现问题,陷入无法自拔的情境之中。歪曲了“金钱观”,进一步加剧大学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2 贫困生资助方式不当的影响

在大学中,会有励志奖学金,用来鼓励贫困生自强不息的学习态度,也有类似于勤工助学的工作岗位,帮助贫困生度过生活上的难关。在社会上也有一些公益组织,他们会给大学贫困生一定的资金援助,但是有时一些善意的动机却没有很好的实施手段,无形中加到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本来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善事,却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让贫困生面临更大的精神挫伤,伤害了自尊心,感觉是在接受施舍,加重了自卑心理,无心学习,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④

2.3 分配制度的改革

当前大学生毕业时,面临着一种双向选择,就是个人和公司之间的选择。然而处于新旧体制的变型期,许多社会机制还不是很成熟,在人才市场上还是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例如“拼爹”、“富二代”等。大学贫困生既没有很有钱的“老爸”,也没有好的家庭背景可以作为依赖,加之自身存在很大的不足,例如没有一个得体的服饰,没有风度和大气的言谈。这些都会加大他们在就业时所要面临的压力,引发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像是焦虑、紧张、不敢面对现实甚至出现神经质等。

3 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3.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高校作为教育的实施方,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这方面学校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的辅导员可以帮助贫困生分析问题的本质,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自信,要让他们了解到贫穷并不可怕,更不可耻,现在所面临的一切都是短暂的,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

3.2 利用“赏识”教育,发掘个人“闪光点”

每位学生尤其是贫困生,能够被“赏识”是十分重要的,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属于自己,别人不具备的“闪光点”。那么作为一个教育者就要深度挖掘这些现象,了解每个贫困生,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经常性的赞扬和鼓励,帮助他们重建个性发展的舞台。

3.3 建立明确的资助体系

经济困难是导致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原因,那么高校要建立一个明确、完善的“奖、贷、助、减、免”助学解困体系,这样才能发挥奖学金和助学金的真正作用。加大力度建设勤工助学体系,最好还能协助大学生解决自身素质不足的问题,通过助学机会,培养自己全面发展的能力。

3.4 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意向和消费行为

学校要通过一系列的讲座,培养大学贫困生的心理素质,引导他们有正确的消费意向和消费行为,在高校提倡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形成一个“比学习、比道德”的良好氛围。

大学贫困生群体是很重要也很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在学习、生活以及心理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学生们积极向上,品学兼优,但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也不可避及地笼罩在贫困所带来的心理阴影中无法自拔。大学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要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足够关注,这样才能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健康成长。

作者:李军

大学贫困生心理教育研究论文 篇2: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研究及干预措施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上升,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就高校大学贫困生的心理表现特征、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作初浅的探析,目的在于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心理问题 形式 原因 干预措施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向大众化方向迈进,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贫困大学生的数量都有所增加。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总数已高达300多万人,各高校贫困生的平均比例高达25%。贫困大学生是高校的弱势群体,虽然国家及学校通过助学贷款、贫困补助、勤工助学、国家奖学金、省级奖学金及其他形式奖学金等给予他们经济上的帮助,但是到目前为止,其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经济上的重负,往往使贫困生在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大学校园里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贫困”的“双困生”大有人在,表现出自卑、焦虑、敏感、孤僻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因此,准确把握贫困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构建一套切实有效的心理扶助方法对于帮助贫困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搞好高校德育工作,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1.自卑。自卑心理是个体由于自我认知偏差等原因所形成的自我轻视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体验。由于贫困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在经济背景、社会地位和生活阅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反差,容易使贫困大学生,特别是在刚刚进入高校时就产生心理不适应,导致极其严重的自卑心理。

2.焦虑。焦虑是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对于可能产生心理冲突或引起挫折的事件或情景進行反应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较为困难,物质生活较为贫乏,在实际的现实生活上存在许多烦恼和困惑,这些不良情绪的不断集聚和膨胀,促使他们心理上产生焦虑。他们有的为生活费用、学习费用而焦虑;有的为同学对自己的误解或歧视而焦虑;有的为家庭生活和大学生活中的种种不适应而焦虑。长时间的焦虑会形成抑郁性格,如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疏导,久而久之便会发展为抑郁症,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3.人际交往困难。人际交往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个体成长的重要方式,通过人际交往,学生可以认识社会,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然而我国的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较为严重,他们往往自卑,觉得和他人有差距,就不主动甚至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交往;他们往往性格孤僻、独来独往,渴望与人沟通又害怕触痛自己脆弱和敏感的心灵。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同辈的交往对个体的成长起着主导的作用,而同辈交往的缺失,不利于他们成长成才。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家庭环境。贫困学生多来自农村、城镇父母下岗职工的家庭,其父母文化层次较低。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等基本供给上,无法满足子女精神上、心理上不同年龄时期的不同需求,因此使某些贫困学生很难保持良好的心态,在不平衡的心态的作用下,往往导致其认为自己拖累父母或父母耽误自己两种极端认识的出现。

2.社会环境。社会对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的要求和期望自强不息、勤奋好学、自立自强等积极意愿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同时社会自身存在的消极因素也给贫困学生造成了严重困扰,如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交织地冲击着积极的主流意识与价值观,加之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的蔓延,也使贫困学生的心灵受到进一步摧残和侵蚀,造成贫困生对社会期望他们的积极意愿的怀疑和误解,使他们产生了叛逆情绪,顾虑多疑,甚至出现了道德的滑坡,如恶意欠贷、考试舞弊等。

3.校园环境。学生在读书期间主要生活在校园里,每天都与其他非贫困特别是家庭富裕的同学接触,而贫困生由于特殊的生活背景,他们的生活方式、言谈举止容易在其他家庭富裕的大学生眼中变得“另类”与“粗俗”,这使得原本平等和睦的同学关系变得有距离和层次之分。贫困学生对炫耀性消费和日常生活消费的区别认识模糊,不能争取把握心态,以致产生自卑心理,不愿与人接触,主动缩小人际交往圈,逐渐形成心理健康问题的恶性循环。

三、高校对贫困生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1.建立健全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高校应从支持和保护贫困学生的角度,设立更多的面向贫困生的奖学金项目或贫困生资助专项资金,在贫困学生范围之内进行考核评定,且适当提高奖学金金额;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社会保险机构参与、社会资助、校内资助相配套的多元化贫困生资助体系,使贫困学生从根本上消除单纯因经济原因导致的无助性心理焦虑;加大对贫困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指导和支持,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与自助机会。

2.切实完善心理咨询机构建设。为了达到更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效果,学校应加大力度完善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把单一的谈话疗法拓展为多样的心理咨询方式,与此同时,学校应加大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力度,引导新生在短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定期开展对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和学生心理委员的专业培训,使他们逐渐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咨询技能,以利于各学院及时发现有心理困惑的学生。

3.辅导员要首先做好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应从新生抓起,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每一个新生都面对着一个全新的世界,无论是生活环境、人际环境、学习内容及方式,还是个人角色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时学校应组织开展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新生对大学期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所了解,从而做好克服困难的充分思想准备。同时,学校应通过科普宣传,增进新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提高他们对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和主动求助的愿望。另外,可组织开展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让新生在活动中增加了解、增进友谊,获得良好的社会人际支持。

4.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互助的精神、集体荣誉感、积极的群体凝聚力、和谐的人际关系等。这些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促进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十分有益,可以缓解贫困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学校的大集体,保持一个乐观开朗的心态,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向往,成为朝气蓬勃的新青年。

参考文献:

[1]王磊磊.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教文汇,2008,(01).

[2]许加明,赵俊源.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心理教育研究,2008,(03).

[3]徐俊.浅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08,(02).

[4]许金东.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广角,2007,(7).

作者:严丽娜

大学贫困生心理教育研究论文 篇3:

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培养

[摘 要]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教育政策、经济状况、毕业生就业升学等社会支持方面有着密切的關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将培养主观幸福感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为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幸福观;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17年度江西省“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以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培养为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YB258)。

[作者简介]彭康清(1968—    ),男,江西南昌人,南昌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刘翊(1971—    ),女,江西南昌人,南昌师范学院,馆员,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

一、前言

为准确、客观地了解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本课题组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幸福感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江西省三所高校大一至大四的在校大学生,共820人,发放问卷820份,收回有效问卷795份,有效问卷占比96.95%,其中男生为370人,女生为425人,平均年龄为 20.25±2.36 岁,结果显示,91.65%的大学生表示应该通过个人的奋斗来取得幸福感,说明大学生的幸福观总体是正确的。同时,在询问关于是否幸福的总体感受时,75.63%的大学生回答“幸福”,但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和就业压力等因素时,认为“不满意”的大学生占27.25%,非常不满意的占12.77%。由此可以判断,上述因素对大学生的幸福感有着一定的影响。大学时期既是心理断乳期又是人逐步成熟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各类问题频发。要摆脱这种困境,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本课题组认为可以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将培养主观幸福感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为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主观幸福感的界定

幸福理论是Dodge于1930年提出的。而心理学界认为,个人的主观幸福感是个人生活质量研究的一项标志,它“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目前,绝大多数的幸福感研究学者的研究理论都是根据外国学者 Diener 在1984年提出的幸福感所定义的:主观上的幸福感就是个体对自身生活质量在主观上的情感感受[1]。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术界开始涉及幸福感领域的研究,90年代末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纳入研究范围。大学时期是可使人成长、成熟的时期,易发生各类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及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而通过对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完善大学生的认知与行为,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合格人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主观幸福感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契合性

第一,思想、心理从根源来论都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因而将主观幸福感归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第二,幸福感实质上一种情感体验,是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心理体验。同时,它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教育,形成发现、创造和感受幸福的能力,并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避免学生坠入盲目追求幸福的误区。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幸福观的形成、发展有着调整功能。思想政治教师可以通过正确的教育观念,引导大学生将自己的人生幸福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进行契合,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主动去感知幸福、主动去追求幸福、主动去创造幸福,逐步形成正确的主观幸福感。

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课题组采用“大学生幸福感调查问卷”时发现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既有主观方面,又有客观方面,下面逐一进行分析、研究。

(一)主观因素

1.人格因素。心理学中的“人格”一词是由Personality翻译而来的,原意是拉丁文persona。而人格则是其自身区别于他人的独特心理品质,其形成受遗传、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且这些因素相互作用,表现出迥异的人格特征[2]。本课题研究显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对大学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情绪化的学生往往比较敏感,人际关系较差,对外界刺激反应过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主观幸福感体验较差。

2.自尊因素。研究表明,社会的理解与支持能够使大学生更加有自尊心、有信心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不确定性事件,带来更积极的情绪体验,取得较高的自我满意度,从而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程度;反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就较低。所以,保护大学生的自尊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3.自我价值观因素。价值观即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定、是非而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或思维方式,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大学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而言,对于财富、社会地位、个人外在形象等方面的理解与判断,属于外部自我价值判断。内部自我价值则表现为大学生人生目标的选择与追求。研究表明,大学生在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

4.归因方式。归因是研究者针对行为及行为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心理学家韦纳将归因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三个维度。其中,人格、动机、态度、情绪等个性特征属于个体的内因,个人机遇、任务的难易度、条件等属于外因。研究结果显示,归因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着正向预测作用。越倾向于内在的、持久的或整体的归因方式的个体,幸福感越高,这与以往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具有内在的、持久的或整体的归因方式的个体更容易将成功归于自身的主观因素,整体性的归因方式能够让其看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事件,从而产生更强的幸福感体验。

(二)客观因素

1.学习因素。相对于中学阶段而言,大学阶段的教学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抽象,教师教学方法以专业方法论教学为辅、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大学生是否能适应大学的教学与学习要求,寻找到一个符合自身个性特征的学习方法,将直接关系到其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是否顺利,学习成绩是否合格,并影响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3]。为此,思想政治教师在培养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同时,还需要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人际关系因素。大学是个浓缩的小社会。每个人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人生理想各不相同,出现矛盾、产生冲突在所难免,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幸福感。因此,思想政治教师有必要帮助大学生尽快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尽快融入集体生活。

3.就业压力因素。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激烈的竞争、巨大的压力必然会给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带来消极的影响,大大降低大学生的幸福感指数。为此,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指数,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是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承担的义务。

4.家庭环境因素。家庭作为人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幸福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家庭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家庭的生活模式等“硬环境”,家庭成员之间是否融洽、是否亲密等“软环境”,以及家庭与外在家庭环境等环境因素,均能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主观幸福感,而父母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又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5.社会支持因素。一个人能取得社会的认可,是其社会支持度的重要表现[4]。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并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着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越多的个体,主观幸福感越高。社会支持作为一种外在资源,能够使大学生更加有信心、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不确定性事件,带来更好的情绪体验,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5]。

五、改善、实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大学生的幸福观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的个体作为幸福教育的主体与目标,要改变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方式、方法。大学现行的教育方式、方法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权威式、灌输式教育仍占据着大学教育的主阵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改变的途径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能力需求为导向,坚决贯彻OBE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二)积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合理的人生目标

树立正确的三观,确定合理的人生目标,具有关键的作用,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三观之间互相联系,密切相关。因此,思想政治教师首先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培养大学生正確价值观的首要任务,科学的世界观能够为大学生提供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合适的、正确的方法论。其次,每个人不同的选择,决定着人生的不同方向。正确的人生观是拥有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利于幸福人生的追求,萎靡、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将会摧毁幸福人生。所以,思想政治教师有必要在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与选择上进行更深入和更科学的探讨与研究,培养出有高尚情操的大学生。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获得主观幸福感

我们应正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积极研究问题的解决方式、方法,可以将现代心理治疗技术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做到心理治疗技术、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三者融合,互为作用,以此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促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获得。

(四)帮助大学生掌握人际交往技巧,获得其精神幸福的需求

大学校园既是学生求学的场所,又是其生活的精神家园。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一个人有爱和归属需要,希望与其他人建立情感联系或关系,同时,又有被尊重的需求,希望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他人或社会的承认或赞许,两者成就的实现可以大大增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要实现上述目标,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但出于各种原因,当代大学生个性层面,自我的因素较多,利他的层面较少,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差,人际关系和谐度不高,迫切需要人际交往技巧。要帮助大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一是对他人要真心相待,以自己的真心换他人的真心;二是做人要不卑不亢,保持独立的人格;三是要懂得善用主动交往、换位思考、移情、帮助别人、赞扬和批评等人际交往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四是努力克服人际交往中的敏感、害怕心理,回避与人接触的社交恐惧症,积极面对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可以为其今后事业的发展与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本课题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教育政策、经济状况、毕业生就业升学等社会支持方面存在密切的关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涉及大学教育政策、贫困生经济资助政策、毕业生就业政策、研究生招考政策等方面进行合理研判、科学决策,使他们能在一个宽松、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进步,能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关怀,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6]。

参考文献

[1]严瑜.幸福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许燕.人格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崔文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亚太教育,2015(24):128.

[4]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社会心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5]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途径与对策探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9(3):109-112.

[6]燕玉霞.贫困大学生社会幸福感状况调查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7,38(3):87-90.

作者:彭康清 刘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