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下的大学语文论文

2022-04-17

摘要:在倡导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语言表达能力低下的问题引起整个社会的焦虑。语文课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无论文科、理科、工科还是艺术类学生,其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铝力都是现在学习和将来面向社会的一项工具。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有其特殊的知识背景,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比较而言,其专业学习与语言、文学关系更加密切。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美育下的大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育下的大学语文论文 篇1:

叙事学视域下高职人文慕课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径

[摘要]高职人文慕课教学中存在着学生角色演变和培养方式缺失、学生职业素质和培养策略缺失、学生文化自信和培养路径缺失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文章提出叙事驱动下的文化认同指引和个人成长关注的慕课改革思路,将民族文化历史、记忆和基因植入学生叙事实践。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高职人文慕课的实践路径:加强思想引领工作,避免文化虚无主义、激发民族文化创新,培养职业自信人才、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关键词]课程思政;慕课;叙事;高职教育

[作者简介]张建亮(1979- ),男,山西原平人,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教授,硕士。(江苏  苏州  2151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教改课题“高职汉语言文字‘顺进化、应未来’文化重塑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201908)

一、高职人文慕课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推动慕课优质资源共享的宏大教育背景下,我国高职慕课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慕课已经形成强大的职业教育网络,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超星尔雅、智慧职教等慕课平台汇集了众多精品职业教育资源,慕课的显性特点如今已逐渐被学生认可和接受,比如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可以有效打破学制规范,改变课堂学习方式,变被动教育为终身教育,特别是在2020年初暴发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将精力重点投入到慕课课程的打造。但由于高职以技术为主、文化为辅的传统教育思维,导致高职人文慕课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影响到学生的职业和文化认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角色演变和培养方式的缺失

高职人文慕课绝对不仅仅是为企业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更是与个体角色成长有着密切关联。个体角色变迁的关键是行为的改变,人文慕课承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改变个体的行为习惯,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聆听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树立符合区域经济和产业需求的工匠意识和文化认同。高职人文慕课主要有两类课程:一是礼仪类课程,主要强调各种职业礼仪的传授,忽略了高职学生的习惯塑造背后的文化习得过程。比如,仪道传授(商务礼仪课程,包含国际商务礼仪、空乘礼仪等)、茶道传授(茶艺课程)、花道传授(插花艺术课程)等课程。二是审美文化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泛化审美和文化,缺少对学生的个体关注。比如,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等慕课,笼统空泛并不针对个体开展文化叙事,容易让学生丧失对文化的认同和热爱,与个体的现实生活也会渐行渐远。

(二)学生职业素质和培养策略的缺失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颁布文件强调劳动者的素质,到90年代提出德育放在首位,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又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第二个十年强调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①,我国高职人文素质的概念话语变迁,表达了一种对高素质人才的重视,高素质的关键不仅仅在于职业技能素质,更在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创意等素质。目前,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多而杂,以美的名义、素质的名义、文化的名义等开设各种类型的课程。这些课程不但没有围绕职业教育的特点,也没有根据高职学生的素质量身定做适合的内容体系,缺乏与职业文化情境相关的教学设计和素质实践活动,使学生失去了反思和对话的契机,也无法将素质从理论转化到实践,导致学生很少主动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由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本身的边缘化,高职人文慕课大多以选修课的方式进行设置,跟学分绑定在一起,没有严格的考核机制,容易脱离时代和学生的个人生活情境,学生很难通过在线学习得到素质拓展。由于缺失实际的个体反思,与教师对话的机制也不够健全,课程隐喻的文化素质很难通过课程的讲述实现。

(三)学生文化自信和培养路径的缺失

文化变迁的关键在于文化认同。慕课是一种技术文化,其根本目的依然是通过教育塑造一种文化认同,亦可以称之为一种日常生活化的叙事实践,通过学生个体的叙事完成文化认同。但当前的高职人文慕课在引导学生文化变迁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大多采用以知识结构体系为主的线性教学思维,忽略学生的个体故事、情感诉求、文化诉求,致使学生职业文化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欠缺;二是教师不能以学生的特征为切入点,围绕其学习的需求,打破常规化的教学模块,多样化地使用叙事方法发掘学生的兴趣点;三是高职人文慕课文化内容泛化,缺失文化叙事方式和话语体系,缺少与专业课程的跨界融合和实践考核,也无精心的课程设计,人文课程讲中国文化特点,专业课程讲西方文化特点,致使人文的价值性和文化沟通很难实现融合。

二、高职人文慕课的改革思路

針对高职人文慕课中学生角色演变和培养方式缺失、学生职业素质和培养策略缺失、学生文化自信和培养路径缺失的问题,笔者认为,要通过叙事驱动下的文化认同指引和个人成长关注,将民族历史文化、记忆和基因植入学生叙事实践,以有效弥补慕课教育各种缺失环节,以学生叙事为中心,通过个体的成长角色认同、素质认同到文化认同来解决上述问题。

(一)叙事驱动下的个人成长关注

高职人文慕课叙事,就是将叙事理论引入慕课教育中,学生通过叙事实践过程获得自我身份的确认。相对于传统教师为主的课堂,在以叙事实践为主的探究活动中,学生是探究自我和问题的主角,教师需要围绕学生特点打造教学情节、场景,巧妙设置悬念和冲突,开发设计一系列的交互叙事,通过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交互引导,提升学生的个体素质。从媒介文化的角度分析,慕课叙事本质就是一种跨媒介文化融合。借助于慕课平台软件和手机终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不再是传统的“教师—生产内容、学生—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参与教学设计和过程,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生产和传播,这种跨媒介叙事的特征决定了慕课叙事对文化的传播功能和传播价值产生了较大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学习者在慕课文化教育活动中,获得文化认同和职业重构的同时,会推动教育内容的生产和文本的叙事,进一步推动了教师对内容文本的再创造,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在一种媒介文化的交互下演变为媒介的沟通互动和交流传播,促进优秀人才的培养、选拔并最终脱颖而出,确保教育目的实现。从叙事策略的角度分析,慕课叙事针对个体存在的问题进行情境化叙事重塑,通过叙事视角的转换实现个体问题解决,促进个体素质提升。另外,每个个体的故事在不同角度的对比中存在着相互交织的现象,慕课叙事主要通过个体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描述和文化诉求表达,在叙事实践中完成对个体生命的体验和经验检验,通过个体生命故事的拓展成就个体生命的独特性,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二)叙事驱动下的文化认同指引

自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也曾伴随了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争论。在高职教育领域,常常存在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严重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的现象。“人文素质教育是改变高等职业教育只会培养‘工具人’现状,向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价值人’转变的重要措施。”②高职人文慕课引入叙事有利于学生在重新链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并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建构本民族宏大的文化自信格局,这是高职人文慕课的使命所在。中华传统文化起源故事和内涵对以科技为主导的现代社会和职业教育具有巨大的心灵重塑和指引,文化与产业、职业进行深度对接,是悬置在高职人文教育中的一道关卡。高职人文慕课目标是改变学生行为习惯和文化认同,将“叙事”引入人文慕课改革,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在线实时交互叙事,根据每个人的成长故事和学习能力情境,设置一种内置中华传统文化密码的情境选择,经叙事演绎,学习者找到内在文化驱动力,重新链接了民族传统的文化认同和自我身份认同,实现重塑学习者的文化意义、行动意义,实现个体的“对比性的描述”和成长,完成职业教育培养符合产业所需人才的目标。

三、高职人文慕课的实践路径

根据叙事策略的分析,不难发现慕课叙事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较大的优势。本文从叙事的角度,提出高职人文慕课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思想引领工作,避免文化虚无主义

文化虚无主义是一种彻底否定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主张全盘西化的思潮。文化虚无主义在本质上代表了颓废的文化价值观,受西方现代文明危机影响,鼓吹自由主义,消解权威、主流价值观,无视传统文化,贬低现代社会价值,对大学生价值观、信仰体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高职人文慕课必须以思政工作为引领,坚定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话语体系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从宏大的叙事转向生活叙事和文化实践本身。

叙事学视域下的学习者个体与人类学中的“具身(embodiment)”概念相似,都是基于对象化的生命记忆唤醒为目的,旨在调整个体的身体想象和文化重塑,将个体的生命断裂的意义重新进行修复,驱动主体角色主动地调整和更新自我文化。有的高职学生因高考失利只能选择专科层次教育而被社会和文化情境定义,社会仍然普遍存在着对他们的偏见叙事,这也造成高职学生的个体角色比较被动,缺乏自信。在三年的时间里,如何引导学生重新进行个人成长叙事,转化个体角色,形成积极正向的职业文化价值观和内在坚定的职业文化信念,是必须正视的教育问题。主流社会的标准和价值观成为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一道规训,从而内化了主流价值观并形塑了他们的自我角色认同。为此,只有行之于书写替代性的故事,重塑生命的意义才能提升个人自信。

1.通过故事化、具体化和形象化的方法积极开展学生日常文化自信教育,提高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感悟和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用。高职人文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人文素质、劳动意识、审美感悟等个体全面发展、精神成人的重任,通过思想引领,实现外语类人文课程传播好中国文化,体育类人文课程提升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劳动教育课程致力于提升学生工匠和劳动精神,美育类人文课程提升学生创新精神,仪道类和文化类课程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好学生行为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个人成长路上的“引路人”,通过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引领和实践指导,形成对话氛围,将学生个体心里的自卑情结“外化”,将个体角色和个人问题分开。慕课叙事关注个体问题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而不是纠结于学生个体原因,学生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教师不断引导学生沟通和转化情境,通过学生自我成长故事、家国故事、历史人物故事以及职业情境故事的置换,重写学生个体角色的生命故事,挖掘其被社会抑制的生命经验,使其个人经验和叙述重新定位和走向,最终走出负面情境,完成自我成长。

2.把握高职学生思维,深入浅出地传播中国故事。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提问方式,对学生开展调研,了解学生对文化的了解情况,倾听学生心声,通过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具体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文化共鸣。新时代语境下,讲述中国奋斗者的故事,以尊重学生并探寻他们的成长为路径,以中国青年的个人成长为目标开展个人叙事,可以规避“学与用脱节”“文化传承变为抽象和虚无”等宽泛的“为礼仪而礼仪”,或单纯的“审美”“文化”类缺陷,通过情境化的实践和叙事分析,针对个人问题和个体生命经验、记忆设计故事,展开对话,将学生个体从文化认知、个人记忆和问题情境中分离和解救出来,帮助他们挖掘和找到更丰富的替代性的情节和经验,有助于实现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将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为学生个人成长故事原动力。

(二)激发民族文化创新,培养职业自信人才

1.从价值论维度上,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由于高职人文教育中存在着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再加上西方文化的渗透,导致学生的文化自信缺失。提升高职文化自信的關键在于,在高职人文课程体系下内置一种“中国制造”精神的职业文化叙事,树立正确的“工匠型”劳动教育观念,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激活其职业文化生命力,为高职学生提供一种先进的文化引领。为此,需要改革高职人文课程体系,开展中国职业文化史教育,用承载着中国精神和价值观的职业文化和故事去塑造人,通过叙事实践让学生掌握中国近代职业文化史,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先进的文化理念与现代职场价值进行契合度模块设计,将区域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职业情境进行深度融合。研究企业职业规律,从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契合点进行课程群的开发,铆合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与职业精神和素养,提升学生文化融合与内化,强化文化认同,增强个体的职业成熟度,重构民族文化认同模式下的职业心理,实现工作情境和个人素质的全面对接。

2.从实践论维度上,引导学生开展个体生命故事的重新讲述。传统文化在向现代化迈进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情境上的转折,传统的文化如果不能与现代的学生生活建立联系,必然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通过个体生命故事的重新讲述,有利于学生的文化重塑和认同。每个个体都生活在职业成长、人生成长的故事中,这些故事赋予他们新的世界意义,并重塑着他们的生命个体经验。传统课程体系中学生是一个被动的接受教育的角色,在慕课中,教师需要想办法让学生变成一个积极主动的故事推动者,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故事进行探究并建立意义。通过让学生自己讲述个人成长故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业广惟勤”进行创新转化,用创新文化培育工匠精神,实现个体成长和提升,让学生理解改革创新的中国时代精神,贴合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在慕课中开展个体职业成长故事的创新讲述,把握时机,纠正学生的文化自卑,重塑他们的文化认知,对学生“不合群”行为进行重新描述和检验,开展观念上有差异的讨论和对话,让不同个性的学生谈论自身和了解他人,形成如何看待世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方法,生成符合个体真实经验的文化自信和职业文化认同。

(三)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学习者个体行动的背后是动机、意图、目标,受情境的影响,每个学生的感受、思考、判断都不同,课程叙事的核心是与学生密切建立深度链接,探寻和扭转其背后的价值观,指引他們完成自己的生命故事和职业故事构建。通过叙事讲述,实现教师通过故事叙事唤醒学生个体对人生以及传统文化的意义及价值的追求。

1.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重新与文化建立一种新的链接。高职人文慕课的开发与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与学校顶层设计、专业教学设计、课程叙事实践设计紧密结合,围绕特色专业、区域文化和产业、课程特点谋划“大思政”的体系并整合文化与思政元素,加强人文素质与专业融合,推进课程思政改革。通过构建人文素质慕课的叙事实践标准,多方面联动,实现学生个体内化国家自信、文化自信、职业文化自信、城市文化自信等。在高职人文慕课叙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对话,通过设置各种主题版块,让学生主动分享他们自己与文化、专业、职业、过去及未来的故事,这些故事可以结合“文化内化”“成长故事”“家庭故事”“童年记忆”“打工经历”“职业畅想”等主题开展,这些主题将核心的情感关系与个人的成长融合在一起,它们不只是简单地将成长融合到学生个体的生活记忆中,也有助于学生重新检视和梳理生命记忆和自我认同等价值,辨识学生主体生命中被忽视的生命经验,将其延伸为替代性的故事,帮助学生重新链接和建构起生命的意义。

2.教学设计过程要探寻并关注学生个体角色成长。在高职人文慕课教学中,教师是指导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和帮助者,当慕课叙事取得一定的效果后,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的项目,将慕课当作学生对文化的体验历程,通过进阶式作业,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并获得成就感。采用情境测试、成长故事演讲、辩论等故事的文本,最终得以印证他们“对比性”描述和成长,用奖励、证书或者邀请企业专家等共同举办庆祝仪式的方式,来激励学生个体的成长,用技能竞赛参赛获得比赛证书的方式,见证他们走出高考负面、走向成功的历程,将学生个体作为教育的主体,淬炼他们主动建构生命和自我的提升。因生命故事的体验生成他们无限改变的可能,重塑学生对职业文化的认同,使其变得更积极、自信和有责任心。

3.教学设计的思路要突出叙事实践。在慕课叙事实践中,高职人文课程需要将整个课程拆分成若干个碎片化的故事单元,使其更加符合互联网碎片化特点以及学习者接受心理需求。通过短小的故事,组成一整套看似断裂实质上有逻辑体系的单元,经过精心的脚本编排、情节设置以及故事内容时长的设计,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故事为驱动的人文慕课系统。以“个体成长”为经,以“专业缝合”为纬,促进个体“知行合一”,并与产业关联、与历史关联、与文化关联,破解高职人文课程严重老化的内容和训练体系,帮助学生重新建立新的故事和文化链接。教师可以利用区域稀缺文化资源激发学生兴趣,设计问题情节镜头,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系,再通过布置线下区域企业考察,让学生在校企合作企业、地域文化场馆,图书艺术展馆,体育健身场馆,艺术工匠作坊等“第二课堂”中内化文化,外化行为,重新链接新的文化之旅和沉浸式学习系统,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注释]

①张建亮,孙建.高职院校人才素质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职业教育,2019(1):78.

②刘学伟.运用慕课提升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调查研究[J].教学研究,2017(2):88.

作者:张建亮

美育下的大学语文论文 篇2:

关于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内容选择性的探讨

摘 要:在倡导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语言表达能力低下的问题引起整个社会的焦虑。语文课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无论文科、理科、工科还是艺术类学生,其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铝力都是现在学习和将来面向社会的一项工具。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有其特殊的知识背景,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比较而言,其专业学习与语言、文学关系更加密切。在对艺术专业大学生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他们的专业背景,侧重培养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及审美素质,使之与他们的专业素养相辅相成。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选择的原则要紧扣人文与艺术两大主题,突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主体差异性,以本国为主,兼顾西方历史上的经典之作,从而达到大学语文课程增强学生语文知识、文学素养,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重铸人文精神的宗旨,为专业学习、为今后继续学习和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语文 艺术专业 选择

“语文是一个以语言为核心的包括语言、文字、文章、文学及文化在内的言语学科体系,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统一体”。[1]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是大学语文的基本特性,而着重研究语言文字承载和传播信息的规律及效能则是其本质属性。哲学、史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也是以语言为载体,但它们关注的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语文不僅关注语言所承载的内容,更关注语言承载的规律和传播的效果,而这正是语文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根本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是指导人们理解和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交流情感规律和方法的学问。侧重于语言现象,包括语用学、修辞学等,属语言学范畴;侧重于综合性,包括语用学、文学、写作学、文化学等内容。

1 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倡导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语言表达能力低下的问题引起整个社会的焦虑。[2]可以说,语文课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无论文科、理科、工科还是艺术类学生,其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铝力都是现在学习和将来面向社会的一项工具。语文课也不仅仅只是教给学生字词和一些传世名篇,它有着更重要的教学目的,是我们普及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1.1 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塑造完善人格

现代社会商业文明的冲击,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在某些大学生中出现的精神困扰,使我们更加感觉到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这种人文精神包括人的尊严和使命、人的权利和义务、人的理想和品格、人际关系的和谐和调整,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多项内容,这是大学生们将来走向社会的立身之本。[3]大学语文课程的主体内容来自于古代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蕴涵了古代先哲们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他们高尚的精神境界和祟高的人格魅力,虽然现在时隔经年,但是对我们的立身处世仍然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大学生们通过对经典文本的学习,对他们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研究问题、开展工作,培养必要的管理和应变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1.2 加强学生智力教育,提高创新精神

无论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还是人文科学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都是十分必要的。自然科学研究者吸取一些人文方面的知识,更有助于激发其创新能力。人文科学的思维方式大都是形象的、抽象的、感性的,文学创作小的想象、灵感、幻想等形象思维活动,对学习研究自然科学同样有帮助。[4]正如我们所了解的,像爱因斯坦、华罗庚、苏步青、钱学森等许多大科学家在人文学科方面的造诣就很深,他们的研究也受到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启发和推动。可见,大学生接受一些人文知识的熏陶,有利于突破思维定式,获得启发,提高专业学习质量和科研成果。

1.3 加强学生美育教育,培养审美能力

美育是人类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文学艺术等的鉴赏和创新能力,陶冶情操,提高生活趣味,使人们更加高尚、积极、情感丰富、富有活力。美育教育主要包括美感的培养、美学知识的灌输、审美规律的把握等内容,而我们语文课本中大量的文学经典正是这一教育最好的教科书。[5]这些文学作品用优美的语言表现旖旎风光、高尚人格、真挚情感、深邃思想,让我们在阅读中得到审美愉悦,在潜移默化里提高美的领悟力和感知力,从而达到美育教育的目的。

总之,大学语文不仅仅是对某一篇文章的教授和学习,它的作用贯穿于德育、智育、美、育等多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一门基础学科,在我们大学教育的学科设置上具有无以替代的作用,应该在我们的教学中大力提倡。然而,不无遗憾的是,目前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正面临着边缘化。近年来,在大部分高校中,尽管大学语文被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但长期以来处于边缘位置。大学语文目前出现这样的尴尬现象,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对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上有问题。

2 艺术专业大学生大学语文学习的独特性分析

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有其特殊的知识背景,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比较而言,其专业学习与语言、文学关系更加密切,有鉴于此,在对艺术专业大学生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他们的专业背景,侧重培养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及审美素质,使之与他们的专业素养相辅相成。

艺术专业的大学生一般而言自小就练习音乐或美术,但无可否认的是,他们在文化课的学习方面花费的精力往往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要少得多,自然而然他们文化课的学习成绩要比其他专业低一些。有鉴于此,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首先要重视语文知识最基本的字词识记。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和词汇理解、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科学实施字词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意义。[6]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对字词学习的重视远远不够,不肯花力气去认真学习,这就更加需要大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字词知识作为一个基础加以重点学习。

有了字词的基础学习,就为进一步引导艺术大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达美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一个现实问题是,现在全国的大学语文教材不可谓不多,但是以通读性的为主,也就是说,教材的编写者没有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的差异性,艺术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由于内在需要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学习的内容也就必然要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有所区别。因此,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如果想要收到一个好的效果,首先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哪些篇目较为适合他们学习。这些篇目的选择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要贴合艺术专业背景,能够更为有效地激发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

3 对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探讨

长期以来,如何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效地开展大学语文教育,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就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来说,大学语文教材缺少针对性问题已成为阻碍艺术专业开展人文教育的一大瓶颈。人文素养的缺失,损害了艺术的创造力,与艺术教育的发展很不适应。有鉴于此,对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必须做出选择。选择既要进一步提高语文学科的文化品位与人文价值,又要关注当代文化的变革与发展,也要强调选文的时代性、人文性和多元化。

3.1 难度适宜

鉴于目前国内尚无艺术专业通用的大学语文教材,而各专业通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由于针对性不强,有些篇目对于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难度过大,如一些使用较多的大学语文教材将朱熹的《送郭拱辰序》、沈既济的《枕中记》、谢翱的《登西台恸哭记》等选入,这些篇目无疑是优秀的,但鉴于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实际水平,并不适合让他们去学习掌握。在篇目的难度把握上,既要高于中学语文教材,又要与中学语文教材做好衔接,甄录作品避免与中学课文重复过多,又尽量避免与中学语文严重脱节,忽而达到了中文专业的水平。这就要求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遴选节录,摘选最具代表性的片断,不求面面俱到,只求选文精悍,使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做到贴近时代社会现实、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贴近艺术专业实际。

3.2 针对性强

根据艺术教育的教学实际,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艺术家谈艺术的作品,以丰子恺、启功、吴冠中、梅兰芳、范曾等先生的切身之谈叩响艺术之门;还可以有针对性地选用一些国内外艺术大家谈人生艺术修养方面的文章,比如《傅雷家书》中就有一些这方面很不错的文章。同时,还可以选择古今品艺评艺的优秀之作,其中不乏对艺术感悟生动的文学描述,如金庸《笑傲江湖》的《授谱》段,琴声与听琴的描写便活泼生鲜;熊秉明先生的《看蒙娜丽莎看》,既是对《蒙娜丽莎》感性的欣赏,又是一篇学术性札记;范曾的《徐悲鸿论》、萧伯纳的《贝多芬百年祭》、弗洛姆的《爱的对象》、陈鼓应的《蝴蝶梦》、史怀特的《人道》等,这些带有学术特色的文章对训练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品格与学术素养具有很大的的作用。[7]此外,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用一些能与学生所学专业有着一定联系的文学作品。比如说,对作曲系的学生来说,可以多选用一些中国古代的诗词作为上课的教学内容,因为古代诗词,特别是词,在以前是可以吟唱的,其中不少诗词意境优美,而且语言也比较简练。在充分理解作品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为这些作品重新谱曲,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力。

3.3 浸润艺情

中国历代文学“彬彬之盛,大备于时”,在学习上优秀的文学选本显得尤为重要。[8]很多没有列入大学语文教材但与音乐、美术相关的文学作品,教师也可适当有选择地讲解一些,把他们作为教材的补充读物。如在唐诗中,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被称为描写音乐,的“三绝”。在这些诗中,诗人充分运用了形象思维,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赋予音乐的音色、旋律、节奏,以鲜明的形象化色彩,深深地震撼着读着的心灵。难怪清人方扶南把它们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了。再如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幾重。”其诗境与画境、乐境浑然相融,特别适合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去慢慢品味。[9]事实上,当前一些流行音乐的歌词也可以用来作为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材料。

总之,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选择的原则要紧扣人文与艺术两大主题,艺术家德艺双磬的心得之作要有所选择;要突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坚持从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出发,重视性灵的抒发和情感的表达;尽可能地选择那些篇章精练、典型、长短适宜的篇章,既方便教学,又为艺术类学生的需求相吻合,对于篇幅过长的经典之作则节选部分;再就是选择篇目要以本国为主,兼顾西方历史上的经典之作,而时代则尽量顾及古今相宜。如此,则大学语文课程既兼顾了艺术专业的特殊性,又达到了该课程增强学生语文知识、文学素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改造国民素质、重铸人文精神的宗旨,为专业学习、为今后继续学习和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良品.中国语文教材发展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22.

[2]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36.

[3] 温儒敏.高等语文[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72.

[4]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3.

[5] 王小舒.新编中华传统文学精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7.

[6] 童庆炳.文艺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6.

[7] 王红,谢谦.中国诗歌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1.

[8] 陈建伟.语言接触中方言特征的易位研究[J].邯郸学院学报,2011(2).

[9]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言出版社,1989:18.

作者:孙先旭

美育下的大学语文论文 篇3:

从“工匠精神”谈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实施

摘 要: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蓝领,不应该仅仅具备生产专业方面的技能、技艺和技术,更应该有专注、忠诚及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工匠精神”的提出正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精神培育的重视。将审美教育与职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能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职业教育培养的“工匠”,就须达到从“技”到“艺”再到“道”这三种境界。在这个过程中,美育就是实现工匠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美育培养的主阵地,主要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它的美育功能远远超出了其他任何学科。

关键词:工匠精神 高职大学语文 美育 实施

美国畅销书作家亚力克·福奇在《工匠精神》中讲到:“从古至今,‘工匠精神’从来都没有停止对世界改变,倾心于技术提升和创造发明的‘工匠精神’,是世界上每个国家永葆青春和活力的源泉。”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当下,“工匠精神”的提出正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精神培育的重视。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蓝领,不应该仅仅具备生产专业方面的技能、技艺和技术,更应该有专注、忠诚及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良好的职业态度需要工匠在工作中对自我价值产生认同感,而审美能力对职业态度有很大的影响。一个爱美的、善于发现美的人,绝对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他的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潜能。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9月15日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的文件,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 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的蓝领,须将审美教育与职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才能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美育培养的主阵地,主要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它的美育功能远远超出了其他任何学科。

一、大学语文美育的特点

(一)协调性

美育是德育的先导,我们常常讲“文道统一”,“文”并不仅仅是指文章中的字词句和语文常识,更是通过文章来感悟美,在审美中悟道,这样的方式比单纯的讲道理更使人乐于接受。它与德育相互渗透、促进,从而相互协调,学生在文中感受到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慢慢形成自己的审美能力。

(二)引导性

审美教育不能强加给学生,而是由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产生审美情感和兴趣,在愉悦、轻松的过程中自覺地接受审美教育。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他们对审美教育的接受方式也不一样,因此需要教师引导,使之由被动变主动。

(三)非功利性

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有很大的功利性,他们在学习时常常会衡量哪个有用、哪个无用,对看不到直接效果的课程他们就会轻视。大学语文教学与其他课程不一样,不会一次课下来就教会所有的学生听说读写或审美,美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实现。

二、“工匠精神”与大学语文美育的相通性

(一)通过培养高职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来培养工匠的职业追求

“审美知觉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直接呈现于感官,二是整体形象体验,三是情感反应。”利用文学作品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唤起他们的生命体验,从而有更高的职业追求,是大学语文美育的重要内容。

(二)通过培养高职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来培养工匠的创造力

“工匠精神”要求有较好的创造能力,而“想象是赋予大自然的自发现象与事物以人的品质、感觉、甚至还有意图的能力。”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更不是工作的机器,灌输式教学是无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唤醒学生内心感受,使他们在品味作品中自觉地进行比较、融合,形成审美想象。

(三)通过培养高职学生的审美情操来培养工匠的职业态度

高职生对学习热情低,容易受外界影响,喜欢玩游戏、看小说,有些学生的情绪易冲动,通过大学语文来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操,以美来修身养性,以美来怡情,从而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使之干一行,爱一行,成一行,也是大学语文美育的一个方向。

(四)通过促进高职学生的个性发展来培育工匠的精湛技艺

2016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要求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因此高职培育出来的高技术人才不应仅仅是简单地做复制的工作的人,而是要具有匠心特质的人。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素质课程,通过陶冶学生情操,为他们创造一个美的精神世界,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全面发展个性,净化心灵,促进他们超越功利,化浮躁于静心专一,将技艺臻于极致。

三、大学语文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古语有云:“技进乎艺,艺进乎道”,高职院校一般将专业课程作为“工匠精神”培育的主阵地,可是很多专业课教师却重视“技”的培养,而忽略“艺”“道”的养成。职业教育培养的“工匠”,就须达到从“技”到“艺”再到“道”这三种境界。在这个过程中,美育就是实现工匠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学语文课作为一门人文素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通过教师的引导来进行美育

大学语文教师是学生的审美对象和美感的启发者,因此,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审美。学生首先从教师的外在来评判,进行审美第一体验;接着通过教师的语言来接受美,语言美是营造美的氛围的重要条件;而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促成学生情感活跃、审美养成的关键,一个对教学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情感、具有审美情趣的老师,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为他们以后的职业态度奠定基础。总得来说,教师营造的美的课堂氛围是促进学生接受大学语文教育、提高美育质量的前提,这种美的教学情境靠师生相互合作、融合而形成。

(二)通过艺术作品来进行美育

艺术作品是学生的审美主体和美感的效应源,教师引导学生鉴赏作品,使他们的思维凭借这些媒介再造审美观照中的形象,发掘深层意蕴,产生美感效应,形成自己的审美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自我的价值,在对美的追求中去追求技艺的最高境界。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追求美。如在探讨汉字时,除了探讨汉字的意义,更要在意义中引导学生去发掘汉字的构字艺术:“劣”是“弱”“差”的意思,而这个字的组成蕴含着“平时如果用力少,到时就会比别人差”和“缺少能力的人,其表现就可能比别人差”的意思。在探讨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所蕴含的汉字之美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人”“京”“文”等字中去体会北京奥运——人文奥运的寓意。在欣赏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的文学美时,引导学生去品味虽然只有简短的几句描绘普通田园生活的诗,却能在读者脑海中形成一幅恬淡的优美画卷,在领略作品的艺术美时,自觉地接受作者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情趣,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完成美育,陶冶性情。

(三)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进行美育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了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除了课堂教学,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走出去,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在大自然中获得审美体验。如在进行朗读综合实践活动时,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美文,找一个符合诗歌意境的地方,拍摄一个朗诵视频。在拍摄视频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去寻求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探寻诗歌的意境美,将自己的审美观付诸于视频中。在解说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模拟导游活动,将他们的家乡用最美的方式呈现在其他人面前。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学生在这样丰富有趣的活动中既能获得能力的提高,又能发展和完善人格、气质。

四、结语

当代中国制造呼吁“工匠精神”,而高职院校培育出来具有“工匠精神”的蓝领,在对待工作时不应光是能否完成工作,而是能否将自己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具备这样的工作品质的人才能成为真正具有匠心的能人巧匠。大學语文要承担起美育的任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工匠”发挥作用。

(基金项目:“‘君子不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和策略研究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系“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一般课题[课题编号:XJK016CZY024]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杜连森.转向背后:对德日两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审视及借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

[2]杨寒.美育,教育不能折损的翅膀[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7).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http://www.moe.edu.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509/t20150928_211095.html

[4]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11).

[5]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探析[J].职教论坛,2014,(22).

(邓滢 湖南株洲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 412004)

作者:邓滢

上一篇:阅读教学初中语文论文下一篇:语文实验指导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