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美育类课程改革论文

2022-04-26

摘要: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国家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只有注重美育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并重才能塑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该文分析了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要通過树立新时代的美育观、建立大美育工作格局、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以提高美育教育。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大学生美育类课程改革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美育类课程改革论文 篇1:

高校美育课程的改革路径探析

摘 要:近些年,我国高度重视美育教育,并将学校美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尽管高校美育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理论体系不成熟、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本文以促进美育课程发展的国际视角对比国内外美育课程发展案例,以北京师范大学近两年公共美育通识课程建构及创新实践案例为切入点具体分析高校美育课程改革的现实出路,旨在推动高校美育课程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和全面美育的校园美育生态,挖掘与加强美育的时代功能和社会作用。

关键词:高校美育课程 一课多品 云端美育

美育肩负着提升学生整体素养、塑造完美人格的重任。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多份美育相关政策文件,使美育在教育方针中的重要位置越发凸显。特别是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更彰显了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然而当下学校美育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在美育课程建设方面缺乏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因此,高校对于美育课程的深化改革无论是从现实依据还是理论层面来说都迫在眉睫。

本文以国际美育课程为参照对比国内美育课程案例,以北京师范大学近两年公共美育通识课程建构及创新实践案例为切入点来具体分析美育课程改革的现实路径。站在“十四五”规划开局的新起点,笔者认为高校美育课程应从加强创新性、落实保障性、彰显综合性、提升功能性等角度来开拓建设思路,彰显美育在新文科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美育对于国家人才培养和提升国民素养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美育课程的建構背景

何为高校美育课程?

高校美育课程1996年6月13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被正式写进我国学校教育政策方针。同年,国家发布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相关文件,并要求各高校将艺术选修课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在之后的三年时间里,全国多所高校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1999年8月,在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研讨会上,来自多所高校的艺术教育专业教师代表针对清华大学“三个层次”(为大一学生开设“音乐基础知识与欣赏”或“舞蹈艺术实践”的限制性选修课、为各年级学生开设可供选择的各种艺术门类的任意选修课、为特长生开设的音乐辅修课)与“三种类型”(理论型欣赏课、实践型技巧课、合作型排练课)公共艺术课程、南京大学增设的七门公共艺术课程、山东大学开设的全员艺术必修课、兰州师范大学与福建师范大学开设的艺术辅修课程等课程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随着对国民整体素养提升需求的日益迫切,2000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在人才培养中美育与德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高校“需要拓宽课程内涵,着重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和审美素质”[1]。教育部在2002年和2006年出台的文件《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强调高校必须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提供参照,还对课程性质、目标、设置、保障做出具体规定,首次提出学生毕业前需研修至少两个学分的公共艺术课程的要求,规定高校公共艺术必修课需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课程,且“211工程高校”需在当年开齐以上全部鉴赏课程。2015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中首次提出以“美育课程”代替“公共艺术课程”的表述,用于说明科学建构以艺术为主、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学校美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性,强调美育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二、高校美育课程改革的急迫性

近年来,高校美育建设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学校的积极配合中发展迅速且成果颇丰,涌现出不少优秀案例。如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依托校内外美育资源,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推行的“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打破学科界限,以美育通识教育促进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全面培养复合型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美育课程建设立足理工院校的办学特色,除“至少研修两个学分的公共艺术课程”之外,还开设了“图形设计创意与制作”等公共美育课程,将艺术设计的思维方式与理工科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并定期开展博雅美育系列讲座,邀请名师入校,为全校学生提升艺术素养与审美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华东师范大学自2018年实行通识课程改革以来,在通识核心课程中设置“文化与审美诠释”模块,在创新设立的分布式课程中设置“文艺体育”系列课程。各高校都在深入开展特色美育课程建设,而且大部分高校都设置了专职机构来管理高校公共美育事务。

1.高校美育课程面临的问题

目前,多数高校美育课程的改革路径都是在依照国家政策找出口。高校美育课程在普及过程中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我国美育课程的理论研究尚不完善,缺少具有示范意义的“样板”课程以供参考;其次,自上而下的“美育”概念,仍与艺术教育存在混淆,美育理念的科学建构还不成熟;再次,部分高校开设的美育课程仍以鉴赏与理论课为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且缺乏实践机会;最后,大多数美育课程都还停留在单一的艺术教育层面,与新文科的建设要求以及培育具有综合素养的国民要求不匹配。这些问题阻碍了学校美育课程的科学发展,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子,也不利于高校更好地服务国家人才培养战略。

因此,在2019年至2020年,国家针对学校美育建设中的问题与不足出台了一系列美育政策,进一步强调了在课程、教材、教学和教师等方面美育建设与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新时代,我们必须找到高校美育课程的最佳发展路径。

2.美育课程应如何建设和深化

笔者认为,美育课程建设应始终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融合“五育”内容,覆盖文、史、哲、理、工学等学科知识,并结合最新科教技术打破常规的课堂形式,营造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和全面美育的校园美育生态。同时,美育课程应凸显中华传统美育中的德性修养与品格培育,强调美育人文化成之功能,重实践、重反馈。高校应认清并强化其实践性、综合性和功能性等。

美育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独特作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主张“以美育代宗教”,认为美育可以“纯然陶养”人们的情感,提起人们的“创造精神”。确实,美育在促进人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提升的同时更能培养他们的家国理想,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而从事高校美育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着力推动美育课程的建设改革,使美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社会功能真正得到发挥。

3.国际参照

美育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内容在许多国家都得到了重视和肯定。一些国家的美育建设尤其是高校美育课程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成体系,其中许多理论和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美国一直将美育看作一种终身教育,以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设计课程,强调美育对人形成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以哈佛大学本科生通识教育模块改革为例,改革前,其通识教育的公共艺术课程以“艺术”为课程核心,名为“文学艺术”,可选总课程数不超过45门。改革后的公共艺术课程拓展为“审美与阐释的理解”,以“审美”为核心设置了“艺术批判性”“艺术鉴赏性”等课程,可选课程数目增至60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

英国同样重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普及,鼓励美育课程的跨学科教学。如爱丁堡大学为所有学生(包括艺术类在内)开设了艺术理论公共课,让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可以在相同课题中收获不同思路,提升综合素养,使公共艺术教育更普及、实用。

日本高校开展的公共艺术教育则强调现代与传统并存,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早稻田大学为全校学生开设包括艺术史在内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更设立艺术与经济、艺术与科学、艺术与哲学等组合的模块式课程体系。”[2]日本以传统艺术与西洋藝术相结合为主要的课程内容设计方向。这些国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代表性案例值得我们思考及借鉴。

三、美育课程的发展路径

近年来,国内高校越发重视学校美育工作,并在美育课程改革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下面以北京师范大学美育课程改革为例,通过分析其中的重难点来一窥高校美育课程的发展路径。

1.开拓“一课多品”的课程形式

传统的高校美育课程在教学内容设置上较为单一,通常只教授某一艺术门类,并且只开设一个学期,没有形成系统性、可持续性的教学体系。同时,由于传统艺术理论教学对于从未接触过美育课程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对于美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难以把握,导致很多美育课程沦为简单的“艺术读书课”,更缺乏相应的美育实践。以至于学生对美育课程的态度是可有可无的,只是将其视为凑学分的公共课,即使是对艺术感兴趣的学生也很难从中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从2019年起,北京师范大学开始尝试“一课多品”的教学改革,以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为目标导向,打造“理论+体验+评论”的立体化美育课程教学模式。这种美育课程的开发设计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个打破”。

一是打破关系。以“走进艺术”为例,这是一门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融合多种艺术门类的鉴赏课。在以往的美育课程教学中,师生间大多是“老师介绍艺术,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教学关系,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走进艺术”尽可能地从兴趣培养入手,将课程内容设置为十二节课堂讲授与专题讨论以及四节课的实地观摩、定期的文本作业和三节课的课堂评价,便于学生及时巩固课程知识和教师随时调整课堂内容。这门课尤其强调学生的教学评价与反馈,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了解他们对美育的共性和个性需求,为教学和课程的改进提供依据,形成师生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在满意度问卷调查中,有学生反馈“这门课不仅让我学会了欣赏电影、音乐、画作的一些方法,还解答了我之前的许多疑惑,更重要的是拓宽了我的眼界”。

二是打破内容。这门课程没有停留在艺术鉴赏层面,而是在后续环节中加入了艺术评论课程内容。在经过最初的知识普及和鉴赏方法的教授后,课程将丰富的艺术案例、现场表演引进课堂。如在其中一节课“北京传统曲艺音乐鉴赏”中,单弦表演艺术家赵玉明等名家为同学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京韵大鼓演奏。近距离的聆听和与表演者的互动,强化了同学们对传统曲艺的认知。随后,课程又陆续邀请了影视传媒、音乐、舞蹈、美术与设计和书法等不同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精彩一课”。不同门类艺术魅力的轮番展现,让学生们对于“美”的了解更加深入。期末时,许多学生对于当代艺术的走向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甚至能对一种或几种艺术做深入浅出的评论,还有很多学生能够提出跨学科的巧妙点子。可以说,从书本学习到现场感受,从被动欣赏到主动评论,课程逐步增加难度,将专业技能与美育鉴赏融会贯通,同时向深度、广度拓展,有效打破传统美育课程形式单一、内容浅显的局限。

三是打破空间。调查发现,综合类学校普遍难以提供专业的公共美育教室,这严重影响了后续课程的开展。而“走进艺术”前期在学校阶梯教室上课,后期则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实地观摩,曾带学生在国家大剧院欣赏《瓦莱里·阿凡纳西耶夫》钢琴独奏音乐会,在天桥艺术中心欣赏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等。一位同学在观看话剧后说:“舞台上那种澎湃磅礴的戏剧表现张力,是书本或影像上难以感受到的,这就是舞台艺术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美育不是坐在课桌前苦读习得的技能,而是需要把心放飞,调动多种感观去体悟种种不同的美好。“走进艺术”在课程理念上的改革有力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养,应该说是构建新时代高校美育新模式的一次有效探索。

2.搭建全员美育的艺术实践平台

相对于普及性的美育课程教学来说,美育实践活动常被定位为有较高艺术天赋的学生的“兴趣班”。很多高校持有“鼓励而不保障”的态度,忽略了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一项校内公共美育课程问卷调查显示,在783名学生中有近70%的人认为美育课程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421人认为美育课程应更多地开展大型实践活动如大学生电影节、大型演出等,有315人认为美育课程应包含艺术工作坊等教师讲授与学生展示紧密结合的教学手段,有105人认为美育课程应以学生艺术创作为主。

据此,北京师范大学开设了“综合艺术实践”课程。首先,该课程覆盖全校师生,不仅是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模块课程,也是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自由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美育学习的积极性。该课程中贯穿了学校多个大型活动,如“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颁奖典礼、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大型原创舞台剧《往事歌谣》等,涉及全艺术学科。其次,该课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以大型原创音乐剧《往事歌谣》为例,该剧通过校内招募、学生自主报名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整体创排。围绕音乐剧的台前幕后工作,该剧共设立了11个工作组,从演员组、制作组、舞台监督组到导演组等,几乎涵盖了所有常见的演出部门。这些全部由学生组织而成,教师只给予少量指导,目的是让学生的艺术思维与专业知识得到融合式发展和开拓式提升。如导演组从前期策划到排练准备再到舞台演出,要进行一系列协调工作,大量理工科学生的加入,以更加理性的思维方式为整部剧做了大量统筹规划工作。又如演员组的学生不仅要有松弛有度的音乐表演,还要有真实形象的角色塑造。教育专业的同学在担任演员时将教育心理学知识运用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让很多老师和专业学生大为惊叹。另外还有历史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专业的学生参与进来。作为非艺术生,他们在校内外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中原本很难接触到这类演艺工作,因此特别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此外,还有很多人集中在舞台监督组、制作组。在事后的采访中,他们纷纷表示,参与音乐剧相关工作使他们收获了非凡体验,提高了沟通与统筹规划能力,加强了对舞台表演、音乐和戏剧等方面专业知识的了解。这部音乐剧是为新中国七十华诞献礼而推出的主题教育活动之一。在参与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始终严于律己,在沉浸式美育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本次活动成为一次成功的“美育+思政”的创新实践活动。

3.探索云端课程建设

“在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云端教学将在新时代的教育发展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3]云端美育是全民美育的必经之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国内的慕课教育已取得可喜的成绩,具有普及性强、“停课不停学”等独特优势与价值。但当下的慕课多是线下课堂的简单复制版,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云端教学的优势,存在知识点不够全面、反馈不足和经典示范课程缺乏等问题。

因此,北京师范大学近年来努力打造云端金课。疫情期间,北京师范大学“走进艺术”的线上微课经“央视频”及校园美育公众号对外传播并向社会推出“京师美育大讲堂”线上课程品牌,以在线直播的方式让本校师生和社会上的艺术爱好者能够同步听课。据统计,每场课程的收看人次均在万人以上,人数最多时有两万人同时观看,可以说是美育课程从校园走向社会的一次成功尝试。

在云端美育课程的整体建设思路下,北京师范大学打造了国民美育素养提升系列慕课,累计开设了十九门美育慕课,线上学习人次超7万。此系列线上课程可以说是全国第一个美育慕课群,是一套系统、优质、涵盖多种艺术学科知识的课程体系。其中,“意在象中——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中国电影经典影片鉴赏”“中国民族音乐作品鉴赏”“中国传世名画鉴赏”四门线上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对国内美育慕课课程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在此基础上,云端美育课也在横向发展,计划将来形成云端矩阵,将完整的系列慕课在智慧树等平台上线,截取精彩集锦通过“BNU美育”小程序等新媒体平台向全社会展示,同时联合学校的新媒体平台、门户网站活跃信息传播,拓宽美育课程的辐射面。

四、对新时期高校课程改革的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美育课程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无论是对美育理论的梳理,还是对课程模式的创新、课程体系的设定,以及对学生考核和评价标准的确立,高校美育课程都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综合上述高校美育课程的建设思路以及国内外美育课程改革优秀案例的分析与探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课程改革与建设:

1.加强创新性

美育应建立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和全面美育的校园美育生态,努力突破课程圈层。课程核心应立足育人途径,夯实“课程教学+美育实践+品牌活动+校园文化”四位一体模式,突破单一化、平面化的授课方式,增加沉浸式实践环节,融合环境美育、校园美育和言行美育等美育圈层。

2.落实保障性

学校应建立健全学分保障机制,将美育第二课堂学分纳入学分认定系统,充分发挥学分制的“自主选择”“效能刺激”“主体认定”等功能,从制度上保障美育课程的重要地位。

3.彰显综合性

美育课程应秉持综合性设计思路,从顶层设计打通各学科之间的壁垒,突破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将高科技手段、“互联网+”思维以及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4.提升功能性

美育课程设计需提高站位,不局限于审美教育,要强调美育对人格塑造的重要影响,注重将美育融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美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已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从对社会公民的培养到对民族文化的延续,再到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助推,高校美育课程的设计者都应充分发掘美育课程的更多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是文化大国,高校美育建设者应尽快担当起研究和创新新时代中国高校美育课程的大任,用中华美育精神、中国美育价值、中国美育经验向世界展示中国教育实力。让我们拭目以待!

(樊小敏/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王传琪/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注释与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纪要》的通知[EB/OL].(2001-02-15)[2020-11-30].http://www.moe. gov.cn/s78/A17/twys_left/moe_794/moe_624/ tnull_8581.html.

[2]韩聃.日本高等艺术教育的特点经验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12):87-91.

[3]胡智锋,樊小敏.艺术课堂打开线上新空间[J].乐器,2020(04):92-93.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OL].(1996-06-13)[2020-11-30].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e/moe_177/200407/2478.html.

[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研讨会纪要》的通知[EB/OL].(1999-11-30)[2020-11-30].http://www.moe.gov.cn/s78/ A17/twys_left/moe_794/moe_624/tnull_8569. 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3号:《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EB/OL].(2002-07-25)[2020-12-01].http://www.moe.gov.cn/s78/A17/twys_left/ moe_794/moe_795/tnull_8515.html.

[7]全國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EB/OL].(2006-09-30)[2020-11-30].http:// 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 moe_624/200603/t20060308_80347.html.

[8]清华大学.向美而行——清华大学研讨“大学美育之路.[EB/OL].(2020-10-15)[2020-11-30].https:// news.tsinghua.edu.cn/info/1013/82594.htm.

作者:樊小敏 王传琪

大学生美育类课程改革论文 篇2:

高职院校以美育人模式探索

摘  要: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国家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只有注重美育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并重才能塑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该文分析了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要通過树立新时代的美育观、建立大美育工作格局、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以提高美育教育。

关键词:高校  美育  传统美德  育人

1  以美育人的时代内涵

美育(Aesthetic Education),又称审美情感教育或美感教育,是一个“关系到未来人类素质的生存质量的重大课题”[1]。王国维第一个把美育概念引入中国,他提出“美育即情育是也”[2]。美育是一种感性教育,是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在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健全人格,形成正确审美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教育的各种方法中,美育的教育可能占据着首位,甚至可以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3]。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加强美育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该文试图通过探索建立美育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为美育在高职院校的普及和发展提供探索和参考。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4]。充分表明了目前我们国家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绝不仅仅依靠单纯的应试教育,填鸭式知识的灌输是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的一流人才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回答了自己的这一问题,他说,“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超过外国人”。由此可见,创新思维和人才培养离不开美育。

2  在高校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2.1 美育可以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

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对产品质量和精细化程度越来越关注,对精神活动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加强美育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创新思维,提升审美水平,进而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产品的水平。

2.2 美育可以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发展

美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美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进而将爱岗敬业、追求卓越、诚实守信等职业操守内化于心,践化于行,通过长期的实践,逐渐培养出德艺双馨的大国工匠。

2.3 美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加强美育教育可以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豪感,进而弘扬好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

3  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对美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由于对美育的理念没有弄清,很多学校的领导包括师生,在思想方面对美育缺乏正确的认识,不知道美育有什么作用,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甚至有的将美育简单地理解成了艺术教育。同时由于制度建设不完善、不合理,缺少培育学生形成健全审美人格的有效激励政策,没有形成体系的规划。

3.2 高校对美育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大多是以技术技能培养为重,特别是随着高职扩招百万重大决策部署的实行,高职在校生数量激增,并且面临着激烈的就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首先要面临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这势必会挤压对美育的教育空间,也让师生感受到,美育虽然有必要,但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在经费投入方面,大多高校在美育教学基地方面投入不足。

3.3 美育师资队伍不健全

目前高职院校美育教师大多都是非专业的,缺少专业知识结构,没有掌握知识前沿性,课堂教学没有活力。一方面是对美育教师缺少系统培训,美育教师专业修养参差不齐,缺少深厚的审美修养,美育意识薄弱,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在专业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将美育思想融入进去,没能达到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教学效果。

3.4 美育课程建设滞后

一些高职院校只是开设了美育相关的选修课,以艺术教育为主,如电影欣赏、音乐欣赏等,缺少深度。美育课程设置不健全,存在因人设课的情况,老师擅长哪个方面就让老师教授什么内容,没有将美育贯穿整个教育全过程。美育教育方面和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思政工作结合不够紧密。课程内容陈旧,缺少实践性和趣味性。教学手段单一,不够生动,

4  高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策

4.1 牢固树立新时代的美育观

新时代的美育观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同时还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展现中国特色,要通过加强美育社会实践,让美育教育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感受美育的意义,引导学生将美育从心理层面上升到行为层面,进而提升气质、胸怀、审美,让学生乐于奉献,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分析当前的大政方针和高职教育的发展形势,加大在教学和实践中落实美育教育的保障,通过加强对美育政策文件的解读,开展美育理论水平培训,组织开展宣传交流等活动,为美育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要结合学生年龄结构和学习能力,整体推进美育教育,让美育与德智体美的发展互相促进,形成合力。

4.2 建立大美育工作格局

要成立美育工作领导小组,搭建多部门联动的美育工作平台,形成既有牵头部门又有落实部门的格局,互相补充形成合力;要联手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美育工作细则,提供政策保证,保证美育工作良好运行;要广泛组织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进社区开展美育志愿活动,组织社会上的美育工作者进校园开展义务教育宣讲等;要发挥家庭的培育作用,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时刻感受到美的价值,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工作格局。

4.3 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

《意见》中对加强学校美育提出:“普通高校要根据美育课程开设需要,加快公共艺术教师队伍建设[5]。要完善美育教师队伍的激励与评价机制,提高教师加强美育教育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建立规范的美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为美育教师创造晋升的机会,为其个人长远发展提供支持。通过更新知识储备丰富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授课效果,提高美育教学质量。

4.4 加强美育课程建设

课堂教育是美育教育的主要渠道,要摆在突出位置。要用创新性思维深化美育课程改革,优化美育课程体制机制,增强美育课堂教学活力。同时还要加强各个专业对美育课程的支撑作用,做到美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得益彰。要丰富课程设置,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学生可以结合自身需要选择不同的课程。还要设置实践类课程,让学生从理论课堂走到实践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宁薇.中国高校美育现状及展望[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537.

[2] 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J].小学语文,2012(1):24.

[3] 朱晓晖.基于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审美教育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

[4] 谢文婷,童沁,段然.工匠精神对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指导意义[J].艺术科技,2017(1):50.

[5] 佚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J].中国德育,2015(23):6-11.

作者:余淼

大学生美育类课程改革论文 篇3:

高校美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适配路径

摘  要:高校美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目标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两者的相互融合与贯通为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提供了新的突破口。美育课程、公共艺术、美育教师等代表性美育资源为美育的重要构成元素,能够丰富思政育人载体。通过挖掘美育资源的价值,对校本美育资源进行归纳整理,解构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实践路径;通过分析不同学科门类中蕴含的美育与思政元素,寻求学科间的交互与融合,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以期拓展思政育人的多元渠道,增加思政育人的趣味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美育;美育资源;思政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美育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彰显了党和国家对美育的重视,高校思政工作的提质增效是新时期高校育人的新目标。随着各部门对美育与思政教育的重视,整合美育资源,使校园公共艺术、美育课程、师资力量等艺术资源发挥最大价值,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载体及有效途径。

一、美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

(一)认知深度欠缺,理论体系不全

众多学者在研究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方式方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议,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对于美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解读主要依托本学科的概念范畴,从各自的育人目标高度进行分析,借鉴美育中多元化、趣味化的形式与载体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美育、美育资源、思政教育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对学校本身所具有的美术资源认识不够,更没有能够指导实践活动的理论体系,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探索符合主流的价值观,寻求受教群体乐于接受的理论体系任重道远。

(二)资源利用不足,缺乏实践经验

高校美育资源主要包含硬环境与软环境两个范畴,硬环境指学校的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公共装置、校园建筑等硬件设施,软环境是学校的管理团队、师资力量、艺术课程等构成要素。在日常思政教育过程中,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公共场所只发挥其本身具有的服务功能,其蕴藏的艺术功能、审美功能被习惯性忽视,尚未有团队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的环境中关注美、感受美、发现美,帮助学生培养审美观念,提升审美素养。目前高校对美育资源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无法将此类资源加以运用,在开设美育或思政课程时并未考虑到结合校本资源,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抑或是公共艺术课程,目前仍缺乏贴合实际的课程改革措施。

(三)需求差异明显,忽视个体需要

教育部在指导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意见明确指出了需要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对于不同学科学生教育的侧重点不一,如理工科类的学生需要加强责任感与使命感教育,培养工匠精神;医学类、农学类学生应加强情怀教育,培养爱心、仁心;艺术类学生则要侧重价值观引导,培养积极的创作观念。可以看出不同学科门类思政教育的侧重点也不同,审美教育在落实的过程中更应注重个性化体验,目前,无论是专业美育教师还是思政教师对于学生差异性的需求认识不足,在美育推广过程中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如文理科选用同样的公共艺术课程,对于不同学科的学生无法实施精准化教育,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创新思维匮乏。

二、美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

(一)美育理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美育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德国美育思想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的论述奠定了其美学思想的历史地位,他提出人可以通过艺术的教化作用,实现政治自由、道德完善的目的,艺术可以弥补分裂的人性,恢复人性的完整[1]。黑格尔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2];马克思认为美学思想是人恢复自由的途径,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美学思想家认为美育可以提升教育效果,成为现代教育新范式。

美育思想的优势在于其多元性与趣味性,符合跨學科的发展趋势,启发式、引导式、沉浸式的艺术形式可以激发大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增强审美感受力,不断提高审美意识与综合素养。对于大学生而言,以美育人理念的普及,目的在于培养生活中的“艺术家”,使文科大学生具备高雅的审美趣味,使理工科大学生具备健康的审美态度,使农医类学生具备积极的心态。在不同专业技能与通识教育中加强美育思想的渗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引导大学生用美的方式思考、观察、发现,追求有意味的审美人生,拓宽思想视野,助力全面发展。

(二)美育形式丰富思政教育载体

针对大学生关注新生事物、追求潮流文化的思想特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性调整与改革是当前思政教育探索的难题,鉴于美育涵盖的资源丰富,能够为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的活动形式、多样的艺术体验,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趋势。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可以成为思想教育的载体,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唱红歌、绘党史等主题教育活动体现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弘扬民族精神、树立道德信仰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高校的校史馆、艺术中心等具有审美特质的场所可以为思政活动提供沉浸式体验的场景,同时具备被欣赏、被研究的艺术价值,如南通大学的张謇像作为校园内的雕塑艺术作品,为历届学生提供了观摩、研究、写生的体验可能,学校曾在园内举办“清明祭先贤,尊故展云志”“爱国爱校爱家乡,张謇精神传百年”等主题活动,旗帜鲜明的活动对在校学生的思政教育起到明显的教化作用。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南通博物院,对张謇“实业救国”的事迹大加赞赏,更是引领了南通学子研究学习爱国精神的热潮。挖掘利用好校本美育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发展校本文化[3]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多种可行的途径。

(三)美育人员树立榜样力量

相比较而言,艺术类教师更自由随性,在与学生相处时更注重其个性与观点,尊重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优秀的艺术类教师更能够成为学生的楷模,成为思政教育的典范。

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主导力量,在与大学生的日常相处交流中亦师亦友,既能做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又能成为其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是思政教育的主体力量,更是教学案例中的优秀资源,他们以身作则、以美育人、以情感人,成为指引当代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力量。

三、美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适配路径

(一)优化美育环境,营造思政教育氛围

1. 美化校园硬环境

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各高校在塑造校园文化氛围时要避免对政策生搬硬套,理应结合本校实际学情,遵循开放的原则,冲破学科间的壁垒,在制定上层教育目标时,注重在美育学科体系建设中加重思政元素,在进行学科建设时将美育资源与思政资源相结合,将理论化、政策化的理论思想结合于审美教育中,同时,以艺术化的形式推广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在全覆盖、零距离普及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在美术馆、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场所将美育资源细化至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生活的事无巨细中体会到乐趣与正能量,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情怀与担当。

2. 营造网络软环境

网络环境作为现代高校管理的重要抓手,亦是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争平台。网络环境对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促使高校必须牢牢把握网络话语权,彰显网络影响力。具有美感的官微宣传媒体对于提升思政效果的益处不言而喻:一方面高校要根据自身情况打造大数据管理平台,平台建设从视觉、听觉、感官多个角度渗透美的元素,营造适应大学生审美倾向的网络环境,以此吸引学生关注;另一方面,及时更新数据库,将优质美育资源与思政教育资源在新媒体平台共享,提供多角度、多维度的海量案例供学生选择,结合校史、校训精神因地制宜地宣传爱校、爱国情怀,营造高雅美观、生机勃勃的校园网络环境。

(二)深化美育课程改革,促进课程思政实效

1. 美育课程亟待改革

蔡元培先生指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4]目前高校艺术公共课程更新不及时,不同学科门类的學生未区分必修或选修的艺术课程;其次,理论类、欣赏类课程占据美育课程体系的整壁江山,实践类、体验类课程严重偏少,此外,对于网络美育资源及第二课堂的开发利用不足。面对此情况,综合类高校可以结合本校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课程,第一:区分理工类、文科类、医学等不同学科的艺术课,加重实践课程的比例,多打造沉浸式课堂;第二:综合类高校应与专业艺术院校多沟通交流,将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资源,运用到本校的美育课程建设体系中,如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等专业院校为普及审美教育做了大量探索与尝试,众多美学家深耕美育领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美美讲堂”美育公益平台、“大学艺术美育”系列在线课程等优秀美育成果,涉及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社区艺术体验、网络艺术共享多个领域,且属公益性质,政治倾向正确,育人元素充足。

2. 课程思政体现美育元素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意见指出,“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5]不同学科门类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探索已卓有成效,以此为基础,在推进课程改革过程中,挖掘文理工科学科门类中的美育资源,促进美育、思政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理工类学生在专注思维训练的基础上注重责任感培养,同时激发个体“以美化人”的愉悦情感;农学类学生在培养“三农”情怀的基础上注重品德塑造,同时融入“以美求真”的思想觉悟;医学类学生在强调医德教育的基础上注重综合素养,同时渗入“以美导善”的道德指引,真正做到学科间的融合与互通,全方位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结合。

(三)建设育人主体新体系,提升思政教育质量

思想政治教育在落实过程中以思想政治课教师、艺术教师、辅导员为主导力量,具有审美教育观念、善于综合育人的教师能够更好地感染、教化学生,引发师生情感共鸣,助推思政教育效果。

1.思政教师加强艺术修养。思政课教师由于长期接受理论讲解为主的传统型教育,审美教育背景缺乏,对于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本身缺乏创新举措,教学过程缺乏激情。系统性地对思政教师进行美育熏陶可以规避传统思政教育的弊端,有助于活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增加思政课程的趣味性与多元性,使其成为有活力、有想法的理论传输队伍。

2.艺术教师强化政治教育。艺术教师则长期追求自由与个性,部分教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艺术教师长期受西方艺术思潮影响,打着“艺术即自由”的偏激旗号,认为艺术应该去政治化、去功利化,从而真正表达自我,这种片面认知极其危险,随着主流审美意识的普及,此类思想生存土壤越来越稀薄。马克思关于美育思想的论述证明美育的功用之一便是辅助思想道德建设,提升艺术类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是符合国情也是极其必要的,深化立德树人思想、厚植爱国情怀的艺术教师更能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辅导员队伍提升审美素养。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深的队伍,对学生的影响显而易见。因选拔机制的特殊性,辅导员队伍的政治觉悟与思想道德修养有所保障,然而大量事务性工作让辅导员缺乏提高自身理论素质的时间和自觉,长期处于高压的工作环境以致部分辅导员出现浮躁焦虑的状态,影响思政工作效率,定期对辅导员进行审美教育既能缓解其身心状态以便更好地服务学生,又能为辅导员落实工作提供更多元的途径与抓手。加强专业的艺术指导,有助于提升辅导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审美意识教育对提升学生工作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项目编号:20SZC-016)。

作者简介:顾慧(1988—),女,硕士,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学工办副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 邓旭云. 论美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07).

[2] 王东,吴效刚. 席勒美育思想的现代性意义[J]. 江海学刊,2006(06).

[3] 王志民. 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J]. 理论学习,2013(03).

[4] 蔡元培. 蔡元培选集[M]. 中华书局,1959:19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EB/OL]. (2020-04-22).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5/15/content_5511831.htm.

(荐稿人:张李军,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

作者:顾慧

上一篇: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思考论文下一篇:融合新型国防信息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