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新思路下的大学语文论文

2022-04-27

摘要:在当前高等教育创新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提出了对传统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新思路。通过将自然科学原理向社会科学原理进行拓展和延伸,在物理化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以期构建新的物理化学教学方式,探索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成才模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改新思路下的大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教改新思路下的大学语文论文 篇1:

“大学语文”教改的“自媒体”之路

近年来,“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普遍存在的“实用化”“功利化”的导向下频频遇冷,令其转型与改革都刻不容缓。“微平台”是伴随如今“自媒体”时代的蓬勃发展而出现的新事物,其优势能为“大学语文”教与学的自主化、远程化、简便化、丰富化提供出多种可能性,不失为“大学语文”教改路上的一次有益探索与尝试。

2006年9月13日,我国正式发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当中发布了一条令所有“大学语文”教学从业者振奋的规定,即“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应该说,此举既充分展现了国家在新的文化教育形势下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扶持,又是对“大学语文”课程也已取得的教学成效的一个最高度的肯定与期许。然而,在高校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三十年后的今天,在面对各种知识的数量与广度一次次爆炸延伸,且身陷“实用化”“功利化”教育目标的“大军压境”之后,如何仍然能让高校学子保持对于语文知识求学的初心,仍然保持“大学语文”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摆在我们所有“大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任重而又道远的课题。

一、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

“大学语文”,从它设立之日起,本身便是一门旨在通过对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文化现象进行审美性的解读和赏析,而达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升高校中非中文专业学子的汉言写作能力以及文艺素养的公共课程。国家教委高教司曾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目的做过一番定义,当中最关键的表述在于“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其实,如此之定义我们是觉得不甚满意的,毕竟定位稍显低,也稍显狭隘了。因为就我们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的内心自我期许而言,课程的目标又岂是“听说读写”而已?难道这样一门以民族语言与文化为载体的课程,不应该担当起塑造青年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取向和文化认知的使命吗?而如今的现状,严苛言之,正如孔夫子所叹惋的:“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但最可惜的远不止此,遍观全国,大部分的高校实际上往往仅将“大学语文”视为一门“高四”课程。何为“高四语文”?一言以蔽之,旨在对非中文专业学生基本的阅读写作能力进行多则一年,少则一个学期的“查漏补缺”。这种定位上的偏颇不但使“大学语文”岗位上的众多中文博士、教授根本无法施展所长,更令众多学生在面对“高四语文”时,因依然停留在高三复习的阴影中而抱有一种先入为主式的兴趣索然。

笔者曾利用2015—2016年共三个学期的时间对多间广州高校进行了“大学语文”课程“教与学”的现状调研。本次调研通过借助随堂听课、问卷反馈、个别访谈等有效手段,力求以客观中立的视角,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师生互动情况、学生满意程度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描述与分析。

根據问卷分析结果,我们发现,近年来,本只在部分职业院校蔓延的“工具化”“技术化”“实用化”“功利化”的所谓教育理念对很多的本科学生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侵蚀。即便是二本学校,在校学生中也有不少开始变得只对未来实际岗位的需求感兴趣,在学习一门课程之前,喜欢先对其具体实操能力的未来应用进行预判,然后才真正愿意下心力去学、去练。我们完全可以略带失望地说,“大学语文”目前最大的困境不在于教材内容编排的是否周全合理,也不在于教师讲解水平的低下,而是在于学生对“大学语文”本身“无证可考”“无考可依”的公共课身份的轻视与懈怠。

无可否认,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能够为学生就业带来短期明显的便利,但是,这与我国新世纪以来所倡导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明显是背道而驰的。正如陈寅恪先生上世纪30年代在《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一文中所忧心提及的:国文则全国大学所研究者,皆不求通解及剖析吾民族所承受文化之内容,为一种人文主义之教育,虽有贤者,势不能不以创造文学为旨归。殊不知外国大学之治其国文者,趋向固有异于是也。

大师警论,言犹在耳,现如今却又蹈历史之覆辙矣。不难想知,在不久的将来,高校中业已弥漫的这种悖离教育的人文维度,单纯追求立竿见影的功利化教育心态,势必会成为制约中国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二、自媒体时代下的启示

如上文所述,现今“大学语文”课程的遇冷与尴尬,固然与高校普遍存在的“实用化”“功利化”导向密不可分,但是,就“大学语文”第一线的教育从业者而言,是否就只能“安身立命”般去苦苦守候职业教育“人文热”的再次回归呢?以“大学语文”课程为重要载体的文化基础课程,其教育开发与改革之路又该何去何从?

事实上,早在四年前,由教育部下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已经为新世纪的“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点出了一条新思路。毋庸讳言,就当时的时势而言,教育部这份文件所言的信息化说白了就是呼吁教育工作者要将目光从单纯的教材转移到电脑终端与互联网媒介上。而到了这一两年,随着2014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出台,它所披露出的中国移动网络用户已达5.27亿人次的惊人数据又令我们不得不关注到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We Media(自媒体)”的兴起。概而言之,就是以QQ、微信、微博、博客和网络社区为主力军的新传播媒介——自媒体,如今正在无声处引领着新时代信息传播的重大变革。

基于此新兴状况,2015年下半年,笔者又对以广东警官学院为首的几所广州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主题为“自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的问卷调研,共计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84份,有效答卷率为98%。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随着自媒体在移动性、实时性、丰富性、交互性方面的优势的展现,高校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形成了对自媒体的使用习惯,乃至醉心依赖。

此结果虽说在预料之中,但还是印证和坚定了我们之前的一些感受和思考:

①由于手机的随身便携,3G、4G及WIFI无线网络的广域覆盖,学生本身掌握的古今中外文学、文化、政治、历史、经济、哲学等领域的信息量已大大超越我们教师对此所作的考量预判,某些优秀生甚至可以说在某些领域已经应合了韩愈《师说》中“弟子不必不如师”之语。

②学生利用手机固然可以满足其随时随地对各种知识和资讯进行关注的要求,但是由于他们对此的利用时间往往只能集中在课后的“行进间”“吃饭时”“睡觉前”等一系列分散的时段,且往往每次持续的时间多在一个小时以内,故所接受的知识也显出碎片式、快餐式的特点,往往不完整,且不成系统。

③学生由于阅读方式的改变,以及“后青春期”仍然存在的猎奇、猎新的心理,他们对课本知识、课外资讯的解读都开始不愿意拘囿于传统,而喜欢更后现代、更新奇、个性的言论。换而言之,他们会更容易简单化全盘接受微信、微博、博客,以及豆瓣、知乎、贴吧、虎扑、铁血等论坛中的各式观点,甚至于个别荒诞不经之论。

④现在的高校学生已全部是90后,自我表现欲强,不惮于在公开场合直抒自己纯个人化的想法与观点。受访学生无一例外都表示曾在各式移动自媒体平台上发表过个人评论,或者转发过与历史、政治、文化类的文章、图片和资讯。但是当问及他们否对自己是所发的内容及其可能带来的后果有足够冷静深入的思考与预判时,大部分学生则表示 “一般没经过太深入的思考”“只是觉得有意思就发了”,甚至是“一般都习惯相信某些名人或网站所举的事例和观点”。如此一来,转发所造成的以讹传讹,乃至对社会和他人造成滋扰就变得难以避免。故由学校或老师在课堂乃至空余时对自媒体上纷繁芜杂的信息进行一定的有效的导正纠偏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⑤事实上,即使是18岁的大一新生,也并不如我们事前所臆测的那样,会与老师存在明显的代沟,甚至于在交流上的不可调和的隔阂与障碍。相反,对于爱岗敬业、知识渊博、富有个人魅力的老师,学生普遍对其存在好感,也乐意与老师进行更多的课后交流。但是,很多喜欢文学、哲学的学生都显得较为腼腆,因此即便他们愿意与老师交谈,也往往会因为紧张和局促而导致效果不好。故而隔着一重手机屏幕,而与老师使用QQ、微信等移动通讯工具进行交流,反而成了他们最无拘束、最喜欢的选择。

⑥当谈及是否希望老师面向学生开发运行一个语文学科移动平台这个问题时,让人意外的是,即便是觉得对学习语文无太大兴趣的学生,都指出此举很有必要。可见,灵活、自由、开阔、蓬勃的自媒体给年轻人所带来的新鲜感,甚至足够吸引学生们进入到一个或许他们潜意识中并不太喜欢的领域。

综上观之,在如今这样一个自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媒体本身的优势,去建设一个丰富多彩而又有益于学习的移动平台,并将其与“大学语文”教学实践充分结合,己是迫在眉睫。而这既是最大的挑战,也是最好的机遇。

三、基于“微平台”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学审美能力,提升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水平的公共通识课程,一般高校“钦定”的48个课时固然对教与学都造成了一定的局限。但平心而论,语文课的学习更多应在课外。因为仅依靠每次课堂四十五分钟的简短讲解积累,加之教学所要面对的是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他们本身的语文水平又明显参差不齐,所以其实是很难兼顾到每个学生对知识的不同层次的需求的。因此,如何能在课外加强师生的延伸互动,并且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尽可能宽广的拓展,才是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巩固教学成果的关键问题。

笔者针对这个问题,曾做过一些必要的尝试。例如:

①课堂上提供手机和邮箱号码,供学生课后提问交流

这种方式注重师生间一对一交流,但是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教师往往只能陷于被动的等待之中,等着学生发问或挑起话头,才能根据问题作答。而教师与学生在作息时间上的不对称,经常会导致提问与作答时间有明显停顿与间隔,长此以往,学生热情消退,教师也吃力不讨好。而且,仅靠手机通话,手机短信根本无法进行长篇的深入交流,至于与教学或提问内容相关的PPT、视音频资料等更是完全无从传递或共享。

② 系本校或外请技術人员建立一个网络教学平台

这种尝试其实最符合现代信息化、远程化、自主化的教学理念。然而,就“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而言,有其不便之处。首先是大多数语文教师本身并不具备出色的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水平,只能提供素材与框架设计的大致构想,其余过程则只能假手于人,或说有求于人,这对后台管理与日后更新都是非常不利的。更何况,这种网络平台的日常维护,以及软硬件的更新升级都需要不菲的费用。如此一来,假如在没有任何项目经费支撑,又没有学校官方的介入扶持的情况下,单靠一个教研室,或是两三个热血的同道教师都是完全没办法承担的。

③宣传学生加入教学交流QQ群

这算是近年来比较成功的教学尝试,我们通过建立教学交流QQ群,确实吸引了众多对中国文学文化感兴趣的学生的加入。但成员多了之后,反而人多口杂,个性不同、意见不一,加上某些过激言论的出现,都令交流群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渐趋离心离德。况且由于群内信息太频繁,也对一些喜欢安静的师生造成了滋扰,因此总体而言,效果并不算特别好。

然而,伴随着自媒体的成长、爆发,如何去运用“微平台”以建立一个更好的师生互动平台就成为了笔者最新的构想。何为“微平台”?笔者将其定义为微信公众号加上微视频的制作与传播。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在高校学生中,微信的安装率已经达到100%。将微信作为最重要的社交软件而每天登陆的学生也是将近100%。这两个100%都让微平台的实现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更何况就广州高校而言,校园无线网的建设也已经基本完善。这就使得“微平台”真正成为了一个可供语文教学交流,以及图片音视频资料共享的最方便,又最适合学生的低消费定位的平台。

去年,笔者与几位同道申请的教学公众号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公众号设置“书影图片”“名著书评”“美文鉴赏”“新书推介”“答疑汇总”等几个固定栏目,不定期进行推送,一般保持在一周两推的频率。学生只要登录微信号,对我们的公众号加以关注,那么只要在有移动网络或无线网络的情况下,就能接受到推文与图片、音视频等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基本不受环境与时空的任何限制。真正实现移动化、远程化学习的目标。而且,只要学生使用公众号中的关键字回复功能,便可自主查询所需要的各种教学资料,同时,也能轻松看到教师与往届考生交流答疑的历史推文,对自己想提出的问题得到随时的解答与了解,从而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也免却了教师因不断重复回答而造成的无用功,实是一举两得。

优质高效的微视频的制作,其实也是建设优秀的教学公众号,即构建高效的“微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微视频的核心在于言简意赅、时间短、占用空间小。非常符合学生使用容量不大的手机,并利用碎片化的空余时间观看的特点。其实对于教学微视频而言,拍摄制作是当中的最大难点,毕竟想熟练地设计、拍摄、后期美化加工一个说理独到、音质清晰、画面精致的微视频确实非一日之功。而且在传统的授课中,我们通常有四十五分钟,甚至九十分钟来连续讲解一个重点或难点。而微视频的长度,根据心理学中对人的注意力的考量,最佳在于5分钟以上,十分钟以内。这就需要教师必须要在教学经验的积累中认真把握历届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时的心理特性以及疑惑所在,并针对此来细化微视频的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将重难点很好地揭示并解答。这其实也给我们“大学语文”教师的学识素养与教学技能提出了一个更新、更高的要求。

四、结语

笔者以为,“大学语文”从它上世纪80年代重新开设的那天起,就是一门如果认真学好,则可能于个人素养乃至人生都“锦上添花”的课程。但是,它绝成为不了一门于考取职业证书,于实习就业仍能“雪中送炭”的功利性课程。它能提供给学生的只能是一个放眼艺术,了解文化,体悟哲思的窗口,其功重在积少成多,重在熏陶习染,重在潜移默化。“微平台”是伴随如今这个自媒体时代而出现的新事物,其效用几何,现在很难盖棺定论,但它确实能为教与学的自主化、远程化、简便化、丰富化提供出多种可能性,并且能让它付诸实现。确实不失为“大学语文”教改路上的一次有益探索与尝试。说到底,借助“微平台”,我们想让“大学语文”回到的是它的本原,是它的正轨。毕竟,“大学语文”不是一门志在改造“物”的课程,它是一门改造“人”的课程。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KH模式的文化基础课程内容开发与研究》(GDJG2015051)。]

责任编辑何丽华

作者:黎聪

教改新思路下的大学语文论文 篇2:

基于《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在当前高等教育创新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提出了对传统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新思路。通过将自然科学原理向社会科学原理进行拓展和延伸,在物理化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以期构建新的物理化学教学方式,探索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成才模式。

关键词:物理化学;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学改革

当前,高等教育创新改革的顶层设计已被摆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倍受高校教师的关注和重视。2014年1月,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财政厅出台《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试行)》可以看到,创新与文化传承的思想和理念贯穿于“创新强校工程”的全过程[1]。近年来,我们对《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实行了大胆的创新改革,对蕴含于《物理化学》中的人文思想进行深度发掘,并将从中凝练出来的人文思想渗透到《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新世纪的大学教育需要创新,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时代赋予当今高校教师新的使命。

一、当前理工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缺失、后果及对策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只重视智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培养出一部分人才是高分低能。还有世界、国家、地区等各种类型的竞赛,加之毕业率、就业率等各方面无形的压力使得大学生只注重与这些事情相关能力的学习,忽略了有关人格、品质、人文素养方面的学习。对于理工科学生,虽然大学也开设了诸如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大学语文等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课程,但很多学生只是应付考试,并没有认识到学习这些课程的深层次含义。在课程设置方面,大学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设置偏少,只在大一公共课中设置了有关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大二到大四基本上都是专业课程的学习。当前,普遍存在于高等教育中的这种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只听命于科技知识,听命于工具理性,唯独不听命于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价值理性追求,这就使受教育者离生命、思考和良知越来越远。“创新强校”,需要我们对大学的求知之道、对大学生的知性化生存状态予以反思。曾有学者在论及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时指出,高等教育将更注重人文及宽广知识的教育,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正在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2]。大学期间,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学校应该有意识地增加人文素质方面课程的课时或增加有关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环节,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最终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具有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客观地讲,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本是大学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但是近年来的实际情况是,这种由主业人员完成的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不佳[3]。究其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和人文课程设置偏少之外,更有教育形式的抽象化和空洞化,缺乏举案说法式的格物致理,缺乏创新教育理念,从而,弱化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单调乏味的教育形式加剧了大学生的厌烦情绪,影响了教学效果。此外,教育内容与大学生实际生活的脱节也影响了教学效果。脱离社会现实,单纯地从理论的宏大层面进行正面说教,容易给学生假大空的感觉,不仅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激起了学生的反感。大多数大学生毕竟是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有志青年,真正能够启发思想的内容还是会受到欢迎的,而以小学水平的德育教育内容来对待大学生,本身就是对大学生群体的不尊重,自然也就难以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虽然高校思政课担负重任,但是,作为必要的延伸、补充和创新,大一之后的其他课程也应该融入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这种人文素质教育的接力,不但完成了教育的延续性,而且使得教育形式更具象、更生动、更鲜活。

二、《物理化学》课程接力大一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可行性及优势

《物理化学》课程是大学化学化工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大二开设。从课程设置的先后次序来看,大二《物理化学》课程开设时,前面的人文课程正好全部结束,因而,客观上形成了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断乳时期。前面提到的大学应该有意识地增加人文素质方面课程的课时,但是,如果在大一之后继续增加纯粹的人文课程的课程设置其实是不现实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以上提到的纯粹的人文课程的教育效果欠佳,另一方面是因为这样做势必会对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时形成挤压,因而会严重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鉴于自然科学原理与社会科学原理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笔者认为,若能以大一之后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为载体,从中提炼人文思想,对大学生继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使大学生文理兼修,不失为一种解决以上问题的两全其美的方法,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教育效果。沿着这样的思维脉络,作为大二开设的《物理化学》课程肩上所承载的承前启后式的教书育人的重任和使命昭然若揭,不言而喻。

《物理化学》又称理论化学,是化学的理论基础,概括地说是用物理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化学中最基本的规律和理论[4]。它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原理等,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因此,在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有助于他们学习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有助于他们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5]。近年来,我们在物理化学教学中采用的是双轨制教学,即在物理化学课堂上既传授物理化学知识,又传授人文思想。这一举措在国内首开了先河。这样的教学不但实现了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实现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达到了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目的。鉴于当今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所学专业知识利用率普遍偏低的现状,这种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课程本身知识结构之外的必要延伸和补充,为课程教学创造了附加价值。

三、在《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一些重大复杂问题如教育问题等以问题为中心,把不同学科的知识、方法结合在一起,也促进了知识之间的互补和相互借鉴。这些问题很显然已经超出传统学科框架下单一学科的界限。任何一门科学和任何一门学科,都依赖着其他科学和学科,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中汲取生命力,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从中获得自己进步和创新的机会”。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借鉴和渗透是当今教育学发展的一大动力。在教育研究活动中,将一个学科领域中发现的新原理或新技术,应用或移植到其他领域中去,往往可以使研究者的基本思想豁然开朗,或者会成为所研究问题的关键性解决方法。各种学科的成果,在教育理论建立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教育理论是否需要其他学科的支撑,这已经不是个问题,问题在于,怎么个支撑法?教育理论对于其他学科的内在的需要,是一种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需要,而其他学科有兴趣选择教育领域作为它们的用武之地,也是一种自我发展的方式。本课题对于活跃教育研究思路、繁荣教育理论、开拓教育认识新领域等方面有着特殊的贡献[6]。

近年来,我们在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引入人文素质教育,在我校大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深受大学生的欢迎。他们深切地感到从中可以获得丰富的人文素养,从而为自己的全面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5]。许多学生深有感触地说:“通过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不但学到了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还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我们从此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这才是我们所期盼的大学教育模式”。今年暑假,在参加全国高校物理化学教学高级研讨会时,我们将我们的教育理念在大会上宣讲,得到了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重点大学专家、学者和同行们的首肯。他们一致鼓励我们尽快全面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认为这项工作具有开创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具有教书和育人的双重功效,一箭双雕,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撰写的与本课题有关的教改系列论文,近期在全国性刊物上陆续公开发表。刊名分别为《化工高等教育》、《教育教学论坛》,题目分别为:“物理化学趣味教学漫谈”、“科学原理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启迪”[5]、“构建主义视角下理工科专业基础课新型教学模式初探”、“基于化学动力学、界面现象和胶体化学原理的人文素质教育”。所有这些前期积累都为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实用价值、可行性论证和应用前景带来一片明亮的曙光。

参考文献:

[1]陈少徐.从“创新强校”看大学德性的缺失与重构[J].高教探索,2014,(4).

[2]刘尧.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探析[J].高教研究,1997,(4).

[3]杨晓燕.高校学生理想教育新探[J].高教论坛,2014,(7).

[4]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物理化学[M].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张业,周建敏.科学原理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启迪——物理化学趣味教学漫谈[J].化工高等教育,2014,(31).

[6]白玫.高等教育发展理论的认识论问题[J].高教探索,2013,(3).

作者:张业 周建敏 李和平

教改新思路下的大学语文论文 篇3:

思政教育如何融入公安院校的大学语文课堂

摘要:思政教育在公安类院校中具有突出重要的地位,这是由公安院校旗帜鲜明的政治性决定。思政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一部分,怎样融入大学语文课程,二者如何融汇为一个有机整体是许多研究者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必须结合公安院校的具体特点,重新明确大学语文学科的学科定位,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将二者的价值观属性和工具属性相统一、思想性和审美性相统一,更好地服务于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关键词;思政教育;公安院校;大学语文;融入

对公安院校来说,培养社会需要的警务专业人才是其首要任务,办学目标和人民警察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公安院校鲜明的政治性是其首要特点。政治素质是人民警察必备的首要素质,是人民警察素质的核心,因为思想政治素质具有特殊功能。所谓思想政治素质是指:人们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也就是讲思想政治素质系指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它包含指导方针、基本品质、基本方法和理论基础。它是人的素质中最重要的方面。其之所以“重要”,主要在于它对人的其他素质因素以及人的行为具有特殊的功能。

良好的政治素质有利于培养公安民警的创新能力、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能够形成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巨大热情和促进自己不断创新、勤奋工作的动力,为追求真理不辞劳苦地攀登,从而形成敬业精神。因此,思想政治素质的好与差对公安民警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能力培养与提高的成与败具有决定意义。

而政治素质是人民警察必备的首要素质,是警察素质的核心。政治素质指警察的政治态度、政治倾向、政治觉悟与政治信念的总和。人民警察作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重要力量,其政治性是十分重要的。人民警察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人民警察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持党的路线、方针不动摇,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新时期的人民警察,政治素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的。

政治合格是人民警察的首要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必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忠诚于党、国家和人民,忠诚于法律。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使自己具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在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经得起市场经济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立足本职岗位,尽职尽责,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在群众中树立起公安干警的良好形象。”

语文作为大学教育教学的基础性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功能。将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引入到公安院校教学体系当中,能够提升公安学警的文化品味、审美品格和人文素养,而这正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自从1978年,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教授联合倡议在高校恢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至今,四十年过去了,虽然时代变迁,但倡议坚持和加强大学语文教学的呼声一直未曾停止。“大学生应有一专之长,但通才教育需要他们有尽可能较为广博的学识,高远的视野,具有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对于此而言,大学语文的课程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它的价值无法用一时的物质回报来衡量。可以说 ,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一辈子有用,只能进一步加强,力求做得更好,绝不可忽视、削弱。”当年徐中玉先生的这番话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指出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科特点。

大学语文涉及大量人类学科知识,具有明显的包容性特点,适应学科交叉发展趋势。不仅如此,大学语文更加强调人文社科知识,有效突破了传统学科局限性,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大学语文还能够对学生在人生、社会等方面的思考中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帮助学生在工作生活中对事件作出正确判断。

那么,在当下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使思政教育融入人文课堂,不再停留于单纯的理念的宣讲和刻板的训话,而是渗透到大学语文的具体教学过程当中,本文将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编大学语文》(第四版)为例,探讨思政教育应如何融入公安院校的大学语文课堂。

首先,从课文的源头或文章的写作背景入手,挖掘其蕴含的思想政治内容。以第一课《大同》为例,这一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是要求学生能够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内容与社会意义及艺术特色,教学重点是疏通课文,了解《大同》的思想意义。这样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师的备课和讲授是不难达到的,但是如何渗透思政教育的内容,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就可以从《大同》这篇课文的源头,即儒家礼学思想谈起,从《礼记》谈起。《礼记》中小到个人修为、家庭准则大到治国方略,其实都有论述。其中的很多论述完美契合了当今时代要求和价值取向,如家庭准则中很重要的孝亲思想。《礼记·坊记》中说:“小人皆能养其亲,君子不敬何以能辨?”就是说普通人都能做到赡养父母,如果君子做不到对父母的足够尊敬、尊重,和小人有什么区别呢?在《礼记·檀弓下》中子路曾向孔子抱怨贫穷可悲,无法尽孝,孔子说:“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

家庭准则中还贯穿着“和”的思想。所謂“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如果每个家庭中长辈与晚辈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夫妻之间的关系都能够协调和睦,那么家庭就会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每个家庭都和睦了,社会就会和谐很多,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致,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同时,《礼记》还认为“同则相亲,异则相敬”,“取之有度,用之有时”,“不可胜用,以时禁发”这样“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些都是与我国现阶段的国家大政方针和价值理念相符合的,应当传递给学生。

对学生而言,大学阶段是其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其人格日趋完善的重要阶段,而《礼记》中关于自我完善的大学之道可总结为“三纲领、八条目”。要让学生知道,大学,不仅是西方传入的现代教育模式,更体现为一种大学精神,一方面要修身立德,另一方面要做到致用亲民,达到儒家认为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生境界,要在仁爱中确立自己的道德良心,且推己及人、推人及物地爱人与物、革新人与物。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其次,要深挖文章的内涵中关于思想认识及价值观的部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以《敬畏生命》一课为例,教学目的与要求是理解作者提出的“敬畏生命”这一概念; 体会作者严谨的思路和思想上的穿透力。体会作者质朴的语言风格。掌握文章的脉络与结构;体会作者质朴的语言风格以及辩证地看待作者的某些带有宗教色彩的语言。重点是理解“敬畏生命”,思考它与生命的休戚与共的联系,难点是掌握文章的脉络与结构,体会作者质朴的语言风格以及辩证地看待作者的某些带有宗教色彩的语言。既然教学重点是理解“敬畏生命”,那我们就应当将“敬畏生命”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沿通盘考量,可以首先讲述“敬畏生命”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阐述生命是最基本的价值。然后带领学生进行社会现象反思。通过案例展示社会上存在的不尊重生命的事件和案件,引导学生思考其出现的原因和解决路径。一是从基础教育的层面来看,据统计,我国25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在全部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高达35%。近年来,青少年恶性犯罪案件呈增长态势,生命意识教育势在必行。二是从市场经济中的市场行为来看,回顾近年来出现的重大食药安全事件,提出正确的生命观可以形成道德自觉,从而规范市场行为。三是从人的职业素养层面来看,若业已形成的生命意识没有内化为个体的自由意志和自我要求,就会造成职业操守不严,即使无主观故意也会造成对生命的戕害。从失职渎职引发的伤亡事故案件到民警高宝来和徐兆华先进典型事迹的列举,在正反对比中强调生命意识内化为情感上认同、成为“内心深处的自觉”的重要性。而重中之重我认为还在于学生生命意识的养成及正确生命观的树立。怎样树立?一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引导、教化作用,把生命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孩子开始,培育生命尊严的意识,一方面善待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推己及人,善待一切生命。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生中所有最重要的价值,包括幸福、道德、信仰,都建立在尊重生命价值的基础之上。二是要营造一个人们普遍尊重生命价值的环境,根本的途径是建立建成法治社会。实际上,法治社会的出发点就是尊重生命权利,法治社会是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生命权利的社会秩序。

为了保护每个人的生命权利,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古典自由主义提出了两条基本原理,一是个人自由,二是法治。亚当斯密从人性角度来论述这两条原理:一方面,人有生命本能,人都是趋利避害、趋乐避苦的。合理的社会秩序就应该顺应这个事实,允许和鼓励每个人关心自己,追求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要有规则,即你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必须尊重别人同样的权利,不可损人。法治的实质就是一种规则下的自由。一个社会如果对个体争取自己幸福的行为加以保护,对损人的行为、侵犯别人利益的行为加以禁止和惩罚,就能够把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这个社会既是自由的,又是有秩序的,既富有生机又井然有序,这样的社会就叫法治社会,或者可以叫自由社会。而当下的我们,正在朝这个宏伟目标不断迈进。这样,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会对生命观、道德意识、法治精神都会有更多的认识和体会,课堂也就达到了語文学习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第三,课堂上要提供开放性的问题、多维度的视角,使学生在探索和互动中寻找问题的本质和应抱持的立场。语文的工具性和启发性决定了它在促进人才思维和智力开发方面的作用,人文性和审美性又决定了它在提升和完善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方面的双重功能。而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的培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所以,大学语文应当侧重于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角度发挥其学科的工具性和启发性作用,积极探索和实践提高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路径和方法。再以《大同》一课为例,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大同思想在当今社会还有无存在的价值?大同社会的理想和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的指向是否同一?这都是学生感兴趣并愿意寻找和讨论的问题,在讨论中教师做必要的点播和评价,本身就是一场生动有趣的思政课。

总之,思政教育作为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需要多管齐下,通盘协作。对大学语文的教学来说,教师一方面要在教学实践中反复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理论深度,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化有形于无形;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养成广泛阅读、积极思考的习惯,对问题要学会深入了解、理性分析,全面考虑。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思想碰撞、共同进步的过程,多一些交流和互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更好地服务于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江苏警官学院重点教改课题《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语文〉课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新思路》阶段性成果、“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成果)

作者:刘铮

上一篇: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论文下一篇:国际经济合作趋势及特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