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管理课程教师教学论文

2022-04-24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使学生掌握旅游从业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旅游服务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餐饮管理课程教师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餐饮管理课程教师教学论文 篇1:

旅游管理专业“视频教学”的实现路径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传统教育的弊端逐渐被摆脱。在智能手持移动终端与无线互联网的普及下,移动式学习正在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出于对专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考量,越来越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通过引入“视频教学”的形式提高教学效率,确保专业和人才培养良性发展。已有的实践表明,在结合了“视频教学”模式之后,无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微课教学还是翻转课堂,都实现了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的互动,实现了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的融合,极大推动了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鉴于此,本文分析视频教学的主要形式和特点,针对微课、翻转课堂这两类典型视频教学形式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视频教学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

1.微课及其特点。“微课”是一类新型的教育资源,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微小的课程”,微课的课时时间短,通常在10分钟之内,有如下特点:(1)目标明确。微课通常针对课程的某一部分内容或者是某个知识点开展教学,一般以教学难点或者知识重点为主,具有明确目标;(2)资源渠道多样。微课教学的开展要借助互联网工具,将各类教学资源进行整理之后传输至相应的网络平台以完成教学。在(移动)互联网中,教学资源是极为丰富的,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充分借助这些资源完成教与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有极大帮助的;(3)微缩的课程体量。微课的教学时长很短,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让师生随时将资源下载到移动终端进行观看和学习,教学过程十分方便快捷。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开展微课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很多学校的“证实”。

2.翻转课堂及其特点。翻转课堂教学,通常指的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为依托,将课堂扩展至了课外,以此拉伸学生的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这一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对教学模式的革新。借助翻转课堂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专业能力。这是因为,翻转课堂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在师生互动中开展深度教学,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2)对教学流程的重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可以依托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或其它教学资源进行。可以在课前、课后,开展自主学习,这对传统课堂来说是一种颠覆,包括测验、实验、练习、讨论等环节。更为重要的是,在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时,教学流程的改变不但涉及到课前预习环节,还关乎教学的全过程。(3)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化。在翻转课堂上,教师除了要关注教学视频的制作以便让教学信息更加明确清晰外,还要为学生设置具体的具有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有兴趣、有动力主动寻找和探索相关问题及其解决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被动等待教师进行总结和给出答案的做法。
二、微课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更为多样化,传统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微课的出现有效克服了传统教学带来的弊端。微课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在应用过程中,除了通过多种途径把微课优势发挥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还要考虑到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践性特征,通过教学与视频的全过程融合帮助学生提升求知兴趣,降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难度。1.课堂教学前的应用。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在课前预习阶段引导学生进入微课。在此阶段,教师要精心制作教学视频,视频的内容不但要包括阅读文本,还要注重对问题的探究。接下来,教师要把教学内容通过视频形式上传至学习平台,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时间观看视频预习,以此了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带入到课堂,通过和同学、教师的讨论加以解决。这样,不但可以借助視频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对其学习方式、学习习惯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这对提升学习质量是大有利的。2.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了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效果,教师在开展微课教学时一方面可以通过点击率、播放量等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此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自行搜集和观看旅游行业发展、旅游法律法规方面的视频资料,让其对旅游产业和旅游管理产生更加直观、具体、整体的印象,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开展自学和小组学习,在最短时间里激发出学习积极性。3.在实践课程中的应用。旅游管理专业所涉猎的内容十分繁杂,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尤其在“餐饮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等专业课程中,要求学生不但要了解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较高的实训实操技巧。让微课贯穿其中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还能使之更加熟练的掌握更多专业技巧。
三、翻转课堂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对教育现代化提出了十项重点任务,其中就涉及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此开展教学改革并最终实现教与学信息化的全覆盖。旅游管理专业既注重理论教学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知识面宽、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和教学难度大等特点。通过翻转课堂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对其特点、优势进行分析,寻找有效的应用途径,并通过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实现教师水平与学生能力的同步提高。具体而言,翻转课堂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到以下层面:1.课前预习环节。对任课教师来说,应该从教学目标出发,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软件加以熟悉,按照操作流程予以解构。在课前,可以通过录屏软件等工具,开发教学题目和制作标准答案。然后,将微视频等资源,传输到学校的课程中心,让学生自行观看。期间,学生应该以独立学习为主,在掌握视频中相关知识内容之后,自行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查,如果遇到无法第一时间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反复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可通过学校的交流平台学习通APP、QQ群、微信群等解决。学生借此可以和教师取得在线联系,以此进行在线讨论和问题解答。2.课堂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包括情境模拟训练、小组视频展示等题目发给学生,学生在可以在线上借助相关软件独立完成或者组队完成学习任务,然后通过课程中心平台或者其他网络平台把学习成果截屏上传。接下来,教师要和小组学生进行在线批阅,学生也可以在此期间进行组内讨论,通过语音或者文字交流等形式,选出理想的学习成果,将其传输至班级平台。最后,基于线上平台的功能,对其进行统一展示,并要求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当然,教师应该对有难度的操作要点等,予以重点讲解,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课后巩固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和给出分数,并把这一成果视作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要求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对其进行应用和检验,看其是否确实体现了应用层次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反馈信息,于课程中心平台、学习通APP等上传更有针对性的任务,尤其是拓展性的学习任务,以取得良好效果。
四、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再思考

微课教学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把单一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在可预见的将来,微课教学会更加符合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规律与认知规律,能够更加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有效性:1.学生可以通过5G技术在云平台获取更多教学资源,无论在哪里,都能够借助物联网、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工具获取和真实课堂高度“相似”的学习体验,这可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效果。2.通过微课和短视频APP的深入融合,能够有效整合新时代学生碎片化的学习状态,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3.共享微课资源和共建微课平台。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借助5G技术把具备明显优势的教学资源与各种力量予以整合,在上传至微课平台之后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在应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重视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旅游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非把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前,而是要结合知识点对课程开展全新的设计。为此,任课教师更需要研究教学内容,依据其难易程度划分成多种类别,然后综合采用项目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2.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教师需将练习、测验、实验等环节和学生的学习评好结合在一起,对教学形式进行灵活调整,并按照教学进度选择特定的教学任务。3.强化翻转课堂教学内容的适用性。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杨 洋)

本文受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科研创新团队“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研究团队”(项目编号:2018KYTD12)计划资助。

餐饮管理课程教师教学论文 篇2:

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初探

摘 要: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使学生掌握旅游从业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旅游服务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目前,我国本科旅游教育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滞后市场需求,培养目标不明确,师资缺乏实践经验,实习基地较难发挥实践教学功能,改进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应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确定培养目标,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注重师资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关键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使学生以获取感性知识、技能训练、提升专业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各种教学形式的总称。旅游管理是一门应用学科,本科旅游教育不仅要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更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既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应用,又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服务意识与技巧、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实践教学理念和模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进而影响就业情况。目前用人单位对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主要仍是专科层次,大多数国有单位对本科教育的有效需求不足,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很多都不能立即适应职业的需求,往往需要经过半年以上的适应和摸索以后才能慢慢进入状态。因此,一方面旅游企业出现人才欠缺,另一方面却有相当一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转而从事其他行业。旅游管理专业的高度应用性,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高等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起步发展至今,已形成研究生、本科、专科的教育层次和普通高等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多层次并举的格局。此外,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与资质认证教育成为旅游职业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从总体上看,我国旅游高等教育一直走的是外延扩张的发展道路,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作为旅游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层次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着这样的矛盾:

旅游企业对新进本科毕业生的整体满意度不高,突出表现为“理论与产业脱节”、“能力与行业脱节”;

另一方面,许多毕业生对与旅游企业提供的就业环境不甚满意,“梦想照进现实”之后对当初的专业选择普遍持有怀疑和后悔的情绪。这些现象集中反映了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与市场需求和市场预期存在现实差距;

随着全球范围内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产业以其就业容量较大、开发门槛较低、经济效益明显等特征而备受关注。而大众旅游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欧美等发达国家已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改革。我国一些高校也针对这一领域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分析和探索,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旅游高等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但仍然未能从根本上实现“专业内涵对应产业发展,人才规格对接市场需求”。这些问题如不解决,不仅会抑制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创新精神的塑造,而且会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瓶颈因素。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强实践教学力度

国际知名旅游学院都十分注重实践教学。例如瑞士的洛桑酒店管理学校,十分重视实践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店校合一或者学校建在饭店中,是其办学的一大特点。在时间分配上,实习占整个教学时间的60%。该校被誉为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摇篮。澳大利亚国际旅馆学校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在三年共九个学期的学习期间,三个学期让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实习分为校内见习和校外实习,学生必须在旅游服务性行业工作520小时,由学生自行挑选自己适宜的岗位,管理性实习同样是520个小时。服务性实习和管理性实习结束后再完成研究论文。这些都是当代世界旅游教育成功的典范。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根据旅游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把实践教学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教学内容和市场需求直接联系。

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借鉴上述成功经验,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目前旅游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该专业学生既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能具有很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既能胜任旅游行业的基层工作,又能在管理性行业独当一面。做到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校内训练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专业与行业紧密联系,注重学生个人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力度。

2、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由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技能课四部分组成。以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的2012级旅游管理专业为例,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课程模拟实验和课程模拟实训,共4门课程,64课时;二是集中性的实践教学,包括中短途专业实习2周,专业实习18周,毕业论文(设计)48学时。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70个学分方可毕业,其中集中性实践教学28学分,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项目8学分。国内旅游专业课程设置的大致比例是公共课占17%,基础课约为31%,专业课约39%,实践课约13%。对于旅游业这样的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来说,实践课程的比例显得偏小。因此,有必要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探索性的调整,创建出旅游实践教学的新模式。为了充分利用时间,也不与其他的必修和必选课程相冲突,目前高校可以利用双休日和五一、十一黄金周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参加旅游活动实践,如去一些景点作导游、去旅行社带团。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在旅游活动的实践和参与的时间长短和表现,如所得奖金的多少、游客的满意度、用人单位的评价等,给予优、良、中、合格、不合格几个不同的等次,对于合格以上的情况折合成课时,一个完整的旅游活动参与过程的圆满完成记以相应的学分。规定大学四年时间必须完成这样的实践活动不少于4次,折合成学时不少于400学时(每天按8学时计算),记8学分。这样的实践活动学分不低于8学分,才可以毕业。这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的树立,将大有帮助。

3、加强专业外语教学,培养涉外旅游服务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涉外性强,一般的大学英语教材体系和模式适应不了对外旅游服务行业的要求,而且对外语的听说能力要求高,因此,有必要加强专业外语教学。目前,广西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分别在第五学期和第七学期开设了“旅游英语”和“英语视听说”,并且这两门课程都是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广泛使用实用性强的视、听、说内容,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对于旅游管理这个专业来说,外语听说和外语交谈能力相当重要,我们在大学四年的教育课程设置中,必须进一步加大专业英语和视听说英语的教学力度,让这类课程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不同形式开设在5 -6个不同的学期,给学生一种持续的专业外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外语交谈能力,以适应当前迅速发展的出入境旅游的需要。

4、充实校内实训基地,培养创新能力

校内旅游实训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手段,主要进行模拟实验教学和仿真实训教学。目前,广西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拥有模拟导游实验室、客房实验室、中、西餐厅实验室、酒吧等实验室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能够完成模拟导游实训项目、中餐实训项目、西餐实训项目、调酒实训项目、客房实训项目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训项目等。为了充分利用学校本身的资源,可以考虑利用本校的后勤集团的招待所和餐厅,与后勤集团共同创建客房管理体系和餐饮管理体系,成为真正的经营场所,让学生真正参与各项服务性和管理性工作,进行经营管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增强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5、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创业精神

校企合作教育是旅游专业进行实践性教学的极具活力的手段,而且可以实现校企双赢。进行校企合作教育,一是让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旅游公司的管理和运作,从而不断地用实践来充实教学;二是让学生参与旅游企业(饭店、旅行社和风景区等)运营管理服务的具体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开辟产、学、研相结合的新途径;三是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体系,聘请企事业专家和行业成功高级管理人才走向讲台,参与校内教学。其基本思路是: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学校侧重理论知识教学和外语等专业技能的教育,企业侧重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通过企业优秀管理人员和基层服务人员向学生介绍旅游企业员工的职业要求和在旅游企业中的成长过程提、旅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的过程等,让学生懂得竞争的残酷、创业的艰辛和成功所必须付出的努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以广西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目前已与桂林阳朔西街外国语学校合作了4年,每年4月份旅游管理专业全体学生前往山清水秀的阳朔,开展为期一周的“英语模拟导游”实践活动,展现了旅游管理专业“旅行学习”实践教学模式的魅力;同时,还与南宁市中国旅行社广西分社、红林大酒店、南宁迪拜七星酒店以及上海至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在21世纪,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适应市场对旅游人才的需要,重视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进其存在的问题是大势所趋,只有立足旅游行业的特点和旅游管理专业性质,不断进行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重实践、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龚 艳.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商业经济2009.10

[2] 周松秀.王 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06

[3] 汤 澍.冯年华.张维亚.试论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文教资料2012.01.

作者:黄涌芮

餐饮管理课程教师教学论文 篇3:

基于三学期制的旅游饭店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摘 要]从旅游饭店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现状看,旅游饭店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是:充分利用第三学期创造的实践条件,依照饭店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将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分为“课程开设之前-课程开设期间-课程开设之后”三个环节。

[关键词]三学期制;旅游饭店管理;实践教学;旅游管理

近几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开始从国家战略层面重视高校本科教学改革,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作为实践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课程,旅游饭店管理是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之一,可为后续的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饭店餐饮管理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国家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的大背景下,笔者选取旅游饭店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和探讨,希望这对旅游管理专业其他课程的实践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旅游饭店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关于旅游饭店管理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重构主体性教育教学体系[1]、PBL教学方法改革[2]、课程理论与实践整体优化[3]等方面,对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

研究以五邑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对象,设计并发放140份问卷,并全部回收。经过初步统计,结合其他同类型院校访谈的材料,旅游饭店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课堂主要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穿插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环节,而课内实训环节,则主要是在实验室使用酒店管理模拟实训系统,要求学生分角色模拟酒店经营管理者和顾客。实践教学形式相對单一,大部分学生建议可适当增加去酒店参观、短期见习、情景模拟实训等环节。

(二)实践教学硬件和软件设施投入不足

由于实验室的机器设备老化,加上网络连接不稳定,这导致在实训环节容易耽误时间。另外,酒店管理模拟实训系统的试用版本存在着个别系统模块不稳定和不完善的情况,导致某些操作环节进行不了,这降低了学生对酒店管理系统操作的积极性。

(三)考核指标不够量化

期末考试所占比例过大(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不利于学生能力的体现;90%以上的学生支持将“课堂分小组查找资料并进行PPT演讲”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一部分,认为这样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PPT制作技能。另外,考核方式也缺乏明细的量化指标。

二、五邑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三学期制

三学期制是国外很多高校采用的一种学期制度。其通常做法是把一学年分做“两长一短”三个学期,即在保持总教学周数和假期周数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从原有两学年的上、下学期中分别抽出几周时间构成一个短学期(一般为3-4周),共十一个学期来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其中,理论教学主要安排在长学期,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则一般安排在短学期。[4]

五邑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从2014年开始正式启动三学期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一学年分为秋季(第4、第7、第10学期,16周)、春季(第2、第5、第8学期,18周)、夏季(第3、第6、第9学期,6周)三个学期,新生入校(第1学期)和大四下半年(第11学期)不变,仍为20周,其中春季和秋季学期在校内进行理论教学,兼顾部分实践教学,夏季学期开展企业与社会阶段学习。

企业与社会阶段学习主要是在产学研合作基地进行,主要包括旅行社、饭店、景区等旅游企业。学生从大一开始,至少要经历三个夏季学期,轮流在旅行社、饭店和景区进行实践学习。

五邑大学三学期制的开展,对强化旅游饭店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这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饭店系统知识,理论与实践均衡发展。

三、三学期制下旅游饭店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

三学期制的实施,为旅游饭店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探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应充分利用第三学期,加大课程实践教学比重和实施力度,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是充分利用第三学期创造的实践条件,依照饭店对于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抛开将实践环节局限于课程开设时期的传统,最终将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分为“课程开设之前-课程开设期间-课程开设之后”三个环节。

课程开设之前(即“课前”)主要是通过课程准备、学生入学教育等形式,使学生对饭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课程开设期间(即“课中”)是通过认识实习、课内实训、专家讲座、行业调研、教学方法多元化、过程控制与考核机制等方式,让学生对饭店管理的体系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课程开设之后(即“课后”)是通过在饭店进行企业与社会阶段学习、参加饭店技能竞赛、学生参与编写饭店管理案例集等形式,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饭店管理知识和技能,并最终成为饭店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旅游饭店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如图1所示。

(一)课程开设之前

课程开设之前主要是通过课程准备和入学教育,让学生对饭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可以适当地做好入学教育。例如,在专业入学教育时对饭店做相应的介绍,邀请优秀学长学姐给新生分享饭店实习的经历,带领新生参加学长学姐的企业与社会阶段学习经验交流总结会,通过各种方式,让新生对饭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另外,在此之前,教师还需要确定合作饭店,优化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满足饭店对实践型人才的要求。

(二)课程开设期间

在课程开设期间,可以将认识实习和课内实训相结合,进行课程实践教学。认识实习一般在第二学期的第11周。这一周期间,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饭店,并邀请饭店中高层管理者开展讲座或培训。课内实训环节一般设置在课程后半期,除了邀请饭店专家开展讲座、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饭店行业调研外,还将引导学生使用酒店管理模拟实训系统,通过分角色模拟饭店经营者和顾客,让学生对饭店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酒店管理模拟实训系统项目和要求见表1所示。

在教学方法上,可引入翻转课堂的理念,融合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此外,可以综合运用任务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实训等方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在考核机制上,要有明确的过程控制,合理分配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核的比重(两者应各占总成绩的50%),构建量化的考核指标。要增加平时成绩在整体成绩中的比例,通过学生平时的多种参与方式进行考核,以增加学生兴趣和重视程度,更好地达到每个章节学习的目标。其中,平时考核以小组的整体得分为基数,计算个人平时成绩,具体包括出勤情况(10%)、课堂表现(10%)、课后作业(20%)、小组PPT演讲(20%)(评分标准见表2所示)、Word版研究报告(20%)、酒店管理模拟实训系统上机表现和实验报告(20%)等。

(三)课程开设之后

课程开设之后,在学生掌握了饭店管理理论体系后,如何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就需要借助第三学期来完成并强化。五邑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有三次参与企业与社会阶段学习的机会,通过第三学期在饭店进行技能培训、实操训练,参加实习经验分享茶话会、饭店实习生技能大赛等环节,学生可将所学知识进一步灵活运用。

在实习期间,鼓励学生将饭店实习期间发生的事件包括处理客人投诉等以案例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将所有学生记录的事件整理成饭店案例集,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也可为后续学习旅游饭店管理课程的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此外,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饭店行业技能竞赛,如江门市/广东省/全国旅游饭店服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广东省餐饮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广东省酒店职业英语口语大赛等,通过参与竞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课程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需要科学设计,形成合力。首先,需要学校提供校内实践教学基本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如计算机设备、饭店管理模拟实训软件等。其次,在排课、师生考核指标设计、教师工作量核算等教学组织管理方面需要更加灵活。再次,要树立校企协同培养理念,重视第三学期学生在饭店的教学内容设置。最后,学校需要为校外实践提供良好的保障,例如出行车辆的落实、实习单位的联系、经费的投入等,尤其是在第三學期集中开展实践教学阶段,人数多、规模大、要求高,需要有前期的合理安排与后期的适当安抚,这样才能不断推动实践教学顺利开展。

[ 参 考 文 献 ]

[1] 白雪.基于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旅游管理本科应用型理论课教学体系重构——以《饭店管理概论》为例[J].时代教育,2014(6):187-188.

[2] 潘冬南.PBL教学法在本科《饭店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2):119-121.

[3] 杨敏.《饭店管理》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整体优化研究[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5):50-53.

[4] 李会明,邓伟,李少华,马斯和.基于三学期制的体育教育专业“分段—集中”实习模式的构建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88-93.

[5] 孙俭.谈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大学教育,2013(23):33.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熊莎莎 王纯阳

上一篇: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员工人力资源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