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师消极心理调适论文

2022-04-27

一、新课改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平等的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新课程教师消极心理调适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新课程教师消极心理调适论文 篇1:

农村小学教师教材适应困境与解决路径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带来了农村小学的气象更新。新教材的投入成为了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知识创新和时代变迁的形势下,农村小学教师在适应全新教材时的矛盾、冲突逐渐升级。农村小学教师教材适应困境主要表现在对新教材的理念、自身的适应态度和能力、对新教材的处理方式等方面难以进行有效地调节,进而致使农村小学教师在面对实践教学时充满了困惑和无助,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较大影响。从农村生活的实际出发,完善农村小学特色教材建设;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出发,推动师资队伍体系式发展;从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出发,建构教材与学生的新型关系等有助于找寻农村小学教师教材适应困境的解决路径,促进农村、教师、学生和教材“四位一体”协调发展,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改革质量。

关键词:课程改革;农村小学教师;教材;适应困境;解决路径

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带来了农村小学的气象更新。新教材的投入成为了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知识创新和时代变迁的形势下,农村小学教师在适应全新教材时的矛盾、冲突逐渐升级。在新课程理念主导下编审出来的教材被投入到农村小学中去,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冲击力是巨大的,面对一套套形式各样、内容编排“奇特”的教材,教师和学生一同陷入了无从入手的境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一时间受到了极大地挑战,困惑和不解成为了很多教师的日常教学情绪。农村小学教师在长期的教材适应困境中难以找到突破的路径,就逐渐形成了“似改非改”“新装旧路”的畸形适应现状,消极地应对着这场变革。

一、农村小学教师教材适应的现状

教材是“教学之本”。在现代教学论中对教材做出的广义界定是:第一,作为学生的知识体系所计划的事实、概念、法则、理论。第二,同知识紧密相关,有助于各种能力与熟练的系统掌握、心理作业与实践作业的各种步骤、作业方式与技术。第三,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密切结合,奠定世界观之基础的,表现为信念的、政治的、世界观的、道德的认识、观念、规范[1]。在狭义上,我们一般理解的教材仅指教科书。教科书在属性上进一步可以划分成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在整个教材体系中教师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关于教材的认知直接关系着教材教学质量和结果。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教材适应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很难在此次变革中找到自身的角色定位,在于对变革的本质抗拒,在于受多种限制而不能开发出一套新的、高效的教学适应模式等。其适应困境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小学教师对新教材理念的适应问题

传统教材理念以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教材编写、审查和投入使用实行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系统化、标准化的模式,教师在该过程中处在最后的一环,他们所面对的不是具有教辅意义的材料,而是具有强制性色彩的任务或指标。这样,教师对教材的理念就无需过多地思考其价值性和与教学实践的契合性,按照教材内容组织的脉络“按部就班”就行了。在农村小学教师眼中的教材更是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在他们眼中,教材是自身教学的根本,没有教材就不可能存在教学活动;而且,教材编排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计划和安排,对教材目标、结构、内容和价值取向等极少存在着批驳的观点,编审者的价值理念在无形中植入教材中,从而又无形中对农村小学教师产生引领作用。在农村小学实际教学生活中,教师对教材的认知是相对比较狭窄的,对教材的理念也自然倾向于“逆来顺受”地适应着的状态。新课改之后,这种适应状态逐渐被打破,农村小学教师限于自身能力和周边环境的实际对新教材的编排理念呈现出不知所措的适应状态,目前专业引领的缺失成为课程改革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很多一线教师渴望接受教研员或专家学者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指导[2],由于对新教材理念的理解加工缺乏正确的导向,进而难以适应变革后的教材教学活动。

(二)农村小学教师的适应态度

1不愿适应。对新课改的适应态度也直接影响着农村小学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态度。经相关调查发现,部分农村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着抗阻情绪,对变革表现出明显的排斥态度。这种情况下对新教材的适应性就根本无从谈起,因为他们根本不愿意做出实质性的行动来适应新教材,还是按照旧的套路讲授新的教材。

2消极适应。农村小学教师的质量存在着很大差异,对课程改革这种新鲜事物的应对态度的差异也比较明显。不愿适应新教材的教师比重较小,而消极适应态度的教师则占了很大的比重,这是因为教师生存实际与教育系统的严格监察的矛盾造成了这种消极适应的现状。

3积极适应。很多农村教师还是愿意改变传统的教材理解、传授方式的,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不知道从何处着手来改变这种状况,普遍存在积极适应的意愿,但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积极适应的指导,最终导致教师的消极应对。针对新教材,同一个共同体的意愿往往会左右着新教材的生命,教师个人的态度并不能成为整个活动系统的绝对主导,还是需要学生、学校和家长等方面的配合和理解,这才能够唤醒新教材的鲜活生命。

(三)农村小学教师的适应能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材作为“米”已经存在了,但“巧妇”还是一个技术比较生疏的新手,这样的“炊”同样很难做出来。所以,在农村小学教师的学历和专业素质普遍偏低的情况下,开展新课改运动,推行新教材,出现教师的不配合、不理解、不作为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新教材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编排,对推行使用该教材的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诸多农村小学教师反映很难对新教材进行深度加工,鉴于自己的教育经历和经验,已经形成了对教材的固有认知和应对习惯,并在长期的农村基础教育实践中使得这种适应能力得以确认和巩固,突然快速地进行转变显得异常困难。农村小学教师的进修和培训机会相对比较少,必要的新课程培训的缺失,对于习惯于“应试”教育的教师们来说,新教材的开放性常常让他们无所适从,新教材的灵活性更让他们无法应对[3],加上他们教育视野也存在着局限性,导致不能比较全面地接触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切实地感受变革所带给学生的实际改变就更难以企及。正是由于新课改的高要求与现实条件之间的差距过大,才让相当数量的教师感觉到新课程提出了太多自己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从而产生抵触情绪[4]。农村小学教师在难以改变自身局限和教学环境实际的情况下,提升能力以适应新教材的理想变得有点不现实了。

(四)农村小学教师对新教材的处理方式

反映在教学实践中的适应性问题,则直接表现在对新教材的处理方式上。处理方式的呈现会直接表明农村小学教师对新教材的根本指向,不同的处理方式反映出教师的不同适应倾向;同时,对处理方式的解读也会挖掘出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问题的程度、特点。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中教师对教材的信奉程度有所降低,但还是以教材为中心进行知识的传授,对教材的处理方式仍然是以单向的、量化的形式进行知识性的授受和考核。地域性的区间教学成果评比仍然以成绩、升学率论高低,造成农村小学之间的一种暗示性的隐竞争,教师在其中充满了无形的压力。一方面需要应对上级主管部门对课改实施的监察,一方面需要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以赢得区间、校际竞争的主动权。相互矛盾中农村小学教师只能选择以学生分数、升学率为主的教材处理标准,也就决定了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方式仍然存在着“新瓶装旧酒”的实然状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材处理策略的形成,不仅需要一定的精力、时间,更需要一定的胆识,敢于尝试学生的自主课堂,而在农村小学里宣扬的学生中心,实际上被包装成了以知识中心为内核的学生主体的思路。

二、农村小学教师教材适应困境的解决路径

从困境本身出发,寻找突破困境的实现路径,建构出切合农村小学教师生存实际的适应模式,主要从农村生活的实际出发,完善农村小学特色教材建设;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出发,推动师资队伍体系式发展;从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出发,建构教材与学生的新型关系。

(一)从农村生活的实际出发,完善农村小学特色教材建设

与现实脱节的教材是难以被现实所接纳的,同样不顾农村生活的实际而开发出的新教材是不会很好地被投入使用的,其遇到的第一障碍就是农村小学教师。教师难以适应新教材,就意味着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之间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出现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困难现象,不仅在于教师自身的局限,也在于教材本身。教材内容的选取首先应该考虑到农村生活的实际,尽量避免城市化倾向,影响教育公平的实现, 很多学校表示现有的国家课程标准缺乏对农村教育现状的深切关注,在目标达成上要求过高;各套教材中城市化倾向特征比较明显,脱离了农村实际,尽管教材版本很多,但没有一套是专为农村学校编写的[5]。同时,选取乡村生活的细节作为农村小学特色教材的素材将不容易产生农村小学教师对教材内容的不适应性,这里的教材是带有新课改的地方性和校本性的,不具有对其他教材的排斥性。从农村生活的实际出发的教材是在新课改理念之下形成的,对学生启发性、引领性作用是需要凸显出来的。教材是否具有作为教材的价值,首先就得看它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究,是否有助于学生的认知、态度、自信等基本素质的发展[6]。毕竟农村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带给学生的认知是不全面的,学生的发展还需要接触农村生活之外的其他生活。

农村小学特色教材的开发需要保留乡村意蕴,通过农村生活的人们的习惯把相应的知识、技能等表述出来,以增强学生的接受性和理解性,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适应性信心。另外,农村小学特色教材并不排斥城市因素的植入,对城市的渴望和憧憬成为农村学生的梦想,尤其是由于交通闭塞从没有走出过大山的农村孩子,对山外世界的新奇和向往促使着他们从比较单一的信息获取渠道中了解和想象着外面的精彩,其中,教材就成为很多农村学生获取外面世界信息的主渠道。从这一点上来看,农村小学特色教材的建设不能仅仅理解成简单的一元性,它更应该是复杂的,多元的,更具地域特色的。特色的涵义主要在于教材的传授方式上,而非传授的内容上面,把实质的知识内容通过农村生活的实际进行阐述,或者通过一般农村人的理解倾向来解释教材中所反映的内容。

(二)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出发,推动师资队伍体系式发展

从农村小学教师的师资构成上,可以解释教材适应性问题呈现出的梯度性。对每一梯度的教师所呈现出的适应特点进行分析,从其所属教师群体的共同性上找寻答案。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直接决定着教师教材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的高低也反映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农村小学教师分布梯度比较复杂,在适应性问题面前,各个教师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这样需要对农村小学教师进行梯度分类,以适应取向为标准进行划分,接着分析该梯度类型的教师呈现出的一般特点,努力建构教师教材适应取向的专业素质体系。通过教师在各个梯度中的表现,可以看出其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感和专业智慧等方面的优劣势,进而有针对性地对各教师进行培训,以弥补专业素质的不足,改变教师在培训之前对教材的一种限制性的认知和行动。

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着教师的成长,新教材问题的出现正恰当地帮助教师了解自身的不足,为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参考。师资队伍的体系式发展,即指教师队伍的梯度性的发展,按照教材的适应取向来划分梯度,并对教师的生存现状进行深度了解,不管是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经验、个性特征,还是个人思想、教学风格等都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更为细致地分析教师的适应困境以及应对策略。

(三)从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出发,建构教材与学生的新型关系

农村小学生作为该问题的另一主角对问题的解决起到的作用也是十分深刻的。农村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具有一般儿童的天性,也具有独属于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对学生与教材新型关系的建立至关重要,一般农村小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爱冒险,及在面对陌生人时的拘谨等,近些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和单亲儿童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对象,这些儿童所表现出的特点一般是独立、孤僻、情感内隐等。农村小学生的现实特点能够对小学生自己的学习观产生影响;另外,对学习的态度也自然会受到自身境遇的影响。教材的编选过程要充分地考虑到农村小学生的生存实际,尽量按照农村小学生心理认知特点和习惯选取教材内容和形式。

学生是教育的根本,不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就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和教材难以建立一种新型契合关系,教师就无法正常使用新教材,实现新教材的教学目标。从根本上说,农村小学教师与教材的关系的好与坏会直接反映在学生与教材的关系的好与坏。教师教材的适应性达到理想状态,学生的实际与教材的关系也就相应得以协调。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为了未来教育家的成长——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创新的课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1,(18):20—26.

[2]王嘉毅,赵志纯.西北农村地区新课程适应性的纵向研究——基于2003年与2011年调查的实证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2,(1).

[3]许莉.农村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困惑与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

[4]曾琦.新课程与教师心理调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7.

[5]杨莉娟,项纯,李铁安.我国教师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现状的调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2).

[6]钟启泉.试述教师的教材研究——兼议乡土教材的价值及其开发[J].教育发展研究,2010,(12).

作者:李圆

新课程教师消极心理调适论文 篇2:

适应课改需要 提高自身素质

一、新课改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

新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平等的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其实,师生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也是多方面的合作者,更是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首先,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输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第三,教师要为学生的人生引路。这一方面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2.多方面的合作者

教师作为合作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与其他教师的合作。教师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摆脱彼此孤立的感觉,而且可以满足新课程所提出的课程综合化的要求。只有不同学科的教师互相合作,才有可能完成课程的综合和学习方式的综合。

(2)与家长的合作。教师必须与学生的家长或代理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和他们共商教育问题。教师需要向他们说明,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工作,要求教师具有大多数家长不具备的资格。它又是一项学校和家庭的共同事业,家长在其中也应发挥积极作用。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向他们解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自己的改革意图,以便学生在一个新的氛围中学习时,家长不至于感到困惑和生疏。

(3)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在新课程实施中,学校教育管理者对新课程的执行至关重要,他们应该走在改革的前面,对新课程中产生的问题不是武断的下结论,而是要进行协商。为了使管理者支持改革,教师要勇于向管理者阐明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工作计划。

3.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了解和掌握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等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及课堂实施中不断完善;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课程的能力;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

二、新课改对教师教学方法上的新要求

1.要求在教学方法上的更新

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探究式教学”是现代科学教学的重要形式。它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使教师的作用不是“一团知识明了化和教案”,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这一教学中,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

2.要求教师会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可以说,不断地把人类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新技术、新设备加以改进并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这是人类教学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教学效率和效果得以不断提高的重要物质保证。特别是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科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

事实上,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教师还能自己设计、制作各种教具和学具,帮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把抽象的知识、概念转变为各种学生可以直接感知、操作的过程。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获得体验,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

三、新课改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

新课改对教师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要求教师在发扬传统师德的基础上,更新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培养适应教育改革需要的新型师德品质。

1.要有高尚的师德

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

2.要有创新的精神

这就要求教师在科研活动中求精、求实、求真、求善、求美,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以实事求是、科学严肃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提高自身科研素养。

3.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严谨治学是指教师在求知、传授知识和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

4.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教师本身也将面临竞争和挑战,甚至可能面临危机,为此,必须有迎接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有战胜危机的决心和意志。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遭受挫折在所难免,重要的是必须要有心理调适能力,避免在逆境中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在顺境中趾高气扬、忘乎所以。

总之,在新形势下,教师应当作好充分的准备,适应新时期新课改的新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才能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

★作者单位:甘肃庄浪县第二中学。

作者:张思伟

新课程教师消极心理调适论文 篇3:

新课程改革中开展好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思考

摘 要:新课程实施几年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思维活跃了,口语交际能力、综合性学习能力增强了,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集中反映在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师与学生、自主学习与接受学习上有所偏颇,课堂上形式主义的东西太多,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理解和运用出现偏差等。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语文 思考

一、语文教学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热闹”课堂中学科基础知识的“冷遇”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内容和基本原理的呈现方式要生动活泼、丰富多样。”于是,不少课堂上有了形式新颖的情景设置,多种多样的游戏,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课堂气氛顿时热闹起来。然而在热闹的背后,我们看到:学生对案例是否新奇,情境是否有趣,活动方式是否热闹和同学在活动中表现是否精彩更感兴趣,课堂成了表演和猎奇的场所,使本来应该服务于教学内容的教学形式却与“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发生了脱节。这种忽略基础,避开不谈知识与技能的基本功训练的教学方法在课改初期相当普遍。 [1]刚刚开学两个多月的半期考试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业成绩下降,“全面发展”得不到落实。家长首先对学校的教学提出了质疑,校长也感到压力很大,教师更是不知所措。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教师、家长对新课程改革的信心,甚至有人开始怀疑新课程改革了。

(二)教师主导地位的缺失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和课堂的真正主人,这对学生持续学习大有裨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把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但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些教师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做主,自己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要把教学的舞台全部交给学生,而自己由过去教学的“中心”走到教学的“边缘”,甚至完全退出舞台当起了“观众”。结果“自主学习”变成了一种“放任自流”。教师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局限,认为学生的要求神圣不可更改,学生对什么感兴趣,要求教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导致整个教学缺乏整体感和系统性,使课堂成为放马场,把自主性学习异化成自流型学习。

(三)“合作学习”中尴尬的“看客”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倡采用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把小组中的不同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运用集体智慧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然而部分教师认为学生一有问题就得讨论,学生没有问题就讨论如何提出问题,提出一些什么问题。从而使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严重的形式化了。调研中常常看到这样的教学情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于是学生就分组围成了一团,学生的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停!”于是学生的讨论戛然而止。结果展示讨论成果的往往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只是在那里作“看客”,不能真正起到合作学习的作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由于教师对这些方式的理解流于表面,具体操作中更是形式大于内容。像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部分教师认为学生一有问题就得讨论,学生没有问题就讨论提出问题,从而使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严重的形式化了。

二、影响语文教学开展的主要因素

(一)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定势影响了语文活动教学的开展

由于受中国伦理本位的文化传统的影响,在我国的教育中,历来强调所谓的师道尊严。教师理所当然地有资格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也当然有资格对学生发号施令。长期传统形成的师生关系,一直完整地保存到了我们今天的教育中。我们的教师要同时承担多种角色,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订者,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在长期的全部教学活动中,是一个绝对的中心。教师的权威至高无上,教师的旨意不容改变。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做教师让做的事情,而且是严格遵守规定,不做教师没有让做的就行了。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教师和学生是两种地位根本不相同的人,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都是教师说了算。师生之间不需要也没有必要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探讨科学知识,因为教师是真理的掌握者,而学生是接受教师传递真理的人。 [2]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存在着绝对权威的教师完全控制着课堂教学,学生的思维完全处在教师的控制之中,只能是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学生的教学求异思维得不到发展,探究精神得不到培养,思维的积极性得不到鼓励。久而久之,熟悉和习惯了这种文化氛围的学生自动把自己的思维学习的主动性交给了教师。对于新接受的知识,无需自己的理解,教师的理解就是我的理解。对于未知的领域,也无需自己去探索,反正会有老师教给我们。正是由于这样的师生关系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语文活动教学的开展。

(二)以学生成绩为导向的评价标准阻碍了语文活动教学的开展

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成绩的高低、中考进入重点高中的人数、高考上线的人数成为评价教师和学校水平的基本标准,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变成了教师给学生传授了什么,学生学会了什么。在调查中,一位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多年的教师谈到:“教师尽管对当前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的课改理念有所理解,对语文活动教学的重要意义也有所认识,但高考的知识点和命题走向使得人们对考试做出一种错误的权利认识,把考试作为评定教师的唯一手段,老师对开展语文活动教学心存顾虑,学生也相应地陷入了孤立地记字词读音、写法、意思的消极状态,抑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三)教师思想上的顾虑制约了语文活动教学的开展

1.担心自身的专业能力不足

在影响语文活动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是具有决定性的。教师进行语文活动教学的专业能力包括对活动教学模式的理解认同,对活动教学中师生角色的清醒认识,对活动教学方法的自主创新,对活动教学凭借的现代教学技术的熟练运用等。这些能力相对于传统课堂模式来说,是有创新性,属于新课程下的专业能力,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严肃的要求和挑战。

2.担心学生在活动教学中不能完成学习的建构

语文活动教学突出之点就是重视人文精神。教育重视人,这是教育的进步,也是教育的本真状态。但有教师担心,当这种理论在活动教学中泛化之后,教师和学生对活动教学的目的就只是停留在培养兴趣爱好上,停留在通过活动获得情感的愉快和满足上,忽视了或达不到通过活动发现知识生成的过程,完成不了学习的主动构建这一目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提升也得不到具体落实。

3.担心对语文活动教学评价的随意性

评价不仅具有甄别、选拔的功能,还有导向和激励的功能。调查中,有教师担心,开展语文活动教学,学校的评价方式会流于随意。现行评价标准的对象侧重于教师,多注重结果,很少考虑学生;评价方式单一,多为定量和定性评价;评价过程静态,多注重结果,很少全程评价。评价的缺失或不科学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活动教学的不重视、不积极。

三、开展好语文教学活动的思考

(一)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人类的具体创造活动为前提和基础的。而创造的实质就是创新、 独特和与众不同。一般情况下,创新能力与人类个性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活动,就必然要求我们支持、鼓励和帮助小学生全面发展,并充分尊重与保护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此,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我们就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力发扬教学民主,积极营造轻松、融洽与和谐的学习环境与氛围;认真听取小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切实保护学生的权益,并鼓励小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

(二)发展小学生特有的思维方法

发展小学生特有的思维方法,是搞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关键所在。 这是因为学来源于问。只有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带着问题,才能促使他们去积极思考与探索,才能在思考探索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创新。这既是培养小学生创

新意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提高他们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3]因此,我们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敢于和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提出疑问, 正确帮助他们解决疑问。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在认识、理解某一具体事物过程中,往往习惯运

用某些固定的思维方式方法。这样,必然就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心理,也必然导致了他们的思维不能活跃起来,自然不能产生创新意识。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帮助和引导学生突破自身局限,打破常规,进行不同的思考与创新,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寻求最佳措施与办法。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调动兴趣是激活的目的和手段

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首先取决于是否有学习的愿望和动力,有发自内心地对学习的渴望和需求。一节课如果平淡无奇,毫无亮点,老师无生气,学生无兴趣,学习效果就无从谈起。如果老师能从实际出发,动之以“情” 趣,引之以“奇” 趣。

(四)激活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如何激活是关键所在,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1.精彩导入,以情趣吸引学生精心设计一个新颖的导人,创设一个别致的情境,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2.丰富教学形式,以开放吸引学生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针对教学中的某一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强调合作,共同解决,使学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恰当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件可以增强动感效果,使枯燥的说教变成直观生动的演示,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图文并茂,在调动积极性方面自不待言。

(五)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把自己的心理调适到符合儿童特点,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状态,将激情和微笑、趣味和爱心带进课堂。

参考文献:

[1]胡晓.语文课程改革:反思与建议. [J]课程教材教法,2006(2).

[2]郑国民 尹逊才.对语文课堂小组讨论的思考[J].语文建设,2006(2).

[3]张勇.县级区域多层次教师成长网络的构建.[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1).

作者:汤艳玲

上一篇:基于经济发展的环境工程论文下一篇:关于计算机资源远程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