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论文

2022-04-15

【摘要】中学地理教学当中包含了诸多地理思想与方法。例如综合分析法、比较法比较适用于区域地理的教学;系统思想比较适用于自然地理的教学;趣味论的思想比较适用于人文地理的教学;地图运用则能够深入且广泛的研究地理学科。虽然已经形成了诸多地理思想与方法,但是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我国众多学者对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均进行了相关研究。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学地理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中学地理教学论文 篇1:

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规律教学

摘 要:地理规律是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发展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对地理现象的高度抽象、归纳而成。是地理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知识系统也是地理教学中较难的教学的内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加强地理规律的有效教学,至关重要。

关键词:地理规律;课堂教学;地理教材

地理规律是地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对地理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高级阶段,是地理感性知识的发展和深化,因而地理规律的学习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教材中地理规律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研究它们的组成,对于掌握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分析和解决地理学科中的实际问题,科学有效地进行地理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地理规律的分类

褚亚平先生将地理规律分为三类:一是地理演变规律,指有序地呈现出各种地理事物或地理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的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它作为地理演化知识的深化和发展主要包括节律性、循环性和过程性三种。二是地理分布规律指各种地理现象和事物在空间分布上所呈现出一定的地理规律,主要包括自然分布规律和人文分布规律两种。三是地理关联规律,是指各地理因素和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地理规律。包括自然因素之间的联系和自然与人文因素之间的联系两种[1]。

二、地理教材中地理规律的特点

笔者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Ⅰ》(湘教版)(以下简称地理Ⅰ)中各个章节地理规律进行统计,得出以下结论:

1.演变规律比重大

地理Ⅰ主要以自然地理为主,因而涉及到的地理规律较多,达到39条。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和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占全书比重较大,这两个章节内容包括了地球运动、地壳运动的物质循环、大气运动、水循环等自然地理的基础理论,也是自然地理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两章分别占全书地理规律比重的41%和307%。在三种规律中又以演变规律比重最大,为461%,充分证明了地理知识需要逻辑推理能力,而非”死记硬背” 。

2.呈现形式以图文结合为主

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可以发现,地理规律的呈现基本都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地理规律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地理分布规律尺度广,循环规律则兼有尺度广、时间长的特点,整体来说地理规律较为抽象。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了地理信息的传递功能,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并且有利于学生读图能力、析图能力的培养。

三、地理规律教学建议

1.采用三板教学,引领学生思考

地理“三板”即地理教学中的板书、板图、板画,是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媒体,地理知识与图像具有不可分割性,地理“三板”教学和讲绘同步可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多样而丰富的空间概念和知识网络。教师在使用三板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引领学生思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知地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尤其在循环规律中适用,例如,在讲解水循环规律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三板教学,先简单勾勒出海陆的分布,并讲解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两个简单的循环过程,学生明确此过程之后,再进行海陆间大循环的教学,将水循环的环节逐步呈现,每一个环节带动学生的思考,形成思维链条,引领学生共同探究地理规律。

2.联系生活实际,吸引学生兴趣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学习“生活总有中的地理”在这一理念,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在实际生活案例颇多,将真实案例与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吸引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习“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规律时,可在前一课时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盥洗池排水过程中水流的运动方向。在课堂中可以给学生呈现中家乡或者世界著名河流的景观图,让学生观察河流两岸坡度的差异,从而讲解河流两岸的侵蚀与堆积过程,得出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地转偏向力为零。教师将观测法运用在教学中,通过对“影子”的观察学习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等内容。联系实际,从而达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

3.注重过程推理,带动学生参与

地理演变规律难以直观观察,地理演变内容作为地理规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地理教师在课堂中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技术为地理演变规律、地理关联规律的呈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教师可以通过Flash动画,视频情景重现,帮助学生构建地理情景,将难以观察和想象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动态呈现,剖析运动过程,变动为静。

4.巧用对比研究,加深学生记忆

比较法是一种非常基本的思维方法[2]。在地理学习中它有利于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获得新知识;有利于理清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在地理事物和现象中发现地理特征、地理规律;有利于把地理知识系统化,形成严谨的知识结构;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一内容为例,教师可先带领学生对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进行学习,掌握不同自然带的植被类型,然后通过对比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经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内容,增强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同样对比学习还适用于冷锋、暖锋天气变化规律学习,锋面符号、将降水位置、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都可以采用对比法进行学习,从而加深学生记忆,提升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

地理规律复杂多样,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实际选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以突破地理规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抽象性,让学生能够更加透彻的了解学习内容,从而达到掌握、运用地理规律的目标,实现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褚亚平.地理学科教育学[J].北京:首都师拖大学出版社,1998.

[2]杨捷.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效用[J].课堂内外,2010,10.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王佳宁

中学地理教学论文 篇2:

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研究综述

【摘 要】中学地理教学当中包含了诸多地理思想与方法。例如综合分析法、比较法比较适用于区域地理的教学;系统思想比较适用于自然地理的教学;趣味论的思想比较适用于人文地理的教学;地图运用则能够深入且广泛的研究地理学科。虽然已经形成了诸多地理思想与方法,但是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我国众多学者对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均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本文就其中主要的问题与对策做出相应的综述。

【关键词】中学地理;地理教学;地理思想

0前言

中学地理教学当中对地理思想与方法进行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更加科学的认识地球上的地理现象与实物,并且能够对地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地理思想主要是指人们对于地理当中诸多理论内容的深入分析,地理方法则主要是指进行某一种地理活动的手段与途径。对地理思想与方法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将有助于探讨中学地理教学地理思想与方法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而更深层次的挖掘地理教育存在的价值。

1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研究存在的问题

1.1研究意识比较薄弱

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的研究当中,主要存在着研究意识薄弱的问题。在此方面,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收集调查发现,对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的研究成果十分有限,现有的成果研究内容基本集中在教育方法以及地理科学方法两个方面。有些教师主要从地理学的“整体性”出发,对地理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的内容基本为地理教学当中应该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地理认知[1]。由此可见,虽然当前大部分中学地理教师与学生已经能够掌握一定的地理方法,但是却并不能够将其主动转为教法和学法。主要原因是当前地理教育学的方法仍旧受到现有的地理科学方法制约,难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而诸多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意识亦比较薄弱。

1.2研究力度严重不足

所谓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的研究力度严重不足,主要通过当前的研究成果分类有所体现。当前,我国诸多中学地理教材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的研究方向基本可以分为三个类别。第一,地理教材中地理思想的体现;第二,地理教材中学习逻辑与学科逻辑的关系;第三,地理教材中研究方法的统计。据此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存在的诸多研究成果当中,大多将地理教材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未重视地理思想与方法。在未来的研究中,众学者必须对中学地理教材当中的地理思想与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以此促使地理教材发挥其教学、育人的积极作用与功能。

2进一步研究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的对策

2.1树立地理思想与方法教学观念

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的研究当中,若要树立地理思想与方法教学观念,首先必须要加强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的研究意识,对地理的基本思想与方法进行了解与掌握,争取使其成为新世纪中学生学习地理必备的素养之一。对地理思想与方法进行分析,将能够有效保证对中学生学习地理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为此,必须重视对地理课标当中的地理思想与方法进行挖掘,加强该方面的研究意识。使人们认识到地理课改的必要性,地理思想与方法的研究与改革是地理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在加大研究力度的基础上,逐步确立以地理思想与方法为主的教学理念,促使地理教学发挥其应有教育价值。

2.2深入研究地理思想与方法

进一步研究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理思想与方法方面,亦需要深入研究地理思想与方法。据此,将能够更加良好的促使中学地理教材发挥其重要的教育功能。中学地理教材若要融入地理思想与方法,首先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并且对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某些专家在此方面进行了不惜的努力,为了达到能够与地理思想与方法进行良好结合的程度,所有中学的地理教育人员与教师均需要对教材中的地理思想与方法的体现进行研究[3]。由此方能够更加良好的掌握中学地理教材当中的内容,提高地理教学水平,促使地理教材得到更好的建设与发展。

3结论

综上所述,中学地理教学当中,必须令学生通过地理教学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地理思想与方法。不仅在学习、考试当中适用,更在其日常生活中起到一定帮助作用。当前我国现有的相关研究当中主要均针对中学地理教材方面进行地理思想与方法的研究,并未将视角放在地理思想与方法上。因此,在未来的研究当中必须要加强地理思想与方法的研究意识,加大研究力量,促使中学地理教学当中恰当的融入地理思想与方法进行私立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立峰,王向东.基于地理学“整体性”思想的中学地理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05(08):101-106.

[2]赵黎新.浅谈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4,08(07):196.

[3]胡唐明.指向中学地理“主题式学习”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探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5,03(34):66-69.

作者:赵玉明

中学地理教学论文 篇3:

中学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知识的利用

摘要: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利用乡土地理知识,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增进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基于此,本文探究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利用乡土地理知识的策略。

关键词:地理教学  乡土地理文化  利用  策略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适当地利用乡土地理知识,深化学生对书本地理知识的理解,增进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一、以乡土地理为切入点,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虽然地理教学是传授现实生活中的地形地貌、气候、天气、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知识,但受时空、条件的限制,抽象内容也很多。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把学生平常所见或亲身体验的乡土地理知识融入相关地理概念与地理原理。这样,能帮助学生把抽象的地理概念内容转化为现实的具体的事物或现象,使学生易于理解或更深层次地理解地理知识,并学以致用。

在教学有关特定的地形地貌这一地理知识时,笔者结合龙南市的特殊地形地貌、奇山异石等进行教学。如本地有名的小武当风景名胜区是以丹霞峰林地貌景观为主要风景资源特色,笔者可以结合景观的实景、实物,甚至是学生亲自游历来辅助教学,使学生对丹霞峰林地貌、奇山异石有更感性的认识,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究丹霞峰林的起源、利用、开发与旅游发展发展等问题。

二、利用乡土地理开展地理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教学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自然地理,尤其是人文地理现象,其时间、空间都和学生的生活有很大的距离或。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犹如空间几何教学,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得比较吃力,甚至理解不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乡土地理引导学生从远到近、由虚到实进行地理事物、现象的观察和体验,并进行分析、探究,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利用矿产资源进行工业布局”时,由于绝大部分学生未见过具体的矿产资源,尤其是一些稀缺资源,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利用乡土地理开展案例教学。赣南以“钨都”出名,本地的钨矿丰富,质地优良。首先,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示了实实在在的钨矿,介绍了钨矿的特色、价值与赣南钨矿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地位,使学生对钨矿有了更全面的和认识,因而明白在本地开发钨矿资源,进行投资设厂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同时,因为钨矿有一定的污染性和危害性,所以在投资设厂的位置上,需要考虑其占据的位置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或危害,这就需要思考工业布局。这一系列的问题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引入乡土地理,培养学生家乡情怀

学校教育既是学科知识的学习,又是情感培养。地理教学以某一区域的自然、环境、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等为对象,通过地理教学能让学生了解山水地貌、气候环境、风土人情等,促使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培养浓厚的家国、乡土情结,这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如在教学有关“名居建筑”奇迹方面的内容时,笔者引入了本地号称“世界民居建筑奇葩”的龙南客家围屋。它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至今已有180多年历史,因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是迄今国内外发现保存最完好、赣南现存500多座客家围屋中面积规模最大的一座结构功能最齐全的一处围屋,是客家民居经典的三大样式之一,被誉为“東方的古罗马城堡”“汉晋坞堡的活化石”。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甚至可以带领学生前往一观,使学生认识到家乡之美,由此产生深厚的家乡情怀。

总而言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渗透乡土地理知识,这对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学生的家乡情怀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柯志坤.浅淡初中地理课中的乡土地理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4).

[2]刘昱彤.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6.

(作者单位:江西省龙南中学)

作者:刘慧

上一篇:网络汽车营销论文下一篇:放松钢琴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