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语言的艺术特征

2023-01-28

地理教学语言艺术是指教师运用完美的语言组织实施地理教学活动的技能技巧。它可以帮助地理教师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充分发挥语言在地理教学中的桥梁功能。依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活动规律, 在中学地理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语言艺术应具备以下主要特征。

一、简洁明晰

教学语言切忌表述模糊、陈述哆嗦。它不但会严重影响地理科学知识的准确传授, 而且会导致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缺失。教学语言的简洁明晰有以下三点含义:1.语言简炼、规范;2.语音清晰;3.语意明确。简洁明晰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首要前提, 是地理教学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它要求教师咬字正确, 吐词清楚;语言陈述应符合语法规则, 具备较强的逻辑层次;使用语言务必精炼概括, 力求以最少的语言明确表述教学内容;同时, 语言应规范、标准, 切不可让“口水话”溢满地理课堂。

二、生动形象

地理名称、分布、景观、演变、数据等感性知识常常比较单调、枯燥。对这类知识的描述, 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 创设出恰当的意境, 使地理知识感情化、形象化, 让学生以灵秀的心灵去感知, 以丰富的想象去触摸。

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 首先, 要求地理教师应当储备较为丰富的词汇, 并且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其次, 教师平时要广泛收集与地理知识有关的语言材料, 诸如诗歌、电视片解说词等。只有语言素材丰富了, 我们才能在描述地理事象时做到信手拈来, 才可能产生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第三, 地理教师要积极认真探索, 大胆创作顺口溜、歌谣、快板词等“地理文学作品”, 充分借助这些作品的感染力, 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中国的行政区划”的教学为例, 为使学生掌握我国现有的三十二个省级行政单位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建立清晰的空间概念, 我们可以以大区为基本单元, 以省区简称为基本元素, 按照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的空间线索, 创作一首快板词:

辽吉黑, 在东北, 内冀京津晋华北。

华东是个好地方, 鲁苏沪浙闽皖赣, 期盼台湾早还乡。

华南热, 不怕得, 粤港澳桂琼, 一起弄潮去。

华中历来美名扬, 请你记住豫鄂湘。

西南好, 我家乡, 渝贵川云藏, 一起图富强。

大西北, 真辽阔, 陕宁甘青新改革。

祖国好河山, 任我快板传。

我们齐声唱, 中国立东方!立东方!

三、幽默风趣

运用比喻、夸张、寓意、双关、谐音和谐意等修辞手法, 营造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环境, 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重要手段。幽默风趣不单纯涉及口头语言, 还包括了体态语言, 比如夸张的手势、表情等。语言的幽默风趣, 可以融洽师生关系,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领悟教师的真正用意, 进而获取地理知识, 接受思想教育。

幽默风趣是教师知识积累的爆发, 是智慧圣火的闪烁。地理教师要加强学习, 广摄博览, 熟知古今中外、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天文地理, 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只有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 地理教师才可能有较高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才可能在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中思维敏捷、能说善辩, 从而产生幽默风趣的谈吐。

四、节奏鲜明

地理课堂, 如果教师语言呆板, 以同一个腔调“唱”下去, 对学生来讲, 这无疑是一支高效的催眠曲。教学语言要有鲜明的节奏, 要讲求节奏的变化, 这样才能更好地表情达意。语言节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l、音量的大小;2、音调的高低;3、语速的快慢。抑扬顿挫的语言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和丰富的形象创意, 它有助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稳定学生思维的“兴奋状态”。

地埋教学中, 教师要灵活把握语言节奏。一方面, 应当依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语速、音量和音调。比如, 讲新中国的建设成就要高亢、激昂;讲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破坏要低沉、凝重;描述地理现象可稍快, 讲授地理概念、特征、规律、成因应稍慢。另一方面, 要根据学生课堂的精神状况、知识反馈信息适时调整语言节奏。此外, 语言节奏要有阶段性的变化。如果以一个学月作为一个阶段, 每个学月在音量、音调、语速上应确定一种基调, 即在这个学月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语言节奏。

五、亲切委婉

地理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过程。亲切委婉的教学语言, 有助于创导一种积极的、谐和的课堂情感氛围, 促成学生认真投入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去。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 维护学生的自尊。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坚持“请”字原则。比如, “请看图”, “请同学们思考”, “请你回答”, “请坐”等等。对违纪学生的批评, 态度虽应严肃, 但表述应尽可能委婉, 同时辅以恢谐的语言, 引导学生自我反省, 改正错误。

六、情态适度

“情态”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表情、手势、姿态, 即体态语言。一些教师在地理课堂上常常呆立于讲台, 板着一副面孔, 塑造出一个让学生难于接受的“木偶形象”, 酿造出一种压抑的课堂气氛。这势必导致学生难于进入学习的兴奋状态。教学过程中, 适度的表情、手势、姿态, 可以保持教师的“动态形象”, 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 它将教学内容感情化、形象化, 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当然, 地理教学不同于艺术表演, 过度频繁、过度宣染的情态势必会诱导学生较长时间地沉浸在对教师某个手势、表情或姿态的回忆与联想中, 致使学习注意力分散。因此, 地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把握好体态语言的密度和幅度, 切不可随心所欲地尽兴发挥。

上一篇:“互联网+”模式下读者服务工作若干改善建议下一篇:学生成绩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