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研活动的中学地理学论文

2022-04-30

摘要:地理学科具有开展研学旅行的需求和独特优势,地理研学旅行在中学研学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分析了目前地理研学活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以地理研学旅行常态化实施为突破口,提出了高中地理研学旅行常态化实施的一般策略。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教研活动的中学地理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关于教研活动的中学地理学论文 篇1:

基于博客的区域性地理教研等

基于博客听区域性地理教研

沈 斌

初中地理新课程实施了两年后,我选择了地理教育博客,作为常规地理教研活动的重要补充,并尝试促进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了诸多功能。例如:行动研究、教学反思、心得交流、教育科研、师生互动、组织管理、远程技术支持、情感支撑、资源积淀、知识管理、建立学习路径和提升学习绩效等,概括起来,一是服务于教的;二是服务于学的。本文主要从服务于教方面做些总结。

一、书定地理教育博客的动力机制

1、本着专业交流的目的,养成“大团体,小自我”的公共文化交往规则是博客书写的内在驱动力。网络时代的教研文化呼唤着主体自觉,倡导共享的理念。同时,团体中的每个个体,需要自信而不是自负;需要相互依存,但不排除独立个性;需要创新,也需要执行;需要宽容。允许不同理念的存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比如“书生”的意气风发和个性张扬,比如学者的淡定持重等等。“做人若没有一点认真的念头,便是个混混,事事无成;处世若没有一点圆滑的机智,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

2、基于博客进行各类地理教育教学资源动态评估是博客书写的外在推动力。为了促进教师更好地将博客书写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结合,并获得适当的评价,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我们实施了“基于博客进行各类地理教育教学资源动态评估”方法。主要分为评估原则、特征、程序和标准等四个方面。评估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评估特征有主体多元性、标准协商性、过程动态性、目标发展性。评估程序包括: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为提高地理教育成效而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撰写网络日志并发布在相应的栏目中;其他教师浏览,提出修改意见或者评论;作者不断修改和完善;根据市教研室统一部署,确定评估项目以及具体的评估标准并公布;成立项目评估专家委员会;作者在规定的评估截止日期前,办理参加正式评估的报名手续,并提供信息资源所在的网址;项目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评估并公布结果。通用评估标准方面,科学性:内容要科学,文字要精练,语言要流畅。创新性:强调原创,枉绝学术腐败,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实用性:注重教育教学实效,减少无效劳动;资源的效用要有实践的检验。严谨性:论点鲜明,论证严密,尊重他人的劳动,引用资料要注明详细的出处。欢迎度:点击和评论数,最智慧的是人民群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每个指标各占20分,其中任意一个指标的得分低于10分,则在正式评估时,不予以考虑。

3、专职教研人员身体力行撰写博客,给予所有博客以积极评论是博客书写的吸引力。相对而言,专职地理教研人员用于教学研究的时间更充分、有明确的地理教育教学方向和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他们的博客示范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专职教研人员的博客点击率在所有博客中最高就证明了这一点。同时,他们对所有博客进行及时的积极评论既是专业引领,也有非常明显的激励作用。专职地理教研人员融入博客书写主体有助于廓清地理教育博客的内涵和强化专业引领,更好地统整“教”和“研”的多方力量。

二、区域性地理教育博客的运行机制

1、专业发展的共同愿望是形成区域性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基石。“地承理蕴、水绘木华,学科价值、教书育人,合作分享、虚怀若谷,做强团体、展示真我;专业发展、追求卓越,恪守准绳、尊重劳动,确立方向、不断努力,跟踪前沿、保持领先;精心简形、善解人意,博观约取、精微致远。”是两年来形成的地理教育博客共同愿景,这值得永恒追求。

2、实名的地理教育博客书写主体是博客内容负责和适度言论自由的保障。博客是平民书,是普通人发表负责任言论的最廉价载体。你可以张扬个性,可以标新立异,甚至可以发牢骚;不需要太多的写作技巧,哪怕你的文章中有错字、别字,只要不影响读者的理解,也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包容和宽容。这样的写作方式惟独需要的是真实。但教育博客不同于一般博客,它应该是专业范畴的,保证专业性是其生命力之所在。这种专业性,需要专业负责的精神,实名方式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对博客的评论也是如此。

3、地理教育博客公共分类的系统规划和动态生成相结合是有效知识管理的关键。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我们形成的地理教育博客公共分类有:教学故事叙述、课堂教学设计、教研论文记载、教育思绪飘扬、心灵地图绘制、教育技术应用、项目研究备忘、学习资源分享、教育视野拓展、课堂教学实录、地理课程创生、学术沙龙记录、地理教研往来、地理眼看世界、学业评价交流、考试指导切磋、课堂教学评论等。此外,还根据不同的地理教育教学团队开设了特定的博客分类,作为团队交流和分享的园地,如万龙地理团队等。规划好博客公共分类有利于教师集体和个体的知识管理,同时,每个博客根据自己的情况开设个人分类也保证了博客的个性。

三、地理教育博客的发展方向

1、努力形成地理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明确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地理新课程实验以来,一方面国家课程的高水平实施,需要教师和学校对课程进行二度开发;另一方面和地理相关的校本课程更是需要学校统筹规划、组织开发。教师要帮助学生过好地理课程生活,既关注学生当下的需要,更关注学生持续的发展,并在两者之间求得协调和平衡。要从地理教师最迫切需要的角度着手形成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比如,和地理最相关的技术和方法方面可以形成“google earth与地理教学”、“概念图和地理教学”、“photoshop和地理图像处理”、“地理教师个人资源库建设和知识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初步”等;地理课堂教学方面可以包括“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地理课堂教学组织和管理”、“地理课堂的本质”等;地理课程建设方面则可以向“乡土地理网络课程开发”等方向努力。

2、“生动活泼学地理、创新严谨教地理”的工作框架,有助于走向统整的中学地理课程创生和教学创新。例如,我们认为乡土地理学习有三个层面的境界,即“我学乡土地理”、“我在乡土学地理”和“我学我的地理”。学乡土地理可以让学生“数家珍”;在乡土学地理,让人们惊奇于此地(所在)和外地(其他区域)的不同(区域差异之美),并试图解释(地理原理和建立思维模型);地理其实很私人,只有发现地理之于每个个人的意义才能让地理给学生带来更智慧的眼光、更宽广的胸怀、更澄明的心灵,更持续的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愿,更好地规划人生、创造美好的未来。因此,两年的初中地理学习阶段,我们统筹安排了一些活动。“我的美丽家乡”活动内容是征景观图。设想的结果是在一张本地地图上,想看到哪个地方的景观,就可以点击并出现该地的景观。活动方式是让学生用相机记录自己身边的景观,可以是围绕主题用组图的方式来呈现,

也可以是单张照片。“我喜欢地理的1000个理由”活动内容是征“故事”。学生喜欢地理的理由,教师或者有多种猜测,但可能更多的属于“成人的自以为是”,让学生用叙述故事的方式,讲自己喜欢的一个理由,那么这是真的喜欢。假如,地理老师知道了学生喜欢地理的1000个理由,那么地理教学工作应该更有针对性,更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我心中的美好家园(居住地规划)”活动内容是征“方案”(地图、素描图)。美好的未来生活需要规划,规划从想象、憧憬开始,从具备地理视角、地理眼光开始。创造,是人的天性,创造是富有快乐的。“当地震来临时(防震减灾为安全)”的活动内容是征论文。这项活动至少让学生懂得地理可以让自己和他人更安全,这也是学会生存的内涵之一。“地理夏令营(每年围绕特定主题)”活动内容包括野外调查、小主题研究等。类似常州的地理“奥赛”,是充满智力挑战的,能在学生的记忆深处留下美好的回忆。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应该是该活动的宗旨。

3、要努力促进先进教研文化的形成。“求真务实、人性关怀、开放课堂、透明思考、自由言说、共享智慧”既应该是博客的书写原则也应该成为新时期的先进教研文化发展方向。

总之,我们认为基于博客形成区域性地理教研共同体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适应新课程和信息化社会的教研体制。

责任编辑 杨博

通向自由之门——关于博客教研的打适与思考

林高明

一、如何开展博客教研

在我看来。博客教研是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教育教学情感的共鸣、教育教学智慧的共创、教育教学思想的共振、教育教学生命的共谐。那么,我们如何来打造无限世界里的这另一个家园呢?

一般而言博客教研包括以下方面:(一)自己写的。把记录当作自己专业成长的长跑、心灵的长跑、生命修炼的长跑。1、生活随记,许多教育教学道理与实践要回归到生活的本身面目中来。要回归到生活的常识中来,要回到对人生的省察与体悟中来。2、教学日记,可以将自己对教材的研读。特别是与众不同的解读记录下来;也可以把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情节与细节写下来细加品析:还可以刻绘学生的学习状态及生命状态并深入其内心研究教育教学的秘密与真谛……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谁在分析一节课的优点和缺点,谁在分析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问题。谁就成功了一半。当我们的一些教育教学行为细节经过我们的理性之光、智慧之光、心灵之光的照射之后.我们的课堂就会渐渐地得到调整与改善。3、读书笔记。是为自己生命加温的一种方式。将自己怦然心动或会心一笑的一些思想.经过心灵的吞吐珍藏在博客上,时时可以来咀嚼与回味自己被美好思想召唤出来的感动。当然,我们要捕捉的更多的是。炅光一闪之间,与众不同的阅读与思考。这样子我们的大脑才不致于像叔本华所说的“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如读到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一句话时,大家都乐孟子之乐。并且对孟子的教育理想赞不绝口。而我则是写下了,孟子这是精英教育的思想,倒不如孔子的“有教无类”更具有平民色彩。我们的教育要提倡的是什么呢?得天下英才、庸才、歪才、坏才甚至是蠢才而教育之!4、教育故事与思考。加拿大著名的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师从事实践性研究的最好方法.就是说出和不断地说出一个个真实的教育故事。把教育教学深奥的道理还原成生活的故事,这是叙事研究的一大贡献。同时。也增强了教育研究在博客上相互倾听相互诉说的亲切感与吸引力。并且我们要不断培植对教育的本原性问题的追问兴致。如教育的本义是什么?理想的学校是什么?什么是良好的教育?教育能给人带来什么?课堂教学应给孩子什么?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对于这类写作非常看重,他说,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教育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育科研的丰富材料和实践基础。5、文章推荐,主要在于“奇文共赏”,将一些自己精挑细选的文章汇集成自己的精神相册,在鉴赏中寻求心灵的归依与营养。(二)交流与互动:1、博客论坛及在线研讨。经常在论坛中围绕某个专题进行探讨不同的看法、想法、做法。如我每周基本上都参加一次论坛及在线研讨。曾经参加过一些论坛中对“公开课文化重建”的专题讨论,引发了我更细致地观察课堂。并且更真切地感受到真实是课堂的生命。由此不断思索一节好课的尺度问题,后来我提出了:一个好的教师、一节好的课理应或引导学生生成新的思维。或生成新的价值。或生成新的行动或三者兼具。受到网友们的广泛赞誉与引用。在这里有观念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思维的矛盾、智慧的搏斗。每一次的讨论都是一次淋漓酣畅的生命的精彩的引爆。2、博客点评。你的文章一贴出来。便可聆受真诚的欣赏,同时,你也可以用你的方式在网友的博客上表示你的欣赏。因为相互间的惺惺相惜,博客中交流就显得无拘无束了。针对文章相互向“博友”提出拓展延伸式的阅读建议。还有的,可以相互争鸣。当然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你是出自真心的。都会有许多人为人喝彩、为你指引、与你同行。

(三)质疑与探讨:向相关的专家请教。提出自己的疑问让更多的人来讨论这一问题。如我曾就课堂教学的一些特征:有效性、生成性、情境性等问题向国家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专家余文森教授求教。在他的解疑答惑中。我对课堂的一些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专业引领在此时显得非常宝贵而又切实可行。专家们可近在身边为我们的思想领跑!如在平时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与问题都可以在自己的博客上张榜公布。有许多有心人会或为你指点迷津,你就可能博采众长从而豁然开朗。就是在这样的质疑与探讨中,教师的思维能得到深度训练,才智获得较快的提升。

二、现行的一些博客教研的偏差何在

1、贪多求快,追求排名。粗制滥造,滥竽充数。转载的多,原创的少。急不择言。心浮气躁的多,沉思默想的少。哗众取宠的多。实质的思考少。有的则是剑走偏锋,一味追求点击率好大喜功,把教育博客当作生活日记,远离课堂,不闻教育的气息。

2、互动点评。蜻蜒点水。互相阿谀奉承。不论质量如何一味叫好不迭,不问是否有价值,都是绝妙好辞,不管有无意义总是沸沸盈盈听取吹捧一片。因为为了点击率,于是你往我来,应接不暇。门庭若市,萁结果都是一些泡沫。目之所及多是文字垃圾,时间被耗在这种磨磨蹭蹭式的“虚假式研交流”中来。

3、沉溺于网络之中忽视了真实的课堂教学与教育的工作与情境。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令人啼笑皆非。梁启超谓人生在世有纸上的事业,有事上的事业,事上的要比纸上的更为重要。我们不可暗昧于事。在言与行发生矛盾与偏差之时。我们的孔夫子毫不含糊地提出,宁可讷于言。也要敏于行!然而,我们有些教师受外因的诱使,使纸与事之间失衡,出现了本末倒置,弃本逐末的不良倾向。如某地区因将博客纳入考评教师的一个最大的指标系数。教师为了做好博客,经常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在上面造假。有位教师博客排名飙升。文章写得相当好,在半年内在各大教育报刊上发表文章将近二十篇。然而所教班级却是一塌糊涂。在写博客与课堂教学上顾此失彼,厚此薄彼。这样就与作博客的初衷背道而驰了。与教育教学研究相左。渐行渐远.纵身歧途了。

4、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不知所措,甚至无力挣扎。个人的灵性与慧根受到了网络之流的灭顶之灾。正所谓“以博溺心,心文灭质”。老子说,智者不博,博者不智!虽然析辨之下有点偏激,可是细察有些网络现状确实有点被一语道破之感。置身网络,初来乍到有“烟波浩淼”之空茫。每天在点击鼠标的瞬间,便有成千上万的信息潮涌般漫浸而来,如何使自己不至于载沉载浮,随波逐流。不迷失自己的判断力,不溶解自己的定力呢?如古诗中写的“弄潮儿自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细加揣味。不难救失补偏。我们看到了博客正给教研注入了一股活水。我们相信。教育博客将更大地激活教师的研究热情与才智,使教育及教研焕发出生命活力!

责任编辑 王波

作者:沈 斌等

关于教研活动的中学地理学论文 篇2: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常态化实施策略与实践路径

摘 要:地理学科具有开展研学旅行的需求和独特优势,地理研学旅行在中学研学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分析了目前地理研学活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以地理研学旅行常态化实施为突破口,提出了高中地理研学旅行常态化实施的一般策略。同时,以本校为例,从立足本土资源、突破研学瓶颈,系统设置研学课程、保障研学效果,构建融合课程、形成研学合力,关注高考改革导向、促进研学落地等方面探索研学旅行常态化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高中地理;研学旅行常态化;实施策略;实践路径

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特别强调四个地理核心素养,体现了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个部委颁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指出“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1],这为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明确了路径与方法,但实施层面的保障机制没有跟进,已经开展的研学活动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让很多学校的地理研学活动实施陷入了困境,制约了高中地理研学旅行的开展。

一、高中地理研学旅行面临的困境

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高中地理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高考,尽管地理学科非常适合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但由于研学旅行未被纳入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因此,对学校而言,研学旅行就变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活动,而且往往活动的形式大于内容。

2.地理教师的积极性不高

大多数学校对地理研学旅行的价值认识不清,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整体规划和经费支持。目前,学校开展的地理研学旅行主要是地理老师的自愿行动,工作量很大又没有报酬,还面临各种压力,导致地理教师对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3.研学活动受众较少

研学活动是与地理课堂教学互补的实践学习,是在教师精心选择的、与地理学科联系密切的环境里开展的体验性、浸润性学习,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参加的学习。但当前的研学活动往往集中在寒暑假,由社会机构承担,学生自费自愿报名参加。这种操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部分学生的参与,参与面小,不能体现研学活动的公平性,意义不大。

4.缺乏专业的地理研学导师

真实的地理环境往往呈现出综合性、专业性、复杂性,与地理教材的知识内容差别很大,这就要求地理老师不但要深入了解研学资源,还要具备开发研学课程、指导野外实践活动的经验和能力[2]。在当前的地理教学环境中,大多數地理老师无法承担地理研学导师这一任务。

5.研学活动的学科针对性不强

目前的研学活动主要集中在寒暑假开展,各个学校的活动开展主要依托旅行社。因此,更多地体现了旅游价值,而与地理学科联系不够密切,起不到与学校课程衔接互补的实践作用。

6.缺乏适切的课程标准

新课标对高中地理课程结构做了较大调整,但目前高中地理研学活动缺乏适切的课程标准,因此无法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开展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层次性、针对性的地理研学活动。

7.研学资源开发不足

从地理视角出发,立足于当地资源,针对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所开发的不同类型、能达到与地理课程有机融合的研学资源非常缺乏。并且,政府部门建立的“研学旅行基地”缺乏健全的地理学科课程体系,商业化氛围浓厚,研学成效不明显。

二、高中地理研学旅行常态化实施的策略

常态化的地理研学旅行是突破目前地理研学旅行困境的最好选择,只有让研学旅行常态化,才能保证研学活动与地理课程的有机融合,才能真正让活动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1.研学课程培训是实施的前提

常态化地理研学旅行活动应主要建立在本土资源的基础上。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没有可参考的模板,要想地理研学活动顺利开展,必须加强培训,改变学校和教师的观念,因此,研学课程培训是研学常态化实施的前提。

2.政策支持是实施的保障

研学活动虽然有顶层设计的政策,但实施层面的政策不够健全,导致学校对研学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实施层面的政策包括从本校实际出发,制定研学旅行的组织、管理、实施、保障、奖惩等细则,充分发挥政策的保障作用。

3.研学教研是实施的推动力

定期围绕一个研学主题进行教研(如研学课程分工、小步子研学、研学资源分类、研学资源融合、研学活动操作、研学活动评估等),做到研学内容的教研常态化。同时针对地理教师研学指导能力不强、缺乏有特色的系列研学课程、没有可供推广的成功经验等进行教研,这些专题教研都是常态化实施研学活动的重要推动力。

4.研学课程设置与管理是实施的核心

如果将地理研学活动真正纳入高中地理教学的总体计划之中,设置成为一门地理配套课程,按照常规课程的要求进行设置与管理,才能保证其在高中成为一门常态课程,进行常态化研学,从形式和内容上有效保证研学活动的开展[3]。并按照地理课程分类与教学顺序,选择与之对应的研学旅行内容进行常态化实施。

5.研学导师队伍建设是实施的关键

首先,地理教师是地理研学旅行真正的实施者和评价者,教师在立足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地理研学活动,才能做到课堂教学与研学课程的相互渗透、深度融合。其次,地理教师应作为地理研学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发出合适的课程资源。第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有助于研学活动有效、顺利开展。因此,合格的研学导师队伍建设是保证研学活动常态化实施的关键。

三、高中地理研学旅行常态化实践路径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常态化的目标就是使研学旅行成为一项日常工作,教师能够自动、自觉、自愿地按照相关流程进行,并清楚地知道在不同的阶段和节点做什么、怎样做、何时做、何地做、何人做。整个活动的推进过程常态化,不需要来自外部的要求与约束,最终成为日常地理教学的一项工作。以此为目标,并以我校为例进行了实践探索,其有效实践路径如下。

1.立足本土资源,突破研学瓶颈

目前,地理研学旅行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安全问题、经费问题和学生参与面不广的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给地理研学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带来很大压力。破解难题的措施就是立足本土资源,挖掘适合教学主题的研学资源。因此应遵循就近原则,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打破瓶颈,小区域、低起点、近距离、短时间、高效率、规范化地进行地理研学活动。例如,高一年级一般在九、十月份的地理教学进度为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我们以年级为单位,开发了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走近唐徕渠”(表1)。

唐徕渠离我校只有1.5千米,可步行到达。开放式的带状公园完全能满足全年级学生的地理研学活动的需求。活动全程管理有序,无任何经费支出和安全风险,效果良好。

2.系统设置课程,确保研学效果

《意见》明确指出,研学旅行要避免出现“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的现象,而避免出现此现象的最好办法就是活动课程化。由于不同学校所处的环境不同、条件不同,课程资源也不同,因此,因地制宜、系统化地进行本土化课程开发与设置课程,是确保地理研学效果的有效措施之一。例如,以人教版地理新教材必修一为例,我们开发了以下研学课程(表2)。

表2所列活动都是立足于银川市内的地理资源,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配套开发的地理研学课程。每章节配备两个研学课程,增强选择性,提高达成度,有利于常态化开展。

3.构建融合课程,形成研学合力

构建跨学科融合的研学课程,有利于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弥补学校各学科的割裂关系。

以10月份高二年级的“阅海秋之行”研学活动为例,以地理学科为核心,联合历史、生物、美术、劳动学科,在不打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每個学科抽出一节课的时间,促成了一次收获颇丰的融合研学活动(表3)。

多学科联合活动,一方面研学活动的时间安排容易与学校常态化的教学计划相适应,另一方面多学科教师集体研学可大大降低研学安全风险、减少学校人力物力的投入,从实施层面保证了地理研学活动的常态化开展。

4.关注高考改革导向,促进研学落地

新高考改革的核心是突破应试教育困境,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新高考改革把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而研学旅行是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部分,是新高考制度下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更是新高考改革方向下的应然选择。因此,未来的高考地理将会更加突出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科素养。应当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系统性、综合性、区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的优势,大力推进地理研学活动真正落地,使研学旅行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如我们开展的备受师生欢迎的地理研学活动“寻访志辉源石酒庄”,以银川志辉源石酒庄为考察对象,通过在地理研学旅行全过程中渗透地理核心素养,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家国情怀[4](表4)。

新高考改革是地理研学常态化开展的土壤,只有落地才能生根成长。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形成人地协调的价值观、培养认知乡土的综合思维与责任担当,最终形成运用知识指导生活实践的能力[5]。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活动常态化的开展应是一个成长过程,需在常态化理念的引导下,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地理研学资源进行本土化、专业化、特色化、动态化地开发,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对地理研学课程进行优化与调整,在常态化中循序渐进地深入推进,最终定能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韦志榕,朱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蔡金雄.中学地理研学旅行:实施困境及其破解[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35 (10 ):66-69.

[3]殷世东,程静.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化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J].课程·教材·教法,2018(04):64-68.

[4]刘秀梅.“现象教学”活动探微[J].地理教育,2018(03):24-25.

[5]高源,杨婷婷,刁鹏博.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思考[J].地理教育,2020(10):57-60.

作者:刘秀梅 浦团

关于教研活动的中学地理学论文 篇3: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内容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

1 课程标准解读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三个方面加以认识。本条“标准”旨在学习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需要把握三个递进的观念。第一,自然条件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人类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从事活动的,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有制约作用。例如,耕作农业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较为湿润或有足够灌溉水源的平原地区,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种植的农作物、生产方式、作物熟制等也不同。第二,人类可以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在人地关系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人类可以并且必须对不利于人类活动的一些自然条件进行改造,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例如,坡地不适宜耕作,改造成梯田就可以耕作。但是要注意,人类对自然条件的改造是有限度的,如较陡的山坡也不适宜修建梯田。第三,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不断加深,利用范围不断扩展。

自然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人类活动也是多方面的,本条“标准”的设计思想是形成以上观念,而不是系统学习各种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方方面面的影响。所以,按照案例教学的方法,在自然条件中选择地表形态为案例,并规定学习其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应通过列举实际的事例说明,而不要求做纯理论的阐述。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条“标准”是上一条“标准”的深入,旨在学习自然条件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根据一定的自然条件,形成比较稳定的活动方式。但是,自然条件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长期微弱变化的积累,使得自然条件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从而对人类已经形成的稳定的活动方式产生影响。“标准”规定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例,说明自然条件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近些年来地理学家研究的前沿领域。课程标准为反映地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并紧密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选择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内容。从本条“标准”的要求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学习本条“标准”时,不必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而应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最好从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给出气候变化资料,使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有全面的认识。同时,还应给出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关资料,以供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本条“标准”旨在学习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因此不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但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自然资源变成有价值的社会物质财富,又使自然资源具有社会属性。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也属于历史范畴,表现为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历史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要素成为自然资源,对同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越来越深化。

本条“标准”基于以上认识,改变以前高中地理课程系统讲述自然资源的状况,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深刻认识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进一步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把握本条“标准”应注意渗透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本条“标准”旨在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其设计思路与上条“标准”相同。由于学习自然灾害的目的是更为有效地防灾、减灾,所以“标准”除要求了解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危害)外,还要求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

自然灾害的成因主要是自然原因,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起到诱发、加剧的作用。所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有利于人类合理地活动,其本身就是防灾的重要措施。此外,对于自然灾害及其危害,需要加以科学的认识:如果不考虑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只是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只因为这些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对人类活动产生危害或损失,才称为灾害。进一步说,同等级的自然灾害,在人口稠密地区或经济发达地区,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就大;在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地区,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就小。因此,在经济、技术力量有限的条件下,一般对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的防灾、减灾更为重视。

★活动建议

(1)以本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化为主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交流学习成果。

(2)针对本地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成立课外监测小组,制定计划,开展活动。

本“建议”的主要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外观测,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潜能和创造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2 三雏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某种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并能认识到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会不断增多。

过程与方法: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学会表达、与他人交流合作。同时学会通过报刊和网络获取、整理、分析资料的学习方法,学会案例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形成以下基本地理观念: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人地关系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人类应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并能进一步认识到地理是生活中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二、教材分析

1 四版本教材内容比较(表1)

2 教学重难点剖析

★重点: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对于该重点问题,各版本教材在编排上差异较大。人教版主要渗透在“地表形态的塑造”一章中;鲁教版隐含在必修一、二的活动或文字中;中图版、湘教版则独立成节。但都试图通过地形这一具体的案例,促使学生建立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概念。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分析。

(1)影响交通线路的密度。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东部稠密、西部

稀疏的特点。

(2)影响交通线路的类型。如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主要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

(3)影响交通线路的分布和走向。如山区的交通线路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必须经过山坡时,除了隧洞和桥梁,线路迂回曲折,一般要沿等高线修筑。

(4)影响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如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线路选线的限制较少,一般呈网格状分布。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条件复杂,对选线限制性因素较多,为减缓道路的坡度,公路多沿等高线呈“之”字形分布。

总之,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交通路线,一般要求坡度较缓、路程较短、弯道较少、少过河流、少占农田,尽量避开陡崖、沼泽地、沙漠地段、季节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难点:正确认识全球气候变化

地球上的气候一直是冷暖干湿相互交替的,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不能把全球气候变化狭义地理解成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针对近些年气温增高而提出的,并且强调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则是就地理环境的演变而言。目前的全球变暖现象,本身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正常体现。当然,人类活动可能对自然变暖的趋势起着加剧作用。

目前的全球变暖,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升高。如我国,空间上西北地区增温最明显;季节上则是冬季增温最明显。而有些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增温并不明显,甚至下降。

★难点: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能源的关系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包含三重属性:自然属性。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社会属性。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只有被人类加以利用或可能利用,才具有资源的特征。时代属性。自然资源属于历史范畴,是动态变化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要素成为自然资源,对同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也越来越深化。

自然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自然要素。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能源是指能够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有些能源属于自然资源,但有些能源不具有自然属性(如焦炭、核电等),不属于自然资源。

★难点:正确认识自然灾害

自然过程的异常变化程度可大可小,如果对人类社会及其生存环境没有影响,就只能是自然现象而不是自然灾害。因此,同等级的自然灾害,在人口稠密地区或经济发达地区,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就大;反之,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就小。

自然灾害的成因可以是纯自然作用,也可以是由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作用。例如,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显然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但是其发生发展过程仍然受到自然规律的控制,因此属于自然灾害。

三、教学建议

课标版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注重地理观念的渗透”、“为教学改革留下广阔空间”。所以教学时,要注意渗透以下基本地理观念: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环境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在人地关系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人类从事各种活动,都应协调好与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同时教学形式上,应不拘一格,最好是以活动式教学为主线,还要灵活选取案例。

1 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根据学情,做好知识铺垫。如聚落的概念、分类等知识。

(2)可通过山区村镇的选择,体验地形因素对聚落分布的影响。①先给出几幅典型高山峡谷地带的地形景观图,让学生在此为村镇选址、规划聚落形态,并说出理由。②教师出示实际的村镇分布景观图,让学生对比。③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山岳地形对聚落的分布、规模和形态的影响。④教师可出示平原地区的聚落景观图,让学生列表对比山岳与平原地形对聚落密度、规模、形态的影响。

(3)可通过山区交通线路的选择,归纳山岳地形对交通线路类型、分布、走向的影响。同时,通过与平原地区网格状交通线路分布的对比,比较山岳与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类型、密度、分布、走向、布局和形态的影响。

(4)展示当今世界或我国复杂地形区聚落、交通线路建设的成就,引导学生分析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地形因素对交通线路、聚落分布的影响在不断减小。

(5)总结指出: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深刻的影响。第一,自然条件是人类活动的基础。第二,人类可以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但改造是有限度的。第三,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在不断加深、利用范围在不断扩展。

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教师出示能证明气候变化的案例(如黄河流域的野象化石、北美五大湖的冰蚀成因、岛国图瓦卢面临“灭顶之灾”等),让学生体会全球气候是不断变化的,并结合教材“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气候变化的原因异常复杂,不必涉及。--

(3)出示“气候变暖影响”的案例,如对农业的影响、对沿海地区的影响,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关于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可组织学生探究、讨论、总结。

3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抓住主线“含义xt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可持续利用”组织教学。

(2)“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本部分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通过展示这方面案例,让学生分析体会。如水资源的数量对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经济规模、发达程度的影响,耕地质量对我国东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农业的影响。

(3)出示目前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归纳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措施。

(4)列举案例,如人教版“沙漠中的奇迹——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湘教版“不同能源时代,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等,说明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自然要素成为自然资源,对同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越来越深化。

4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1)不同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类型不同,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是台风;西北地区则是干旱;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更为频繁。教学时,不论以哪种自然灾害为例,关键点都是理解和掌握这种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自然灾害成因是难点。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前面学过的知识。同时,让学生明白自然灾害虽然只是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使其发生频繁、危害加剧。

(3)自然灾害危害是重点。教学时,可通过播放视频材料或展现统计图表,让学生体会灾害的无情。同时让学生明确,同样的灾害,对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的危害更大。

(4)关于灾害预防。可以某种灾害为例,让学生探究、讨论并归纳。

(5)列举几个小实例(如台风给干旱地区带来降水、寒潮来临时冻死虫卵、沙尘暴减弱酸雨等),让学生认清灾害并非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可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朱爱华/山东省临沂师院附中(276000)

相炜,山东省临沂市教研中心(276001)

更 正

本刊2010年第9期第41页图1、图2中应该添加海南岛、台湾岛、南海诸岛部分,2010年第lO期卷首语作者孙鸿烈未曾任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特此更正。

作者:相炜地理研究室

上一篇:基于生态观视野的音乐教育论文下一篇:信息技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