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文化与文化景观》(教学目标分析)

2024-04-18

中学地理《文化与文化景观》(教学目标分析)(精选13篇)

篇1:中学地理《文化与文化景观》(教学目标分析)

《文化与文化景观》一课的教学目标分析,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学习:

1、运用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分析法分析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

2、强调基本知识的获取,“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分析较全面,为本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在“情感态度与价值”的目标分析中,注重学生的人格完善,强调了科学与人文价值的统一。

3、以主题研究的形式体验“师生合作确定选题——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研究——学生小组汇报成果”的探究活动过程,学生能对这种研究方法有初步体验,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体验将政史地融合的案例分析法,能在其他的课题中联想到这种方法,并能尝试使用。

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在“知识与技能”中的目标分析中,“传授”这一动词不能反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反映的是传统的教师中心。对学习者学习后的标准的表述也可以加以改善,考虑到教学目标的灵活性,有些难度太大并且不太容易达到的目标可以有弹词的表达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的目标分析中,同样存在行为动词用得不够恰当的问题,问题主要在第一条中,可以这样改善:能够提高对于文化与文化景观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审美情趣。

篇2:中学地理《文化与文化景观》(教学目标分析)

一、概述

《文化与文化景观》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科书(选修)地理第一册第三单元。课本从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出发,分析文化景观的形成,并运用文化景观理论,讨论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从文化源地和文化传播扩散动态解释文化的地理分布,探讨文化景观形成与环境的关系。从以下五个方面论述:①观察、描述文化事象,了解文化景观的形成及指示意义。②正确解释和区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文化传承和文化扩散、文化扩散类型、文化现象和文化系统等概念及其含义。③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文化传播扩散理论和文化景观理论解释文化的地理分布(特别是宗教)、讨论文化及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④通过图表、材料等有效信息判断、推理、预测,分析说明文化景观的形成、传播及意义。解释历史时期发生的文化事象的形成和分布。⑤联系有关文化事象的重大热点时事问题,能运用知识解释说明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源及发展变化过程,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个人见解。

本单元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是通过对所熟悉实例的分析,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一方面使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分析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的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要求。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对所熟悉实例的分析,理解有关文化的基本概念、原理、文化源地、文化区、文化体系、文化扩散的意义等。

(2)引导学生结合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或现象来分析、理解;在此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思想与能力的培养相融合,注重政、史、地学科知识的综合与迁移。

(3)联系生活,一方面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分析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的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要求。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对所熟悉实例的分析,理解有关文化的基本概念、原理、文化源地、文化区、文化体系、文化扩散的意义等。引导学生结合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或现象来分析、理解;在此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思想与能力的培养相融合,注重政、史、地学科知识的综合与迁移;联系生活,一方面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分析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的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篇3:中学地理《文化与文化景观》(教学目标分析)

关键词:中学校园,校园园林景观,校园文化

1. 中学校园园林景观规划的重要性

校园园林景观环境既可以为师生提供课外休闲、交流、活动、娱乐的场所, 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欣赏自然美的条件, 还可以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的生态环境, 更具有服务教学、陶冶情操的特殊功能。另外, 校园园林景观规划是现代化学校建设的必然需求, 朴素、典雅、庄重、自然的校园园林景观是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校园整体面貌和环境特色的主要体现。

2. 中学校园园林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规划设计不合理, 无法体现校园文化氛围。由于校园园林绿化建设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所以有些学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 加之对校园绿化的功能和价值的认识不足, 所以很多学校在校园园林景观绿化设计上投资很少甚至基本不投资, 而只是在建筑周围简单随意地铺设一些绿地或栽植一些树木, 并未结合学校特点和校园特有的人文与文化背景, 致使校园园林规划缺乏美学和文化价值的体现, 也就更加无法体现校园的文化特色。

(2) 缺少科学专业的绿化管理和养护管理。有些校园园林绿化缺少专业性的绿化设计, 绿化树种单一, 绿化模式千篇一律, 绿化风格没有特色, 严重影响校园绿化的效益。还有的学校绿化工作不到位, 经济投入和技术支持匮乏, 且没有专业人员养护和管理校园, 除基本的修枝除草、浇水施肥、防病除虫外, 在绿化管理中没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指导, 出现植物成活率低, 生长发育迟缓, 从而无法实现预期的景观效果。

3. 中学校园园林景观规划的策略

(1) 分区设计, 合理规划。校园园林景观规划首先应遵循功能原则, 即以为教学服务为宗旨, 做到美观实用。中学校园主要包括校前区、教学区、生活区、课外活动区, 设计时应以各功能区的不同特点为出发点, 从而满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教学区是师生工作学习的主要场所, 选择树种要着眼于创造安静、清洁的工作学习环境。如果绿化得当, 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噪音, 这是因为树冠有很强的降音减噪作用。另外, 其布局形式要与建筑相协调, 为方便师生通行, 可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教学区的四周, 还应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 靠近建筑物应栽植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生活区应有一个清新、舒适的环境, 绿化时要考虑为学生营造一个亲切、温馨、休闲的氛围, 适合种植灌木丛, 并以观赏性灌木为主。另外还可布置一些圆桌、圆凳, 为师生的休息、交流提供方便。

(2) 以人为本, 实现功能优化。现代教育理念提倡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也应本着人本主义原则, 提升环境品质, 使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突出各种校园绿地的功能, 尽量为学生课间学习、交流、休憩营造多形式的空间, 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亲和力与人文魅力。校园环境的表现形式以清新自然、幽静典雅为佳, 应突出景观美、艺术美、自然美和意境美, 以宜人的景观和优雅的环境来消除师生的各种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

(3) 与中学校园文化相协调, 构建特色校园。对于校园环境来说, 寓教于景、环境育人显得更为重要。在校园园林绿化方面, 学校既要遵循园林绿化的普遍原则, 又要考虑学校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学校的园林绿化必须坚持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校园景观建设不能脱离校园本身, 应力求与当地文化、校园文化相渗透, 创建符合校园精神特征的教学环境, 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园林景观, 使校园园林成为学校的一个重要窗口, 能够直观地反映学校的文化内涵、学校类型及办学特色。另外, 还可根据自己的校园文化特点, 加强某一种或几种植物的景观建设, 使其成为代表景观。

校园环境应是恬静和充满文化气息的空间, 它的设计应力求创造一个户外学习、休息、思考、交流和集会等各方面适应师生要求的活动场所。学校都应提高校园园林景观规划的意识, 因地制宜地搞好校园园林规划设计, 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铺垫, 打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国强, 贾建中.风景园林设计——中国风景园林设计规划作品集粹1[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篇4:中学地理《文化与文化景观》(教学目标分析)

【关键词】地理;历史;文化景观;气候

0.引言

气候影响文化景观,不同地区气候环境不同,其文化景观也不同。河南为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 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曾几度达到鼎盛,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河南地跨暖温带和北亚热带两大自然单元的我国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比较温和,具有明显的过度性特征,全年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短干旱多风沙,夏天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河南的文化景观与河南温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

1.地理环境

河南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古时即为驿道、漕运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所。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夏代禹时分天下为九州,豫州位于九州之中,历史上河南又有“中州”、“中原”之称。今天,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是全国重要的铁路、公路大通道和通信枢纽。

2.自然景观

河南境内有奇峰耸峙、峻峭巍峨的太行山,重岩迭嶂、气势磅礴的伏牛山,岗峦起伏、溪流蜿蜒的桐柏山,树木繁茂、郁郁葱葱的大别山组成河南的四大山系,其间不乏许多名山奇观,如气魄宏伟、古迹棋布的中岳嵩山,怪石嶙峋、风景幽奇的鸡公山,景色秀丽的云台山,异峰突起、巍峨挺拔的石人山,都具有独特的魅力。河南河流如网,水库棋布,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游览胜地。远眺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黄河,长天无垠、天水一色,给人以“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远上白云间”之感。山水楼台交相辉映的百泉湖,烟波浩渺、富有南国旖旎风光的南湾湖,吐珠喷玉、各具特色的珍珠泉、喷玉泉,千姿百态、神奇曼妙的自然溶洞,都独具特色、情趣各异。目前全省共有风景名胜区31个,总面积达0.17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岳嵩山、龙门山、鸡公山、云台山和王屋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地方级自然保护区22个;森林公园55处。

3.气候概观

河南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的特点。

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5.7~9.5℃,7月最热,月均气温为27~28°C;1月最冷,月均气温为-2~2°C。年均降水量1380.6~532.5毫米,6~8月降水量占年总量的45~67%,年均日照1140.1~2525.5小时;全年无霜期189~240天。南北各地气候显著不同,山地和平原气候也有显著差异。总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天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

河南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降水丰沛,南北两个气候带的优点兼而有之,具有南北之长,适宜于农、林、牧、渔各业发展。我国划分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正好穿过境内的伏牛山脊和淮河干流。此线以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此线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0%,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加上南北所处的纬度不同,东西地形的差异,使河南的热量资源南部和东部多,北部和西部少,降水量南部和东南部多,北部和西北部少,气候的地区差异性明显。河南西靠广阔的欧亚大陆,东近浩瀚的太平洋,冬夏海陆温差显著,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季风气候对农业有利的方面是主导的,全年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5-60%。

4.历史、文化景观

除了有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河南还有很多丰富的人文景观。

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等令世人赞叹的史前文化。河南大地上孕育的千古风流人物多如群星:如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政治家和军事家李斯、岳飞,科学家和医学家张衡、张仲景,文学家和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吴道子等都为中华民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中华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精神以及他们留下的大量的遗迹遗物等,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资源,可以鉴史、可以育人,可以兴业,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中起着非常重大作用。

5.结论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古时即为驿道、漕运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 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曾几度达到鼎盛,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为后世创造了丰富的文化景观。河南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的特点。平均年总辐射量456~511KJ/c㎡,日照时数在2200h以上,≥10℃的活动积温4300~4700℃,年降雨量600~800mm,无霜期大多在200~220d,适宜于农、林、牧、渔各业发展。由于河南省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界的边缘地区,所以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贯穿河南省境内的伏牛山脊和淮河沿岸,此线以南的信阳、南阳及驻马店的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河南有“中国历史文化的缩影”的美称,曾长期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因为河南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得河南在历史上和现在社会上都占着重要的社会地位。河南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景观,与其当地温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周克前.河南历史气候研究.气象出版社,1990,07,04.

[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l).

[3]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04,中华书局,1986.

[4]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河南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篇5:中学地理《文化与文化景观》(教学目标分析)

从目前社会发展的情势上看,信息社会的环境应包含以下几个层次:一是拥有高新技术能够掌握并应用信息技术的人才,这类人才具有推动社会的发展并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二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等的不断普及,促使着社会社会环境正逐渐向高度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虚拟化的人造环境发展;三是在信息化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距离远近已经不成为人们沟通的主要障碍。网络电话、微信视频、手机等的出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大大提升了人们之间的沟通次数和效率。四是由于各种环境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以及发达的通讯设备以更快捷的速度给人们提供着各种刺激,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个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个人空间、人际距离以及人的行为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环境心理的角度上看,一个社会时代的环境因素对人有着深远的影响,每个时代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例如在农业时代,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往往表现为比较保守、做事效率低下、比较悠闲散漫的特征;而在工业时代,人的行为往往表现为生活工作节奏比较快、工作效率比较高,思想比较开放等特征;而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的行为表现出效率更高更快、信息共享、生活工作节奏更快、思想更加开放等特征。因而,人们在心理情绪上常常表现出焦虑和恐惧,人们享受生活的乐趣被剥夺了。因此,环境景观设计就应当把减少人的疲劳和压力,最大限度地寻回人们的心理“诗意”和“个人空间”加以考虑,为信息社会的环境设计增添更多的艺术性和文化性景观。从高等院校的人群来看,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特点,自我需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个体对社会活动的参与的愿望以及个体在集体中的存在感与归属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社交空间,通过对各种社会活动的参与,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社会感情和提高集体精神。教师对环境同样存在需求,主要体现在课间与课后休息时间上的需求;校园内与学生和其他同事的交流需求;以及教师自我进修与培训的需求。在学校校园里面可以设置可提供休息和交流的空间,比如在学校楼道设置长椅或者休息交流室等。

二、信息社会环境下的校园景观设计理念

校园景观设计主要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校园景观要具备两种属性,第一种属性是自然属性,它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形态内具有一定的可感觉因素,是较为独立的并易于从区域形态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客体;第二种属性是社会属性,这些景物必须拥有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具有观赏作用以及改善环境和使用的功能,可以通过景观的内涵,将人们的心理反应,比如通过一定事物促使人联想起来的意境,能够使人产生一定的景观效应。所以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一些人文因素和特色校园文化。在校园景观设计的时候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首先是整体性原则。高校在办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往往会积淀一定的校园文化,要用景观的作用将这些文化表达出来,保持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内涵的高度统一,使校园环境形成整体的美感。二是特色性原则。就是高校在办学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成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放入到景观设计之中,使校园景观呈现出有别于其他院校的独特的气质。三是朴实性原则。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因此在校园景观的设计上也要体现学校的特色文化,设计一些能体现本校园文化的标志性景观。景观在设计上要富有深刻的内涵这对于师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景观设计不应过分追求华丽,而应以素雅为美,体现出朴实、恬静、超然物外的文化氛围。四是艺术性原则。根据校园内的自然环境,如各种建筑群体、专业特色主题文化以及办学宗旨等,站在艺术审美的高度,综合运用各种艺术语言、警句、雕塑、山、石、水、草、树、木等,创作出更有内涵、更有深度的景观形象,充分体现校园人文文化。从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园林景观设计的实践中使我认识到,校园景观设计除了应坚持上述四个基本原则之外,还应遵循以下五个思维模式。“生态化设计思维”模式一直是近年来人们关心的热点。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化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的多样性,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剥夺,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存在。在以“生态化设计思维”模式进行景观设计时,第一是要把当地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给予的启示融入到设计之中;第二是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尽量避免对自然条件的影响;第三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景观;第四是尽量保护不可再生的资源;第五是大量应用绿色科技、绿色能源等技术,保护生态环境。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人类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种景观元素进行的设计,是一种多目标的设计,为人类的需要,也为动植物的需要,为生存的需要,也为审美的需要,设计的最终目标是环境整体优化。“人性化设计思维”模式就是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不仅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迁就人们的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要让人和景观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与融合,以展示对人的.物理层次的关怀。其次是在设计细节方面,要使景观体现对人的心理层次的关怀,要让人无法说明为什么会对此景情有独钟。要让人触景生情,还要使“情”升为“意”,使“景”升为“境”,即“境界”,达到情景交融,成为感情上的升华和结晶,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运用新材料新技术设计思维”模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技术支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应考虑把各种新型材料、新型工艺等高科技产品放入到景观的设计之中,以满足人们追求时尚追求科学的心理需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模式: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润物无声。要重视校园文化景观的育人作用,将院系学科文化建设和校园景观建设相结合,将建筑与环境相结合,将校园空间与城市景观相结合,创造出浓郁的人文环境,建设独具特色的空间感受和文化氛围。通过景观体现深遂的文化内涵,提高人文校园景观的文化品位。“以环境为本的设计思维”模式就是要求从长远的观念出发,用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来进行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充分利用环保绿色材料、节能新工艺,减少污染排放,把握好空间利用的效率和弹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空间的浪费,使有限的空间充分发挥其功能,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增加空间利用的弹性,使空间的功能具有可变性。在设计的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设计风格,都应坚持和遵循上述四个基本原则及五个思维模式,只有这样,我们的设计才会达到更高的境界,我们的设计才能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景观设计案例实训》,李田、杨宁、苗苹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9

篇6:中学地理《文化与文化景观》(教学目标分析)

三:在教学设计中,环节很齐全,比较好的反映了师生互动和对学生的评价。

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在知识目标设计上,还应该设计到巴西的人口和巴西的文化。更增加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产生兴趣。

二:能力目标方面设计的很详细。但如何使学生形成能力,如查阅资料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可以具体阐明培养学生查阅地图,在互联网上查阅相关巴西资料,借以培养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

篇7: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分析论文

园林景观的设计是以人文艺术和自然环境为基础方向。园林景观艺术的设计思想会随着地域的变化随着发生改变,而不同的地域文化恰恰为园林景观的设计提供了特色性素材,使园林景观的设计披上了不同的色彩,以期呈现出带有地域特色的园林景观建筑。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对传统的地域文化进行筛选与挖掘,充分了解当地的地域文化后结合地域的风土人情,在设计中展现地域文化的魅力,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所以,园林景观的设计要从组成区域文化的每一部分中寻找设计灵感,从区域的自然地理现象中寻找设计素材,完整的体现了以地域文化为基础而设计出的园林将景观建筑。

篇8:中学地理《文化与文化景观》(教学目标分析)

一、跨文化意识的概述

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1 992年制定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的“地理对教育的贡献”一部分内容提到:“对地理教育具有指导意义的教育目的之一是:了解和尊重所有民族, 他们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包括国内各民族的文化和其它国家的文化”。这充分表明在地理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使学生获得异文化知识。

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1.教材内容的可行性分析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有一系列重要理念。课程标准指出, 地理课程必须:“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地理课程要“反映全球变化形势”;“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 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地理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实施, 两者理念一致, 相辅相承, 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供了指导思想。

2.教学手段的可行性分析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异己文化资料, 播放关于其他群体观念和文明的科教片等方式, 让学生认识其它思想和观念的存在, 并开展收集资料比赛等活动, 鼓励学生主动了解其他群体的思想和行为。在课堂上引入角色扮演、表演节目等活动, 生动地展示多种多样的思想和行为。举办辩论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多样文化观念, 并学会运用已知知识与异己知识对比。尽量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最终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实施

1.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种族观与民族观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基础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稳定的人群共同体, 属于社会学范畴。

针对以上情况,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居民和经济”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分布和不同人种的特征。着重强调, 世界上的人种只是根据身体外部的特征不同来认识的, 没有优劣之分, 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观。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抓典型问题、列举事例等方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种族观和民族观。关于种族方面的典型问题有:目前我国学生仍然普遍认为, 如今美国黑人的地位仍旧很低。为了纠正这种片面的认识, 我们将从美国黑人的地位问题入手, 作为树立学生正确种族观念的开端。通过播放电影《与狼共舞》让学生认识美国的黑人运动, 认识为黑人权利做出伟大贡献的马丁·路德·金, 认识林肯。从历史这方面讲述美国黑人曾经的地位。回到今天, 列举出具有黑人血统的奥巴马是当今美国总统, 美国著名的运通公司、美林公司、华纳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也都是黑人。进行古今对比, 能使学生重新正确的认识美国黑人今天在他们国家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从整体出发让学生转变观念, 认识到每一个种族和民族都是平等的, 懂得从内心尊重每一个民族和种族, 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扫清思想观念上的阻碍。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价值观始终带有它鲜明的民族印迹, 并以本民族特有的形式与内容, 为其民族的崛起和腾飞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价值观的基本功能是传递社会的基本价值标准并传递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前提就是要学生认识多样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深入理解各民族的文化价值观, 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的重要举措。

3.开展课外活动, 使跨文化意识融入生活

开展课外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在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时, 可以将国外的一些节日、舞蹈、饮食等引入, 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其它思想、行为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差异。例如:各国都有很多具有纪念价值的节日, 而且这些节日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人们的价值取向, 审美观念。开展课外异域节日风情表演, 形式生动活泼, 学生易于接受, 能使之有效地融入到其它文化当中。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 从根本上说, 是文化素质的培养。地理教师提高综合素质的途径有:强化自身专业知识, 有效利用寒暑假期相互交流学习, 广泛利用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教育手段, 更新教学观念, 更新充实知识与技能, 提高素质, 有条件可以直接出国考察, 真正深入感受异国隐性文化。

摘要:面对21世纪的挑战及我国的实际情况, 面临社会现代化及世界全球化的形势, 教育的发展方向及目标也将随之调整, 地理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已成为时代的需要。结合地理教学本身的特点, 对地理教材、教学手段进行深入分析, 表明地理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可行性,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种族观和民族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充分利用多渠道资源来改进教学模式、开展课外活动使跨文化意识融入生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宗教,民族,文化价值观,跨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史培军, 王民.基础地理教育改革步伐加快新旧体系共舞[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3, 1:5.

[2]卢小丽.地理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的思考[J].地理教学, 2005, 7:11.

[3]中日外国人名译法不同反映世界观差异[OB/OL].http://www.670068.com/qiming/ShowArt icle.asp.

[4]陈澄.地理新课程教学技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序3.

[5]李贵才.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52.

[6]王卫东.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价值观——西方之鉴与本土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237.

[7]龚学增.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J].学习时报, 2007, 209:25.

篇9: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多元文化教育

关键词:地理教学;多元文化教育融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284-01

多元文化是指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交流愈来愈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在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我们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地理教学是学科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多元文化在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诸多生活领域的影响越发显现,同时多元文化也影响着如臭氧层空洞、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要想更好地促进世界各国间的了解与合作,就离不开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地理教学中融人多元文化教育是时代的迫切要求。本文谈到的多元文化是仅限于文化领域的多元化,表达的是对不同文化的的理解和尊重,对其他的不作探讨。

一、中学地理课程中有着丰富的多元文化教育素材

多元文化知识是地理教学中融人多元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是地理教学中多元文化教育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多元文化知识涉及的范畴较广,它涉及到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这些文化无不因为区域的差异而呈现出多样性,中学地理课程中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教学中都有着极为丰富的多元文化素材,主要有多元的语言和生活方式、多元的价值观念和信仰、多元的人文景观等三个方面。

二、地理教学中可发展的多元文化技能

文化间能力是指解释有意识的交往(如语言、符号和姿势)、无意识的暗示(如体态语言)以及不同于自己文化方式的习惯的能力,主要是移情和交往。文化间能力在地理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在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移情及和不同地域文化的交往。

所谓移情是指从别人认为陌生或有悖情理之中认识到价值的所在,具有直觉洞察力。因此,地理教学中的多元文化教育所培养的文化间能力主要有运用和洞察能力、交往和自我认识能力。

1、运用和洞察能力

从理解力的角度出发,运用能力是指能够将自己的知识运用于不同的情景之中,洞察能力是指能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能够透过表层看到事物的本质。因此运用能力和洞察能力在多元文化教育中可以这样理解: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做到“人乡随俗”,快速适应不同的文化。

2、交往和自我认识能力

文化背景相异的人,跨越文化条件以及知识的阻隔,互相融洽地交谈,以更好了解对方,从对方学习优点和长处,更好地审视自己,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对相异文化不可一味地排斥、否定,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行为观念等,直面自己文化中的优劣,吸收相异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从而形成自我认识。

三、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

1、在地理课程基础上,适当充实多元文化知识

地理课程中的多元文化内容是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它们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利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补充课堂多元文化内容。地理教学可以生活化,把身边的地理资源以实例的形式引入课堂。将生活中出现的多元文化实例引入地理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知识的理解,探索多元文化内容的内涵,使地理教学中的多元文化教育更具实效性。

2、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体验多元文化

(1)用形象而理性的语言描述多元文化知识。

(2)创设利于学生发表观点的情境。主要是学生运用自己知道的一些多元文化知识。

(3)利用网络加强文化交流。

四、地理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l、突破多元文化意识的局限性

教师要加强对多元文化内涵的理解,在自身的教学中体现多元文化理念,摆脱狭隘的多元文化意识,要把多元文化意识扩展到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意识等方面。

2、引导学生辨证看待多元文化

过于强调多元性,反而可能会干扰学生对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理解,甚至错误地认为世界上存在的一切都是合理的。此时,教师就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可通过具体的实例或阐述一些理论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多元文化理念。

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是文化自尊和文化尊重。在地理教学中融人多元文化教育应培养学生的文化自尊意识,地理教学中涉及对我国文化的一些介绍,通过这些介绍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文化和世界其它文化的差异性,知道自我文化的特征,感受祖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热爱自己的文化,具有民族文化尊严。

参考文献:

[1] 夏志芳主编.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篇10:中学地理《文化与文化景观》(教学目标分析)

关键词:中学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

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我们用思想政治教育指引校园文化建设,渗透其中,是对良好德育环境的有意识创造。而当校园文化形成并不断发展,以物质的形式表现、以精神的形态延续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就真正走到了学生面前,走进了学生的心中,德育也就此得以延伸,不断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如果把学生比作向日葵,那么,我愿意把学校校风比作阳光和雨露,把人民教师比作园丁,把校园文化环境比作土壤,三方协力方能使向日葵茁壮、向阳。

一、校风建设

校风,是学校的精神风貌,有思想政治风气、也有学术文化空气,体现着全校师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氛围、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在学校刚刚建立的时候,学校教师团队的教育理想与工作作风为校风订立了基调,随后加入到学校的每一名学生又不断践行和充实,使其成为独特的传统。比如,有些学校由希望工程、社会人士或者校友捐建,通常会在校园建筑中留下印记,感恩精神在校风中占较大比重。有些学校崇尚自然注重环保教育,有些则依靠历史传承书香校园的氛围,或是树立开放创新的理想,都是学校独特的校风。学校不是工厂,尊重个性塑造人格绝不是标准化生产。进行校风建设,就是要认真总结提炼本校的优良传统,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以校歌,校报校刊和校风宣传牌等形式,让师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和激励。同时,还应该通过建立校史馆、荣誉室,举办文化节、校庆活动等,增强师生对优良校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二、师德建设

教师应该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纠错者和榜样。在政治思想方面,明确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教师肩负着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和21世纪培养人才的重任。育学生以德,为师者必先有德。师德有三,其一,是爱。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教育。既表现为对自然奥秘、人生法则和教育规律执着求索的热情,又表现为对现代社会和人格的坚定信念,并凝聚为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理智而深挚的爱。潜心求索,诲人不倦。师德之二,是智。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专业有长,精益求精,如此才是“学高为师”,才能成为学生知识积累的榜样,养成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优良习惯。师德之三,是艺。师艺首先为教学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无止境,为师者不能教授学生所有的知识但能传授学生科学的方法。同样,为师者不一定懂得所有的知识但应该灵活运用最能为学生接受的方法教学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即为学生发展之土壤,思想政治教育为这片土壤注入了丰厚的养料。建设校园文化环境,需要充分发挥规范和指引、凝聚和激励、陶冶和渗透的作用,使学生在此环境中潜移默化,达到对情意和行为的调节、感染和控制, 从而养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

(一)规范和指引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校园设计和校园景点布置来树立一个导向,指引学生。如,在校园的整体设计上,平整开阔且方正的校园可以平衡对称的特点来规划建造,隐性培养学生的秩序感和纪律性;山湖相间或是其他不规则地形的校园建设则更多地强调自然之美,培养学生民主自由的思想。校园的卫生整洁,同样意义重大。杜绝校园及周边地区“脏、乱、差”现象,办公室、教室、活动室等教育场所,寝室、食堂、厕所等生活设施都要干净整洁,墙壁和各种宣传橱窗要整洁有序。一方面是为师生提供纯净文明的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另一方面更是引导学生走向干干净净、清清白白、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人生道路。

(二)凝聚和激励作用

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有校训,且每一名学生都把校训铭记在心。反映校园精神的校训已成为团结、凝聚学校各方力量、规范调整师生员工行为和价值取向的重要力量。校训、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目标等标牌要与环境相协调;体现人文精神培养、终身发展需要等内容要求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名家字画或师生的书画、美术作品等,也要尽量贴近学生实际。看似平凡但踏实易懂,进而从认同内化为信仰,真正让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并形成习惯的行动,凝聚人心,持续激励着学生向榜样学习、进步。

(三)陶冶和渗透作用

通过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氛围,使教育持续、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心中。课堂只是学习知识和方法的场所之一,第二课堂,或者说第一课堂以外的所有校园场所和资源都能陶冶学生心灵。不一定是注重形式的“体育节”、“艺术月”、“科技周”等形式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光是提供自由的场地、时间、规则,就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聆听音乐、锻炼身体、乐于发明创新的习惯,拥有了更多为终身发展有利、为愉悦身心自由的机会,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情怀,且具有冶情养性、抚慰心灵的作用。

四、讨论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校园文化的传导和反馈,校园文化建设更需要饱含思想内涵。使二者充分结合,相互促进,其教育的能量就大大增强。这样的教育,以生命为原点刻画学生发展的轨迹,不仅有明日的幸福期待,也拥有着今天的幸福体验。教育的关怀将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他们都能展现生命的丰富性和主动性,都有属于个体生命的发展空间,抬着头,以一种阔大和豪放的胸襟去迎接未来的挑战,既能成为一名现代意义上的合格公民,又一生拥有健康、充实、丰盈、明亮的自我。

参考文献

[1]黄冬玲:论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中的校园文化塑造[J]。前沿, 2006, (9) 。

[2]匡和平:从校园文化建设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 2010, (9) 。

[3]易炳秀:从细节看校园文化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24) 。

篇11:中学地理《文化与文化景观》(教学目标分析)

关键词 中学 苗族文化 体育 教学

苗族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涵盖范围广泛。通过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应用苗族文化,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学水平。但是,苗族文化在以往的引进、应用中并不理想,受欢迎的程度不是很高。本文主要探索分析中学如何把苗族文化引进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

一、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现状

相对来说,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陷入了一种比较“僵硬”的状态,一方面存在改进的路径,另一方面具有改进的难点,如何改变现状,有效的将苗族文化引入体育与健康的课堂教学中,是重要考量标准。初二的学生通过初一年级的体育课程的学习和锻炼,力量、柔韧、灵敏素质得到一定的发展,我校学生主要来源于金井村周边的少数民族家庭,80%-90%的学生是苗族,他们了解并体验过苗族的芦笙舞、反排木鼓舞和苗族的斗牛文化。为学习本教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初中生怕羞的特点,特别是男生、女生,在动作舒展上具有放不开的心理障碍,这是学习的不利因素。由此可见,要想将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将苗族文化引入,还需要在很多方面努力,例如,突破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生多沟通交流等等。

二、中学把苗族文化引进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路径

(一)通过音乐来引入

通过学生对优美的芦笙音乐响起,同学们积极舞动起来,同学们的各个关节得到了活动。对于中学生来说,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教学当中的重要手段。对于苗族文化而言,虽然有很多的学生都比较熟悉,但由于没有真正参加过苗族的活动或者是没有进行过具有苗族文化特色的竞技比赛,使得很多学生对苗族文化的了解,局限在电视上或者是口头讨论当中。通过音乐来引入,可以让学生对苗族文化有所了解。首先,芦笙音乐非常清脆,能够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平和的环境中去欣赏。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聆听芦笙音乐的过程中,就是释放心灵的过程。其次,学生的心灵得到解放后,肢体上的行为表现明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苗族特色的健身操。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实现高效率的教学。

(二)反排木鼓舞

通过对反排木鼓舞民族体育资源的开发,使技术教学重点得到解决,完成了这套健身操的教学,“丰收操”教学难点得到突破。通过整套反排木鼓舞健身操的表演,让同学们体会到民族文化的内涵,同学们的协调性、灵敏性等,积极乐观的精神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从主观的角度来说,中学生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他们喜欢听一些奇人异事或者是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事件,不少同学都想亲自尝试一下。反排木鼓舞作为苗族文化的代表产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该舞蹈作为载体,向学生灌输更多的苗族文化,让学生的知识体系得以充实,并且锻炼身体,获得更高的身体素质。本文认为,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将反排木鼓舞与其他民族的舞蹈进行对比,让学生积极的去尝试和理解,获得不同的思想感悟,身体上的成长和锻炼,也可以得到一个较为积极的成果。

(三)学习斗牛文化

通过学习斗牛文化,采用创编的苗族斗牛游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整个课堂进入了新的高潮,通过教师对游戏目的、方法、规则、要点的讲解,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斗牛文化是苗族文化的精髓部分,是引入的重点。苗族人民爱斗牛(以水牛相斗),并不是戏牛取乐,而是以斗牛的万式,展示苗族敬牛爱牛拜牛的特性,苗家在对壮硕、威武、雄悍的斗牛(善于相斗的公牛)的喜爱中,体验优胜的美感,在这种情感作用下,苗家崇拜的牛在不断的饲养中,得以实现优选的原则利于牛的优养进化。将苗族文化中的“斗牛文化”引进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能够达到以下目的:首先,学生在学习苗族文化的时候,可以与自己的所见所闻相结合,减少了灌输式教学带来的影响,可以更加深入理解,并且做出不同的见解;其次,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会更加广泛,教师作为成人,其见闻与学生不同,二者的广泛交流,可以打破课堂寂静,让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综上所述,中学把苗家文化引进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后,对学生的发展,教学水平的进步,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健全,都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日后应进一步深化研究苗家文化,甚至是将其他民族的文化,也引进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

三、总结

中学把苗族文化引进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成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建立苗族文化学习体系,加强师生交流,通过优化课堂上教学方式,促进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良性发展。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苗族文化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会有更大的发展,为我国的中学体育教学,产生较大的积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苗族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苗族毕竟是少数民族,其民族特色非常突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苗族文化的引进尺度和范围,不要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否则将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负面作用。

参考文献:

[1] 秦中应.当代湘西苗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2] 薛原.生命化教育视野下中学体质健康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篇12:中学地理《文化与文化景观》(教学目标分析)

1 蜀河古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 通过国内外对古村镇的相关综述, 以蜀河古镇的环境景观的调研为基础, 对蜀河古镇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以及现状进行分析, 解析它独特的自然、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因素, 为蜀河古镇的保护以及它的发展明确方向。

(2) 通过具体的调研, 了解古镇的基本情况, 对蜀河古镇的整体景观、各个景观节点、建筑以及街道环境进行分析, 同时对古镇的环境景观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当地环境景观与历史文化之间深层次的联系, 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3) 分析蜀河古镇的保护与当地社会发展的矛盾和影响, 找到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必要性。

(4) 基于对蜀河古镇环境景观的保护和发展的思考:提出相应的的保护方法, 明确保护方向。

(5) 基于蜀河古镇的研究和分析结合相似地域及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其他陕南古村镇, 寻找对陕南地区汉水流域环境下古村镇的保护和发展策略。

2 对蜀河古镇研究的最终目的

2.1 兼顾“保护”与“发展”, 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随着时代的变迁, 经济的快速发展, 生活在古镇里面的人也希望提高生活水平。有着相似背景的各个历史村镇里都生活有成千上万的人, 我们必须正视他们迫切希望改善生活设施、改善经济水平的需求。所以, 在对历史村镇的保护中, 一方面要对古镇内一切与历史文化有关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同时也要加强古镇的现代经济发展。由于陕南地区交通还不发达, 所以城镇的形态受现代文明的冲击还比较小, 许多城镇几乎还保持着原生态的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 城镇建设的步伐也越来越快, 陕南地区有些历史村镇也面临着生存环境遭受改变的风险, 历史风貌以及古村镇格局也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慢慢地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迷失, 失去了原有的特色, 传统的文化和环境景观日益衰落。因此我们有责任尽最大程度地保存它们的真实和完整性, 但是同时又不能忽视当地人民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迫切需求。为此, 必须同时兼顾“保护”和“发展”, 只有将保护所带来的实际效益惠及居民, 才能使保护活动长久有效地开展下去。同样, 也只有历史村镇的环境景观得以保存, 才能使这一珍贵的资源的价值得到合理利用, 为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服务。

2.2 为陕南地区其他历史村镇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历史文化、地方风貌, 环境景观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建设来说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一个没有历史的城镇的发展不会长久。所以, 保护历史村镇是对历史的延续, 也给城镇规划者和管理者提供借鉴和思考。过分强调保护会限制发展的节奏,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历史村镇的保护与发展问题进行分析, 理清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问题, 力求提出一种系统的历史村镇环境景观保护与发展策略, 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今后历史村镇建设的管理提供理论工具, 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历史村镇环境景观进行有效的保护与发展规划。

2.3 弘扬当地地域文化, 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蜀河古镇由于3省交界的地理位置而拥有着其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保护历史村镇的意义非常重大, 保护历史村镇环境景观的目的是保存、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蜀河古镇的保护研究, 将保护和发展相结合, 使人们乐于生活在这个历史村镇中, 使历史文化遗产在历史村镇的环境景观中得到最真实的体现, 得以可持续地永久传承下去。

3 结语

首先, 存留相对完好的历史村镇十分稀少, 蜀河古镇本身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其次, 对陕南地区的古村镇的保护和发展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汉水文化, 同时也利于地域特色环境景观的保护, 对蜀河古镇的研究可以为陕南其他地区以至于西北地区的其他历史文化村镇提供借鉴, 为保护和发展我国丰富的古村镇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

篇13:中学地理《文化与文化景观》(教学目标分析)

一、转变观念,从思想上给予足够重视

体育特长生文化课水平的低下,从根本上讲是由于重视程度的不足引起的,包括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因此,要想让体育特长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就必须要从这三个方面加强工作,彻底改变传统观念,提升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成绩。

1.学校需加强心理疏导,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化课的学习

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由于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对体育特长生心理辅导的过于欠缺,导致了体育特长生没有正确认识到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耽误了学生的升学和学校的教育工作。因此,作为学校,我们需要给予体育特长生一定次数的心理辅导和沟通,帮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改变他们认为文化课学习是副业的错误认识,最终使他们能够主动自觉地学习文化课。

2.家长需转变观念,体育锻炼和文化学习同等重要

由于大多数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水平较差,容易造成家长对孩子文化课的学习重视不足,甚至错误地以为只有训练才是主业,文化学习则是副业。要想改变家长的这种观念,学校就必须经常派骨干教师与其进行沟通,使他们意识到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学习与体育锻炼同等重要,从而保证学生在课后也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文化课学习任务。

3.学生的自觉主动是提升文化课素质的关键所在

学校和家长只是外因,真正的内因在于学生本身。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积极引导他们学习文化课内容。也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状况,制定一些具体的学习任务和目标,激发他们的好胜心,从而使他们由讨厌课本转变成喜欢课本,真正意义上实现观念的转变。

二、加强监管,确保特长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1.学校的有效监管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根本保证

体育特长生一般比较早熟,而且逆反心理较强,所以班主任、任课教师,特别是训练队的教练员需要加强对他们的监管力度。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很多任课教师对体育特长生的课堂表现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生能否完成课堂布置的作业也并不重要。因此,作为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必须要加强对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学习的监管力度,将文化课学习和体育训练进行捆绑,即提出文化课学习没有跟上,不允许其参加体育训练的要求,并对体育特长生和普通学生一视同仁,严格规范他们的上课纪律,从整体上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保证体育特长生的有效学习,同时也利于他们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2.家长的有效监管是保证体育特长生完成文化课学习的关键所在

教育从来就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在对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教育上,作为孩子的父母,更应该配合学校,共同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任课教师和家长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应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来对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学习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管,比如家长可以定时或不定时的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或请文化课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文化课辅导。这样一来,一方面,体育特长生的作业完成有了保证;另一方面,加强他们与文化课成绩好的学生的溝通,对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都有很好的帮助,从而实现家庭对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学习的有效监管。

上一篇:应付票据例题下一篇:对最高法院的工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