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课堂有效教学

2023-05-25

第一篇:中学地理课堂有效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实现中学地理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探讨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广泛而深入的实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被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这无疑对中学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方法正是顺利开展地理教学任务和实现地理教学目的的有力保证,也是广大中学地理教师都非常关注和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更是教师们共同追求的最终目标。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仍然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导致课堂效率偏低,教学结果不佳,即便是采用了有效教学的一些理念与方法,却仍旧貌合神离。从有效教学理论的角度并针对目前地理教学中所反映的突出问题,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探讨地理课堂实现有效教学的途径和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教学;中学地理

著名科学家笛卡尔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我国也有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古语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从这两句话中足可见方法的重要性,而课堂教学更是如此。在现代教学观念中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效教学不仅是重要的教学理论之一,同时还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如能恰当运用则教学会有事半功倍之效。那么,对于地理教学和地理教师而言,如何才能使课堂有效教学不再空洞化、片面化,而变得更具操作性、灵活性呢?这就必须朝着以下方面来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一、注重地理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深化教学

众所周知,地理有不少自然学科的知识,在教学中经常需要教授学生许多概念、规律、原理等比较抽象化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是教学的难点而且还是考试命题的重点,也往往最容易让学生犯难,致使学生提不起兴趣,上课打不起精神,考试拿不到高分,进而产生畏难与厌学情绪。

现有的教学方式不但费时还费力,部分教师只注重某一章节内容的教学,而忽视学科自身内在结构在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除了更为深入研读教材,还应该力图把教材当中隐性的知识体系与内在关联向学生揭示出来,把看似并没有太大联系但实际上环环相扣的教材主干逻辑逐步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从隐性到显性。并在课堂上通过学生和教师双方共同的总结归纳加以修正,使得学生更加正确地理解知识,强化其学习的迁移和知识的归纳能力。

二、注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的地理经验,引入教学

地理教学中的学生和教师都是一定区域背景下所存在的个体,不同的生活环境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生活经验,这种经验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不太容易抹去的。在步入教室学习本门学科知识之前,许多学生就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这门学科的感性经验,他们带着这些感性经验参与课堂教学,并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1]而当下的教学常常忽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的地理经验,虽然这些感性素材中难免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错误,但是教师应该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对的要加以鼓励,错的要引导其改正。否则学生就会感觉不到地理是有用的,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甚至“地理便成为经常发生的不相关联的支离破碎的大杂烩,看起来像一堆知识垃圾”。[2]

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已有经验与知识,经过教师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后引入课堂教学当中,促使学生引发进一步思考并自主探究身边所发生的地理现象与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三、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机统一,拓展教学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横跨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那么在中学地理教学方法中,也需要体现地理这门学科的特征,即坚持集科学合理性与人文艺术性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相关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让知识不再局限于不同学科的书本里,而是交织在一起,相互融合。

尤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知识点的获取需要以掌握一定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理科方面的知识为前提,比如地球运动与天体物理、地壳的物?|组成与化学元素、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等等;对人口的增长、区域产业活动、社会文化景观的学习则需要具备一定的政治和历史知识。而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又可以反过来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可以说:“在一切课程中,地理教学与其他课程必须结合起来。没有地理教学,一切都会动摇。”[3]从这方面来看,这既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色,也是优势所在。

这样的教学不仅内容充实,而且过程生动,学生学习的效率也比较高,对于拓展学生知识面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以及创造性都具有重要意义。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有些教师过度强调学科知识的穿插,这反而会不利于学生把精力放在重点的教学内容上,导致冗余的信息过多,影响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注重学生情感与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升华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是终极目标,可依旧有不少教师对此应付了事,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应当成为教学的重点。[4]这在当下已经不能顺应因新课改而带来的变化了,因为按照新课标关于对教学目标的要求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还是以掌握知识与技能为基础,并通过过程与方法的习得,最后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意味着教学目标是多个维度的,不再是单一提高学生的知识在量上积累,而是迈向更高的层次,由量变到质变。最终升华学生人格与情商,培养学生作为当代社会公民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树立起对资源、环境的节约与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关心、爱护祖国与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5]了解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并正确看待“环境对人的影响”“人对环境的影响”“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6]只有这样方能使地理教学的目标得以全面落实,学生的心智得以成长。

五、注重教学反馈,反思教学

就像没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一样,有教学就必定有教学反馈。作为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反馈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最根本的作用是通过反馈不断对教学活动进行再认识、再思考、再实践与再调控,从而逐步掌握教学规律,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最终实现教学的良性循环。可以说,没有反馈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7]课堂教学效率的每一次提高,无不是通过每一次教学反馈而得来,每一位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是离不开教学反思。

而这也是许多教师往往又比较忽视的一个方面,有些教师在教案上精心编写,投入大量心血,但对教学反思视而不见。如同叶澜教授所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8]可见不进行教学反思,就难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就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难以优化教学状态。

六、注重学生学习需要的分析,针对教学

现代设计原理认为,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需要进行细致而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才能为教学的目标、方法、媒体、过程、评价等环节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对学生的已有学习水平、身心特点、学习态度等方面分析正是教学活动的伊始。如果不能确定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这个前提没有把好关,那么其他的教学环节就会受到极大影响,进而对整个课堂教学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总之,在学生学习需要分析中,必须解决“为何教”与“为何学”的大问题。[9]

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地理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体现了地理教学的基本原则。[10]它总是在尽可能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取得尽可能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有效发展,从而实现既定教学目标,满足社会与个人的不同教学需求。[11]

参考文献:

[1]李佳清.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江晔.谈地理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J].地理教学,2010.

[5]李佳清.新理念地理教学技能训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袁孝亭,王向东.重视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与地理观点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3.

[7]张胜前.运用系统科学原理,指导地理课堂教学[J].地理教学,2005.

[8]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9]徐英俊.教学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0]褚亚平,林培英.地理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11]程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1998.

?辑 孙玲娟

第二篇:高中地理教学有效课堂构建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有效教学理念逐渐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有效课堂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再是以教师所讲授知识的多少为标准,而是以学生所接受知识的程度为标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有效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因素,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接受水平。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想,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不断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以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构建有效的高中地理教学课堂的策略。

一、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处于新旧教学模式的交替点。传统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给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使得当前我国的教育还处于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之下。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的教育开始进行一些改革并逐步完善。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下,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开始着手处理教师、学生以及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衡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的关系,是突破当前教学瓶颈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认识到地理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认识到国家的发展和改革离不开下一代的创新和发展。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很多教师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开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有效教学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有效的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课堂教学效率的衡量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为标准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因素,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在知识传输的过程中,首先对所讲授的知识进行了解和熟悉,此外,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选择,应当充分建立在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发展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知识的沟通者和传播者,引导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

三、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有效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有效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当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想,不断改革和创新,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构建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而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关心和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一样的观点和思想,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思考,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题。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有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不应当再以传统的灌输知识为核心,而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不应当急于给学生灌输知识和答案,而应当通过引导式的教学,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和思考过程中,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创新实践的能力。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一些比较有争议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索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习效率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模式。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强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有两大优势:一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和学生在不断的沟通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良性的沟通和互动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二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思想,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篇:地理有效教学课堂问题设计策略探究

作者:不详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7日 点击数:

33 如无法通过下载软件进行资源下载,请登录后在资源下载链接上右击,并选择“目标另存为”下载。

【摘要】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实施有效地地理教学,笔者认为教学问题的设计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依据笔者对有效教学的理解,展开探讨了地理教学问题设计的三个策略。

【关键词】有效教学 地理教学 问题设计

威海市第二中学地理组

王琳琳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开展,素质教育逐步落实的今天,教师不得不面临一个事实,就是怎样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完成原有的教学任务。“有效教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也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一种教学形式。有效教学就是有效率的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在有效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建者”、“指导者”、“帮助者”。那么教师的创建、指导和帮助作用怎样体现?笔者认为,课堂中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关键所在。“问题课程”是当今教学的最好形式,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如何设计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已成为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根据笔者对有效教学的理解,结合地理教学的特点,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地理有效教学课堂问题设计的一些基本策略:

一、设计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主动参与有效教学活动。

主动、积极、愉快,是有效教学中学生的情绪特征。有效教学产生的基本条件,是学生有对所学内容主动加工的心理倾向。在某种程度上讲,它将对能否实现有效教学起决定性的作用。教师重点调理的内容也在于此,调理的结果就是要使尽量多的学生有主动、积极、愉快的情绪来参与教学。也就是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了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从视、听、触等多方位积极为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充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创设问题情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地理教学中经常接触的方式主要有单纯的语言、文字材料、图片、音乐、视频短片等。选择恰当的方式,给学生的感官、甚至心灵带来冲击,使之主动参与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进行洪灾教学的过程中,播放我国1998年抗洪救灾的视频短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然后再提出探究问题“我国洪灾频发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在进行黄土高原的教学时,先播放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陕北民歌《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学生从歌词当中感受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而后展开教学。

2.注重问题的语言表达技巧。问题的提出必须以语言为凭借,教师通过巧妙地措辞、情趣盎然的描述、鞭辟入里的分析、恰到好处的点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太阳为什么始终东升西落?”,“我们常用‘太阳从西边出来’这句话来形容违背常理的事,这其中有什么科学依据呢?”,两句话提出的都是同一个问题,但语言的运用是不同的,很显然,后者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3.注重问题要能贴近生活。当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与生活相近时,便会对问题产生一种亲切感,学生渴望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所以,生活中的问题与地理教学的结合点,就是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也就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如,在学习海陆风时,教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我们在白天和晚上去海边,站立在海岸上,风向有什么不同?”,这样的问题学生会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去海边玩耍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事情,陌生是因为他们没想到这其中也包含了地理知识,因而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

4、注重问题的游戏性。有着近十几年在校学习经历的高中生,已经对“你问我答”的提问方式非常熟悉,熟悉也就无所谓兴趣。既然如此,我们就要突破传统,创新问题设计,把问题内容寓于游戏之中,把学生至于游戏角色之中,大大增强问题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如,在进行工业集聚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创设三种角色:企业家、当地的居民、政府行政领导人,学生自愿选择充当其中一种角色,从该角色的立场出发,阐明工业集聚的优缺点。

二、设计的问题内容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为起点,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

有效教学的产生,除了我们在上一个问题中提出的,学生必须有对所学内容主动加工的心理倾向和加工能力外,还要具备现行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

有效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自己的理解,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形成新的知识经验,为下一个学习内容做准备。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就是要学生能够在有效学习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框架,并解决问题。那么,问题的设计就要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地理知识及技能(主要是指整合知识的技能),是否能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

依据学生原有的地理知识及技能能否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我们把问题的设计分为三种情况:

1.学生原有的地理知识及技能能够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类问题的设计比较简单,不用做过多的铺垫与启发,直接设问即可。如,当学生具备了“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的知识储备时,“太阳为什么总是东升西落?”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就轻而易举了。

2.学生原有的地理知识能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但技能不能满足需要。这类问题的设计就需要有层次性、启发性,把大问题化解为若干个小问题,以便弥补在技能上的不足。这类情况在地球运动部分的问题解决中常会遇到。

3.学生原有的地理知识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但技能能满足需要。也就是用以掌握的技能解决未知的问题,这类问题在设计时,就要在问题前附加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三、设计的问题能激发生成、创新的思想,促进学生交流,培养学生能力。

有效教学的直接效应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有效教学强烈反对死记硬背,反对题海战,反对疲劳战,反对课内损失课外补,反对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获得单方面的分数。它强调知识的有效学习,强调全面,强调效率。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联想、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也就是在无形中,要求教师采用科学实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那么,怎样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切实贯彻有效教学的理念,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研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科学实效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显然需要作为教者的我们,为学生搭建一个多功能的平台,即教学问题的设计不要只局限于当前学习的内容,问题的答案应属于开放性的,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及探索空间。如,“当前地球上的热带雨林正以每天 75000英亩 的速度消失,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办法来制止人类惊人的森林砍伐行为?”

“学起于思,思缘于疑”,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秉承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精心选编问题,特别是设置具有启发性、创新性的问题,这不仅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创造力,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第四篇: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整个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策略发生巨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很多老师已经开始意识到了以往的教学策略的各种弊端,会严重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尤其是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成长。关于新课程下地理应该怎么教,众说纷纭,各执己见。没有一个好的思路,或是说没有一个好的模式。在本文中我从以下各个方面来介绍我对教学策略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策略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当前,课堂教学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这就要求我们尊重教育规律,以人为本,使课堂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强调学习者过程的体验,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创造性与开发性思维的培养,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突出学生个性发展是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

一、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提出的背景

教育的责任就在于珍惜学生的自主性,唤醒、维护学生的自主性,创造适当的教育环境和教学环节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更高层次的健康地自主发展。如果错过了发展期,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里度过9年或12年,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可以说在他(她)的一生中,不可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不可能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实践的能力,也不可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被提到一个十分不恰当的程度,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造成学生成为知识的接受器,苦战于茫茫题海,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不爱学、不想学、不会学。这样做培养出的只能是只会答题的“畸形人”,而不是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的“和谐人”。

二、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的内涵

所谓教学内涵就是指相同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的多少,也就是课堂效率。其次有效地课堂教学内涵还包括学生受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方面的培养,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优化学生。总之,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达到尽可能好的效果。

三、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意义

1、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独立的思想和意识。他们不满足于死记硬背,也不想被当做灌输的器具,他们更想自己动手,自主专研,自主思考,最后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不仅仅学得扎实而且学的轻松愉悦。而有效地课堂教学策略就是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展开教学的,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被传统教学模式禁锢的老师们可以通过新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来完成其教学活动,教师还可以共同合作,共同设计教学过程等。这种教学策略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素质,对教师自身的提高也是很有帮助的。

3、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对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它引导我们把身边的世界看得更清楚。宇宙的奥妙,海陆的变迁,气候的异常,资源的开发,工业的合理布局,农业的因地制宜,人口的合理增长,环境的有效保护、航空航天、南极探险、边贸洽谈、中东战乱、三峡工程、经济发展等都是地理范围。如果我们的学生有相当高的地理知识,对我们国家的国民素质的提升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四、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1、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主体性的实现设计和采用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教师作为这些策略和手段的实施者,在教学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如讲到全球环境问题之一――温室效应,首先可以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其次,请学生观看有关“温室效应影响”的视频,并讨论总结出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的教学录像片,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我们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是积极的旁观(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充分发挥教与学的统一,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统一。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统一。

2、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英美国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是通过一个包含有问题的具体情境的描述,来引导学生对此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方法。案例的选取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选取典型的,真实的,有针对性的一些案例,并且案例一定要近期的,才会与现在的知识接轨。比如:在讲授地震的发生原因和过程时,我们就可以拿汶川地震的情况来作为案例分析,分析它是如何发生的,并把地震的类型和形成的原因都加进来,结合汶川特殊的地理位置简述这个地震发生和形成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案例分析对知识的加深了解更加深刻。

这种教学法的优点就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法的缺陷,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了教学与实践的距离。能够使学生有更多的技巧训练,使其在分析问题,进行辩论等方面的训练得到强化。

3、合作与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主动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一种研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然后就发现的问题师生合作,共同探究从而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一种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比如:在讲授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一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对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进行合作探究。通过这种方式得出破环森林和草场植被可以导致水土流失、风蚀沙化,最后导致洪水加剧、沙尘暴加剧等;过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导致海水入侵、地表沉降、地面塌陷,最后诱发地震或塌方等,通过合作和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会感到很有成就感,并且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比较高。

以往的教学模式是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课堂教学,二次课改后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结束语:

每个学校,学校里的每个老师的优点和特长各不相同,有的老师善于新课导入,有的老师善于总结;有的老师善于把握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有的老师计算机水平好----我们不能要求每个老师都是多面手,不能要求每个老师把自己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处理的非成完美,这毕竟是超出我们老师能力范围的。但是我们可以把各个老师的优秀心得综合起来,形成一种适应新课程的、适应新形式的、适应新高考的比较完善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吴和贵.《高中教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索与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1

[2]李斌.《高中地理有效教学实用课堂教学艺术》.世界图书出版社,2012.6

[3]郑鑫.《高中地理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9

第五篇:中学地理有效教学方法探讨

姓名:张晓琴

单位:铜梁二中

[摘要]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指通过教师的一段时间教学,学生是否获得一定的发展与进步,它是衡量教学有无效益的指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基础教育教学领域再次开始关注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研究。在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近十年的时间里,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不断地改变和更新我们的观念和思维。所以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仅有的四十五分钟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间 “学、展、评、练”教与学的活动,以达到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对“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要求。新课程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实施有效教学是关键过程。要实现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有效教学,要求我们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教学设计是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地理教学设计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育心理学、传播学、地理学、建构主义、教学媒体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地理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传统的地理教学设计,只重视了以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教”,而忽视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所以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就经常会出现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二、实行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

在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里,我们必须选择有效并且高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得出规律,掌握方法。教学内容组织得精确得当与否决定了一堂课的成败,决定了教学是否有效。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要紧密围绕新课程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把知识结构变成教学结构,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有序、有效。

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大气的受热过程”时我们的目标是要让学生掌握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而不是太阳辐射”总体分析思路。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可能让学生把每一个受热环节都详细进行学习和探讨。因此,我们要选择一个有效且高效的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由于学生对大气受热的认识为零基础,我在实际教学中就用生活实际中学生较为熟悉的案例进行分析。学生通过来源于生活的案例特征,得出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的一般规律,如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两地纬度相当,青藏高原海拔高温度低,四川盆地温度高;再让学生对照夏季华山山上与山下的情况,学生的印象十分深刻。以练习巩固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

三、教学目标明确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1 教师对教学目标具有明确性,并全面贯穿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过程。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激励、控制、评价等功能,有效的教学始于认清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充分发挥目标的各种功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前,我们要注重对课程标准的分析,以此来明确教学目标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时,课标要求为“以某地区为例分析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开发的自然与人文条件,了解农业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基本特点”。人教版教材选择了“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作为例子,如果教师只把课堂重点放在亚洲的东亚,东南亚,南亚,那是绝对不能“达标”的。通过解读课标可知, 课标并没有明确要求具体掌握哪一个地区的农业类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在学习季风水田农业之后,总结出农业发展的一般思路。然后,让学生利用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思路,对非洲以及我国南方、东北、西北等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的异同进行分析,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四、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点。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很大。研究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时间越多,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就越多,有效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大。为了使课堂教学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使学生主动获取、主动探究知识,落实新课程中“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必须构建优质高效的地理课堂。

1、课堂教学结构的转变。构筑由“课堂渗透素质教育、主导教法研究、主体学法导引、教学手段创新”组成的课堂教学四个板块。强化教法研究,注重学法导引,坚持教育科研,实现课堂教学的几大转变:在教学思想上,由传统的人才观、质量观向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综合素质方面转变;在教学目标上,由偏重传统知识,向注重培养能力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方面转变:在教和学的关系上,由侧重主导与教法,向重视主体与学法(导学)方面转变;在学生潜能开发上,由偏重智力开发,向注重情商开发方面转变;在教学手段上,由常规教学手段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方面转变。

2、教学方式的探讨。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变“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为启发探究式;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传统与现代教育技术创新结合式。二是注重学法导引:指导学生遵循科学的学习规律,将知识“分类一一归纳一一整理一一系统化”;指导学生学会科学安排、合理利用时间,劳逸结合,提高课堂效率。三是开启学生思维。四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以培育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教育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学习知识,探求真理,,进行自主学习。新课改教学中可以尝试以下的教学方式:启发诱导式教学、充分运用问题讨论法、生活实际教学法、比赛或辩论赛法、活动探究法。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归纳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成因、带状分布的规律、特征、表现、空间尺度,加深学生对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原理的理解。地理课堂中活动的开展,着重让学生体验地理学习过程,习得地理学习方法,在探究中获得新知,在探究中学会知识迁移。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探索新的授课形式,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方式,使教与学的过程中充满情趣和活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达到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让课堂效率倍增。

五、及时进行学生有效的学习反馈和老师的教学反思

在课后,可以通过作业、测试和课堂评价调查表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课后根据课堂内容自己整理出该节课的知识要点,并记录自己的掌握情况和疑难

2 点,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改善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实效。同时我们教师要作有效的教学反思,不仅要反思教学中的成功做法,把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掌握知识、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记录下来,用以指导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且还要反思教学中的失败之处,不断反省“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还有没有更有效的方法?”,时时提醒自己不断学习、改进教学方法,利用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记得有一次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这一节课,课前我精心制作了课件,课堂上通过鼠标点击,演示了气流运动状况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一节课下来,没有板书设计,缺乏师生共同探讨,课堂气氛沉闷,甚至有学生打瞌睡,检测效果相当差。课后反思,这节课的失败在于过度依赖了多媒体教学,忽视了其它更有实效的教学方法。失败的教训提醒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要考虑采用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方法,更科学、更合理的设计好每一节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有效教学方法将会更加成熟,将会体现新课改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重点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育理念教导下,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因此,要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老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充分作好课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优化地理课堂教学,采取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及时反思、与时俱进,是切实推行新课改,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杨会丽.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文献综述[J].新课程研究,2012(11):5-6 作者:李伟 单位:上饶中学

[2]邵艳英.浅论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4(06)

上一篇:最新党员入党誓词介绍下一篇:中学电教中心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