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模式论文

2022-04-16

摘要:“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新时代我国高校应把“育德”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然而,当前高校“育人”过程存在“重专业能力培养,轻思想道德培育”的现象,导致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日益凸显,损害了学术声誉。本文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核心,建议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育人思路创新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模式。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道德教育模式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道德教育模式论文 篇1:

多元文化视域下学校公民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

[摘要]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使得我国学校的传统公民道德教育的优势和超稳定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学校,必须建立起适应时代要求的德育系统,为现代化事业提供基本的素质支持,必须以公民道德教育的推行为契机,沉着应对多元文化所带来的各种价值冲突,切实肩负起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重任。

[关键词]多元文化;公民道德教育;模式;构建

[作者简介]王嫒萍,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湖南长沙410131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碰撞的时代,不同价值观和不同思想之间的相互冲突、碰撞变得不可避免。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使得我国学校的传统公民道德教育的优势和超稳定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通过德育改革促进德育的发展,怎样建立起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德育系统,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基本的素质支持,已成为当今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要在全社会开展公民道德教育,这不仅表示了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而且标志着我国学校德育的历史性转型。本文拟从多元文化视域角度,探讨我国学校公民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

一、多元文化视域下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区域、社会、群体和阶层等特定的系统中,同时存在的、相互联系且各具特征的几种文化。它是由存在一定冲突的文化所构成的一个系统。它不同于以往的文化存在方式,在空间上具有多样性,在时间上具有共时性。

公民道德教育,是针对全体社会公民的普遍教育,它要求公民应当遵循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以公民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为基础,从社会成员的基本行为规范和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出发,以教育他们学会“做人”为起点,逐渐培养其作为一个合格公民所应具有的道德情操、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感。在学校,公民道德教育,是侧重于培养学生成为有国家意识、有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公民为目标的教育。

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是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在多元文化社会里,多元文化给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

(一)多元文化的背景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和实施,为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契机

1、公民道德教育呈现开放性。多元文化社会环境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社会的理解能力大大增强,对社会接触的广度、深度也大大拓宽,这就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文化选择机会和价值取向。多元文化便于学校德育培养具有鲜明个性、鲜活特点的学生群体;多元文化削弱了传统道德教育的文化隔离机制,增强了传播、借用、吸收其他文化的功能;便于学校德育传承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创造新文化,促进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与繁荣。

2、公民道德教育更具现实性。有人曾如是说:我们的教育,没有赋予受教育者以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文化意义上的道德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通过对学生实行普遍的公民道德教育,要求他们遵循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以教育他们学会“做人”为起点,逐渐培养其作为一个合格公民所应具有的道德情操、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感。这样的公民道德教育无疑更具现实性。

3、公民道德教育更具社会性。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源于生活,并在生活实践中进行体验,通过体验社会、体验生活、体验艰辛等,产生出体会,从而内化成习惯或品质,最后落实到行动中,真正实现知行合一。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认为,生活就是教育,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不结合生活的教育空洞、言之无物、无序、无力,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必须针对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和生活实际进行教育。可见,公民道德教育不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而且也是社会、家庭的责任。

4、公民道德教育更注重人的主体性。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内在依据。公民道德教育尊重人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公民道德教育的公民性,它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为前提,以民主、平等的教育关系为保证,关注个体的需要,以培养生活中的道德主体为根本,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个体的主体活动才能实现。

(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公民道德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机遇

多元文化的传播与融合,主要借助网络这一平台,其作用表现在:

1、网络为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互联网使公民道德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为全社会育人创造良好的网络系统环境和育人模式。而且,网络传媒的及时、大量、连续流动、交互等优势,极大地丰富了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资源。

2、网络使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使公民道德教育更直接、更深入。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影响力。同时,在网络社会的虚拟空间,人们反而更容易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于公民道德教育工作者来说,正可以通过网络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从而提高公民道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多元文化对学校公民道德教育提出了严峻考验

1、多元文化使学生的价值选择更加困难。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大背景已对我国传统的德育内容和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德育价值的多元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价值主体和价值标准也正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个体本位意识越来越强;人们在多元价值观面前难以选择统一的文化价值标准,从而引起价值观、文化信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错位和迷失,给个体的心理及社会带来冲击。因此,如何在多元化中寻求必要的平衡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2、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公民道德教育理念的主导性、德育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挑战。一方面给公民道德教育理念的主导性带了新的挑战。网络使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性空前增强,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情感评价会在网络信息中以各种面貌出现并诱导学生在行为和意识上发生质的变化,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学校德育以什么样的对策来保证自身理念传输的主导性地位,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

的问题之一。另一方面,网络使德育的方式受到了挑战。网络的开放性、高效性、丰富性、交互性特征,使学生从传统途径接受的信息量大大减少,积极寻求开拓新的德育途径已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课题。另外,网络使学校德育的教育主体的传统地位受到挑战,德育教师的权威地位正在被打破,学校和教师不再是主宰学生思想、行为发展变化的唯一因素。

3、德育主体的变化使德育面临着复杂性。没有主体的参与,就没有道德。道德依赖于主体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来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引导的提升功能,因而道德应是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智慧实践。在目前全新的经济与人文环境的熏陶下,受教育者本身已经或正在形成鲜明的自主、自立和自我负责的独立意识。学生的家庭环境、经济状况等对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当前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学习的压力、竞争的加剧,使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日显突出。

二、多元文化视域下学校公民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

面对复杂多变的多元文化新背景,公民道德教育需要有全新的姿态,特别是在教育模式的选择上要勇于开拓,大胆创新。笔者认为,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遵循“知、情、意、行”规律,创新公民道德教育模式。

1、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综观世界各国的公民道德教育,无不强调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独特性,强调和重视对本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国的公民道德教育能否真正体现优势和特色,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关键在于能否真正对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弘扬与创造性的转化。因此,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充分利用和发掘民族文化传统中具有生命力的思想观点、民族精神、价值取向,为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信心创造适宜的文化环境。

2、重新构建“学会做人”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基本道德素质。公民道德教育是培养公民的教育。因此,现代道德教育应该承担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功能,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解决受教育者在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做人准则或者如何做人的问题。所以,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使学生明白如何做人、做事,如何成为一名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通过“学会做人”教育,从意识层面上规范受教育者的行为取向,使其行为符合社会和大多数人的利益;使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能够具备现代文明社会所要求的必要的道德素养和自律自省的能力,能够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角度分析问题,自觉维护现代文明与秩序,推动社会风尚的进步。

3、公民道德教育以培养公民意识为前提。公民意识是公民在观念、心理等方面的基本思想状态。公民道德教育,简单来说就是以“公民”这一概念所指示的特殊群体为对象的教育体系。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学中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公民意识的养成。因此,公民道德教育应以唤醒人的公民意识、提升人的公民素质为目标,从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出发,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为起点,逐渐培养他们作为一个合格公民所应具有的道德情操、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民主、平等、自主、批判等现代公民意识。

4、更新教育理念,坚持实践论的公民道德教育观。建构主义者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意义赋予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公民道德不是靠“教”会的,它是学生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自己的道德生活实践中自我建构生成的。因此,公民道德教育的核心概念应该由“理解”转变为“经验”,在教育中应从学生的现实环境出发,贴近他们的生活,重视他们的亲身经历,从中提炼出公民道德教育的课题和任务,把他们的“经验”转化为自我教育的资源,而不是无视他们的生活实践,直接进行道德说教;更不能无视他们面临的问题,去说一些远离现实、僵死生硬的东西;要鼓励学生以公民身份和角色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在答疑中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对重大的涉及公民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通过具体公民及其事迹,即以榜样和先进事迹来更好地启发、感染教育对象;等等。

5、创新教育方式,采取规范化、个性化、亲情化、生活化的新型教育方式。规范教育是我国青少年公民道德教育的主导模式,它强调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义务,解决公民道德认知中“我应该做什么”的问题。个性化教育通过不同环境的营造,对学生个性化发展进行引导式的教育。亲情化教育是建立在心理认同、情感认同等认知基础上的教育方式。生活化教育是改变过去家长式、监管式的教育,把教育融入生活的各个环节,把传统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成分同引导式教育、趣味化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多地去面对生活本身,发挥生活自身的育人作用,重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6、公民道德教育显性与隐性的整合。显性教育一直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体方式,发挥了育人的重要功能。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多元化时代的到来,隐性教育则成为世界各国公民道德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应把握这一趋势,通过注重显性教育中的隐性渗透,构建渗透式教育模式;加强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建设,构建陶冶式教育模式;完善自我管理和社会服务,构建服务式教育模式,来实现教育的显性与隐性的有机整合。

7、完善公民道德教育体系,构建“五位一体”的教育工作网络。“五位一体”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大众传媒教育、自我教育五方面的有机结合。多年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构成了有效的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教育体系。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包括电视电影、网络、报刊等在内的大众传媒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因此,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同时,还应充分发挥个体自我教育的作用。信息技术革命创造了自我教育范式的内在需求和技术可行性,因此,应充分发挥学生个体自我教育这个内因。自我教育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早在古希腊时代,德尔斐神庙前的石柱上就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神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只有当学生个体具备了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时,他才有望在离开了学校、离开了教育者的扶持后,能承担起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体现自己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真正的、大写的“人”。可以说,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教育,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理应成为当今公民道德教育中的一个主课题。

[参考文献]

[1]罗明星,论公民道德教育的协调性[J],江汉论坛,2005,(9)。

[2]陈冬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公民道德教育探析[J],肇庆学院学报,2003,(6)。

[3]戴月华,学校道德教育的现代机缘一公民精神的培育[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4]余维武,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对当前我国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的一种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2005,(7-8)。

[5]王殿清,“仁义礼智信”与建构共同价值观[J],中国德育,2006,(1)。

[责任编辑:霁 月]

作者:王嫒萍

道德教育模式论文 篇2:

以“三全育人”理念创新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模式

摘 要:“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新时代我国高校应把“育德”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然而,当前高校“育人”过程存在“重专业能力培养,轻思想道德培育”的现象,导致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日益凸显,损害了学术声誉。本文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核心,建议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育人思路创新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模式。

关键词:三全育人;学术道德教育;道德培育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2018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深刻阐述了做好思政教育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推动高校育人模式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2019年3月18日,习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新时代我国各高校要把“德”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育德与育才贯穿于高校全部工作的始终。

然而,当前高校育人过程往往片面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价值塑造方面的关注,导致我国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频发、学术诚信问题凸显、学术道德急剧滑坡。仅2019年继当红演员翟天临学术造假后,湖南大学研究生刘梦洁论文被指抄袭,湖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生董岚的学位论文被实名举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研究生章胜玉的硕士学位论文涉嫌全文抄袭,复旦大学医学院女博士李敏的期刊论文被质疑造假……以上现象充分反映了我国高校在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死角”,即学术道德的培育和塑造。

1 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缺失的表现

所谓学术,当代人学家张荣寰将其定义为“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的论述”,即在各自学科专业研究范式下对某些现象进行系统化的解释和论证,从而归纳其特征、总结出规律、最终指导我们的实践。而学术道德则是学者在进行学术研究时所必须要遵守的准则和规范。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往往只关注于专业能力和知识的培养,对其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培育始终不够重视,以致形成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缺失的局面,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1 学术研究“市场化”

近些年,各高校对研究生的评优,如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采取量化考核的方式,其中研究生发表的论文数量成为学生评优,乃至保送推免或考博升学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相较于论文的质量,论文的数量显得更为重要,“批量生产论文”自然也就成为研究生评优决胜的法宝。然而,毕竟受个人精力、学识所限,短时间内单凭自身力量很难做到“大量产出”。正所谓“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在此情况下“淘宝论文”“代笔”和“枪手”则应用而生。于是,部分焦心于论文写作的学生便通过金钱交易的方式将自己从学术研究中“解脱”出来,而“代笔”和“枪手”也采取“抄袭”这个最低限度的精力损耗为成本达成论文刊发的目的从而获利。因此,论文抄袭现象屡禁不止,双方看似“交易互利”,实则却严重侵蚀了学术生态,玷污了神圣的学术殿堂,极大损害了学术声誉。

1.2 学术研究“功利化”

学术研究的价值在于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以各学科独特的研究范式全面考察社会发展从而指导我国实践。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也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可以有效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而严谨的学术研究却是一个漫长的孜孜不倦追问真理的过程,在如今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少有研究生真的能够耐得住研究的寂寞和枯燥。部分学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他们为快速刊发论文而选择篡改数据弄虚作假,“一稿多投”、粗制滥造、重复刊发已有研究,甚至剽窃他人观点,形成大量低质量无建树的“垃圾论文”,导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率普遍较低,政府采纳较少,无法做到对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建言献策。

2 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缺失的成因

2.1 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滞后

恩格斯说过:“每个阶段,甚至每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而道德的产生和发展并非与生俱来或一蹴而就的,它嵌入于其所在时代的结构性背景之中。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不同行业的道德规范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即通过影响人们的认知进而作用于人们的行为方式。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我国用不到4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300多年的工业化道路。在经济腾飞,令世界瞩目的同时,我国的文化道德等方面的建设却远滞后于经济建设。“文化堕距”让人们无所适从,行为丧失准则。

在学术领域,我国传统学术探讨采取的多是“群学”的方式,即五湖四海的学术同仁聚集在一起集思广益,共同讨论、辩论,不断明晰概念、理顺逻辑,最终达成共识汇集成文集或诗册。例如从老子一直到墨子,都沿袭“会讲”传统,又如宋代岳麓书院朱熹和张轼的“朱张会讲”等。当今,时代已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智慧成果具有了专有属性,学术研究的成果具有明确产权。

然而,我国对学术道德规范方面的建设却处于滞后狀态。直到2002年教育部才出台《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2018年教育部进一步出台《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通知》。正所谓“有一代之政教风尚,则有一代之学术思想。”在此期间虽然教育部也出台了有关学术道德建设的文件,但对学术不端行为却缺乏明确统一的界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

2.2 学术道德培育长期缺位

在学术领域,学术自由被经常提及,而学术的社会责任却很少被关注。在大多数研究生眼中,学术研究往往被看成是一种私人事务,学术研究的成果则是个人脑力劳动付出后所生产出的“产品”。因此,学术研究沦为了世俗追逐私欲的一种手段,“追问真理”只是一个获取学生评优的一种方式。当逐利演变为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学术生态内各种光怪陆离的现象也就变得不再匪夷所思。那么,学术研究是否真的只是个人事务?

针对上述问题,马克思如实回答道:“当我们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即从事一种我只是在很少情况下才能同别人直接交往的活动的时候,也是社会的……语言本身都是作为社会的产品给予我的,而且我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因此我从自身说做出的东西,是我从自身为社会做出的……”。可见,学术研究不仅是个人复杂脑力劳动过程,更是人类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其中蕴含着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因此,学者“不应该允许自己的研究目标被个人的情感和职业前途利益所损坏”,学术研究“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應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当前,高校研究生多数醉心于个人的发展而忽视了学术研究的社会责任在于改造世界,增进社会福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学术研究创新能力不足、成果转化率较低,无法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3 将“三全育人”融入学术道德教育模式

当前,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借鉴上海“三圈三全十育人”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探索提高研究生隐性教育的新途径、新方式,尝试优化研究生育人结构、扩宽研究生育人格局,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

3.1 “全方位育人”的实现路径

高校组织机构复杂,在“三全育人”的过程中应注意将各机构协同起来以发挥出“1+1>2”的作用。而其中高校研究生院则是建立协同学校各部门之间合作的重要纽带。应当建立起学校各部门广泛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台,及时联络人员、沟通信息、获取反馈、统筹资源,不仅利用好课堂也要利用好学生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更为广泛的“全方位育人”格局。

3.2 “全过程育人”的实现路径

应当以“全过程育人”的理念建立常态化的研究生思想动态反馈系统、组织周期性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问卷调研或测试、明确导师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鼓励并促进以专业导师为主、辅导员和思政教师为辅助的全过程育人体系。

3.3 “全员育人”的实现路径

全员育人工作的实质在于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动员高校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立德树人。高校应充分为研究生思政课程的创新提供养分,为各个专业课程的思政渗透创造机会,在以研究生思政课程为主渠道、辅助以通识选修课及专业课为一体的“大思政”课程当中实现全员育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7.

[2]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6-17.

[3]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13.

[4]拉法格,P.忆马克思[M]//拉法格,P等.回忆马克思恩格斯.马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2.

作者:马军 金佳慧

道德教育模式论文 篇3:

生活教育理念下的高职院校体验式道德教育模式探究

摘 要:“生活即教育”,立足于生活实践的体验式道德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道德教育使命所需,高职学生生存状态和成长所需,也有利于为道德教育提供丰富的支持性环境。在生活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应从学校、社会、自然环境三个方面着手,积极实施课堂教育、生活教育、做中学三种体验式道德教育活动模式,推进道德教育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生活教育;体验;道德教育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同样需要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德育”[1]14。道德源于生活,道德的养成“主要是基于具体的生活、行为、经验和阅历,而很少处于抽象的理智的推断” [2]。积极的道德教育指向人的生活,以学生为道德教育的主体,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践履道德,在做中体验,在体验中融合与渗透。基于以上认识,一种积极的道德教育理念和模式——体验式的道德教育在高职院校广泛推行,促进了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

一、体验、道德教育和体验式道德教育

“行是知之始” [1]116,体验即是“行”,“我们要在行动上去追求真知识,有行的勇敢,才有行的收获” [1]116。体验即是“做”,“做”有三大内涵:要有行动、有思想、产生新价值。正是这些正面的或负面的体验,激发人新的思想;正是这些体验,鼓励人进入新的领域探索,产生新的价值。伽达默尔认为,体验使人的求知过程更加接近人的生命本真,体验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

体验是道德教育内化的有效途径。道德的学习不同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它是人“在处理外部与个体间关系过程中展开的,是在反复体认、感受和践行中展开的” [3]25,是一种内心自觉的道德成长过程。有意义的道德学习,以体验这一独特的方式引导学生亲历道德生活情境,有效诱发和唤醒体验者的道德体验,产生积极的、合乎生命本真的体验。

体验式道德教育,是将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当前的教育研究中,朱小曼教授提出的情感教育强调以感受体验为基础,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彼此促进发展,认为“教育的过程应该是情感——認知与情感——体验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过程” [4]。刘惊铎教授的“道德体验论”,提出了生存实践视界下体验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是道德教育的本体,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开放性的德育体验教育模式,可操作性很强,颇有实践借鉴意义。

二、高职院校推行体验式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使命所需

高职院校要树立全面育人的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立德树人”,必须从培养人的道德品德入手,遵循方向性和时代性相结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知行统一的原则 ,“从每一个具体的学生个体出发,细心、耐心地保护和支持其道德学习潜能的生长和强大” [3]22,实施回归生活、回归体验的体验式道德教育,推动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高职生接受心理、生存状态和成长需要

陶行知曾指出,“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1]105“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 [1]106。传统的道德教育给受教育者套上了“规范的枷锁”,说教为主,不符合个体性、主体性日益凸显的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生存状态和成长需要,缺乏“德育实效”,而根植于生活的体验式道德教育,“从远离学生生命世界的格局中走出来,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实质是关注个人的生命经历、经验、感受和体验” [5]。

(三)为道德教育提供丰富的支持性环境

每个人都有道德学习的潜能,仅有潜能是不够的,人的德性培养还必须由教育经历、社会环境、文化生态为其提供支持性环境和引导。高职院校没有高考的升学压力,在素质教育的培养上拥有广阔的舞台。一般学校课程教学为道德教育提供道德知识的学习舞台,校园文化、志愿者活动、见习实习活动等,从校园走向社会,为道德教育提供丰富的道德体验的舞台。

三、生活教育理念下的高职院校体验式道德教育模式

道德教育无处不在。家庭、学校、社会和自然环境等,有生活的地方处处都有激发人产生道德体验的诱因,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有效利用好道德教育资源,创设道德体验情境,将道德知识与道德实践中的生命感悟有机融合,引导体验者在体验中生成新的道德境界。

(一)学校——课堂教育的体验式道德教育

学校是个小社会,处处有教育,德育渗透在每一门课程教学中。专门的德育课程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坚持以价值观教育引领知识教育”,不能是单一的灌输。

有效的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有意义的道德学习基础上。有意义的道德学习,要求学校通过课堂教学、校园环境等为学生的道德体验提供奠基性的素材和教育力量,唤醒学生的积极的道德体验;有意义的道德学习,要求学生发挥作为道德主体的能动性,依据既有的道德规范知识和不断积累生成的经验感受,在反思与体悟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有意义的道德学习,建立在师生双向沟通、对话和代际交往的成效上;有意义的道德学习,还在于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使学生获得内心的滋养,自觉积累切身的体验,又使道德教育超越文本固有的道德规范知识的局限,帮助学生收获丰富的人生感悟。

(二)社会——生活教育的体验式道德教育

走出课堂的道德教育,在做中学、学中做,获得切肤的道德体验,在“亲验”中积淀一定的生活阅历,同时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感知领悟到别人的生活阅历和人生意义,在“想验”中获得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德体验。

高职生实训实习是一项很好的实践活动,学生在真实岗位与岗位成员的接触联系中,获得“亲验”“想验”的道德体验,自觉接受“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懂得职业纪律,学习“工匠精神”,这些都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有效动力。实训实习自觉教育还可以延伸到在校学生,可以开设“青年学生讲坛”,优秀学生讲述自己的实习体验和人生感悟,给在校学生“想验”的道德体验,从而反思自身,有效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志愿者活动也是很好的社会实践,依托青少年教育基地,建立完善志愿服务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学习和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三)自然环境——做中学的体验式道德教育

“做中学”是国家素质教育改革项目的简称,在欧美又称为STEM教育。“做”就是亲历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中,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从道德教育出发,“做中学”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主張之一,强调“做”中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生态意识、生态道德观念以及生态道德行为,增强对自然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在自然之境中,“做中学”是生态体验式道德教育的方式之一。

具体实践中,可以组织户外生态亲验活动,感受自然之境的壮美和秀丽,感叹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感悟“乐山”的“仁”和“乐水”的“智”,深化心灵的体验;也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展现自然生态被破坏的现状,在想验活动中诱发道德体验,在美的东西被毁坏面前,感知生命之美的可贵,油然而生自发保护环境的道德情怀,个体生命中的真善美凸显,美善和谐的人格得到成长。

四、结语

体验式道德教育模式从封闭校园走向开放社会,从单一灌输走向多元体验,应和了有效道德教育的所需,符合学生这个道德主体的发展需求,也是德育改革的发展所需。体验式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做中学”的演绎。它既是学生的道德教育体验过程,也是老师的道德教育体验过程。在教育实践中,创设有效的德育情境,老师必须先被情境打动,方能唤醒学生正向的道德体验。体验中的有效道德导引,必须建立在平等、开放、敞亮的对话基础上,教师有了体验才能与学生分享体验,敞开心扉,朴素交流,相互影响,不断生成新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境界。整个体验式教育活动,老师在实践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学生在体验中自觉实践道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敬良斌.陶行知德育思想探索[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贺麟.贺麟新儒学著作缉要——儒家思想的新进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46.

[3]朱小曼.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道德与情感教育的哲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朱小曼.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4-258.

[5]刘慧,朱小曼.多元社会中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J].教育研究,2001(9).

Key words:Life Education; Experimental; Moral Education

作者:殷丽萍

上一篇:学生信息素养论文下一篇:国贸实务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