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招生模式成人教育论文

2022-04-16

国外招生模式成人教育论文 篇1:

美国成人教育招生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摘 要:美国成人教育的发达是各国成人教育发展过程中竭力借鉴和学习的“样板”。尽管我国与美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成人教育招生考试方式也有所不同,但通过对美国成人教育招生制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国成人教育招生制度改革理清思路,使招生工作能够更加深入、理性的进行,从整体上推动我国成人教育的进步。

关键词:美国;成人教育;招生制度;启示

美国成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比较高,在招生方面,国家给予地方政府和学校相当大的权限,使他们能够更贴近社会需求来确定招生规模、制定招生计划、组织招生工作,对成人学生入学考试不作统一要求,成人教育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开放入学的制度。通过对美国成人教育招生制度的剖析,在其具有灵活、多元和服务性招生制度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未来几十年,成人非学历教育将会成为成人教育工作的重心所在,成人教育招生制度伴随着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日趋完善,建立一种有利于更多人接受教育的招生制度,这对提高我们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非常重要。

一、美国成人教育招生制度的优势

(一)具有灵活性

一方面是申报灵活。美国不同类型的成人教育机构都根据各自不同的任务制定自己的招生制度,许多学校一年数次招生,有的学校循环滚动招生的办法,没有时间的限制。还有一些学校实行“当场录取”的办法,学生带着申请材料到学校,招生人员审阅后,当场便告知录取结果。此外,学生在接到录取通知后,如有特殊情况还可以申请缓期入学。这些措施大大减少了学生因偶然因素而影响升学的情况。

另一方面是转换灵活。各级各类培训一般是结业考核合格,大多数合格证书都是有专业组织认可,有一定的使用性。所获得的合格证书还有另一个用途,即在修大学课程时可转换为一定的学分或免修相应的科目。一些进入社区学院的成人学员有时并不满足于只拿到学士学位,也想通过努力到更好的大学去学习或搞研究性工作。社区学院给这些人提供了灵活的转学机制,社区学院和州立大学建立了相互承认的转学机制。这样,学生就可以从低级院校向高级院校转学。这种灵活的转学机制,激励了很多社区学院的学生,也为学生的不断成长和成才建立了一个灵活的机制。

(二)具有多样性

社会变革的迅速性、成人学习的复杂性,成人教育职能的广泛性,成人教育结构的多元化,使成人教育招生制度出现多样性。美国政府顺应社会的需要,广泛依靠学校、社会、企业和民间组织等多种渠道兴办成人教育,除此之外,政府职能部门、大中型企业也积极地参与到成人教育活动。随着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发展以及职业型高等教育机构的崛起,美国成人教育机构层次类型的多样化,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招生的办法和方式不一样,导致成人教育招生制度的多样性。在招生运作模式上并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

(三)具有服务性

各成人教育机构招生大众化,招录的对象广泛,不拘一格,政府也通过制定各种政策促进每一个想上学的人都有学可上。为了尽可能方便申请者,最大限度满足申请者的实际需要,各级各类成人教育机构在宣传招生和学员提出申请之前,都提供周密、详尽、使用便捷的各种信息资讯服务措施。保证各类学员有表达个人意愿的机会、条件和环境,同时设置相应机构为他们提供全程性的专门服务。美国各级各类成人教育机构招生工作在政府、学校、成人之间,已经形成了以服务为基本管理理念的运行机制,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美国各类学校招生能力已经基本上可以满足所有公民的需要。

二、美国成人教育招生制度的短板

(一)美国成人教育招生宣传市场混乱

美国成人教育招生宣传五花八门,已经形成一种特色,有其有利的一面。同时各学校之间的招生竞争加剧,争相刊登广告,竟收学生,甚至互相拆台,也带来了很多矛盾,使得整个招生市场混乱不堪。特别是近年来,美国经济不景气,许多大学的资金偏紧,他们就利用扩展学院为成人广开方便之门,大力宣传一些适合在职进修的学位课程。学生的学费,也就成为学校主要收入之一,当然这也是为学校增辟财源之门。一些营利性学校还形成了高压力的销售文化——给招生人员奖励,鼓励他们多招学员,基本上来者不拒,还通过其他渠道笼络学员,不管这些学员合不合入学的要求,只要招的人多,学校就能赚钱,对招生人员就会有奖励。虽然这种行为已经违反了美国高等教育法案中“禁止以录取学生数为基准给招生人员付费的条例”,但还是屡禁不止。

(二)美国成人教育机构间缺乏联系

美国的成人教育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当市场中需要某种职业,各个成人教育机构就会快速做出反应,纷纷开设适当的课程,培养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的人才。但是美国成人教育的机构种类繁多,各机构之间缺少联系和沟通,其招生计划也是各机构自己制定。没有统一办理申请的服务机构,更没有预警系统,基本上都是申请人直接联系学校招生部门。这样学员会都涌向这个领域,导致培训过的学员市场饱和同时也是教育资源浪费。另一种情况是学员要申请学校时,特别是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由于各个高校之间无统一的协调机构,导致有些成人高校完不成既定的招生计划,这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美国成人教育录取标准与生源质量的矛盾

一些公立大学扩展学院或社区推广教育部门、继续教育部门都争相开设项目繁多的学历教育进修计划。由于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入学要求很低,忽视了招生质量问题,导致招到的生源质量不高。而且大部分人边工作边上课,不能保证课程学习的时间和效果,势必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使中途退学率增加,最后能真正毕业的学员数量减少。有些办学机构由于办学求“速成”,学校本身的经营也是千疮百孔,这样的学校本身招到学生质量不高,再加上办学水平有限,在这样的学校也能拿到文凭,培养学生质量可想而知。

三、美国成人教育招生制度给我们的启示

(一)制定成人教育招生法律,建立保障机制

美国成人教育的蓬勃发展,且成人教育机构的繁多,都是得益于立法的切实保证。美国各级各类成人教育的发展与相关法制规范的实施密不可分,政府陆续通过了众多的法案,对成人教育的诸多方面进行了资助和规范。但我国目前的成人教育立法工作显得十分薄弱,主要是通过政令管理成人教育,时至今日还没有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成人教育法。由于缺少成人教育的基本法,影响了各地方法规和专项性法规的法律效力。也使一些关于成人教育的规章、地方性法规等显得力不从心。

总的来说,因为没有专门的法律来保障,给成人教育招生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成人教育的发展和招生制度的改革迫切需要制度环境的支持,唯有

完善的法制才能保证形成开放、自主、灵活、公平的招生工作环境,使成人教育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因此,我国必须加快成人教育立法的步伐,国家法规制度的完善是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改政令管理成人教育为法令管理。使招生工作更加规范科学,树立良好的成人教育招生工作形象。因此,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非常必要。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管理部门要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宏观监控,使其有较为明确的法规、条例的宏观外部条件的支持。

(二)改革传统招生观念,确立服务理念

随着终身教育的发展,成人招生制度作为成人教育的入门,应作出相应调整,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满足大众对成人教育的入学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使各级各类成人教育不仅在招生制度上及时调整还要在行政管理部门在机构设置上,在机构职责的转变上,也应该及早调整,以适应急剧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需要。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规律出发,坚决脱离计划经济的轨道,自觉地纳入市场经济轨道,使成人教育招生制度有利于全民参与终身学习,有利于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我国成人教育的招生制度是为搭建我国的人力资源结构体系服务,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型社会服务,为维护社会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归根到底是为成人学员服务,所以在招生工作中也要维护学员的利益,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扩大考生选择权,降低入学标准。

(三)加强招生宣传组织管理,组建有力的招生队伍

美国成人教育的宣传可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国成人教育生源不稳定,除了人才需求预测不准外,其主要原因就是招生信息不灵。这就更需要作好招生宣传工作。通过对美国成人教育机构招生策略的认识和对我国成人教育招生宣传现状的了解,为了使我国成人教育机构服务社会的专业和资源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了解,鼓励更多的成年人进入各类成人学校中学习,扩大成人教育生源数量,就必须加强招生宣传工作,组建一支强有力的招生队伍。招生宣传工作是成人教育招生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招生工作的窗口,是考生了解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院校信息的最佳渠道,有时也是唯一渠道。正是有招生宣传才能形成源源不断的信息流,保证招生政策、办法准确地传达到招生对象之中。

成人教育招生对象或群体的面宽、分散,他们中大多数人不了解应该参加哪些专业和课程的系统学习,这就需要成人教育机构采取主动出击,改变过去那种传统式的等待求学者上门报名的守株待兔式的“官商”作风,送信息上门,主动接近他们“找米下锅”,扩大影响开拓生源。

同时成人教育机构想要扩大招生,服务于社会,就必须加大对招生的投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招生队伍,保证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总之要走出去找学员,而不是坐等学员找上门。可以借鉴美国成人教育机构招生中的一些策略,如广告和服务策略。通过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或印制宣传册,把学校开设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时数、招生对象、入学形式、上课地点、时间等等都作了详细介绍。在报名时向成人提供更优质咨询服务,不仅给成人提供了解入学信息的机会,同时也宣传学校的情况。加强成人教育机构招生宣传,让更多的人懂得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就业与转岗出现了困难、技术创新中遇上了阻力等,都能通过继续教育得到解决,使之自觉地、主动地参加成人继续教育的学习。

(四)赋予成人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

美国在强调成人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教育的个体功能,既努力满足社会需求又满足成人学生的不同实际需要。既办有不发毕业文凭的培训教育,又有发放学历证书的学历教育,办学非常灵活。而我国虽然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但在教育领域,至今计划经济的色彩仍然很浓,尤其是招生工作中的指令性计划仍然延续。目前我国成人招生制度在招生计划、办学层次、专业设置等方面,政府的权力过于集中,统得过死,限制太多、包得过宽,招生计划缺乏市场调节。同时学校无办学自主权,养成了对政府的依赖性,导致缺乏竞争意识,难以积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成人高校招生只能在上级划定的框框里面转圈,致使办学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脱节。

借鉴美国搞活成人教育的成功经验——简政放权,它能较好地调动地方及各个方面办学的积极性。应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招生管理机制,改变国家统一计划招生的体制,实行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相结合。改变以往依靠指令性计划调节回应社会人才需求的滞后状况,调动学校办学的积极性。扩大成人高校的招生自主权,逐步将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管理权限转入成人高校。扩大成人高校招生自主权成为招生制度改革的关键,也是成人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必要前提。作为成人教育的主管部门的教育部,必须进一步加大成教招生体制的改革力度,下放招生计划审批的权限,充分发挥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社会团体和高校支持成人教育的积极性,把主要精力放在宏观指导和办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估方面,使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全国的方针政策,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安排本地区的成人教育办学层次与招生规模。依据各个院校现有的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进行有效控制,并作出合理安排,尽可能避免重复设置。使招生计划既要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又要适应学校教育规模的发展,真正实现招生计划由国家教育部管理逐步下放到地方管理的管理体制。因此,要改革我国中央集权制的成人教育管理体制,逐步扩大学校面对市场需要自主办学的管理权,加大地方在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办学的自主权。

(五)改革成人教育招生考试形式,实行开放注册入学制

美国从一般的成人基础补偿教育到提供副学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本科学位和研究生学位的学历教育,对学生入学没有严格的资格审查和入学考试,但是要拿到毕业证书顺利毕业,还是需要努力学习的,因为毕业资格审查相当严格。我国非学历培训,职业培训尚不发达,学历教育中除了广播电视大学可免试入学外,成人高考一直是成人进入成人高校的门槛。现行的成人高等教育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是20多年前为规范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维持高等教育的精英属性,选拔优质生源而设立的严格的入学考试。然而成人教育要以成人为主要教育对象,是大众型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考试难度系数过大,拒绝了那些离校多年,实践经验丰富的成年人。因此,我们有必要改革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借鉴美国的做法,实行“宽进严出”的开放式招生政策,降低入学门槛,为广大成人提供方便的继续教育机会。

成人教育的招生对象主要是社会各行各业的成年人,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与工作经历,对学习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要取消全国统一的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招生考试形式需要切实针对成人考生的这些实际情况进行改革,不能采用一种固定

的考试形式来检测所有的知识,不能将成考成绩作为评价录取的唯一依据。权力下放以后,各成人高校也可以自主组织招生入学考试,根据课程的特点来采用不同的考试形式,改变以单一的“笔试+闭卷”的考试形式,引进闭卷、开卷、口试、面试等多样化考试方式。降低入学门槛甚至不设置门槛,尽可能多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机会,最大限度地促进成人发展。

成人学校可以采用有限开放注册制,或实行开放注册入学制,为更多的人提供学习机会,实现成人教育机会均等。同时实行注册入学也是解决成人高等教育生源不足的现实措施。但入学要求放低以后,成人高校就要把好质量关,毕业资格机制从现行“严进宽出”模式彻底改为“宽进严出”的模式。实行真正的没有固定学制的学分制,不拘泥于固定的学习年限,对无法坚持学习的学生,允许中途离校,一旦想回校继续学习时,原来获得的学分仍然有效,从而激发成人高校应有的活力和效率,以达到服务社会、服务考生为最终目的。

(六)推行多种所有制办学,放宽招生范围

美国成人教育招生的对象层次多,范围广,不仅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也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同时还招收在职职工。而我国基本是政府在举办成人教育,其他组织或个人举办成人教育的较少,特别是非学历成人教育机构,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处于“国有政办”的垄断格局,整体举办成人教育的热情不高。且成人高等教育招收学员时对生源身份还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导致一些成人无法满足进入成人高校学习的愿望。

当前我国成人教育的情况很难与国际接轨,为了适应成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要加速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进程,促进成人高校招生的多元化发展。开放成人高等教育市场,推进多种所有制办学。对国内成人教育机构和组织将进行办学机制重组,实现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力争占领成人教育市场的制高点和发言权。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和各成人院校要大力改善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发展以先进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加快实施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不断提高办学的硬件和软件水平,不再局限于国家投资的成人高校,而是要开放成人高教市场,同时允许社会力量参与,校企合作,国内外联合办学,国外教育资源的渗透以及远程教育的异军突起等新的办学主体和办学形式也将出现,成人高教招生将越来越来多样化,成人高教市场分割也将越来越多样化。成人高等教育管理部门要鼓励并支持青年求学深造,改革考生资格审查制度。如取消应届专科毕业生报考专升本的限制,放宽报考对象和工龄的限制,允许应届和往届高中毕业生报考各类成人高校等,扩大成人学校学生来源,满足人民大众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使成人教育面向每一个成人。

责任编辑:姜雪

作者:王 平 张响学 刘 晟

国外招生模式成人教育论文 篇2:

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困境探析

摘 要:近年来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冰点,生源的质量和数量呈现出普遍下降的趋势,严重影响到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就目前成人高校招生困境的现状、原因,从社会和成人高校等角度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成人高等教育如何走出招生的困境作了探讨。

关键词:成人教育;招生;困境

收稿日期:2006—04—13

作者简介:乔仁洁(1979-),男,山东即墨人,曲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现状分析

(一)生源数量不断下降

普通高考的落榜生曾经是成人高考的重要生源,但近年来随着普通高考录取率的逐年提高,成人高考的生源随之出现萎缩,不仅数量逐年减少且质量也有逐年下降的态势。各成人院校为了生存普遍采取降低入学门槛、盲目扩大招生数量等措施,造成了招生工作的无序竞争。在2005年成人高考录取工作结束时,甚至出现了单科不足10分照样被录取的现象。以至有的老师感叹“成人高考生源枯竭,考试就成了走过场,没有什么意义了。”

(二)招生计划缺乏灵活

在我国逐步进入市场经济的今天,成人高校的招生计划仍然与普通高校一样有着严格的计划性,而未看到成人学员的流失率大,录取人数与毕业人数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的现实。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既存在成人高校招生困难的现实,与此同时也存在许多有意于参加成人高等教育的考生因名额所限而被拒于成人高校大门之外的现象。

(三)考试内容难度较大

自1986年国家对全国成人高考实行统考以来,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所不同的只是考试的难度越来越大。对于长期离开校门的在职从业人员来说,单纯的文化课考试不能反映他们的整体素质,只会成为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屏障。因此在报考的过程中许多考生因考试科目太多太难,而放弃原有的报考计划,或是选择其他的教育方式或是直接放弃,致使一部分生源在报考的过程中流失。

(四)考试组织无序混乱

在考试过程中各组织单位为维护各自的利益而疏于管理,有个别院校为争夺生源甚至为考试作弊大开方便之门。各种违规现象充斥于成人高考的整个过程之中。上千“枪手”的集体跨区作业的现象已不止一次的出现。对于考场

设置、监考人员选聘、考场管理等考务事宜,有关部门更是缺乏研究和调查。

二、对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目前的成人高等教育招生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既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有关,同时也与成人高等教育自身因素密不可分。对于各种问题若不加以彻底的分析,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将难以步入正轨。

(一)社会因素综合分析

1.社会关注

成人教育特别是成人高等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曾做出巨大贡献,满足了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望,为社会发展培育了一大批人才,但当前社会各界对成人教育的关注远远不够,特别是当前成人教育正处于关键转型期。目前政府对成人高校的投入普遍不足,致使许多高校在为维持日常开支而大费脑筋。具体到成人高校招生工作中,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未单独召开过成人高考考务会议,没有针对在成人高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过专题研讨,致使一些问题未得到及时解决而愈演愈烈。

2.社会需求

自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毕业生逐年增加,而相应的工作岗位需求却并未增加,相反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经济体制转轨的进行等造成了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致使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近年来由于成人教育只重创收轻管理、重招生轻教学等,导致成人教育质量有所下降,成人高等教育文凭不被认可。企业不认可,学生就业难,也造成了成考含金量和美誉度下降,生源自然成问题。生源少,门槛自然低,入学生源整体水平自然差,教育管理和毕业生水平自然受影响。

3.社会影响

近年来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考生在选择成人高校时,首先到学校咨询课时问题,若发现学校每次上课要记考勤,监考又比较严,便直接转向报考其他学校。现在的确有一部分学校疏于管理,部分考试点监考疏松以迎合这些考生的需要。有的学生为了混文凭,希望学校管理越松越好,而真正狠抓教学和管理的高校在此环境中便难以“艰守阵地”,否则将要面临生源枯竭的危险。

4.行政管理

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厚此薄彼,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招生方面。目前成人高考招生工作处于一种相对混乱的状况,与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不到位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往往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普通教育中而对成人教育则“放任自流”。一方面目前在办学、管理等方面做的较好的学校苦于严格的招生名额而不能扩大规模形成品牌效应;另一方面许多师资、办学资质等都未经过严格审查的学校充斥于成人高等教育市场,造成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给考生的报考选择造成困难。

(二)成人高校因素分析

1.应对变化反应滞后

在社会政治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成人高校的反应明显滞后。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仍大都套用全日制普通高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没有体现新时代的要求。教材内容陈旧、应用性差,不适合成人学生自学。教学方法简单,课堂气氛不活跃,师生教和学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很多有志于接受成人教育的学生,在具体了解成人教育的现实情况后而“望而却步”。

2.自我认同分歧依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成员的各方面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信息化时代即将到来之即,成人教育原有的功能和作用已不能适应这一发展。人们对成人教育的认同度也在不断下降。在成人高校内部,许多成人高校领导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以及发展趋势认识模糊,方向不明确,仅仅将其列为创收的部门而非正规教学部门。在实际招生工作中表现为招生只管招而无暇顾及教,忽视教学管理和教育投入。

3.办学宗旨经济抢先

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讲求规模效应,一些普通高校盲目扩大成人高考的招生名额。而在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在大规模扩招后原来的教育资源必然会匮乏短缺,甚至连基本的课堂教学和实践实习环节都难以保证。这种只注重经济利益的短视做法必然会为成人高校自身的发展埋下隐患。与此同时又有部分学校存在招生难、无生可招的现象。

4.内部管理漏洞百出

成人高校自身的管理机制不健全。由于生源的起点低,再加上教学过程中的管理不到位,甚至为了留住生源而降低教学要求,造成了成人高校学生毕业后竞争力不强,单凭一张成人高等教育的文凭而无实际能力很难敲开用人单位的大门。与此同时成人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管理跟不上,缺乏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致使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无法与普通院校毕业生相抗衡。

三、成人高等教育走出招生困境分析

(一)社会整体高度重视

应该说我国政府对成人教育工作从建国初至今是重视的,特别是上个世纪整个社会对扫盲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都投入了巨大的关注和支持。成人高等教育在此时期也得到了较大发展。但目前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部门对成人教育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整个社会缺乏一种高度重视和关注的舆论氛围而将注意力几乎都放在普通教育身上。在普通高考中出现的警车接送、全城“戒严”,整个社会都围着普通高考转的现象,目前在成人高考中还从未出现过。与前者轰轰烈烈的场面相比,在成人高考时整个社会显的“冷清”很多,这与成人高等教育所具有的为社会发展直接输送大批人才的职能地位明显不相称。

(二)教育系统统一认识

目前,整个教育界对成人教育的认识各种各样,其中不乏对成人教育的各种误解。在普通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后,更有甚者提出在新世纪完全可以取消成人高等教育。即使在成人教育内部也存在较大分歧,有的就因目前的招生现状而对成人教育失去信心,对其发展研究的积极性大大降低。我国在《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我国实行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在国外成人教育办的如火如荼时,我们在审视当前的困难时不妨借鉴一下国外的有益做法。因此成人教育理论界有必要加强成人比较教育研究。成人高等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潜力必将随着终身教育的方兴未艾而大获发展。

(三)成人高校狠抓管理

目前,成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重创收、轻管理、办学条件拥挤、教学质量下滑等现象的出现使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含金量疑心重重。成人高等教育要在社会中要重新确立威望,吸引住生源需要狠抓自身内部的管理和改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成人高考的生源质量好、选拔性高能够成为不折不扣的选拔性考试,即使是高考落榜生也要努力复习才能被录取,是与其过硬的管理和教学质量分不开的。管理出效益,管理来生源,管理是成人教育自始至终的生命线,也将是走出目前招生困境的“法宝”。

(四)教育理念不断创新

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曲曲折折走过了几十年,其中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继续加以借鉴,但同时对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很多不足和缺陷也要勇于改革和创新。目前,世界成人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终身教育时代,而相比之下我国的成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沿用扫盲教育、岗位培训等教育思想模式。在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方面,应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借鉴国外的远程教育和多媒体教学,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之路。通过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扩大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范围,使有志于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都能够接受令其满意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当前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者应实现办学思想上的创新和突破,特别是在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应抓住这一机遇,将招生工作落实到农村基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新一代农民。创新是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不断地创新,成人高等教育才会在新世纪赢得属于自己的新天地。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为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作为国民序列考试,与其他社会学历考试相比更具优势,社会对其的认可度更高。目前成人高校在招生中所遇到的困境只是暂时的,但成人高等教育要继续向前发展,就必须解决好现存的各种问题,必须回归到成人教育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应在借鉴国外有益做法,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实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1〕潘爱珍.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1,12.

〔2〕韩琼.关于改革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1,9.

〔3〕马松庭.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5,1.

〔4〕甘蕊.论成人高等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 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3.

〔5〕孙治河.完善成人高考招生制度提高教育质量〔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5.

〔6〕李永淘.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的历史回顾与理性思考〔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4.

作者:乔仁洁

国外招生模式成人教育论文 篇3:

国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的试点及反思

摘 要:上世纪末以来,国外主流的技能人才培养理念开始为我国所接受,德国“双元制”、日本“丰田教学模式”、国际劳工组织的“MES模式”、英、澳等国的“现代学徒制”等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引进至我国并进行试点。多年来试点推广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同时也存在试点学校师资不能完全适应、大面积推广困难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为我国现阶段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了制度建设、师资保障、资金投入、环境优化等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双元制;丰田教学模式;MES模式;现代学徒制;教育试点

作者简介:向丽(1971-),女,湖南澧县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刘晓欢(1957-),女,湖南湘乡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发展。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高深工作知识与高职人才培养基本问题研究”(编号:2012D032),主持人:向丽。

上世纪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百业待举,经济建设急需大量高素质的基层劳动者。随着国门的开放,高层领导陆续出访西欧,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各种信息纷纷传入国内,国外主流的技能人才培养的理念开始为我国所接受。在国家政权机构的直接推动下,以德国“双元制”为代表的几种典型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在我国各地试点,30多年来,这些模式的核心理念一直在影响着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2014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再次提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抚今追昔,回顾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尤其是借鉴国外先进模式的实践历史,有必要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为后来者指明前进的方向。

一、国外典型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点简介

(一)德国“双元制”及其特点

“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所谓双元,是指职业教育的实施地点有两个,“一元”是传授与职业有关专业知识的学校;另“一元”是学生能接受职业技能方面专业培训的具有办学资格的企业[1]。“职业性原则”是“双元制”遵循的重要教育教学原则,与其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德国“双元制”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它培养的是整个职业所需要的技能,而不是零碎的或片面的技能[2],企业本位是“双元制”的核心。

“双元制”是按“新社团主义”的规范组织的,在“双元制”中,政府、工会、行业协会以及学校,通过协商的方式,对“双元制”的实施达成了一致意见,以法律的形式形成了相对完整、明晰的规范体系。在宏观层面,德国“双元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1969年的《职业教育法》将学徒制整合到职业教育系统中,2005年,在总结多年立法经验上,又颁布并实施了新的《职业教育法》。在中观层面,《职业教育条例》和《框架教学计划》,构成了全国层面的专业教学指导文件的体系,使企业培训与职业学校教学有章可循。在微观层面,各州的教育与文化事务部对职业学校的教学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3]。

(二)日本“丰田模式”及其特点

所谓“丰田模式”,是指1989年中国汽车总公司、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金杯汽车公司合作建立的中国汽车工业丰田金杯技工培训中心所采用的技工培训的方式、方法[4]。

“丰田模式”为了训练学生基本功,提高学生基本技能,专门设计了系列的实习课题。“丰田模式”教学时间的安排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比为1∶2,理论教学紧密服务于实习教学[5],丰田金杯技工培训中心中方教师根据日方提供的教学大纲,开发了专业课教材和专业基础课教材。这些教材的特点是内容围绕实习教学展开、侧重基本原理与基本概念的叙述及应用、不太强调理论的系统性。

“6S”管理是丰田模式的精髓,是丰田汽车制胜的法宝。“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始终贯穿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丰田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广泛开展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丰田金杯技工培训中心一直坚持对学生进行长期训练,每月都要对实习教学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安全检查,提出限期整改的意见,并责任到人。

(三)国际劳工组织“MES模式”其特点

MES是英文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的缩写,是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先进的培训模式。国际劳工组织于70年代初组织了一批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并借鉴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开发出这种模块培训法(MES)[6]。

MES在职业技术培训系统观的基础上,运用“模块组合”的设计思想,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实施教学。MES采用岗位工作描述表的方式,确定岗位应该具备的全部职业能力,然后根据不同的工作职能划分不同的工作任务,每项工作任务作为一个模块,最后分析每个模块的实际需要,确定出完成该工作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技能,每个单项的知识和技能称为一个学习单元(简称LE)。MES突破了传统的以学科为系统的培训模式,建立起了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体系的新模式,这就使得职业培训更加贴近实际,缩短了培训与就业的距离。

(四)英、澳“现代学徒制”及其特点

综观当前世界职业教育的研究,人们一般将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纳入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学徒制形态统称为“现代学徒制”[7],例如处于英国政府技能开发战略核心地位的“学徒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等。具体而言,“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方式,这一培养模式的建构,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目标,以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为纽带,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形式,促进学校、行业、企业的相互参与与深度融合。

“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已基本脱离“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传统职业教育模式,该模式的运行,首先要基于对所从事职业岗位进行细致的职业能力分析,其次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进行课程设计及行动导向的教学,“学练做一体化”模式教学的理念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程教学内容选取更加结合生产实际,并充分吸纳了“师傅带徒弟”时“所学即所用”的易于接受的优点,建立在校企专家共同研讨的集体智慧之上的系统设计,较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形式更具科学性。

二、国外典型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背景与取得的成效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上述这些典型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纷纷试点。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项目的开展,国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更是广泛推广,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关注。本文重点关注“试点”的因由、初期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反思。

(一)“双元制”的试点背景与取得的成效

1.我国试点“双元制”的背景。1983年10月中国教育部与联邦德国教科部签署了中德教育合作《备忘录》,上海电子工业学校(现为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湖北十堰汽车技工学校(现为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武汉湖北啤酒学校(现为湖北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现为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确定为首批执行中德合作项目的示范学校。1985年5月,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经商有关省市,确定苏州、无锡、常州、沙市、沈阳和芜湖6个城市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先行试点。1989年4月中国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批复无锡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试点方案并指出“方案基本可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2004年1月,湖北省教育厅、东风汽车公司与德国签署《教育与合作备忘录》,2006年2月在十堰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建立中德高等双元制学院。随后,中国轻工业部、湖北省教育厅与德国合作。在1988年湖北轻工业学校(现为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的湖北啤酒学校基础上,进一步与武汉工业学院联办中德啤酒学院,中德职教合作扩展至高等职业教育领域[8]。

2.“双元制”试点取得的成效。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促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验》综合报告和20世纪90年代活跃在职教界的学者们发表的论文等资料显示,我国借鉴“双元制”模式,经过10多年的推广实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具体如下:

第一,“能力本位”的思想为职教界普遍接受,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得到改观。经过多年的“双元制”试点实践,根据试点实验单位、研究机构学者所提供的大量实验材料证明,中德合作试点“双元制”的理论假设得到了验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具体表现在:根据社会与企业需求,确立了“能力本位”的新型人才培养规格;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调整了课程结构,合并相关课程,强调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应用性。试点期间,据当时的研究人员统计,“双元制”试点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变原来我国技工培训的理论与实践50%:50%的比例为30%:70%[9],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得到了推广。

第二,学生职业基础进一步拓宽,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欢迎。据当年国家教委职教司李渝红的撰文介绍,从六个试点城市几届毕业生的综合考核成绩来看,实验班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普遍高于普通职业高中和普通技校的学生。“已毕业的一、二届学生100%都达到三级工的水平,68.3%的学生能达到四级工水平,还有9.1%的学生能达到五级工水平”[10]。“双元制”试点学校的学生不仅专业技能过硬,而且纪律严明,企业精神突出。据沙市、芜湖、沈阳等地实验学校的介绍,企业争相来校录用毕业生,并安排在重要工作岗位。

第三,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增强了企业参与意识。通过实验,试点学校的教师们改变了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的教育观念,按照实习教学、技能培训为主的原则,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大纲,编写实习实训教材。教师通过参加培训,教学法方面的知识、技巧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双元制”的试点所带来的良好教学效果,引起了试点企业极大的兴趣,沙市、无锡等地的企业从经费、设备、实训场所等方面给予了试点学校极大支持[11],“双元制”的试点试验,在很大程度上唤醒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

(二)“丰田模式”的试点背景与取得的成效

1.我国试点“丰田模式”的背景。我国借鉴“丰田模式”始于1989年,由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牵头,沈阳金杯汽车公司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达成合作办学的意向,中日双方签署在中国沈阳建立“中国汽车工业丰田金杯技工培训中心”的合作文件。1990年至2010年期间,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向中国汽车工业丰田金杯技工培训中心进行了7期无偿援助培训[12]。援助内容主要有:实训教学文件,包括实训教学标准、实训教学计划、实训教材等有关教学资料;实训设备,包括普通金属加工机床、数控设备、汽车等;中方实训教师到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接受培训;日本专家到丰田金杯技工培训中心进行现场实训教学指导,日本丰田职业教育模式就此开始引进我国。

2.“丰田模式”试点取得的成效。通过借鉴“丰田模式”,试点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丰田教学模式的“训练三阶段、四部教学法”在实习指导教师中得到充分的运用。通过实施“丰田模式”,试点单位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以沈阳丰田金杯汽车学校为例,在引进日本丰田职业教育模式的20多年时间里,在各级各类的技能大赛中,学生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据当时的研究人员介绍,金杯技工培训中心“3届毕业生考工定级中,96名毕业生中有7人通过了6级工考试,被定为6级技工,30人通过了五级工考试,被定为五级技工,其余全部通过了四级工考证被定为四级技工”[13]。

(三)“MES模式”的试点背景与取得的成效

1.我国试点“MES模式”的背景。1978年改革开放后不久,劳动部培训司引进了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职业培训的技能模块MES课程。从此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逐渐改变了课程理念,形成了“职业教育课程应从工作需要出发,而不是以存储知识作为课程开发的起点”和“职业教育按其工作步骤划分为不同的模块,通过模块的叠加来完成的灵活的模块化课程”。自从1987年10月中国劳动部聘请专家在天津、上海举办研修班开展MES模式培训以来,MES模式在天津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沈阳大东区职业学校、首都钢铁公司技校等地得到推广应用[14]。

2.“MES模式”试点取得的成效。30多年来,“MES模式”在职业院校以及各技工学校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发挥着它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体现在:

第一,“MES模式”有效提升了技工学校、职业院校学生的操作技能。自从“MES模式”介绍至我国以来,一些技工学校、职业学校采用“MES”的理念开发课程,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例如沈阳大东区职业学校、首都钢铁公司技校自1989年开始采用MES进行车、钳工就业前培训,这些毕业生进入企业后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第二,“MES模式”广泛用于企业职工、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培训,提高了企业的用工质量。“MES模式”由于灵活性好、适应性强,目前被广泛用于企业职工、建筑行业农民的培训。例如本世纪初,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6000多管理及专业人员通过“MES模式”开展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5]。在北京、天津、重庆等地,由政府出资培训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其教学模式多是采用“MES模式”。

(四)“现代学徒制”的试点背景与取得的成效

1.我国试点“现代学徒制”的背景。我国技工学校是学习苏联经验而建立的一种将企业在岗实践与学校理论学习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态,它明显带有西方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特征,即由产业部门领导;校企合作紧密(甚至“前校后厂”、“校厂合一”),实践与理论学习的比例在1:1以上;学生免费学习还可获得一定补助。因此“现代学徒制”在我国推广的时间较为久远。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推行“现代学徒制”是伴随着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特别是在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和骨干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建设之后逐步明晰起来的。

2.“现代学徒制”试点取得的成效。近些年来,我国部分省市正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学徒制,例如江西省新余市、江苏省连云港市等。具体而言,我国借鉴“现代学徒制”其成效体现在二方面:

一是招生与招工互通,密切了校企之间的关系。“现代学徒制”下,学生入校后就能有意识的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有目的的学习和积累知识。企业招收非熟练工,能更主动地关心和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愿意为此进行投入,由此可密切和加深校企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以江西新余为例,新余职业院校与沿海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与订单就业的校企合作关系。目前,新余民办职业院校毕业生一次性推介就业率已达98%以上[16]。

二是毕业与就业对接,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现代学徒制”提倡实现“双证融通”机制。政、校、企三方合力控制,督查非法、无序招工和就业行为,严格落实“先培训、后上岗就业”准入制度。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以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学院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后,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在合适的岗位上成功就业,而且三年后大部分学生的职位得到了提升[17]。

三、国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试点学校师资队伍不能完全适应国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国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引入,对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课程结构、教学计划到教学方法等均带来了严重挑战,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等等,使我国传统的学科型的师资难以适应。表现为以下几点:

1.教师的教育理念难以转变。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实践技能的训练。据当时试点学校反映,许多教师缺少实践动手能力和必要的企业工作经验,他们习惯于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教学,对打破学科体系的综合课程、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大量的技能训练,对许多教师来说一时难以接受[18]。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培养工作的实施。

2.教师的知识、技能结构不适应新的培养模式。国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要求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体系,根据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开发课程内容,以职业活动领域为单位设置教学模块,对教师的实践技能要求高,我国的职教师资是受传统高等教育学科培养方式的影响,其知识面较窄而理论程度较深,很难胜任教学工作。这一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双元制试点学校沙市工业技校反映,“若非知识与技能都较全面的人实在是难以胜任的”[19]。

3.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国外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实习课题的设计,课堂教学的组织等等,都充分体现了“行动导向”的原则,要求教师掌握并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我国职业学校的多数教师擅长理论知识的讲授,在灵活运用多种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这势必给课程的实施带来难度。

(二)国外技能人才模式实验成本较高,大面积推广困难

无论是德国“双元制”、日本“丰田模式”、国际劳工组织的“MES模式”,还是英国、澳大利亚的“现代学徒制”,这些发达国家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实行小班化教学,职业教育机构能充分提供满足教学需求的教学资源。以德国“双元制”为例,职业学校都采用“小班化”教学,一般每个班级只有30人左右;而“丰田教学模式”强调一人一机,一人一岗,这些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对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等都非常有利。

我国职业院校长期以来投入不足,教学资源匮乏,为了节省办学成本,职业院校一般采用40人以上的大班级教学,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条件薄弱。完全按照发达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实施教学,进行教学评估,并大面积推广,有很大的难度。近些年推进“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例如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反映现代学徒制工作方式的“运作成本远远高于常规的人才培养成本”[20]。

(三)校企合作的环境不够优化

综观国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尽管它们各具特色,但它们处在同一个历史时期发展过程中, 亦有许多共同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企业联系紧密, 在生产实践中打造纯正的技能人才。而这些发达国家为了保障校企合作的有效实施,建立了依法治教的法律体系,从法律形式上完善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管理和运行,为校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反观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尽管各级政府已开始重视校企合作,但是当前我国对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规范,主要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出现,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作为教育基本法的《教育法》、部门教育法的《职业教育法》,以及《劳动法》等都只是原则性地提出了工学结合的建议。在“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一些关于工学结合的法律法规,也存在许多不明和不细之处,缺少可操作性。例如,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上海市职业学校试点“双元制”时,有专家就指出,一些工厂没有认识到“企业培训”的重要性,再加上没有相应的法律约束,学生被当成单纯的劳动力使用,影响了“双元制”的实施[21]。

四、关于历史与现实的反思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也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不断试验、修正的历史。抚今追昔,从以下几方面对我国试点国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进行反思,也许能给后来者一些启示。

(一)探索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成为我国职业院校制度化的工作

上世纪90年代初,德国“双元制”、日本“丰田教学模式”曾经风靡一时,但在90年代末期都陷入了低谷。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试点试验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体制特点,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强力推进下,项目的引进与展开都进行得较为顺利。然而一旦失去了课题经费和特殊政策的支持,失去了管理层与媒体的深度关注,试点学校和地区普遍出现“实验后的迷惘”,教育教学又恢复了原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依然存在。

反思历史,笔者认为,探索“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职业院校而言,不应仅仅只是一项政策引导下的工作。职业教育只有深刻认识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深刻价值,通过制度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固化为职业院校的常规工作,成为职业院校的长期工作任务,才能真正促进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达成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制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瓶颈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育,职业院校的教师应既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岗位实践经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始终是制约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瓶颈所在。解决这一问题,首要的是要规范职业学校教师的任职标准,严格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其次,推动职业院校课程与教学改革,培养“会教学”的双师型教师。综观国外几种典型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这些培养方式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身份逐渐明晰,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而且是学生的指导者与咨询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课堂、自主学习的探索者。借鉴国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我国职业院校可通过推动专业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遵循“做中学”的原则,引导教师掌握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与技能,提升教学能力。

(三)加大职业教育办学投入是人才培养模式推广的关键

技能人才的教育,需要各类先进的实验、实训设施。综观国外几种典型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的实践情况,其教学均要求采用小班化,教学材料要求“真刀真枪”,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它们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的投入。借鉴发达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各级政府应加大对职业院校的资金投入,与此同时,职业学校也应该探索各种“节流开源”的路径与方法,工学结合、产教结合,实现“以产养教”,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提高社会效益。

(四)校企合作的良好环境是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重要保证

建立依法治教的法律体系,使职业教育真正有法可依,是国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能在我国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以德国为例,1969年德国颁布了《联邦职业教育法》,德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双元制”的地位正式以法律形式予以确立。1981年德国又颁布了该法的配套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并于2005年、2007年先后两次对该法进行了修订。早在1964年,英国即制订了《产业培训法》作为学徒制在内的各种企业培训的主要法律依据。2009年又制定了《英格兰学徒制培训规格标准》对学徒制的相关内容又进行了补充[22]。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职业教育推进“现代学徒制”等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当前首要的任务是修订《职业教育法》,建立普适性的法律法规,确立企业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主体地位。除此,还应制定相关的配套法及实施细则。具体而言,应从经费支持、税收优惠、社会荣誉等方面着手,制订相关法规与政策,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同时明确学校、家庭、企业三方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其次,应通过立法等措施,树立行业协会的地位与权威,修订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行业协会的作用、职能及运行方式,使行业协会在经济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和在行业管理中的权威地位得以确立。通过以上种种方式,营造校企合作的良好环境,从而达到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7]关晶.西方现代学徒制研究——兼论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借鉴[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2]徐国庆.英、德职业教育体系差异的政策分析及启示[J].教育科学,2006(3):70.

[3]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3.

[4][13]舒展.丰田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1994(4):33-34.

[5]韩旭.引进“丰田教学模式”培养技能型人才[J].辽宁高职学报,2005(4):158-160.

[6]肖化移.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1999(4):26-32.

[8]姜大源.中德职业教育合作30年大事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5):7-11.

[9][11][21]成立强,雷正光.双元制,离我们还有多远?[J].职业技术教育,1994(9):6-7.

[10]李渝红.关于“双元制”试点情况的介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3(4):18-19.

[12]赵建国.日本丰田职业教育模式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1(1):60-62.

[14]刘登高.职业技能开发的一种新模式——简介模块培训法[J].职业,1994(1):29-30.

[15]陈士俊,莫云韵.企业培训课程开发模式的重构及实证研究——以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员的企业培训课程开发为例[J].继续教育,2006(4):55-56.

[16]廖茂侦.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以新余市“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为例[J].江西教育(管理版),2014(4A):27-28.

[17][20]赵鹏飞.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0):38-43.

[18]实验研究组.借鉴“双元制”模式的试点实验综合报告[J].教育研究,1997(11):3-13.

[19]宋文孔.双元制教学:汝今能持否[J].职业技术教育,1994(5):4-5.

[22]刘育锋,许竞.英国现代学徒制政策与实践考察报告[M]//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279-283.

责任编辑 王国光

作者:向丽 刘晓欢

上一篇:施工质量建筑管理论文下一篇:初中生物审美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