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管理论文

2022-04-23

2011年10月25日,中央发布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指出,要抓紧培养四种人才:“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管理论文 篇1:

美国主流国际传播教育模式探究与思考

国际传播被认为是跨越国家边界的一种传播实践活动①。伴随着全球化影响的日渐深入及新技术对全球传媒业变革产生的影响,能够熟练使用外语、知晓新闻报道业务并具备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国际新闻人才在全球市场中有着旺盛的需求。正因如此,“新型大国关系”中的中美两国均在本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体系内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安置了一席之地。

本文对美国七所著名新闻传播院系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尝试在勾勒美国主流国际传播教育的大致模式的基础上,为我国对外传播人才的培养教育提供镜鉴和参考。

一、培养方式

1.本硕专业教育:密苏里大学、佛罗里达大学

作为老牌新闻院校,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国际传播教育具备相对成熟和完善的培养模式,其培养体系主要由本硕学位教育、交换项目和实习项目三大类构成。

本科阶段,学生可在六个系(融合新闻、杂志新闻、新闻摄影、纸媒与数媒新闻、广播电视新闻、战略传播)开设的30余个兴趣领域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作为自身专业,其中包括“国际新闻”和“国际战略传播”这两个兴趣领域。“国际新闻”与“国际战略传播”的区别在于,前者重点关注国际新闻报道实践,而后者主要是关注国际视野下的战略传播,含有商科色彩。在完成了大一及大二学年的必修课程之后,对国际新闻传播感兴趣的学生可在大二下学期选择该专业领域作为大三及大四学年的专业方向继续学习。密苏里大学“国际新闻”和“国际战略传播”兴趣方向的培养方案这样写道:“下一代新闻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在全球环境中工作的能力,‘国际新闻’方向依托密苏里大学的国际声望和国际资源为学生提供海外学习的机会,与全球范围内的其他伙伴共同合作完成单一媒体及多媒体项目。”②根据学生所在的不同系别,该兴趣方向的学位由学生所在系授予,但主要管理单位是学院的全球项目办公室。以本科阶段的“国际新闻”兴趣方向为例,学生需要获得31至35个与新闻专业有关的学分,此外还要在其他非新闻课程中修26至29学分(本科学分总额为120学分)。

除了学位教育以外,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还开设了双学位课程及各类交流、交换活动。成立于1994年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全球项目办公室为学生提供了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丹麦、日本、新加坡及澳大利亚等国在内的交换项目和部分国家的短期实习项目。

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覆盖本硕阶段的国际传播教育不同,佛罗里达大学新闻学院未在本科阶段开设国际新闻传播专业,其在硕士阶段开设“国际/跨文化传播”专业,该专业要求学生至少修够36学分,包括学科基础课12学分、专业选修课9学分、任意选修课9学分、语言课程2学分及毕业论文4学分。其所开设的课程与我国较为相似,包括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广告、公共关系等基础学科。不同之处在于,由于美国独特的地缘政治需求,有一些课程与拉丁美洲密切相关。

此外,威斯康辛大学新闻学院也在硕士阶段开设了国际传播或跨文化传播的相关方向,其要求学生至少修满30学分的课程。

2.跨国硕士双学位教育:哥伦比亚大学、南加州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的国际新闻传播教育主要以硕士双学位形式展开,同样不涉及本科阶段。目前共有两类双学位项目,一类是本校双学位,即由哥大新闻学院与哥大国际和公共事务学院合作设立国际媒体宣传与传播(IMAC)双学位专业,学制两年。IMAC双学位专业主要介绍媒体与公共政策,课程围绕新传播技术的使用及Twitter、Facebook等新媒体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展开,主要课程包括数字外交、网络化政府管理等。第一学年学生可以随意选择在一所学院就读。国际和公共事务学院要求学生修满包括国际事务、国际经济及统计等在内的共计30学分课程,新闻学院则要求至少修满37学分,双学位总计必修学分为67学分。

另一类是跨校双学位,主要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与巴黎政治大学及与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合作设立的双学位项目。这类双学位项目反映了21世纪全球新闻业的特点,旨在帮助学生在全球视野下以美国的视角和国际的视角获得高层次的训练。作为第一个美法间的新闻双学位项目,哥伦比亚大学与巴黎政治大学的新闻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在纽约和巴黎两座城市学习和新闻实习的机会,该学位要求学生熟练使用英语和法语、掌握新闻报道的技巧并能够在独特的全球背景下进行职业规划。该项目竞争非常激烈,每年只有10名学生(哥伦比亚大学和巴黎政治大学各选拔5人)能够获得学习资格。与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的双学位项目要求学生首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硕士学位后才能申请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的第二学位,学生在约翰内斯堡将获得南非新闻媒体的实习机会,该学位的限制人数也是两校各5人。

类似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跨国办学模式,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新闻学院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合作开设了两年制的全球传播硕士双学位。根据培养方案,该专业旨在研究全球化与媒体进行组织、生产、消费和再现的关系过程,并为学生提供在洛杉矶或伦敦当地媒体的实习机会以帮助学生为更高层次的媒体职业发展做准备。学生第一年可以选择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修4门核心课程和两门选修课程并完成一篇专题论文的写作,第二年在安纳伯格新闻学院选修4门课程,完成一项媒体实践并完善之前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所撰写的专题论文。

3.课程教育:西北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

美国中部新闻教育重镇西北大学麦迪尔新闻学院并无专门的国际传播专业,而只在本科和硕士层面开设与国际传播相关的课程。如一门名为《国际新闻:聚焦南非》的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南非的新闻媒体概况并为日后致力于从事(南非)健康传播研究的学生做知识铺垫。不过,西北大学有一个与国际新闻传播教育有关的研修项目——“全球居留项目”(Global Residency Program),入选该项目的学生在硕士阶段的第5季(硕士一般为4季12个月,该项目为可选择项目)利用10到12周的时间在海外国家居住并体验参与当地新闻媒体的工作,然后完成一个独立的调查研究,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海外新闻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并获得新闻实践技能。

另外,北卡罗来纳大学新闻学院也并未在本科和硕士阶段设置国际新闻传播专业,但课程体系中包含有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的课程,如《全球传播与比较新闻》课,主要通过相关理论解释全球新闻传播的规律,以及社交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在新闻传播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特点

通过上文的分析,不难发现美国主流国际传播教育模式存在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培养方式多元化。国际传播教育的开展既有面向本科也有面向硕士的学位教育(主要以硕士为主),也有各类交流项目和实习项目。尤其是多样的交流项目和实习项目是美国高校国际传播教育的一大特点。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和佛罗里达大学新闻学院在培养方案中都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到海外交流学习,西北大学麦迪尔新闻学院在硕士第一学年结束后设立的“全球居留项目”更是为有志从事国际新闻传播的学子提供了深入了解国外社会和体验当地媒体工作的机会。此外,国际传播的学位教育课程体系也较为丰富多元,从学科基础类课程到专业选修类,从语言课程到整合课程,基本覆盖了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特别是面向毕业生开设的整合课程一方面帮助学生系统回顾梳理所学知识理论,另一方面也通过指导实习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日后工作。

第二,全球精英色彩显著。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和南加大安纳伯格新闻学院在内的一些院校开设了跨国硕士双学位,其主要模式为,第一学年在一国接受系统的理论学习,第二学年在第二国参与当地媒体的实习并撰写毕业论文或完成毕业设计,最后获得两国授予的学位。以跨国硕士双学位项目进行国际传播教育具有较强的地域针对性,同时表现出浓厚的精英化色彩。例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与巴黎政治大学的双学位直接针对纽约和巴黎的新闻媒体,学生需要熟练运用英语和法语两种语言在两个城市进行新闻报道工作,而该项目每年只招收10人,竞争异常激烈,精英教育色彩强烈。

第三,辅以丰富的通识课程资源。注重通识教育是美国国际传播教育的显著特点,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为例,其要求本科学生选择非新闻类课程的学分数为26至29分,而新闻专业课程的学分数为31至35分,两者学分要求基本接近,这表明,通识教育受到了和专业课程一样的重视。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要求学生储备有关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丰富知识,并在全校范围内提供了40余门通识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此外,学院建议学生选修的通识课程还具有前沿性特点,例如《伊斯兰与西方》《艾滋病的全球政治》《今日世界青年》等课程与当今世界的主要国际议题密切相关,这些议题既是国际新闻报道的重点领域也是国际传播研究的热门话题。

三、思考

不同国家的新闻教育模式通常反映着国与国之间新闻实践的不同传统③,国际传播教育也自然映射出不同国家在全球传播时代所秉持的不同理念。尽管有研究显示,伴随着中西方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借鉴和融合,新闻教育在某些方面也表现出了标准化特点④,但在我国独特的对外传播需求和格局的影响下,国内主流高校国际传播教育与美国还是呈现出了“相似中有差异”的特点。

首先,在学位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两国的国际传播课程体系和学分要求基本类似。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的培养方案,与密苏里大学和佛罗里达极为相似,既包括史论、研究方法和基本业务课程在内的学科基础课程,也包括国际新闻传播业务的专业课程及其他通识类选修课程。在学分要求上,人民大学要求35分,与佛罗里达大学的34学分要求接近,略少于密苏里大学的40学分要求。不同之处在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专业课程在业务和理论上有明显的区分,如学生可以在“国际报道”(纸媒和广电媒体的国际报道业务)序列和“国际传播理论”(信息控制、传播理论、媒介批评等)序列中选择一个序列;而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专业课程设置操作导向性明显,仅有包括《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等在内的少数课程涉及理论研究。

其次,在海外交流与合作办学方面,美国高校的国际化办学色彩显著。国内新闻院校近年来也在强化国际化办学模式,但项目和规模普遍较小。目前国内新闻院校国际化办学特点突出的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均与欧美一些高校的新闻院校合作设立了交流项目及相关工作坊项目。

最后,从实习环节的设置上看,中美两国均十分注重国际传播人才的海外媒体实习锻炼,不同之处在于我国的国际传播媒体实习机制具有较为明确的政策指向和计划性特点。从2009年开始,中宣部、教育部依托国内六大主流媒体机构与部分高校联合培养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并为学生提供该六大媒体的海外实习机会。2015年,来自人大、清华和传媒大学的20余名国际新闻传播硕士参与了我国部分主流媒体在北美、拉美、欧洲、非洲等地驻外记者站的实习。由于启动时间较短,这一机制的实际效果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评估。

总体来看,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理念方面,中美两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均旨在打造具有宏阔的国际视野和扎实的业务能力的全球传播精英。但在具体的培养方式上,中美两国较为不同,我国高校更注重学生业务课程的学习和在主流媒体的海外实习经历,目标指向培养为国家的对外传播事业贡献力量的优秀人才;而美国高校的培养方式相对较为多元,如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全球项目办公室所宣称的:“为本院学生和教师提供国际新闻实践的经历、训练拓展其他国家记者的业务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强化新闻教育并促进对于国际媒体的调查研究。”⑤这其实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美国和中国尽管同为世界范围内经济体量和政治影响举足轻重的大国,但国家发展的目标和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作者供图)

「注释」

①Fortner, R. S. (1993).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History, conflict, and control of the global metropolis. Wadsworth Pub. Co.

②International journalism (interdisciplinary). http://journalism.missouri.edu/ programs/undergraduate/junior-senior/areas-study/international-journalisminterdisciplinary/.2015年10月19日访问。

③Kevin Grieves (2011). TRANSNATIONAL JOURNALISM EDUCATION. Journalism Studies, 12:2, 239-254.

④FR?HLICH, ROMY and HOLTZ-BACHA, CHRISTINA (2003).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Germany: a wide range of different ways”, in: Romy Fr?hlich and Christina Holtz-Bacha (Eds),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Cresskill, NJ: Hampton Press, pp. 187-205.

⑤MUJA. http://www.mujournalismabroad.com. 2015年10月18日访问。

作者:常江 杨奇光

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管理论文 篇2:

关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1年10月25日,中央发布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指出,要抓紧培养四种人才:“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当前,我国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已经刻不容缓,那么,目前我们的人才培养状态究竟如何?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们又需要如何改善和加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适应文化走出去和提高国家软实力的要求呢?

一、培养状况

我国国际传播专业设立于1983年,是在中宣部建议下,经教育部同意设立的一个二级学科(当时称国际新闻专业),自复旦大学、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科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开设以来,已经走过了28年。然而,我国国际传播专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1997年之后,因学科调整,教育部又将国际传播专业划为新闻学下面的三级学科。尽管如此,国际传播专业作为一种发展模式一直保存下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许多院校开设了国际传播专业,有的学校(如中国传媒大学)还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生的完整培养体系,这些学校培养了数千名本科生、数百名研究生和博士生,积累了可贵的教学经验,还摸索出了一套符合中国环境的国际传播教学模式。

当前,我国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架构:在本科培养层次,形成了三个教学环节和六大课程类别。三个教学环节是课程学习环节、新闻传播实践和科研训练环节。六大课程类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研究方向课、专业必选课、本专业及相关学科课程以及本科阶段主干课程。其中,除公共基础课是所有专业共同覆盖的课程外,其他课程类别均以培养国际新闻专业人才为目标而开设的课程。此外,为适应新形势下我国对外传播的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的规划和统一部署,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于2009年成立了国际新闻后备人才培养班,增设了海外媒体实践和西方国家新闻报道与写作(英文)等更高层次的课程培养目标。

在研究生培养层次,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硕士生有四个研究方向,即国际新闻史论、国际新闻业务、国际新闻与跨文化及国际媒体研究;博士生有两个方向,即国际问题与新闻报道和对外新闻传播。

二、成绩与问题

过去20多年是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新闻传播学科的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国际传播人才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及对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我国各新闻传播院校与国外的教学和科研合作项目数量大幅增加,合作层次也越来越高;国际传播人才不仅符合了最初“培养更多能从事国际报道的新闻从业人员”的培养目标,更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在经济、金融、财会、教育、科技、文艺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实践表明,国际传播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可以胜任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和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体的工作,可以胜任为中文媒体(对内报道),和英文媒体工作(对外报道);还可以担当驻外记者工作、公关、广告和政府部分新闻工作。

然而,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还面临着若干问题。

第一,缺乏明确的专业设置。虽然目前开设国际传播专业的院校很多,但由于在教育部的培养目录中没有这个明确的专业,它们有的挂靠在英语语言专业名下,有的挂靠在新闻专业名下,还有个别的在中文专业名下,这对国际传播专业的发展不利。

第二,培养目标不够清晰,特别是研究生培养。国际新闻专业研究生应培养契合中国和国际环境要求的高层次、具有较高价值追求的、有较强国际传播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应适当多元化。但是目前,我国传播专业在本科阶段主要是新闻+外语+国际政治的通才教育,而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更加倾向于新闻实践层面。

第三,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层次性不足。研究表明,国外一流大学类似专业更加倾向于新闻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而我们目前设置的各类课程中,操作层面较多,新闻价值伦理的培养较为薄弱,而研究生层次以新闻传播为主,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不足。

第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够。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国际传播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而目前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与实践结合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缺乏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的导师和专业专家团队,缺乏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教学团队。

三、对策建议

第一,设立独立的国际传播专业,建议恢复国际传播二级学科。与其他新闻学或传播学专业不同,国际传播专业具有很强的复合型专业特点。作为独立的专业将有助于为我国国际传播事业输送具有新闻素质、能熟练应用外语,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全能型的国际传播人才,为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软实力”提供人才基础。而且,国际传播作为独立的专业设立还将有助于对该专业的规范,形成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培养模式。

第二,修订培养目标,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和培养体系,满足社会对多层次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要注意强调三点:其一是契合中国和国际环境要求;其二是高层次及较高价值追求;其三是广义上的国际传播实践能力。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国家利益尚存在较大的区分与冲突,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国家利益观念和政治敏感性应该加强而不是削弱,对于国情和国际环境的熟悉与关注,应当是国际传播人才的重要素质。在培养层次上,本科教育应该是新闻传播、外语、中西文化及其他相关知识的国际通才教育,以基础知识为主,辅之以实践及科研能力的训练;硕士生层次应更加专业化,在实践型和理论型划分的基础上,增加财经类、时政类、管理类、营销类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博士生层次则要强调研究能力,培养思想性、研究型的高层次人才。

第三,在鼓励培养单位探讨特色的基础上,统一指导,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国际传播专业的教育特色不仅十分明显,而且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模式,但目前国际传播专业过于杂乱,应该由主管部门统一规定指导性的教学大纲,课程、教材,培养体系,国际传播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等等,以提高这一学科的专业性和通用性。

第四,面向实践一线,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目前的培养模式中普遍存在着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和实践脱节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四种方式:首先是鼓励高校教师走出校园,多参加社会实践;其次是加强外聘专家力量,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采取双导师制度,一个负责指导理论,一个负责指导实践,并设立专业导师指导小组,统一制定培养方案、导师遴选、课程设置、学生的学习及实践安排并监督实施,导师的指导应与整个培养目标相一致;其三是在研究生层次增加来自从业人员的生源,带着实践中的问题学习;其四是在教学环节中增加案例教学和实践课程,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第五,加强科研力度,探讨中国特色的思想传播。中国要想真正走出去,没有思想和灵魂不行。如果说经济走出去是靠产品的功能和价格,那么进入国际思想和文化市场则是靠产品的文化价值和意义。任何人才培养最终都是培养有思想的人,所谓大学,也并不仅仅是技能基地,而是学术和思想的碰撞之地。我们需要和国际接轨的同时,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科研力度,加强理论研究,探讨我国在国力上升过程中的话语权与传播力的增长途径,以适应我国和平崛起的要求。

作者:刘笑盈 赵卓伦

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管理论文 篇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对外传播的变迁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对外传播事业得到初步发展,改革开放后稳步推进,新世纪以来取得了跨跃式进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新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变迁与发展,可以窥见一条鲜明的发展轨迹:伴随着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国家发展道路,广播、杂志、报纸和电视四大传统媒体以及网络新媒体依次登上中国对外传播的历史舞台,我国对外传播也从一开始的“单向宣传式”传播模式逐步转向“全方位主动式”国际传播格局。本文以新中国70年对外传播事业的标志性事件为主线,以媒体技术的演进为脉络,分析了我国对外传播三个阶段的特征和趋势,并结合时代特征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对外传播发展的新趋势。

一、通讯社-电台-杂志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势力千方百计妄图封锁与孤立中国;而国内百废待兴,国家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落后。在艰苦的环境下,为了应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让世界了解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我国全力启动了对外传播事业,掀开了对外传播的历史新篇章。

(一)初創对外传播事业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提出:“保护报道真实新闻的自由”“发展人民的广播事业”“发展人民的出版事业,并注重出版有益于人民的通俗书报”。这些政策顺利启动了新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为了加强中央对新闻事业的统一领导和管理,1949年我国成立了新闻总署。随后专门负责对外传播事业的国际新闻局诞生,这标志着新中国对外传播事业正式创建。新华通讯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这一时期发挥了独特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华社逐步统一和调整全国各地机构,形成统一的国家通讯社。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华社开始着手建设世界性通讯社。1955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主席提出新华社“应该大发展,尽快做到在世界各地都能派有自己的记者,发出自己的消息。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

对外广播是当时传播速度最快的外宣媒体,在这一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邯郸新华广播电台于1949年迁往北京,后正式改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并在开国大典时实现了中国新闻史上的首次全国性实况广播。195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立国际广播编辑部,下设华侨广播科、日朝语广播科、英语科、东语科等,对外使用“北京广播电台”的呼号(即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前身,此时尚未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离)。195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面向台湾的广播节目。此后,对外广播的影响不断扩大。

1949年10月,中国外文局前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成立。随后,由外文局主管的几种对外传播杂志相继创刊,1950年创刊的以“向世界报道中国”为宗旨的《中国报道》是我国最早的外文刊物,1952年创刊的《今日中国》(原名《中国建设》)后来发展成为我国唯一一本多文种综合性对外报道月刊,1953年从事对日传播的国家级期刊《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1958年国家重点外文期刊《北京周报》创刊。这些对外宣传杂志在传播新中国、发出中国声音,增强世界对新中国的了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外宣机构和新闻机构,新中国的电影电视事业也在这个时期起步。1953年,专门拍摄新闻纪录电影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成立。1958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实验播出;同年10月和12月,上海电视台和哈尔滨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的前身)也相继成立。“立足北京、面向世界”是当时北京电视台的宣传方针。

(二)内外有别的外宣格局

这个时期,以通讯社、广播和杂志为主的对外传播媒体格局基本形成,有力支持了我国在日内瓦会议、万隆亚非会议等重大活动中的对外传播。鉴于当时的历史环境,我国的对外传播主要突出国际舆论场的斗争思维,强调以“内外有别”“宣传教育”为指导思想,对抗性和宣传味相对较浓,对外传播内容与国内传播内容有差异,因此国际传播效果受到一定影响。换言之,这一时期,我国对外传播的主要目的是使受传者同意或接受宣传者所传播的事实和理念,从而达到宣传者主观上的要求和目的。该时期的对外传播还强调学习苏联经验,在内容选择和媒体运作等方面具有较浓的意识形态色彩。外文局成立后,明确提出以出版政治理论书籍为重点,其中包括毛泽东著作、刘少奇著作、党和政府重要文献和有关国际斗争的重要文章。对外广播则围绕宣传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介绍中国革命的工作经验、宣传社会主义阵营、揭露以美帝为首的反民主阵营的危机为主要内容。

二、报纸-电视-精品图书时期

1978年后,我国对外传播事业重新步入正常发展轨道。在这个阶段,为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防止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渗透”和“和平演变”,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对外传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 对外传播事业稳步推进

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传播的主要目标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历经多次机构改革,对外新闻传播的管理机构不断发展完善——1980年党中央成立中央对外宣传小组,1991年成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92年中央对外宣传小组改名为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这一格局基本保留至今。与此同时,为了解决对外传播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中宣部和教育部推出了国际新闻教育模式,培养既懂外语,又熟悉新闻业务,还掌握驾驶等技能的复合型记者。国际新闻教育的模式因此又被称为复合型新闻教育模式。由于得到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各大媒体的合作以及北京、上海著名高校领导的重视,国际新闻教育在师资、资金筹措、设备和资料方面得到了有力保障,很快在复旦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厦门大学等高校建立起来,培养了一批对外传播骨干和对外传播媒体的领导干部。

随着基础设施的改进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一些主要对外传播媒体机构相继发展成有影响力的重要媒体。1978年,中央广播事业局下属的对外广播部改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简称“国际台”),并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分离。同一天,北京电视台改名为中央电视台。至此,国际台、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并称“中央三台”,共同担负起对外传播的国家重任。新华社在这一时期发展成为与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齐名的国际四大通讯社之一。此外,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全国性英文媒体登上历史舞台, 成为标志性对外传播事件。1981年,全国第一家英文日报《中国日报》创刊,后发展为国内外高端人士首选的中国英文媒体;1985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

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传播事业走向电视时代,并初步实现大面积对外传播。1992年以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民众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专业频道——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正式创办并对外开播。1995年,CCTV-4对外正式启用“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呼号。1997年,英语传送频道CCTV-9稳定向全世界播出。此外,全国第一档英语新闻节目上海电视台《英语新闻》于1986年开播,标志着以上海电视台为首的地方电视台开始加入对外传播的行列。除了报纸电视以外,一批精品图书开始走出国门。1981年,中国文学出版社陆续推出190多种“熊猫丛书”,主要用英、法两种文字出版中国现当代和古代的优秀作品,以及少量的德、日等文版的“熊猫丛书”,受到国外读者的好评。

(二) 对外传播理念逐步明确

这一时期,对外传播开始关注国外大众传播的动态和趋势,积极借鉴英国、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新闻出版方面的经验,反思我国早期“宣传式”对外传播理念。《对外大传播》在创刊号上提出:中国人自己最有权威和条件正确介绍中国,只要我们以客观態度,不带政治宣传色彩,科学而艺术地编辑和创作出介绍中国的书刊和电视片,是会为海外的受众和教育机构所欢迎的。①对外宣传这样的单向传播概念逐步被对外传播或国际传播这样的双向传播理念替代。在和平与发展外交战略指引下,我国对外传播事业也开始关注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异,寻求双方交流的突破点。伴随着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稳步推进,我国对外传播学术研究也逐步起步,并为对外传播事业提供了理论支持。1988年,段连城出版专著《对外传播学初探》,标志着中国对外传播理论研究实现零突破。1994年,由中国外文局主办、以提高中国对外传播实力和影响力为目标的《对外大传播》(现名《对外传播》)杂志创刊。此外,中国翻译界人士于1982年成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该协会于1987年加入国际翻译家联盟,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对外交流合作。

三、电视-网络-全媒体时期

从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到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我国对外传播事业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几年,伴随着中国大踏步迈向网络强国,对外传播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一)对外传播事业进入快车道

这一时期,主流媒体以国外主流社会为目标受众并以打造现代国际传播体系为目标,我国的全球传播格局基本形成。2000年开始,中央电视台的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等外语频道陆续在海外落地。2016年,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正式组建。目前,该机构拥有70个海外记者站、6个电视频道、3个海外分台、1个视频通讯社和新媒体集群,为海外受众提供了良好服务。除了电视,网络对外传播也蓬勃发展。自1997年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诞生之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主要对外传播媒体陆续开始网上运行。互联网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之后的又一重要对外传播媒体形式,并逐渐形成“6+4”格局,即中国网、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中国日报网、国际在线等6家中央媒体网站以及北京的千龙网、天津的北方网、上海的东方网、广东的南方网等4家地方媒体网站。

2010年,中国互联网进入社交媒体时代。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为代表的国内主流媒体先后在推特、脸书、优兔、领英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社交媒体上开设账号,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对外传播的影响力。例如,自2014年以来,中国网已经相继用8个语种在国际主流社交平台开设9个账号,粉丝总数突破5000万人,覆盖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成功跻身国际“意见领袖”之列。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中国精品文化产品“走出去”也是新时期对外传播的又一重要举措。五洲传播出版社“中国书架”(THAT’S CHINA)项目于2015年启动,短短几年间遍及五大洲的书店、机场和酒店,铺设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书香之桥。与此同时,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读者可通过线上“中国书架”购买到有关中国内容的图书。②

(二)对外传播形成新格局

随着全球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中国对外传播事业迈进新阶段、形成新格局。首先,对外传播不断融入丰富多元的时代内容。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倡议等成为国内外受众关注的热点,政治话语和经济话语成为对外传播的重要议题。中国外文局翻译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和第二卷以及《中国关键词:十九大篇》多语种图书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的创新性尝试。其次,对外传播手段和方式不断创新。伴随着客户端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融媒体技术向纵深化发展,对外传播的渠道和方式不断拓展。CGTN以“电视主打,移动优先”为发展战略,成功打造了CGTN移动新闻网,在移动端打通了新闻、社交、直播、视频、电视、通讯社等多渠道的聚合平台;新华社尝试借助成熟的海外视频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开展新媒体业务,拓展了海外市场。再次,国际传播理念与时俱进。随着新时期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飞速发展,中国对外传播者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不断增强,中国对外传播理念从“内外有别”转变为“内外不分”,从“单向”逐渐转变为“双向”和“互动”的对话和传播模式。自2009年11月召开第一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以来,该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专题研讨我国对外传播的热点话题和传播效果。对外传播工作者们精心选题、精准定位,从受众的角度和话语体系建构传播内容,促使对外传播取得实际效果。

四、中国对外传播展望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未来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致力于提升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传播能力。首先,对外传播在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跨文明的传播行为,必须遵循跨文化、跨文明传播的一般规律:即文化和文明传播的前提是对他者文化的尊重、接受和理解,目的是探究文化和文明的本性、通过对话和交流推动国际合作和文明融通。未来的中国对外传播格局,应该在建构文化融通和文明交融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和国际受众的认知特征,认可并尊重文化差异和文明特性,在平等对话和交流的基础上增进文明互鉴,助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次,如何由“走出去”进入“走进去”的新境界,是今后我国对外传播最主要的努力方向。为此,我国对外传播媒体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新型对外传播平台,并通过创新理念、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把我国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有效地传播出去,打造把中国产品“走出去”真正转化为中国思想走进世界的新型对外传播格局。

「注释」

①今日中国杂志社英文部译:《美国教育录相片〈中国人〉》,《对外大传播》1994年第1期。

②孙海悦:《中国书架:“五洲”格局,四海书香》,《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6月7日,第1版。

作者:索格飞 郭可

上一篇: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下一篇:工业企业成本计划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