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科学素养论文

2022-04-20

我们应当本着有序性原则即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原则,建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核心素养所包含的五大类素养,还需要进一步分解细化,形成科学的纲目种属关系。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形式逻辑科学素养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形式逻辑科学素养论文 篇1:

浅析新闻工作人员如何提高逻辑能力

【摘 要】逻辑是反映一个人的素养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理论知识积累的基础。而就新闻工作人员来讲,分析新闻现象,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它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新闻报道是对现实社会最迅速、最直接、最全面的反映,它涵盖了整个社会现象。因此,新闻工作人员有必要进行逻辑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专项系统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逻辑能力 新闻工作人员 提高

什么是“逻辑”?逻辑是研究推理的科学知识,逻辑分为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其中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他是具有共同的形式结构,例如:所有杨树是落叶乔木,所有商品是人们劳动的产品等等。但是非形式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有几种相互的逻辑关系。首先是前提推出结论,证据支持度为百分百,第二前提证成结论,证据支持度足够高。第三,前提支持结论,证据支持度大于零。

对于我们整个社会来讲,新闻媒体是眼睛和嘴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观察和监督社会,面向或代表社会说话。观察、思考和表达,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工作方式之一,这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素养,其中逻辑知识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

新闻工作人员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逻辑知识,从根本上讲不是在知识层面掌握某些逻辑要点及其具体应用,而是如何提高逻辑素养,那么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新闻从业人员如何提高逻辑能力。

一、作为新闻工作人员要树立正确的逻辑思维理念

逻辑素养不同于其他思维素养,不同于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素养,它是一种区别于思辨的分析理性,它有着对于严格性的不容丝毫含混的较真精神。提高逻辑素养,就是提高科学素养。作为新闻工作人员来讲,确立正确的思维逻辑理念是基本的工作,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新闻工作人员不能确立正确的思维逻辑能力,就无法做好好的新闻,有时有可能偏离事物的真实性,制作出来的新闻有可能欺骗观众,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新闻工作人员来讲,正确的逻辑思维理念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基础。

二、熟悉和掌握相关的逻辑基础知识

认识的来源是社会实践,人们的真理性认识归根结底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认识真理的具体途径有两条,一是在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并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除了要掌握丰富的和符合实际的感性材料之外,还要求认识主体具有驾驭这些材料的能力,即能够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从感性材料中准确地形成概念,恰当地作出判断和正确地进行推理。二是根据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性认识,通过正确的推理,推出新的真理性认识。能否推出真实的知识,不仅决定于推理的前提是否真实,而且决定于推理的形式是否正确,学习和掌握逻辑中关于概念、判断、推理的知识,既有助于人们在感性认识基础上获得理性认识,也有助于人们根据已有的真理性认识推出新的真理性认识。作为新闻工作人员要有基本的社会实践能力,从而能提高逻辑基础知识,从而也能制作出更好的新闻。

三、要认识到,素养是一种本能形式的东西,逻辑素养也不例外

逻辑素养,就是日常逻辑素养的构成中,并不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而是以直觉形态存在的,也就是说,掌握相关的逻辑知识,不意味着就具备逻辑素养,而是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把知识转化为直觉,把弱直觉化为强直觉,方能形成。作为新闻工作人员要宣传真理,即论证和表达某种正确的理论、观点,使之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宣传真理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说话,如作报告,演讲、思想工作等;新闻工作人员要写好文章。为了使宣传有效果,所说的话,所写的文章就必须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感染力属于情感和语言问题,可以通过沟通双方情感和讲究语言艺术来解决。说服力则属于逻辑问题,必须掌握和运用逻辑。为了使讲话或文章有说服力,所用概念必须准确、判断必须恰当、推理必须符合逻辑、条理必须清楚、结构必须严谨等等。否则,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没有说服力的东西是不能被人理解和接受的,人们不理解、不接受,其宣传便归于无效。因此,为了有效地宣传真理,新闻工作人员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和掌握逻辑知识是必要的。

四、新闻工作所处理的对象中,充满逻辑问题

学会敏锐地觉察、正确地分析、恰当地处理这些问题,日积月累,就是提高逻辑素养现实和有效的途径。新闻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缺乏逻辑的情况下,会产生谬误,谬误是指错误的理论或观点。产生谬误的原因很多,有属于立场、观点、方法方面的原因,有属于认识方面的原因,还有就是违反逻辑规律和规则所生成的逻辑错误。一切错误的理论或观点,为了把自己装扮为正确,往往要有意或无意地违反逻辑。新闻工作人员学习逻辑,可以敏锐地发现、揭示和驳斥逻辑错误,从而从思维规律和规则方面使人们认清那种理论或观点的荒谬性。

总之,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大潮,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逻辑性、多变性、差异性增强,价值取向呈多样化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工作人员要更加自觉地、经常地运用逻辑知识来分析问题、思考问题,逐步地把逻辑知识转化为逻辑思维的能力,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上尽量避免工作失误,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在新闻工作人员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这就需要新闻工作人员要做到审时度势。其中,作为思维工具的逻辑学,其作用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韦泽民主编,《现代逻辑推理技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陈波主编:《逻辑是什么》,北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李军杰

形式逻辑科学素养论文 篇2:

建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三问

我们应当本着有序性原则即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原则,建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核心素养所包含的五大类素养,还需要进一步分解细化,形成科学的纲目种属关系。

一、建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联系是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共有的、客观的、普遍的本性。联系概括了事物或现象之间、事物内部要素之间一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等方面的总特征。认识事物的一个基本着眼点是认识它的联系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研究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多种形态和特征。系统联系原理概括起来有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最优化四原则。整体性原则可以指导我们将核心素养视为一个由诸多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体来研究,有序性原则可以指导我们认识核心素养要素结构层次的建构关系,动态性原则可以指导我们认识核心素养随着年龄增长的发展状态,最优化原则可以指导我们把握核心素养众多要素中最重要的成分。总之,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为核心素养研究奠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二)教育学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揭示一般教育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希腊教育家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教育就是引导学生走好人生道路。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教育就是唤醒人的灵魂。中国教育家张伯苓说:“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做人。中国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就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古今中外教育家的论述,有助于我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前人对教育的理解,归纳起来不外乎从社会需要论教育和从人的发展论教育两种。从“上层建筑说”到“生产力说”,再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说”,这些争论都离不开教育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笔者认为教育首先是为人的发展服务,其次是通过培养人为社会发展服务。因此,教育的本质是教人学会做人,做有素养的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心理学关于心理发展特点的理论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有许多分支,其中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与研究核心素养关系密切。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的最一般的理论和规律。心理过程,指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发生发展的过程。个性心理特征,指个体表现出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形成道德品质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的科学。狭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理论研究的是人生全过程。心理学关于心理发展特点的理论为核心素养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素养与素质、知识、能力的关系是什么?

“素养”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与“修养”同义。这说明:素养是人后天习得的,是教育、训练形成的。笔者认为,核心素养指的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形成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终身受益的重要品格。这里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核心素养与素质的关系,二是核心素养与知识、能力的关系。

(一)核心素养与素质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针对于此,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理解素质的含义。

素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即“遗传素质”。《辞海》是这样解释的: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心理学大词典》解释为:人的素质一般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征,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现代汉语词典》则这样定义:素质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广义的素质说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及基本品质。

现在我们讲的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概念,已经不是简单的生理学上的概念了。素质不仅包括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而且还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等方面比较稳定的品质。因此,素质是可以发展的,可以培养的。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素质的定义就包含两个方面:第一,素质是先天的,第二,素质也可以是后天形成的。由此可见,核心素养中的“素养”与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是一致的。

(二)素养与知识、能力的关系

“知识就是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这是英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的名言。它推动了人们对知识的重视与学习。人们在引用培根的这句名言时,往往只重视了前半句而忽视了后半句。知识确实很重要,认识和改造自然,认识和改造社会,都需要人们掌握大量的知识。然而,知识只是形成能力和素养必不可少的条件,但知识的多少并不直接决定能力和素养的高低。有了知识还必须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力,通常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能力是人驾驭自身知识以及为社会所能贡献的力量的综合运用。因此说,能力是对知识的运用,是知识发挥作用的实践条件。

素养与能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能力和素养都是在人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区别在于:素养的特点是“内凝”,是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塑造成的内在品质,而能力则是“外显”的,是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品质的外在呈现。能力和素养相比,素养更根本。素养是能力的根本,能力是素养的表现,能力的大小是由素养的高低决定的。有了较高的素养,就会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适应力和创造力。一般认为,能力高对应素养也高,能力低对应素养也低,但这种对应并不是必然的和绝对的。有时候,能力强的人未必有高的素养。比如高科技犯罪分子,因为他们不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素养,他们能力越强,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如果这类人具备良好的素养,那么对社会、对人类发展的贡献就会很大。因此,素养是能力运用的方向标。

三、如何建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

(一)建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原则

建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应当遵循整体性、有序性、层次性、发展性、最优化五个基本原则。

整体性原则 学生核心素养是多种要素构成的整体。研究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性,应当遵循我国教育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核心素养应当包括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身体心理素养、审美艺术素养、劳动技能素养等,也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整体素养。

有序性原则 学生核心素养的各种要素不是杂乱无章的、偶然的堆积,而是由横向系统和纵向系统有序组合的整体。横向系统包括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身体心理素养、审美艺术素养、劳动技能素养等五大类素养,纵向系统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等不同年龄特点和受教育程度。我们应当本着有序性原则即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原则,建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核心素养所包含的五大类素养,还需要进一步分解细化,形成科学的纲目种属关系。

层次性原则 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是有层次的。这里我们借用形式逻辑关于概念属种关系来说明学生核心素养的层次性问题,使其逻辑关系更清楚。形式逻辑关于概念的包含关系,可以用属种来划分,外延大的概念叫属概念,或上位概念;外延小的概念叫种概念,或下位概念。这种属种关系也可以用纲目关系来取代。据此,我们可以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大类称为“纲”,纲的下一层次则是“目”。据此,我们可以把学生核心素养定为“五纲二十目”:思想道德素养纲包含五个目: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修养道德,理想信念,面向世界;身体心理素养纲包含三个目:尊重生命,心理健康,体魄强健;科学文化素养纲包含六个目:励志勤学,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人文关怀,文化底蕴,敢于创新;审美艺术素养纲包含三个目:审美情趣,艺术鉴赏,艺术创造;劳动技能素养纲包含三个目:热爱劳动,热心公益,专业技能。

发展性原则 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所包含的每一种素养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因此,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依据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业水平进行深化和细化研究。

最优化原则 学生核心素养所包含的每一种素养在整体素养中都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与功能。哪一种素养是不可或缺的,哪一种素养是可有可无的,需要进行最优化的比较研究。思想道德素养是核心,对整体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身体心理素养是基础,因为“体者,载智之舟,寓德之舍也,无体即无德智也”(毛泽东语);科学文化素养和审美艺术素养是特点,就学生个体而言,有的科学素养突出,有的人文素养较好,有的艺术素养见长,这是学生各自的个性特长;劳动技能素养是归宿,每一位学生最终都要走向工作岗位,成为职业人,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管是管理工作,还是技术工作,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劳动技能素养,或称之为职业素养。因此,我们认为“五纲二十目”是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最优化结构。

(二)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模型

根据上述五个基本原则,我们可以建构一个同心圆状的学生核心素养模型,见图1。

第一,同心圆由中心、内环、中环、外环构成,包含学生核心素养的“五纲”和“二十目”。圆形具有圆满、完美之意,这象征着学生核心素养是由“五纲”和“二十目”构成的统一整体。

第二,同心圆的中心是学生核心素养,围绕这个中心向内环辐射出学生核心素养的“五纲”,即思想道德素养、身体心理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审美艺术素养、劳动技能素养。

第三,同心圆的中环是学生核心素养的“二十目”: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修养道德,理想信念,面向世界,尊重生命,心理健康,体魄强健,励志勤学,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人文关怀,文化底蕴,敢于创新,审美情趣,艺术鉴赏,艺术创造,热爱劳动,热心公益,专业技能。

第四,同心圆的外环是把学生核心素养 “五纲二十目”继续分解细化,得出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需要在深化研究过程中继续加以解决的问题。

【詹万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 烨

作者:詹万生

形式逻辑科学素养论文 篇3:

机械工程类学生的创新素质知识与能力结构

在高等工程教育体制下,培养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的素质、知识以及应用能力尤为重要,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本科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的能力,能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及规划管理人才。机械工程教育肩负培养在21世纪发展我国高水平机械工业人才的重任。做好高等机械工程教育是工科院校十分紧迫的任务。因此,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关于素质、知识与能力结构的界定

新时代机械工程类学生的创新素质、知识与能力是相互促进的。现代机械工程学生需要创新的素质、扎实的知识还有与之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能力结构。现代机械创新设计是利用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充分发挥创造力,利用人类已有的相关科学技术成果进行创新构思、设计出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的机械或机械产品的一种实践活动。与常规机械设计相比,它更加强调人在设计过程中,尤其是在总体方案结构设计阶段的主导性及创造性作用。

二、机械工程类学生的素质结构

科学思维是创新的灵魂。现实中所产生的一切具有创新性的事物,都是在创新思维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的结果。只有自觉地将科学的思维方法运用于创新思维中,才能有效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创造性思维既包括逻辑思维(概念、判断、推理),也包括非逻辑思维(直觉、灵感)以及二者结合的综合思维。创造性思维过程通常自觉不自觉地综合各种思维方法,比如逆向思维、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科学的哲学思维具有其他具体思维方法所不具有的特殊作用。哲学的思维方法具有普适性,哲学既可以高屋建领,又可以洞幽探微,从联系和发展、宏观与微观的统一中去进行创新思维。哲学的思维方式最主要体现为反思和批判,哲学的批判精神,是一种“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精神,本身是一种创新精神。

三、机械工程类学生的知识结构

机械类本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应成工字形。其第一横向知识,是学生必须扎实掌握的数理化基础知识;纵向知识是保证学生专业方向的力学和机械等基础课知识;第二横向知识是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入门、开阔视野和培养学生运用和综合能力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应具有科学性和整体性,教学安排应有良好的流程,使学生学习了这些知识后具有適应产品更新换代和行业转换的能力。

知识和技能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能力与知识密切相关,不存在超越知识和技能的创造力。只有知识广博、经验丰富、思想深邃、经常探索未知世界的人才能钻研得更深,做出高水平的创造和发明。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以一般知识为基础的,没有广阔坚实的基础,也很难灵活运用。因此,必须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并系统学习光、机、电、液、材料、化学、生物等科学知识,形成良好的知识组织形式,具有弹性、灵活地更新并应用知识的能力。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补充自然辩证法、形式逻辑、科学哲学方面的知识,要使自己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气质。

四、机械工程类学生的能力结构

实践是能力的体现,是创新的根本,创新源于实践。不参加实践,客观事物的运动和规律不会显现,就不可能认识客观事物、寻求规律和领悟真谛。实践产生需求,不参加实践,就不能产生和积累经验材料,触发灵感、创造发明。创新最终要归根于实践,创新的价值在于指导或应用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创新成果不断被实证,乃至被否定,就是在这种实践过程中,人的创造性不断得到提高和发挥。

五、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初步探索

1、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是推进教育创新和教学改革,通过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创新改善育人环境,通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改革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通过人才作用辐射到社会,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社会大环境。高等教育要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开展“启发式教学”和“研究型教学”,从创新精神的培养来说,教学方法比教学内容更重要。

2、改善育人环境,培养创新能力。传统的教育体系重视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的教育,匮乏的是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导致培养的人材缺乏独立思考、质疑前人的能力,缺乏科学的怀疑和批判的精神,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建设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的育人环境,要特别注重科学家、教授和老师的启迪和熏陶作用,教学过程中,将讲解知识与讲解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教书育人。要经常开设高水平的讲坛、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开阔视野和提高境界。要大力开展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自然辩证法、形式逻辑、科学哲学方面的知识。建设好育人环境,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节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做学术、人文讲座,大力宣传、展示和介绍创新作品,举行隆重的颁奖晚会,极大地激发了创新实践积极性。

3、开展全程创新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训练在工程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和开展多层次的全程创新实践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工程素养和科学素养。改革课程实验为实践课,进行学分制管理,实验室全程对全员开放,鼓励开展“设计型试验”和“研究型试验”。改革课程设计模式,以科研项目或学科竞赛为牵引,促使课程设计由单纯设计型向设计研究型转变。比如,“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设计均以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为主题,寓兵于民,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和竞赛效果,共取得可喜成绩。

参考文献:

[1]罗自荣,尚建忠,梁科山,杨军宏,现代机械设计人才的创新素质培养,(2009—纪念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第十一届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

[2]机械工程专业大学生科研与创新型时间基建设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9).

作者:马强

上一篇:评价体系安全文化论文下一篇:竞价采购电子商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