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学素养论文

2022-04-17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如何保障人的培养这些重大问题,通识教育的价值恰恰体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想、理念和方法。在通识教育视域下探讨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因为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过程本身包含了科学素养的培养,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是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题中之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科学素养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科学素养论文 篇1:

基于SPSS对地方院校大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分析

摘 要:本文对四川文理学院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了性别、民族、生源、专业、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专业背景和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之间科学素养水平存在显著差别,同时,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也影响着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

关键词:科学素养;方差分析;地方院校

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和科学观念三个维度,其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其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民族振兴的希望,“钱学森之问”启示我们培养出科学素养水平高的专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四川文理学院作为川东北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学校招生实行文理兼收,学生大部分为川内生源,学生生源组成复杂,本文通过调查该校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探究影响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有效方法。

一、研究方法

1.被试的选择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在中文、教育、英语、播音主持、美术、物理、化学、数学、体育等专业的2016级本科班发放问卷,共计发放问卷330份,回收有效问卷326份,有效回收率为98.8%。专业分布情况为:艺体生,105份,占32%;理工科,105份,占32%;文科,116份,占36%。性别分布为:女生206人,约占63.2%;男生120人,约占36.8%。民族分布情况为:汉族305人,占94%;少数民族21人,占6%。生源地分布情况:城市78人,占23.9%;农村248人,占76%。

2.研究工具

本文以四川文理学院2016级本科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鉴于大学生已基本满18周岁,属于公民的范畴,因此采用了《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同时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个别题目进行适当的删减和改编。问卷分别从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对科学知识和基本观点的认识程度、对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情况、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等几个维度展开了调查,拟通过数据处理,发现性别、民族、生源地、专业等因素对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

3.数据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二、研究结果

1.不同专业背景与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之间的关系

基于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本校不同专业背景(理工科、文科、艺体)的大学生,他们在科学素养调查中的总成绩综合均值上存在显著统计差异,F(1,323)=8.94,p<0.05。理工专业学生科学素养调查的总成绩综合均值为13.39;文史类专业的大学生科学素养调查的总成绩综合均值为12.72;艺体类专业的大学生其科学素养调查的总成绩综合均值为11.85。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续后分析”(表1-2)结果表明,就科学素养调查问卷的总成绩来看,在理工类和艺体类的学生之间科学素养水平存在显著的统计差异(p<0.05,d=0.59),文史类和艺体类大学生之间科学素养水平也存在显著的统计差异(p<0.05,d=0.31)。但理工类和文史类大学生之间科学素养水平差异不显著。

2.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之间的关系

数据分析显示,父亲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科学素养总成绩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调查总成绩的综合均值影響具有显著差异,F(4,319)=2.905,p=0.014<0.05。单因素的“续后分析”结果显示,母亲没有受过教育和小学文化水平的母亲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其效应尺度d=0.71,其他文化程度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统计差异。

3.性别、民族、生源地等因素对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影响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对性别、民族、生源地等不同因素对大学生科学素养总成绩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统计差异进行了分析,根据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其T检验结果显示,被试样本中,民族因素对总成绩的影响不明显,城市和农村的学生之间科学素养调查总得分也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差异。虽然男女性别差异在科学素养调查总得分上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但在3个指标上题目得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如在“对科学术语的了解”这一题,男女生得分存在显著统计差异,t(324)=1.456,p=0.001<0.05,其均差值(MD)是0.18,标准偏差集合值为1.12,d=0.16,效应尺度较小。在“对基本科学方法的了解”这一题上,男女生得分也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t(324)=-1.608,p=0.02<0.05,效应尺度较小。

三、讨论与分析

1.不同专业背景对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理工类和文史类专业的学生其科学素养水平均要高于艺体类学生。根据文献报道,杨飞[1]等人在对200名文理科生科学素养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在科学素养的三个指标体系中,文科生在基本科学知识的了解、逻辑思维的运用方面与理科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本研究又对不同专业(理工科、文史类、艺体类)对科学素养三个指标得分影响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对“基本科学知识的了解”上理工科、文科类与艺体类学生均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在对“基本科学观点的了解”“对基本科学方法的了解”上仅理工科与艺体类学生存在显著差异,理工类和文史类学生之间的科学素养水平差异表现不明显。这可能与本次调查问卷题目偏少、区分度较低有关。

2.母亲受教育水平对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影响

黄时进[2]等通过家庭资本对未成年人科学素养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未成年人科学素养的得分越高。本次调查获得的数据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说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大学生科学素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这种关系仅体现在小学以下和小学教育程度的母亲之间,其他未获得显著差异。有研究[3]表明,受教育程度不同的父母其教育观存在显著差异,文化水平越低的父母越关注学习成绩,而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父母则更关注孩子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其家庭教育方式更加科学,注意引导孩子多方面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3.性别因素对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影响

总体来说,由于关注点和行为习惯的不同,女性对科技信息的兴趣以及对科学方法的掌握程度不如男性,因此,女性的科技素养低于男性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聂馥玲,陈晓慧等[4-5]的调查研究结果也正说明了这一点,而谭东丽等[6]的研究也验证了以上观点,同时他们发现,在某些方面如健康科学方面,无论是理工科还是文科,女生的得分都要高于男生,但在有关科技前沿或科学技术等方面,女生得分均低于男生,这也说明了在決定科学素养水平高低的众多因素中兴趣因素具有重要影响。就本次调查结果来看,男女性别在科学素养水平上的差异不大,但从科学素养调查的三个指标得分均值来看,男女生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与以上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

四、结果与启示

通过调查发现,本校艺体生科学素养水平明显低于非艺体专业学生,因此,应着重注意加强艺体生科学素养教育,如可以开设自然科学类、科学史类公选课,向学生介绍基本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前沿,以及科学与社会等内容,促使学生多汲取一些相关领域的知识。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家庭教育的质量,本次研究的结果证明了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影响,父母的教育观念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综合素质的养成,因此,需要加强对这类家长的宣传和引导。

参考文献:

[1]杨飞,郑成龙.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养现状与培养分析[J].管理观察,2010(11):172-174.

[2]黄时进,雍昕.家庭资本对未成年人科学素养的影响——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0):158-164.

[3]曹瑞.父母受教育程度对亲子关系的影响研究[J].中国校外研究,2011(3):51.

[4]聂馥玲,任玉凤.从内蒙古地区大学生科学素养调查看科学素养的性别差异[J].科普研究,2010,5(29):38-44.

[5]陈晓慧,潇明.武汉市公众科学素养的性别差异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4):289-292.

[6]谭东丽,何光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科学素养调查及提升对策研究——以钦州学院为例[J].大众科技,2015,8(17):133-135.

作者:袁野

大学生科学素养论文 篇2:

通识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如何保障人的培养这些重大问题,通识教育的价值恰恰体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想、理念和方法。在通识教育视域下探讨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因为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过程本身包含了科学素养的培养,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是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通识教育 科学素养

1通识教育的历史回顾

通识教育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也称博雅教育)。他认为自由教育是以人的自由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人具有理性,能够进行正确的思维、理解和判断,人只有充分运用和发展理性,才能获得身心的自由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也主张自由教育,他们认为人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性,把人文学科作为自由教育的主要内容。他们认为自由教育能凸显人的价值、信仰和意义,强调培养个性自由发展和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人。

19世纪初,美国学者帕卡德认为,大学应进行涉及文学、社科等多个领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综合性教育,这些教育能够为学生将来接受专业教育奠定基础。192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对充满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唯市场取向的高等教育进行了抨击,他强调大学之道首先在于所有专业之间必须要有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大学应该传授一种“共同教育”。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康南特发表“哈佛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把哈钦斯的“共同教育”提升到通识教育的高度,并系统地提出了通识教育的四大目标:有效思考的能力、有效沟通的能力、恰当判断的能力和对价值的认识能力。哈佛文理学院院长Rosovsky于1982年对通识教育做了说明,他认为通识教育要重视六种类别“核心课程”的学习,包括科学、文学艺术、社会分析、历史研究、外国文化以及道德思考等。英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赫斯特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心智发展相关的教育。

在我国,通识教育在上世纪30年代被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率先提出。他认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但当时在面临国家深重灾难的情形下,“教育救国论”的观点占据主流,认为大学应该推行科学技术教育,這样才能增强国力,救国救民,这使得人们一度忽略了通识教育的发展。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定义,可将通识教育的涵义界定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亦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理想或教育境界,向大学生传授非专业性和非职业性的基础知识,为大学生从事高深专门学问和各类职业打好基础,旨在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更加侧重价值教育和人文训练。

2通识教育的价值

通识教育传递科学素养和人文的精神。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通常被分解成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美学艺术素养和实践能力素养等五大模块,鼓励大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充分发展个性,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素质。通识教育让学生带着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走上社会,不断增强对生命的感悟力。

通识教育展示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通识教育告诉学生主导未来世界的文化是什么,引导学生尊重理想、尊重科学,善于探究,追求真理,教会学生保持对事物清醒的认识、独立思考和恰当判断的能力,同时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公正、坦诚,有有效沟通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崇尚科学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义,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导向。

通识教育充分展现学术的魅力。通识教育强调全球意识与国际视野、科学教育和多元价值观,可整合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通识教育关注的是世界历史和文化、现实的问题、百姓的诉求和当代社会与人类的发展问题。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由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发挥不同的潜力,不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基础理论和知识的训练,赋予学生逻辑推理、论证等能力,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揭示隐藏在表面之下的东西,从而教会学生质疑陈规,促进自我反思,训练分析性的思考,通识教育充分展现了学术的魅力。

3通识教育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实施

东京大学是实施通识教育成功的代表,东京大学的本科阶段前两年不分专业实行通识教育(称为教养教育)。教养教育对东京大学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之林功不可没,东京大学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远多于日本其他高校与通识教育的实施不无关系。到了本世纪初,日本越来越多的大学又开始学习东京大学的教养教育。

欧洲大学则将通识教育融合到整个大学的学术活动之中,美国大学把通识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有经典的通识课程,通常由当代文明、人文、写作、科学前沿以及科学、全球核心、外语和体育必修等构成。其中当代文明课程是通过让学生学习自然资源环境、历史学、人性等,向学生介绍现实和紧迫问题;而人文课程则旨在培养学生的理性与人文情感。

我国台湾地区通识教育的发展具有当地特色,地区共同教育委员会确立了通识教育的总体目标:实现本土文化同全球视野之间的融合,使科学与人文在迈向国际化的进程中均衡发展。香港地区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中华文化要义、西方文化概论以及社会伦理学,还包括宗教信仰、现当代社会问题、科技及人文价值观念、文学艺术欣赏等课程,按他们规定,学生必须接受通识教育,积累18个学分之后才能毕业。

当今世界许多研究型大学都在强化通识教育,淡化专业教育,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这些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中通识教育占据着无可替代的核心地位,通识教育思想己成为众多名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通识教育是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作准备,比专业教育更加重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想象力的培养,它作为一种可持续的人的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课程,还是一种态度,一种学习方式,世界一流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成功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消除因过分专业化而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的局限,改变目前的培养模式,使学生更富有批判反思精神,更具有科技和人文意识,更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竞争能力,更能担负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提供了很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4依托通识教育理念,提升我国大学生科学素养的举措

推进通识教育,受到体制机制的制约和社会大环境的功利化倾向的影响。我们要通过推进通识教育,抵制社会普遍的功利心理,把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纳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通识教育系统之内,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大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

第一,积极探究、倡导并实践着通识教育的理念。发动更多的教师热心参与通识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引导,激发兴趣和潜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将通知教育的理念和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有机结合,塑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完善的科学知识资源,依托通识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科学素养的新时代大学生。

第二,改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大学生整体的科学素养亟待提高,科学素养培养自基础教育阶段就已经开始缺失,通识教育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无差别地面向本科所有专业的学生开放,需要的是一整套完整的通识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系,将有助于保证大学科学素养教育的对象更为全面。

第三,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更要注重科学精神的提升。通识教育注重科学素养的情意领域的培育,这也是通识教育理念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情意领域是科学素养的一个基础性的存在。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于大学生来说可能相对更容易一些,而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则更需要长久的熏陶。

第四,构建一整套完整的基于通识教育的科学素养培养的制度体系。建立有助于科学素养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为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从而使学生从内心认可科学素养培养这一教育行为,在心目中完全树立起对科学素养的正确认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科学素养的培养。

作者:郭雅慧 隋宏光

大学生科学素养论文 篇3:

系统化本科实验课程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之思考

摘    要: 相比无关联要素组成的集合,由要素、内在连接和目标构成的系统因具有动态性、适应力、层次性等特性,能取得1+1>2的效果。作者针对目前大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集合”性现象,以层次化的实验内容递进为构建系统内在连接的依据,设计了以学生、教师和实验教学内容为组成要素,以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为系统目标的实验课程教学反馈系统,实验教学效果证明了本系统化方案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 实验课程    系统化    科学素养

一、引言

当前各高校都在强调素质教育,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素养教育受到相应的重视,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在实验课程改革方面,增开了实验课程,增加了实验课的学时,新增和改造了实验室,购置了较高档的仪器设备,实施开放性实验室建设,开出一些有创意的实验,等等。所有这些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它们只是一系列措施的“集合”,没有系统性,不具有生命力。只有系统思考才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看到多种可能性,从而让我们更好地处理问题。笔者在平时实验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过程中,着眼于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创建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调节器,教学内容的层次化深入为信息流的实验课程教学系统,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科学素养的内容构建

科学素养是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素质。科学素养是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四个要素的综合反映[1]。在实验教学中,明确科学素养各要素的评价指标对学生相关素养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现意义。参考有关文献,结合教学实践,本文对实验科学素养各要素进行了如下内涵定义。

科学知识包含三个部分,以实验现象为代表的经验知识、以实验原理为代表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运用所获的新增知识。

科学能力方面,包括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发明创造都是从科学实验中发掘和提炼出来的,它是产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的源泉。可见建立“科学实验是发现真理的基础”的实验理念与传授实验技能同等重要。科学实验思维是科学家群体在长期从事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形成的,其内涵可用实用主义创始人皮尔士所论述的“假如—那么”理论表达[2]:假如动作O施于其上,那么E就将被经验到。其中的“O”表示实验者的某项动作或所做的事情,“E”是指实验者所观察到或经验到的某种现象(或体验)。可见,科学思维可通过“将一个肯定的陈述转换成假设的形式,再去发掘其实用主义的意义”这一方式培养。

科学方法方面,可借鉴现代原子物理的奠基者欧内斯特·卢瑟福的“实验—洞察—模型—经验”研究模式[3],即在对某些物理现象用数学无法处理的情况下,可根据实验结果的物理意义进行洞察,找到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构思出一个模型,如果可能则写出经验公式,再予以检验和修改,随后将公式定型。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实验方法与其他两种常用科学研究方法——理论方法和计算方法的互补[4]:理论方法能指导实验和计算方法,并将部分实验结果推广到一整类没有做过实验的现象中;计算方法可以弥补理论方法和实验方法的不足,对一系列复杂问题进行既快又省的研究工作;唯有实验方法才能真正检验理论结果与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并提供建立运动规律及理论模型的依据,这是其他两种方法无法替代的。

科学精神方面,不仅要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且要引导学生树立富于创新的科学价值观。

三、实验课程系统化与实施要点

图1 实验课程教学系统方案图

系统并不仅是一些事物的简单集合,而且是一个由一组相互连接的要素构成的、能够实现某个目标的整体,具有适应性、动态性、目的性,并可以自组织、自我保护与演进。因此若能将实验教学设计成一个系统,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依据系统的三个构成要件:要素、连接、功能或目标[5],本文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课程教学系统,其要素包括学生、教师和教学内容;系统之间通过合适的信息流产生连接,而目标则是实现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

上述实验课程教学系统实施的关键之一是,作为调节器的老师要明确所指导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即实验功能指标的设定,具体内容可参照上节所述,务必使其量化,具有可操作性。关键之二是,引导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根据现有的科学素养水平对照实验功能指标,找出差距,通过思考、模仿、历练等多种方式[6-7]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意识不断减少偏差。关键之三是,影响系统决策和行动的信息流的选取与运作。由流量(指一段时间内改变的状况)的定义可知,它是使存量随着时间不断改变的主要原因。流量(包括图1中的流入量和流出量)的运作需要时间,掌握好这一点是理解各种系统行为运作机理的钥匙。通过实践发现,以层次化的实验内容为信息流能较好地实现本系统的目标。因为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分级层次化实验课程内容,比如划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及创新性实验四级[8],最能激励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科技创新的实验过程中向更高水平层次进阶。

四、结语

多级开放性实验室在高校已普遍设立,能否发挥作用,关键看实验教学机制是否适宜。本文依据系统可以自组织,并且常能通过局部瓦解进行自我修复,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特性,构建了一种能使学生通过自我调节、趋向教师指定目标的实验课程教学系统,指出了教学系统在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要点。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悟和领会,对思想、观念进行整理、加工,从而形成可执行的充分反映客观实际的科学创新方案和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本系统培养的学生每年都能获得多项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参考文献:

[1]黄俊琪.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6,4(上旬):67-68.

[2]邹铁军.科学实验思维与皮尔士的实效主义[J].学习与探索,2004(2):9-12.

[3]李炳昌,夏代云,何泌章.卢瑟福科学实验思想的当代意义[J].科技与管理,2011,13(2):63-67.

[4]冯振宇,樊丽俭.课堂教学也应突出科学实验的理念[J].交通高教研究,2002(1):39-41.

[5][美]梅多斯著.邱昭良译.系统之美:决策者的系统思考[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6]侯晓帆,王以宁.行动学习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以数学建模实验教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1(4):105-108.

[7]蔡月忠.基于开放管理的项目式实验教学——以影视专业人才实验能力培养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1(4):117-120.

[8]丁道一,何焰兰,黄松筠,等.构筑一个完整的金字塔教学体系——教学实验与科学实验接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1):77-79.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4]247号)“学生能力导向的机械类专业工程训练改革与实践”、“回归工程实践的机械类专业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独立学院机制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及平台建设研究”

作者:陈耿彪 刘志强

上一篇:土木工程经济学论文下一篇:可拓学建筑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