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阅读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赵宪宇是颇具影响力的语文特级教师,长期浸润在江南文化的氛围之中,完成了多部教育杂文专著的写作。赵宪宇的专业发展经历了从教学论文到教育杂文的從容转身,秉持经世致用、尚德务本的教育理念,他是尖锐者更是慈悲者,是文字背后的执着守夜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杂文阅读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杂文阅读管理论文 篇1:

杂文让我人老心不老

我是一个老三届的高中生。我们读书的年代,能够看到的书籍不多,鲁迅先生的著作属于敞开供应。出于对文字的爱好,我们如饥似渴地拜读了所有能够到手的书籍。鲁迅先生的著作中,除了小说和译作,篇幅最多的是杂文。先生的杂文笔锋犀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酣畅淋漓之外不乏讥诮和幽默,阅读的快感丝毫不亚于读《阿Q正传》。吟味无穷之余,我深深爱上了杂文。

时至20世纪80年代,我们得以开阔眼界,欣赏到其他杂文大家的杰作,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杂文的钟爱。喜爱产生冲动,我也提起笔来,给市报投稿发表了几篇豆腐块。报社创立杂文学会时,我有幸成为了其中的首批成员。

后来,囿于我所在的国有企业事务繁杂,自己不会抓紧利用三余时间,致使搁下笔来与杂文学会脱了钩。但是,在人财物、产供销的琐碎管理事务之外,我仍然钟情于阅读杂文,我个人和企业图书室每年都没有忘记订阅杂文类的报纸杂志。

退休以后有了闲暇,本地杂文学会再度邀请我入会,既是重新学习也算重操旧业。令我倍觉欣幸的是,在杂文写作和交流活动中,结识了许多杂文名家,并且得到了他们诲人不倦的悉心指导和帮助,让我在杂文品读和写作上获得了较大的进步。

杂文的品读和写作开阔人的心胸,促使人进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忘我境界。认真说来,不汲汲于个人的忧患得失乃是一条最好的养生之道。目前,杂文界的同仁们,大多数已经年逾花甲,却一个个精神矍铄,依然有一颗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依然“尚思为国戍轮台”,就令我十分感动。尽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可杂文界后继乏人却也是一件憾事。

不过,有一句气象谚语说得好:“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只要今天有夕阳红的坚守,不愁明天没有旭日升。作为一个杂文爱好者,我坚信,杂文的火种不会熄灭,鲁迅先生的硬骨头精神一定会世代传承。

作者简介

唐汇寅,湖北松滋市人。老三屆高中生,文革后获政教系大专文凭。曾担任国有企业厂长、董事长和党委书记。现为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顾问。在《检察日报》《湖北日报》《上海法治报》和《杂文月刊》等报刊上发表过500多篇文章,眼下正行走在学习杂文写作的道路上。

作者:唐汇寅

杂文阅读管理论文 篇2:

持微火者的追寻

摘要:赵宪宇是颇具影响力的语文特级教师,长期浸润在江南文化的氛围之中,完成了多部教育杂文专著的写作。赵宪宇的专业发展经历了从教学论文到教育杂文的從容转身,秉持经世致用、尚德务本的教育理念,他是尖锐者更是慈悲者,是文字背后的执着守夜人。

关键词:吴文化赵宪宇教育杂文专业发展

赵宪宇是颇具影响力的语文特级教师,他从河南来到江南,长期浸润在江南文化的氛围之中。一直以来,他都在努力寻求突破,探寻更理想的专业生活,杂文成为他与当代教育对话的一条途径,业已完成多部教育杂文专著。赵宪宇有着非同一般的现实意识,以及这个时代书写者应有的敏锐。他的杂文将教育与社会打通,触到教育与社会的痛处,给人一种隐隐的疼痛感。而在这疼痛背后,我们又可看到一位知天命的教育者的慈悲情怀。

从容转身:从教学论文到教育杂文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每一个阶段都意味着新的路径和新的可能,优秀教师正是通过一个个阶段性突围,将自己的专业生活一步步拓宽、升级,在不断的转型过程中,将职业潜能极致化,以获取最大的发展空间。赵宪宇就是这样一个一直走在转型路上的人。他经历过两次大的转型:第一次是从河南来到江南,教育场域发生了重大改变,他的教学生活随之转型;第二次是从教学到教研、从教学论文写作到教育杂文写作的转型。第一次转型过程中,赵宪宇由中原文化场域进入到吴文化场域,吴文化是“水”的文化,他因之而具有了两种文化特性,灵动敏捷中透着厚重博大,锐利锋芒中隐着中国知识分子所特有的社会情怀,他的专业理念和专业视野也有了根本性转变。这里重点剖析他的第二次转型。

在写教育杂文之前,赵宪宇一直在写教学论文。大家熟知的赵宪宇,是一个会上课、会写教学论文的语文名师。那么,他为什么中途易辙写起教育杂文了呢?在《教育的痛和痒》的“前言”中,赵宪宇谈到了写作转向问题。他说真没有深思熟虑过,“我觉得写得有趣味,写着顺手,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就写下去了”。看来,“有兴趣”是他选择教育杂文写作的一个原因。

据赵宪宇在多篇文章中所说,写作转向的主要原因是他感觉到了写教育杂文的必要性。于他而言,教育杂文的意义要大于教学论文。他一直在强调,现在不缺少写教学论文的人,但不少论文形式主义严重,功利色彩浓,内容空洞而无价值。相比较而言,杂文要短小一些,能及时迅速地反映问题,不需要装腔作势,也不需要温酒磨墨。

赵宪宇的写作转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个人专业升级的强烈愿望,他一直在尝试新的专业建构。他在《教育的痛和痒》中写道:“专门写教育杂文的人,真的还是很少见的。有空子就要钻,我不是说要填补什么空白。”

学者潘学君认为,对工作本身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自我价值的感受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因,其关键在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意识的觉醒,也就是教师职业洞察力激发和唤醒个体职业动机作用的发挥。赵宪宇正是如此,他的杂文创作转型就是源于他的专业发展意识的觉醒和专业洞察力的激发,在这一点上,他超过了很多人。

经世致用:敢于直面教育现实

虽然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高度个体化的学习过程,但它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而是教师个体与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赵宪宇的教育工作场域主要在无锡,无锡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务实进取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特征,一方面表现在吴地知识分子鲜明的崇尚实学、经世致用的思想取向上,另一方面,也贯穿于吴地百姓勤勉务实、精明重利、看重实际的生活态度中。所谓经世致用,就是注重实际、学以致用,用知识学问来思考、解决现实问题,服务社会。

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作为具有使命感、道义感的知识分子,赵宪宇一方面为教育宿弊而忧心,另一方面则以理性务实的姿态寻求着突破之道。于是,他将讽刺揭露的对象直接指向了社会现实的痛处。

在《平等的背后》中,赵宪宇把矛头指向了校园中的不平等现象,首先是教师存在着不平等,还有学生的不平等。学生的不平等主要表现为欺弱现象,有时演变成了校园暴力,酿成惨祸,“学生欺负学生的手段是敲诈钱财、逼迫喝尿、烟头灼烫等等,这就有点黑的味道了,这种现象往往还是密不透风的”。这一篇大约写于2003年,可见作者在多年前已经在关注校园欺凌现象了。

对于新课改的期望和效应问题,赵宪宇尖锐地指出了课改过程中存在的急于求成现象。在《自然生成的价值》中,赵宪宇对此予以批评,在他看来,教育是长线工程,有些教育行为不可能立竿见影,如同酒窖藏酒,越久越香,学生也需要一个“窖养”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当时不理解的,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理解了。

这些是赵宪宇杂文的一个鲜明特点,即敢于揭露弊端,还原真相。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赵宪宇擅长尖锐发声,一方面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教育现实的需要。看得透,才悟得深;写得有力,才震撼人心。

尚德务本:对教育真谛的思考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揭示了教育的真谛。教育不是名利收割机,不是你死我活的角斗场。教育要回归本位,要正本清源,即如吴文化所崇尚的“务本”,教育需要落到地面,需要更大规模的“打假”行动。赵宪宇的教育杂文中体现了这一思考。

做真诚的教育。当前,教育的“两张皮”现象比比皆是,挂着素质教育的名,行着应试教育的实。这样的教育现实,很多人早已见怪不怪、熟视无睹了。在《知与行的距离》中,赵宪宇一针见血地指出新课改中的知行脱节现象:新课改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有些学校就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应试教育,开展“人盯人战术”,让每个教师都盯紧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人盯。结果是考试分数明显好于一般学校,于是到处介绍经验,这一切,打的都是新课改的旗号。

做有良心的教育。赵宪宇在多篇杂文中尖锐地指出:现在的一些教育丢掉了最基本的教育良知,一些不可思议的教育行为屡屡见诸报端,让人触目惊心。在《为何拒绝民主》中,赵宪宇讲到教师的管理问题,有位校长一直注重人本管理,以为教师都是知识分子,都是靠良心工作的,不需要太多的行政命令和刚性管理手段,于是他采用微笑管理,结果却碰得头破血流。有的教师随意散漫,有的教师甚至凌驾于学校之上,还想让校长服从自己的指挥,学校管理混乱了,教学质量下降了。这位校长说,自己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却不能带来大家的响应。自己廉洁,拒绝一切吃请送礼,却疏远了很多人。结果领导还说他没有管理能力,不是领导的料,只能做做业务方面的事情了。赵宪宇就此分析指出:“对人人本,为什么往往被认为是管理的软弱?”

做面向未来的教育。赵宪宇将批判的火力开向教育的短视行为,在《“百年树人”的错觉》中,他指出当前的教育有四種错觉:不注意小事情,不注意始于足下,混淆“树人”的主体,“蓦然回首”的期望。他又在文末郑重指出,如果有了这些错觉,就很容易把学生当成道德不良者进行教育。从进校到离校,学生似乎都是有问题的,没有教育成功的那一天,这样的教育总缺少“百年树人”所要求的那种境界。

双重身份:尖锐者和慈悲者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在赵宪宇身上,我们看到了智、仁、勇三者的结合。作为知识分子的赵宪宇,在情感、情怀上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但他同时又能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勇于突破和创新,这样就形成了他的双重身份:既是尖锐者,又是慈悲者。这使得他的教育杂文一方面才情四溢、敏捷尖锐,另一方面又有古道热肠、深厚温润。

赵宪宇的杂文虽然敏捷尖锐,但并不痛苦,也不声嘶力竭,更不张牙舞爪。他是幽默的,他的幽默有理性、学理作背景,所以,透过文字,他的底气彰然可见。这股底气,最直接地表现为对教育的真爱,渗入骨血。他经历过教育的沧桑,对教育有切肤的痛,他的杂文写作是他悉心观察的结果。他不回避现实问题并拿捏有度,因而他的杂文犀利而不失温暖,冷峻中洋溢着慈悲情怀。

在《被埋没和扭曲的》中,赵宪宇怀着沉重的心情,指出了一个令人痛心的现实:“学生足不出户,目不窥园”“青少年学生的近视率已经名列世界第一”。许多教师进了教室,就觉得时间不够、题量太少;出了教室又在哀叹学生太苦。许多父母期盼子女成龙成凤,逼迫、打骂孩子,导致惨剧发生。面对这些扭曲的人和事,善良的人们该怎么办呢?作者呼吁:大家行动起来,真正注重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建设。

赵宪宇对社会现象和教育现象保持了高度的敏感,他的眼光总能快人一步,看到事物的核心处,在人们难以意料的地方,总能发现意料不到的问题。尖锐和慈悲看起来是矛盾的,水火不容,但正如鲁迅先生一方面“横眉冷对千夫指”,另一方面“俯首甘为孺子牛”,赵宪宇的尖锐和慈悲是各有所指的,或者说,赵宪宇的尖锐是表层的,骨子里却是菩萨心肠。

持微火者:文字背后的执着守夜人

我们今天读赵宪宇的教育杂文,往往被他的睿智、深刻、幽默折服,却不知这些文字浸润了他多少心血。赵宪宇敏于感知,勤于写作,在以一批批集束式的杂文轰击教育秩序的同时,保持了令人惊讶的高水准,思想和才情达到了完美的融合。

赵宪宇的写作底气来自他有能力讲真话,有能力展示中国教育的现状。发牢骚谁都会,但这不算言说,言说是为了建构。撕开伤口放药进去,是为了最终的治愈,赵宪宇的教育杂文大约就是这样。批评只是一种手段,是恨铁不成钢式的愤怒,其终极目的是疗伤。

所以,读赵宪宇的杂文,有痛感是不够的,有快感也是不够的,还要有言说和建构的冲动,直到你也拿起来笔,直到你也开始了行动,才算完成了对赵宪宇的杂文阅读。

评论家张莉说:“原来这些文本里潜藏着不安稳的心;原来在或平庸、或苍白、或荒诞诡异、或众声喧哗的现实面前,竟也有一些不妥协的、不服从的、致力于改变和完善的心灵在呼喊。那些呼喊有如暗夜中的微火,当然微弱,却也明亮迷人,给夜行人以安慰。”

赵宪宇就是这样一位致力于改变和完善的持微火者,他一直行进在追寻的路上……

本文系江苏省“十二五”重点自筹课题“吴文化视域中高中语文名师教学风格研究”(课题编号B-b/2015/02/21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徐国保.吴文化的根基与文脉[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 王卫平.吴文化与江南社会研究[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3] 梅新林,王嘉良.江南文化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4] 庄若江,蔡爱国,高侠.吴文化内涵的现代解读[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5] 赵宪宇.教育的觉醒[M].石家庄:新华出版社,2011.

[6] 赵宪宇.教育的痛和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饶满林

杂文阅读管理论文 篇3:

副刊作品问鼎中国新闻奖研判

【摘要】本文介绍历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获奖作品概况,对获奖要素进行了分析研判,并通过对获奖案例的评述,分析问鼎中国新闻奖在新闻实践中的必要路径,对新闻工作者、媒体管理者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 报纸副刊 获奖分析

一、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获奖作品概况

在每年一届的中国新闻奖大约300件获奖作品中,报纸副二刊作品获奖情况如何?

根据最近的2011年至2014年(第21届——第24届)获奖作品目录统计,每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报纸副刊作品一等奖1件,二等奖2件,三等奖3件,共计6件。4届总共24件副刊作品获奖。

其中一等奖4件。第21届报纸副刊一等奖:日照日报《陈中华:当代好记者》(报告文学);第22届报纸副刊一等奖:江西日报《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报告文学);第23届报纸副刊一等奖:工人日报《北京一夜》(报告文学);第24届报纸副刊一等奖:江西日报《老伴——听龚全珍讲甘祖昌的故事》(报告文学)。

其次,二等奖8件。第21届报纸副二刊二等奖:文汇报《黄鱼的叫喊》(报告文学),人民日报《评委当回避到底》(杂文);第22届报纸副刊二等奖:人民日报《山高谁为峰》(长篇散文诗),中国文化报《文艺批评的关注度为什么不高?》(评论);第23届报纸副刊二等奖:解放军报《远山的烛光》(报告文学),福建日报《在南海,在天涯……》(报告文学);第24届报纸副刊二等奖:人民F|报《价值迷失阻碍道德崛起》(评论),石河子日报《信仰的力量》(报告文学)。

此外,三等奖12件。第21届报纸副刊三等奖:杂文报《谁最容易被提拔》(杂文),南通日报《“不提新思路”也是一种思路》(杂文),闽南日报《俺也想当公仆》(杂文);第22届报纸副二刊三等奖:三峡晚报《“反对”与反“对”》(杂文),解放军报《烈火丹心》(报告文学),新华每日电讯《夜宿农家:一碗面条的愧疚》(特写);第23届报纸副刊三等奖:盐阜大众报《信仰芬芳长留香》(报告文学),北京日报《004号水井房》(报告文学),天津日报《头文字“最”与贝勃定律》(杂文);第24届报纸副刊三等奖:人民前线报《血脉》(报告文学),金华晚报《姐妹》(报告文学)盐阜大众报《鸟儿眼中最友善的伙伴》(报告文学)。

二、副刊作品离中国新闻奖有多远

1、从报纸副刊获奖作品的参评单位看,一等奖获奖单位有3家:日照日报、江西日报、工人日报。其中中央级报纸1家.省级报纸2家(两届一等奖均被江西日报夺得),地市级报纸l家。二等奖获奖单位有8家:中央级报纸5家,省市级报纸3家。三等奖获奖单位有12家:中央级报纸3家,省市级报纸9家。整体来看,中央级报纸总共9家获奖,省市级报纸15家获奖。由此可见,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奖一等奖的桂冠,在中央级报纸和省市级报纸的占比为1∶3,后者略强。整体来看获奖比例为9:15,依然是省市级报纸获奖数量占多数。显示了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因此对于冲击中国新闻奖来说,同样作为省级报纸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各报副刊,具备较好的基础和较强的实力,距离获奖目标并不遥远,情况相对乐观。

2、从报纸副刊获奖作品的文章体裁看,情况却并不乐观。一等奖4篇全部是报告文学。二等奖8篇中,报告文学4篇,评论2篇,杂文l篇,长篇散文诗1篇。三等奖12篇中,报告文学6篇,杂文5篇,特写l篇。因此从整体来看,报告文学14篇,杂文6篇,评论2篇,特写l篇,散文诗1篇。由此可见,报告文学无疑是报纸副刊冲击中国新闻奖的主要载体,其次是杂文,这两种重要体裁的作品占据20个奖项,占比83%。

而反观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旗下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以及地市级报纸的副刊版面,大都以散文、随笔为主。就竞争获奖而言,这种现状比较错位。至于杂文这种冲击中国新闻奖的重要副刊体裁,逐年委缩,也许由于杂文比较“敏感”的缘故,有的报纸副刊干脆拿掉了杂文。而报告文学,随着报纸副刊减版,出现版面挤出效应,没有容身之地,因此报告文学几乎早已从各报副刊版面中消失。然而,如果说问鼎中国新闻奖是报纸副刊追求的最高荣誉和标杆,那么报告文学和杂文就好比是副刊冲击中国新闻奖的重武器,主动放弃这样的重武器,就等于自废武功,拿什么去冲击中国新闻奖呢?

诚然,为了贴近百姓生活,贴近市民阅读习惯,报纸副刊把散文、随笔、小小说、诗歌、小品等文体作为主打菜品,这本无可厚非。但杂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与散文、随笔、小说相比,更易于关注当下时代变化,反映现实热点,在报纸副刊中有其广泛的读者市场,理应占一席之地。因此为刷新中国新闻奖副刊作品奖的零记录,副刊必须与中国新闻奖奖项无缝对接,下功夫经营好杂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阵地,为打造精品奠定基础。

三、报纸副刊获奖作品的内容价值取向

其实,纵观24篇获奖的标杆作品,其获奖的重要因素,更在于内容的价值取向。与新闻注重重大题材的报道相同,报纸副刊获奖更注重站在国家层面的高度,围绕“中国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择具有全国影响的或重大突发事件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故事题材,通過文学的载体,巧妙构思,朴实文风,真实感人,发出中国声音,有力传播正能量。从报纸副刊获奖作品的内容选取和价值取向看,14篇问鼎中国新闻奖的报告文学作品均充分发挥了上述作用。

日照日报报告文学《陈中华:当代好记者》(第21报纸副刊一等奖)主人公陈中华是“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新时期全国新闻战线的重大典型。一辆电动自行车,十年颠簸路程;一百多个县市区,三百多个村镇;五十项各级别新闻奖,一百多篇重点、深度报道;三十六册采访本,一百二十万字的采访笔记,从事新闻工作22年来,他立足岗位,勤奋耕耘,创作了大量新闻作品,其中有39件在全国全省评比中获奖,其中获全国一等奖9次,省一等奖13次。文章中列出的这些数字是陈中华深入基层、贴近百姓的生动写照。数字有声,情怀无尽。要多少汗水才能承载起这些数字?要怎样的信念才能熔铸出这样的情怀?要怎样的赤诚,才能诠释“记者”这个职业的荆棘与光荣?陈中华的感人事迹,被贺国强、刘云山、姜异康等中央及省委主要领导多次批示肯定,并受到李长春、刘云山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中宣部及中国记者协会先后联合下发通知,号召全省、全国新闻工作者向陈中华学习。

江西日报报告文学《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22届报纸副刊一等奖)写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感动了全中国:24年前,23岁的女孩徐秀娟爱鹤养鹤,为鹤放弃了一切,甚至生命。24年后,也是一位23岁的女孩邹进莲,续写着又一个“真实的故事”。她放弃了都市白领的优越生活,来到鄱阳湖边,与白鹤、天鹅生活在一起,成为一名护鹅养鹤的女孩。作者人性地写出了主人公的追求和梦想,写出了她为了理想而饱尝的艰难闲苦,同时也没有回避她的徬徨和闲惑。这篇不足7000字的报告文学中,作者描画了一幅人与珍禽和谐共处的美丽画面,也写出了养鹤姑娘的精神境界。凸显出在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个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赣鄱大地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美好追求和生动实践。作品细节生动,文字细腻,情感真挚,情怀动人。这是在“走转改”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篇精品力作。3位作者克服种种困难,在条件艰苦的小岛上与采访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数日,这样深入细致的采访,使得文章不仅具备了引人人胜的可读性,更具备了打动人、感染人的力量。文章发表后社会反响巨大,50多家媒体随后关注了邹进莲和鄱湖珍禽。许多读者慕名前往鄱阳湖,以各种方式为鄱湖珍禽提供保护和帮助。

工人日报报告文学《北京一夜》(第23届报纸副刊一等奖)因为那场酿成77人死亡重大灾难的北京7-23暴雨,两个原本毫无干系的普通人共同成为灾后六天便刊出的报告文学《北京一夜》中的主人公。在城区中心立交桥下被积水慢慢淹没的私家车主丁志健,通过微搏组织市民车主冒着暴雨接送滞留机场乘客的公司职员王璐,两个时间几近重合的平凡者故事在《北京一夜》作者笔下相互缠绕,生动地还原出那个雨夜的悲情与温情,还原出死亡背后的公民无助和善举背后的公民自助的所有细节,站在生命高于一切的立场上,引领社会深刻反思城市管理与公共应急领域存在的问题。整篇作品构思精巧,文字细腻,情境真实,叙述脉络相互交织又各自清晰,未着一笔责难政府之言,暗诉千声无助公民之怨,作品刊出后受到读者广泛好评,当属思辨北京7-23事故的经典之作,也是给所有城市管理者一面反思的镜子。作品发表后被选人高校新闻教材案例。

江西日报报告文学《老伴——听龚全珍讲甘祖昌的故事》(24屆报纸副刊一等奖)主人公龚全珍是全国道德模范,重大典型人物。《老伴》一文是唯一揭示龚全珍精神重要源头之一是甘祖昌的作品。文章通过80多岁的龚全珍的叙述,将甘祖昌精神和她的思想境界高度融合在一起,自然巧妙,顺理成章。体现了龚全珍同志对甘祖昌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反映了一对革命夫妻一脉相承的坚定信仰。作品体现作者高度政治敏感和新闻自觉。文章见报两个多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时,专门评价甘祖昌夫妇:“甘祖昌同志是江西老红军、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但他坚持回家当农民,龚全珍同志也随甘祖昌同志一起回到农村艰苦奋斗。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龚全珍同志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并当选了全国道德模范出席我们今天的会议,我感到很欣慰。我们就是要把艰苦奋斗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向老阿姨表示致敬!”构思巧妙,文风朴实,真实感人。

榜样是无声的哲理。对照近年来上述四篇报纸副刊一等奖作品,笔者建}义:在报纸副刊版面有限的情况下,即便缺乏杂文、报告文学固定专版,也不是不可以积极有所作为。报纸副刊可以瞄准每年评选出来的“感动重庆”同时“感动中国”的典型人物,作为项目,保障经费,组织作家追踪深入采写,不定期给予版面刊发相关报告文学,以解决参赛夺奖作品严重缺失的问题。至于杂文品种,同样不可放弃,报纸副刊只需恢复相关栏目,提供阵地即可。

作者:吴昊

上一篇:缄默知识数学论文下一篇:心理机制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