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习惯管理论文

2022-04-18

摘要:新高考背景之下,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语文教学的要求。根据历年高考语文阅读材料试题内容来看,阅读材料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这也迫切要求高中生重视语文阅读,广泛参与课外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知识量。因此,多文本阅读在阅读教学的运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阅读习惯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阅读习惯管理论文 篇1: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着眼于培养学生从阅读中增进感受理解与思考创造的能力,以提高阅读质量。结合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情况,针对其中的突出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行之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是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能力、审美感悟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进行更为深刻的转变,从教师主导到学生自主,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阅读,从理解到思辨,都需要初中语文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探索合适的教学路径。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成果有可喜的部分,比如阅读教学的拓展性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更为丰富;再如不少学生养成了勤做笔记的良好阅读习惯等。然而这些成果对于更高的阅读教学目标来说,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当前的阅读教学现状,转变角度,探索更为多元的、效率更高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全面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1.强调课内阅读,忽视课外阅读

尽管现阶段课外阅读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学生的阅读量大大增加,但是阅读的效果却不甚理想。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忽略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将课内阅读作为教学重点,但是课内阅读的量是有限的,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时,很多教师的方法也存在失误。课外阅读虽然不是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但是如果单纯追求阅读量而忽视了阅读质量也是不可取的。很多语文教师给学生列了许多书单,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扩展其知识面,但是教师所容易忽视的是,课外阅读并不等于泛读,应当将泛读与精读结合起来。课外阅读中有很多精品篇章,教师可以将优秀的课外阅读资源拿到课堂上来讲,充实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如果学生只是一味扩大阅读量,却不重视课外精读,以为课内阅读就等于精读,课外阅读就等同于泛读,那么学生的阅读质量无法提高。重视课内阅读、忽视课外阅读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反映出很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指导方面方法不得当,没有合理引导学生进行精读与泛读,不利于提高班级学生的阅读效率。

2.重视知识掌握,忽视习惯培养

重视知识掌握、忽视习惯培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容易犯的错误。由于应试教育的误导,不少初中语文教师都把阅读知识一股脑儿地塞给学生,以求得他们能够在考试中取得阅读成绩的高分。但是真正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在于通过阅读文本记住了多少内容,而是学生是否有勤于阅读、爱阅读的良好习惯,是否能够将阅读所获得的知识化为自己所用。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逼迫自己记住书上的内容,但是到了考试时还是无法灵活运用,这表明其在平常的阅读过程中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效果较差。知识是死板的,但是阅读所养成的习惯却是灵活自如的,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只关注学生通过阅读掌握了多少内容而忽视了学生是否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学生的阅读效率也无法提高。当学生养成了做批注、记笔记、联想阅读、及时发问、写读后感、分享交流等阅读习惯后,其知识掌握自然也就跟上来了,无须费心指导。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还是要回归到习惯的培养上。

3.教學理念落后,课堂效率不高

教学理念拘泥于传统也是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候的一个常见误区。首先,很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要求,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就不够高。比如初中文言文这类阅读素材对初中生来说是一个重难点,很多学生对古文学习兴趣不大,但由于文言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师以让学生掌握古文知识为目的要求学生记住相关内容,这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记忆负担,特别是对于那些缺乏兴趣的学生来说。兴趣是推进阅读的一个关键因素,很多教师因为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阅读教学,导致当前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效率不够高。其次教学理念方面重视学生的知识吸收,而忽视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尤其是阅读思辨能力的培养。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时候,不仅要细致讲解其中的重点字词、分析句子的意思与作用,还要带领学生研读为什么作者要这么写,写这部分的作用在哪里,这样做还能为学生的写作练习提供指导。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而单纯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这使得学生在考试时面对同类阅读题目还是无从下手,方法不对。教学理念的落后还表现在教学技术与工具的使用、课外阅读方法、阅读内容等方面,往往是无法适应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要与新课改的标准,导致初中语文阅读课的效率不高。

二、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可行对策

1.提供给学生丰富有价值的阅读材料

新课改背景下,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初中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重点不在于阅读的量,而在于学生阅读的质量,因此课外阅读的内容首先需要保证质量,在打好基础后才进行量的提升。此外,由于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够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导致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选择比较盲目,往往是追随热门,而没有评估好书籍质量,使得阅读内容的质量不够高。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的合理方式应当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有价值的阅读材料,一方面帮助初中生节省了挑选书籍的时间,另一方面也能够进行集体阅读的交流与探讨,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比如在教学《<世说新语>两则》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为其中人物的博学和机智所折服,而且《世说新语》短篇故事中人物年纪与初中生不相上下,是培养初中生行为习惯与知识素养的良好教学素材。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世说新语》中的其他优秀篇目作为课外阅读的精读重点,除此之外还给学生提供市面上内容及注解等质量较高的版本供学生购买阅读。精读的内容教师可以自行打印,分发给学生,学生可以自主阅读,也可以小组合作交流不同的篇目,以此来推进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提升。

2.改进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1)善于提问,引导兴趣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在阅读过程中其自主意识逐渐凸显,有时候会与教师的阅读意见产生冲突。这时候教师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当前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阅读需求,学生是否对其有所兴趣。如果教学内容很重要而学生又兴趣不足,这时候语文教师还要采取一定对策来引导学生的兴趣方向,促进阅读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比如教学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这篇文章时,很多学生对于外国文学翻译过来的文章兴趣不大;作为传记类文本,该篇课文缺乏一定的趣味性,这使得很多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够高。这时教师可以采取引导性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索文本的意识。教师可以问:“我们都崇拜英雄,比如第一个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第一个登月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等,那我们知不知道第二个或者第三个做到这些的人呢?”学生一般都会摇摇头。接着教师便可以说道:“通常历史都是为胜利者所书写的,我们都会记住那些‘第一人’‘成功者’,但是失败者是否就不值得被我们铭记了呢?你知道哪些‘失败者’?”学生便展开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想到了乌江自刎的项羽、有的想到了滑铁卢之败的拿破仑。有了学生的思考基础,教师便可以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人类探险历史上一场伟大的悲剧,虽然英国的探险队失败了,但他们的探险经历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由此学生的阅读热情被大大激发了,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可以步步探寻作者到底是如何书写这些伟大的失败者的。

(2)合作探究,活跃思维

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教学过程中的合作探究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做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活跃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比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这一篇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来分组展开思考或组织活动。这篇课文牵涉人物众多,且特色鲜明,教师可以布置题目让学生分析每个人物的性格,并找出关键语句进行梳理。有的小组可以根据课文排演一个课本剧,通过语言、形态以及动作的模仿进一步挖掘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此外,教师也可以组织课堂讨论,将八九个主要人物的分析任务分发给不同小組,每个小组通过讨论形成书面材料,继而由代表学生进行课堂发言,各组交流不同成果。再比如教学韩愈的《马说》时,教师可以表明问题“千里马重要还是伯乐重要”来让学生进行辩论,小组内部可以组织论据材料,做好准备,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激辩展示。这样一方面让学生对论说文的行文布局加深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在辩论过程中有效地提升了阅读思辨能力,能够掌握论说文的行文组织方式,对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大有帮助。此外,以辩论的形式开展阅读教学,使得学生的思维以及课堂的氛围都活跃起来,学生处在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中,能够促进课堂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总之,在新课改教学目标的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阅读实际,积极改进阅读教学方法,以更好适应和满足初中的语文阅读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课程改革步伐的持续推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要跟随时代步伐,综合多元的教学方法,将知识、能力、文化素养等融入语文阅读教学中去,让更多学生爱上语文阅读,养成阅读习惯,从阅读教学中不断发展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促成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杨文瑜.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互动式教学效果初探[J].考试周刊,2019(15):67.

[2]张禹舜.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11):87.

[3]郑逢春.新课改视野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速读(下旬),2018(4):85.

[4]赵萍.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借助互动方式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J].语文课内外,2018(16):130.

作者简介:杨会玲,女,甘肃皋兰人,甘肃省皋兰县第四中学教师,本科,研究方向:语文阅读教育、班主任班级管理及班级文化建设。

作者:杨会玲

语文阅读习惯管理论文 篇2:

多文本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摘 要:新高考背景之下,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语文教学的要求。根据历年高考语文阅读材料试题内容来看,阅读材料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这也迫切要求高中生重视语文阅读,广泛参与课外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知识量。因此,多文本阅读在阅读教学的运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基于此,本文就多文本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进行分析,帮助教师开展多文本阅读教学,确保学生的阅读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多文本阅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价值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4.092

当前,高中生由于学习的学科知识较多且面临考试的压力,在阅读时间上是不够的,导致学生的课内外阅读还存在脱节的现象,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在衔接上还不够。因此,教师要引起重视,加强学生的课内与课外阅读指导与训练。而现阶段,多文本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改变学生课内外阅读脱节的问题。它倡导学生广泛阅读,在阅读中吸取营养,同时,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对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进行整合与延伸,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一、多文本阅读的内涵

多文本阅读是最近几年教学中比较受欢迎的阅读教学实践方式,指的是教师与学生根据教学的要求,选取一个议题或是多个议题组成的文章,然后师生以这个议题为主线进行阅读。多文本阅读也是群文阅读的一种精炼概括,这种阅读模式打破了传统纵向的阅读方式,要求学生的阅读面与阅读的速度,力求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的阅读思路,在阅读中获得独立,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本领。

在多文本阅读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与认识特点,向班级内学生提供多种议题供学生开展阅读,在阅读中学会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到问题,在各方面的对比中去发现不同、审视文本的价值。譬如,內容相同但是文本体裁不同的阅读文本,如同样都是描写人物形象的文章,但是选取的角度并不一样,所以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人物形象进行把握。教师将这些文章科学灵活搭配起来,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异同点,感受多文本阅读的独特魅力。多文本阅读的这一独特性,也是传统单篇文章阅读所无法达到的,即将多文本阅读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感受不同文本的特点,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素养奠定基础。

二、多文本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一)实施多文本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在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提出新要求下,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良好习惯,需要学生长期阅读各类文本,并在这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通过这一过程,既能扩展和丰富知识面,实现阅读的意义,又能体会阅读的乐趣,培养阅读的良好习惯。实际教学实践活动表明,组织高中生进行各类阅读活动,能够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同时能积累大量的知识,对于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很有帮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阅读习惯也逐渐被培养了起来。

在现如今的高中语文课堂上,仍存在着各类的不足,因为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处于特殊的发展阶段,所以教师会在语文课堂上花一大部分的时间对他们的心理进行辅导,或者进行课堂的管理,从而导致语文课堂出现教育效率低的问题。部分学生可能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但是他们在阅读练习中无法快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理解作者的主要意图。学生受到一些挫折后,会对阅读产生厌烦的心理。面对以上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多文本阅读的教学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多文本阅读的教学模式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处于高中生阶段的学生,他们往往思维开阔,开始具有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多文本阅读的教学模式刚好符合高中生的发展特征,启发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思考。

(二)增强学生个性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参与阅读习惯,促使他们积极的思考和探究。对此,教师可以组织阅读交流活动,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热情,从而真正实现阅读的意义。而多文本阅读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习养成思考的习惯,因为它能扩展课文内学过的知识内容,课外与课内的阅读内容具有想通点,这能推动学生去研究和探索,从而发现和收获更多有意义的观点和思想。这一过程便实现了学生自己的主体功能,学生在自己的探索发现中,能收获更多的成就感,从而获得更多阅读和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此外,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高中语文必修二《诗经·卫风·氓》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文本阅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阅读相同题材的诗,将《上山采蘼芜》《白头吟》《弃妇》《佳人》作为“弃妇诗”的集合,使学生通过同一题材诗歌的阅读,并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了解每首诗在表达的方式和主要思想情感方面有何区别,从中更加深刻的理解每一首诗所要表达的含义,体会和感受到更多人生的意义。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进行比较和思考的兴趣,引发学生根据不同进行探究,从而能感受到各种类型诗歌的艺术魅力、体验不同诗人的性格特征以及他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三)积淀知识储备,提高文学素养

从高中语文及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来看,教材中的阅读内容难以达到高中生语文教学的目标,需要补充相应的课外文本的阅读,来完善语文教学内容的体系,丰富文学知识,提高文学素养。很显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结合多文本的阅读参与教学,已经是必然的趋势,而且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日复一日的积累,并不是课堂上所有知识点掌握了,语文素养就能得到全面的提升,更需要在多文本的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和理解,经过不断积淀和积累,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不同文本之中,感受不同的魅力,感悟更多人生意义,无形之中产生的所思所想就更加丰富多彩,为学生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最终学习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四)丰富阅读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素养

从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来看,教师通过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预习、赏析、解剖分析、背诵等方式进行学习,一篇内容通过几节课的时间进行反复的学习,如此反复进行每一篇的学习,会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丧失热情,不利于学生的探讨和研究。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习惯从单一的角度看待文章,阻碍了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而将多文本阅读运用到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思维的发散,为学生的独立思考留出更多空间。

在现如今语文学习中,往往是通过对教材文章的精读、分析语句、挖掘思想等的方式,帮助我们提高文本阅读理解的能力,但是这样的精读对于快速阅读能力的提高没有帮助,而多文本阅读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在进行某一节课文学习的时候,结合多文本阅读,选择相近的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同时也带领学生领略不同作品的艺术风采。不同风格的作家、不同类型的题材和不同的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分析和整合能力,引起深入思考,同时也为学生的终生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文本阅读的教学模式能够弥补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之处,它是当下较为流行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对于锻炼学生独立思维、扩展知识面和培养阅读能力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它对于语文学习的效率以学的热情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在多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读到不同文章,在不同文章中吸取精华,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同时还能总结出更多的阅读技能的方法,对于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正确选择阅读文本,深化培养学生文本阅读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得到了教师的重视,推动了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进展。多文本阅读的教学模式成为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并补充了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不足,改变了阅读内容狭窄的问题,丰富了学生阅读的方式、阅读内容、阅读习惯等,改善了单一课堂教学的不足。在多文本阅读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所学知识的范围将会得到扩展。比较阅读的方式可以锻炼学生比较、分析和总结的能力,使学生个人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在潜移默化化中,学生的各项能力都能得到发展,且不会浪费课堂上的时间。因此,它能与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补充在课堂教学中所不能完成的教学目标,但是,这需要合理科学的阅读文本作为基础。当在正式课堂中产生的议题,然后通过这一议题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题材,科学地与教材的内容相结合,才能实现更加科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多文本阅读的选文时,要与教材文本主题想统一,将实现教学目标作为指导。教师在选文时,可以从多个方面和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如题材、精神内涵、作者等方面。与此同时,教师在选择文本的时候,要与教材的内容相结合,从扩展教材知识范围出发,选择对提高学生素养有意义的文章进行阅读活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多文本阅读是高中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多文本阅读不仅在于数量,还要在于质量,将多文本阅读运用到高中阅读教学中能够扩充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启发学生的思维与智慧,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与精神品质。对此,在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中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引导学生选择多样化的阅读文本与内容,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的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玉红.多文本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上,下旬),2018(11).

[2]汪倩文,刘世玉.为培养多文本阅读能力而教——谈初中语文多文本阅读的教学[J].语文建设,2018(30).

[3]西红义.点燃阅读的火花,让思维与激情共飞扬——多文本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的策略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1).

[4]张万龙.探究多文本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J].新课程,2020(33).

[责任编辑 李 媛]

作者简介:常晓军(1974.2— ),男,汉族,甘肃民勤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以群文阅读建构古典文本的当代意义》(课题立项号:GS〔2020〕GHB3773)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常晓军

语文阅读习惯管理论文 篇3: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施家校共育策略研究

摘 要: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学习与性格养成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想性格尚未定型,仍需要有效的引导,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情感和性格品质。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家校共育的方法,对学生展开综合性的阅读指导培养,使学生由课堂至课外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这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有关内容,就如何实施家校共育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家校共育

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能力,而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时会存在注意力分散、缺乏阅读的热情,这与教师的阅读教学方式有关。同时,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只关注到课堂上学生的阅读学习情况,忽略了课后学生的阅读指导,从而让一些学生产生了课后阅读的惰性,进而影响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从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角度谈一谈家校共育的策略,以实现小学生课中及课后的阅读全方位教学,使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施家校共育的意义

1.能够对学生展开全方位的阅读教学

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只会完成教师的阅读教学任务,课后很少主动阅读书籍,除非是一些有趣的漫画书。经研究,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实施有效的家校共育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阅读教学引导。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实施有效的阅读教学引导。课后,教师可以联合学生家长,共同对学生的课后阅读实施有效指引。其中,家长可以根据教师提出的阅读教学意见,督促学生课后继续展开阅读,这有利于将阅读教学延伸至课后。

2.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很多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且十分贪玩淘气,若教师只专注课内的阅读教学,而忽略了课外的有效引导,并且一味地要求学生完成阅读学习任务,只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进而失去阅读的兴趣与动力。但是,通过适当的家校共育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1]。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且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喜好把控比较好,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家校共育的方法,以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理解来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的阅读学习,这有利于学生时刻受到阅读氛围的熏陶,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3.有效增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巩固不是一件易事,教师可以借助家长的力量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实施有效监督。比如,教师可以构建家校交流群,并且定期将学生应该完成的阅读任务发送其中,家长则根据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监督,以便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将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对后期的阅读课程做调整与安排,促使学生得到良好的阅读教学。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施家校共育的原则

1.保持目标一致原则

无论是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内,还是在课外的家庭阅读教育,都应该保持阅读教学目标一致的原则,促使家校拥有共同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对学生的阅读展开有效的培养。同时,家长也清楚孩子应该达到哪些阅读目标,从而对孩子展开有效的阅读引导,进而将语文课堂尚未完成的目标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最终让学生得到全面的阅读教育[2]。

2.注意主体教学原则

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其学习地位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谁依附谁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使学生自由、平等地参与阅读,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文学知识。在课堂阅读中,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给予学生适当的阅读学习空间,不要安排过重的阅读任务给学生,要让学生既能学到阅读知识又能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另外,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要结合孩子的实际阅读能力,安排适当的时间引导孩子阅读,使他们产生自主阅读的欲望。此外,在家校合作中,教师也要重视学生家长表达意见的权利,不要漠视家长的意见,以综合学生家长的意见对阅读教学工作实施优化,这样小学阅读教学的效果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3.注重家校共育方式的多样化

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式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其产生阅读的动力与激情。所以,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教师以及家长都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学生实际的阅读兴趣为出发点,对现有的阅读教学方式实施创新,以引入新鲜有趣的阅读教学方式,进而促进阅读教学方式多样化,最终让学生得到良好的阅读学习体验。比如,学校与家庭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学生展开阅读教学,引入与阅读相关的素材内容,让阅读更加丰富,从而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施家校共育的策略

1.尝试构建家校共育的阅读教学网络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讀教学中,家校共育是相辅相成的,家长需要听取教师的意见,而教师也要虚心接受家长的建议,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其中,教师可以联合学生家长,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网上交流群,让学生家长参与到阅读教育管理活动中,这有利于家长及时了解教师的阅读教育方针和目标,并且可以对相关的教学策略提出意见,有助于完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3]。

以日常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与家长联系,共同构建一个关于学生阅读的交流群,如微信群、QQ群等,在群里可以讨论学生阅读的各种问题,并互相给予适当的阅读教学意见,进而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环境。然后,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如教学一些较为基础的写景类文章内容时,除了课上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学习任务之外,教师还应该提前发送一些与写景相类似的课外读物、素材,让家长抽时间陪伴孩子阅读,帮助他们认识其中的生字,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阅读内容,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适当开放阅读教学环境促进家校和谐

语文教师适当开放阅读教学环境,能够有效实现家校合作,而闭塞的教学环境不利于学生家长参与阅读教学工作,也不利于构建家校共育关系。只有让学生家长体验真实的阅读教学工作,才能对教师的阅读教学工作内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4]。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尽量开放课堂阅读环境,让学生家长有更多机会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促进家校合作共育。

比如,教师可以定期邀请学生家长走进校园、走进实际的语文阅读课堂,实地体验语文阅读的教学环境。其中,家长可以实地参观学生的阅读课堂环境,真实感受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然后,学生家长可以将自己的意见或者建议提出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协助教师做好相应的教学问题纠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家长来校参观的机会,向家长普及和宣传相关的课后阅读教育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总结有效的家庭阅读教学方法,实现有效的家校合作共育。

3.引导学生家长参与阅读社团的组建

由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间有限,不少教师为了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布置的任务过多导致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时间比较少,多数学生都在完成阅读问题的分析与解答,无法体会到阅读的真正乐趣。因此,在日常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出发点,鼓励家长共同组建相关的阅读社团,为学生带来更多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以及增进学生的阅读机会,从而共建良好的家校和谐的教学环境。

首先,家长来自不同的工作领域,他们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也有所不同,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所以,通过引导家长共同组建课后阅读社团,有利于打造具有不同特色的阅读活动,从而丰富学生的课后阅读学习,并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知识,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身心发展。其次,家长参与阅读社团的组建,有利于减轻教师的阅读教学工作压力,对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5]。

比如,学校可以鼓励家长担任阅读社团的相关职务,促使家长参与到学校的阅读教学活动中,从而发挥家校共育的力量,共同监督和引导学生的阅读学习生活。家长的参与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学校阅读教学没有的学习内容,有利于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也弥补了教师自身阅读教学的不足,完善了阅读教学工作。所以,学校需要尽可能发挥家长的力量,以拉近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从而形成良好的家校共育关系。

四、结语

家校共育能够促进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也能够促使教师得到更多有效的阅读教学意见,使语文阅读教学更加合理和科学。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构建相关的家校共育网络、开放课堂阅读环境以及引导家长构建相关的课后阅读活动等,以发挥家长的力量,共同落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华.家校结合,培养农村低年级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J].中国校外教育,2019,21(11):84.

[2]柳槐林.家校共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新教育时代,2019,20(35):307.

[3]朱瑾.小學语文低年级家校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7,13(35):320.

[4]毛艳.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5(2):98-99.

[5]谢小军.探讨家校共育在培养低年级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应用[J].文渊,2019,13(7):128-138.

作者简介:魏翠芳(1970—),女,汉族,甘肃兰州人,本科,一级教师,就职于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魏家庄小学,研究方向:小学基础教育。

编辑 曾彦慧

作者:魏翠芳

上一篇: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下一篇:航空工业工程概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