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机制研究论文

2022-04-17

摘要: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全面推动了我国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在互联网的普及作用下,网络时代已经到来。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期的青年一代,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网络的最大用户群体。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心理机制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心理机制研究论文 篇1:

网络直播情境下大学生从众消费的心理机制研究

摘 要 直播购物形成一种实时互动的虚拟空间,将直播参与者置于一种虚拟在场的情境中,在营销造势、主播推荐、群体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极易造成消费者的从众行为。文章收集大学生参与直播购物的心理活动数据,从个人特质、产品推荐和群体因素三个维度分析导致大学生产生从众行为的省时便捷、求实求廉和攀比虚荣的消费心理。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个人特质通过攀比虚荣心理正向影响从众消费,产品推荐通过省时便捷心理正向影响从众消费,群体因素通过三种消费心理显著正向影响从众消费。

关键词 网络直播;从众消费;消费心理;影响路径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海量信息环境下在线评论的效用优化机制研究”(17YJC630168);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大数据环境下在线评论过载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2016SJB630017)。

随着网络购物的盛行,在线推销模式随之蓬勃发展,其中以网络直播带货及短视频广告为主流推销方式,直播商店成为淘宝开展业务的标准配置。艾媒咨询分析报告显示,淘宝直播在2020年的营业额已经达到4 000亿元,年增长率为100%,淘宝直播平台上架近1亿件商品,提供直播内容超过10万场,直播货品呈多元化态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大部分实体行业遭受严重打击,而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同比大幅增长121.5%,达到9 610亿元,持续渗透到各个行业[1]。随着5G、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网络直播将给平台方带来更多的利润。网络直播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销售渠道。相比传统的电子商务,直播空间为消费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互动性、临场感和参与度,消费者在虚拟的购物情境下能够感知到实用价值、享乐价值和社会价值。毋容置疑,大学生也被直播购物所吸引。但当代大学生存在非理性消费行为激增、消费主义倾向明显等问题,决策活动经常受到他人的影响,在消费选择中趋同于自己的同龄群体[2]。直播空间抢购氛围、无法对商品进行实物检查、质量不确定等因素使大学生从众消费倾向明显。

从众消费是社会影响的一种表现形式,指以他人的行为或期望指导自己的消费决策。社会影响可以分为信息性影响和规范性影响。信息性影响指倾向于接受从他人那里获得的信息作为简化决策过程的指导;规范性影响指个体为了获得群体归属感或认同感而顺从他人的倾向,避免被他人排斥,消费者选择受到信息性和规范性影响。一方面,个体在决策过程中受到认知限制、时间压力、信息缺乏或信息过载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做出理性判断,信任来自他人的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决策效率。另一方面,消费者渴望获得群体归属感,以寻求集体庇护。大学生参与从众消费可以看成一种心理过程,与文本和图片相比,消费者对视频的参与度更高,因为视觉线索不仅能引导消费者关注产品功能,更能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当面临引人入胜的消费体验时,他们更愿意参与其中。大多数关于从众消费的研究集中在人格特征和群体因素上[3],因此,结合从众消费的社会影响表现形式,可以将影响从众消费的因素分为:个性特质、产品推荐和群体因素,前两种属于信息性影响,群体因素兼有规范性影响。从众行为不仅是与个体相关的简单行为,而且具有群体特征,并且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时期,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容易受他人影响。

网络直播作为流行的销售渠道,其销售规模将持续增长,2021年直播电商规模有望达到12 012亿元。本研究分析网络直播环境下影响大学生从众消费的因素及心理机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哪些因素会导致大学生产生从众消费?2)从众行为中表现出什么样的消费心理?3)这些消费心理如何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理清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 理论基础

互联网创造的虚拟购物空间改变了消费者的行为模式,信息技术使网络消费更具有协作性、动态性和高度互联性,消费者被描述为社会人,个体决策易受外部关系的影响。一般而言,消费者高度依赖于他们所联系的社会环境中的观念、观点或意见,并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与群体意念保持一致,从而获得心理满足。社会规范和人际关系是个体行为意向的前因,尤其对于注重集体主义行为的国内消费者,社会影响对购买决策的影响更加显著。消费者参照群体决策,试图跟随他人的决策行为,在决策过程中,表现出受到群体决策的约束行为。群体成员倾向于建立群体规范,个人则倾向于遵守各自的群体规范,根据群体想要自己形成的社会身份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传统零售环境中,商品可以被看到和触摸,消费者可以向销售人员咨询相关商品的信息,而在网络直播情境中,在购买前没有提供体验产品或面对面咨询的机会。面对众多的选择,消费者可能会出现模仿他人的行为。模仿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不仅是出于被接纳的愿望,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一方面,消费者由于缺乏对产品的自信,在决策过程中倾向于采取降低风险的办法;另一方面,人们可能认为其他消费者拥有的产品信息比他们自己拥有的多,意图在低认知努力和低时间成本的条件下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模仿行为一旦大量发生,就会形成信息级联,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个体易受前人行为或信息的影响,改变自己的认知,出现追随前人的现象。网络直播情境下,消费者通过弹幕、点赞、互动、礼物等与主播和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经验或意见,产生虚拟的身临其境的感觉。直播情境构建的虚拟消费空间,使消费者具有共在临场感和社会临场感,形成暂時的虚拟人际关系,个体决策受到虚拟空间中他人的社会影响[4]。
2 研究设计

与传统网络销售相比,直播及短视频销售平台具有多方面优势。传统网络销售仅通过文字和图片向消费者展示商品,对商品质量的了解只能通过评论区或与客服交流。直播及短视频销售突破了传统销售的局限性,以试用试穿试吃等形式,通过视频向消费者全方位展示所售商品,与消费者之间形成实时沟通和及时反馈,互动交流更加便捷。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从主播和其他消费者那里获取了信息,进而对产品产生了新的认知,并且即时信息交流也能降低消费者感知风险。

2.1 概念模型

本研究结合社会影响和消费者异质性,从个性特质、产品推荐、群体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大学生从众行为。导致大学生从众消费的心理因素包括省时便捷心理、求实求廉心理以及攀比虚荣心理,三个影响因素为外因潜变量,消费心理为中介变量,从众消费为内生潜变量,构建了网络直播情境下大学生从众消费的心理机制模型,如图1所示。

2.2 研究假设

个性特质包括人口统计学和心理特征,如个性、动机、信念等,这些特质决定了消费者的异质性,对个人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大学生因认知有限,常常出现跟风从众行为,以获得自尊和他人的认同,避免被群体孤立或排斥;因经济原因,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更愿意选择价格合理、可信度较高的店铺商品,参考值得信任的群体意见,个人高度服从群体,群体评价决定个人价值。从众消费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有效规避现实压力,进而获得愉悦感[5]。大学生尤为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在意自尊心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认同。网络环境下,信任、认知、情感和意动对消费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6],对群体信息的信任程度越高,其行为就越容易与群体决策保持一致。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1:消费者因个性特质产生省时便捷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

H2:消费者因个性特质产生求实求廉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

H3:消费者因个性特质产生攀比虚荣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

网络环境下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主要通过商家描述以及网络口碑两种形式。由于网络购物只能通过图片、文字或视频的方式了解商品细节,所见即所得,因此,消费者在网络购物过程中承担较高的风险。知名品牌、评价越好的产品,可以降低消费者感知风险,越容易引发从众行为[7]。主播荐品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粉丝消费,网络口碑和商品热度显著影响消费者的从众行为[8],价格折扣、时间压力及销售氛围是影响消费者非理性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消费者的从众倾向对价格十分敏感。大学生群体受经济能力限制,购买力较为低下,在网络购物过程中更加注重实用性、经济性和时效性,并通过从众消费来保证购得商品的质量。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4:消费者出于产品推荐产生省时便捷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

H5:消费者出于产品推荐产生求实求廉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

H6:消费者出于产品推荐产生攀比虚荣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

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的过程中,愿意从群体决策中获得商品信息,其消费行为受规范性影响,为了获得群体成员的认同或避免受到群体非议,而做出从众行为。规范性影响是从众行为产生的核心条件之一,当群体给予正面反馈意见时,大学生的购买意愿相应提高;当群体给予负面反馈意见时,其购买意愿下降,并出现跟随群体意愿的从众行为[9]。群体的规模越大,消费者在群体中承受的从众压力就越大,并且当消费者处于熟悉的群体之中,更容易感受到群体压力,外部群体压力比内在心理压力对大学生从众消费的影响更大。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7:受群体因素影响,消费者产生省时便捷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

H8:受群体因素影响,消费者产生求实求廉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

H9:受群体因素影响,消费者产生攀比虚荣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

网络环境下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包括:自主性、追求便捷、猎奇性、注重隐私、追求物美价廉、理智求实以及追求个性化。淘宝双十一、京东618、微信红包等网络造节,星巴克、米粉节等文化认同,这种网络活动或流行文化吸引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其表现出密集参与性、消费投入性以及消费体验性[6]。同时,伴随消费者主义思潮,大学生在有关人际交往的消费行为中存在虚荣攀比和“跟风”消费心理,这些心理往往与追求品牌、时尚与潮流有关[10-11]。网络直播兼有销售渠道和社交功能,其销售方法可以分为销售导向型和关系导向型,大学生因省时便捷、低试错成本、内容实用性强、优惠促销等原因积极参与其中。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10:省时便捷的消费心理促使消费者产生从众行为。

H11:求实求廉的消费心理促使消费者产生从众行为。

H12:攀比虚荣的消费心理促使消费者产生从众行为。

2.3 问卷设计

问卷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共设计了四个问项,包括性别、年级、月网购频率以及月收入水平;第二部分到第四部分为个性特质、产品推荐和群体因素三个影响因素以及省时便捷、求实求廉和攀比虚荣消费心理的测量问项,第五部分为从众消费的测量问项。除了个人基本信息,其余问项均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设计问卷,选项根据分值由小到大排序,依次为:“非常不赞同”对应分值1、“非常赞同”对应分值5。问项大部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网络直播情境下做出了相应修改,其中个性特质、产品推荐和群体因素参考高秀峰[12]、欧阳一贵[13]和吴佳欣[9]的研究成果,共15道题目;省时便捷、求实求廉、攀比虚荣三种消费心理参考聂顺婷等[14]、石绍华等[15]、侯艺[11]和巴婷婷[16]的研究结果,共12道题目;从众消费采用何佳[17]的研究结论,共4道题目。
3 结果及分析

3.1 样本变量描述

问卷采用线上问卷星和线下校园发放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66份,剔除部分無效问卷后,剩余有效问卷242份,有效回收率为80.7%。其中,男生占比46.3%,女生占比53.7%,男女比例较为均衡;大四学生占比最高,为31.8%,其次是大三年级,占比为25.2%,被调查者年级分布相对均衡;月收入在1 000~2 000之间的比例为61.1%。月网购频率在0~5次和5~10次之间的比例分别为38.8%和37.6%,10~15次以及15次以上的人占比分别为14.9%和8.7%。被调查者的月收入多集中在1 000~2 000之间,月收入在1 000以下及3 000以上的人数较少,符合大学生月生活费标准。

对样本变量进行描述统计,每个变量的最小值都为1,最大值都为5,产品推荐(CP)的均值最高,达到了3.76,初步说明大学生在从众消费中受产品推荐影响较大,产品推荐题项CP4均值最高,为3.99,所对应的题目为“我在乎产品的质量”,初步说明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比较注重产品质量。个性特质(GR)、群体因素(QT)、攀比虚荣(PB)、省时便捷(SS)、求实求廉(QS)、攀比虚荣(PB)、从众消费(CZ)问项的均值依次为:3.47、3.28、3.47、3.41、3.01和3.06,各问项的标准差均小于1,取值分布波動不大。

3.2 信度与效度检验

信度和效度检验是衡量问卷结果好坏的工具。通常采用Cronbach α系数测量信度大小,所有构念的α值都大于0.8,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测量结果可靠性较高。在检验完问卷的可靠性之后,还需要检验问卷问项与研究内容是否一致。KMO值高达0.936,远大于0.7,自由度为465,近似卡方值等于6 392.699,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Sig值小于0.001,表明问卷适合做因子分析。

对潜在变量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所有问项的标准化载荷系数都大于0.5,且NFI=0.95>0.9,CFI=0.97>0.9,RMSEM=0.078<0.08,χ2/df=2.98<3,拟合度指标都达到要求。组合信度(C.R.)和平均变异抽取量(AVE)的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各构念的组合信度均大于0.7,AVE的值也大于0.5,问卷的收敛效度满足要求。

3.3 假设检验及结果分析

以个性特质(GR)、产品推荐(CP)和群体因素(QT)为外因潜变量,从众消费(CZ)为内生潜变量,省时便捷(SS)、求实求廉(QS)和攀比虚荣(PB)消费心理为中介变量,建立假设模型,检验消费心理对从众行为的影响。个性特质(GR)与省时便捷(SS)、求实求廉(QS)之间路径系数对应的t值分别为-0.28、0.08,产品因素(CP)与求实求廉(QS)之间的路径系数对应的t值为0.60,其余路径t值都大于1.96。删去个性特质(GR)到省时便捷(SS)和求实求廉(QS),产品推荐(CP)到求实求廉(QS)这三条路径后,剩余路径系数对应的t绝对值都大于1.96,修正后模型的路径都具有显著性。模型的适配度指标中,卡方自由度比=2.99,GFI=0.88,AGFI=0.86,CFI=0.96,RMSEA=0.081,各项指标均达到临界值标准,表明模型和数据适配度良好,修正后的结构方程模型如图2所示。

通过对模型中各路径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进行分析,可验证各假设是否成立。从结构方程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消费者的个性特质通过攀比虚荣心理对从众行为的影响程度为0.44×0.58=0.255,即消费者因个体差异产生攀比虚荣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形成购买意愿,假设3成立,这一结论与高秀峰[12]的研究结果一致。大学生易受到来自个人的心理压力以及信息认知不健全的影响,进而出现非理性的、攀比消费的从众行为[6]。而假设1和假设2不成立,相比于攀比虚荣心理,省时便捷心理和求实求廉心理则属于理性消费心理,正如阮洁所提到的大学生心智不够完全,社会阅历欠丰富,在消费过程中更容易出现非理性消费[6]。

产品推荐通过省时便捷的消费心理对从众行为的影响程度为0.28×0.16=0.045,假设4成立,当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面临时间压力、任务难度等因素刺激时,会产生省时便捷的购物心理,更愿意跟随大众消费来减少购买决策风险。产品推荐与求实求廉心理之间无显著关系,也不会通过求实求廉心理影响从众行为,假设5不成立。求实求廉心理是网络环境下消费者购物的一种普遍心理,大学生在网络购物中产生省时便捷的消费心理,通常是源于自身的经济压力,而非产品因素所导致。因此,产品推荐与求实求廉的消费心理相关性较弱,通过求实求廉心理对从众行为的影响也不显著。产品推荐负向影响攀比虚荣心理,结论与研究假设相反,因此,假设6不成立。大学生通过产品品牌及口碑来彰显自己的身份或形象,从而出现炫耀性的从众消费,而并非基于产品的质量或者价值[18],高价格和低品牌知名度易使消费者产生从众行为[8]。

群体因素通过省时便捷心理对从众行为的影响程度为0.64×0.16=0.102,消费者受到信息性影响而产生省时便捷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假设7成立。在直播购物中,大学生会将他人的决策结果作为自己决策参考的信息来源,信任他人的正确决策,在节省购物时间的同时,还能经历便捷的消费体验。因此,信息性影响容易使消费者产生省时便捷的消费心理,进而导致从众行为。群体因素通过求实求廉心理对从众行为的影响程度为0.83×0.3=0.249,即消费者出于信息性影响产生求实求廉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形成购买意愿,假设8成立。在直播或短视频平台购物的过程中,不仅享有优惠的价格,大学生还能从互动评价和产品描述中全面了解产品。群体因素通过求攀比虚荣心理对从众行为的影响程度为0.7×0.58=0.406,即消费者出于规范性影响产生攀比虚荣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形成购买意愿,假设9成立。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与群体交往的过程中会因为想要获得群体认同感而产生从众消费行为,迫于群体压力,也会通过攀比虚荣的方式来获取个人在群体中的价值,群体信任、群体一致性和群体参与对大学生的从众行为具有显著影响[9],其结论支持假设8和假设9。

从路径影响系数可以看出,省时便捷和求实求廉两种消费心理对从众行为都有显著影响,假设10和假设11成立。消费者追求价格低廉、质量较高且使用便捷的商品易导致其产生从众消费行为。追求省时便捷和求实求廉的消费心理属于理性消费心理,消费者更愿意向群体中的其他人推荐他们购得的物美价廉商品。消费者攀比虚荣心理到从众行为的路径系数为0.58,且影响显著,假设12成立。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攀比虚荣的消费心理日益明显,在消费过程中产生强烈的从众行为。大学生认知能力和情感控制能力有限,常常会陷入迷茫与困惑中,容易产生攀比虚荣的消费心理,导致从众消费。从路径系数对比来看,攀比虚荣的消费心理对从众行为影响程度最高,路径系数达到0.58,其次为求实求廉的消费心理,影响路径系数为0.30,而省时便捷的消费心理影响程度最小,路径系数仅为0.16。


4 结论及建议

4.1 结论

本研究聚焦网络直播情境下的从众消费现象,使用问卷调查收集有过从众消费的大学生消费心理数据,从个性特质、产品推荐和群体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大学生从众消费时的三种消費心理,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1)因个性特质,大学生产生攀比虚荣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个性特质这一变量中问项的赞同感都比较高,反映了大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倾向于得到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和认可,这种心理容易演变为非理性的攀比虚荣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中国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既追求个性又与群体趋同,易产生攀比购买行为。2)大学生由于产品推荐产生省时便捷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大学生为了减少不确定性和感知风险,倾向于购买销量高、口碑好的产品,模仿大多数人的行为。销售量、主播推荐、直播间互动等被认为是产品质量的表征,大学生可以降低感知风险,付出较少的认知努力和时间成本来完成决策。3)大学生受群体因素的影响会产生省时便捷、求实求廉和攀比虚荣的消费心理,从而出现从众行为。大学生在购物时,倾向于向群体了解购买信息,接受群体提出的购买意见,对群体保持着高度的信任感。在与群体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对产品的认知,节约选择产品的时间,使购物过程更加便捷,且保证所购产品的性价比。消费者所在群体中的群体规范和自身受到的顺从压力会影响其购买决策,使其产生从众行为。在与群体的交往过程中,也会由于想要获得群体的认同,出现追随群体决策的现象,产生攀比虚荣心理。

4.2 对策建议

直播间上架的商品多种多样,商家的营销手段也层出不穷。由于个人成长经历较为简单,消费心理并不成熟,大学生在购物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盲目的、消极的从众消费,常常会出现超过自身消费能力的购买行为或是购买到适用性、匹配度并不高的商品,同时,也会容易进入商家的饥饿营销、批量购买等消费陷阱。因此,合理的决策建议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与自尊,消费过程中极易产生攀比虚荣的非理性心理。因此,大学生在消费决策之前应该仔细斟酌,考虑商品是否满足自身的需求,是否在自己经济能力所能承担的范围之内,不要盲目攀比。2)因对商品信息缺乏了解,为了降低感知风险,主播推荐以及点赞互动容易使大学生产生省时便捷的消费心理。因此,大学生在购买商品之前可以向家人或朋友多询问以缓解对于商品信息的认知失调或是信息不对称现象,建立对商品的信任,从而理性消费。3)大学生要善于辨别群体信息,选择适合自己、满足需求的商品,而不是一味的迎合群体,或是为了得到群体的认同而产生非理性的消费心理。

参考文献

[1]艾媒网.2020年gmv超4 000亿!淘宝直播平台发展现状及带货数据分析[EB/OL].[2021-02-04].https://www. iimedia.cn/c1020/76888.html.

[2]张世琴.大学生消费决策的独特性与从众性[D].杭州:浙江大学,2013.

[3]王财玉,雷雳.网络购物情境下的羊群效应:内涵、影响因素与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7,25(2):298-311.

[4]谢莹,崔芳,高鹏.网络直播情境下共在临场感与社会临场感对从众消费的影响[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1(2):68-79.

[5]廖云.网络购物从众行为分析:以“双11”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4):156-159.

[6]阮洁,张鹏.大学生非理性从众消费:基于社会心理的视角[J].知识经济,2019(18):60-61.

[7]许佳淇.论网络口碑对青年受众群体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6(19):44-45.

[8]张大亮,周辉.产品因素对高校学生网购从众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4,36(1):1-4.

[9]吴佳欣.群体因素对网络团购消费者从众行为的影响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3.

[10]张澜,马自超.当代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大学生消费心理及行为的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6):78-81.

[11]侯艺.当代青年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9(11):107-112,99.

[12]高秀峰.网络团购从众行为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1.

[13]欧阳一贵.我国青年女性奢侈品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14]聂顺婷,郑允佳.大学生消费价值观与消费决策风格:从众心理的中介效应[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28(6):925-929.

[15]石绍华,郑钢,高晶,等.北京中学生的消费价值观与消费行为[J].心理学报,2002(6):616-625.

[16]巴婷婷.网络购物氛围视角下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工业大学,2018.

[17]何佳.网络购物中大学生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探析:以淘宝“双十一”活动为例[J].新媒体与社会,2013(4):169-181.

[18]徐莹.大学生面子知觉与自尊对其炫耀性消费的影响[D].重庆:西南大学,2015.

作者:魏娟 施茜薷

心理机制研究论文 篇2:

基于自我认知的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心理机制研究

摘 要: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全面推动了我国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在互联网的普及作用下,网络时代已经到来。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期的青年一代,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网络的最大用户群体。然而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认知的成熟度和理性化尚未定型,全球一体化进程又加大了网络当中多元文化的冲击力度,由此造成的网络环境下的多元化思潮则极其容易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致使大学生产生各种迷茫与困惑。以此为出发点,基于当代大学生自我认知视角解析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心理认知与困惑,进而提出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策略建议,以期为更多学者进一步深化此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自我认知;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机制;策略

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促进着网络技术水平的提升,时至今日,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在信息化时代环境下,人们的生存方式实现了虚拟化,由此所引发的各种伦理道德问题成为了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网络,作为一种新科技景观,全面颠覆了传统时期的人际交往模式,尤其是在全球化发展的作用下,人人都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体,各种思想文化的发展态势呈现出明显的不可控性。当代大学生具有着新时代青年的特点,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极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也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接触网络的机会,同时互联网也凭借着其特有的优势不断提升着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然而随着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深化,网络传播与网络成瘾等等一系列问题随之出现,对大学生的思想认知与道德意识产生着极其多元化的影响,致使一些大学生网络道德出现危机。自我认知理论所强调的重点在于引发个体对自我的一种积极觉知与思考,能够通过自我概念的形成强化自我认同,从而更有效地排除过多的外界干扰,从此视角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机制,有利于更好地唤醒大学生的主体道德意识,最终实现网络道德水平的提升,具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自我认知理论概述

自我认知理论最初源于實用主义哲学领域,该理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主我”和“宾我”,前者所指的是人们在自我认识过程中整个的心理过程,包括思维、记忆与知觉等[1];而后者则是立足于客观视角下对自己进行思考与感觉的过程。正是经由以上两个部分的综合作用,促进了人们对自己的看法与认知的生成,逐渐强化了人们的自我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陆续有学者提出过各种新的理论,包括“境像自我”理论以及“本我”理论等等,通过总结之后,笔者认为自我认知可以概括为个体在社会生活的成长过程中,通过对自身的观察逐渐形成的一种自我的认知与评价。

二、基于自我认知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与我国社会的发展,道德教育改革进程亦在不断加速,近些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越发明显,由此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点。网络道德教育是宏观道德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内容来看,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形象的塑造实为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网络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道德意识的多元化碰撞。网络环境同现实环境之间最明显的差异即在于其巨大的开放性特征,在网络中,大学生实现了身份的“自由”,面对网络环境下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大学生作为主体能够将自身定位随意转换,虽然对于自我的发展而言具有着一定的优势,但亦有可能同现实定位分离,使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飘忽不定[2]。

其次,网络的虚拟化特点决定了道德行为的随意化发展。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特征已无须赘述,其中的所有交往主体均隔着网络面纱,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又并非虚无,而是在科技构造的虚拟环境中所带给人们的一种非实在的体验,其功能的真实性毋庸置疑。在此环境下,大学生势必会出于多方面原因而对自身的真实身份进行隐瞒,在各种交流过程中直接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自我”的不真实境况也就成为了一种趋势。

最后,网络的自由性特点决定了道德认知的差异化提升。网络环境为人们创设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有效地提升了人们的参与性,传统时期主体意志的中心化被消除,平等而自由的主体交往取而代之,无论现实生活中是何种身份与何种地位,在网络当中发表言论的自由度是平等的[3]。这种自我的隐蔽性直接推动着网络道德认知差异性的提升,使一些人可以无视传统道德伦理束缚而畅享网络的无边“自由”。

综合以上几方面来看,网络凭借其开放性和不可控的特点,为主体思想言论的自由发挥提供了舞台,对于由此而生成的道德意识的无尽扩散,依靠法律与行政体制进行约束必然具有着较大的局限性,大学生作为网络规模最大的用户群体,只有加强自我认知,实现道德自律,才是引导网络道德正向发展的最有效之举。

三、基于自我认知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困境

互联网的普及,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增添了无数新的色彩,多元文化的碰撞以及大数据的优势为当代大学生信息获取开辟了无限广阔的渠道,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不可否认,大学生良好的自我认知有助于使其在网络中引导正向价值观的发展进而树立良好的道德旗帜,不仅有利于借网络优势促进人格的健康与自我意志的提升,更有利于通过对自我的客观评价而形成对自我价值的正视。而与此同时,一旦大学生自我认知缺失,则亦有可能引发网络道德危机,其困境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自我同一性弱化导致网络道德标准失衡

自我认知理论认为,自我概念的心理作用具有着保持个体内在同一性的功能。在现实环境下,人们对于自我逐渐形成了一种认知,具有着完整的且统一的自我,人们能够在各种场景中精准地定位出自身的身份角色,进而展现出最真实的一面。然而,网络环境的特点决定了其极具隐蔽性,多中心化发展直接加大了网络当中多元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的力度[4]。对于大学生来说,能够在虚拟的网络信息当中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不断切换角色,由此成就了网络当中个体的多面性。如此,大学生经由在现实同虚拟环境下的不断转换,很难实现良好的对接,“真实的自我”和“虚拟的自我”之间的矛盾必然会被不同程度激化,这种自我同一性也就随之弱化,即在现实中分不清自己。最终也就会失去对正向价值与标准的精确判断,使道德认知无处扎根,只能追随网络多元思潮的“大流”,使价值观偏离,道德标准失衡。

2公共自我意识衰弱导致网络道德行为失范

大学生身处现实社会,自我认知不仅包括个体性的自我意识,同时还包括源自于公共层面的自我意识。互联网为大学生架构起了一个便利的人际交往平台,在此过程中公共性自我意识的衰减已经被诸多研究所确认,与此同时,网络化的交流也筛除掉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各种线索,使人们的注意力被过多地放在文本本身,如此一来,社会的准则也就因此而被淡化。在网络中,大学生可以针对所有新闻进行各种评论,也可以以各种攻击性语言发泄对于一件事的不满,所发表的言论或者所承诺的语言并不需要去承担任何责任,道德的他律性顺势被弱化,大学生公共自我意识也随之衰弱[5]。长此以往,大学生便可能对一些社会规则视而不见,从而为道德行为失范埋下伏笔。

3自我价值的非理性化判定导致网络道德意识淡漠

人类价值观的发展源于人类的理性,从人类自我意识出现的那一刻起,人们就开始以价值观衡量自我并对自我进行评判,一旦自我的价值得到确立,人们便会从主观层面生成一种内在的自信。网络环境作为一个虚拟化社会,也同样存在着这种意识层面的自我价值判定,区别仅在于相对于现实社会来讲,网络社会对于自我的塑造更加理想化。比如大学生在网络中可以对自己的名字、生活背景、学历状况、职业发展等等信息进行虚构,对自身形象的塑造可以排除掉所有的不利信息,直接将有利信息为我所用。这样的现象,也就更容易将大学生带到理想的自我境界当中,一旦回归现实,则直接同网络社会对比出巨大的落差。如此,大学生也就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对现实生活生成强烈的不满,轻者抵触情绪激增,重者甚至将可能产生绝望的心理,道德意识的强化也就难以实现。

4个人功利主义膨胀导致网络道德情感危机

当前,奢靡主义、拜金主义等现象已经成为了热点,更成为了网络热词,在现实生活条件有限的前提下,大学生个人功利主义意识在网络中更是被不断刺激。一方面,各类网站的商业化运作直接“呼唤”着大学生对物化社会欲望的觉醒,各种流行化、低俗化的信息内容极容易对大学生的认知产生错误的引导,使大学生误入非自主的欲望消费当中;另一方面,网络文化已经发展至后现代,冗杂多元化的网络信息中充斥着各种不切实际的“梦想宣教”,同时将现实社会当中的物质与财富无尽扩大,比如各种网络热词如“白富美”“高富帅”等等,对于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强烈的刺激,这种对于享乐主义的宣扬,直接将大学生自我认知定位在了偏差的位置,使大学生形成了“崇钱媚贵”心态,财富成为了眼中的一切,致使道德情感陷入危机[6]。

四、基于自我认知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机制强化策略高校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主体,除了应做好基本的理论知识传授之外,更应当与时俱进迎合教育改革的形势,做好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并結合互联网的优势,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自我认知进行强化,通过积极的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强化网络道德标准意识。笔者认为,应侧重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通过自我同一性的强化塑造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人格

首先,高校应当建立并完善大学生网络教育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以自我认知教育作为辅助,引导大学生正视当前网络的虚拟性特征。与此同时,高校网络教育以往的主要内容主要针对于网络犯罪等方面,笔者认为还应当结合当前的互联网形势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中虚拟自我的认识程度。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大学生上网情况进行全面统计,包括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偏好等,引导大学生认清现实与网络的虚拟关系,使大学生明确网络虚拟性特征的体验性,在现实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其次,网络对大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对于大学生在网络中虚拟自我的形成,高校应当给予积极的支持,即扶植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形成健康的虚拟自我,对于大学生良好的网络行为给予鼓励和支持;再次,要结合网络特征做好对大学生的伦理观与价值观教育。只有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现实和虚拟之间的差异,才能逐渐形成自我同一性人格,最终实现良好的网络道德人格。

2唤醒大学生公共自我意识约束网络道德行为

结合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根源即在于大学生公共自我意识的沉睡,为了有效杜绝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则需要唤醒大学生的公共自我意识,只有使大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行为在网络当中的作用,才能使大学生走出对自我隐匿性的偏执,从而形成自主的规范化约束。对此,笔者认为高校应当重点做好网络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使大学生不断提升责任意识,通过责任意识规制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与此同时,在宏观层面还需要社会履行好相应的职责,通过法律法规对一些具有恶劣影响的不良网络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净化网络环境。除此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及时跟进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并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一旦发现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具有着严重的倾向性问题,则需要通过有效的教育引导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若有必要可适当放大态势,通过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以避免大学生走入歧途[7]。

3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评价体系以强化网络道德意识

大学生自我认知的觉醒最明显的体现在于自我评价意识,因此高校应当对大学生进行充分的教育,引导大学生逐渐建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评价体系,通过强化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来提升网络道德意识,从而形成一种内化的自觉。一方面,高校应当积极开展各类社会活动,为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并借此丰富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活动的标准则需要以能够满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主,不仅能够有效扩展大学生的视野,更能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找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的自我观念,教师不应给予随意的否定和贬低,大学生对于他人的评价以及对各种事物的态度均是成长历程中的必经阶段。因此,教师应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心,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人格。

4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夯实大学生的自控能力

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对责任意识的控制能力,同时也包括其对情绪的控制能力。社会信息化发展至今,网络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加之全球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深入,多元文化的相互冲击与融合态势已势不可当,大学生思潮导向的多元化似乎成为了大势所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接触网络过程中所导致的自控能力弱化不容忽视。对此,高校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不断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自控能力的强化,如此才能使大学生更好地排除负面信息的干扰,不至于在混杂的网络中迷失自我。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网络时代,互联网成为了人们学习与生活的必需品,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的最大使用群体,极易因自我认知的弱化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网络道德心理机制失衡。高校作为大学生的教育主体,只有充分正视现存的问题,才能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强化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为网络文化环境的创优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顺求.论大学生网络德育方法的路径选择——基于道德认知与商谈伦理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4,(4):101—104.

[2]郭中然,姜国俊.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干预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5):150—153.

[3]杨继平,王兴超,高玲.道德推脱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3):311—318.

[4]周鸣鸣.当代大学生品德心理与品德教育现状的调查[J].青年研究,1999,(11).

[5]哈尔拉漠夫.教育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353.

[6]田东代,等.德育过程中大学生的自我教育[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8,(3).

[7]孙世民,陈先华.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与自我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0,(3).

(责任编辑:侯秀梅)

作者:邓翔

心理机制研究论文 篇3:

国家形象认知形成的心理机制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认知”一词和受众对于国家形象的认知形成过程给予了阐述,受众形成对国家形象的认知不是一个瞬间形成的过程,受众接收到国家的相关信息,并结合自我已有的图示对信息进行加工、分类、归纳和推理等一系列过程,形成一个个阶段性的印象,并最终组合而成一个对于国家形象比较稳定的认知,从而得出了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对受众认知产生的影响以及国家形象认知形成的心理机制。

关键词:认知 国家形象认知 心理机制

一、对“认知”一词的理解

认知(英文名 cognition)指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Encoding & Coding)、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认知心理学将在大脑中反映客观事物特性的这些具体形象、语义或命题称为外部客体的心理表征,简称表征(Representation)。通常,“表征”还指将外部客体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在大脑中的信息加工过程。

二、影响受众对国家形象认知三要素

受众对于国家形象的认知属于社会认知的一种,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认知可以分为认知对象、认知者和认知情境者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对认知产生影响。其中认知对象就是被认知的客体,在本研究中指的是国家的实体形象,国家的属性、本质、发展状况、主流价值观、意识形态、人文环境等共同构成了国家的实体形象也就是它的本身,国家所具有的这些属性和特点,不同受众自然会对其形成不同的认知,所以认知对象是影响认知结果的最基本的一个因素。第二个要素是认知者,也就是认知的主体(这里指受众),认知者的已有经验、知识结构、性格特点、文化背景、认知能力等自身因素都会对认知结果产生影响。第三个影响受众对国家形象认知的因素则是认知的情境。受众所在的情境会对其认知的方式或认知程度产生影响,某些特定的情境下受众的认知也可能会受到限制或引导,所以认知的情境也会对认知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影响受众对国家形象认知的三个心理因素

受众形成对国家形象的认知不是一个瞬间形成的过程,而是受众接收到国家的相关信息,并结合自我已有的图示对信息进行加工、分类、归纳和推理等一系列过程,形成一个个阶段性的印象,并最终组合而成一个对于国家形象比较稳定的认知。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心理因素会对受众的认知产生影响,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有三个:

第一个是首因效应,也称为近因效应(或初始效应,primary effect),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显著的影响作用,它是由第一印象(首次印象)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倾向。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首因效应会产生正负两方面的作用。

第二个是好恶效应。好恶效应也就是凭借个人的喜好而形成的一种主观的印象。这是人们形成印象的主要依据。所以受众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相关信息的报道方式、报道媒介、报道角度的喜好都会直接影响到受众对信息的选择和理解。

第三个是光环效应。光环效应,或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halo effect),指的是认知者对于认知对象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个人好恶得出,然后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该认知对象的其它特征。如果认知对象被标上了“好”的标签,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反之,若该认知对象被标上了“坏”的标签,那么,它就被一种“坏”的光圈笼罩着,它的其它方面也易于被认为是坏的。

四、结论:受众对国家形象认知形成的心理机制

受众对国家形象认知形成的过程是一种社会认知的形成过程,或者说就是一个形成社会图示的过程。社会图示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这四种图示既相互独立又互相作用。第一种是自我图示,就是在自我认知过程中形成的有关自己个性、外表以及行为的信息。自我图式就是对自我的认知概括。它来自过去的经验,组织并指导对个体社会经验中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进行加工。自我图式概念的提出克服了行为论者不研究自我的倾向,也克服了只能对自我进行思辩论述的局限,明确地把“自我”或“自我概念”纳入了实验研究的范围,使人们对自我的本质开始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第二种是他人的图式,该图式包括有关他人行为特征和人格类型的信息。在对他人的认知过程中,一个最主要的概念就是“印象”,印象的形成是通过对他人的言谈举止、仪表神态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知觉而实现的。在对他人形成初步印象时会受到一系列效应的影响,比如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等。第三种为角色图式(或称群体图式),就是对社会上的一类人或一群人的预期个性和行为的信息。比较经典的研究是“国民或种族刻板印象研究”,我们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很容易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认知偏差。如果这种偏差发生在对一类人或一群人的认知中,就会产生不正确的社会刻板印象,对群体就会产生一种偏见和歧视。对偏见根源的产生也从文化、种族、社会地位等方面作了研究。应该说这类的研究对我们整个人类社会都是很有意义的。第四种是事件图式,该图式包括人们在某种情境下所发生事件的有序组织的信息。即许多事情均涉及一系列典型的活动次序,犹如戏剧或电影的脚本中所列出的一个又一个场景。

本文引用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通过布伦斯维克(Brunswik)的“认知透镜模型”(lens model of perception)来说明受众对国家形象认知形成的过程。根据认知透镜模型,国家的客观事实也就是国家的实体形象是远体刺激(distance stimulus),它们是远离认识主体的人,只有通过适当的介质(mediator),也就是信息传播渠道如报纸、旅行或电视节目等,远体刺激才能反映在认识主体眼中,形成近体刺激(proximal stimulus)。近体刺激是远体刺激的复制品,但远非完全复制品。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受到媒介的影响有些信息可能会流失,也可能有附加的信息流入,又或者受到认知者主体的选择性注意和信息的加工,此时反映在认知者眼中的国家形象定与国家实体形象本身存在一定的偏差。之后认知者又会根据已有的自我图示对信息进一步的作出选择和判断,结合所在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形成一个最终的对国家形象的认知(图1)。

受众形成对国家形象的认知不是一个瞬间形成的过程,而是受众接收到国家的相关信息,并结合自我已有的图示对信息进行加工、分类、归纳和推理等一系列过程,形成一个个阶段性的印象,并最终组合而成一个对于国家形象比较稳定的认知。也就是说,受众对于国家形象的认知图示形成过程,是以自身的经验和已有的图示为基础对于社会中相关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并形成与国家有关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王钰.权力与声誉——对中国在美国国家形象及其构建的研究[D].博士论文,复旦大学,2006

[2]杨冬云.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与国家软实力[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3]管文虎.国家形象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97

[4]Jinbong Choi, Framing North

Korea as Axis of Evil[D].Ph.D.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2005.pp.3-S

(王子言,1975年生,辽宁大连人,东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作者:王子言

上一篇:杂文阅读管理论文下一篇:学生心理素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