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应试能力管理论文

2022-04-18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本科教学质量,进行本科教育改革、培养学校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困境有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及教育理念的束缚;专业定位不明确,专业特色不明显,课程设置散乱;教材建设滞后、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阅读应试能力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阅读应试能力管理论文 篇1:

培养终身阅读者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人关于读书,有两点看似矛盾的共识。一是读书很重要;二是社会成员普遍没有读书习惯。这两点统一在对中国“读书人口”数量低这一现状的焦虑上。

本文不说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国人读书问题上有多焦虑,也不赘述读书有多重要,只说学校教育在培育国民“读书人口”上到底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和阻力,以及学校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应该如何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习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终身阅读者。

一、 一切与应试成绩简单挂钩的实用主义和阅读标准化理解的科学主义,是学校培育“读书人口”的两大关隘

学校是读书、培养读书人的地方,直至今天家长把送孩子到学校仍称之为送孩子去读书。但在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社会背景下,学校实际上已变成训练考试及培养应试工具的地方。虽然孩子在学校还在读书,但读书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应试,也就是说,学生读书不能与提高应试成绩、考取名校这一“根本大业”相背离。因此,学生在校读什么书、怎样读书便有了严格的限制。普遍情况是,校园里凡是跟考试无关或没有直接关系的书都是“闲书”甚至是“禁书”;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学生的阅读必然也必须为做题(做令学生也令教师生畏的“阅读理解题”)服务,不以做题为目的的阅读便是“无效阅读”——在一些学校,学生的“无效阅读”是不可容忍的违纪违规行为。

就学生读书兴趣习惯的保护和培养而言,这种极端的功利化的读书实际上是“反阅读”和“反教育”的。我们知道,人之为人就因其在物质名利之外还有情感精神方面的需求。换言之,正常人都有进行情感精神交流和表达的愿望和本能,而阅读便是情感精神交流的最高级,写作则是表达的最高级。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阅读兴趣是与生俱来的,而现实的教育非但没有保护人的这一天性,甚至在持续地破坏这一天性:过度的、功利化了的教育是学生读书兴趣丧失的根本原因。

那么,当下以应试能力培养为旨归的阅读教学到底是怎样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丧失的呢?对此,我们不妨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在你阅读的时候,如果知道后面有一堆莫名其妙的所谓“理解鉴赏题”等着你,而且每一道这样的题目背后都有一个极主观又极客观的、专制甚或是荒谬的“标准答案”等着你去揣摩,你会不会因此而降低阅读兴趣并视阅读为苦差、为畏途呢?(几代中国学生不爱阅读的事实早已回答了这个问题)所以说,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培养,而比培养更为重要的是保护,针对当下的教育现实,悲观地看,学校教育只要不破坏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在培养终身阅读者了。

更为悲观的是,“不破坏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不容易做到。想想看,现在有多少学校、教师能大度地让学生在自修课或课余看与考试无关的“闲书”“禁书”,又有多少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在联手家长干涉甚至打击学生看“闲书”“禁书”?这其中,最不可思议的是一些语文教师,他们在回答家长“孩子语文成绩(尤其是作文成绩)为什么提不上去”时,所给的是近乎统一的“标准答案”——“读书太少”。但他们骨子里却坚信提高语文成绩做题比读书更有效,所以,一旦发现学生阅读“挤占”语文做题的时间,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制止学生的“违规”行为。

当然,真正重视学生读书的语文教师也还是有的——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逸出课堂教学的“内容”来介绍一些书籍或报刊文章;为了挤出时间给学生阅读,他们大胆削减语文作业量,甚至把整节语文课交给学生自主阅读。但他们的举动往往得不到家长和学生的理解,有些家长甚至认为这样的教师不负责(有些家长就是以孩子的作业量来评判科任教师责任心的),而有些学生则将语文教师腾出来的语文作业时间用来做其他学科的作业。就笔者的从教经历而言,即使你所任班级学生的语文应试实绩不低,有些家长依然因你放手学生阅读而对你不放心,并将这种不放心转化为投诉行为。所以,除了极少数“资深”的语文教师还敢或还能在应试之余搞一些尝试性的阅读教学外,就整体而言,至少在最近几十年里,中国的语文教育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以培养终身阅读者为学科教学宗旨的阅读教学。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将学生培养成终身阅读者是学校而非语文学科的行为,非“校长工程”而不能达成目的。

将学生培养成终身阅读者不能只是教育理念,而更应是教育行为。将学生培养成终身阅读者需要立足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对学生终生发展负责的精神。要实现此目标,就要从制度上保证学生阅读(尤其是自主阅读)的时间,要创设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空间,要营造书香四溢的校园阅读氛围。真的要做到这些,不但要有资金上的投入,还要承担读书可能妨碍应试、有可能增加管理难度(有些班主任反对学生读书,除了担心学生读书有可能导致其成绩下滑,还有一个理由便是,读书增强了学生知人论世的能力以及民主意识,读书的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难以管理)的压力和风险。遗憾的是,现在敢这样做或愿意这样做的校长并不多(这跟校长是不是语文教师出身无关,因为不少语文教师也是反对学生读书的)。

笔者所在的学校自开办百余年来,虽历经风雨坎坷,但始终致力于打造书香校园。学校曾在省内率先开设语文阅读课,率先开发国学经典普及课程(为此引进了台湾国学基础教材),学校也因重视阅读教学而享有盛誉。四年前,学校将语文组提出的“培养终身阅读者”的学科宣言上升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并展开了切实的行动。

二、 培养终身阅读者的实践

1. 把阅读课写进课表

一说到学生读书,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学生的读书时间从哪里来?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明确一个概念,即我们不是给学生读书时间,而是把本属学生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此外,学生阅读时间包括课内与课外,不能一提阅读就只是要求学生在课外“挤”时间读书:不能指望在保证现有语文应试训练的数量和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学生缩短本就不足的休息时间或是从减少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来读书。

要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就必须在“制度”上做出调整,具体地讲,即在不增加语文教学时间的前提下,高一高二年级每周在语文学科中专门拿出一节课来用于阅读(部分班级开设了两节阅读课)。

学生在阅读课上的阅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是与语文教材配套使用的《语文读本》,二是从图书馆借阅的图书(我校主要是班级自己的藏书),三是教师为学生筛选编印的来自报刊网络上的文章。

为了节约时间,阅读课不必到图书馆去上。阅读课上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读书,但不能放羊不管——教师要坐到教室跟学生一起读书。阅读课前教师同样要“备课”: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查阅收集有关资料;根据《文汇读书周报》《名作欣赏》《读书文摘》等报刊上的图书信息及作品赏析准备推荐书目,写读书心得等。总之,阅读课上教师的作用主要不是指导,而是分享、示范、服务。

2. 把图书馆“搬进”教室

几乎所有重点中学的图书馆都有这样的特点:一是硬件硬,其规模、设施、藏书等对照教育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都是达标甚至是“超标”的;二是使用率低,不少学生在校期间从未借阅过图书甚至从未进过图书馆,少数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实际上成了报刊收发员和场馆、资料看护人员。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功能,我校曾在部分年级的部分班级开设阅读课,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阅读。但这种限定时段、集体集中在一起的阅读,存在着不连贯、效率低、不能照顾到一些学生在阅读上的个性要求等弊端,所以这种活动未能在全校普及开来。三年前,我校在创建江苏省高中语文课程基地时,投资100多万元,对全校70个教室进行了改造,将原来为进行“走班制教学”而建的“小教室”,全部改建为班级图书馆(室),并为每个班级配置了600本左右的图书(书目由教师、学生推荐,高一高二按年级统一配置,高三分文理科配置;根据书市信息和学生的需求,对班级图书每学年更新一次),基本实现了把图书馆“搬进”教室的目标。

把图书馆“搬进”教室,不但方便了学生阅读,也渐渐改变着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把图书馆“搬进”教室表明了学校对学生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的支持,也就是说,学生课外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往往是一些教师家长眼中的“闲书”)是学校倡导、鼓励的行为,少数教师即使一时不能理解,但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去干涉学生的课外阅读。

3. 把新华书店引进校园

谈到学校读书环境的硬件建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图书馆。但如上文所分析的那样,绝大多数学校都面临着这样的困惑:不管学校的图书馆建得多气派,藏书多丰富,真正能够“自主”到学校图书馆阅读的学生并不多。原因大致有这样两点,一是学校图书馆基本都建在教学场所之外,学生课余时间短,不方便到图书馆阅读;二是图书馆藏书无法跟书市保持一致,更新永远滞后。也就是说在服务学生读书的功能上,图书馆即使“搬进”了教室也无法取代书店。

为此,四年前学校与无锡市新华书店合作,在教学楼底楼创办了带有“公益性质”的校园书屋。开办校园书屋最主要的目的是方便学生读书,因此,在这近500平方米的店面中,其一半为学生自由阅读书屋:书屋环境宽敞舒适、精致优雅,它三面为全玻璃结构,屋内整齐地摆放着几十张桌椅,每张桌子上方垂吊着两只球形装饰灯,寒暑天有冷暖气开放。此外,学校还与书店商定:书店以经营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文学类以及适宜学生阅读的期刊为主,教辅资料不超过经营种类(及所占经营面积)的1/4;同时,不论学生买不买书,都可以进书店自由翻阅。

为了给学生读书以必要的影响和指导,学校书店特设“校长特别推荐”专栏,以引领学生阅读高品位的书。

4. 让浅阅读区无处不在

在学生应试压力大、课业负担重、课余时间短且零散的情况下,不少学生在校内更多的时候只能进行一些浅阅读。因此,在当前及可以预期的今后一段时间内,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光靠图书馆、书店等专门场所是不够的,而必须在校园内建立、营造若干个浅阅读区,以便于学生随时随地随意地进行有趣而没有功利性负担的阅读。

在我校校园里,真正命名为浅阅读区的只有一处——由图书馆底楼大厅改造而成,这里摆放着上百种的以散文及短篇小说为主的文学书籍、期刊报纸、青春及时尚杂志,上百本本校教师编辑的《省锡中视界》和学校文学社学生编辑的《匡园》杂志。浅阅读区实行无人管理,学生可以自由进出;这里没有专门的固定的桌椅,学生可坐可蹲可倚着看;学生可以将喜欢的校刊带出区外;这里还有两台电脑供学生进行网上阅读。

其实,我校校园里方便学生阅读的浅阅读区到处都是,只是没有命名罢了。比如,学校在教学楼底楼建了两个咖啡吧,供师生休闲、交流,同时,咖啡吧又是一个浅阅读区,师生可以带书来此阅读,也可以随手翻阅学校专门为咖啡吧征订的报刊杂志;学校在校内乐群湖湖边安放了桌椅,在学校校围河植被茂密的绿化带(学校将此命名为“天然氧吧”)内修建了可供读书的亭阁、安放了近十张条形石凳。再如,学校将反映建校一百多年历史的图文资料复制后布置在行政楼的走廊上,在校中心区域建立文化广场,将校训及校训释义、学校精神、学校十大训育标准等镌刻在碑石上,以此形成了一个开放式的校史展馆和偌大的浅阅读区。

5. 让文化“名家”走近学生

为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阅读品位,近年来,我校将周国平、曹文轩、吴非等一批活跃在当今文坛、教坛上的大家、学者,以及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鲍鹏山、康震教授等人请进校园,开讲座并与学生对话。学校对与学者、作家互动对话时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和表彰。

在我校建成省语文课程基地后,把请文化“名家”走近学生作为激发学生读书热情的重要举措,已固化为“基地”的一项活动内容,每学年都有六位左右的学者、作家被请进校园,开讲座并与学生对话。

6. 用读书征文活动替代繁琐的语文(寒暑假)作业

学生读书自然要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但多年来中国的中小学学生的寒暑假一直被家教补习和作业练习占据着,利用寒暑假读书对许多学生而言是很难兑现的期许和不切实际的要求。我们无法预期这种状况何时才能改变或是缓解,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无所作为。我们从语文自身做起,在各高考学科的作业竞争中率先“裁军”:最大限度地压缩学生寒暑假语文作业量,逐步地用读书征文活动取代繁琐的寒暑假语文作业。

不少语文教师对用读书征文活动取代繁琐的寒暑假语文作业的“改革”心存忧虑,他们最大的担心是:语文作业时间减少了,学生却没有用这“多出来”的时间来读书。基于许多学生轻视甚至欺负语文学科的一贯表现,这种担心是很有道理的。因此,学校在还学生以读书时间的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读书进行必要的指导、监测、激励。就开展学生的读书征文活动而言,要将这一活动持续而有效地进行下去,除了大量减少学生语文寒暑假作业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所推荐图书要切合绝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兴趣,且可以选择(推荐三到四本书,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阅读)。第二,要求不能高,学生选择一本阅读即可,可鼓励学生多选多读,但不能强制哪些学生或哪些类型班级的学生读几本书。第三,既然是假期作业或假期作业的主要部分,教师就必须将学生撰写的读书征文在新学期学生报到时全部收上来,语文教研组必须在尽短的时间内(最迟在两周以内)评定好征文。第四,以学校的名义公布获奖学生名单,并对这些学生进行公开的颁奖表彰;校报校刊及时刊载读书征文佳作。

7. 把学生的阅读笔记编成书籍

经过几年努力,校园书香气渐浓,一批得到保护、激励的读书种子开始发芽结果:他们不但在各种读书活动中头角峥嵘,有些还写出厚厚的读书笔记;他们的作品不但发表在校刊校报上,而且还频频在国内众多校园文学刊物上亮相。

文章被收集在正规出版的书里,对学生来说意义非凡:这不止能进一步激发他们持续阅读的兴趣和热情,而且有可能成为一些学生从此走上文学道路的起点;同时,这也可以带动更多的学生加入到“高质量”的读者队伍中来。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2013年2月,我校与江苏教育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了《一所高中的学生阅读笔记》一书。该书是我校学生阅读笔记的第一辑,学生写作的时间跨度大体是2011年9月到2012年12月,共征集到学生的阅读笔记38万字,经过编辑筛选,我们最终呈现出20多万字的读书收获。在阅读编辑的过程中,令编者深有感触的是,学校倡导的阅读可能在不经意间不仅改变了许多学生的阅读习惯,而且可能改变了他们一生看世界的方式。一所学校能有这么多独立思考的孩子,实属不易。

三、 有关培养终身阅读者实践的思考

1. 教师的示范引领比说教指导更重要

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及社会教育——从来就不缺少有关读书重要的说教,但缺少来自说教者的示范引领。就学校教育来说,让不读书或没有良好读书习惯的教师来培养终身阅读者是不可思议的事。教师都曾是学生,而不少教师在学生时代并没有被培养成终身阅读者,这是我们必须面对也必须走出的现实困境。

让教师成为阅读者才有可能把学生培养成终身阅读者,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才有了三年前开始的我校面向全体教师的“百万百卷读书活动”——学校在五年内投入100万元经费用于教师的读书,在五年内每位教师人均阅读100本书,年均阅读20本书。教师读书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浓厚了学校的读书氛围,有力促进学校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其对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和良好读书习惯形成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 读书兴趣和习惯比读书品位更重要

读书兴趣和习惯比读书品位更重要,是就培养终身阅读者的根本任务和学生群体读书的严峻现状而言的。实践证明,开展读书活动(不论针对的是学生还是教师),如果组织者不恰当地提倡专业化读书(读理论专著)或读高品位的书,不但效果不佳,而且会降低甚至破坏人们的读书兴趣。对尚未产生阅读兴趣、尚无阅读习惯可言的人,提高阅读品位只能慢慢引导、渐次进行。

在指导学生读书这件事上,总是有些好心的专家学者给学生开出长长的必读书清单。细读一份份这样的“清单”,不难发现这些被专家认定的“必读书”的最主要标准是内容的品位和思想的高度。关心学生读书当然是好事,但前提是要了解学生群体读书的状况,其次是要放低姿态,不要动辄推出“必读书”(那么多、那么艰深的书是会吓着学生的)。人的阅读兴趣是有趋同性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人的阅读兴趣的差异性更大——世上没有适合所有人的必读书。曾经的北大才子刀尔登写了一本《不必读书目》的书,看他列出的将近50部经典古籍书目以及不必读的理由,便可知道人的阅读兴趣的差异性有多大。

要把学生培养成终身阅读者,就必须尽可能地照顾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要尽可能地让读书快乐起来——只要能培养读书兴趣,从读“小人书”开始也行。至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我们既要有紧迫感但也不能操之过急,要注意时机和策略。

3. 高三读书比高一、高二更重要

出于种种现实利益的考虑,一些学校在组织学生活动时,时常将毕业班排除在外。其他活动且不论,就学生读书而言,无论从习惯的养成,还是从高考应试来看,高三读书比高一、高二更重要。

中国学生为应付初考、中考、高考要用六年级、初三、高三三年专门时间进行机械反复的训练,这是对人的生命以及教育资源的最大浪费,也是对人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最大破坏。就学生的阅读兴趣来看,现行语文高考卷中的那些阅读理解题,以及高中语文课上针对这一类题目所进行的模拟训练,从根本上讲是“反阅读”的,如果让高三学生完全停止阅读,那么很可能高三一年的阅读应试训练便将前两年的努力抵消掉。所以在“反阅读”季节不可避免地到来时,高三年级的阅读坚持显得尤为重要。

毋庸讳言,因阅读而妨碍学生高考“应试大业”的责任是谁也不愿承担——也承担不起的。因此,高中语文要把阅读教学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就不能回避教育竞争日趋恶劣的严峻现实,不要企图将读书活动的开展与高考应试升学进行切割:不能在读书和应试上搞价值对立。换言之,阅读教学活动既要面向未来又要关照现实,要兼顾精神成长与成绩提升,这是在把学生培养成终身阅读者的过程中所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我们这些年的实践来看,即使是在高三复习迎考阶段,只要策略得当,这两者也确实是可以兼顾的。

由于高三要频繁地进行综合训练以及其他的原因,高三的“语文教学”不适宜像高一高二年级那样安排专门的阅读课,只能“见机行事”,灵活安排。比如,在每次综合考,尤其是毕业考、“一模”等大规模、大运动量的考试之后,拿出一到两节语文课让学生进行“静养式读书”(王栋生老师语),或者在每次作文前后安排一次半节课左右的“短阅读”。总之,时间长短不论,学生每周都要有阅读活动。

在阅读内容上,高三要多安排一些时事、时政、时评类的时文阅读。时文阅读材料应由教师来挑选、梳理、编撰,所选文章观点要新,语言要美,对学生的思想和表达能有启迪和示范作用。在高三下半学期,除了少数学生外,教师不再鼓励学生阅读“新书”——让学生进行回顾式的读书,阅读属于每个学生自己的“经典”。学生高考前能从容地翻阅一到两本自己喜爱的书,于学生是件幸福的事,于教育则是久违了的温馨情景。

时文阅读拆掉了隔在学生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阅读自己的“经典”使学生巩固了阅读“根据地”,任何一个教过高三的语文教师都知道,这两点对学生写好作文有多重要。

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终身阅读者就不能排斥读书世俗意义上的“有用”性,就必须要用实践和实绩来回答读书是否“有用”(至少是“不妨碍”应试)的质疑。我们的回答是:就学生个体而言,读书不一定“有用”,但就其群体而言,一定“有用”;就高考语文学生均分的提升而言,读书的“作用”不明显,但就高分群体出现来看,读书的“作用”是明显的。

四、 其他几点思考

强制成习惯,习惯成自然,任何习惯的养成之初都或多或少要采取一些强制措施。因此在培养终身阅读者的过程中,对学生是否真的读书,以及读书的效果进行检查调控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要只是简单地用写读书笔记、摘抄等形式来督查、检查学生的读书——也可用举办读书沙龙、读书报告的形式促进读书。读与写不完全是一回事,不能因简单、片面地强调读写结合而妨碍部分学生读书的效率和兴趣的养成。

既不要排斥读书的功利性,也不能将之功利化。在没有充分验证时,不要把暂时的语文应试成功的功劳揽在“自己”身上,否则之后一旦出现波折便会很尴尬、很被动,尤其在高考命题、高考阅卷有很多令人无奈的、讲不清的东西的当下,千万不要夸大读书在应试上的功效。

不能庸俗地将读书与应试挂钩,不能揣摩并要求学生读所谓跟高考关系度大(尤其是所谓提高高考作文分数)的书,不能诱导或强令学生记忆所谓的经典句或篇,要谨防摘章摘句的碎片化读书;读书也是家长的事,要利用开家长会等机会,把有关读书的大道理、小道理跟家长讲清楚,用开家庭藏书建议单等形式,来影响学生家庭的读书氛围;对极少数确实对读书不感兴趣的学生,要持宽容的态度,应允许他们不读书。

一所学校有没有读书的氛围或读书的氛围浓厚不浓厚,其背后是这所学校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如果一所学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品位没有得到切实的提高,那么这所学校就很难说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任何一个人,要厚学养德,涵养大气,除了读书别无他途。

作者:梁国祥

阅读应试能力管理论文 篇2: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本科教学质量,进行本科教育改革、培养学校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困境有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及教育理念的束缚;专业定位不明确,专业特色不明显,课程设置散乱;教材建设滞后、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对策有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创新性”与“实践性”教育理念;建立合理、科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强化实践环节;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和激励制度。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生 创新能力 困境 对策

培养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是目前国内高校正在探索的重要课题。虽然目前国内各高校开始重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出台了很多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举措和办法,但是,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尚未找到理想的途径,还没有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和方案,人才培养没有很好实现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对接。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近年来,高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世界各国都把培养优秀的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本科教育始终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加强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公共事业管理本科教育同样承担着这一重任。不同学科专业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该具有不同的特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更突出实践性、灵活性、个体性和时代性,主要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公共事业管理专门人才。因此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教育,更不应该只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更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掌握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公共事业组织的运作模式并能预测本组织未来的发展趋向,结合目前中国改革进程现状,从而创造性地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本科教学质量,进行本科教育改革、培养学校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困境

(一)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与教育理念的束缚

南京师范大学张家勇学者强调,当前创新教育的实施阻力大的根本原因是创新教育的新理念和传统文化的巨大惯性之间存在着极大冲突。他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国民心理、人格特征、社会结构四个角度分析了传统文化对创新教育的负面影响。他认为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共性至上”的群体原则和封闭保守的国民心理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者黄俊伟、秦祖泽、唐受印也提出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阻力因素,其突出表现在中和中庸的思维方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部分高校依旧采用落后陈旧的传统教育理念和培养方式,没有完全广泛应用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这种重权威的价值取向下的教育缺乏民主与科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只能囿于引经据典的条条框框内,其主体性和创造性得不到体现,唯书、唯师遏制了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二)专业定位不明确,专业特色不明显,课程设置不统一

自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全国近200所院校开设此专业。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涉及面广,导致一些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认识不够清晰,专业定位不够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从而使专业培养的针对性不强、知识结构的层次性缺乏,毕业生的专业特长和素质不够突出。学生自己不清楚该专业要学些什么,毕业后从事什么职业,社会上也不知该专业学生的专业特长。学校的专业培养方向和模式不明确,导致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对脱节。现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很宽泛,几乎包含所有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设置体系散乱,没有统一完善的课程设置规范,和其他专业相比,显示不出本专业的特色和优势,进而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个人发展,尤其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下,该专业毕业的学生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

(三)教材建设滞后,教学方式单一

近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材纷纷出版,但教材质量仍不能充分满足和保证专业教学,教材内容系统性缺乏,理论深度不够,对于像“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一些前沿课程,国内没有一本公开出版的本科适用教材。制约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是教学方式单一,多为灌输式。作为新兴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还不完善,又缺乏专业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教师根据该专业的理论知识,对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授业,内容枯燥呆板,缺乏对现实公共管理的普遍了解。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学得再优秀,也只是继承了过时的知识,而没有创新的知识。

(四)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着单向度的理论培养偏重、双向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不足等问题,学生缺乏实践意识和业务能力。一是对实践的认识不够,实践在教学中的地位不高,实践往往流于形式。实践环节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的过程设计,将公共管理本科生的实践环节过于简单化。二是实践形式单一,内容陈旧,针对性不强。许多高校现行的实践形式只有集中教学环节,只包括社会调查、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形式。另外,实践内容与公共管理学科特点结合不紧密,针对性不强,不能学以致用,也不能发挥公共管理本科生的专业特长。三是实践基地建设滞后。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普遍缺乏长期合作的固定实践基地,学生大多是为了完成实践任务,各自分散联系实践单位,大部分实践单位是各类企业,而且实践内容和该专业要求相差很远,且联系不紧密,影响实践效果。四是实践的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大部分高校缺乏专门系统化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考核方式单一,实践报告是考核的唯一标准。同时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对学生实践活动的综合成绩很难做出全方位的评价。五是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鉴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年轻的新兴学科,科班出身的专业实践教师很少,大多是其他相关专业教师改行,没有经过专业的实践训练,缺少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策

(一)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创新性”与“实践性”教育理念

我国教育长期实行应试制度的长处是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扎实,但不利的方面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很大影响。一份试题,一个标准答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谈不上开发智力,更别说创新了。近年来,虽然各高校都在推行素质教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更多的是形式上喊口号,实质上应试教育长期形成的结构性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考试成绩和分数仍然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公共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必须转变传统的填鸭式的继承性教学思想和应试教学制度,树立创新性与实践性的教学理念,切实提高公共管理学科各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

(二)建立合理、科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公共领域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第一,按照整体系统、基本要素和相关学科支撑的原则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和设置专业基础课程。第二,优化课程结构设置。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必修课,使学生掌握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低年级时需开设创新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选修课比重,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使学生依托一个专业,又着眼于综合性较强的跨学科训练。第三,强调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紧密联系,根据培养方向要求有目的、有选择地开设相关特色课程。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刚建立不久,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更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各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统一的专业基础上,可结合本校现有专业优势设置特色管理方向,如理工院校可开设资源与环境管理,医药院校可开设公共卫生管理,体育院校可开设体育管理,师范院校可开设教育管理等。地方性的综合大学可有效整合多学科优势,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开设城市管理、社区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文化管理等地方服务特色的专业方向。各高校在制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构建课程体系时,要适应当代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公共部门的社会热点问题,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良性健康发展。

(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公共管理培养的是从事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人才。由于该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应用性和业务性,要求教师改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必须采用启发式、案例剖析法、情景模拟法、研讨式五步教学、分组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要通过启发式的引导,多从公共部门的社会热点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运用具体的公共事业管理相关案例来讲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大量的公共管理实践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感受身临其境,由教师进行最后点评和总结,以学生提交的案例报告作为考核方式之一。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撰写“公共事业部门高级管理人才决策模拟训练”软件,给学生提供实验室决策模拟的实践训练平台,通过情景模拟,使学生由被动的听众变成主动的实践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公共管理类人才必须改变当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学习,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景中,转变单向系统传授知识的教学体系,建立系统传授知识与探索研究相结合的新教学体系。此外,要求学生拓宽拓深教材内容,收集相关资料和大量阅读教师指定的相关参考文献,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探索性地重建新的知识结构。这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十分紧迫和重要。

(四)强化实践环节

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跨学科特点明显,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并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各种实践平台。(1)基地实习:组织学生到相关实习单位实习,多方面加强与政府、社会公共事业部门的合作与联系,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条件许可情况下,聘请公共事业部门及成功企业高级管理者为学生做学术讲座,并担任兼职导师。(2)实践调查:学生结合专业所学的课程内容,结合当前公共部门的热点问题,拟定社会实践的课题内容,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并完成有关公共事业发展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3)模拟管理: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在校内模拟组建各种准公共事业组织,如“电子政务实验室”,进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对抗模拟,管理角色沙盘演练,可以学以致用,给学生搭建一个开展模拟管理的专业平台,从而提高学生实际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4)毕业论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应符合本专业方向,结合公共事业部门和社会热点问题以及本人社会实践情况,学生在相关单位社会实践之后,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5)科技创新及科研等等实践活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像全国的大学生挑战杯和学校的各种创新项目等。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是培养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有力制度保障。一是教学评价上,教师要建立一套综合的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表现、思维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都纳入评价体系中,进行全面综合的考核和评价,改变以往把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学生唯一标准的做法。二是激励机制上,一方面,学校通过设立创新学分、创新奖学金、创新计划奖等多种形式督促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并对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导师专业辅导和经费资助。另一方面,针对当前大多数高校对于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奖、挑战杯等创新活动基本没有奖励机制,教师完全是义务劳动,导致教师指导学生积极性不高的现状,要对专任教师以利益激励,建立教师指导学生创新活动的专项奖励制度,根据教师指导业绩进行专项奖励,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创新活动可折算成适当的教学工作量,并提供资金便利,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华平.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发展难题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6(1).

[2]刘宗安.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3]宋君,陈惠民.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4]王丽霞.“全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8(3).

[5]杨邦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讨[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4).

作者:刘波

阅读应试能力管理论文 篇3:

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摘 要: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现状令人担忧。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不完善的学校教育及管理模式,社会环境中的负面因素及大学生个人因素,都制约着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更新家庭教育理念,完善学校教育和管理理念,家庭、学校、大学生自身和社会方方面面齐心协力,才能切实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制约因素

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健康成长。我国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现状令人担忧,我们须采取切实措施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现状令人担忧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自主学习能力弱

面对相对宽松的大学学习氛围和大量的自我支配时间,自制力不强的学生便无所适从,不少人整天沉迷于玩网络游戏,70.6%的学生等要考试了才会绷紧神经学习[1]。不少大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认真想过,整天忙忙碌碌,随波逐流,无个人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愿意或不能独立思考。课堂上老师提问,只是简单地敷衍一下,还会有人觉得是老师故意为难自己。课堂讨论时,65.9%的学生也较少发言[1]。

(二)价值取向有误区,责任感不强[2]

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有偏差,缺乏坚定的信念,怕苦怕累,道德意识薄弱,处处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把对社会、家庭的责任抛在脑后。极少数大学生还否定了学习的价值,迷失了生活的方向,一味地追求物质刺激和享受,生活极度空虚、颓废[2],甚至有个别人在校时就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

(三)时间观念淡薄,组织活动过于形式化

部分大学生时间观念淡薄,上课经常迟到,时间安排亦不合理:大部分时间花在一些琐碎之事上,小部分时间花在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上;被动应付式的学习时间较多,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少;期初、期中、期末忙闲严重不均。对班级、社团组织活动,73.3%的学生不会提出有效的建议,57.2%的学生不会主动负责班级、寝室或社团活动[1],只是走走过场,做做表面文章,很多班级、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效果都不高。

(四)消费盲目攀比,心理承受力弱,心理问题多

一些大学生无消费计划,花钱如流水,盲目攀比消费成风,25.5%的学生经常透支[1],同学间常因借钱而发生纠纷。不少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靠娱乐、消遣来打发时光,并因此而荒废了学业。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一旦际遇不顺心,就容易陷入忧虑、紧张、灰心、迷惘、自卑的窘境。有调查显示,72.4%的学生情绪易受环境影响,37.3%的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心情很不好且很难摆脱[1]。不能很好地转移和调适消极情绪,就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一旦不能得以很好的释放,就易产生冲动性的报复行为,也可能会引发精神疾病。

二、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一)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个性特征及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生长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不少人又是独生子女,得到了父母的细心呵护,动手能力较差。有的家庭生活条件不够好,父母也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宁愿自己吃苦,也要竭尽全力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二)不完善的学校教育及管理模式

不少学校的教学活动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中心来开展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仍是课堂教学方法中的一个主角,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学生只要背背书或听课做笔记,就能考到不错的分数。分数被看成学生、教师及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只看到了分数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学生能力及心理素质的培养[3]。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学生亦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以辅导员为代表的管理人员仍以行政化训导管理为主,过分强调管理的一致性,不太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三)大学生个人自身因素

从小到大,学生们已习惯了对家长、老师、学校的依赖和服从,没有养成自己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习惯,也缺乏这种能力。进大学后,不少人觉得终于“翻身得解放”了,既不想按父母替自己制订的计划行事,也不去制定自己的目标,整天无所事事。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父母替其制定的目标就是自己该奋斗的目标,没有自己的想法[4],不敢于也不善于创新。对不少学生而言,中学生活已成为一种心智模式,他们上大学后很不适应,角色意识不强,根本没有自我管理的意识。

(四)社会环境中的负面因素[5]

其一,社会转型时期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对物质的贪欲等负面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制约他们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其二,多元化的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他们的价值取向日渐多元化,那些忽视了自身道德修养建设的大学生,就可能出现道德价值取向上的偏差和道德行为失范。其三,互联网及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发展,文化交流手段更加现代化,文化传播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也进入了新时代。网络资源中的暴力及黄赌毒等不健康成分,对大学生是一种极大的诱惑,不利于其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出现后,不少大学生整天忙于刷微博、发微信,互粉、点赞,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也很容易受到其中一些不健康因素的影响,而抑制其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三、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对策

(一)更新家庭教育理念

父母应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以尊重、自立为家庭教育的原则,实施民主式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期望不能过高,亦不要对子女过分溺爱,包揽子女的一切。从小就应让子女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学习,增强子女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

(二)建树“以学生为本”的学校教育和管理理念

“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具体要求。“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以人为本”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高校“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做到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鉴于大学生生理和心理还不完全成熟的现实,高校要将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学校的教育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健全大学生自我管理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

高校要正确引导大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校有关管理制度的建设,以增强他们对学校管理制度的认同感和遵纪守法的自律性。学校还要构建融党团组织、学生会、班级、社团、学生公寓和网络等为一体的大学生自我管理组织体系,以增强大学生校内基本活动的自我约束、自我服务及他们的社会责任感[6]。

(四)家校联手,加强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监督[7]

父母不能只给上大学的子女经济方面的支持,也要通过电话、短信等各种方式继续加强对子女自我管理意识及自觉性的培养,适时地对子女的自我管理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要对学校提供的孩子的有关情况及教育建议进行必要的反馈和友好的配合。高校尤其是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应加强对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和监督:其一,要客观地了解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实际水平,并提出相应的要求,既要从整体上把握正确的方向,又要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个体差异;其二,要引导大学生直接参与自我管理,在自我管理过程中体验到自我管理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兴趣、信心和决心。

(五)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有目的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客观地认识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优缺点,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地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制定出合理的计划或实施细则,毕业后能很好地融入社会。心理有问题或障碍,不仅是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高的表现,也是影响其自我管理能力的一个因素。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相应的课程,教授基本的心理调适技巧。有条件的高校要有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新生入校时就应对其开展心理问题摸排,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定期地进行单独辅导或适时地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8]。

(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抵御社会不正之风的侵袭,抵御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及网络传媒中负面因素的消极影响。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还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生组织,积极开展和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联系大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的重要纽带,亦是大学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十分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七)大学生要有意识地提升自我管理的意识和技能

大学生进校之时就要培养和强化自己已经是大学生这种角色意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依赖家长和老师。大学生还应该注重利用多种途径来增加自己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既可以阅读相关书籍,也可以通过和自我管理水平高的学长、老师或相关专家的交流来学习自我管理的经验,还可以通过选修相关的课程来学习自我管理理念和方法[9]。

综上所述,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大学生自己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协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谢根华,彭辉,魏传成.当代大学生自我管理状况调查研究——以上海某高校为例[J].科教文汇,2013(2).

[2]张婷婷,刘苹,化斌.民办高校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实践探索——以青岛滨海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7).

[3]梁红军,晏晓.关于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几点思考[J].知识经济,2009(1).

[4]高金强.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大学生自我管理意义浅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5).

[5]罗竞红.当代大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2008(4).

[6]蒋蕾,王永利.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我管理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

[7]柯采茶.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8]郭立.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缺失及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1).

[9]张芝.“90后”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及培养[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

作者:张琴

上一篇:课前预习语文教学论文下一篇:纺织品加工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