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养老保险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企业养老保险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伴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变化,新形势下出现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近些年随着国企制度的改革,企业的养老保险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企业养老保险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企业养老保险研究论文 篇1:

构建与统筹层次相适应的企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问题研究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就业地点和就业方式灵活多样,跨地区人员流动就业及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导致企业养老保险经办业务量不断加大,现有的经办体系难以应对越来越繁重的工作任务。尽快建立适应企业养老保险事业快速发展需要的经办管理服务体系,是摆在各级企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养老保险工作不仅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更与广大百姓的生活休戚相关。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为构建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指明了目标和方面。企业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如何构建与统筹层次相适应的企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企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正常高效运转,关系到每一位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为此,笔者就襄汾县企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及构建与统筹层次相适应的管理服务体系对策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调研,以供参考。

一、目前企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1、党的I‘九人对养老保险提出了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具有很强的引领性和指导性,明确了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与方向,对于促使社会保障制度走向成熟、定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是要求广大社保从业人员要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落实社会保险政策,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2、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已经建立

近年来,伴随着企业养老保险事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系统也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襄汾县也大力推进了企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社会化、信息化、制度化进程,积极借助银行、社区等社会服务部门向参保人员和企业提供服务,基本形成了以经办机构为主干,以社区服务和金融机构为辅助的基本框架。

3、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

企业养老保险经办主要是对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的运用和管理,必须有效控制内部风险,确保基金安全。这就要求必须有一整套企业养老保险内部管理控制机制,即内控制度。按照国家、省、市要求,目前,企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内控机制建设情况较好。机构设置和岗位分工基本做到科学合理;在业务运行方面,制订了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覆盖了从参保登记到待遇审核支付的各个环节,实现主要岗位操作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相互制约;业务系统与外部网络相互隔离,企业养老保险数据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成立了内审机构,配备了稽核人员,并每年制定实施稽审工作计划,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督办整改。

4、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

目前,企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业务管理、财务管理全部实现信息化管理;养老保险数据质量不断提高,数据有效性、准确性得到明显增强,数据联网应用稳步推进;设立信息共享,向参保人员提供各种养老保险咨询、查询服务,方便其及时查询信息和缴费。

5、标准化工作已初具规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曾下发了《关于开展社会保险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开展社会保险标准化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按照文件要求,襄汾县企业养老保险中心进行了全面的标准建设和普及工作。在标准化体系的框架内,根据“重在服务、不断完备”的原则,及时总结有关成功经验,积极推进企业养老保险标准化建设工作。

二、新形势下企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面临的问题

1、企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不适应人口老龄化需要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69亿,约占总人口的12%,表明我国已经整体上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化不仅对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产生直接冲击,也对企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带来深远影响。要求我们在工作理念上,要从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在工作方式上,要从依托用人单位管理转向面对每位公民进行服务。

2、企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发展不能满足全国统筹的需要

目前,企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全国统筹整体进展缓慢。实行企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是解决企业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中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养老保险制度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级统筹是企业养老保险发展的方向,只有全国养老保险统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基金不足,应对地域差距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三、构建与统筹层次相适应的企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的对策措施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和推进企业养老保险事业向更广范围、更高层次发展的现实要求,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将是一项重要的基本任务。要通过党和政府及经办机构的共同努力,着力研究解决制约企业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问题,加快形成符合新形势下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需要的企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

1、以全同統筹为目标,逐步完善企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

一是要从养老保险制度本质属性出发,实行企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独立设置。从国际经验看,社会保险制度比较成熟的国家,一般都会设立两个单独机构:养老保险管理局和年金管理局。社会保险管理局主管养老保险事务,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二是要按照养老保险基金统筹管理要求,尽快实现全国统筹管理,增强国家对企业养老保险政策执行和基金收支的调控能力。主要有三个方面好处:首先,养老保险是政府向公民提供的一项基本公共产品,应当保障公平。与一般经济事务不同,政府向国民提供的一项基本公共产品不能因地域、身份、职业等而存在差异。其次,养老保险作为面向劳动者的一项公共制度,也要从促进人力资源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的角度出发,尽量减少管理层级过低、管理分散带来的障碍。第三,人口老化问题将是我国未来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社会危机之一。实行尽可能高的统筹层级、尽可能广的统筹范围,使基金风险在全社会范围内分散和共担,才能切实增强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抵御风险的能力,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行。

2、以企业养老保险服务标准化为目标,提升管理服务能力

在国家标准体系框架内,积极鼓励、支持社会标准化试点并及时总结经验。将企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的各项要求进行综合量化,统一加以推进。组织实施企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工作的标准体系,包括视觉标准化,行为标准化和技术标准化筹。通过国家、省、市标准的实施,统一各级企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名称、标识、场地及业务流程、信息系统、服务质量等各方面内容,按标准重点建设省、市、县三级企业养老保险服务管理体系,使企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水平整体上得到一个飞跃式的提升。

3、以规范基金监管为目标,实现基金安全运行

社保基金是百姓的“养命钱、救命钱”,管好、用好社保基金,做到安全监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认真执行社保基金监管文件要求外,襄汾县结合工作实际,探索建立了“一规程两制度”,即《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规程》《基金监督报表报送制度》《基金监督举报制度》,优化月报内容,加强非现场监督、内部审计,确保社保基金安全。

4、以“互联网+”为目标,力推办事高效便捷

“互联网+”工作是人社部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方便群众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做好人社工作的必要举措。要做好“互联网+社保”信息系统工作,完善全国统一的企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互通共享。要提升“互联网+人社”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推动“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向基层延伸,继续推进“社保一卡通”在人社领域的深度应用,加强社保经办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一号一窗一网一卡”为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提供全网式、全流程服务,做好12333电话咨询服务,实现人社领域服务事项“横向互联、纵向互通”。

作者:姚芳

企业养老保险研究论文 篇2:

国有企业养老保险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企业养老保险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伴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变化,新形势下出现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近些年随着国企制度的改革,企业的养老保险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章主要分析了目前国有企业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希望能促进国企养老保险工作的发展,进而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国有企业;养老保险;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的不断加快,国有企业内的养老保险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企业的经济效益,都产生了一定了影响。对国有企业中的养老保险工作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方式,是保证企业单位更好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企业单位今后的发展来说,只有养老保险的工作得到加强,才能在整体上使国有企业的人事工作得到改善。

一、养老保险概念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养老保险金,是指政府为了使那些到达退休年龄的老年劳动者或者是丧失了基本劳动能力的人群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依法建立的基本制度。在多种社会保险制度中,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且最受人们关注的一项制度。我国的养老制度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个是能够依法享受国家相关部门提供养老保险的基本条件,例如退休年龄、工作年限工龄(或者是缴费年限)、参保人的劳动力是否完全丧失等;第二个是离退的条件,具体要看是退休、离休还是退职,不同的条件的待遇不一样,享受的保障水平也不同;第三个是其他相关制度,包括退休金和养老金的筹措方式和渠道、养老基金的管理、监督和发放等制度。

二、我国国有企业养老保险发展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国有企业养老保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逐步实现了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同分担养老保险费用,形成了基金稳定筹集和费用合理负担的新机制,政府和企业的负担大大降低,职工投保缴费的意愿也获得了稳步提升。逐步实现社会统筹互济制度,体现了均衡负担和分散风险的“大数原则”。更加重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现了社会统筹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局面,体现了对劳动者工作贡献和社会公平原则的高度重视。将“福利分配”逐步转变为“基本保障”,按照多层次养老保险构建原则,政府、企业、个人分别承担基本保险、补充保险和储蓄保险,政府在保险中只担负“有限责任”,从而规避了“高福利”的陷阱。在人口老龄化逐渐突出的社会背景下,养老保险实行“部分积累”制度,契合了我国经济社会体制结构转轨调整时期的现实国情,充分发挥了养老保险的作用。虽然我国国有企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现实问题。

三、解析国有企业内的养老保险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内的养老保险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并非是一次所形成的,也是由于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存在问题没有过多的注意,导致现在演变成这种较为复杂性的问题。对于这种状况的发生,我们要给予重视,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国有企业出现空账的现象较为突出。筹资模式采用部分累计的方式,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方式。这种模式的采用,对于国有企业的新职员来说,是相对有益处的。4%-8%的缴费范围,为职员个人的缴费比例。养老金的构成则需要两部分,一部分为基础养老金;一部分为个人账户养老金。但是,养老保险采用转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若是企业在没有账户的情况下,会导致资金出现欠缺累积的状态。若是企业中出现资金账户不足的情况下,在创建账户前所工作的时间,可认为是职员个人缴费时,受到年限的限制,从而导致资金出现欠缺累积的状态。此外,在资金还处于运作的状态时,对于养老保险的支付方式,还是属于现付现收的方式。从而导致我国在存放养老保险时,资金缺口加大的形势仍在加剧。在一些国有企业当中,由于企业的新职员相对较少,对于资金的准备不能及时的给予,从而导致企业在发放养老保险时,一些企业内的老职员不能马上的获得。这种统账结合的发展形势,使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资金来源成为较为严峻的问题。

四、国有企业内养老保险工作解决措施的对策

只有对国有企业内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才能够使我国的养老保险工作,在今后的发展中能有所提高。使其能够在当下新形势的发展中,能有所适应。对于养老保险工作制度的改善,以及制度的调整,则需要对以下几点进行分析。第一,职员养老保险的工作制度要实现一体化。首先,在对制度进行改革时,要防止另起炉灶的形式发生。所构建的养老保险制度则需要能够体现出企业职员的养老保险制度跟企业特点的相结合。其次,要对企业内退休的老职员,所发放的养老保险待遇要大体一致,使其能够达到义务和权利是等价的关系。第二,提高企业职员要对参保的意识,使服务的质量有所提升。要想使企业职员的思想意识有所提升,企业的管理人员则需要定期的进行教育培训。使其能夠加强职员的服务意识。此外,职员还需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跟学习的精神,能够使自身的知识水平能有效的提高。由于现阶段企业职员的参保意识还较为薄弱,使得企业应该对职员加强教育宣传等活动,提高职员的参保意识。第三,政府可按照国家的标准,给予退休人员经济补贴进行逐步的提升。通过调查统计发现,还有一些退休人员,对自身的养老问题,不能给予解决。而这种现象的存在,也间接的反映出政府,对于这类退休职员的经济补贴,政府给予的相对较少。只有提高退休人员的经济补贴,才能人们体会到社会的温暖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必须要清醒认识到做好国有企业养老保险工作是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是确保社会发展公平正义和谐的有力抓手,相关工作者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破除旧有思维限制,开拓新的工作模式,才能最终确保国有企业养老保险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国企实现长远发展目标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邓晓波.国有企业养老保险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以ZN集团公司为例[J].中国商论,2020,No.820(21):94-96.

[2]黄丽华.国有企业在基本养老保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20,No.561(05):37-37.

[3]魏伟平.企业养老保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20,No.570(17):147-148.

作者:林雯

企业养老保险研究论文 篇3:

企业养老保险断保情况研究

【摘要】 就目前的形式而言,我国的部分企业中关于职工养老“断保”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对于养老“断保”所产生的实际性的后果,到目前为止仍然没能够引起广大职工和其用人单位的广泛重视。所以说,如何才能够对企业中的养老“断保”问题进行妥善的解决,已经成为了在劳动关系日益实现市场化的情形下,完善和健全企业社会保障整个体系所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重要和突出的课题。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伴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力的流动性加大和企业减员增效政策的逐步推进,企业中出现了参保职工断保问题。本文主要对造成企业参保人员中断保的成因和危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制定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我国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水平。

【关键词】 养老保险 断保 成因 对策

一、淄博市企业养老保险断保基本情况概述

截至2012年年底,淄博市企业中参保的人员一共有88万多人,其中断保的人员一共有10万多人,主要占到参保总人数的12.2%。从这些断保人员的身份信息来看,其中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合同并没有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的有98000人,而灵活就业人员和城镇个体工商户断保人员有10900人,还有由于企业的注销而断保的人员有1400人;从这些断保人员的年龄分布情况来看,断保人员中40岁以上的有2万多人,占到总人数的20%,30—40岁的断保人员有3万多人,占到30%;而30岁以下的断保人员有54万多人,占到了总人数的50%;从整个断保人员的断保时间来看,中断了养老保险关系有5年以上的人有将近2万多人,占到人数的17%,中断关系在5年以内的有9万多人,占到了总人数的80%,也可以说在最近的5年之内企业出现了一大批断保人员。

二、企业养老保险断保的成因分析

1、没有能力接续保险而造成断保

一是伴随着近几年来企业缴费的基数呈现大幅度的提高,企业中的在岗职工平均的工资都以每年10%以上的比例增长,灵活的就业人员和下岗的失业人员其缴费的负担日益加重。同时在岗的职工平均工资进行统计的对象是城镇单位职工工资的收入,并没有包括有灵活就业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以此来作为灵活就业人员进行参保的缴费基数,很明显的,对于多数的灵活就业人员和下岗的失业人员来说都超出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和能力。二是企业中对于社会保险的补贴政策没有落到实处。我国国务院将个人的缴费基数统一地调整到了当地上个年度在岗职工平均条件之一,主要是落实国家有关下岗失业人元的特殊的照顾政策。对于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4050”人员在进行了灵活的就业后所参加的社会保险,都要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但是对于这项优惠政策来说到现在还没有落实到位,由于我国企业的个人缴费基数增长的太快,个人的收入又十分的有限,职工们并不能够负担日益增长的缴费。三是由于整个企业的改组、改制以及企业资产的重组或者是破产等一系列的原因,职工的工龄被买断,同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这其中有一部分人员的年龄都比较大,技能又偏低,一时间难以再就业,从而导致他们缺乏一定的经济来源,生活都成了问题,所以根本不可能缴纳养老保险,因此导致了大量的同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合同人员并没有接续养老保险关系。

2、企业职工不愿意接续保险而造成断保

一是某些企业经过了改组和改制之后,实行了承包、创收自养以及租赁和托管之后,出现的新的承租管理者不愿意承担为企业的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法定义务,使得部分以及参保的企业职工其养老保险悬空搁置。二是在我国的私营企业中普遍存在有并没有为企业的职工参保的意识,并且是一种无刚性措施的制约,企业的职工只能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进行参保,但是受到收入的影响,导致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时断时续。三是一部分人对于养老保险在政策方面的认识存在有误区,认为自己还很年轻,不急于参保,只要今后参保缴纳费用满15年就可以拿到养老金了。还有不少的企业下岗失业职工们只是片面地认为“视同缴费和缴费年限满15年就可以不用缴费”,对于今后对养老保险待遇的影响认识不足。

3、企业的职工不知道接续保险而造成断保

企业中的一些职工因为解除并终止了同企业的劳动合同,使得保险关系一时间没有着落,或者是因为辞职和停薪留职,忘记了对企业保险费用的缴纳时间,并没有进行及时的接续保险,从而造成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的暂时中断。

4、多缴纳费用不能多得养老保险金

企业中参保的人员所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的年限不再按照零进行指数的计算之后,没有中断参保人员的退休金反而要低于已经中断了缴纳费用的参保人员的退休金,例如在淄博市中的同一家单位的两名职工在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合同之后,按照自由职业者进行参保,其中的一个人自2005年的1月份到2009年的年底一共中断缴纳费用是5年,在2011年的4月份退休,所缴纳费用的年限一共是33.42年,平均的指数是1.7527,每个月的养老金是2916元;另一个参保人员并没有中断缴纳费用,在2011年的7月份退休,所缴纳费用的年限是40.5年,平均的缴费指数是1.269,每个月的养老金是2600元。后者养老金待遇降低的主要原因:2005年到2009年平均缴费的指数是0.7,低于原来在企业期间缴纳费用年度的平均缴费的指数,从而使得总的平均指数要低于中断缴纳费用的参保人员,虽然说职工缴纳费用的年限增加了5年,但是不足以对平均指数降低计划发出的养老金进行弥补,从而导致了职工多缴纳了13778元的养老保险费用,但是其养老金却相应的降低了315元。在企业取消了零指数之后,原有的企业职工同企业解除劳动合同,按照自由职业者进行费用缴纳的接续人员退休的养老金待遇低的现象普遍存在。

5、企业养老保险政策的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职工的续保造成了影响

例如个体的工商户、自由择业者对于养老保险的费用都要由个人所承担,账户的全部储存额都要由个人所拥有,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仍然有个人和单位的比例之分,这明显不符合常理,进而就会引发不少矛盾,对企业职工的续保积极性和热情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企业养老保险断保问题的危害分析

众所周知,职工若在在职期间出现断保现象,那么就意味着将来必然会面临养老危机,按照现行的政策规定,实行“统帐结合”的新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之后,企业的职工在退休之后的基本养老金的多少,主要是与职工的个人在在职期间所缴纳费用的高低和所缴费年限的长短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职工在断保期间,由于个人不缴纳费用和企业的不划转同时也不再计算年限,那么这样的结果就必然会使得职工在退休之后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水平有所降低。很明显的,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如果长时间的处于中断的状态,这不仅仅同国家所强制推行的社会保险的既定的政策相违背,使得企业的职工在我国老有所养的法定权益中遭受损害,同时也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造成一定的压力。有个别的企业职工和一些用人单位仅仅只是注重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及企业职工们的未来,这些企业职工们一旦达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也同时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这就必然会给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造成十分严重的隐患。由此可以看出,企业职工的在职养老断保问题不可小觑,我们不能够等闲视之,要从实际出发,改变现状。

四、对企业养老保险断保现象的对策建议

就目前的发展情形来看,企业断保的人员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这不但加大了养老保险基金维持平衡的难度,同时又给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造成了潜在的影响。如何才能够及时有效地对企业断保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为企业参保的人员构筑起社会保障的安全网就显得特别重要。

第一,企业要加强宣传和引导的力度,并增强参保人员的参保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并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对养老保险的政策进行大力的宣传,不断对企业的参保人员进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使得广大企业职工能够像关心自己的职工工资发放一样,对自己的养老保险费用的缴纳以及个人账户资金的积累情况进行关心,从而有效消除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不可靠、没必要、不划算”等一些错误的认识,更好地提高企业职工进行保险接续的自觉性。

第二,企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职工断保的漏洞进行堵塞。一是要加大企业社会保险的稽查力度,要努力做到应保尽保。二是要严格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以及《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依法进行费用的征缴。三是要努力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动。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私营企业职工的断保问题,应将其纳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年检的范围之内,或者在其进行年检时由工商行政管理的部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部门共同进行职工养老保险的检查,对于不参保的人员不给于办理年检的合格手续。

第三,对于灵活的就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的缴纳费用比例给予适当的降低,从而减少职工参保缴费所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他们进行参保缴费的积极性和热情。

第四,企业要完善退休待遇的计发办法。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多缴费能多得养老金的原则,不仅要让计算指数的方法更加合理,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地体现出缴费的年限在计算养老金中的重要作用,在对基础性的养老金进行计算时,按职工的缴费年限长短对系数的增加进行调节,从而加大缴费年限在养老金计算中的重要性。

第五,企业应当尽快落实社会保险的补贴政策,使得弱势群体能够有能力进行参保,企业还应做到促进参保人员应保尽保。

五、总结

总之,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职工在参加养老保险时,要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足额及时的缴纳保险,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参保者在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时,能够从社保经办的机构中按月领取相应的养老金。因此,只有全面地对企业断保的成因进行剖析并就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政策才能够有效提高对职工和我国社会人民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卢延平:企业养老保险断保人员情况调研[J].当代经济,2013.

[2] 刘正民、赵彦斌:养老“断保”忧思录[J].当代矿工,2002(2).

[3] 王海凤:“断保人员”的成因与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5(3).

作者:卢延平

上一篇:企业文化内涵分析论文下一篇:金融租赁财务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