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理论中金融学论文

2022-04-24

摘要:本文剖析现有金融学教学改革未能照顾到地方院校办学环境和人才培养目标等弊端的基础上,探讨了地方性院校基于“政产学研联动”的金融人才培养理念和“顶天+立地+平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人才培养理论中金融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人才培养理论中金融学论文 篇1:

微观金融课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金融学等实践性质较强的学科尤为重要。文章以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中的校企联合授课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校企合作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意义,对适合开展此种教学模式的微观金融课程群进行了界定,并从人才培养方案设定、合作授课课程选择、企业授课学时设定、课程考核四个方面探讨校企联合授课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微观金融;操作能力;构建

一、校企合作及其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金融学专业教学大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所教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现象严重。这种培养模式的弊端体现在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错位,学生毕业后普遍缺乏动手能力,适应工作环境能力差,对行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没有清醒的认识。对于企业来说,招募应届毕业生后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资源进行岗前培训,不利于高校服务地方职能的发挥。

为解决以上问题,校企合作这一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它能够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突出金融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高等院校服务地方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同时,校企合作模式对于培养人才的意义不言而喻。它突破了企业依赖学校补充人力资源、学校依赖企业接纳学生的简单供求关系,体现了校企平等合作的互利关系。校企双方真正把对方的发展当作自己的发展,把对方的利益当成自己的利益,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目前,高校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包括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建设校内实验室、邀请校外从业经验丰富的金融企业从业人员到大学不定期做学术报告和专业讲座等。但校企合作授课、金融专业课程当中安排固定学时交给企业精英讲授的探索较少,这也是本文写作的着眼点。

二、微观金融课程群

金融学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根据研究领域的不同,金融学有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两大研究领域。微观金融实际上是研究投资者、筹资者、政府、机构和个人等微观金融主体的金融决策行为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包括金融决策分析和金融中介分析两个分支。金融决策分析主要研究金融主体投融资决策行为及其规律,主要支撑课程包括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公司理财、金融工程学、金融风险管理及金融资产定价等。金融中介分析主要研究金融中介机构的组织、管理和经营,主要支撑课程包括商业银行经营学、投资银行学、保险学及微观银行学等。

微观金融领域一系列支撑课程构成了微观金融课程群。它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比较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如金融工程、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无不要求学生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此,在微观金融课程群中开展以合作授课为主要形式的校企合作意义重大,有助于为企业培养用得上、用得好的实用型人才,从而实现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最大化。

三、微观金融课程校企合作授课模式的构建

目前高校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传统单一,很多合作流于形式或者浮于表面。笔者认为,一定要找准校企合作的关键点并深挖广蓄,校企合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故本文对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授课模式进行探索,主要从人才培养方案设定、合作授课课程选择、企业授课学时设定、课程考核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1.人才培养方案要明确设置校企合作授课课程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全部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和总遵循,地位十分重要。高校的一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活动都要通过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来实现。

金融学专业在开展校企聯合授课过程中,为保证联合授课活动的正常、持续开展,就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开展联合授课的课程名称、联合授课的学时、联合授课课程的考核、相关教师待遇及其他组织保证等事项。同时,为校企联合授课提供遵循和保证,并严格组织实施。

金融学专业在调研的基础上应根据金融行业企业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教学,共同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还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性质和金融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及工作任务的不同要求,在学校和用人单位两个教学地点交替进行教学工作,校企共同教书育人。校内引进专职教师担任基本理论的教学,校企合作企业的工作人员兼职轮流讲授实践内容,从而构建完善的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标准化课程建设体系。

2.合作授课课程选择要偏向微观金融课程

微观金融的特点是比较贴近生产生活的实际,实践性强,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如金融工程、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为此,微观金融课程较易开展校企合作授课,并且效果很好。

自2013年以来,哈尔滨学院就与江海证券、国泰君安证券、黑龙江省农委、招商证券哈尔滨分公司、哈尔滨银行、中国人寿黑龙江省分公司等机构开展合作授课,作为校企合作育人的一种重要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企业授课学时要设定充足

以往金融学专业在开展校企合作中,前三年的专业理论学习阶段,企业几乎没有指派专业技术或管理人员到高校指导实训或授课,只是简单地在最后一学期把众多学生派到几个实习点,实习工作流于形式、效果差,导致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与金融企业人才需求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因此,校企合作培养金融学应用型人才还需要校企共同拟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对技术性较强、难度较大而实用性较强的微观金融课程有充足的课时安排,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4.课程考核要以实际能力考核为主

校企联合授课课程采取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结合、以实际能力考核为主的方式。考试内容上邀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与专业教师共同制定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从企业岗位需求出发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实现学校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与企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有效衔接。考试形式上,要根据课程性质、教学条件的不同,突破考核方式单一的情况,把考核的重点转移到能力考核上,鼓励教师利用多种方法尽可能地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考核可以通过营销报告+答辩、现场实践操作、专题研讨、编制工作计划、社会调查等方式或几种方式相组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力度。

四、结语

校企合作是目前整合校内校外两种资源,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微观金融学课程当中引入校外资源,由经验丰富的行业精英加以讲授引导,配合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实践环节设计、改革考试方法等措施,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美玲.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大学金融实训教学体系建设[J].经济导刊,2012(06).

[2]曾梦玲.“校企合作”模式下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课程考核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7(09).

[3]刘庆君.基于专业实践课程外包视角下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3(37).

[4]吴云勇,朱文奇.应用型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时代金融,2013(05).

[5]徐学锋,夏建新.创新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2(02).

作者:高忠坡 程宇

人才培养理论中金融学论文 篇2:

地方院校基于“政产学研联动”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剖析现有金融学教学改革未能照顾到地方院校办学环境和人才培养目标等弊端的基础上,探讨了地方性院校基于“政产学研联动”的金融人才培养理念和“顶天+立地+平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文章认为“政产学研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价值有二:一是“政产学研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念符合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改革方向;二是“顶天+立地+平台”专业建设改革方案推进了地方院校育人、科研、服务社会等功能有机融合。

关键词:政产学研联动;顶天+立地+平台;功能融合

一、基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选择

有关人才培养培养模式的论文、课题乃至著作的文献众多。1994年原国家教委启动并实施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最早使用这一概念,并将人才培养模式表述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梳理研究文献,可将人才培养模式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说将教育归结为两大方面的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目标)和“怎么样培养人”(培养的方式方法),两者的综合就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广义说认为人才培养不仅是对培养过程的设计和建构,也是对培养过程的管理,把“人才培养模式”理解为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培养目标、教育制度、培养方案、教学过程诸要素的组合”。

比较而言,现有的正在进行的“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着重于分析重点大学一流金融学科的最新发展变化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研究了一流大学为培养高层次金融人才而面临的金融学本科教学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未能照顾到地方院校的办学环境和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各个领域输送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人才。当然,各地方院校也开展了众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和实践,如“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较为行之有效的模式,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存在管理隶属隔阂、利益导向差异、人才与资源共享壁垒等体制、机制上障碍,导致“校企合作”模式还存在着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亟待改革和升级。

为此,本文提出“政产学研联动”模式,并通过机制创新实现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扬弃和升华,进一步完善富有区域特色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政产学研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与实施方案

1.“政产学研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

“政产学研联动”是“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延伸和升华,是基于高校教育资源与区域经济互动日益显著、各类社会组织及活动边界渐趋“消融”背景下更具开放性的合作模式。“政产学研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为: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平台,整合政府、金融行业、高校力量,建立健全教学队伍、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机制,促使专业建设匹配于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行业实际需求,实现高校育才、科研与服务地方等功能有机融合。

2.“顶天+立地+平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顶天——兼收并蓄,构建宏微观金融相结合的金融学本科核心课程体系。国内和国外对金融学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别。在我国,金融学隶属于经济学,大多设在经济学院门类下,主要研究与货币政策相关的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等“宏观金融”。西方国家金融学大多设在管理(商)学院,主要研究与资本市场相关的投资学、资产定价等“微观金融”。同时,自20世纪50年代起,金融学科已从对货币需求动机、货币需求函数等宏观抽象理论描述转向了技术化、实证化、微观化研究,其成果包括资产组合理论、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风险管理技术等。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坚持国内外金融学的兼收并蓄,结合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宏微观金融相结合的金融学本科核心课程体系。

立地——因地制宜,培养契合地方经济金融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地方院校旨在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此,在为学生搭建宏微观金融知识架构的基础上,还需要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产业发展重点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通过与政府、金融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共商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开设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专题类课程、推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聘请金融行业专家讲课、与金融行业合办证券班期货班、签订顶岗实习协议等途径,培养契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平台——纵横交错,发挥平台整合资源和协同创新功能。人才培养模式本着“政产学研联动”理念与“协同创新”思路,推进了“纵横交错”的平台合作机制。横向层面的合作机制包括由学校与当地政府、职能部门成立各类研究机构;学校申报成立由政府、金融机构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各类协同创新中心;学校积极参与金融机构、协会组织金融创新创业联盟等。纵向层面的合作包括与省级高校、研究机构合作申请课题、共同开展区域金融问题研究,为解决区域重大经济金融问题提供智力支持。

三、“政产學研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成效

1.构建了宏微观金融相结合的金融学本科核心课程体系。专业建设按照金融学本科教学规范,从我国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等宏观课程出发,吸收国外投资学、金融机构与市场、资产定价、公司金融等微观金融理论与实务,构建了宏微观金融相结合的金融学本科核心课程体系(见下表)。

2.构建了重应用-广覆盖-严审核的实验教学体系。鉴于金融专业理论与实务并重特点,按照重应用-广覆盖-严审核的要求,构建了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实验教学、实习实训以及学生第二课堂(虚拟炒股比赛、理财规划大赛等)在内的实验教学体系(见下图),推进内外联动的实践教学模式。

利用建立的纵、横向研究平台,加大与行业合作办学力度,多方联系金融机构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形成校企深度合作、政企校合作、中外合作等三种校外实践教育模式。

3.促进了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根据“政产学研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和“顶天+立地+平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一方面强化了在课内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为学生构建起宏微观金融相结合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学生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学生科研、金融论文大奖赛、虚拟炒股比赛等学生第二课堂形式,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四、“政产学研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价值

“政产学研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政产学研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念符合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改革方向

根据城市发展规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非常需要高等教育资源对产业经济的互动促进。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单一的精英型体系向大众型、精英型等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本科教育更应强调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专业建设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地方院校在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倡导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存在管理隶属隔阂、利益导向差异、人才与资源共享壁垒等体制、机制障碍,尚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没有形成合作联动的机制和途径,导致学校教学计划与企业实际需求不协调、学生就业选择与企业岗位供给不衔接等问题,需要通过建立相应的协同创新机制完善专业建设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政产学研联动”的专业建设改革理念,意味着将“2011计划”的理念转化为实践,有利于整合政府、金融行业、高校专业教学和科研机构资源,就师资队伍、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专业建设重点内容,充分体现“政产学研”联动,促进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

2.“顶天+立地+平台”专业建设改革方案推进了地方院校育人、科研、服务社会等功能有机融合

如前所述,现有金融学教改项目,着重分析重点大学金融学专业的教学定位、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未能顾及地方院校办学环境和人才培养目标。地方院校金融学专业建设坚持国内外前沿与地方性院校办学模式相结合,通过实施“顶天+立地+平台”专业建设改革方案,既要根据金融学科发展前沿和金融产业发展趋势,为学生搭建宏微观金融相结合的知识架构,又要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产业发展重点,通过构建宏微观金融相结合的金融学本科核心课程体系、构建重应用-广覆盖-严審核的实验教学体系、强化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等途径,培养契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还要通过与政府、行业联合组建各类平台,开展“专业-学科-平台”一体化运,专业教师除了参与专业建设外,积极参与共建市、校各级学科和纵向、横向研究平台,通过参与协同研究(协同平台、协同项目、协同团队),促使高校教师从单纯的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层面走向与政府职能部门、金融机构、实体企业之间的联合实施,形成了“理论研究-决策咨询-人才培养-联合实施” 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运作模式,从理念、制度、资源整合等方面保证了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基本功能的有机融合。

本文是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基于“政产学研联动”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金融学本科专业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孙伍琴(1962—),女,浙江宁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金融投资。

滕帆(1977—),男,浙江宁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保险经济学。

作者:孙伍琴 滕帆

人才培养理论中金融学论文 篇3:

我国省属高校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浅析

【摘 要】随着社会对金融人才需求的持续升温,各重点院校、省属院校及地方院校纷纷开办金融学专业,但在人才培养具体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从省属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入手,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以长江大学为例,对新设金融学本科教育不久的省属院校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和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也持续升温。目前全国已有300多所大学或学院设立了金融学专业,除了部分重点院校、财经院校,各省属院校、地方院校也纷纷开办金融学专业。各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在总量上加快培养以满足社会各界对金融人才的需要,还需要在结构上满足多种类、多层次的金融人才需求。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金融学应用型人才成为一项紧迫任务。本文从当前我国省属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入手,分析其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最后以新设金融学专业不久的长江大学为例,分析在金融学人才供给总量相对充足而供给结构不尽合理的社会背景下,该如何凸显培养特色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省属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巨大变革,客观上对金融学科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调整要求。从国外情况看,目前存在“经济学院模式”与“商学院模式”并行发展的格局。当金融专业设置在经济学院时,其关注的重点在于金融理论和宏观金融问题,货币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国际货币、金融经济学、金融市场学等是重要的必修课;而当金融专业设置在商学院时,则特别强调金融市场实践问题或微观金融问题,与企业管理密切联系的投资学、公司财务管理、金融中介学、金融工程、国际金融市场等成为重要课程,表明国外金融学科在各高校的发展并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根据各自的培养层次与目标制定不同的培养模式。虽然国内关于金融学专业定位问题也展开过多次谈论,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多数省属高校对于金融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长期定位于培养与金融相关的各个岗位上的“高级专门人才”,然而希冀以四年的本科教育就培养出某个金融领域的“专家”,这样的定位显然是不现实的。专业定位不清晰,势必对专业设置、课程和教材建设、教改实践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从而阻碍了学科整体的建设与发展。从就业情况来看,省属高校金融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仍不甚理想,与就读热门专业的高分学子的高期望有一定差距。

根据麦可思公司发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金融学专业本科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就业率为89%,仅比2009届本科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就业率高1个百分点。造成就业不理想的原因很多,其中一项是学生在校所修课程、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节。于是,一边有相当数量的金融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而另一边众多的金融机构或政府部门总是感慨优秀的金融人才太难得,应届金融专业毕业生中“平淡无奇者多,出类拔萃者少”。对此,未能合理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承担主要责任。

二、省属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专业发展缺少特色

大部分省属高校具体实施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学科特色更无从谈起。目前金融学本科层次专业主干课程基本统一,包括金融学、金融市场学、金融中介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保险学、中央银行学、金融工程、证券投资等课程,主干课程基础上本应由各省属高校依据自身优势、特色、培养目标和模式设置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但现实来看还做的不够,未能形成“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学科群体。此外,微观金融课程和实务性课程相对不足,新开课程基础薄弱;引进国外金融理论或实务课程时,缺少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接受专业教育时有脱节感。此外,受到公共课学分比重高的影响,且部分专业课程因其为选修课而未能得到学生的足够重视,省属高校开设特色专业课、发展有自身特点的金融学专业,的确也存在着一定的现实困难。

(二)师资队伍结构有待完善

培育人才,教师是关键。近年来,省属高校金融学科的师资队伍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新增师资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都大大提高,但师资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教师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和层次结构等均有待完善。比如,目前能够胜任现代金融理论和实务,尤其是能够胜任微观金融理论和实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教师极为短缺。除专业知识外,教师良好的文化修养及综合性的知识积累也很重要,但现实中对金融学专业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只是偏重于专业领域,对其综合文化素养的要求不足,也不利于人才的全面教育培养。因此,师资建设最重要的是保证师资的高素质。优秀的金融学科队伍必须是由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各专业领域优秀的学术带头人、教学科研骨干及其他教学科研人员组成的分层次的学术梯队。

(三)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内容形式较为单一

目前大多省属高校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简单,实践较短,基本没有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缺乏连续性、系统性,缺乏专门的实践教学规划、管理、评价机制。实验课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程,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由理论课教师根据需要安排实验课时和实验内容,实验室和实验教师相对来说处于被动位置。实验室建设有待提高,实践教学设备陈旧落后、数量不足,尤其实在实验室建成后相关模拟软件等更新过慢,无法满足学生掌握新技术的要求。在社会实践这一块,尚未建立起与金融机构合作的长期稳定机制。

三、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对策建议——以长江大学为例

以长江大学为例,我校金融学本科教育于2010年获批,在开办金融学本科教育之前曾有7届金融学专科人才培养经历。一方面,金融学专科人才培养工作为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另一方面,作为新设专业的本科教育,在培养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工作上将更加任重而道远。作为湖北省省属院校之一,长江大学和全国各省属院校一样,在金融学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上依然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但作为新设本科专业,不论是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定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是教师的结构优化及人才引进方面都有其特殊之处。以下主要针对新设金融学本科专业不久的长江大学提出相应建议:

(一)适当增加微观金融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

国际上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通常分为经济学院模式和商学院模式。商学院模式以微观金融为主,特别关注金融市场,关注实践或微观金融问题,测重培养学生的市场分析能力、投资决策能力和实际业务的操作技能,该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切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竞争能力强,就业前景较为乐观。从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上看,商学院模式更适合我校实际,即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合地方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此,整个课程体系可相应增加微观金融的比重,如公司财务、个人理财、投资学、沟通技巧、风险投资、金融产品营销等。通过微观金融课程的充实,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市场分析能力、投资操作能力、具体金融业务的工作能力,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应贯彻“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一是鼓励现有青年教师跨校进修、出国研修,使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与金融发展同步前进;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广大教师关注金融产业发展动态、积极参与金融产业实践活动,最好能到金融机构从事开展研究合作工作,在具体的金融实践活动中积累实践经验。二是依据现有条件邀请金融企业高职务精英或政府金融部门相关负责人来校讲座,帮助师生与国际、国内金融形式保持联系,就学习中的疑问进行咨询。

(三)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参与到专业实习中去,在实践中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及业务水平。要培养被社会广泛接受并认可的应用型人才,我校应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与本地各金融机构或相关部门的长效合作机制,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機会,另一方面也为相关单位输送所需要的人才。此外,还可探索进行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式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与企业相互吸收彼此专长,形成一种互利双赢的机制。当然,金融机构由于所属行业的特殊性,出于对工作秩序及金融安全的考虑,可能暂时未能给广大学生提供真正接触业务的机会,除了邀请专家来校讲学外,我校还可积极创造实践学习机会,比如利用假期或周末等课余时间为学生开办第二课堂,并以此作为实习考核内容之一。第二课堂的内容不应仅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应采取实事新闻讨论、读书活动、看电影、社会调查、学习社交礼仪与市场营销等多种方式。

参 考 文 献

[1]马赞军.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教论坛.2008(3)

[2]刘祥伟.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教育创新.2011(22)

[3]王家华.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思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1)

作者:胡静

上一篇: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分析论文下一篇:农村金融制度发展方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