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投资金融投资理论分析论文

2022-04-30

摘要:文章以2006-2007年我国基金增持最多的20只股票为分析样本,通过对基金投资组合的实证检验,得出了价值投资和增长投资策略已成为基金的主流投资策略,并逐渐形成价值-增长投资策略的结论。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个人投资金融投资理论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个人投资金融投资理论分析论文 篇1:

舆论评价与金融监管

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有三条途径。其一,依靠股东自己,尽管这一途径十分软弱无力,但利益所在,广大股东会擦亮眼睛盯住自己的基金;其二,由基金经理人员持股票期权,如方星海在这篇文章里所建议的那样;其三,由中立的第三方监管,此即证监会的职责之一。

----上述三条途径各有弊端。

----小股东散漫而缺乏行动的力量,免费搭车者居多数。按照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必须从小股东当中产生一小群集体行动的既得利益者,由他们领头监督并与基金谈判。

----实行基金经理人员的股票期权制度对金融业似乎不如在高科技企业当中来得合理。经理人员在特定企业中投入的生命期间相当于个人投资,他们当然要求最佳的“风险——回报”组合。因此,我们总能基于现金形式的工资收入、股票期权、以及其它形式的收入(在职消费、实物工资、财富的任何形态)及其风险的度量,计算出一条投资理论所说的“有效投资组合边界”,在横轴表示“风险”,纵轴表示“预期回报率”的平面上,投资的有效曲线呈向上凸起状。然后,经理人员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由一组风险与回报率之间的“无差异曲线”表示,选择无差异曲线与有效投资边界的切点处的投资组合作为最优的“报酬方案”。在高科技企业中,由于未来增长与回报可观而眼下企业现金流稀缺,对“劳资”双方最优的报酬方案将包含相当大比例的股票期权。而在目前监管状况下的金融企业中,经理人员的现金收入(包括合法与非法来源)可以大大超过企业能够支付的任何报酬方案所提供的期权的未来价值。因此,我十分怀疑曾流行于“硅谷”的股票期权制在我们的金融企业当中的可行性。

----第三方监管通常会遇到的困难,是信息不对称性,这是因为第三方官员没有个人利益牵涉其中,故缺乏积极性去获取监督金融企业行为所必要的信息。这好像美国的法院,它没有积极性从而宪法也不要求它主动立案,法院只能够被动地接受利益主体提出的诉案。事实上,这也是保持第三方“中立”态度的重要制度安排。

----就我旁观美国金融机构运作的感受,舆论的监督和评价对金融企业的分析师和金钱管理者的约束作用不可忽视。典型如“Institutional Investor”杂志上面定期公布的投资师排行榜,按照《财富》杂志的估计,分析师或资金管理人一旦在这张榜上名列前茅,其下一个工作合同的报酬可以上涨若干倍。除专业刊物的评价外,公众舆论还有许多其它方式来评价投资基金的表现。此外,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对机构投资人的监督也非常重要。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大部分散户都是一边开着CNBC电视节目一边玩股票的,而CNBC的分析家J. Cornel也因其即时评论所产生的市场效应而闻名。

----简单而言,舆论评价与监督具有“放大器”的作用。一个谣言、一条业绩评估或者一位总裁的去留问题,都通过新闻这个放大器而变得异常敏感。不论从维护宪法规定的人民的“知情权”角度,从金融市场的健康发育角度,还是从增加透明度和加强金融监管角度,有“新闻”这个放大器都比没有它要好得多。

----市场经济有自己的规律,一旦我们走进它的逻辑,往往由不得我们的意志,不得不追随着它逐步展开其自身的逻辑。我们不能想像竞争性的金融市场可以不要它的支撑系统(supportive system),而充分自由的新闻媒体的存在恰是市场的支撑系统的一个有机部分。“基金黑幕”以及由此引发的基金风波,只说明一个问题:金融市场的利益主体——广大的中小股东们——需要寻找自己利益的代言人。新闻,由于它的“舆论放大器”特征而成为公众利益忠实的“watch dog(看门狗)”。因此当我们呼吁政府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时,不要忘记为百姓享有知情的权利而呼吁。

个人投资金融投资理论分析论文 篇2:

我国基金投资策略实证分析

摘要:文章以2006-2007年我国基金增持最多的20只股票为分析样本,通过对基金投资组合的实证检验,得出了价值投资和增长投资策略已成为基金的主流投资策略,并逐渐形成价值-增长投资策略的结论。

关键词:证券投资基金;价值投资策略;增长投资策略;价值-增长投资策略

基金投资策略的传统研究以CAPM理论、有效市场理论(EMH)等经典理论为基础,以β值分析为投资策略的核心。近年来,对市场异常现象(market anomalies)和三因素模型(Fama and French,1992)的研究,为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价值投资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价值投资和增长投资策略的已有研究,用净值市值比(B/M)、益本比(E/P)、现金流价格比(CF/P)等指标划分两类投资策略(Lakonishok,Shleifer和Vishny,1994),与格雷厄姆、费雪等投资大师的定义和投资实际产生差距。本文运用假设检验的方法,以主流媒体公布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2006年增持最多的20只股票为样本,定量分析基金对这些股票所进行的操作,分别检验价值投资和增长投资策略是否存在于这些操作中,并得出价值-增长投资策略成为我国基金的主要投资策略的结论。

一、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价值投资策略的检验

Fama和French(1992),Lakonishok,Shleifer和Vishny(1994)将价值型股票的特征描述为较高的净值市值比(B/M)、益本比(E/P)、现金流价格比(CF/P)。本文基于对价值投资理论的研究,认为益本比(E/P)与格雷厄姆提出的安全边际思想最为契合,为获取数据方便,本文选取益本比(E/P)的倒数——动态P/E作为分析指标,研究基金建仓时和出货时的动态市盈率与市场平均市盈率的关系。如果基金建仓时动态市盈率低于市场平均市盈率、出货时动态市盈率高于市场平均市盈率,则认为基金采用了价值投资策略。

选取我国开放式基金2006年年报披露的前20只增持最多股票作为分析样本,查阅基金建仓、出货时股票的相应财务指标,计算其动态市盈率;用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如果样本在基金建仓时动态市盈率显著低于市场平均动态市盈率,在基金出货时动态市盈率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则证明基金采用了价值投资策略,动态市盈率作为基金价值投资策略的量化指标是成立的。

基金在2006年建仓时和2007年出货时,投资组合动态市盈率如表1所示。

市场平均动态市盈率以Wind资讯和其他主流媒体公布的数据为准,基金建仓和出货时市场平均动态市盈率指标分别为23.64倍和37倍。由上述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如下:

H0:PEsample>PE

H1:PEsample

由于样本容量为20,构成小样本,进行单侧t统计检验。

t==-2.33

P值为0.0155,在0.02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2006年基金增持股票的建仓时动态市盈率显著低于市场平均市盈率。采用相同方法对出货时动态市盈率进行假设检验,得t值为1.95,P值为0.033,在0.0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2006年基金增持股票在2007年出货时的平均动态市盈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上述对2006年基金增持股票的平均动态市盈率的假设检验结果非常显著,证明价值投资策略的核心指标——动态市盈率(或安全边际)已经被基金采用。选择动态市盈率低的股票进行投资,在动态市盈率低于20倍时建仓、在动态市盈率高于20倍、达到40倍左右时出货,成为基金投资操作的规律。

二、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增长投资策略的检验

Fama和French(1992),Lakonishok,Shleifer和Vishny(1994)将增长型股票描述为较低的净值市值比(B/M)、益本比(E/P)、现金流价格比(CF/P)。本文基于对增长投资理论的研究,认为上述3项指标并不是划分价值投资和增长投资的合适标准,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率是否长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等业绩增长指标才是更适宜的划分标准。

本文选取2006年度基金增持最多的20只股票作为样本,查阅并计算其5项财务指标:每股收益增长率(growth rate Eps)、净资产收入率(ROE)、毛利率(Profit margin gross)、净利率(Profit margin net)、主营业务增长率(growth rate operating income),并按流通股本加权计算平均数,得5项指标的样本平均数分别为65.34%、17.12%、34.03%、14.87%、63.19%。

5项指标的市场平均水平以2007年4月27日《中国证券报》公布的年报数据为标准。数据显示,截至4月26日披露2006年年报的1254家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3701.36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2.6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932.90亿元,同比增长22.03%;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26元,同比增长21.5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12%,加权平均净利润率达到6.99%。

采用与价值投资策略相似的检验方法,对grown rate Eps、ROE、Profit margin net、growth rate operating income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t值分别为1.44、7.15、3.22、1.84,P值分别为0.08,0、0.002、0.041,可以分别在0.1、0.01、0.01、0.0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4项原假设。

上述对增长投资策略下,样本股票的4项财务指标的假设检验结果非常显著,证明增长投资理论的核心选股标准——“公司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能力应该长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已经被基金采用。选择每股收益增长率、净资产收入率、净利润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股票进行投资,成为基金关键的选股策略。

三、基金投资策略的新趋势

本文在我国基金业中检验出的价值投资和增长投资策略的融合趋势并不是偶然的。美国波士顿大学商学教授劳伦斯·科明汉姆曾在《什么是价值投资》一书中将当今社会主流投资模式归纳为5种:价值投资、增长投资、指数投资、组合投资和技术投资。他认为价值投资、增长投资是目前华尔街最重要的两种投资模式。他更为精辟的一个观点是,“从某程度上说,增长投资是价值投资的变种,价值投资和增长投资是‘堂兄弟’”。

价值-增长投资策略的思想内核其实是价值规律,它体现了价格与价值之间的相对运动。它的获利机理有5种:一是当价格低于价值时,价格向价值回归,产生获利空间;二是当价格超过价值,并继续上行,在明显泡沫化以前,产生获利空间;三是价值本身增长,产生新的获利空间。格雷厄姆的传统价值投资策略主要是通过细致的财务报表分析,获得第一个获利空间;巴菲特改进后的价值投资策略,即价值-增长投资策略开始获得第一和第三个获利空间,对第二个获利空间主要采取被动态度,第二获利空间的获取程度主要取决于市场气氛导致的股价泡沫化程度。在更多的情况下,价值-增长投资策略提倡先于市场出现严重泡沫化时出货离场,以避免投资损失。

在投资实践中,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自1965年持续超越市场的投资业绩证明了价值-增长投资策略的现实存在性、正确性和优越性;上述对基金投资策略的实证检验也可以证明,我国基金在市场进入牛市的良好契机下,吸收了价值投资和增长投资策略的精华,半数以上在2006年、2007年取得了超过100%的投资收益率,连续战胜了大盘,成为了价值-增长投资策略的成功实践者。

本文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2006-2007年的投资组合为样本,在我国基金业检验了价值投资、增长投资策略的融合和价值-增长投资策略的形成。基金采用价值-增长投资策略后,收益率水平显著提高,许多基金的业绩跑赢了股指,证明了这种策略的有效性。本文的实证检验虽然较为初步的,但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启示性。如能对价值-增长投资策略在投行、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私募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中的运用典型案例进行实证检验,对基金投资策略的新趋势的研究将以更宽的眼界,得出具有更广泛适用性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布鲁斯·格林威尔,贾德,价值投资——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劳伦斯·科明汉姆.什么是价值投资[M].华夏出版社,2004.

3、基金经理布局2008 继续看好明年市场[N].中国证券报,2007-12-26.

4、颜寒松.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策略[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5、Chan,Lakonishok. Value and Growth Investing:Review and Update[J].Financial Analysis Journal,2004(60).

6、Fama,French. Value Versus Growth:The international Evidence[J]. Journal of Finance,1998(11).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雷 宁

个人投资金融投资理论分析论文 篇3:

人际资本的经济学分析初探

摘 要:人际关系被看作是一种人际资本。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被看作是人际资本的投资行为。这说明人际关系对于个人的投资价值,同时也将人际关系纳入到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人际资本进行分析,即在理性人的假设前提下,研究人在社会交往中的效用最大化问题。

关键词:人际关系;人际资本;投资;经济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中国是一个重关系的社会,重视人际关系是中国社会最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进行的社会交往活动都属于社会交换行为,通过感情、经历、物质等方面的来往来寻求社会需要的满足[1]。陈志武在《金融的逻辑》中认为:养子防老的本质就是一种投资行为。

经济学被奉为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其提供的一套完善的分析理论和研究方法可以将其研究的触角渗透到其他的社会科学领域。本文主要研究人在社交活动中如何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问题。

一、人际关系与人际关系经济学

社会心理学家已经对人的人际关系需求做了很多的论述,如可以从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经济上的满足等等。

在西方经济学界,已经有很多经济学家认识到了:忽略人际关系是经济学的一个缺陷,并试图将人际关系引入经济分析[2]。我国的一些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人际关系的文献,多是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尤其集中在人际关系对于交易成本的节约方面。张五常认为,人际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替代市场完成某些功能。李文平研究了人际关系的经济价值,认为人际关系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可以补充正式制度的缺陷,促进正式制度的演进和发展。人际关系可以较少关系内部交易的信息费用,或者增加关系外部交易的风险和成本[3]。毛孟凯认为,在制度不完善的环境下,关系规则很容易成为正式制度的替代物来弥补环境造成的风险[4]。张秀荣分析了人际关系的经济化现象,指出人际关系可以降低交易过程中的搜寻成本和等待成本,减少交易费用,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5]。

还有一些经济学者试图从微观层面构建人际关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张秀荣认为,对于经济活动中的个体,不论他是利己主义还是利他主义,人际交往都带有功利性的本质,人际交往的目的在于使其从人际交往中获得的效用最大化。张军在《特权与优惠的经济学分析》中构建了一个人际关系投资分配模型,该模型揭示,当时间在工作、休息和关系投入方面的边际效用均等时,时间的分配达到最优化[6]。

二、人际资本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人们已经将人际关系看作是一种资本,尤其是对中国的企业家而言,社交活动被视为一种投资行为。在学术著作中,资本的概念也在不断泛化。贾科布斯(Jacobs)提出了包括社会资本在内的“社会资本”的概念(Jane Jacobs,1961)。马歇尔也曾把一些人际关系和组织视为资本的组成部分,视为一种生产要素(马歇尔,1997)。王询将能够节省交易成本的人际关系称为人际资本,将其描述为存在于人际之间的,对未来生产或交换有所助益的价值存量[7]。

人们通过感情联络、物质交换、经济往来等方式来储蓄“人情”,以期在未来不确定的时间将储蓄的“人情”转化为现时的帮助或收益。平时花时间与同事、朋友进行聊天、聚会,在他人困难时给予帮助,都是个人为了人际关系的建立、维持和扩张进行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人际关系投资。在这样的考量之下,人际关系被看作是一份非正式的契约,缔约双方在契约的基础上建立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安排[8]。一方可以对另一方在未来某个时间的行为产生预期。人际资本也就是指以人际关系表现出来的,对现时的社交群体中的人进行感情或经济等方面的付出,以期在未来取得收益的资本。

三、人际投资理论的初步构建

(一)人际投资理论的分析基础

经济学对人际关系进行分析,需要以经济人的自利性为假设前提。经济学把个人行为的目的看作是稀缺资源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人的社交活动被看作是人在交易过程中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每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交换行为,都有在交易过程中特定的角色表现。在进行交换时,交易的双方均认为对方参与互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效用,能够认识到交易活动中角色关系,并产生认同[9]。

理性的个人应该如何做出人际资本的投资决策?这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选择:一是分配多少有限的个人资源用于人际关系投资;二是投资主体的选择,用于关系投资的资源分配到哪些不同的投资对象身上。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某种程度上初步构建了人际关系经济学的微观基础[8]。

人际投资可以带来收益,但是个人投资在关系上的时间等资源有限。现实生活中,人们还要工作、休息等等。张军的人际关系投资模型显示:当时间在工作、休息和关系投入方面的边际效用均等时,时间的分配达到最优化[6]。

(二)人际资本模型构建与分析

人际资本既有先天的成分,也有后天的获取。对人际关系进行投资实际上就是最大限度地去掌握社会上的资源。随着社会实践增多,先天形成的人际资本所能够产生的作用逐渐降低,人们渴望获取更多人际资源的欲望愈加强烈,因为新的人际资本可以帮助个人延伸其能力范围,增加其获取更多社会资源的可能性。本文将人际资本看作是一种人力资本,是因为人际资本和其他资本形式一样,都是投资主体对某稀缺资源进行投资,期望在未来获取收益。为了下面对人际资本进行进一步分析并构建人际资本投资模型,把人力资本划分为人际资本和自身的人力资本(即现在所普遍认为的由培训、教育而形成的人力资本)。

为了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更多的人力资本,理性的个人不仅要对人际资本进行投资,而且也需要不断地对自身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只有通过自身价值的提高,才能触及到更高水平的人际关系网络,实现自我增值,才可以提高他人对你进行投资的未来期望值。现实中我们确实也观察到这种现象,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人基本上都是在思想、能力、社会地位等方面属于同一个层次。分析其中原因,可能是他们所能提供给彼此的效用是相等的。对于水平不在一个层次上的关系双方,水平高的人会感觉到付出与收益的失衡,低水平的一方则存在边际收益递减。因此,在有限时间的前提下,理性的人既需要分配时间进行人际关系的维持和扩张,还需要通过技能训练、培训、教育等实现自我增值。这就符合了我们在试图构建人际关系经济学微观基础时所提出的两个问题:如何分配时间,如何选择投资主体。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了如下模型来分析人际资本的变化(见右侧图)。

横轴和竖轴分别代表个人自身的人力资本和人际资本,U,U’代表个人在人际投资中的效用水平,AB和A’B’表示人力资本的约束线,可以把它理解成相同值的人力资本在人际资本和自身人力资本两方面的组合。在图中E点处,个人对在人际投资和自我投资上达到最大的效用。

随着自身人力资本的增加,在图中表示为B点移动到B’点,原来的投资组合比例已经不能再获得最大的效用满足。在这个时候,理性的个人倾向于扩展自己的人际关系,这个过程中表现为投资主体的选择。人际资本会不断增值,直到达到A’点。这时,新的均衡在E’点出现。

人际关系既然作为个人的一项投资,那么就面临着投资风险。投资对象、投资资本分配的不同,也就使得个人面临不同的投资风险。对方不接受你的人际交往,或者是在交往中的情感破裂等原因,都会导致投资失败。投资失败的可能性只要存在,人际投资就存在风险。单纯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一旦双方建立起联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一种专用性投资。一方违约,另一方可以终止关系,从而违约方也将承担未来可能从另一方得到收益的机会成本,以及损失对对方“专用性投资”的贴现值[8]。

四、结语

在人际资本投资模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对人际关系的投资呈现出边际收益递减的现象。理性的个人都有追求人际资源的欲望,但是也受到自身价值、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限制。因此,个人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均衡人际投资和自我投资的时间、物质等资源。自身价值的提高,会对人际资本产生“替代效应”,对原来人际投资的回报期望值下降,从而促使其提高人际资本的质量,拓展新的人际关系网络。

近年来,社会上关于“如何发展人脉关系”“人脉决定钱脉”的宣传甚嚣尘上,一定程度上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甚至是产生了严重的误导。因此,本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浩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中学计算机教学论文下一篇:历史文物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