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理论应用毕业论文

2022-04-21

摘要: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的经济学本科专业来说,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培养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从培养复合型人才出发,经济学本科培养目标应是培养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课程,配套实务应用性课程,形成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金融学理论应用毕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金融学理论应用毕业论文 篇1:

提高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效果的途径研究

【摘要】 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一般采取校外集中实习、“委托承包”实习、“就业”实习、分散自主实习四种模式。由于毕业实习管理体制不健全,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应调整毕业实习时间,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和动员工作,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完善实习成绩考核机制,创新实习模式。

【关键词】 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研究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06.009

毕业实习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供了桥梁,是学生走上社会的预演,是提高业务技能的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和就业。由于各种原因,毕业实习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以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为例,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多年来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其他院校的工作经验,探索提高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 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模式

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自1994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以来,一直在探索提高毕业实习效果的实习模式,目前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模式。

(一) 校外集中实习模式

由金融系统一联系实习单位,指定具体教师负责实习指导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传统的毕业实习方式,具有以下优点:便于统一管理、减少实习开支,便于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和成绩评定,便于加强与定点实习单位的沟通等。

(二) “委托承包”实习模式

“委托承包”实习是金融学专业近年来采取的一种新型实习模式。学校首先与条件较好、指导力量较强的实习单位签约, 委托实习单位对实习生进行全面指导,然后选派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定期联系,进行巡回指导,协助实习单位做好实习生的思想工作和技术指导。这种模式能够使实习生获得较好的指导和锻炼,尽快适应工作并进入角色,有利于实习生锻炼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等。

(三) “就业”实习模式

学校对联系好就业单位的学生考虑就业单位的实际要求, 让学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顶岗实习,学校只对学生进行结果考核。这种模式有助于学生尽快适应岗位工作,缩短试用期,有助于学生就业。

(四) 分散自主实习模式

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按要求实习,不专门安排教师带队,但为学生配备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在实习中遇到实际问题可以与其联系。实习期间,教师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实行指导与监督:一是编制实习指导记录,系统记录指导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情况;二是要求学生每周撰写实习周记,将每一周的实习内容及感受进行小结式的记录;三是预先布置调研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习。实习结束后,由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思想态度及业务能力作出全面的鉴定,学生回校后,由金融系组织学生总结交流,并结合实习单位的反映与实习报告、实习周记、与教师的联系情况等评定实习的综合成绩。这种模式具有针对性强、锻炼机会多、提高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沟通能力等优点。

二、 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在学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实习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实习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每一届的金融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 学生缺乏实习积极性

通过对历年毕业生访谈记录看,有30%的学生缺乏毕业实习的积极性,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就业形势影响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根据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就业形势较为严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学生都放弃了毕业实习,把时间投入到找工作中去。另外,由于受就业形势的影响,金融学学生择业由以前的“专业对口” 演变为多元化,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可能不从事本专业工作。这一部分学生认为既然不从事该专业的工作,就不必去耗费时间实习,这样势必影响一部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2. 对毕业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本专业的实习能够认真对待,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毕业实习的重要性,认为实习环节可有可无,没有进行真正的实习,利用弄虚作假的手段来应付教师的检查,如做假的实习鉴定、拼凑实习报告、抄袭实习周记。

(二) 实习接收单位热情不高

毕业实习已经成为每一位学生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阶段,但是现有的大学生实习基地在数量上很难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在类型与实习生的专业和就业取向等方面更难以对口。据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组对106家用人单位的调查,愿意接受大学生实习的占48% ,不太愿意的占52%。很多金融机构如银行不愿意接收大学生实习。其主要原因有:一是接纳实习单位要抽出骨干力量来指导,给单位增加了任务,带来了麻烦;二是有的实习可能要影响实习单位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增加工作的成本;三是学校对实习单位不可能有很多的支援和帮助,单位和职工只是尽了义务,而无任何实惠可得。

虽然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在武汉、荆州、洪湖等地有实习基地,但每个基地由于规模的限制一般只能接受8名学生实习,导致许多学生不能在金融机构进行金融技能方面的实习,而转向其他单位。一些金融单位虽然接收了毕业生进行实习,但实习的金融单位主要依靠单个教师的个人关系进行联系和维持,学校没有进行资金和荣誉的投入,造成实习单位员工指导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金融业务(特别是银行业务) 对安全性、精准性方面要求很高,因而业务人员不会对实习生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更不会放手让实习生独立去操作一项业务, 实习生更多的是承担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比如引导客户填写表格或单据。这些实习内容与平常所学知识关联度不强,不能体现金融专业的特色,与学生的心理预期相差较远,学生产生失望的情绪,难以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在非金融企业实习,要真正实现金融学实习的目的,必须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融资情况等,而这些资料又是企业不愿公开的,学生往往难以涉足,难以达到实习的预期目标。

(三) 缺乏完善的毕业实习考核机制,成绩不能体现实际实习情况

虽然在毕业实习管理办法中对师生在实习期间应履行的职责都作了规定,如要求“学生不得无故不参加实习,凡无故不参加实习的时间超过规定实习时间的三分之一者,不予评定实习成绩”,但这些规定没有具体的、量化的指标,对学生没有约束力。

目前对毕业实习的考核首要标准是实习鉴定表是否有实习单位的公章和学生所提交的实习报告,对学生形成综合成绩,而对学生的日常实习表现没有体现在实习成绩中,这样给一些没有参加实习的学生提供了造假的可能。有的学生甚至随便找个单位盖上公章,拼凑实习报告。

三、 提高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效果的途径

抓好毕业实习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培养是否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合格人才的重要内容,要提高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质量,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 调整毕业实习时间

以往金融学毕业实习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开学后第四周进行,时间约1个月。考虑到学生这一阶段面临撰写毕业论文、就业、研究生面试、补考等问题,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毕业实习,学校应考虑适当调整毕业实习时间。学校可以将毕业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结束后的暑期进行,原因有三:其一,根据和学生的交流,每年暑假不少学生想找单位实习,但很少有学生如愿,如果学校安排学生在暑假进行集中实习,可以满足学生的愿望;其二,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在专业知识、动手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样学生还有一年的时间进行充实和提高,学生在大四学年的学习目的会非常明确,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其三,可较好地解决与找工作、毕业论文设计间冲突的问题, 保证充足的实习时间和较高的实习效果。

(二) 做好毕业实习前的准备和动员工作

毕业实习前的准备和动员工作是毕业实习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各教学系应充分向学生介绍实习单位的性质及实习岗位对学生的要求,以便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缩短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距离感,降低学生对实习的恐惧感;签订协议书,实习前学校要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书,明确实习单位、学校、学生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发放实习大纲、实习计划和日程安排;对学生进行分组,并选出或指定负责人,负责人要切实负起管理与协调、沟通的责任,定期与不定期地向负责实习的教师汇报实习情况。召开由院(系)主要领导参加的实习动员会,对学生进行动员,向学生宣布实习纪律、要求以及成绩的考核标准和办法,条件允许时,也可请实习单位的领导和有关人员参加动员会,从思想上、组织上和业务上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三) 加强毕业实习基地的建设

1. 加大对毕业实习基地经费的投入。由于毕业实习基地一般都是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因此学校应加大经费投入,减轻实习单位的负担,提高实习单位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目前,实习单位的指导人员都是无偿提供业务指导,可以由学校设立优秀实习指导奖金,对实习单位出色的指导人员进行奖励,提高他们指导业务的热情。

2. 重视与毕业实习基地的联系。目前,学院和毕业实习基地的联系基本处于平时不闻不问,临时突击公关的现状,每年等到学生实习之前才和实习单位联络,这样学院和实习基地之间缺乏交流,关系比较疏远。学院应和实习基地建立一定的联系机制,并与实习基地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加强交流合作。如学校可以考虑定期召开实习基地联谊会,组织实习基地负责人座谈,听取他们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意见。学校还可以和实习基地进行密切的双向合作,利用学校拥有的科研、技术优势为实习单位提供相应服务,为实习单位培训干部和业务骨干,促进实习基地的发展。学院可以考虑聘请实习单位的专家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为学生作学术报告,参加学生论文答辩,不断巩固双方的合作基础。

(四) 建立健全毕业实习成绩考核机制

目前,学生毕业实习考核主要由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意见两部分构成,成绩简单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对集中实习的学生来说有考核的依据,但是缺乏量化的指标,考核的随意性、主观性强,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建立毕业实习考核的量化指标,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对自主实习的学生来说,应加强对过程的考核,要求其提供实习单位的地址、联系人等情况,随时对他们的实习情况进行抽查;和实习单位进行座谈,了解学生的实习表现;要求学生通过电话或互联网每天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等,如有必要可以对自主实习的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答辩。

(五) 创新实习模式

根据金融学专业的特点,可以采用“模拟实习+单位见习”的实习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学生班级为主体,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先在校内实验室中进行全方位模拟实习,然后有组织地去实习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见习。

这种模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全方位模拟实习阶段,目前金融学专业拥有功能完善的实验室,实验室由以下几个系统组成:金融投资模拟系统、商业银行模拟系统、保险业务模拟系统、金融产品创新实验系统等,学生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模拟实习。第二个阶段是有组织的单位见习阶段,通过校内的“模拟实习” 阶段,学生不仅巩固了金融专业知识,而且还有一定的“ 人机对话” 操作体验和印象。但是,校内模拟实习与真正实践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一方面模拟实习环境与实际单位不同,另一方面模拟实习中缺少活生生的客户。因此,有必要组织学生进行单位见习,使其感受到真实金融工作岗位的氛围和金融创新的发展程度,尤其要树立良好的金融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华银峰,周贵勤.毕业实习:大学生就业的直通车[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3)

[2]王海鹰.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毕业实习模式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2)

[3]杨洋.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实习模式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

[4]周再清,钟翼.金融学本科实习模式探讨[J].金融经济,2009(8)

【基金项目】湖北工业大学教务处教研项目(200920)

【作者简介】 陈李宏(1970-),女,湖北松滋人,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讲师;彭芳春(1963-),男,江西德安人,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副教授。

(责编黎原)

作者:陈李宏 彭芳春

金融学理论应用毕业论文 篇2:

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本科经济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摘 要: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的经济学本科专业来说,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培养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从培养复合型人才出发,经济学本科培养目标应是培养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课程,配套实务应用性课程,形成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对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经济学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一方面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为学生的个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有效地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是高校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就本科经济学专业而言,由于其专业特点,在人才培养方面,传统上往往偏重于理论,重点放在培养理论性、研究性的专门人才,为以后继续深造提供保障,而对于应用型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则相对薄弱。从现实来看,上述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受到挑战。据2010年的调查,全国经济学本科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其中经济学专业的核心知识满足度为82%。出现这种情况重要原因之一毕业生缺乏应用型才能。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和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用人单位最重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实际能力和专业知识。由此可见,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目前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的经济学本科专业来说,社会需要培养的人才能够胜任服务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力资本相对短期,而且在基层这种问题更为突出。从现实来看,基层工作对于人才要求的综合性强,不仅需要较好的理论素养,同时也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担当重任。因此,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说,经济学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理论与应用能力并重的。从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来看,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学生许多家庭较为贫困,改善家庭状况,获得好的职业发展机会,是他们迫切的要求。从就业市场的需求来看,多数用人单位都不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也十分看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培养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复合型人才,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对于学生家庭状况的改善和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国内知名高校本科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趋势

从目前国外知名高校本科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注重基础经济理论和基本分析工具的教学(钱颖一,2003)。比如在美国,经济学本科的课程并不多,但比较精炼,而且层次清晰。在经济理论方面,核心课程一年级是经济学原理;二年级是中级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三四年级主要是一些专业选修课,如国际经济学、金融学等。在基本分析工具,主要有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优化方法等。二是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美国,教学中往往是案例教学与课堂讨论,教师通过案例的引入和问题的设置,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且自行寻找答案,锻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而且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很多学校甚至资助学生成立各种社团,从而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日本,经济学专业往往是“宽口径”设置,不仅需要学好专业课程,而且要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其他课程。这不仅塑造了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今后接受企业特殊技能等可塑性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而且也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丁刚、罗暖,2010)。

从国内知名高校本科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目前正在从以往从偏重理论向理论与应用相结合转变。1998年,教育部在中国人民大学等13所大学建立“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些高校在经济学本科培养模式改革上的探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例如,南开大学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有机结合,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并建立了“经管法”试点班,培养经济、管理和法律复合型人才。辽宁大学将经济学专业建设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紧密结合起来,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吉林大学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开展重大攻关,在基础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上海财經大学以经济学基础理论为支撑,借助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科优势,培养复合型经济学基础人才。西北大学在专业建设中,充分发挥西部经济发展研究的强项,将教学科研与西部大开发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可见,目前国内知名高校在经济学专业建设中十分重视理论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向结合,由此也带动了经济学本科培养目标逐渐向培养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复合型人才转变。

三、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本科经济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国高校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的能力仍然较弱,在社会机遇和挑战面前,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的人才紧缺。从实践来看,培养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经济学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趋势。而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从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人发展来看,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出发,经济学本科培养目标应是培养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夯实理论基础,拓宽知识面,建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注重素质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为社会提供实用型人才,使学生不仅适应目前就业市场的需要,而且具备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

根据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将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基础理论课程。具有全面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是经济学专业学习的基本要求,也是这个专业应该长于其他专业的优势,这一点不能丢掉。培养复合型人才不仅不能放松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而且还要提升这方面的学习效果。主要措施就是要精选课程。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核心基础课,让学生学透学牢。而且有必要增加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课时量,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贯穿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对现实问题的讨论,一方面进一步夯实基础理论,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能力。

第二,配套实务应用性课程。为了增加学生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能力,在选修课模块中设置更多的实务应用性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选择。为了增强学习实务应用课程的系统性,可将该类课程划分为几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针对一个方向设置一系列课程。例如可设置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公共管理等子模块,每个子模型中设置该方向中3~5门核心性应用课程。并在教学管理中,引导学生有系统地选课,帮助学生在某个方面形成较强的应用能力。

第三,形成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除了理论和应用性课程的学习,还需要通过课内、课外多种渠道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建立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置“高峰体验”课程。高峰体验课程在美国大学已发展较为成熟,但中国高校目前开展还很少。该课程是在本科生最后一年,使他们集中在一个专门课题上,综合运用以往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课题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二是建立丰富多样的学术活动,包括学术讲座,以学生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鼓励学术组织学术社团、自办学术刊物等。三是完善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一方面要建立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长效机制,加强社会调查的组织和管理,把调查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加强专业实习的针对性,建立不同类型的专业实习基地,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不同需要。真正让学生在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中,了解社会、增长见识、提高能力。

參考文献:

[1] 钱颖一.美国大学的经济学教育[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2).

[2] 丁刚,罗暖.国外大学本科经济学教育的典型经验及其启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

[3] 景维民,周立群.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8 ,(1).

[4] 安丽绍,韩建华.美国研究性大学高峰体验课程对中国大学本科实践课程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0,(4).

[责任编辑 陈丽敏]

作者:李顺毅

金融学理论应用毕业论文 篇3:

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理论教学思考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分化,关于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导向及理论研究出现了较大变化,从教学计划及培养方案看,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始日渐偏重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学生的理论性教学日益弱化;从理论研究看,大量的应用型本科会计教学研究集中于如何改进和提升模拟实训的教学效果,关于应用型本科会计理论教学的思考日渐势微。在相关研究中,针对应用型本科财会人才的培养,也倾向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调学生对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应用和把握能力。根据中国知网的检索,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会类课程设置方面,关于实践课程设置与设计的研究分析占据了40%以上的比重。这一趋势反映在《基础会计》的教学安排上,导致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训课时和教学内容比重不断增加。对应实训要求,无论是授课重心还是时间安排,《基础会计》中方法性内容的教学不断突出,理论性内容被淡化处理。

作为各高校财会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多数财经院校非财会专业广泛开设的必修课,《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财会类专业的后续专业学习。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发展潜力看,如不能将《基础会计》中深刻的理论意义传授于学生,则极易导致学生对于会计的理解过于狭隘,偏重于学习和掌握会计核算,而无法有效体会和把握会计的监督、管理职能,从而也无法有效学习和掌握将在高年级开设的,如《内部控制》等相对综合和理论化的课程,不利于日后职业发展空间的拓展。从教学过程看,笔者对所教授的大学三、四年级的财会专业学生进行了相应的理论知识探测,结果很不乐观。而经过相应的问卷调查也发现,学生对于会计理论在实务中的指导作用以及个人职业发展的支持作用缺乏清醒的认识;从就业情况看,用人单位也存在着矛盾,既希望学生具有相应的实践经验,又希望学生具有充分的发展潜力,表现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寄予厚望。从近几年社会就业需求看,用人单位在以985、211等院校为代表的重点大学和应用型本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歧视性政策,原因之一就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专业理论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潜力有限,尽管其具有较好的动手能力。

就财会专业而言,《基础会计》的学习是起点和基础,具有启蒙的性质,《基础会计》的学习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会计理论的认知和把握。由于课程结构的特殊性,对于《基础会计》的教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院校对于会计理论的教学思考。笔者在解构《基础会计》课程结构的基础上,对财会专业理论性教学进行分析,以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课程的教学,改进应用型本科毕业生知识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的不足。

二、《基础会计》内容结构

为直观描述当前国内应用型本科会计理论性内容教学的情况,笔者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选取了五册面向本科的相关教材,并就其中的内容编排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从这份简易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当前国内关于普通本科《基础会计》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三部分:

(一)理论基础 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是《基础会计》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对编写人员会计理论功底的考究,既要系统、合理的安排这些会计的理论精髓,又要使初学者易于理解和接受,还要便于教学人员的课堂讲授,同时篇幅又不能过分展开,难度非常之大。从构成上看,众多教材主编人员的认知都非常统一,基本都会容纳会计史、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假设、会计程序、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科目与账户及复式记账等内容,差别在于各自的详略不同。

在这些理论构成中,当前比较统一的看法是将会计职能和目标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中心点,逐渐延伸出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后续的理论;会计对象、要素等理论则是整个会计工作实务的基础;而通过会计史的学习,可以将会计的发展投影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宏观的角度体会和把握会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而不会在学习中仅仅将会计作为一种技能和知识学习;科目与账户和复式记账两部分应属于理论基础与实务的衔接部分,是会计理论知识具体化为会计实务操作的基础,也是整个基础会计的重点和难点,前述的其他理论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可能会因其遥远而淡漠,但这两部分如不能掌握则整个会计的学习将无从谈起,后面的实务学习更成为空中楼阁。

从学校在校期间的整体学习角度看,该部分理论构成是对会计理论知识的高度精炼,是学生日后展开相关会计课程学习的基础,需要在会计后续相关课程、乃至实务工作中反复消化、吸收。通过对这些会计理论的反复学习,才能够使学生认识和把握会计理论的真实内涵与架构,并将之融入日后的企业经营管理中,在具体工作中真正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提供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授课教师理应在学生接触会计伊始,就给予高屋建瓴般的教育和引导,为其会计学习的整体规划描绘一幅深远的蓝图,特别是关于会计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知识,是学生日后关于会计深层次内容学习的基础,因而此部分内容的教学安排往往突出体现了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本科的差异。更有学者在教材编写方面完全从理论角度展开思想实验,着重于会计的监督管理职能,以俯瞰的视角把会计知识的学习融入企业经营管理,而略去会计核算的细枝末节。

(二)实务工作基础 各教材在此部分内容方面也比较统一,基本由证账表、业务循环核算及会计核算组织三方面构成。证账表的内容主要涉及凭证和账簿的相关结构和作用,对于刚刚接触会计知识的学生而言,因为有大量的实例可供参阅,知识点相对具体,且与实务工作高度契合,所以容易接受,在会计知识方面也往往会有较明显的收获感。对于应用型本科学生而言,此部分内容的学习和把握可以直接帮助其较快通过“会计实习”,进入工作状态,在学习态度上也更为投入。但从本质上而言,凭证与账簿只是会计信息的处理手段和载体,过于强调凭证与账簿的实务处理而不深入剖析其背后所蕴含的管理与控制意义,则会使学生对会计的学习流于表面,使会计变成一种机械的技能操作练习,限制了学生对会计的纵深思考。

报表作为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包括报表与会计要素的关系、报表结构、报表编制与报表数据分析等内容,是整个会计核算的核心所在。因为在后续的相关课程中有更详细的报表编制与报表分析,所以在基础会计中强调的是报表要素与报表结构。大量的西方会计教材会以报表为会计学习的起点,先在学生的头脑中勾勒出会计信息的结构,然后由此展开会计的细节和生成过程,再延伸出会计目标、信息质量等知识点和复式记账等内容,从教学结构的合理性看,与国内的传统思路相比较,笔者认为西方会计教材的编排更利于提高学生对会计核心知识点的理解。

业务循环核算是结合前面的科目及复式记账相关内容,以工业企业为模板,用简易的业务案例组合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会计基本处理,同时初步体会企业的资金循环构成。对于初学者而言,从日常的单式思维过渡到会计学习的复式处理有一定难度,而且对于会计科目的运用也非一夕之功,这些障碍使得此部分内容成为基础会计学习的难点,但业务循环对于后续的中级财务会计至为重要,也是基础会计教学中比较难于把握比重的部分。在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安排中,往往会结合模拟训练进行大量的练习,也从一定角度体现了应用型本科在教学方面所提出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宗旨。

会计核算组织是针对手工核算模式下证、账、表各项工作的衔接安排,即传统意义上的非汇总与汇总记账模式的区分与应用。虽然这部分内容是业务循环核算的延续,也是手工会计核算条件下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对深入理解汇总记账凭证及科目汇总表有显著意义,但从所选教材的内容编排看,均未涉及信息化条件下对这些模式的调整和改进,与当前会计实务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有所脱节。

(三)知识拓展 该部分内容是教材编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在结合前述理论、实务知识的基础上,对会计相关的补充和延伸,或者是为其他非财会专业使用者提供的后续学习指导,因而在内容组织上比前两部分要显得分散。从整体构成上看,多集中于会计实务的相关外围知识,如会计工作组织、会计规范、财产清查等,信息化则应归为对当前信息技术条件下对会计工作的影响的介绍,而期末账项、资产计价和成本计算则属于会计知识的中、高级要求。由于多数院校在后期会安排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与会计信息系统等课程,这些内容往往简化处理,只是给学生一个大致介绍,并不过多深入,也可以使授课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任课状况自行调整和发挥。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现状

国内《基础会计》对于会计理论的体现较为全面,在理论与实务的衔接方面基本能够满足本科的教学需要。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理论内容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学安排,而这些不足又分别从课时、师资及理论拓展等方面体现出来。

(一)课时安排 目前多数院校在《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方面会安排54学时左右(每周3学时)的授课量,这样的时间安排如果能够完全用于课程讲授没有问题,所要注意的是如何协调理论基础与实务知识的关系,笔者认为理论部分的课时应不低于三分之一,而且应当在整个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在不同的内容中反复强调,如在核算部分印证会计对象、要素,在报表部分强调与会计信息质量、会计要素的对应。通过理论与实务的多次互动,加深学生对会计理论的深入理解,强化其对会计理论重要性的认知,为后续的学习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实务内容的演练以及业务核算的要求相对琐碎、细致,任课教师通常会在这些内容方面占有较大比例的授课时间,教材前面的基本理论通常快速通过,留给学生的是若干概念、定义以及似懂非懂的原则、意义等。在后面的业务核算内容的学习中,往往会着重于会计分录的技术性处理,把学习重点局限于单纯的业务分录编制,各个业务内容也被孤立分散开来,难于把握资金运动的整体性。在后续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通常的思路也是按照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次序展开学习,其内容也多体现为对准则的案例式解读,由此形成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学生在开始的会计学习中,虽然接触了相当的会计理论,但更多的是流于背诵和记忆,事后缺少将理论与实务进行融合的意识和能力,这也恰恰是应用型院校与研究型院校在本科教育方面的巨大差距。

(二)师资安排 由于《基础会计》在课程讲授难易度方面有很大的延展性,导致在师资安排方面往往有很大的波动,而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教师往往整体缺乏实践知识,特别是在有新进教师时,通常会安排其从本课程入手,这既与当前的财会专业师资构成有关,也与课程本身的特点密不可分。从师资构成看,当前各院校在新进师资方面条件迅速上涨,本科院校的专业师资已过渡到以博士学位为主,大量新毕业入职的教师在专业学习方面功底扎实深厚,但往往是本硕博连续攻读,缺少必要的实务与课堂历练,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尚未适应,对于课程重心的把握有所欠缺。这些新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基本的思路是随教材进行,对理论的讲授流于书面化,与后续的内容以及专业的学习前景结合不足,造成学生在理论基础与实务结合方面产生脱节,加上就业与学校整体营造的应用型氛围影响,学生会更加注重于易于操作、容易看到学习成效的模拟训练。从课程特点看,一则本课程在操作练习方面有较大的弹性,如教师出现课堂讲授方面的困难,可以通过操作练习加以弥补,能够给予新教师较大的缓冲余地;二则本课程内容相对通俗,新进师资经过多年的学习,在课程知识构成方面通常不会有疏漏,不会产生教学内容方面的障碍。

作为向学生提供财会专业起点的课程,《基础会计》无论在内容还是课程驾驭方面都对任课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既要在课堂上深入浅出的阐明会计与社会、企业及个人的影响,又要将会计的各项具体工作中蕴含的理论意义予以解读,让学生在明白会计具体工作细节要求、具备基本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能够理解这些工作安排背后的缘由,即通常所说的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而这些课堂讲授中的深层次要求,任课教师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和实践是无法达到的。单纯的课本解读,往往会导致学生对理论性内容重要性的认知不足,由此在进入后续课程学习时,所能理解和把握的通常就是若干孤立业务的会计处理,而无法把握这些处理背后的动因,从而将自己局限于会计的操作性学习。所以,对新进教师的成长可通过以老带新,或从模拟训练等内容入手为宜。

(三)理论拓展学习安排 财会专业的理论拓展教学包括横向的多学科拓展,如管理学、金融学以及哲学等,因各院校在专业培养模式、思路方面的差异,会有一定的差异,但基本都会设置相关的课程,区别只在于课程要求的难易和构成,过多的理论性内容会脱离应用型本科的本质,而相关理论的跨度也正是研究型与应用型的重要分水岭。会计理论教学还包括在专业内的纵向拓展,许家林(2008)曾撰文就大学财会专业本、硕、博各层次在理论层面学习时应予以关注的内容,以及相关理论性教材及论著进行了总结,提出本科层次的会计理论教学应“充分考虑会计理论的点(专业)——线(发展线索)——面(知识)……重点应当是以丰富学生会计理论的知识点为基础来了解会计理论的基本结构,以拓展其会计理论方面的知识面及应用会计理论解释、评价和指导会计实务的能力。”笔者认为,这里的点,即指应该使学生对会计理论的内容及架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于理论与业务处理的关系,理论对实务的指导有所体会,这样的要求应该不分研究型和应用型,对于所有的财会专业学习都适用。特别是随着我国会计准则对会计制度的逐步取代,未来的企业会计工作越来越强调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专业综合能力,而此种能力一个重要的构成因素就是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这也正是企业对重点院校毕业生青睐的原因之一。

虽然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教学不必完全以理论为主,但对于必要的理论启发和拓展还是应当贯穿于学生的专业学习。而这种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由于理论性课程的不足,任课教师的指导和启发尤其显得重要,诸如相关课程进行中,围绕相关内容对会计理论的适当延伸和提示,相关基础性理论读物的推介等。

四、结论

从财会专业的课程体系看,《基础会计》是集会计理论、会计方法和会计技术于一体的完整体系,而且应当理论为先,方法、技术居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会计理论知识的阐释,不能过于偏重对会计方法和会计技术的讲解与演练,应当使学习者在对会计方法等实务性内容的学习掌握过程中,时刻感受会计理论对会计实务的巨大影响力及其无可替代的指导作用。而通过前述分析可以看到,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以《基础会计》为起点的会计理论教育方面矫枉过正,在强调实务操作性教学的同时,在课时安排、课程设置及师资等方面,对理论性教学有着过度抑制的倾向。特别是在中后期的会计学习中,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后续课程除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共同主干课程外,会安排大量的实务性会计课程,如笔者所在院校在大学三、四年级会安排金融类行业会计的课堂教学与实验。如此虽然间接为用人单位节省了相应的职员培训成本,短期内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但此种社会效果是以学生的长期发展为代价,学生在后续的职业发展中难以赢取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还会导致应用型本科学生在人才市场上处于竞争劣势,也不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财会专业通常会设置由“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专业主干课程,构成了“理论-实务-理论”循序渐进的学习循环,形成在理论认知上的螺旋式上升,再加上“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方向课程,构成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完整的理论架构。而在当前应用型办学指导下,对理论的削弱导致各门课程相对独立,知识掌握分散,贯穿于课程中的理论线条脱节,无法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形成对财务会计的整体理解,既降低了学习效率,也束缚了学生在工作中基于财会专业的纵深发展。虽然在高年级通常会开设“会计理论”、“内部控制”等理论性课程,但因为前期理论储备不足,加上毕业求职、实习等事项干扰,学生在最后阶段的学习上无法有效深入,失去了最后的理论提升机会。

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理论教学不应该呈现弱化状态,需要进一步的精心安排,包括在现有课程中进行必要的理论引导和延伸。首先在课程设计及课时安排方面,应当从基础会计开始,就向学生灌输会计基本理论架构,给学生以明确的会计理论意识。在课堂讲授方面,任课教师应当有意识的进行理论提升,引导学生尝试理解具体会计处理背后的理论意义,特别是在相关实验课程中,既要通过实验知其然,更能够思考其所以然;其次,在师资安排方面,对于基础会计等理论性要求较高的课程,尽量安排具有教学经验、能够准确把握课程内涵、寓教于理的老师,从学习伊始就给予学生较好的理论起点;最后,作为教师的职责,应当多向学生推荐必要的会计读物,既包括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籍,也包括会计理论及文化方面的熏陶,毕竟开放性是大学学习的重要特点,更有效的学习在课堂之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自我获取能力比单纯的课程学习更为重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结合课程情况引导学生接触学术论文,培养学生的理论视野,也可以为最后的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晶、陈国玲:《会计应用型本科人才社会需求调查探析》,《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2]李永苍等:《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与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8期。

[3]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朱小平、徐泓:《初级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韩星:《会计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6]张捷:《基础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许家林:《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8]刘峰等:《会计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编辑 熊年春)

作者:罗书章

上一篇:批判性阅读大学语文论文下一篇:档案管理与企业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