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制度发展方向论文

2022-04-24

[摘要]随着我国对农村发展力度的逐步加大,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村战略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对农村发展问题重视程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同时也将农村的发展问题推到了社会发展的前沿。为了切实解决农村的三农问题,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带动农村的经济,从而推进农村的发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农村金融制度发展方向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农村金融制度发展方向论文 篇1: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摘 要: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前提是稳定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然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内生体的建设不够健全,另一方面是经济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和政策环境等外生体的不够完善。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从农村金融生态的内生体和外生体出发,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加强农村金融业的人才开发、完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健全农村金融保险体系,来构建健康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生态环境;三农问题

1 引言

随着我国全面迈向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之一。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提供高效的金融支持。 “金融生态环境”一词的提出,将经济学和金融学抽象的观点生动形象的传达了出来,为我国金融发展依赖路径的研究指明了系统化的方向。农村金融生态是金融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要想能够长久的和农村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必须形成一个良性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让组成金融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能够相互作用、相互制衡、良性互动,并使各个要素之间能够高效运转。然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体系中内生体的建设不够健全,外生体中经济环境、法律制度、信用制度、政策环境以及农业保险体系等的不够完善,使得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较差,难以高效地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因此,为了更好的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更有效率的配置农村金融资源,构建健康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非常关键。

2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内生体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生态内生体建设是发展整个农村金融生态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作为影响农村金融生态最主要的因素,目前我国对于内生体的建设并不是非常完善,主要体现在对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源整合、业务创新和功能优化等方面。面对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高端化,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相对单一的金融产品、相对落后的金融服务观念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了。同时,农民对风险控制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农业保险方面的政策措施也无法跟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信用社深感乏力,进退两难。再加上农业非正规的监管体系,使得农村贷款担保的组织模式存在一定的限制,这些都阻碍了农村金融生态内生体的建设。

2.2 农村金融生态外生体中存在的问题

2.2.1 经济发展不平衡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全面快速发展,但也呈现出了区域不均衡的特点,发达地区的農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为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创造了好的基础,而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节奏相对较慢,对于这些地区而言,金融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金融产品单一,人们对金融行为的认识较为滞后等等,使得落后农村地区的金融风险较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金融生态的优化建设以及平衡发展。

2.2.2 法制环境不完善

法律环境因素是影响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的重要因素,目前还没有一部非常非常完善的法律来保护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很多农民以及农村的中小企业会利用法律漏洞躲避债务。比如,由于我国的《破产法》尚处于优化阶段,有些条例规范不是非常合理,有些企业为了躲避债务,就利用破产的方式来避免偿还大量的债务,这样直接导致大量的村镇银行产生坏账。法制环境的不完善,必然会挫伤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信贷投入的积极性。

2.2.3 信用制度不健全

良好的信用环境对建立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金融生态体系中,信用环境都不够好,部分农民缺乏诚信,利用虚假信息骗取贷款的情况时有发生,故意逃废债务的情况和违约失信情况皆有之。农民可用于担保的资产严重缺乏,甚至有农民贷款的时候就没有想到以后会如期偿还,因此农村贷款违约问题几乎是常态。因此,加快农村信用环境的建设,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征信体系迫在眉睫。

2.2.4 政策支持不足

由于农村金融发展的特殊性,需要相关政策予以大力扶持,然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有些地方并没有把农村金融纳入发展规划。从全国范围看,城市金融生态建设和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也不均衡,所以,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非常缓慢。另外,有些农村地方政府的不作为,对农村的社会保障和信用环境建设的缺失,以及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也是拖慢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的最直接的原因。

2.2.5 农业保险制度滞后

相比大多数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农业保险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众所周知,农业受自然灾害和气候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是一种非常弱质的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国的金融体制发展比较晚,相关的农业保险制度还处在起步探索阶段,所以我国的农业保险各类和覆盖范围小,农业保险规模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规模严重的不相适应。同时,大部分农民都缺乏农业保险知识以及保险意识,相关部门也不能有效的支持农业保险的要求。其次,我国的保险体系一直未得到改善,商业保险的作用非常有限,这些都使得农业生产的风险无法避免。

3 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

3.1 完善农村金融生态内生体

我国现在发展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组织结构体系看似覆盖率很高,而且相对完善。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功能有弱化的趋势而且并不是非常完善,农村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金融需求仅仅只靠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供给是不充分的,表现为农户与农村企业融资困难。而且大部分农村金融主体的资金相对缺乏,加上农民信贷违约普遍,使得很多农村金融机构都有惜贷的现象。因此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包括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和改进和优化现有的金融机构,以帮助确定中国农村金融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应根据农村金融的经济特点,根据是否有利于提高农村金融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效率,是否有利于农村金融安全的提高,是否有利于未来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加快推进建立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和谐并存、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更加充分地发挥好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为加快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更加高效的金融资源配置。

3.2 重视农村金融业人才开发

金融行业本身是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即需要大量懂金融、法律、经济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电脑技术与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集于一身的“通才”;也需要大量懂金融市场规则、熟悉金融业务流程、具有较强金融营销能力的专门从事各种金融业务的“专才”。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高素质人才却依然不足。然而,农村金融同样需要非常好的金融服务产品,需要具备跨国眼光的金融人才对金融产品进行研发与投资。因此,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而言,迫切要求一个完整而系统的人才培训系统,加大培训力度,根据农村金融业务的特点,培养更加适合农村金融发展的人才。首先,要针对农村金融机构,采用差异化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培训理念,根据员工的具体身份和能力,对员工进行分类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和开发。其次,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方式,不断创新,逐步提高培训效果,从而优化人力资源。

3.3 完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

完善农村金融发展的法制环境,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执法必严,要有健全的执法机制,改变以往农村金融普遍存在的“法律行政化”、“胜诉率高却执行难”的尴尬局面。一方面,要提升农村金融领域的执法效率。通过改善执行方法,通过行政、经济和法律等相结合的手段,来提升债权的执行力和金融案件的审查力度。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加强对执行工作的监督管理,要把审核机制落实到位,执行的听证制度也要得到全面的推行。除了严格执法之外,还需要公正司法,要体现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公正,就必须减少甚至杜绝“人情关系”对司法机构的干涉和介入,使行政行为得到标准规范,让金融资源得到高效的配置和利用。

3.4 建立健全农村保险体系

农业发展的高风险性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必然面临比城市金融机构更大的风险,农村保险得不到发展,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农村信贷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农村金融不能健康发展必将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保险非常重要。首先,要针对农业生产本身的特点发展农业保险产品。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甚至有些地区还有大量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农民,针对农户低收入的特点,保险产品首先应该具有保费低廉的特点,还要考虑尽量包含更广泛范围的涉农财产以及人身保险。让农业保险产品更加多样化,更大范围满足不同农民的需求。其次,要发展不同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不同组织形式的保险机构其经营领域各有侧重,各类保险公司可以从不同的市场切入点入手来更加全面的开辟农村的保险市场。最后,要促进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的合作发展。农村的银行金融机构最大的风险就是给农民和农村企业的贷款难以按期收回,涉农贷款保证保险正好为村镇银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这也是保险公司的一项重要创新业务,不仅提高了农业保险的深度和广度,而且为贷款农户增加了一项新的抵押物和授信要素,降低了农村银行机构的信贷风险。

3.5 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诚信宣传工作与诚信教育仍然落后,社会信用文化的建设速度非常慢,农户与农村企业的诚信意识比较薄弱,没有重要的信用管理措施,失信的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和制裁,守信的人没有得到鼓励和保护,躲债、赖债与拖欠行为的发生,造成农村金融秩序的混乱,恶化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因此,首先,要加强信用宣传和教育,加强农民的诚信观念。一方面,地方政府加强征信体系的建设,大力度的整治信用环境,建立严惩失信者,鼓励守信者的相关制度,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不能把银行的信贷资金当作无偿的财政资金,要让农民认识到银行贷款的资金来源就是存款,是必须还本付息的特殊商品,贷款必须要按期偿还。其次,要加强對农村中小型企业的监管,防止一些农村企业利用法律的漏洞或者通过各种违法违规的手段来躲避逃避金融债务,监管机构要有效地保证银行债权能够落实,对有贷款违约等不良记录的农村企业和农民,一定要列入银行的“黑名单”,以后再不予任何形式的资金支持,同时执法部门还要建立严格的追责制度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参考文献

[1]高材林.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J]. 中国金融, 2013,(13):22-23.

[2]王小朋, 王琦.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构建问题研究[J]. 农业经济, 2016,(11):94-96.

[3]徐丹丹, 刘凯元, 曾章备,等. 我国区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 2016,(04):70-80.

[4]胡静, 姚凤阁.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 学术交流, 2017,(2):140-145.

作者:王小艳

农村金融制度发展方向论文 篇2:

我国农村金融问题及法律规定

[摘要]随着我国对农村发展力度的逐步加大,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村战略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对农村发展问题重视程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同时也将农村的发展问题推到了社会发展的前沿。为了切实解决农村的三农问题,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带动农村的经济,从而推进农村的发展。针对这个发展规划,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线中,通过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后发现,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问题就是资金储备不足,所以要想发展农村的经济,就必须要发展农村的金融。

[关键词]三农;发展;农村;战略;金融;法律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03.139

当前我国农村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农村金融的困境,所以为发展农村的金融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法律法规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但是就目前我国的金融法律当前的情况来讲,农村金融法律中的某些内容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管理并不适用,在一些领域中仍然存在着法律缺失的情况,这样就在这些缺少法律监管的领域出现一些灰色空间,导致了高利贷等行业的出现。

1 社会主义新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金融体系,对我国农村的建设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时主要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实现农村金融的发展必须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原则,切实做到农村的金融机构可持续性发展,避免突击式发展情况的出现,有效地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面以及为农民增加贷款的数量。

第二,在发展农村金融的过程中要确保以市场发展方向为主要的原则,需要对数十年来我国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以及教训进行不断的总结,有效地调动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从而确保满足我国农村建设对金融的需要。

第三,在农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对金融的发展进行分类的发展模式,需要考虑我国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之间存在的差异,避免将城市金融的发展模式套用到农村金融的发展中去。

第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遗留问题一是传统的非正规金融法律位置模糊。就目前我国的法律规定来讲,我国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比银行的利率稍高一些,但是对于民间借贷的利率也有上限,就是不能超高同类银行贷款的四倍。二是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探索差异。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满足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需要,在以前的人民公社体制解体以后,重新组建的农村金融机构。

2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法律问题

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法律的发展情况来讲,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并没有起到对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起到促进与监督管理作用,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法律主要有以下问题:

第一,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法律所监管的位置相对较低,并且在我国这种关系社会的大环境下农村金融市场缺少一定法律约束。

第二,我国针对农村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严重缺少,甚至在诸多农村金融领域都存在着空白的现象。

第三,我国农村金融的监管体系不完整,就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的监管体系来讲,仍然存在着诸多缺陷,这主要是由于在与农村金融相关的法律中,对于农村金融监管方式、监管内容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着不完善的情况,同时各级监管单位也没有制定出统一的标准,并且在对农村金融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多部门联动的管理方式。

第四,农村金融监管部门立法不完整,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管理不规范,造成了农村金融的相关的法律体系同时缺少适合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的法律法规。

在现行的农村金融法律体系主要具有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缺乏系统性;二是缺乏实践性;三是法律监管的位阶较低等。这就造成了在我国银行监督机构在对农村金融机构管理的过程中还是按照《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规定,这就造成了绝大多数的农村金融管理都是套用城市金融管理的模式。

3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金融法律体系的立法原则

3.1 政策扶持与适度竞争相结合

针对我国当前农村金融的实际情况,我国政府需要在相关的政策上予以一定的支持,帮助农村金融的发展,明确适合其发展的方向,进一步加快其发展的速率。与此同时还要切实增强我国农村金融的市场竞争力,在税收等方面给予农村金融一定的支持。

并且,要确保在农村成立的各金融组织机构的发展、变革等都要满足市场发展的条件。一般来讲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有一定的主导作用,同样农村金融对资源的配置也有一定的主导作用,所以在构建法律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建设一系列的适应市场、尊重市场,并有适度竞争力的市场制度是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发展的必然选择。

3.2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

当正规的农村金融不能满足农村的发展需要时,非常规农村金融的出现就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就今天的农村金融市场来讲,其生意并不好,但是对于非正规的农村金融行业来讲,其生意非常好并且其发展趋势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非正规的农村金融都将会是农村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其占有的市场份额也呈现出增加的势头。所以在建设新的农村金融法律法规的过程中,需要正确看待非正式农村金融所处的位置,并让非正规农村金融与正规农村金融共同的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构建健全的农村金融竞争条件。

4 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的细致分析,并结合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农村金融问题的管理理念,作者有这样的想法,要想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的法律法规,需要在构建法律时有效全面地提升其权威性,并且为我国非正规农村金融寻找其适合的位置,从而最大程度地适应我国农村发展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广明,薛亮.对商业银行市场化经营的法理思考——基于对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考察[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2]胡晓,赵鹏程.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制度的构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

[3]张军.制度、组织与中国经济改革(改革后中国农村的非正规金融部门:温州案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杨婷,叶琪.土地流转中农村金融制度的缺失与创新[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5]田俊丽.中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缓解农村信贷配给[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6]胡必亮,刘强,李晖.农村金融与村庄发展——基本理论、国际经验与实证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纪艳香.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反思[J].中国市场,2014(6).

[8] 陶红斌.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4(8).

作者:李沐

农村金融制度发展方向论文 篇3: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的供给制度陷阱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体制进行了三个阶段的改革,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主体信贷需求难的问题。相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金融发展陷入供给制度陷阱之中:在支农的旗号下,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却一直体现“以农养工”、“以乡带城”的“劫贫济富”倾向,农村金融供求呈现出明显的总量与结构的双重失衡,农村资金一直在“非农化”,农村金融体系一直趋向“非农化”,其结果必然是“城市吃肉、农村失血”。

关键词:改革开放;农村金融;供给制度;新制度经济学

一、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要,制度建设是关键,尤其是要建立适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但是,就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来看,改革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其突出表现为: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缺失,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原本给农村“输血”的金融机构却演变成从农村“抽血”的主力军,与此同时,农村中非常活跃的非正规金融却不断受到打压。总体上讲,城市和工业反哺和支持农业的金融局面还远未形成,农村金融改革任重道远。

近年来,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化,学术界对农村金融制度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官兵(2005)认为,农村金融制度的决定和变迁是国家及代理人、农户和其他城市利益集团之间利益互动的产物,建立基于农户的市场化的农村金融制度是农村金融的改革方向;张杰、尚长风(2006)从农村金融市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的角度,指出改革的方向应该着眼于理解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应有的地位,改革的方向应遵循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金融生态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内在均衡逻辑;赵丙奇、冯兴元(2008)认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必须大力推进农村民间金融制度的改革,在农村正式金融体制改革总体框架的基础上,确立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两部门一元金融发展战略,即需求跟进战略。由此可见,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研究农村金融供给制度陷阱问题的理论文章还不多见。本文拟从诺思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中的供给制度陷阱,并深入分析其深层原因,提出以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创新跳出制度陷阱,推动农村金融的蓬勃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新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分析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就是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按照内在动力,可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现行制度安排的变迁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利益驱动、自发性和渐进性。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由国家政府命令和法律形式而引入实行的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是国家。其变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制度供给是国家政府的基本职能;制度是一种公共品,而公共品一般是由国家“生产”的;制度均衡是极少的,制度不均衡却是经常的,国家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就是为了弥补制度不均衡状态中的制度供给不足。

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要解释长期制度变迁,国家理论必不可少。道格拉斯-c,诺思在其所著《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一书中,提出了对经济学界影响颇大的国家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1)国家是制度及制度变迁的主要供给者。(2)国家给社会提供制度并进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动机是为了取得收人。诺思指出,国家及其统治者也是“经济人”。也追求福利和效用最大化,他们之所以愿意提供制度或者进行制度变迁以弥补制度供给不足完全是从自己利益出发的。(3)国家在提供制度的过程中,由于其目的(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和社会产出最大化)常常会发生冲突,因而,统治者也往往不愿意改变低效的产权制度。(4)国家提供的基本服务是博弈的基本规则,主要是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制度。而当国家提供这些基本制度时。会出现一种我们常说的“悖论”现象,这就是所谓的“诺思悖论”。“诺思悖论”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国家权力是构成有效产权制度安排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国家权力介入产权制度又往往不是中性的,在竞争约束和交易费用约束的双重约束下,往往会导致低效的产权制度结构。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逻辑:供给制度陷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体制进行了三个阶段的改革,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主体信贷需求难的问题。相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金融发展陷入供给制度陷阱之中:在支农的旗号下,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却一直体现“以农养工”、“以乡带城”的“劫贫济富”倾向,农村金融供求呈现出明显的总量与结构的双重失衡,农村资金一直在“非农化”,农村金融体系一直趋向“非农化”,其结果必然是“城市吃肉、农村失血”。

1 第一个阶段:1978--1996年,恢复和成立新的金融机构、建立起单独的农村金融安排时期。(1)1979年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其农业贷款对象从以集体为主变为以农户为主。(2)农村合作信用社从政社合一的体制下解放出来,恢复“三性”,即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3)1994年成立农业发展银行,专门经营从农业银行剥离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4)放开对民间金融的管制,农村合作基金会异军突起,大大满足了农村经济的融资需求。这个阶段的改革形成了农村金融市场组织的多元化和竞争状态,促进了农村金融的较快发展。但是在农村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1)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明显滞后。1979--1993年农村信用社成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受到层层行政干预,背离了“合作”的初衷,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受到了种种限制,并初步形成了从农村“抽血”的局面:1984年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比率为0.41,1996年降为0.22,并且此后还在继续下降。2)农业银行一直身兼政策性和商业性的双重任务,不利于商业化发展和经营管理的改善。3)部分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组织非规范经营,加剧了农村金融风险。为此。以建立农村金融体系为目的的第二轮农村金融改革势在必行。

2 第二个阶段:1996--2003年,意图建立起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体系时期。按本阶段的制度设计,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三家金融机构中,中国农业银行发放商业性贷款,农业发展银行发放政策性贷款,农村信用社则按照合作制原则发放小额农户贷款,形成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分工合作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但是,在实际运作中,我们没有看到这“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去支撑农村金融的局面。实际情况是:(1)中国农业银行在1996年后“洗脚上田”,逐渐撤并

基层分支机构,退出了农村信贷市场。(2)农业发展银行也没有担当起为农村发展发放政策性资金的角色,只是代理财政发放粮食收购贷款。粮棉油流通体制理顺后,连其存在的合理性都值得怀疑。(3)广大农村仅剩下农村信用社还发挥着正规金融供给者的作用,承担“一身三任”的角色。由于农村信用社既没有实行合作制的先天基础,也没有实行合作制的后天动力,只能继续沿袭农业银行管理时期商业化的经营方向,加上政策层面一直没有给其一个清晰的定位,其经营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实际上,农村信用社本身的历史包袱沉重,资本金严重不足,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不完善,管理责任难以落实,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4)农村民间金融受到压制,转入地下运营。从总体上看,这一阶段改革的结果是: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不但没有加强,反而有所下降,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农民的消费性金融需求几乎不可能再从正规金融体系中获得满足,农业生产性金融需求有十分苛刻的贷款条件,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的发展性金融需求更缺乏来自大银行的资金保证。而且,在农村经济存款市场上,资金通过邮政储蓄和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流入城市,使资金本来就短缺的农村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3 第三个阶段:2003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初步走向市场化时期。以2003年6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的公布为标志,这轮改革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要求,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把农村信用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人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维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2004年以来,以明晰产权和完善农村信用社经管理体制为中心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正在进行。可以预见,本轮改革完成后,诸如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明、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责任不落实等问题将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将逐步形成农村信用社“谁出资、谁管理、出了问题谁负责”的管理模式。但是,由于本轮改革的目标不是解决农村融资问题,而是解决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所以在解决农村融资问题上,一直没有多大进展。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制度特征:中国农村金融制度陷阱的理论根源

1 农村金融制度的每次变迁均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行为,而非自下而上的诱发性政府行为,更不是农村经济主体自主性行为,是外力作用,而非内部驱动,是被动变迁而非主动变迁,是政治需求而非市场需求。农信社从国有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再与农业银行“脱钩”,恢复合作性质,均采用了政府供给主导型强制性变迁的方式。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降低了制度变迁的时间成本和摩擦成本,却未必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微观金融主体的制度需求和提高农村金融效率。政府作为权力中心和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在决定与推行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时,既有促进农村金融效益最大化的动机,更有巩固既定经济体制和自身利益的意愿。改革的措施、速度都要与政府利益和偏好一致,微观金融主体只是金融制度的被动接受者。

2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路径相悖。首先,1979年以来农村经济制度的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和乡镇企业的兴起,都采取了自下而上的诱发性变迁方式。结果这两次变革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一次变革使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其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得到了空前发挥,促进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第二次变革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如前所述的自上而下的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此形成了巨大反差。其次,农村经济制度的上述两次变革,都使农村经济主体的产权关系进一步明晰,而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则使农村金融组织的产权关系更加模糊不清。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和农村经济制度变革路径相悖状况,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正规金融在农村的日益萎缩和民间借贷的产生与发展。变革后的农村经济形成了以农户、私人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的格局,对资金需求具有小额、分散、灵活、方便的特点,但农业银行和农信社由于属于“官办”,衙门化作风严重,加上小农经济本身所蕴涵的风险性与现代金融机构经营目标所追求的资金运营规模化和安全性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造成了农村中金融网点的收缩和农村金融业务的缩减。在此情况下,各种形式的民间借贷应运而生,形成了现存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3 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特性,即制度变迁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在以后的发展中会得到自我强化。诺斯认为,“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沿着既定的路径,制度变迁会进入良性的轨道而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中。而要扭转既有方向,通常要引入外部变量,付出昂贵的成本。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之所以呈现政府主导特征,一方面,由创新的初始条件所决定:另一方面,创新路径选择的错误使然。首先,创新的初始条件决定了初始的创新必然是政府主导型的。中国金融创新的基础是高度集中的计划金融体制,这种体制下的金融机构是指接受政府控制、服务于实物分配计划的政府职能部门,不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和行为主体,既无创新的愿望,更无创新的权力。因此,改革初期,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创新,都只能是由政府来决定、组织和推动。其次,创新的路径错误使政府主导特征得以继续。中国市场取向的农村金融创新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融资机制市场化、金融机构企业化、金融活动竞争化、金融管理适应化和人们金融意识的不断提高、信用观念的增强等多方面。这些方面不可能齐头并进、一步到位,因而路径选择至关重要。制度经济学知识告诉我们,有效组织是制度变迁的关键。因此,农村金融创新的首要任务是构造有效的金融机构。但是,产权制度是组织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国有独资金融机构之所以不是有效组织,首先是它不具有有效产权。国有独资产权无效决定了国有独资机构组织无效,进而决定了国有独资金融机构经营创新无动力,再加上国有独资金融机构在金融业的绝对垄断地位,中国农村金融创新政府主导特征自然会延续下来。

五、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是跳出供给制度陷阱的正确选择

建立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金融发展的目标模式,也是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落脚点。要跳出农村金融供给制度陷阱。让制度变迁沿理想的路径演进,不能就金融论金融,必须加强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1 推进农民组织化,为农村金融发展培植制度环境。首先,合理定位政府角色,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推动农民组织化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对农民经济组织可以在税收上采取必要的优惠政策,并加大财政上的支持力度,在农民组织的建立和登记上提供便利,要特别重视对农民组织管理层的专业培训。其次,加强法制建设,构筑完备的农民组织法律体系,认真组织实施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

2 创新土地制度,通过制度供给增加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1)要对耕地实行国家发包,明确赋予农民一定时期的产权,建立保障农民权益的产权制度,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2)要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收益分配关系。(3)要建立土地市场,加速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价格机制。

3 主动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适度发展,构建符合国情的农村金融体系。(1)正视和承认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改变对其持有的漠视和敌视的态度,并认真研究其特有的规律。(2)制定相关法律为非正规金融提供一个合法的活动平台,减少其躲避管制所发生的成本,规范其行为。(3)明确监管主体和责任,加强对非正规金融监控,把其负面效应减至最低。

责任编辑 王建国

作者:王晓峰

上一篇:人才培养理论中金融学论文下一篇: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