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金融理论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金融理论的研究范式随着相关科学的发展而不断革新。系统科学能够全面有效解决非线性、复杂性、动态性问题,20世纪80年代系统科学理论逐步应用于金融研究中。为发展金融理论、指导金融实践。有必要构建完善的系统科学范式下的金融理论体系。

第一篇:金融理论论文范文

金融理论与金融市场的矛盾

摘 要:随着主流经济学逐渐转向对个体行为的研究,实证研究表明现有金融理论与现实金融市场之间有些冲突,因而行为金融学日益发展成为一门科学。该文主要从从众行为来研究证券投资者的行为,强调行为金融在我国证券业的应用和发展,并指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随着经济的开放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金融的运行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投资决策;从众行为;羊群效应

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经济学家和投资实践家们不断地发现传统金融理论与现实金融市场之间存在冲突,因而尝试从多个角度对传统理论进行革新,以期更好地解释金融市场特异性等各种现象。金融理论的一个新发展--行为金融学,是从研究人的行为方式出发,分析不同投资者在不同环境下的投资理念,为现代金融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补充。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行为主体,他们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决策,追求风险既定下的最大收益或者收益既定下的最小风险,并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文淑惠(2001)认为,“作为一个经济主体,投资者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行动,即:进行投资决策。在决策过程中投资者会把他们搜寻到的信息,以及对经济前景的预期,通过投资行为反映到股票价格及其波动上来。”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的最优决策实际上是不确定条件下的心理选择,不确定性决策是开放型的决策,不可避免地受到混乱的投资环境和个人情绪的影响。

投资决策的理论基础传统的金融理论是在EMH基础上提出的预期效用理论,理性投资者追求主观预期效用最大化,根据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估计股价并据此定价,投资者的信念和主观概率是无偏的。但随后几十年的实证研究表明,人们并不总是以理性态度作出决策,而存在诸多的认知偏差,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人们的投资行为。期望理论是行为金融理论的核心,它最早是由Markowitz(1952)提出的,但推动这一理论发展的是Kahenman和Tversky的研究(1979)。他们用更现实的行为假设取代主观预期效用决策模型,对传统的预期效用理论提出强有力挑战。他们认为投资者的效用并不完全依赖于财富或消费的绝对水平,而是反映在期望理论的价值函数V(ValueFunction)。价值函数是期望理论用来表示效用的概念,是获利或损失的函数。期望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概率评价函数π(Weighting Function)。Kahenmann和Tversky(1979)认为人们对不同的效用值所对应的事件发生的主观概率是不一样的,按照实际概率值可以划分为极可能、很可能、很不可能、极不可能几种情况,不同情况下人们的概率评价值有着明显差异。在金融活动中,这种心理特征表现的很突出,其直接影响表现为投资者过分的依赖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其间接影响是过滤信息时,注重那些能够增强他们自信心的信息,忽视那些使他们自信心受挫的信息,从而降低投资者的回报。

从众行为决策过程分析传统的金融理论大多隐含完全信息的假设,认为投资者的决策是在理性约束下的相互独立的随机过程。但事实上,即使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投资者的决策往往不完全是依据已有信息,而是相互学习相互模仿。正是投资者之间这种模仿行为可能引发证券市场上的剧烈波动,这对于市场的稳定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易诱发金融危机。“羊群效应”理论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经济人在信息不完全、不确定的环境下的行为理论。同样可以用“羊群效应”理论来解释证券投资者的行为。证券投资“羊群效应”的成因。“羊群效应”的形成可以划分为非理性成因和理性成因。“羊群效应”的非理性成因说指的是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行为,强调人们类似动物具有从众的偏好,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正是投资者这种非理性的盲目跟风行为造成了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而理性成因说则更多地沿用了主流经济学理论的框架,它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融合进来,其主要成果仍是在效用最大化前提下得出。

行为分析对投资者的启示是作为投资者,很明显被许多行为和心理因素所影响。个人投资于股票应采取几种能帮助控制认识错误和心理障碍的安全措施。控制这些心理障碍的关键是各类投资者应该实施一种严格的交易策略。投资者控制认识错误的最好方法是长期坚持特殊的投资策略,投资者在为投资组合购进一只股票时应详细地记录其要点,而且应该制订特殊的标准以利于进行投资决策(买、卖或持有)。保留长期的“投资记录”有助于投资者评估其投资决策,这种类型投资策略,使投资者会更早地认识并承认这些认识错误,从而帮助他们控制“情绪波动”。本质上,避免这些认识错误的方法是少交易并实施简单的“购买并持有”策略,长期采取“购买并持有”策略通常业绩将超过高周转率的短期交易策略。我国的投资者结构以中小个人投资者为主,投资者的非理性特征更为突出,所以要规范与发展我国证券市场,首先要注意研究他们的行为特征,迄今为止中国股市的过度投机与波动莫不与缺乏一个理性的投资者群有关。证券市场上针对中小投资者进行的投资者教育,其涵义是通过由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来增加投资者的知识存量,减少中小投资者非理性的行为特征,其目标是构建证券市场的理性的微观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在证券市场上的使用,与今后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演进,证券市场之间风险传递越迅速,涵义是通过由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来增加投资者的知识存量,减少中小投资者非理性的行为特征,其目标是构建证券市场的理性的微观基础。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在证券市场上的使用,与今后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演进,证券市场之间风险传递越迅速, 对中小投资者的素质和投资理性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对投资者证券行为的研究具有更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力.行为金融理论对效率市场假说的挑战[J].经济科学,1999,(3).

[2]石善冲,齐安甜.行为金融学与证券投资博弈[D].北京:清华大学,2006.

[3]李国平.行为金融学[D].北京:北京大学,2006.

(编辑:ZK)

作者:唐鑫

第二篇:系统金融理论:未来金融理论研究范式的演化方向

摘要:金融理论的研究范式随着相关科学的发展而不断革新。系统科学能够全面有效解决非线性、复杂性、动态性问题,20世纪80年代系统科学理论逐步应用于金融研究中。为发展金融理论、指导金融实践。有必要构建完善的系统科学范式下的金融理论体系。系统金融理论采用非线性、复杂性和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揭示金融系统的演化规律,因而较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是金融理论研究范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金融理论;有效市场;行为金融;系统科学

JEL分类号:B4

随着数学、信息科学、心理学、物理学、系统科学等相关科学的不断发展。金融理论的研究范式也在不断地革新,其动力来自于人们对效用最大化(收益最大化、市场效率最大化等)、风险最小化的追求,以及对金融体系的运行和演化规律了解的渴望。

从金融理论研究范式的发展状况来看,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说基础上的现代金融理论,由于其假设基础的局限性使得研究结果与实证检验往往相背离,不能对“小市值效应、日历效应、新股谜团”等异常现象作有效解释。行为金融理论仅对“理性人”假设作了有条件的放松,能够解释异常现象,发展了现代金融理论,但同时又增添了现代金融理论所没有的缺陷,如运用心理偏差过于随意等。

与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范式相比,系统科学能够全面有效解决非线性、复杂性、动态性问题,而经济系统恰恰具有非线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性,因此应该将系统科学逐步应用到经济研究中。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多层次的非线性复杂动力学系统,因而也可以采用有限理性、分形、混沌、协同、突变、反馈、仿真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加以研究。该范式相对于前两种理论所采用的范式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因而更能准确揭示金融市场的演化规律,是金融理论研究范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系统科学应用于金融研究的文献梳理

系统科学是1937年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类系统的共同特性,探索其生成、演化和涌现等规律的科学,广泛应用于工业、计算机、航空航天以及经济领域。系统科学具有以下特点:与经典科学注重还原分析不同,系统科学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有机的相互联系的动态整体去看待,因而更强调整体把握的思维方式;与经典科学追求简单性、必然性、决定论目标不同。系统科学着重探索复杂性、偶然性、非决定性的问题;与经典科学以个体描述为主不同,在对相关系统进行描述时系统科学以突出群体为主采用动态性、模型化的研究方法。

系统科学主要由三部分构成:非线性科学、复杂性科学、系统动力学。其中非线性科学又包括耗散结构论、分形理论、混沌学、突变论、协同学。

系统科学能够全面有效解决非线性、复杂性、动态性问题,而金融系统具有非线性、复杂性、动态性的特征,是一个开放的、多层次的非线性复杂动力学系统,只有采用有限理性、分形、混沌、协同、突变,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计算机仿真与预测的方法来研究,才能更加准确揭示金融系统的演化规律。因此,国内外相关学者已经将系统科学应用于金融学理论研究并做出了许多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非线性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理论、混沌学以及分形理论等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复杂事物的规律性,采取的方法是非线性的,因此将这些学科统称非线性科学,是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耗散结构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是由比利时自由大学化学家普利高津(I.Prigogine)于1969年提出的。耗散结构是在无序条件下出现的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耗散结构理论是研究耗散结构的性质、形成、稳定与演变规律的科学。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学者逐渐将耗散结构理论应用到金融研究中。

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有:Blmhen和Kelly(1996),Gulko(1995,1996,1998)在研究单期资产定价模型时,根据最小叉熵原理,来选择风险中性概率测度。An-dreas Kull(2002)在研究用资产定价模型进行保费定价及计算风险中性概率测度时也采用了最大熵原理对Markowitz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些新的投资组合模型。Andreia D(2005)在研究投资组合的问题中,将熵和方差分别作为风险度量,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并得出熵作为风险度量要比方差更准确的结论。

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有:秦学志、应益荣(2004)在研究有限证券市场上用等价鞅定价资产时。引入最大熵原理作为一种统计推断工具,得到了唯一的资产价格。南旭光、罗慧英(2005)应用耗散结构论的熵理论,提出金融熵的概念。胡琳娜,沈沛龙(2008)应用熵理论研究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系统的信息沟通机制,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系统信息沟通的时效性和质效性进行了评价。

张世晓,王国华(2010)将耗散结构理论用于区域金融集聚系统的特征分析,提出了描述区域金融集聚系统运行有序性特征的“金融熵”指标。方芳(2011)运用熵理论探讨了金融复杂系统的脆弱性,认为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系统熵积累的结果。

2、分形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分形(fractal)是由美国IBM公司数学家曼德布罗特(B.B.Mandelbrot)1973年在法兰西学院讲学时提出的。分形理论承认世界的局部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在某一方面(形态、结构、信息、功能、时间、能量等)表现出与整体的相似性,也承认空间维数的变化既可以是离散的也可以是连续的。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学者逐渐将分形理论应用到金融研究中。

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有:Peters(1991)运用R/S分析方法建立了标准普尔500家公司股票的日、周、月和年之间的收益曲线的自相似性,检验了以美国为主的外国资本市场的分形特征。Golake(2001)运用R/S分析法对印度股票市场的日收益率的长期记忆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股票价格的运动不遵循随机游走理论。Pavlov(2001)等采用WTMM和DFA方法对道琼斯平均价格指数和DAX期货时间序列的标度特征进行了分析,证明它们具有复杂的多重分形结构,且不同幅度的波动对应不同的标度。

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有:张金良,李光泉等(2002)应用非线性数学的多重分形理论对沪深证券市场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交易数据的局部变化趋向的多重分形特性,得到了证券交易数据序列的多重分形广义维数在维数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游宗君,李华东(2008)从赫斯特指数、分形维和分形分布的特征指数三个方面对我国外汇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外汇市场是一个分形市场的结论。王文静。马军海(2009)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结构运用分形理论对其具有的自相似性、自组织、动态性等特点进行了分析,证明了我国商业银行在结构上具有自相似性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商业银行分形特性的管理策略建议。

3、混沌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混沌(chaos)一词是由李天岩(T.Y.Li)和约克(J-A.Yorke)在1975年提出的。混沌学(scientifical chaos)是研究混沌运动中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及其反演化的规律和控制的科学。混沌系统具有以下特性: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极为有限的可预测性;系统内部的有序性。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学者逐渐将混沌理论应用到金融研究中。

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有:彼得斯(1991)估算出S&P500指数的相关维为2.33,最大Lvapunov指数是0.0241,证明了S&P500指数中具有明显的混沌性。Panas(2001)对伦敦金属交易价格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分形维和Hurst指数,发现了金属交易时间序列具有长期记忆和混沌现象。Maha.ian和Wagner(1999)对11国利率及其外汇的即期和远期价格进行了相关维及BDS检验,发现了汇市金融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现象。

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有:赵华(2005)计算了沪深两市股指的最大Lvapunov指数分别为0.0074和0.0213,并且确定了分形维分别为2.76和3.64,结果都证实了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具有混沌特征。任彪(2005)研究了资本市场混沌特征的几种判定方法,编制了关联维和最大Lyapunoy指数的计算程序,计算了上海证券市场和深圳证券市场的关联维和最大Lyapunoy指数,并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混沌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上海证券市场和深圳证券市场都存在弱混沌性的结论。杨晓东(2008)、刘钰(2008)等运用混沌系统理论研究了股市中的相关现象,发现当某些参数(如投资偏好)发生变化时,股市系统的状态(如股票价格指数)会从均衡态转为周期态继而转向混沌态。

4、突变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突变理论(catastrophe theory)是由法国数学家托姆(R.Thom)创立的。突变理论是研究系统的状态随外界控制参数连续改变时而发生不连续变化的数学理论,它运用拓扑学、奇点理论和结构稳定性等数学工具研究自然界多种形态、结构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非连续性的突变现象。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学者逐渐将突变理论应用到金融研究中。

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有:Hegwood、Papell(1998)利用Bai Perron(1998)所发展的多元结构突变的估计方法,发现美元兑加币、美元兑英镑、美元兑日圆、法郎兑英镑的实际汇率均含有结构突变。他们亦发现发生结构突变后,汇率再回到长期均衡水平一般须用1~2年。BrookS(2006)使用结构突变技术考查了20个发展中国家的购买力平价。发现多数发展中国家并不满足传统购买力平价。

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有:李一智,侯晓鸿,刘咏梅,林旭东(1999)基于突变理论探讨了期货价格的变动并对期货价格的突变控制提出了对策建议。王少平(2003)提出了结构突变发生在某一时间区间的模型,开创了结构突变单位根检验的新领域。这一突变形式对于我国的宏观经济时间序列研究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他证明了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序列是一个点结构突变的单位根过程。王静,孙园青(2010)将尖点突变模型应用于金融生态系统研究中,得出金融生态环境的完善可以约束企业的失信行为,防止企业行为的不稳定性,从而提高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质量的结论。

5、协同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协同学(synergetics)是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家哈肯于1969年提出的。协同学是研究有序结构形成和演化的机制,描述各类非平衡相变的条件和规律的科学。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学者逐渐将协同理论应用到金融研究中。

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有:赫尔曼·哈肯(Harmanntaken)(1986)认为经济中存在着协同效应,可以用协同理论来研究经济中的繁荣和衰退及技术创新等问题。Sliikerman和Schoenmaker(2005)运用协同理论研究了金融监管问题,指出一旦监管层对金融集团整体采用加权方8式计算资本充足率,或相对单个分业机构而言资本充足率有所放松,那么金融集团将降低资本成本并有效提高投资收益率。

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有:林军(1989)用协同理论分析和研究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协调配合。徐嫩霞(2000)利用协同学神经网络的自上而下的方法,通过协同学的动力学过程,建立了基本方程式来实现股票价格走势的预测。郭明彬(2008)把风险投资过程分为融资、投资和撤出三个子过程,从风险投资家的角度,以协同度概念为核心,运用协同学理论,分别对融资、投资和撤出三个子过程的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张杰,赵峰(2008)根据协同学理论,分析了经济投资系统演化发展的机理,建立了经济投资系统演化发展的动力学模型。郑宝安(2008)运用协同理论对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风险和监管模式进行了重新审视。

(二)复杂性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复杂性科学(complexity science)是研究复杂性与复杂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所涌现出复杂行为、特性与规律的科学。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Adaptiye System,CAS)理论是复杂性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霍兰出版了系统阐述复杂适应系

作者:刘超 刘丽

第三篇:金融发展理论中“金融发展”涵义的演进

[摘要]戈德史密斯(1969)和爱德华·肖(1973)分别对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的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落后国家经济之所以落后,主要是因为其金融发展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的结论,由此提出了金融深化的观点,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在金融发展理论的指导下,许多落后国家纷纷改革其金融体制,推行金融自由化,以促进其金融发展。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引起了人们对金融发展理论的反思。金融发展理论的再度兴起,使金融发展的涵义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金融发展涵义从结构观、制度观向功能观和环境观逐步演进。

[关键词]金融发展;结构观;制度观;功能观;环境观

[文献标识码]A

金融发展的涵义是逐步演进,逐步丰富的。戈德史密斯(1969)首先对金融发展的含义进行了阐述,他认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并对金融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而他所研究的金融结构仅仅是从数量或者规模的变化的角度展开的,而当时大多数国家的金融是受政府严格管制的,数量或者规模的变化受到严格限制;而后麦金农和肖(1973)从制度层面拓展了金融发展的含义,指出金融发展的过程就是放松管制、金融深化的过程,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提出,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引起了人们对金融发展理论的反思,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再次兴起,建立一个什么样的金融体系以及“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哪个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成为争论的焦点,出现了金融的“功能观”(博迪和莫顿,1995),即把研究视角定位在金融功能上,认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增强;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围绕着与完善、拓展金融功能密切相连的金融发展环境因素展开了研究,提出了金融“生态环境观”(周小川,2004),即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的过程。因此,金融发展的涵义从金融结构的变化、金融深化向金融功能的提升和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逐步演进,不断地丰富与发展。

一、金融发展的“结构观”

戈德史密斯(1969)是在金融发展初期最早提出金融发展这一概念的,他认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而后麦金农和肖(1973)认为金融发展主要是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资产规模的膨胀。

1969年美国耶鲁大学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在其出版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提出,金融发展就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因此研究金融发展必须以有关金融结构在短期或长期内变化的信息为基础。他还指出是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式、性质和相对规模共同构成一国金融机构的特征。

戈德史密斯将金融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就是他所说的“金融上层结构”与其“经济基础”(即国民财富)的关系,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的概念,用金融资产总量占GDP的比重来表示,以说明金融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是金融本身的结构问题。

第二个层次就是金融工具结构,戈德史密斯将金融工具划分为两大类型:债权类和股权类。前者又可以分为国内金融部门、非金融部门和外国居民三种类型。这一层次主要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性质、不同期限的金融工具在其总额中的相对比重,及其在各种产业中的分布。

第三个层次就是金融中介结构,首先是金融部门的金融资产在金融资产总额的比重,即中介率,用以说明一个国家金融部门的发达程度;其次是不同类型中介机构的金融资产在金融机构总资产中的比重,用以反映不同类型中介的市场份额。

进入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1973)和爱德华·肖(1973)各自发表了具有深远影响的两部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与《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分别从“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角度研究了金融结构,对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两类融资方式进行了分析。麦金农认为内源融资是指“某一特定企业(或经济单位)的投资,是由该企业内部积累的储蓄提供资金的”。与此相对应,外源融资是指企业(或经济单位)通过外部获得投资的资金来源。此后,麦金农又分别于1991年和1993年两次出版了《经济自由化的次序一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一书,对金融结构的变化顺序进行了论述,指出实现资本项目的外汇可兑换性应该是经济自由化最佳次序中的最后一步,这为研究一国国内融资与国际融资的结构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戈德史密斯关于金融结构的论述,对于了解一个国家金融发展的程度,金融活动的特征以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麦金农和肖都是在戈德史密斯关于金融结构的基础上展开的,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角度进一步研究了金融结构,这有助于我们形象地描述金融发展的程度,更为直观地理解金融发展。但金融结构研究的仅是金融发展表层的东西,并没有涉及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这一根本性问题,存在明显的缺陷。而且相对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言,金融结构的发展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为当时大多数国家的金融是受政府严格管制的,数量或者规模的变化是受到严格限制的。

二、金融发展的“制度观”

如前所述,金融发展受到制度的严格约束,而且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采取以压制实际利率促进经济增长的金融政策,遭遇了失败,这也显示了传统的货币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失效。于是麦金农和肖都以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不同角度,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从制度层面拓展了金融发展的涵义,即金融发展就是金融深化的过程。

爱德华·S肖(1973)在《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一书中指出,活跃的经济会刺激金融业发展,发展中国家要纠正金融制度不完善、金融压制、经济发展受阻、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处于恶性循环状态的不利状况,摆脱“金融抑制”,就要采取“金融深化”措施,政府取消对金融的干预,放松对金融的管制,使利率和汇率能真实反映资本市场的供求,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

在论及金融发展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时,爱德华·S肖提出了“债务媒介论”,认为货币是金融体系的一种债务,而不是真实的社会财富,货币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着各种媒介作用,它通过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而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出,从而促进储蓄和投资。

而在这个问题上,同年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的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1973)则认为一方面金融系统可以发挥导管作用,将分割经济连接起来,取消金融压抑,使国内储蓄积累,选择投资项目,而不必主要依靠收取铸币税、通货膨胀税

等财政手段和依靠外部融资手段;另一方面内部融资资本的形成机会的扩大使生产者所持有的实质现金余额增大,这提高了投资者的信誉,投资者获得外部融资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因此,渠道效应提高了储蓄水平,促进了资本形成,进而促进了经济增长。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提出,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他们主张放松金融管制,指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不断深化的过程,这对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他们的理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实施,结果并不能让人满意,很多国家在放松金融管制之后都爆发了金融危机。另外麦金农和肖的金融发展理论也存在严重的缺陷:金融深化理论只注意到货币在集聚金融资源中的作用,忽视了金融体系通过信息生产而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等其他功能,所以,在此之后西方理论界就解释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问题,出现了金融功能观,把研究的视角定位在金融基本功能之上。

三、金融发展的“功能观”

金融功能观为我们认识金融与经济发展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视野,使我们能够超越具体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超越纷繁复杂的现代金融景象,顺着一个相对清晰的脉络把握金融体系的演变。金融的基本功能以及“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功能的比较揭示了金融体系的演变与差异,从金融功能的层面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金融发展”的内涵。

(一)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

格利和肖(1960)在《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一书中提出金融中介最基本的功能即支付清算功能;而后托宾(20世纪60年代)进一步指出金融还具有资源配置功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勒兰德与帕勒(1977)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了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功能,提出了金融的信息提供功能;到20世纪80年代,金融中介有了迅速的发展,随之也带来了金融风险问题,于是戴蒙得(D.Diamond,1984)等提出了监督及风险管理职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博迪和莫顿(1995)探讨了金融作用于经济的具体机制,并完整系统地提出了金融功能理论,将金融基本功能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支付清算功能。支付清算功能是金融中介最基本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一个体系为全社会的交易活动提供支付清算服务,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效率。金融体系通过其网络为商品、劳务和资产的交易,以及资本的转移提供各种清算支付手段。但在金融体系内部由哪个部门来承担这个功能,随着金融体系的演变,或许存在差异——在传统的金融结构下,主要由商业银行来承担全社会的支付清算活动。现代金融结构下,种类繁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也逐渐成为清算支付功能的主要承担者。

2、资源配置功能。资源配置功能是指金融能够提供储蓄——投资转化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实现稀缺储蓄的有效配置的过程。在各国金融的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的:一条是通过金融中介来实现的,另一条是通过金融市场来实现的。金融中介的基本功能在于通过发行间接证券这种金融资产,在资金剩余单位和资金不足单位之间进行资金融通,以提高资金的可获得性。金融市场是通过价格机制,例如利率、股票的价格等来实现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的。

3、信息提供功能。许多学者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了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功能。他们认为:贷款者和借款者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性,借款者比贷款者具有信息优势,而且借款者为了自身的利益有可能制造虚假信息。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会受到严重损害。贷款者由于缺乏全面的信息,只能根据借款者过去平均的信息来设定贷款条件,那就会对其他高于平均条件的优良的借款者不利,后者就会退出借贷市场。如果这一过程不断重复,借贷市场上借款者整体素质就会下降,市场机制就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这就是所谓的“逆向选择”问题。而信息由于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存在着定价、不容易买卖等多种困难。但是,金融中介可以买卖基于信息而制造的金融资产。换言之,金融中介在代替贷款者生产信息的同时,通过间接证券购买借款者所发行的本源证券。

4、监督及风险管理功能。金融中介专门从事资金融通活动,将独立、分散的存贷款活动集中起来,利用其专业化知识进行管理,能够降低存贷款风险;其次,由于金融中介的支付能力或流动性在现代经济中非常重要,政府不仅对其监管较严,同时也提供一些安全保证,从而减少了其风险。此外,在现实世界中,由于市场是不完全的,金融交易存在各种不确定性。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提高市场效率,需要多种金融技术(financial technology)。例如,在资金需求者和供应者之间建立必要的信息网络,通过标准化、评级等中介手段,促进本源证券的发行等。虽然本源证券的收益性较小,但是由于它流动性强、风险小,以及在技术上具有可分割性等特点,金融技术的发展使得从更大范围的资金筹集成为可能,金融中介因而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解决“逆向选择”风险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对借款者进行持续的监督(moni-toring),而且这种监督是由金融中介或者金融市场代替贷款者进行的,即如果金融中介进行多样化的分散投资,换言之,前述存款者与金融中介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的多元化投资组合而得到解决。

(二)“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功能的比较

1、“银行主导型”的观点

Gerschenkron(1962)强调的是,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金融中介处于幼稚时期时,银行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他认为,在国内会计和法律制度健全的条件下,对增加公司信息透明度和提高债务偿还率,权威性的银行比市场更加有效。Stigitz(1985,1993)则强调金融市场容易造成“搭便车”的问题,银行在降低信息不对称方面比市场更为有效。Boot greenbaum和Thakor(1993)从监管的角度来分析银行的优势,他认为银行对公司实行的是长期的监管,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

在公司治理方面,Myers和Majluf(1984)认为,内部的所有人比外部所有人具有信息优势,这种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交易的潜在效用。流动性与公司治理成反向比例关系,流动性越高,所有者监管经理人的欲望就会越低(Bhide,1993)。因此,市场所具有的高流动性不利于公司治理和资源配置,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而Allen和Gale(1999)和Port(1992)和Aoki以及Patrick(1993)从董事会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上来研究银行的优势,认为银行与公司形成的长期关系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2、“市场主导型”的观点

“市场主导型”观点是把“银行主导型”的不足作为其立足点的。Bhattacharya和Chiesa(1995)、Dew—

atripont和Naskin(1995)以及Thadden(1995)都对“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的配置效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一旦银行获得了公司的内部信息,就能够获取租金。而公司为获取资本不得不支付这些租金,特别是在公司进行新的投资或债务重组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银行主导型”融资容易使银行利用其权利从公司抽取未来利润,这种抽取未来利润的行为会降低公司的创新能力(Ra-jan,1992)。因此,在“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下,经济只能保持低速度增长。

Weinstein和Yafeh(1992),Morcka和Nakamura(1999)对日本金融结构进行了研究后发现,“银行主导型”的另一个弊端就是银行容易与公司经理人相互串谋,不利于竞争和创新,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而Edward和Fischer(1994)以及Black Moersch(1998a)对一些国家的融资结构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银行容易成为公司的“俘虏”或者与公司代理人相互勾结。而Wenger Kaserer(1998)的研究则更令人惊奇,他发现“银行主导型”融资体制会形成公司控制,其结果往往是银行自己成为自己的股东。

总之,“银行主导型”观点,强调银行金融结构在动员储蓄、发现投资机会和执行公司治理等方面处于优势地位,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和比较弱化的经济环境中,银行具有独特的优势。与此同时,“市场主导型”观点则强调金融市场在配置资本、提供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和减轻由于银行权力过度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等方面的优势。

金融发展的功能观是金融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破,是金融发展理论更向前迈进,然而经济的不断发展总会给金融发展理论带来新的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由于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枢纽,它在渗透于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类经济主体和各种经济过程的同时,也反过来强烈地受到他们的反作用,这就表现在人们关注的金融风险问题。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看,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是需要一定的支持因素的,即支持金融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金融环境。

四、金融发展的“环境观”

实际上,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是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直接融资方式与间接融资方式也是适应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所需要的两种融资方式,二者之间是既竞争又互补的关系,而并不是完全竞争的关系。早在1989年,白钦先教授在其编写的《比较银行学》中就对此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金融倾斜及其逆转”的概念,对金融结构的变迁予以了充分的关注。

同时,他对金融结构变迁的动因提出了概括性的“运转环境”理论,他指出“任何金融体系的产生、发展、演变与运行都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和保险市场的性质、职能与作用、业务种类和发展水平,银行的数量、机构设置和总体规模、运行机制和方式、作用强度等都同一定的运转环境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环境、金融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对“运转环境”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另外,因为金融在一国经济中有重要的作用,而且金融体系绝非独立地创造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系统,它的运行更广泛地还涉及其赖以活动之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等等基本环境要素,以及它们导致的主体行为异化对整个金融系统造成的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和自然生态系统很像,于是周小川博士(2004)提出了一个仿生概念——金融生态,即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

在周小川(2004)提出金融生态的基础上,李扬等人针对目前最受关注的金融风险问题,深入研究分析了我国金融风险的复杂原因,初步建立了一个用以分析我国金融风险形成因素的金融生态学理论框架。研究报告以城市GDP的贡献,以及城市功能为选择原则,对上海、大连、青岛、济南等50个大中城市进行了研究。从经济基础,地方金融发展,法治环境,诚信文化等9个方面,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技术和要素贡献弹性更科学更合理的对这50个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等级评定,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这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更重要的是这是对金融发展理论的深化和促进。

综上所述,金融理论的发展是与当时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从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一直到目前的金融环境观,金融发展理论一步步的完善和丰富,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发展理论还要更进一步拓展,不断地向纵深发展。

责任编辑 高 琼

作者:郭翠荣 吕超群

上一篇:发表教研论文范文下一篇:政府审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