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上证50ETF期权市场波动率风险溢价研究

摘要:上证50ETF期权的正式上市交易标志着我国金融市场正式进入多元化投资和风险管理的新时代。期权具有高杠杆特征及做多做空机制,若使用不当,会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一直以来波动率是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也是市场中的重要风险源。资产定价理论表明:只要市场中存在风险源,投资者必然索取相应的风险溢价,进而对我国金融市场的资产定价及风险管理提出挑战。由于上证50ETF期权的推出时间较晚,鲜有相关研究,而期权市场波动率风险溢价的研究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以上证50ETF期权市场为研究对象,采用上证50ETF现货和期权市场日频交易数据,从已实现测度和风险中性测度估计随机波动率模型的参数,进而提取波动率风险溢价并分析市场特征;从时变特征、资产跳跃、期权定价及投资者行为等角度揭示了波动率风险溢价之谜;从市场微观结构和宏观经济信息两个角度揭示影响波动率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内容包括:首先,从传统金融学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阐述了波动率风险溢价研究的理论依据;从随机波动率模型、MCMC估计法、极值法及傅里叶变换法等方面阐述了波动率风险溢价研究的数理模型;从波动率风险溢价之谜为切入点,结合期权定价理论、投资者行为、已实现测度及风险中性测度视角分析了波动率风险溢价的形成机理。本研究为波动率风险溢价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其次,采用上证50ETF市场数据,运用SV、SVJ及SVCJ等随机波动率模型和MCMC方法估计已实现测度下模型的参数并分析市场特征。结果发现:SVCJ模型相较于SV模型及SVJ模型具有更好的市场拟合优度,上证50ETF收益与波动存在“杠杆效应”;上证50ETF收益和波动的跳跃存在非对称性,其中收益还存在“跳跃聚集”和“跳跃逆转”现象,在市场急剧动荡时期,标的资产收益及波动发生跳跃的幅度较大,而在市场非急剧动荡时期,收益及波动发生跳跃的幅度较小。采用期权交易数据,运用欧式期权定价中的傅里叶变换法及最小极值法估计风险中性测度下模型的参数并分析期权市场的特征,发现上证50ETF期权市场存在“波动率微笑”现象,SVCJ模型相较于SV模型、SVJ模型具有更高的期权定价精度,傅里叶变换法能显著提高波动率风险溢价的估计效率。再次,采用期权定价理论及行为金融学理论,揭示金融市场中的波动率溢价之谜。波动率风险溢价度量了标的资产的波动率在已实现测度和风险中性测度下的溢价水平。波动率风险溢价、期权价格及投资者行为三者息息相关,在市场急剧动荡时期,标的资产在已实现测度下的波动率期望小于风险中性测度下的隐含波动率期望,波动率风险溢价基本为负,投资者厌恶波动风险,对未来市场的波动预期较高,购买期权对冲波动风险的意愿较高,期权定价偏高。在市场非急剧动荡时期,标的资产在已实现测度下的波动率期望大于风险中性测度下的隐含波动率期望,波动率风险溢价基本为正,投资者偏好波动风险,投资者对未来市场的波动预期较低,购买期权对冲波动风险的意愿较低,期权定价偏低。最后,采用秩相关法及Copula模型等方法,分析了从波动率风险溢价与市场收益的关系,从市场微观结构和宏观经济信息两个方面分析了波动率风险溢价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一是,从波动率风险溢价与市场收益的相关性来看,发现两者存在正的秩相关性,即两者同时走高或走低的概率大于其中之一走高或者走低的概率,两者还具有尾部非对称结构相关特征,相关研究对金融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是,从波动率风险溢价在市场中的预测作用来看,波动率风险溢价对上证50ETF收益有显著的预测能力,相关研究为市场参与者构建投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三是,从波动率风险溢价的影响因素来看,收益率、换手率、市场深度、交易成本等对波动率风险溢价的影响显著为正;市场波动率及期权市场活跃程度对波动率风险溢价的影响显著为负;宏观经济信息对波动率风险溢价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在各因素影响贡献度方面,换手率>投资者情绪>标的市场波动率>市场活跃程度>收益率>市场深度>交易成本。论文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理论方面,本文拓展了波动率风险溢价的研究领域,深化了对波动率风险溢价、期权定价、投资者行为间关系的理解,补充了期权定价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实践方面,上证50ETF期权的运行状况及蕴含的信息特征将会为后续推出指数期权、期货期权、个股期权、波动率衍生品等提供重要参考;本文的研究也为风险监管部门提供实践参考,帮投资者认识期权市场存在的波动率风险溢价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为投资者构建合理的投资组合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上证50ETF期权;随机波动率模型;期权定价;波动率风险溢价;投资者行为

学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随机波动率模型与期权定价

1.3.2 波动率风险溢价的信息特征

1.3.3 波动率风险溢价与市场收益

1.3.4 波动率风险溢价的影响因素

1.3.5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思路

1.4.2 结构安排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波动率风险溢价的理论研究

2.1 波动率风险溢价的理论依据与思考

2.1.1 传统金融学理论与思考

2.1.2 行为金融学理论与思考

2.1.3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与思考

2.2 波动率风险溢价的数理模型及优化

2.2.1 随机波动率模型

2.2.2 参数估计方法及优化

2.3 波动率风险溢价的形成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随机波动率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市场特征分析

3.1 引言

3.2 数据选择与预处理

3.2.1 现货市场数据

3.2.2 期权市场数据

3.3 参数估计

3.3.1 现货市场的参数估计

3.3.2 期权市场的参数估计

3.4 模型评价

3.4.1 DIC准则评价

3.4.2 期权定价评价

3.5 市场特征分析

3.5.1 现货市场的特征分析

3.5.2 期权市场的特征分析

3.6 研究结果与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波动率风险溢价的信息特征分析

4.1 引言

4.2 波动率风险溢价的测度

4.2.1 方差互换法

4.2.2 期权定价法

4.3 波动率风险溢价之谜

4.3.1 波动率风险溢价的时变特征

4.3.2 波动率风险溢价与资产跳跃行为

4.3.3 波动率风险溢价与投资者行为

4.3.4 波动率风险溢价与期权定价

4.4 研究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波动率风险溢价与股票收益关系分析

5.1 引言

5.2 波动率风险溢价与市场收益率相关性分析

5.2.1 相关性模型

5.2.2 预处理

5.2.3 秩相关性检验

5.2.4 尾部相关性检验

5.3 波动率风险溢价对市场收益率的预测分析

5.3.1 波动率风险溢价对收益的跨期预测

5.3.2 波动率风险溢价对收益率预测的非对称性

5.4 研究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波动率风险溢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引言

6.2 市场微观结构变量对波动率风险溢价的影响

6.2.1 研究假设

6.2.2 数据来源

6.2.3 变量说明

6.2.4 模型构建

6.2.5 市场微观结构变量对波动率风险溢价的影响分析

6.3 宏观经济信息对波动率风险溢价的影响

6.3.1 研究假设

6.3.2 数据来源

6.3.3 变量说明

6.3.4 模型构建

6.3.5 宏观经济信息对波动率风险溢价的影响分析

6.4 波动率风险溢价影响因素的贡献度分析

6.4.1 模型构建

6.4.2 相关性及多重共线性分析

6.4.3 结果分析

6.5 研究结果与讨论

6.6 政策建议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广告创意新思维分析论文提纲下一篇:医学临床教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