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戏傩文化研究论文

2022-04-18

【摘要】本文对广西傩文化的现今的发展状况,历史发展源流,历史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论析,解构广西傩文化的自身文化特色,通过板块化的突出广西傩文化的独特性和文化内涵,结合新媒体数据性、互动性、超文本、虚拟性、网络化、模拟性特征,带动广西傩文化更好的发展和传承下去,并结合当今新媒体多元发展环境,对广西傩文化保护和传承提出策略性建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傩戏傩文化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傩戏傩文化研究论文 篇1:

新时代贵州傩文化的挖掘、利用与启示

[摘    要]贵州傩文化历史悠久,多层次、多种类、丰富的文化积淀使其闻名于世, 近年来贵州傩文化逐渐由原先的保护、传承为主向开发与经营上转变,从研究贵州傩文化发掘的现状出发,以探讨这一现象对傩文化发展的启示为出发点,采用举例和实践研究等方法,详细论述贵州傩文化发掘的意义与价值以及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为贵州与其他地区傩戏文化的长远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贵州傩文化;挖掘;利用;启示

傩文化是一种古老的世界性文化现象,曾经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不同的国家、地区,傩文化因自然、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很多地区的傩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失殆尽,至今仍然保留这一传统的地区更是少之又少。傩文化因为傩戏的发现与推广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外界的关注。我国的傩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在西南贵州等地至今保留较为完整良好的傩文化生态环境,这对于发掘与研究、利用傩文化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贵州傩文化的内涵与价值阐述

(一)贵州傩文化的内涵阐述

贵州是我国少数民族较多的一个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大约30%,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如侗族、彝族、土家族等,都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傩文化特色,因少数民族深厚的傩文化资源,学术界赠与“中国古文化活化石”“中国原始文化活化石”等美称,因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与多学科研究价值,贵州傩文化在学术界占有重要的一席。

研究傩文化就必须研究其载体傩戏,贵州傩戏目前发展状况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以汉、彝、土家等民族傩戏为代表的民间傩系列,以汉、土家、彝族地区的傩祭祀为发展的第二层次,以贵州地戏为发展的较高的第三层次。傩文化在不同地区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与地区的民俗习惯具有密切的关系,傩戏十分重视流程与服装道具的运用,不同的傩戏中的道具与举办地点、支持人物与流程有所差异,对于祭祀祭拜的神灵、信仰的宗教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面具在傩戏中是重要的文化价值符号,在傩戏表演中,面具代表的是神化的英雄,雕刻生动形象,是根据当地的民间神话传说制作的,在如今的傩戏文化资源的发掘与利用的过程中,对傩面具的制作的推广,也带动了许多地区傩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一些地区与产业的傩文化的推广与发展,带动了贵州某些少数民族家族与地区的产业与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傩文化、家族、产业、地区经济之间的有效连接与发展。

貴州傩文化相较于其他地区傩文化更为丰富的原因是在少数民族傩戏中不仅信仰儒、道、佛正统主流的流派,很多地区的人们在傩戏祭拜中还信仰其他神灵,神的种类与来源十分之多,宗教的信仰与人们的心理与精神需求结合在一起,导致贵州傩文化的多神崇拜。

除此之外,贵州傩戏具有完整良好的生态环境,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贵州傩戏的发展与国家的大政方针与地方政策指引在方向上是保持一致的,傩戏的开展杂糅并蓄,吸收多种宗教信仰与多神崇拜,并且在此基础上,迎合大众的功利主义的需求,为自身的发展争取了较为宽松的生存环境与发展空间。

(二)贵州傩文化的价值阐述

贵州傩文化是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瑰丽色彩的一抹,在研究贵州当地傩文化以及傩文化整体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了解贵州傩文化的价值所在是发掘与研究傩文化的背景与前提,也是有效利用傩文化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以及为更长远的傩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先导条件。

悠久丰富的贵州傩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在前文已经进行详细的阐述,由此可以发现贵州傩文化的重要价值所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贵州傩文化是组成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实与补充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次,贵州傩文化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代表,彰显本地区少数民族生存与生活风貌,间接反映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为世界认识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提供一隅;再次,贵州傩文化具有较深层次的文化与民俗内涵,反映少数民族人们精神层次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少数民族精神寄托和信仰所在,对于傩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就是在研究与保护少数民族人们的精神屏障;最后,贵州傩文化是研究与开发傩文化的最重要的源泉,离开了傩文化的相关载体,傩文化的研究与利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失去研究与开发的原始意义。

二、发掘与利用贵州傩文化资源的现状

贵州傩文化因其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与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受到国家与世界的重视与保护,作为傩文化的载体——傩戏,许多地方的特色傩戏已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对其重视可见一斑,许多傩戏起源于发展地,政府与民间也十分重视傩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采取了许多措施与有效途径进行了傩文化的宣传、推广与保护。理论界的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著有许多优秀的期刊文章与书籍,专门针对傩文化进行相关的论述与总结,并且在深入研究傩文化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开发一些学术课题与学术方案,为学术界以及读者认识、了解与深入研究贵州傩文化提供十分有价值的资料,研究傩文化的人员、社会各行各业、刊物刊登的优秀论文来自于学者对于贵州傩文化深入地了解与热情投入,是外界大众正确认识傩文化的入口与重要的学术来源。

实践中开发与利用贵州傩文化的现象也有很多,比如一些优秀的民间艺人开创的傩戏技艺与工具雕刻制作班,为热爱傩戏、有兴趣、愿意自主传承与保护傩戏的学徒提供重要的学习场所与途径,类似的傩戏兴趣培养班主要向学生传授傩文化的基础知识、傩面具的雕刻与服装的刺绣与工具制作等等,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兴趣需求。除了开办傩文化兴趣班,出现了许多以传播傩文化为目的的公司,比如在傩文化起源与发展的周边建立旅游公司,针对傩文化如何有效的宣传与推广,开发了许多傩文化有关的工程项目,编排了许多优秀的傩戏舞蹈,还有的公司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制定许多具有傩文化元素的产品,如指示牌、雕塑、文化长廊与广场公共基础设施,设计的产品有的还申请文化专利保护,使傩文化的宣传与推广更加正式。除了社会民间对傩文化的保护与推广之外,政府以及民族高校等也积极进行傩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如贵州的地方政府推出的“傩文化旅游资源招商引资”项目,对于傩文化重地进行了宏观的规划,将傩文化聚居地进行区域划分,每个区域的服务项目与功能不尽相同,在秉承保护与宣传傩文化的宗旨指引下,根据地区实际情况与优势之处,在政府政策的指引与因地制宜方案的结合之下,将地区的服务优势发挥到最大。

许多民族地区为了壮大与培养优秀的傩戏艺人,开办了许多针对傩文化道具、服装与雕刻等为内容的培训班,借助社会各方的力量,充分利用手頭的资源,与本地高校开展合作协助的活动,为高校学生学习傩文化提供课外场所、兴趣班与高校的教师资源,同时也实现了有效的互动与交流,校外兴趣班的教师或者学生进入高校课堂进行学术实践或者经验的总结宣讲,有助于高校研究学习傩文化相关专业的教师与学生了解课堂之外的傩文化知识,同时,高校的教师或者学生深入课外兴趣班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借鉴其优秀的教学实践与学习方法,为高校的傩文化教学与学习开拓眼界、丰富课堂内涵,有助于激发与提升教师教学热情以及学生学习傩文化的兴趣。同时,高校也与社会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高校为傩文化企业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企业与高校合作的一些项目, 为高校学生课外实践提供有益的场所,优秀的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就业机会,解决了许多民族高校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提升了高校毕业生整体的质量与就业率。

如今傩文化推广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与少数民族当地的旅游业紧密结合。在许多少数民族旅游地,存在许多专门出售傩文化元素的商品,吸引许多外来的游客,这是傩文化与商业的有效结合,它根据市场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制作的傩文化消费商品,十分有助于宣传本地的傩文化,使外界大众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傩文化的魅力。

三、发掘与利用贵州傩文化的现实途径与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文关于贵州本地开发与研究傩文化的实践活动来看,笔者总结了一些相关的对于现世推广傩文化有所裨益的途径,具体有以下几点:政府积极宣传推广傩文化,制定合理的招商引资项目,进行傩文化密集区服务资源的合理有效规划;高校与企业公司之间进行长期的教学合作、交流项目与活动开展,为企业输送傩文化研究人才;民间傩戏兴趣班与公司企业应该始终秉承企业宣传推广傩文化的宗旨,坚持初心,致力于傩文化的宣传与保护;最后作为接受傩文化熏陶的社会大众,对于优秀的傩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始终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保护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出一份力。

虽然社会各界对于贵州傩文化的宣传、研究与开发都保持积极乐观的支持态度,但是理论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落差,理论与实际并不是始终都在一个方向上前行。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存在对立面的,傩文化的研究与开发的过程中有好的现象也存在许多扰乱其正常发展的现象,如在许多傩文化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部分商人唯利是图,投机倒把,为了争取利润最大化,将生产制作傩文化相关商品的成本降到最低,罔顾顾客的利益,制作成本低下、品质低劣的傩文化商品,以此误导或者欺骗消费者,使外界对于傩文化的认识产生差池,影响游客对于傩文化的体验与良好印象的形成。再如,存在部分企业在研究与开发傩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偏离原先的宗旨与轨道,将傩文化之下的相关产品与概念设计当做纯粹的盈利手段,逐渐失去传承与保护傩文化的初心,导致企业的运行与企业的精神文化指导偏离相应的轨道。虽然贵州多地的傩戏文化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目录之中,但是这并不能完全引起社会大众对于傩文化的重视与保护,现实中不是特别关注少数民族文化的大众,对于贵州傩文化的认知甚少,更别说积极主动研究傩文化了。学术界对于傩文化的研究虽然不时有佳作涌现,但是也存在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对于现有的文化体系与理论框架,难以突破现有的格局。或者探讨的课题研究的方向没有实现有效的创新与突破,对于傩文化的研究往往浮于表面,难以深入其中阐述更深层的有社会意义的课题。

这些现实阻碍傩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的不利因素,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与重视,在保护与传承傩文化的过程中防范于未然,在现今的傩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趋利避害,使傩文化的研究与开发之路更加顺遂通畅。

四、发掘与利用贵州傩文化的启示与借鉴

通过上文对贵州傩文化开发与研究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无论是有益的经验或是不足之处,对于贵州当地和其他地区傩文化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与教育意义,尤其是其他傩文化重地的傩戏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傩文化研究与发掘方案

不同地区傩文化的研究与利用,都应该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重视当地实际的文化政策导向与文化氛围的营造,不应该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现成的经验,应该坚持自己当地傩文化的民族特色,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众多的傩文化发展之路中开创自己的特色。

(二)学术界致力于开创新的傩文化研究课题与方向,为傩文化资源的研究与利用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学术界对于傩文化的研究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转变固有的方向,学者应该在深入了解傩文化的基础之上,研究具有价值与更深层次内涵的傩文化课题与项目,加强大众对于傩文化的认识与了解,能够体会到其与时代的迎合,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吸引读者的目光。

(三)注重高校的傩文化教育功能,为傩文化的研究与发掘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持,傩文化的研究与利用离不开人才的注入,对于傩文化的教育、宣传与推广是培育研究傩文化人才重要的途径,是维持傩文化研究与利用的智力宝库。

随着傩戏的发现与兴起,推动傩文化的发展已被大众了解熟知。政府、高校、民间个人与企业对傩文化的保护与推广也逐渐增多,总体来看,实践中对贵州傩文化的推广朝着积极有利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庹修明.贵州傩戏傩文化[J].文化遗产,2008(3).

[2] 陈玉平,何飞. 贵州傩文化发展现状综述[J].教育文化论坛,2014(1).

[3] 苏翔. 社会互动视角下贵州地方戏曲传播研究—以黔北部地区傩戏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2017(7).

[4] 卢渊,李颖,宋攀. 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保护与传承[J]. 建筑与装饰,2016(5).

作者:苏翔

傩戏傩文化研究论文 篇2:

新媒体传播语境下广西傩文化发展论析

【摘要】 本文对广西傩文化的现今的发展状况,历史发展源流,历史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论析,解构广西傩文化的自身文化特色,通过板块化的突出广西傩文化的独特性和文化内涵,结合新媒体数据性、互动性、超文本、虚拟性、网络化、模拟性特征,带动广西傩文化更好的发展和传承下去,并结合当今新媒体多元发展环境,对广西傩文化保护和传承提出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 广西傩文化;新媒体传播;保护和传承

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淀的特色文化之一,具有多元宗教性,多元民族性和多元艺术性的文化形态。傩文化的涵盖面比广阔,包括傩俗、傩舞、傩戏、傩面具等。[1]原始傩文化的初衷是通过民族信仰,以傩文化活动消除人们对于妖鬼的驱逐,对于神灵的崇敬,随时代变化,傩文化的发展逐渐演变为社会和睦、风调雨顺的愿景。经过时间的沉淀,多民族、多地域和多文化的交错影响,“傩”逐渐发展成一种特殊的文化体系。

一、广西傩文化历史变迁概论

广西原始傩文化与巫术形似,其文化内涵是驱灾保安,祈求保佑等祭礼仪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傩文化中的傩戏民间杂技、戏剧、多民族巫术等融合,表演观赏性增加,既增加了傩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也增加了傩文化的商业价值和文化内涵。清代,傩戏不再是单一傩文化元素组合,而是可以登上戏台的商业活动。二十世中期,从地方发展到城镇,傩戏也有专门的演出团队和演出机会。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存在封建迷信,成为重点打击对象受压制,影响范围骤降。由于地方偏远,广西仍保留较为完整的傩文化形式,傩戏的戏曲形式活动,仍有一些业余的或半职业化的傩戏剧团。

二、广西傩文化解构论析

本文研究对象广西傩文化,包括其特有的礼仪、祭祀、傩舞、傩戏、傩面具、唱本、文书及其完整的傩文化体系。广西傩文化成型内涵和传承发展的特殊地域人文民族性,从而形成许多独特的基因。每个独特的广西傩文化的独特基因以其表征和内涵的个性,又形成了广西“傩”的独有文化特质。

(一)广西傩文化—傩面具论析

广西傩面具的人物形象是由其特殊的民族氛围形成,大概分为五种:其中涵盖了本民族的英雄人物形象、贡献过本民族的人物形象、法力无边的神灵、本民族勤劳人民的形象和反面神灵。细分广西傩面具的人物形象是多元的,以神的分类为例,神就包括了善神万岁娘娘、瑶王、花林仙官等。从面具的主观反馈可知道这些神都是正直、善良的;凶神类的代表如雷王、太子六官等,他们大多是充满勇武、勇敢刚硬的形象。在民间,面目凶猛的傩面具有辟邪驱鬼的作用;[2]还有在人民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解救民众于危难之间的文神特征也比较明显。

(二)广西傩文化—傩舞论析

毛南族的“肥套”又叫“还愿舞”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肥套”结合傩面具的表演,是广西毛南族特有的傩舞表现形式,旨在对神灵的尊敬,期盼神灵保佑村寨子孙后代传承下去。现今傩舞只有在春节、分龙节等节日出现,身着少数民族服装,头戴傩面具舞蹈,目的为了祭祀祈福。

(三)广西傩文化—傩戏论析

傩戏是的从原始祭祀+巫术+杂技+民间神话话本等活动中衍生出来的戏剧种类,是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傩戏形成了一门人文交叉学科称之为傩戏学,是在傩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地域、民俗与艺术的复合体。现今傩戏学由傩仪、傩舞、傩歌、傩戏、傩俗、面具等诸多因素构成;傩戏和宗教学、民族学、神话学、人类学、民俗学交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傩戏在东亚汉字文化圈影响广泛,是研究戏剧学的“活化石”。

(四)广西傩文化—傩仪论析

傩仪是傩文化体现的重要方面,傩仪加深了傩文化多维的传播深度和广度,赋予了深层次文化价值。早期傩仪是逐异敬神、对封建阶层的死来送葬的傩仪式。在民间,傩仪的传播主要用来驱邪破凶,祈求民安等活动,给傩文化带来了很多传奇迷幻色彩。

三、广西傩文化的传播研究价值

“傩文化”在广西的历史久远,从宋代以来,“傩文化”在广西已经较为盛行,因封建思想的不科学性,傩文化与封建思想的重影性,傩文化的传播得到了不同地区,不同文明的共性支持,几乎是全广西区都有傩文化的影子,南宁、桂林、百色等。封建時代的广西,傩文化是广西民众的一种重要的民间信仰活动,在其间也交融了滇、黔、湘的傩文化。

广西傩文化的价值传播研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为广西傩文化的传播提供一些新的参考方向和理论建议,为理解广西傩文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维度

从新媒体的传播角度去理解和诠释广西傩文化的传播重点,让传统文化跟得上科技的发展,重塑广西傩文化的传播方向,为保护广西传统傩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改扩原有陈旧的发展传播模式,有利于丰富广西傩文化研究

傩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无论是从历史、人文、宗教上看,傩文化的产生和渊源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包容性和全面性的重要分支,傩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仅是广西所特有的,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傩文化作为打击封建思想的重点打击对象,出现了萎靡的现象,但改革开放后,国家出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策略,给予政策支持,国内外学者对傩文化的研究,保持着广西傩文化的优异性和传播性。在市场经济下,广西傩文化的发展也遭遇瓶颈,技艺传承的后继无人,傩文化表演的传播效率低下,跟不上现代化发展的傩文化受到了市场经济的严重考验,保护和传承傩文化任重而道远。[4]

四、新媒体传播语境下广西傩文化发展影像再设计探索

结合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为广西傩文化的发展提出建议,帮助广西傩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下,充分挖掘广西傩文化的商业价值,从新媒体的语境出发,充分探索广西傩文化的自身内部良性改革和新媒体外部环境的帮助,寻求广西傩文化的发展的之路。

(一)新媒体趋势下广西傩文化发展策略

新媒体当前以网络新媒体、移动新媒体、数字新媒体等为主,拥有数据性、互动性、超文本、虚拟性、网络化、模拟性六个特征。广西傩文化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劣势方向,发展自身的新媒体傩文化产业。

利用社交传播媒体,构建广西傩文化新媒体架构,提升广西傩文化的知名度。开展社交媒体微传播,结合傩面具图片,傩元素动图,傩人物形象表情包等多元、创新、新颖的新媒体表现形式,在新媒体网络终端提升自己文化价值。傩文化具备不同群体共同认知的基因,再加上,傩文化具有不同宗教文化的共性,先驱巫术的其特性,挖掘傩文化热门话题,是传播广西傩文化快捷的途径之一。

打造广西傩文化全域旅游体验项目,通过整合广西现今傩文化旅游资源,建立一个广西傩文化全域旅游之路。旅游产业是现今复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应给予支持,结合德江县政府应深挖当地旅游资源,以傩文化带动广西旅游业发展,创造商业效益。主要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建立傩文化展览专场,傩面具展览,傩图案展览,以及傩戏表演专场,营造广西傩文化新的活力;建立数字化互动影像装置,让游客身处一个地方,也能感受到不同地域的傩文化风情;开发广西傩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民宿和美食,打造广西傩文化住、玩、吃、行的文化体验一条龙服务;傩文化文创产品的开发,既增加了傩文化从业者的经济来源,也能进一步提高广西傩文化的品牌效应。

(二)新媒体趋势下广西傩文化解构发展数字影像传播初探

如何将广西傩文化元素融入现代新媒体的传播元素之中,这是广西傩文化新媒体传播实现的前提之一。依托高校研究者把傩文化元素数字化,即便于传播和存储,也能扩大傩文化传播的受众群体。发展傩文化数字影像便是广西傩文化在新媒体趋势的途径之一。在傩文化数字影像制作中,提取面具、傩俗、傩舞、傩戏、等元素结合造型设计创作影像。具体方法可如下:

1.通过傩戏故事制作电子绘本

傩戏中有很多的故事事件,基于舞台的表演状态,傩戏故事的編排,制作广西傩文化电子绘本,电子的绘本利于数字化传播和存取,既有高效性便捷性。从傩戏中各种神灵的原型进行数字化再造,制作富有当今社会审美和市场需求的形象,让傩戏的外延商业化成为可能。数字影像化的电子绘本,可以加入傩文化声音,让新媒体的传播更加高效可行。

2.打造傩文化的创新文创产品

现今的傩文化商业价值低,没有经济基础的文化,一定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傩文化的创新文化产品,一方面可以为傩文化数字影像提供影像素材,也可增加经济支撑,例如傩面具的文创产品的创新,把傩面具的色彩,材质,造型,内涵作为数字影像的素材,并建立数字影像库,便于高效使用。

参考文献:

[1]熊琼.恩施土家族傩面具的传播[J].青年文学家,2015,(08):195.

[2]任中华.广西环江毛南族傩文化及其傩面具审美研究[D].广西大学,2016.

[3]余珊.萍乡巫傩面具造型艺术形式与意义的分析[J].知识窗(教师版),2011,(02):10-12.

[4]程国辉.广西毛南族傩面具的工艺传承与设计的创新应用[J].艺海,2018,(12):97-98.

作者简介:

李刚,男,汉族,贵州盘县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产品与服务设计。

莫梓虞,女,汉族,广西桂林,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新媒体设计和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李刚 莫梓虞

傩戏傩文化研究论文 篇3:

我国历史悠远的傩文化

傩(nuó)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精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文化现象。傩文化是由包括傩庙、傩神面具、傩舞、傩戏、傩符、傩服饰、傩兵器等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傩师所唱的歌、所跳的舞称为傩歌、傩舞,傩戏又是在傩歌、傩舞的基础上出现的。傩和傩祭、傩仪是一种世界性的古文化事象,它以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为目的,以巫术活动为中心,是原始民族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及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傩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盛行于江西、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安徽、福建等地的民间。中国的傩,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各有特点。

遗存的傩戏

当今中国一些地区,还保存着相当完整的傩戏,是古老傩文化的载体。在黔东北边远山乡的乡村生活中,“土老师”既是掌握了“驱鬼酬神”之法的傩师,还得有表演的天分,是在傩堂戏中以歌唱、舞蹈和面具展现性格多样的人物。傩戏全堂有24个剧目,题材都取自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包括“开路将军”、“开山猛将”、“甘生赶考”、“钟馗斩鬼”等。傩师们在表演时要戴上表情生动的面具,身着各色人物的服装,有唱、有跳、有说,还有锣鼓伴奏,人物轮番登场,剧情跌宕起伏。傩戏中有些角色诙谐幽默,有些角色男扮女装,傩师还经常以现实生活为内容即兴发挥,观众们常常被逗得哈哈大笑。在黔东北农村,每逢谁家开演傩戏了,周围几十里的百姓就会像过节一样陆续赶来看戏,主人家的堂屋被挤得满满的。人们有说有笑,连续看上10多个小时也不觉得疲惫。

贵州湄潭县的傩戏,是明洪武年间传入的。由于抄乐乡的傩文化相对于其它乡镇较集中,所以抄乐乡的傩文化一直受到海内外傩文化研究者的关注,先后有日本、韩国、新加坡及国内的台湾、香港、上海等地的专家、学者到抄乐乡考察傩文化。199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湄潭县抄乐傩文化研究会”和“湄潭县抄乐傩戏艺术团”。

长期以来,湖北恩施三岔乡重视傩戏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挖掘整理,并结合时代特点加以改编,使三岔傩戏由“文革”时期的“牛鬼蛇神”、“巫术”转变为新时期文明、健康向上的民族艺术,并逐步向民族化、大众化方向发展繁荣。目前,全乡保存傩戏传统剧目共128个,傩戏团队34个,学员268人;每年平均演出100场次,参演人员400余人次,观众达12万余人次。三岔傩戏已步入了一个辉煌时期,为土家族文化和民族音乐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三岔乡正将其作为民族文化资源,立项申请创建以傩文化为主导的“民俗风情一条街”,组建傩戏团,成立傩戏面具加工企业,初步形成“逛傩街、看傩戏、赚傩钱”的产业链。作为傩戏第十一代嫡传的谭学朝,是傩戏最系统、最全面的惟一的继承人,他制作的傩面具曾在西欧10多个国家和地区巡回展出。美国西雅图大学博士鲍梅立在观看了他的表演后,称他制作的面具是“鬼斧神刀”,称他表演的傩戏为“天下一绝”。

江西傩(俗称“赣傩”)是中国傩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3000多年历史,形态原始,品类丰富,且自成文化体系,被称为研究中国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活化石”。江西传傩丰富厚实,始于汉初,自始以来,傩风不绝。娱神娱人的傩舞,脱胎于古代傩祭,在许多农村较为普遍,尤以南丰、上栗两县为盛。据统计,清末至今,南丰县有傩班150多个,不仅留存明代傩神庙,保留古老的傩祭仪式,而且流传80余个传统节目和傩面具百余种共2000余只,现有傩艺人2000余名。上栗县自古素有“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之称,现保存明清时期古傩庙20多座,承袭古典傩舞50余折,有古傩面具400余种,面具雕刻艺人20余名。20多年来,以江西南丰、萍乡为代表的赣傩活动丰富多彩,影响逐年扩大。目前,江西全省25个县市每年均有傩舞、傩戏演出,多年来远赴法国、新加坡、日本、台湾等地表演,赞誉颇丰。江西已将此正式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傩文化的产生

傩戏是由傩祭、傩舞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古朴、原始、独特的戏曲样式,一直在民间传承,成为我国傩文化的“活化石”。在原始社会里,因生产力低下,人们对周围的自然现象缺乏足够的科学认识和理解,便使用神话这种文艺形式来解释自然和表现他们征服自然的愿望。

在古代的诸多历史文献中,就有了关于远古以来的傩祭、傩戏的许多记载。《古今事类全书》说:“昔颛顼氏有三子,亡而为疫鬼。于是以岁十二月,命祀官时傩,以索室中而驱疫鬼焉。”该文献载明了原始社会末期——颛顼之时就有了傩祭的活动。《事物纪原》说:“周官岁终命方相氏率百隶索室驱疫以逐之,则驱傩之始也。”指出从周代开始就有驱傩活动,虽然两书关于傩祭之始在时间上相差上千年,但无论如何,傩祭在上古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周礼·夏官》说:“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末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到了孔子生活的时代,傩祭已经非常盛行。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傩”发生了从人的神化到神的人化、从娱神到娱人、从艺术的宗教化到宗教的艺术化的转变,傩戏应运而生了。从傩嬗变到傩戏,大约是宋代的事情。

经过汉、唐、宋几代的发展,傩仪中的傩舞规模逐渐扩大,日渐隆重,慢慢还增加了自娱兼娱人的成份,表演的故事情节越来越复杂,随之发展成为傩戏。宋代成书的《东京梦华录》载:到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在明、清之后,中原一带的傩舞和傩戏却不知怎的日渐式微,连傩戏也掉进各种戏剧的浪潮中而被淹没得无影无踪。

但傩舞和傩戏并没有因此而在地球上销声匿迹,它传入了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在贵州东部,独特的文化环境和封闭的地理因素,更使得这种古老的文化习俗如鱼得水。黔东的铜仁地区,是中国傩文化圈中傩仪最活跃的地方,被称为“傩戏之乡”。这里有汉、苗、侗、布依、仡佬和土家等各族的傩仪,其中土家傩最为典型。

如今,在贵州东北部山乡的人家,凡遇丰收、婚嫁、做寿、过年、过节等喜庆日子,或者遇到天灾人祸,只要经济能力许可,都会出钱聘请巫师做傩仪法事来趋吉避凶、赶鬼驱邪。

古代的军傩

商朝时,由于同西北面的土方、鬼方,西面的夷方,东南淮河流域的夷方等少数民族进行了多次战争。所以,人们在祭祀天地、祖先、献俘的傩中加上了搏击之舞蹈,又加上各种狄夷人面具,以庆祝胜利,并伴随轻松、欢快的舞姿跳跃着,从一人、二人、独舞、搏击,发展为三人、多人、数十人、上百人、数千人按军队列排行列,驱疫赶鬼祝福的傩舞祭祀舞蹈动作。

根据《礼记·月令》载:“季春之月命国傩,仲秋之月天子乃傩,季冬之月命有司大傩。”也就是说在周王朝初,国家把祭祀时表演的傩确定为三种,即:由黄帝亲自主办或授权的春季傩,名曰国傩与军傩;由诸侯天子在秋季举办的傩,称天子傩;由乡民举办的傩,称乡傩或大傩。由于历史演变,以后各王朝没有严格的季节与人的等级的划分,他们把举行的各种傩统称“大傩”。“大傩”也就变成了驱邪除魔、祈求降雨、送葬开路驱鬼的“傩”仪式。只有军傩主要是演义古代著名正义战争的“傩”仪式。

南丰傩舞起源于秦朝,史载秦始皇王政25年(公元前222年),王平楚江南地,降越君。其军队驻扎在今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嘉禾(南宋)驿鄱阳之地,盱江之畔。王翦、任嚣(秦吁江人),率领50万大军攻闽、越,军中休息之闲,士兵以傩为游斗之戏,以投壶为乐,以舞为助乐之娱。

秦末西汉初,秦监御史史禄开秦灵渠运粮入越,带领的民工中,抚州各族先人占比例很大,假闲之时,以表演南丰傩舞助兴娱乐,消除疲劳,丰富生活,以至今闽、粤、云、贵、川、湘、缅甸、泰国、越南等地,百姓流传一句话:“南丰客话半咸淡”,就是特指南丰傩舞表演者们所说的话,带有明显的中原古韵和楚吴之音。

2005年2月9日,由兰州市西固区文化局组织挖掘整理编导、驻兰空军某部官兵表演的古老军傩首次在兰公演。这种傩舞的动作主要模仿蛇、虎、鹰、豹等动物的行动姿态,表演者戴上傩面具,身着深蓝色武士衣裳,模仿原始人捕捉野兽、骑马打仗时的呐喊声,内容多演义古代的著名战役,表现战无不胜、捉拿妖孽的正义之师的气概。此次在兰州市西固表演的军傩,从出现人物来说,有黄帝率领的诸天神、天将和虎、豹、熊、蛇、蛙等将领,另外还有部分被擒获的凶神蚩尤与众妖精怪,因此民间称此军傩为“黄帝战蚩尤”。该傩戏主要反映了黄帝统领天地众神与蚩尤作战时,“冲破四门”、“旗开得胜”、“乘胜追击”、“降龙伏虎”、“八卦阵法捆妖魔”、“龙凤呈祥”、“得胜荣归”等壮观的战争场面。它所表达的含义是正义之战,定有天神天将助阵,顺天意必胜,逆天意必亡。

傩戏的面具

多年来一些地方已出土和发现了不少属于远古、上古、中古、近古的傩面具实物和面具图像,发现近代以来的傩面具实物则更为丰富。近古和近代以来遗存的傩面具,全国算起来,可谓成千上万,其中一部分是通过考古发掘得到的,更大一部分直至现在仍在民间流传或为傩戏艺人收藏。西周傩舞青铜面具是国内仅存的一件,它为研究傩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傩堂戏是傩戏家族中的一个重要品类。傩堂戏演出的全过程演员都要佩戴面具,傩堂面具的质料多为杨木和柳木,因杨木质轻又不易开裂,柳木在民间被认为可以避邪。从艺术造型上看,傩堂戏面具主要有正神、凶神、世俗人物三大类。正神是一些正直、善良、慈祥、温和的神祗,他们的形象多为慈眉大眼、宽脸长耳、面带微笑,仿佛是生活中习见的老翁、老妪和少男少女,而不是高高在上坐享人间香火的神祗。凶神是一些勇武、凶悍、威猛、狂傲的神祗,在傩堂中担负镇妖逐鬼、驱疫祛邪之职,整体形象咄咄逼人,线条粗犷、奔放是凶神面具造型的共同特征,在雕刻制作时面具艺人在写实的基础上做了恰如其分的夸张。世俗人物在傩堂戏中有正面人物和丑角两类,这两类面具在造型艺术上差异较大,正面人物面具造型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表现出淳朴、忠厚的个性;丑角面具则在写实的基础上突出滑稽的人物形象,或歪嘴皱鼻,或细眉小眼,或龇牙咧嘴,或五官失调。傩堂戏面具除了上述三类以外,在个别戏中还使用牛头、马面、孽龙、白猿等动物面具,不过数量较少,这类面具也较为生动传神。

在傩文化圈子里,面具是神灵的象征和载体,如何对待面具,往往要遵守约定俗成的各种清规戒律。例如,制作面具时要先举行“开光”仪式,取用面具要事先举行“开箱”仪式,存放面具要举行“封箱”仪式;不让女人触摸面具、佩戴面具,面具的制作、使用、存放都是男人的事情;男人戴上面具即表示神灵已经附体,不得随意说话和行动。尽管傩面具被赋予了复杂而神秘的种种宗教和民俗的含义,但它本身却不失为艺术百花园的珍品。

西汉时关内侯避乱,率家族2000多人迁江西南城郡,其后裔唐司空曾洪立、三代常侍曾延锋、曾展成任南丰县令时,将齐鲁孔庙祭祀文化,融合在齐鲁文化与南丰傩舞之中,使唐、宋、元、明、清、民国等时期,南丰傩舞久经不衰,并由祭祀性舞蹈逐渐向戏剧方向发展,对中国戏剧发展起着定鼎之邦。比如汉代的“角戏”,晋代的“龙戏”、“傀儡戏”,一律戴“脸谱”,特别是东汉张衡《西京赋》里描写的《东海黄公》,不少演员一般戴面具演出,成为后来“脸谱”的滥殇,特别是对京剧起了主要作用,使脸谱几乎成了一项专门的艺术,并流传到近代欧洲贵族阶层,形成“假面舞会”中的“假面”。

作者:白 木

上一篇:地域文化语文教学论文下一篇:风险评估骨科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