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戏流程

2024-05-01

傩戏流程(通用5篇)

篇1:傩戏流程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中国(贵州)“撮泰吉”旅游文化艺术节暨中国傩文化学术研讨会板底乡2015彝族“火把节”活动流程安排

时间:2015年8月8日 14:00—20:30

一、百草坪祭山活动 14:40—16:40

流程:布摩念经开场—鸣枪、放礼炮—念经迎祭—转山(主祭布摩领队—撮泰吉人员(曙光队负责)—助祭布摩—摇旗人员—摇铃铛人员—群众来宾)—念经回神—第2次鸣枪—弑杀牲畜(杀白鸡,准备:牛头、猪头、羊头)—念经(不低于5分钟)—撮泰表演上香—敬献祭品(祭品:牛头、猪头、羊头、酒;人员:暂定山神)—布摩念经—布摩、陈劲松等3人上香(第3次鸣枪)—撮泰上香(祭台下)—所有参与人员上香。祭山仪式结束。

地点:小百草坪。祭山活动包含迎祭,转山,回神,弑杀牲畜,向天地山神献祭品等。

人员:布摩1人(负责祭山具体事项),主祭布摩1人,布摩学校全体师生至少30(全部着布摩服装)、撮泰吉演员、各村群众演员600人(300人拿旗,300人摇铃铛)、唢呐10队、长枪4把。

道具:3台祭台,大鼓3个(建议打鼓人:龙再先、李贤安、文臣)3个装满五谷杂粮的大升子(1大2小),1张方桌,一块桌布,400面旗子,4把长枪,三个大砂锅、香、酒,牛、猪、羊、鸡(血)。

祭山活动具体由安洁负责。

二、迎 宾(17:40—18:30)

流程:祭山活动结束,前往板底古彝寨—迎宾仪式—参观阿西里西广场—参观撮泰吉扫寨活动—酒礼舞—参观板底古彝寨民居。

1、第一道迎宾:银门

“银门”设在百草坪垭口,圆木搭建碉楼,张贴红纸毛笔书写大幅对联:、、、(内容待定)横幅标语:欢迎您来到彝族母语之乡—神秘大板底

说明:由于时间关系,银门不设迎宾。

2、第二道迎宾:金门(20分钟)

(1)、第二道迎宾门为“金门”,设臵在步行街路口处,用竹枝搭建,从两侧拉彩旗(带)装饰。门楣正中书写彝汉文红底黄字“金门”,横幅标语:欢迎您来到戏剧活化石—“撮泰吉”之乡。张贴红纸毛笔书写大幅对联:、、、(内容待定)。

(2)、来宾在步行街路口下车,车辆前往老政府大门旁停放等候(安排车辆引导)。板底乡党政领导引导来宾通过“金门”

接受敬酒,前往阿西里西广场。

(3)、金门内:男女迎宾敬酒人员着民族服装,唱歌敬酒迎宾:罗晓芬(组长)、龙委、文友军、龙江华、龙华、龙俊超、龙光艳、罗钰、中小学部分男女学生(100人)。咂酒2桶、酒碗100个、小酒坛5个、倒酒4人。

(4)、“阿卖恳”队伍在阿西里西广场左侧演出,待来宾全部撤出广场后前往主会场(龙曼负责)。

(5)、民族广场内:大屏幕播放《神秘大板底》宣传片。

(6)、广场右侧:喝酒、罗外,8—10个男老人,着民族服装或披白羊毛毡、包头、大烟杆吸烟,面前放小酒坛1个,酒碗每人1个(龙再先负责)。

(7)、广场前放臵3坛咂酒,分别插3—5根咂杆;3坛咂酒后面、广场浮雕背景前:“撮泰吉”演员表演“撮泰吉”(龙再先负责)。来宾进入广场后,撮泰吉表演队并迅速前往文智家老房子进行扫寨、要鸡蛋(3个鸡蛋事先煮熟并用草绳栓困好)等表演,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并提着鸡蛋一路戏耍前往老政府大门口十字路口,并把鸡蛋放入事先放臵好的火盆内,惹嘎啊布并带领表演队绕火盆三圈,嘴里念念有词。

(8)、在阿西里西广场不作停留,主要领导引导来宾随撮泰吉表演队、一路步行参观板底彝族民居至第三道迎宾门;沿途:每家1幅彝文对联(罗晓芬负责)。

(9)、此路段:“银门”入口——罗平家门口岔道——政府大

门口岔道处,每个岔道口及沿线需公安执勤人员共30人(需公安局支持警力,此段迎宾结束所有人员便迅速前往海草赛马场),确保道路畅通有序,禁止拥堵。

第二道迎宾门的人员调度、往返、道具收发由迎宾组负责。

3、第三道迎宾:铜门

设在老政府大门口岔道,门楣正中书写彝汉文红底黄字“铜门”,横幅标语:欢迎您来到火把狂欢高地——《阿西里西》故里。“铜门”两侧立两根圆木门柱,张贴红纸毛笔书写(或布标)大幅对联:、、、(内容待定)、(政府大门对联)

说明:由于时间关系,“铜门”不设迎宾。

三、彝族民俗活动(18:30—19:00)

流程:千人铃铛舞—撮泰吉等10余项民俗活动同时进行。

全面展示内容丰富绚烂多彩的板底乡彝族民俗活动。

1、开场舞:板底小学学生环湖跳千人铃铛舞,负责人:罗晓芬。来宾进入会场并开始。

2、下列各项活动同时进行:

(1)撮泰吉表演。待来宾进入停车场下车后,从树林舞狮敲鼓出来,反复在主会场扫寨3次,扫寨完毕在主会场左前方草

地上全过程表演(板底对负责);同时,曙光队的撮泰吉表演队需在海草赛马场活动板房前的草地上全过程表演。

(2)摔跤,各村6人。具体由文兴祥负责,前5名设立奖项,奖金分别为600、500、400、300、200元。

(3)翻毛蛋(村民、学生不少于20人),道具20个。具体由罗晓芬负责。前3名设立奖项,奖金分别为150、100、50元。

(4)、打鸡毛毽(村民、学生不少于10人),道具10副。具体由王智负责。前3名设立奖项,奖金分别为150、100、50元。

(5)、对山歌,人数不少于40人(板底村、新华村、雄英村、曙光村各负责人数不少于10人)。具体由罗高云、孟学江、李贤安、陈兴龙负责召集组织。

(6)、磨儿秋,人数不少于10人。具体由龙再先负责。前3名设立奖项,奖金分别为150、100、50元。

(7)、打秋千,人数不少于10人。具体由安永负责。前3名设立奖项,奖金分别为300、200、100元。

(8)、酒礼舞。具体由龙漫负责。

(9)、赛装表演,人数不少于30人。具体由文志超负责。前6名设立奖项,奖金分别为600、500、400、300、200、100元。

(10)、斗鸡,各村负责提供斗鸡1只。具体由松健康负责。前3名设立奖项,奖金分别为500、300、100元。

(11)、比火把(参赛方式:个人制作或村集体制作均可),奖金分别为1000、800、500元。由王江波负责。

四、演出和晚宴同时进行(19:00—20:00)

流程:板底彝族特色晚宴—300面旅游旗臶绕场游行—板底乡领导致欢迎词—舞台节目演出—万人齐唱敬酒歌(200人主唱)、集体敬酒。

1、演出活动(安洁、陈旭东负责)之前,由晚宴(刘刚负责,共80桌)筹备组负责把所有用餐桌凳按根据地形规范摆放好,每桌按10人计划,餐桌上摆放好1坛咂酒,10个碗,并摆放10套板底宣传片,齐备汤菜,拉警戒线隔离,杜绝闲杂人等混入。

2、主持人请各位来宾入座,县、乡党政领导引导来宾就座,各部门、村委、执勤人员要自觉参加维持秩序,杜绝闲杂人等趁乱混入。

3、音响控制台的联络由龙江华、龙光艳负责,要求熟悉所有节目,提前把各个节目所需音乐碟片送到音响师,确保不影响演出活动。

4、舞台背景墙顶上面正中插会旗,两侧各插3面(旗面为虎、虎、鹰)。舞台上、靠背景正中放臵高架(有站台)大鼓一面,两侧2个鼓,共需3个鼓架(1高2矮,彩绘装饰。陈旭东负责),两侧依次各放臵3个咂酒坛,酒坛内各插有3根咂杆。

5、所有来宾入坐后,乡直各部门、村委人员便围坐在外围,以便维持秩序和进出服务,演出队伍舞台两侧候场,现场调度组成员舞台两侧就位。

6、演出开始,陈兴龙举着“神秘大板底”旗臶先上舞台正中央站定,接着李贤安、龙再先、文臣三人分别举着印有龙、虎、鹰图形的旗臶排后,百草坪的300位旗手上台依次站定,主持人上台,并请板底乡党委书记陈劲松同志致辞。第一个节目(迎客歌)完,陈兴龙引领所有旗手从舞台左面下台绕湖奔跑一圈,回到舞台右面指定点放好旗臶(注:旗手上台为文艺晚会开始和结束时间),舞台演出不停止继续进行。

节目顺序为:

1、歌 曲: 龙 艺 《迎客歌》;

2、舞 蹈: 龙 顺 荣 《铃铛舞》;

3、歌 曲: “阿西里西”组合 《大板底姑娘》;

4、舞 蹈: 板底中学 《阿西里西》;

5、歌 曲: 乌撒部落 《草海之夜》;

6、舞 蹈: 板底中学 《撒麻舞》;

7、歌 曲: 火焰奇迹 《彝人之歌》;

8、月琴合奏: 龙江华等 《草海琴声》;

9、舞 蹈:龙光艳等 《欢乐彝寨》

10、歌 曲:阿姿阿巴、阿西里西组合《乌蒙情歌》;

10、敬酒歌 : 全体演员合唱 集体敬酒 《彝山杜鹃红》、《牛角盛美酒》、《干一杯》、《阿老表端酒喝》、《月亮星星伴你走》。

注:第9个节目结束,主持人上台宣布文艺演出结束,旗手和全体演员便同时上台,主唱敬酒歌,台下万人合唱。准备:敬酒碗100个,50斤咂酒,200面旗子,点火人员通道。

舞蹈排练安排:龙顺荣负责排练《铃铛舞》;龙光艳负责排练《阿西里西》;龙炜负责排练《撒麻舞》;龙江华负责排练月琴弹唱。

舞台服务:场景职能组负责。

五、篝火晚会(8:00—8:40)

流程:晚宴文艺表演结束后、迅速清场。布摩诵经祈福—布摩取火种—六组持火把骑马绕场—群众火把绕场—童男童女点火仪式—乌蒙欢歌联欢。

1、晚宴清场。龙再先、陈兴龙、松健康、王江波等四人各负责10张桌凳餐具清场;张银奎、杨玉军、李洪光、李祥等四人各负责5张桌凳餐具清场;陈军负责5张桌凳餐具清场;王智负责10张桌凳餐具清场;罗晓芬负责5张桌凳餐具清场。

要求:以上各负责人必须在10分钟内将各自所负责的桌凳

清场至指定地点,以便篝火晚会开始。

2、火堆设臵:在海中间支架筑台、用铁皮铺设,设臵1个直径3米的大火堆,6个大火盆。

具体事项由李剑平负责。

3、布摩取火仪式。布摩(待定)于舞台正中,六组(着长衫、系腰带、面部装饰、背那史旗、手持火把)、童男童女(着盛装、手持火把)第二排,其他布摩依次成第三排站后,布摩念诵经文,敬酒祝福,并点燃其面前火盆(在舞台前沿放臵6个小火盆,待六组点火用)。布摩火盆点燃后,六组依次上前取火,下舞台左侧指定位臵的骑马(安排6人牵在指定位臵,陈兴龙负责)绕湖一圈,回到舞台右侧下马(原在左侧6人迅速到右侧把马牵走)步行上舞台,分别点燃6盆火,从左下。其余手持火把人员在领队的带领下依次上台取火,并在领队的带领下依序绕湖,领队在环湖相遇处,带领队员跑内圈回转继续绕湖,直至该两队所有队员围湖首尾相接,方停止绕行自然站成内外圈。待两圈站定不动后,全场肃静,童男童女开始取火,并从舞台正中央预先安放好的梯子上缓步而下,顺着地毯通道走向湖中央主火盆(注:要用射灯移动照亮童男童女),将其点燃。之后,围湖而站的两圈人员依序将手持火把放入指定火盆。

点火出场顺序:篝火晚会(陈旭东负责)开始。各村支书主任负责组织人员排队(支书主任站前面领队),站在舞台前:王智、龙顺荣带领中学生分别站在舞台左右两侧为第一组,左上右

下、右上左下。(各组必须交待好路径)即:左侧第一组为王智,依次为第二组:清河村;第三组:安坪村;第四组:雄鹰村;第五组:新华村;右侧依次为第一组:龙顺荣,第二组:板底村;第三组:曙光;第四组:新胜;第五组:登底。另:干部职工组从洗选产方向点火把进场,小学组从公厕旁边点火把进场。(火把颜坤、王曦等人负责)此过程各组自由高唱板底民歌。

4、乌蒙欢歌音乐响起(龙光艳负责),狂欢开始。舞蹈开始。

5、篝火晚会进行40分钟左右,活动结束。

6、清场。(所有组委会人员)

篇2:傩戏流程

教学目的:

1、幼儿对傩戏面具产生兴趣

2、了解傩戏面具的特征

3、尝试设计自己喜欢的傩戏面具。

教学准备:

1、故事《傩戏的传说》

2、傩戏面具

3、绘画笔、纸、剪刀、松紧带、订书机等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傩戏的传说》,引起幼儿兴趣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贵州有一个山寨,寨子里住着很多苗族人,他们每天放牛、打猎,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有一天,附近的强盗来到他们的寨子门口,要把苗寨里的东西都抢走。寨子里的头领阿苗就带着强壮的伙伴和强盗战斗。当头领阿苗骑着马出现在强盗面前,却遭到了对方的嘲笑,原来,苗寨的头领阿苗皮肤白白的,眼睛大大的,看上去就象一个女孩子,强盗们一点也不怕他们。苗寨的队伍给打败了,大家垂头丧气的回到寨子里,害怕第二天强盗又要来抢他们。头领阿苗也很难过,认为是自己的模样使大家失败了。一个老爷爷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第二天,当强盗们又来到苗寨门口,要苗寨的人们全部投降的时候,一个凶恶的将军从苗寨里冲出来,把强盗吓坏了,那将军挥舞着长枪,把强盗全赶跑了。原来,老爷爷连夜给头领阿苗做了一个凶恶的面具,阿苗戴上这个面具,保护了苗寨的全部人。苗族的儿女为了纪念这件事情,就在休息的时候穿上特制的服装,戴上面具,用歌曲和舞蹈来讲述着个故事。一年一年延续下来的戏剧,就是我们苗族的傩戏。

二、介绍傩戏

1、傩戏表演的场景

傩戏是少数民族进行祭祀和表演的一种形式,除了具有祭神驱鬼逐邪的`意思外,还充满了人们对平安丰收的祈祷。

2、傩戏的各种角色

傩戏面具集神、鬼、人于一身,有象征土地、山林的神仙,有象征各种凶猛的野兽,有象征疾病的病魔,还有表示神力无边的山寨的保护神。

3、傩戏面具的特征

傩戏面具的眼睛是最吸引人的,眼睛特别大,有的眼睛还用很多锯齿线和花纹来装饰,眉毛又粗又长。

傩戏面具的鼻子也很大,鼻孔圆圆的,鼻子下面是大胡子,有点吓人。

通常傩戏面具的嘴是张开的,有一排洁白的牙齿,在牙齿的两边还有四颗又尖又利的獠牙,十分凶猛。

傩戏面具头上有各种各样的装饰,可以用小鬼的脸来装饰,可以用漂亮图案的帽子,还可以用龙或动物的图案来装饰。

4、幼儿讨论说一说自己对傩戏面具的感受。

三、幼儿设计傩戏面具

幼儿选择不同的材料制作傩戏面具。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重点把面具的五官特征画出来。

教学总结:

充满了神秘和传说的傩戏对幼儿有很强的吸引力,幼儿着迷于这些神秘的传说和面具,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能认识贵州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能将傩戏这种民间艺术得到继承和发扬。

篇3:安徽池州傩戏初探

池州傩戏源于远古图腾崇拜意识, 是以祭祖、驱邪纳福和人神共娱为目的一种宗教仪式性戏剧。傩戏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人神共娱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时期, 各种地方剧迅猛发展呈欣欣向荣之势, 傩舞吸取了戏曲的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因此, 人们又称傩戏为傩堂戏、端公戏。康熙年间安徽池州傩戏又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成分, 故称池州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

池州傩戏的真正形成据史料记载, 不晚于明代。明嘉靖《池州府志》曾有较明确的记载:“凡乡落自 (正月) 十三至十六夜, 同社者轮迎社神于家, 或踹竹马, 或肖狮像, 或滚球灯, 妆神像, 扮杂戏, 震以锣鼓, 和以喧号, 群饮毕, 返社神于庙。”但贵池傩戏究竟始于何时, 目前尚无定论。

池州傩戏素有“无傩不成村”一说。清代以前安徽池州一带几乎都有从事傩事活动, 它的活动范围是因地缘关系或血缘关系建立起的社祭祀圈, 这也间接的反映出了我国古老的农耕文化特色。1957年起傩事活动被认为是“封建迷信”遭到全面封杀, 尤其在“文革”期间很多宗族祠堂遭到破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政府对民族民间文化重新给予了肯定。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巫风傩俗以及傩戏的研究被专家学者们热切的关注着, 文化部门也开始对池州傩戏予以关注。

二、池州傩戏的传承方式

1. 口传心授

池州傩戏大多是靠口传心授的方法来进行传承的, 池州傩戏口传心授的方法主要体现在傩戏唱腔、傩舞的练就和器乐伴奏这几方面。傩戏的唱腔是需要一字一句教出来的, 傩舞也是要一段一段练就的, 而作为傩戏的器乐伴奏和锣鼓伴奏也是靠手把手的世代传教, 这些技能的传教和练就在古代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必须是人与人直接对话式的“口传心授”。这种传承方式让池州傩戏沿留至今。

2. 宗族世代承袭

池州傩戏以“社”为单位, 以宗族为载体, 在同宗族内世代承袭。由于师承不同, 即使是同名剧目, 各宗族在文词和情节上也有一定的差距。甚至同宗族共用一堂面具, 各房头剧目文词也有差距。各宗族的演出必须按祖辈相传的程序进行, 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宗族内传男不传女, 所以傩戏的演出全是男演员, 就连女性角色也是由男演员来演, 这与古代男尊女卑的习俗是分保固开的。

三、池州傩戏的表现形式

1. 傩仪

傩仪源于古代傩祭礼仪是安徽池州傩戏的表现形式之一。早期的傩仪主要是对动物图腾的崇拜, 随着历史的发展傩仪由图腾祭祀转变成戏曲。傩仪是必须严格依照“祖制”执行的一年一度的傩事活动。池州傩仪的时间从正月初六夜或初七零晨的“迎神下架”开始, 到正月十五的送神结束。傩仪所需法师的人数与傩仪的规模大小有关, 傩仪的举行地点是傩堂, 由主人和法师布置而成。傩堂内, 正面墙壁中间挂着长幅画卷, 左边是师祖的画像, 右边是神像画。神像画下面的桌上则是摆放着各种祭品、香烛纸钱, 及端公的道具。

傩仪中还有很多仪式如社团的“起圣接神”、请各路神仙的“请阳神”、向空中抛掷纸钱米饭, 对过往的神灵及孤鬼的“施赈”、戴和尚面具模仿佛事活动形式的“新年斋”、戴土地神面具的“问土地”, 及送瘟神仪式的“放河灯”等。

2. 傩舞

池州傩戏的傩舞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各地且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蹈, 俗称“鬼戏”和“跳鬼脸”, 又叫大傩、跳傩。池州傩舞的特点是情节较简单、动作粗犷、古朴。表演地点是根据不同的傩舞所表达的寓意, 在不同的时间段里进行的。傩舞通常是在傩仪仪式过程中的高潮部分和节目表演阶段出现。傩舞中通常有一领众附和着“喊断” (即吉祥词) , 其目的是抒发心愿和舞蹈内容的再表达。它的演出虽然复杂又艰难, 但一点也不马虎, 作为一种独特表现形式的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池州傩舞是一种古老的宗教仪式性舞蹈, 有两种表演形式:一种是由四人组成的表演, 表演者头戴面具如冠, 身着兽皮, 手执戈盾, 口中发出"傩、傩"之声。另一种由十二人组成, 每人朱发画皮, 手执数尺长的麻鞭, 甩动作响, 并高呼各种专吃恶鬼、猛兽之神名, 起舞时各有音乐伴奏且以鼓、钹等器乐伴奏为主。

现存的池州傩舞主要有《舞伞》《舞棋》《舞回子》《打赤鸟》《魁星点斗》《舞古老钱》《舞滚灯》《舞判》《舞芭蕉扇》等。

3. 傩戏

傩戏又称正戏或本戏, 有唱白及完整的故事情节。现存个宗族主要搬演的傩戏有《孟姜女寻夫》《龙王女》《刘文龙赶考》《打銮驾》《花关索》和《章文选赶考》等。

池州傩戏音乐包括器乐伴奏和唱腔两部分。

(1) 伴奏乐器部分主要采用锣鼓伴奏, 可分为“唱腔锣鼓”和“动作锣鼓”“唱腔锣鼓”, 它主要起过门连接、启腔和托腔作用。常用锣鼓点有“长槌”“短槌”“介槌”“底槌”“四门净”“大批水”“小批水”等;“动作锣鼓”, 是为配合演员表演之用, 其傩舞尤为突出。伴奏乐器主要有大锣、小锣、筛金、铙钹、堂鼓、板鼓、扎板, 无丝弦乐器。

(2) 唱腔分为高腔和傩腔两大类:高腔, 源于四百年前“青阳腔”是较为成熟的曲牌体板腔, 具有独立的音乐品格。高腔以本嗓、小嗓 (假嗓) 结合的方法演唱, 其曲调高亢激昂, 音域宽广, 旋律跳跃, 节奏自由而富于变化。高腔的唱词大多为长短句, 间用五、七音韵文或四、六对偶骈语。其腔句特点是:旋律充分展开, 略带抒情性, 戏剧表现力强于傩腔。常用调式多为五声羽调式, 其次是商、角、徵三调式, 宫调极少。傩腔, 属花腔小调, 源于不同时代流行的民歌俗曲 (包括山歌、号子、采茶、舡歌、莲花落) 。曲调质朴流畅, 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傩腔旋律较平稳, 板式较单一, 极少用拖腔。多用级进旋法和窄音程, 音调和调式偏重于小调色彩。其基本结构一般是由呼应式二乐句和起承转合的四乐句组成单段体, 表达功能较强。

在傩戏的高腔与傩腔两类腔调中, 高腔唱词属于词曲体, 有一定的格律, 曲调大多为“一曲多变应用”。傩腔则多为齐言体词式, 节奏较为整齐, 有规律、旋律比较稳定, 基本属“一曲多用”。一首曲调可以反复演唱多段体唱词, 字腔一般不作过于严格处理, 旋律亦无明显变化, 适应性强。

四、池州傩戏的表演特征

池州傩戏的表演特征是戴面具和以宗族为演出单位。

带面具演出是池州傩戏的主要表现特征, 也是池州傩戏区别于其他剧种的重要标志。因地域、家族不同, 傩戏面具的色彩、尺寸、数量、佩带方式也不相同。其称谓根据面具数目而异, 13枚称“十三太保”, 18枚称“十八学士”, 24枚称“二十四诸天”等。即使一套数量相同的面具, 其人物名称也各有差异。

傩面具又称脖子或脸壳子, 造型生动、逼真, 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工艺性。傩面具的制造程序复杂, 重视色彩的调配, 造型丰富多样。早期的傩戏角色是靠面具来区分的, 其中有部分面具是根据戏剧中的人物来雕刻的, 并注意刻画人物性格, 夸张突出其个性特征。池州傩戏表演时戴傩面具既增加了自我狞戾与变形后的神秘感威慑疫鬼, 又给人以美的感受具有了娱人功能。

篇4:浅谈傩戏文化

在对现实生活中的生老病死、吉祸凶福等方面,人们会通过傩戏来驱邪逐疫、逢凶化吉、祈祷祝福。在一些地区,小孩长到12岁时,要请巫觋还愿、跳傩戏来庆祝孩子步入成年,并祝愿他长命百岁。对衰老病残、要死的人,通过举行巫傩活动,保佑其身体平安。目的都是渴望达到所期待的愿望,并解决人们的疑难。有些傩戏剧目是仪式的延伸,民间认为,这是最有效和最完美的酬报神灵的方法,神灵会为之愉悦,而还愿者也获得了内心的安宁。在淮剧的剧本里有许多体现了这些内容。七十二记(《孝灯记》《双死记》《魂牌记》《大琵琶记》等等)《八仙祝寿》《判官勾愿》《韩湘子渡妻》等,包含了对生老病死现象的敬畏和困惑心理。

它还是一部历史的活教材,古时的事已过,现代人该如何去了解?书籍介绍、文物考证、发掘遗址等都是很好的办法,一些历史还要通过活材料,才能深刻体会。傩戏就是这种活教材,从傩仪、傩戏的表演中可以了解到古代的礼仪、宗教、文艺等方面的实际知识和史前文化遗存。

一、娱乐作用

巫傩艺术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以歌舞戏剧为主。所以它不仅仅有祭祀驱疫的功能,还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供民间群众娱乐和享受。由于各地区的发展不平衡,以及特殊的地理条件造成的交通闭塞和文化交流阻滞,长期宗教文化艺术的历史沉淀等,促使农村以及偏僻的山区文化落后。为了满足群众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往往是祭祀驱疫的同时即达到了宗教目的,又娱乐了人们。通过巫傩活动,起到表达心愿、抒发情怀、歌颂祖先、表演历史故事等目的。表演形式种类繁多,包括歌舞、戏剧等,别开生面。如山西省已发现的《赛上杂用神前本》中记载:“承揽定男乐三十名,大杂剧二场,趁(衬)队戏九个,吹戏之场,出外有演乐队一场,迎神上马队戏一场,设朝(嘲)说比方三个。”

“赛社”是民间的祭祀活动,源于祭祀和民间傩。从它的表演中,便可以发展它的娱乐功能。在活动中还有“说白”“胡扯”一类的逗乐表演。为了满足观众的要求,有时还会说一些“荤段子”,随机应变,天南地北,目的就是取笑逗乐,类似于戏曲里的“插科

打诨”。

用傩戏的形式了愿,既娱神娱人,又成为社会民俗的一部分。群众可在其活动中获得娱乐享受,在肃穆神秘的傩事氛围中体验到一种信仰的满足感之外,还可以在酒足饭饱之后,享受到傩戏带来的娱乐。

二、教育作用

傩戏活动中许多艺术表演形式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和民俗宗教、农业生产等结合在一起,包括一定地域环境里的民族生活习俗、禁忌、礼仪和民间艺术形式。人们的生产知识和生活内容是主要内容,从歌舞的演出内容、剧情、对白中可以反映出来。

比如淮剧中的《打菜苔》,歌词里这样唱道:“布谷声声多清脆,……农村春早人更早,你还是遵循旧常规。早稻已吐喜鹊嘴,晚稻秧池下基肥……”在戏剧演出娱乐群众的同时,又告知人们在春天及时播种、育苗、插秧、施肥。还有像《耕田歌》《节令歌》《犁田歌》《赶牛歌》《插秧歌》《饮酒歌》等等曲目,都詳细地反映了很多生活常识、生产工作要领,给人们免去不必要的麻烦。

不仅仅如此,道德生活在社会生活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活动里也反映了人们的道德面貌。道德思想主要是通过傩戏活动,及其中的歌舞表演作为传播和教育的手段。通过一定的表演告诉人们生活中什么样的人和行为是值得尊敬和效法的,什么样的人和行为又是肮脏、丑恶、卑劣、为人所不齿的。它告诉人们怎样做人、怎样生活,让人们在歌舞表演中受到启发、激励和教育,从而使相应社会道德要求和善恶观念在人们的品性中潜移默化。

例如,淮安市某个乡里有一些很不好的作风,一到农闲之时,不论男女老幼都会聚集在一起打麻将、玩纸牌,赌博成风。当时的文工团根据实例自编淮剧小段《莫荒废了少年郎》,在当地到处演唱,对当时的赌博风严厉批评。戏剧的演出不仅让很多群众意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行为,还使得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勤劳勇敢、保家卫国、敬老爱幼、廉洁奉公、惩恶扬善等内容是傩戏的主要部分,在这里宗教是外壳,娱乐教育是核心。

傩戏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傩戏是中国民间戏剧的一个种类,它是祭祀驱疫内容与戏剧形式的结合,长期传承包涵着中国民间戏剧及其中国社会发展的各阶段情况,保存了古代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文化的基本

内容。

研究傩戏不是为了宣传迷信,而是作为一种民族戏剧艺术的研究工作,以科学的态度把精华与糟粕区分开来,取之精华发扬光大。各个历史时代表现当代生活的民族艺术活动,都极大地推动了那个历史时代的戏曲音乐的革新和社会文化的进步。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坛市第五中学)

篇5:傩戏流程

展览讲解词

前言: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观《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在中国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有着无数尚待认识和开发的民族传统文化宝藏。傩,以它独特的传承方式和艺术内涵,从远古走来,从田野乡间走来,从高原峡谷中走来,走到今天,走进咱们金沙遗址博物馆。接下来,我们将从“傩戏”和“傩面具”两个方面来了解傩文化的精彩和神秘。

“傩”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生僻字。“傩”字由“人”字和“难”字组成,意思是人遇到了灾难。《说文解字》中记载:“见鬼惊骇,其词曰傩。”按照字面意思来解释,傩就是人遇到困难请神来帮助。有人认为,“傩”是个拟声词,是人为了驱逐鬼怪而发出的“傩傩”的声音。在《论语》中就有记载:“口作傩傩之声,以驱疫鬼也。”纵观古往今来有关傩的记载,我们发现,其实 “傩”就是一种戴着面具进行驱邪纳吉的祭祀活动。

目前在我国许多史前遗址中都发现了与祭祀相关的面具文化。所以有学者认为,中国傩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趋于成熟,傩文化从远古走到今天,延续数千年,从未中断,如今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地域和民族。以黄河长江为界,黄河以北为“北方傩”,长江以南是“南方傩”,中间的部分就属于“中原傩”的范畴。

第一单元 傩戏艺术

按活动场所与功能,傩还可以分为宫廷傩、乡人傩、寺院傩和军中傩。

宫廷傩是以国家或宫廷的名义举行的傩事活动,一般都是由天子或朝廷命官主持。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宫廷傩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但其他几类傩戏仍保持着生命活力。寺院傩就是在寺院里表演的傩戏,军中傩则主要是古代军队在出征前或取胜后举行的仪式和表演。乡人傩因为扎根在广袤的民间,一直保持着那份淳朴和活力,所以它有着异常顽强的生命力,我们今天看到大部分的傩戏都属于乡人傩。

不同的傩戏有着不同的表演形式。贵州威宁县的撮泰吉和德江的傩堂戏都是乡人傩的典型代表。

撮泰吉是彝族一种非常古老的傩戏,目前只在贵州一个只有50来户人家的偏远小山村还保留着这一古老的艺术。“撮泰吉”是彝语,它的意思是 “变人戏”。它的内容就是模拟人类从猿猴到人的进化过程,所以撮泰吉的舞蹈动作原始古朴,又滑稽可爱。在视频中,我们还会看到关于先民们驯牛、犁地、撒种、耕耘、收割、贮藏等生产生活场景的模拟表演。

贵州德江傩堂戏已经传承了600多年,如今民间婚丧嫁娶,人们都要搭傩堂演傩堂戏,而傩堂戏中最为神秘的就是它的手势了。手势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不同的手势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它们是巫师与鬼神沟通的密语。您看,这些手势的难度非常大,没有经过训练的人绝对做不出来。

寺院傩中最有代表性的要属西藏的羌姆,现在每逢宗教盛大节日,西藏各大藏传佛教寺院(如哲蚌寺、扎什伦布寺等),都要举行盛大的“羌姆”活动。许多信徒为了能够得到神灵的赐福,不远百里之遥,携家带口提早几天就得奔赴各大寺庙。傩戏之所以被称为表演艺术,是因为舞台戏剧所具备的的基本要素,它一样都不少。比如,羌姆表演中,就包含分别代表故事开端、高潮、结局的顿、雄和扎西三个部分。此外,傩戏表演中对于表演者的唱腔、姿态、道具服装等都非常考究。

在傩堂戏中,会使用各类不同的道具,有的用于布置傩堂傩案,有的则在傩师进行仪式时使用,比如咱们面前的宝剑、斧子、师刀等。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傩公傩母,他们是傩堂中被人们供奉的对象。此外,傩戏中还常使用一些锣、牛角等特色伴奏乐器,它们在傩戏音乐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有“半台锣鼓半台戏”之说。

这里向我们展示的是贵州安顺地戏的服饰。安顺地戏是由朱元璋的军队带到贵州的,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地戏属于军中傩,所以它的演出剧目主要都是一些征战故事。这里我们看到的就是非常熟悉的张飞、刘备、关羽和吕布的行头。可能大家会很好奇,为什么叫“地戏”?其实这是因为地戏的表演大多都是在田间地头,所以才叫“地戏”,而地戏的面具也非常特别,其他的傩面具都戴在脸上,只有地戏的面具是戴在额头上的,因为观看地戏表演时,观众一般都站在田埂上,所以这样佩戴面具,更有利于观看。

如今,傩戏不仅是人们在特定时节举行的驱鬼纳吉的祭祀活动,也是为人们生活中娱乐观赏的艺术表演。傩历经千年时光,从娱神逐渐转化为娱人。但从古至今,傩文化中有一个因素从未改变,那就是面具。所谓“无面不成傩”,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傩文化奇幻的面具世界。

第二单元 傩面具艺术

从古到今,傩事活动中的各种神灵角色,大都是戴着面具装扮的,人们相信只有戴上面具,才具备神灵所赋予的神力。全国20多种傩戏都有各自的面具,而不同种类的傩戏,使用的傩面具也是各具特色。比如寺院傩因为与宗教紧密联系,所以它的面具大多是一些佛、菩萨、护法神等形象,而且大多护法神都是这种愤怒像,这代表的不是邪恶而是一种威慑力,它们除了用于傩戏表演,还具有镇寺的作用。而军傩的面具特点就是颜色艳丽,还戴着头盔,除了英雄将领等形象外,也有一些神兽造型。

乡人傩面具是最为古朴和原始的。您看,这就是撮泰吉面具,它的制作非常原生态,首先就地取材,然后粗略雕刻出眼睛、鼻子、嘴巴,再用锅烟或墨汁通体染黑,画上具有象征性的白色条纹,显得古朴粗犷。其实每一个面具都代表着一个神灵,撮泰吉表演中共有5位神灵。这位有着黑胡须的是苗族老人“麻洪摩”,他已经有着1200岁了,不过它在撮泰吉中的角色还算年轻,所以胡须是黑色而不是白色。这位是“阿达姆”,意思是“老奶奶”,她也是一位长寿的老人,传说已有1500岁。撮泰吉中还有一位灵魂人物叫“阿布摩”,也就是这位老奶奶的丈夫,待会儿我们在后面会一睹他的尊容。

这两副体型较大,造型像熊头的面具就是主要在四川和甘肃的白马藏族中流行的跳曹盖。“曹盖”是白马藏语的音译,其实就是“面具”的意思。白马藏人崇奉黑熊神,认为它是鬼怪们最惧怕的神灵,所以将面具做成熊头形象,相信这样便能驱鬼逐疫。

这位是傩文化中非常活跃的人物——秦童。您看,他的面部表情非常生动,歪嘴、斜眼,所以有的也叫他“老歪”或“歪嘴秦童”,是老百姓非常喜爱的人物之一。有传说,秦僮是玉皇大帝的独生儿子,因眼斜、嘴歪、秃头、背驼,长相难看丑陋,不得玉帝欢心,才被打下凡尘。在傩堂戏中,他陪着一个秀才进京赶考,替他挑担,一路上发生了许多有意思的事情。这位是秦童的娘子,和秦童还真是夫妻相。

这次展览我们一共展示了400多件面具,总的来说,南方傩面具大多小巧秀美,而北方傩面具则是粗犷大气,所以从这些面具也能看出南北文化的差异。我们都知道,逢年过节时为了增加喜庆气氛,会有舞龙舞狮的表演。可是这里展示的狮头和虎头面具还有着更为深刻的含义。在云南傩堂戏中,狮头和虎头面具是护送亡灵的神兽。家里的老人去世之后,请出虎头或狮头,就能护送老人亡灵到达彼岸。

其实,傩从一开始便一头连接着鬼神世界,一头连接着现实世俗生活。只是随着人类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再加上道教、佛教等文化因素的影响,傩文化中的面具形象也慢慢丰富起来,除鬼神形象外,也有道、佛两教中的人物和神祇,还有我们熟知的历史英雄人物、民间故事、传说人物等等。我们身后这一百多件面具就是来自全国各地,它们中既有狰狞威严的神灵,也有俊美刚强的英雄,还有慈眉善目的老爷爷或淘气顽皮的孩子。但是这么多的面具,却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脸孔。比如您看,这里展示有几件关羽的面具,它们都是红脸、丹凤眼、长胡须,这与民间传说的关羽形象完全一致,但细细观察,每一件面具都会有细微的差异。所以,这些古老的傩面具既是文物,也是艺术品,每一件都值得您细细品味。

刚才我们在傩戏部分提到了藏族盛大的宗教仪式——羌姆,现在您看到的这件狰狞威严的面具就是羌姆表演中“咕噜扎波”的形象。咕噜扎波是一个印度人,相传是他将藏传佛教带入中国,并且开创了羌姆表演。您看他怒目圆睁,头戴骷髅头,虽然面相愤怒,但其实心怀慈悲,这样的形象目的在于震慑邪怪。其实,一张面具就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

您眼前这件面具就是撮泰吉中的灵魂人物——阿布摩。阿布摩就是“老爷爷”的意思。这位老爷爷已有1700岁高龄,他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被视为彝族人的祖先。在彝族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远古的时候,有一年大旱,庄稼枯死,人死了大半,后来又天降大雪,种子也没有了,人们正在绝望之时,天神派“撮泰阿摩”送来粮食、种子并帮助人们耕种,人们在他的带领下,顺应自然,学会耕作,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如今在彝族,古历十月初一至正月十五,人们表演撮泰吉,以表达他们对生命的崇拜,对自然的感恩。

接下来您看到的这个人物非常的漂亮,您看她柳眉凤眼、樱桃小嘴,一幅大家闺秀的模样。其实啊,她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武先锋”,她的真实名字叫崔良玉,在傩堂戏中被称为“先锋小姐”。她的身世非常的坎坷,自小与哥哥失散,孤苦无依,好不容易到了如花似玉的年龄,却又被抓去做压寨夫人,好在她武艺高超,反捆了这个霸王,可经过一番盘问后才发现,这个霸王竟然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亲哥哥,可谓是又悲又喜。经历了人生的大风大浪,也难怪她总是一幅处变不惊的神情,其实从她的身上咱们也能感受到一种不屈不挠、勇敢坚强的精神力量。

咱们面前这个英雄人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骁勇善战的吕布。您看,白色的脸庞凸显了他的年轻英俊,入鬓的箭眉以及炯炯有神的双眼,更加丰富了他英武逼人的形象。

这是萨满面具,看过《还珠格格》的朋友对“萨满”这个词肯定不陌生,萨满就是巫师的意思,他是神和人之间的中介者,他可以将人的祈求、愿望,转达给神,也可以将神的意志传达给人。萨满面具大多用铜或铁皮制成,造型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就像这件面具,简朴却充满神秘;另一种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造型类似于羌姆面具。

这位从肤色就可以判断,他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包拯包大人。您看他黝黑的肤色代表着正气,夸张的獠牙显示着威严,一张小小的面具,却把包公刚正不阿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一个傩面具就是一尊“神”,一个“鬼”,或是现实生活中令人尊敬的“人”。所以在傩文化中每一件面具都是非常神圣的,巫师艺人在戴面具之前,要净手、焚香、燃烛,向面具叩头以示虔诚,傩祭完毕后或演出结束后,还要举行“送神”仪式。

不过面具不像人脸,能够随意的表现出喜怒哀乐,因而傩面具刻划的每一笔、描绘的每一划都显得至关重要。咱们可以通过眼睛、眉毛、嘴巴等方面来判断人物的身份、性格。比如眉毛,柳眉的大部分是性格温婉的女性,剑眉大多是年轻英俊的小生,而火焰眉则是威严的男性形象。再比如嘴巴,青面獠牙的凶神不一定就是恶人,笑容可掬的不一定就是善类,地戏里獠牙突出“地包天”的武将恰恰多为正派角色,“天包地”的才是反派的恶人。

傩面具的色彩同样也在传递很多不同的讯息。同样的颜色可能有着相同的内涵,比如红色代表忠勇;黑色代表威猛、刚烈;蓝色代表沉着、理智。但也可能由于地域文化、审美观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如白色在云南关索戏中表示奸诈,而在贵州安顺地戏中却表示年轻英俊。

在原始社会,面具的制作常常是就地取材。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学会物尽其用,用不同的材质制作出傩面具,咱们最常见到的傩面具为木雕面具,以地戏为例,将选好的木料在通风处晾干后,至少需要经历下料、粗坯、雕刻、修光、打磨、上色、彩绘、上光漆等八九道工序,墙上展示的就是地戏面具的制作过程。除此之外,还有纸面具、皮面具、铜面具等。最上面这副纸面具比较特别,与其说是面具,其实就是一张绘有人像的纸片,其实电影《让子弹飞》里面,劫匪张麻子和他的兄弟们带的一筒二筒纸面具很可能就是来自于傩文化。傩堂戏面具中还有一种面具非常有意思,那就是活口面具。活口面具的下颌和眼珠均能活动自如。表演者通过舌头操纵机关,配合故事发展,使傩戏的表演更加有趣。

从古至今,傩是一个充满神秘的世界。“傩”究竟是什么,其实谁也无法完全说清楚。有人说傩是一种声音,一个影子,甚至就是一个符号。我想,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上一篇:不依赖别人才是真正的自由初中作文下一篇:趁年轻多翻山越岭多沐浴阳光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