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产业与农业科技创新论文

2022-04-27

摘要: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理应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点,重新认识其内涵及其现代构成,有助于厘清供给侧改革的重心。生产要素因其不可缺性、多维性、结构性、客观性等内在规定性,决定了其在历史变迁与产业变迁中谨慎的变迁策略与独特体系。沿袭于这一变迁脉络,形成了现代农业体系下的3种来源和6类要素,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力之源。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新产业与农业科技创新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新产业与农业科技创新论文 篇1:

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为实现富民强省的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一、2007年科技工作回顾

2007年山东省科技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据初步预测,2007年全省实现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9.2%,全省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00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2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继续快速增长,2007年全省专利申请和授权量预计将分别达到43000多件和20000多件,同比增长12%和13%。共争取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重点项目833项,经费13亿元。

(一)始终把发展高新技术,推进结构调整作为科技工作的根本目标

一是进一步加强了工作调度。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通知》和《山东省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实施指导意见》,制定了《2007年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指导计划》,印发了《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二是大力实施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围绕着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发展的高效能服务器芯片、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先进制造及制造业信息化等15个高新技术产业群,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为纽带,优化机制,整合资源,加强产业链创新,会同省财政厅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组织实施了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经过申报推荐、筛选评审、公示立项等环节,最终确定了40个创新水平高、产业带动力强。三是积极推进以创新型园区建设为核心的高新区“二次创业”。到11月底,省级以上高新区批准进区项目2289个,固定资产投资972.99亿元,同比增长9.7%。高新区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最快、运行质量最好的重要产业基地,科技自主创新活动最活跃的区域和主要载体。济南市、济宁市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被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日照、聊城、滨州、菏泽和嘉祥5家开发区将纳入省级高新区序列,使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数量达到19家。

(二)始终把建立完善三个支撑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

1、加快新农村和海洋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农业科技攻关,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制定了《山东省建设新农村科技规划纲要》等政策性文件。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示范工程,认定了莱州市西由镇等5个省级粮食丰产科技示范基地,小麦玉米年均增产11.3%以上。近几年省科技计划扶持的49家企业已经获得省农发行33亿元贷款支持,有力推动了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二是认真贯彻全国科技特派员专项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努力建设科技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目前共选派科技特派员6019名,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共计4414项,试点县农民人均收入增幅14%以上。2007年又有4个县市区被科技部纳入富民强县试点县,使我省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数量达到了11个,省级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数量达到23个,共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支持1700多万元。三是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提升海洋科技创新水平。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12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之一,“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正式立项并启动建设,建成后将大大提高我省乃至我国海洋科学探测和考察能力。

2、加快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一是制定了《关于加强节能减排科技工作的意见》,提出了要瞄准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抓龙头、抓示范、抓突破的工作思路及13项措施,投入经费2000万元,有效地推动了节能减排科技工作的开展。二是山东省继续组织实施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专项,在食品、发酵、造纸、冶金等传统高耗能行业突破了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在东营、泰安、章丘、兖州建设了一批科技示范工程,主推了100项节约型社会建设共性技术,会同省政府节能办推广了40项重大节能技术、40项重大节能装备和40项重大节能示范工程,为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十一五”综合能耗下降22%的目标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三是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级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安排专项经费组织实施“可持续发展十大科技示范工程”。

3、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支撑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07]7号文件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积极研究探讨依靠自主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措施。目前通过组织实施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示范工程、现代服务业企业重要技术标准、数字科技馆、“数字泰山”技术研究与开发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电子金融、动漫等若干重点产业及领域实现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培育出一批创新型的现代服务业企业,逐步建立健全了技术市场、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推广体系,为建立健全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初步奠定了基础。  

(三)始终把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提高科

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一是我省与国家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商务部共建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ClllC)已正式奠基揭牌,园区建设规划、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建设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集成电路等重大项目有望落户创新园。二是与中国科学院共建的“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和“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分别举行了奠基仪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我省在中科院新一轮战略布局中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加强与中科院沈阳分院的全面合作,中科院沈阳分院与省科学院共建了6个联合实验室(工程中心),联合组织申报科技项目14项,其中国家863计划4项,省重大专项1项。三是实验室建设有新的突破。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已正式获准筹建,有望成为我国第七家国家实验室。省作物生物学实验室获准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我省省属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年的突破,省眼科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经过一年的建设,近期拟向科技部提出申请,组织验收。目前,我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增加到3家、5家。四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进入国家级行列,省橡胶助剂、海藻、糖、马铃薯和手性药物等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为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创业服务中心分别达到8家和17家。五是全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运转效果良好。制定了《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暂行管理办法》,设立了共享激励资金,建立了技术保障服务体系。目前,全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已经收集和整合3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039台(套),入网仪器利用率已达61%,对外服务20余万次。

(四)始终把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作为推

动科技创新的有效形式

一是与中国工程院继续联合主办了“中国(济宁)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等传统展会,组织了德州、枣庄等一系列院士行活动,承办了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第六届学术会议。二是推动省政府与同济大学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合作研究与开发、人才培养、重大战略决策咨询、高科技成果转化开发、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三是配合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活动,组织了50多人参加的高规格代表团_出访俄罗斯、白俄罗斯,在莫斯科举办了中国年活动,包括中国(山东)一俄罗斯高新技术项目合作洽谈会,与俄罗斯60多名专家和企业、科研单位代表进行了洽谈,达成了碳纤维、碳化钨、海洋仪器装备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合作协议。四是济南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科技招商进展加快,首个科技招商项目“美国百利通石英振荡器生产”正式落户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首期投资3500万美元。通过面向美、日、韩等国招商,目前已有微软、思科、AMD、NE C等在内的近百家国内外知名公司前来洽谈,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五是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科技部批准,分别在青岛和济南建立了国家海洋仪器装备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中国一白俄罗斯科技合作基地。  

(五)始终把加强产学研合作作为新时期自主创

新的有效模式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省重大开发和产业化科技计划项目的70%和获奖科技成果的60%都具有产学研合作背景。产学研合作造就了离子膜、碳纤维、超级玉米新品种选育等一批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成果,涌现出了省科学院、山东大学、浪潮集团、烟台东方海洋集团等一批联合开发项目、联合培养人才和联合建设研发平台的产学研合作典型,使产学研合作成为新时期科技创新的一种时代潮流和特征。

(六)始终把加强上下联动区域互动作为激发活

力、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从一般性计划到省市长计划项目,从攻关计划到产业化计划,我们都十分重视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的匹配,人才的整合和认识的提高。特别是2007年以来,我们特别注重利用省长项目在调动地方积极性,整合地方资源中的作用。按照这一思路,2007年的省长项目,通过筛选申报,最终超级玉米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等5个项目经科技部批准,成为对我省给与重点支持的省长项目,共获经费支持1.2亿元,同时还带动地方配套支持45亿元,将有效地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参照科技部省长项目的形式,2007年我们把自主创新重大专项以“市长项目”的形式来安排,把地方认识、重视程度、调动配置资源能力、项目实施对地方产业链拉动情况等作为申请承担项目的重要条件,通过40个重大项目的安排,将进一步提高各市对实施产业链创新、壮大地方支柱产业重要作用的认识,增强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和内在动力。

(七)始终把加强科技宣传与普及作为营造自主

创新环境的有效途径

2007年我们围绕营造全社会创新氛围,大力组织开展科技宣传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连续第六年举办山东省科技活动周。二是加强信息宣传和网站建设。三是加强基层科技管理培训。

二、明确思路。努力开创2008年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全局工作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对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九届三次全委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的有利机遇,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紧紧围绕结构调整,紧紧围绕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实施“四个三”创新驱动战略,即:加强三个科技支撑,构建三个平台,完善三个机制,强化三个保障,引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为建设创新型山东,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确保今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增加3个百分点以上,发明专利申请和拥有量增长20%以上,获国家科技成果奖励数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有3—5家省级创新平台进入国家级行列。

(一)组织实施三大专项计划,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我们的总体设想是: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整合计划资源,充分发挥科技计划的先导作用,引导经济社会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科技创新向支撑经济社会民生全面发展转变。

1、以实施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为总抓手,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结构调整提供科技支撑。一是按照李建国书记在省委九届三次全委会上的要求,实施自主创新重大专项,突出抓好一批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培植新的增长点,壮大产业规模,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今年重点抓好12英寸芯片、重大海洋装备、IED、太阳能光伏发电、离子膜、碳纤维等“省长项目”的实施。各市要参照科技部“省长项目”的运作模式,对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项目,通过省里的重大专项组织实施“市长项目”,增强省级计划引导和调动市县地方科技资源的能力。二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按照省里确定的15个高新技术产业群和62个产业链建设目标,突破制约产业链发展的瓶颈和断点,以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的发展,培植一批以核心技术和技术标准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品和知名品牌。大力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根据不同区域和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趋势,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产业聚集,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运用信息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力争通过技术改造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传统产业中提升出一批高新技术行业、企业和产品,促进传统产业高新化。三是加快以国家信息通信技术国际创新园建设为带动的高新区“二次创业”步伐。建设国家集成电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积极筹建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进一步优化全省高新区发展规划布局,加强高新区特色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完善各类共用技术创新平台,推动企业联盟建设,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孵化培育相结合,努力实现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同步提升,大力推进创新型园区建设。四是在重大专项的实施中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把是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立项的重要依据。要促进知识产权保护与自主创新的有机融合,为自主创新提供有力保障。要制定山东省专利推进工程实施方案,

促进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再上新台阶。五是依靠高新技术促进海洋经济战略的实施。落实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海洋科技创新,突破海洋生物、海洋精细化工等一批关健技术,实施海水养殖、海洋天然药物开发等一批海洋科技工程,建设海洋苗种繁育、海产品深加工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培育海洋精细化工、海洋生物、海洋装备等一批新兴产业,创造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海洋名牌产品。

2、实施资源节约、现代服务业和可持续发展等科技计划,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科技支撑。一是继续组织实施“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专项”。瞄准节能降耗目标,围绕能源、资源和环境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进一步加大对资源节约和降耗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加快节能降耗技术的开发与转化应用。继续组织实施节约型城市、节约型区域、节约型企业技术示范工程等,加快构建我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二是实施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计划,加强现代服务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培育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依靠科技进步大力促进贸易、金融、保险、通讯、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三是继续组织实施“山东省十大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工程”,促进城镇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示范、公众健康和生物经济发展等科技专项行动的实施。

3、加快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一是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意见》,研究具有区域特色的《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积极构筑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国家农业科技黄淮海区域创新中心”建设进程。继续加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工作,积极推动条件成熟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立省级农业高科技产业示范区,纳入省级高新区管理规划。建立健全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围绕发展特色农业,努力打道“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特色区域经济,大力扶持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培育知名农业科技品牌。二是继续组织实施好“良种产业化工程”和“粮食丰产工程”。加强绩效考核,提高实施效率,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取,建设省级粮食丰产科技示范基地,逐步形成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农技推广部门和农户有机结合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机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强粮食生产技术储备能力。三是以实施特色农业科技示范等工程为突破,从村、乡镇、县(市、区)三个层次继续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培育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新农村建设科技典型。四是贯彻省委、省政府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加强对县市科技计划项目的扶持,继续组织实施经济强县科技创新工程和科技特派员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科技特派员技术推广工程,进一步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机制,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按照科技部的部署,加大国家和省两级“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的实施力度,大力提高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推广转化服务能力。

(二)加强三大平台建设,努力为科技计划的实

施提供载体

探索和创新平台建设模式,围绕产业链创新的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平台对组织实施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使之成为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的依托,凝聚培养各类人才的基地,整合聚集科技资源的载体。

1、围绕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基础性研发平台建设。重点抓好以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为代表的重点实验室建设。对于省重点支持的12个实验室,要继续加大扶持和培育力度,使更多的实验室继省生物作物学实验室之后,进入国家实验室行列。要通过资金和政策引导,依托大学、科研机构和部分具备条件的企业发挥其学科、专业、人才和实验条件等方面的优势,按照机构相对独立、人才自由流动、科技资源共享的模式,新建或争取省部共建一批重点实验室和企业重点实验室。省科学院、农科院、医科院等科研单位和山东大学等高校要发挥在原始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强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的建设,构建我省原始创新体系。

2、围绕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工程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依托企业、科研机构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行业技术中心,强化其功能,充分发挥其在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项目实施中的整合资源、组织协调和联合攻关职能,通过改革体制和机制,使其逐步成为项目的直接承担者、组织者,为高新技术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提供平台支撑和服务。积极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继续推进与独联体国家的科技合作,密切中一日一韩泛黄海经济圈科技合作关系,加快青岛国家海洋仪器装备、中国一白俄罗斯高科技园等国际科技合作工程平台建设步伐。继续保持近年来我省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长的良好势头,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大力培育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工程化水平和能力,争取用3-5年的时间集中建设1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0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围绕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各类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根据不同领域和不同环节创新工作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培育和壮大一批服务于重大科技计划实施和项目产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一批服务于科技咨询和技术评估的科技信息咨询服务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技术评估中心,一批服务于信息共享和技术转移的风险投资服务中心、技术市场、资源共享网络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平台,不断完善服务门类,规范服务行为,实行动态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使之成为技术转移、创新创业和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基地。要进一步完善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不断提高网络覆盖面和共享程度,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建设科技文献、专利、标准、检测检验等科技资源共享平台。进一步规范服务于科技计划组织、申报、查新和管理的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行为,强化其服务功能。  

(三)完善三大创新机制,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

1、完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认真贯彻全省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精神,推动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在认真总结近年来产学研合作创新成功范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产学研共建研究开发基地、共同培养人才和共同组织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的机制。加强引导,按照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要求,由企业牵头,大学和科研机构参加,以项目为纽带,以科技创新平台为支撑,探索和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的有效途径。继续深入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带动更多的企业进入创新型企业行列。鼓励和推动产学研各有关单位按照平等自

愿的原则,依托各自的产业、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在若干重点行业和领域,建立各种形式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权责明确、合作紧密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继续大力推动我省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等大院大所的高层合作取得实质性成果。加快与中科院共建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和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建设进程,继续办好济南信息技术博览会等五大展会。重点落实好山东省与中科院的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共建工作。

2、完善科技管理和服务机制。继续深化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要提高项目实施效率,缩短项目安排周期,2008年的项目争取上半年安排下去。要推动计划管理由重立项向立项和实施并重方向转变。对重大专项实行分工负责制,各位厅领导和处室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抓好各分工项目的组织实施。要积极推进科技奖励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科技奖励评审办法,充实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审专家诚信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对省科技奖励评审工作的监督。要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上情,吃透下情,转变工作方式,逐步由自下而上转变为上下互动,由被动等待转变为主动服务。

3、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进一步落实培养、引进、使用高层次人才和海外人才的有关政策和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等人才激励政策。学习江苏等先进省市的经验,从今年开始利用科技计划等手段探索海内外顶尖人才纷的引进、使用办法,特别是探索吸引海外优秀创业人才来山东省创业的有效措施。积极推动各类科技计划与“泰山学者工程”“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和引才引智等人才培养计划相衔接配套,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定向、连续、跟踪支持。加大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杰青计划”,促使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积极探索在科研单位改革中建立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新机制,推动科研单位内部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科研单位能够引来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四)强化三大保障,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

1、强化政策保障。一是重点抓好省委、省政府不久前出台的《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以及我省去年制定的《山东省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和《山东省科技风险投资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几个政策的落实到位,充分发挥这些政策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推动全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二是学习落实好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结合工作实际,准确把握主要内容,做到依法行政,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三是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一体两翼”区域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山东省区域科技发展布局,积极构建由山东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黄河三角洲生态高效经济技术创新示范区和鲁南特色产业创新区组成的“一带两区”的区域科技发展布局,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强化驱动,紧紧围绕着“一体两翼”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强化科技投入保障。根据科技创新活动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结合各类资金的不同功能,充分发挥好科技投入的作用。一是用好财政性投入。认真落实(《山东省科技计划和专项经费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选好项目,用好资金,配合财政和审计部门加强监管,提高财政科研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的实施,力争在争取项目和资金数量上继续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二是用好资本性投入。与有关金融机构加强合作,按照“政府部门推荐、银行独立审贷、双方联合监管”的工作机制,继续加强与农发行和开发银行的合作,引导金融资本支持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项目优先给予信贷支持。进一步推动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制的健全和规范,完善我省科技风险投资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技风险投资同业联盟。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的培育和辅导,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重点推介一批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企业通过各种渠道上市融资。会同财政部门管理使用好科技风险投资资金,支持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是用好政策性投入。今年计划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企业研发投入等有关税收政策的宣讲,让企业学习吃透有关财政税收政策精神,加强对相关政策的梳理和编纂,进一步落实好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技术产品开发、科研机构改革等方面的财税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间接投入功能,通过落实政策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3、强化社会环境保障。一是要在全省科技系统迅速掀起一个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新高潮。二是加强科技系统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政务公开。三是加强组织和作风建设,努力造就高素质科技管理干部队伍。使全省科技系统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身于创新型山东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注:本文系山东省科技厅厅长翟鲁宁同志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标题编者所加,略有删节。)

作者:翟鲁宁

高新产业与农业科技创新论文 篇2:

生产要素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点

摘要: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理应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点,重新认识其内涵及其现代构成,有助于厘清供给侧改革的重心。生产要素因其不可缺性、多维性、结构性、客观性等内在规定性,决定了其在历史变迁与产业变迁中谨慎的变迁策略与独特体系。沿袭于这一变迁脉络,形成了现代农业体系下的3种来源和6类要素,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力之源。

关键词:生产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维变迁;内涵;变迁;构成

收稿日期:2017-08-26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標课题(编号:2016B169)。

作者简介:漆彦忠(1979—),男,甘肃秦安人,硕士,讲师,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结构转型与农业现代化。E-mail:quize2006@126.com。 生产要素是经济运行的必要因素,是生产活动的客观现象。凡是有人的生产行为存在,则必然有相应的要素介入。生产要素的构成和介入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生产活动的效率和结果。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生产方式下,一种生产行为所能介入的要素和要素所能达到的水平均具有客观性。也可以说,人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果受制于生产要素。然而,生产要素并不完全是“物象化”“平面化”[1]和固化的,作为劳动与物品之间的中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生产要素表现出多维属性和结构,形成“资本化”和“立体化”的发展图式。从供给侧角度分析,生产要素之于当前农业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十分突出,理应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点。本研究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出发,在对生产要素的内涵及内在规定性重新认识的基础上,采用纵横双向变迁视角,解析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构成,以对这一基点做探索性的分析。

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点——生产要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同时为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机制。在“十三五”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之年中,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三去”尤为明显。以玉米为例,2016年总产比2015年降低2.3%,进口同比减少33%,临储政策取消。在向好形式下,“一降一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稳化有待加强。2016年末,玉米产大于需约2 000万t,质量问题普遍突出,歧高的成本致使黑龙江、山东等地种粮大户毁约弃耕,供给侧深层次的问题仍待解决。找准农业结构性改革症结所在,探索有效策略,尤其是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改革方略,仍然是当前所面临的改革困境之一。在过去1年多的讨论中,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对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多数研究者都肯定了“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2]的判断。对于农业供给体系质量不高、效率低下致因的分析,有影响力的观点认为“市场调节供求、配置资源的功能被扭曲”[3]是导致目前供给侧结构性失衡的主要原因。最多的关注点集中在破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点、关键点方面,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观点,主要有以下5类:

第一类观点主张生产要素改革。代表性观点有,许经勇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3]。刘世锦认为,供给侧改革的主战场是要素市场改革[4]。姜长云等提出了农业政策转型、农业“六化”发展、现代农业体系构建、涉农平台建设、涉农产权和要素市场改革、三产融合发展等6个方面的着力点,但认为“促进农业要素结构的转型升级和涉农产权、要素的优化配置,才是‘幕后’的根本”[5]。第二类观点把重点放在了农业政策改革与完善上,如程国强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农业政策改革与完善”[6]。孔祥智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3个着力点为土地制度改革与结构调整及粮食价格体制和补贴制度改革并举[7]。第三类观点认为关键点在于现代农业体系的构建。如张红宇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着”,3个着力点均围绕着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提出[8]。罗必良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重在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型”,其目标导向于现代农业体系的构建[6]。于法稳直接指出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也属于现代农业体系的范畴[8]。第四类观点认为产品质量与品牌、科技创新等是关键。何秀荣认为当前农业供给侧的问题主要在于农产品供给,而农产品供给侧改革主要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6]。陈文胜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实现农业发展的战略转型,由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向农产品区域地标品牌化经营转变,以扶持区域地标的农产品品牌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9]。”赵志耘[10]、刘蓉蓉等[11]主张以科技创新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五类观点关注三产融合,如张首魁指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选择[12]。杨建利等提出了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等措施,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13]。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为重要的问题是解决着力点的问题,同时也表明当前对于着力点的分析并未达成一致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很多,且均是重大的、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则更需要深入分析各种问题的关键点和根本点所在。通过对这5类观点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在对农业发展根本性影响力上,各类着力点有着明显的差异性。生产要素对农业供给侧的影响无疑是最为根本的,不仅直接决定着农业产品的质量,而且也关系到现代农业体系的构建。农业政策作为生产调节的手段,其作用力的间接性非常明显,真正发力于农业生产的仍然在于各要素潜在价值的激发。只有当农业各生产要素由物化要素过渡到资本要素时,农业产业的整体水平才能得到全面提升,并由此获得进入到社会化生产体系中的基础,实现三大产业的融合。因此,农业生产要素改革理应成为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点,现代农业体系中生产要素的构成及其结构配置,既是农业质量供给的保障,也是现代农业体系建构的关键,在政策层面合理设置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资本化运作的体制和措施,全面提升农业生产能力,是促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推动现代农业体系建构、导引品牌农业与生态农业建设、提升产品竞争力和产业对话能力的关键。

2 生产要素的内在规定性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经营中所介入的可使生产得以完成并能积极促进生产发展的必要因素,如重要条件、核心资源或先进技术及管理理念等。通常被界定为“开展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14],马克思称之为“进行生产所必不可缺少的条件”[15],国内学者一般理解为“生产力因素”[16]。就生产要素所指涉的生产中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和条件而言,其范围十分广阔。但从各种解释中,可以看出生产要素的一些基本的规定性,从而使生产要素概念的内涵更加明晰化。

2.1 生产要素的不可缺性

相关研究表明,“生产要素概念的提出是机器大生產之后的事情”[17],即站位于国家与社会层面思考经济生产与发展问题时所使用的一种概念范畴,在此前的群体经济、集团经济或家庭经济中,普遍以财富或财产的名称所替代。由此可以看出,微观经济主体对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关注仍然十分看重,财富或财产的称谓正说明了这些因素对其生产的重要性。即使在现代社会,影响生产的因素不断增加,但就生产要素而言,仍然指核心的、关键的因素。马克思所使用的“必不可缺少的”描述,指明了必要的、重要的特性。为此,有研究者专门区分了“生产因素”和“生产要素”的不同,认为生产因素是指影响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果的一切可能的因素,而生产要素则指主要的影响因素[17],正说明了生产要素的不可缺性。此外,在与生产要素容易混淆的另一概念“生产资料”的区别上也可以看出这一特性。生产资料所指的是各种自然资源的总和及其生产工具[18],即一切有关生产的物质性的条件和资源,突出体现了生产因素的有用性特征,与生产要素所表现的关键性、不可缺性的生产因素有本质的不同。

2.2 生产要素的多维性

生产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始终,在不同的人类经济生产模式下,对于何种因素作为生产核心因素的认识基于不同的物质生产模式和经济发展机制而表现出不同的面目。赖以支撑工业生产与手工生产的核心因素不尽相同,同样小农耕作与规模农业、现代农业所依托的生产要素也有差异。在自然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的不同机制下,生产要素演化出不同的维度。马克思早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与分配的关系时提到生产要素的2种表现形式。“在分配上出现的是地租、工资、利息和利润,而在生产上作为生产要素出现的是土地、劳动、资本[17]。”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的不同环节中就发生了属性的变化。从不同生产模式和经济机制的角度来观察,生产要素属性的变化更加突出。有研究者讨论了生产要素在自然化、商品化、市场化和资本化的不同机制下生产要素所呈现的不同形式。以土地为例,在以上各机制下分别表现为土地、买卖土地、租金与流转费用、土地产权等形态,技术这一要素则以技术、租金与流转费、技术使用费和知识产权的面目出现[19],生产要素的多维性可见一斑。

2.3 生产要素的结构性

多维性揭示了生产要素物象的复杂性。这一方面说明了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在不同的经济机制和生产环节中,以不同的面目而呈现,正是对其重要性的反证。另一方面也表明生产要素具有多元性。不同时期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模式对生产要素所纳入的种类要求是不一样的,从而构成繁杂多样的生产要素体系。多因素的介入必然导致生产要素内部关系和作用体系变化,生产要素的结构性正是针对同一产业在某一经济模式和生产机制下生产要素构成因素之间大致趋于稳定关系的表达。一般来说,越具有自然性的生产要素往往占据了最为核心的地位,而越是能动性的生产要素,其结构的渗入性越强,由此形成生产要素内核结构和外在结构的双重结构模式。马克思在论述固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功能时指出“自然要素,土地等等,……这些要素构成在一定程度内不以实际资本的任何增加为转移的扩大再生产的持久基础”,而且把资本、劳动力、科学等均认定为可变量,“这种伸缩性或可变性也形成积累的自然基础,从有了这样一种基础时起,再生产的扩大就成为可能[20]。”生产要素结构的演变既是内核要素的性质演变,也是外围结构的作用模式演变。分析生产要素的结构有助于优化生产要素内在结构,提升供给侧的水平与能力。

2.4 生产要素的客观性

生产要素是多样的,从威廉·配第首先关注财富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以来,对生产要素构成的分析持续至今。徐斌等对生产要素研究的主要学派做了详细梳理,归纳出二元论、三元论、四元论和六元论等代表性流派,并对知识、人力资本、信息、技术、管理、教育资源、知识型劳动力、金融、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制度、政府行为、经济政策甚至宏观经济管理等可能的生产要素做了相关评论[21],展示了生产要素多元化的状况。尽管研究者认为对生产要素的研究“在层次上存在着混乱现象,在范围上存在着边界划分不清的问题”[21],但无疑表明目前经济模式和生产方式下的生产要素已不再是单纯的二元因素。由此引出的问题是:生产要素是否可以任意性地或非历史性地选择?生产要素的客观性正是针对于其多因性而言的,指生产要素构成的历史特定性,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生产要素的构成具有客观性,并非人的自我选择结果。前资本主义后期,在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模式下,生产方式对劳动的依赖度极高,把土地和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具有必然性。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模式下,生产的扩大需要大量累积,资本成为必要的因素。工业主义后期,资本对财富的贡献能力逐渐减弱,新的财富增长点不断得到开发利用,如组织或管理、知识或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体系由此扩大。生产要素构成的演变所展现的是特定历史对生产要素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起根本作用的仍然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模式和生产方式。

3 农业生产要素的双维演变

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产业,农业的发展伴随人类的始终,但又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世界范围内的农业是在人们解决人口增长与食物供给矛盾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矛盾各不相同,但人口与食物之间的矛盾始终是农业发展的深层矛盾,这种矛盾至今存在。尽管解决矛盾的方式不断变化创新,但农业演进的历史进程无疑造成农业生产要素结构的迷雾。在现代农业体系下,不同产业间生产要素的混杂又进一步加深了这一迷雾。

3.1 历史维度上的生产要素演变

人类农业的出现距今已有上万年的历史[22],在漫长的农业发展历程中,根据对深层矛盾解决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23]几个大的阶段。原始农业主要依靠石器或木器作为生产工具,通过大面积耕作获得粮食生产,农业供养能力十分低下,人口与食物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石器工具或木质工具无法深翻土地,不停地易地耕作是原始农业的典型特征。从整个原始农业发展的过程来看,决定原始农业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工具,对生产工具的改进贯穿了整个原始农业全过程。当农业生产最终选择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时,标志着原始农业的终结,生产工具是原始农业最主要的生產要素。

传统农业时期,生产工具基本不再是限制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但随着土地的固定和农业耕作程序的复杂化,单位面积土地所要投入的劳动量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畜力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劳动力成为传统农业的一个重要生产因素。不仅如此,国家的出现和私有制的产生,加快了土地的集中,一方面造就了越来越多的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增加了农业供养的难度,另一方面使得在原始农业时期随处可得的土地成为稀有资源,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粮食的产量。传统农业时期基本保持了固定不变的人畜共作的生产方式,生产水平相对稳定,对农业生产能力影响最大的就是劳动力的投入量和土地的占有量,劳动力和土地是传统农业的核心生产要素。

现代农业是在一定的工业化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农业。农业机械的引入解决了生产工具和劳动力的问题,化学肥料和科学技术的应用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极大改进,人口与食物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但工业化以及由工业化所衍生的城市化对农产品的消耗以及对农业用地的挤占越来越多,生活水平的改进对农业生产质量的要求十分迫切,现代农业随之面临新的人口与食物消费的矛盾,即人口增长与潜在的粮食安全和高品质农产品供给之间的矛盾。在农业深层次矛盾的现代阶段,工业因素、科技因素替代了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中生产工具因素、劳动力因素,成为现代农业重要的生产要素,同时也使得土地这一生产要素越来越窘迫,新的矛盾仍然突出。现代新型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实际上主要解决2个问题,如何应对农业的自然风险提升农业生产的产量及如何应对避免常规农业的弊端改善农产品的质量。显然仅靠工业机械、科学技术还难以有效解决这2个问题,其中现代农业如何生产、生产什么的目的取向及其价值判断十分重要。因此,与农业生产过程相关的组织、管理等因素逐渐被纳入农业生产要素体系中。

从历史维度上可以看出,农业生产要素从最初的生产工具发展为劳动力、土地,随之又加入了工业机械、科学技术、组织管理等因素,农业生产要素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演进呈递增式演变。影响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不仅繁多,而且十分复杂。理顺生产要素内在的结构,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产业维度上的生产要素演变

对生产要素演变的分析,不能回避的是人类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人类的生产历经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不仅各个时期的生产内容、生产方式有重大变化,而且对于同一内容的生产,在生产形式及模式上也有着重大差异。当简单生产转变为复杂再生产时,生产往往从单一物品生产转变为多种因素介入、多种生产交织的扩大生产,物质产品的生产转变为财富的创造,生产也同时转变为产业。产业经济即为商品生产的纵深发展[24]。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是由人类生产方式不断成熟与进步的必然结果,同时必然导致影响生产过程的关键性因素的变化。纯粹的商品生产意义上的生产要素和产业系统意义上的生产要素也有所不同。在关于生产要素多元结构的讨论中,早期的研究主要考虑生产行为的持续性和生产产品的可能性,突出从无到有的直接生产过程的关键因素,二元论的观点是主要代表。而当产品的生产扩大成为经济产业时,影响因素进而增多,六元论的提出正是从整体产业运行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在产业意义上的分析,也引出了更多的因素,导致关键性因素较难区分,各要素之间界限模糊和层次混乱的现象。因此,区分生产与产业意义上的生产要素十分必要。

生产维度上的生产要素界定,往往采取人类物质生产的大视角,关注于人的最基本物质生活产品的生产。人类只要具备土地和劳动2个关键因素,就可以无限度地生产出人基本生活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包括食物和衣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进,人类物质产品的生产逐渐丰富,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多种产品的生产成为必需。但只要在此二者基础上加上资本和科学2类因素,一切物质生产都不存在问题。物质生产大视角分析尽管能够说明生产要素是什么,但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意义并不大。商品经济带来了人类产业的大发展,新兴产业层出不穷,却对于土地和劳动的依赖程度却越来越低,尤其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几乎与原有的生产要素毫无关联。因此,目前经济生产状况下,采取物质生产的微观视角,从产业意义上分析生产要素结构及其演变,更具有现实意义。

产业维度上生产要素的演變,根植于经济产业自身的变迁,是在人类社会分工和生产分化之后不同生产体系生产要素的横向分离。18世纪后半期,机器大工业生产直接促使产业的形成和分化,一般认为产业是“介于微观经济组织和宏观经济组织之间的集合概念”[25]。自新西兰经济学家费希尔最早提出三次产业的划分之后,关于产业区分层次及其方法的争论持续不休,较为成熟的分类约有11种之多[26]。结合这些分类以及新兴产业的特征,可以看出产业存在2个基本的范畴,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产业范畴和经济运行体系中的产业范畴。前一范畴中,以“三次产业”为例,各次产业均有专属的生产要素体系。农业的生产要素有土地、劳动、资本、科学技术[27]或智力[28]等,工业的生产要素以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工具)、劳动对象、资金、技术和经济信息等为主[29]。第三产业的生产要素因产业本身的复杂性而较难统一界定,从服务业中可以看出信息、组织、管理等关键性生产要素。经济运行体系范畴中的产业,其建立基础是某一特别商品或某种重要属性,如棉花产业、绿色产业等的提法,体现了经济运行发展中重要产品与特性对经济生态的贡献作用。支撑这些产业的生产要素与该类产业的关键技术密切相关,属于新生生产要素体系的范畴。

从产业维度上可以看出,农业生产要素与其他产业生产要素一样具有独立体系,其中土地要素构成农业产业独特的生产要素。随着产业融合的强化,产业层面生产要素的互作性越来越突出,但相同要素在不同产业中仍然表现出作用方式的差异。只有在农业生产要素体系性基础上清楚辨析各要素的作用特性,才能对产业本身的发展起到供给侧的结构性影响。

4 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3种来源与6类要素

现代农业体系是一个集产业、生产、经营、服务、保障于一体的综合的庞大体系。与传统农业体系相比较,现代农业体系不再是单纯的食物生产体系,或者依托绝对地权优势维持独立系统内粮食供给的农业经营体系。随着现代农业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现代农业不仅在生产方面与传统农业粗放式的、自然式的方式不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石化能源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改变农业对抗自然风险能力,实现了现代农业体系高度集约化、专业化的特征,而且在经营方面,突破了传统農业体系独立型、自需型的藩篱,把农业放置于整个国家经济体系中来安排,促使现代农业转变为组织化的、社会化的农业。现代农业体系的扩张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与传统农业体系在性质、范围、功能等方面均有着重大的差别。现代农业体系也是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增长、农业生产要素不断发展的结果,在生产要素的构成体系上同样与传统农业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探讨传统农业改造、现代农业转型以及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等问题的过程中,诸多研究者均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所应投入的生产要素及其不同类型进行了分析。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在解释“隐蔽在‘技术变化’中的生产要素”的问题时指出:“生产函数的确是一种必要的工具。所需要做的是不仅要包括传统生产要素,而且还应包括体现了新生产技术的新要素”[30]。尽管舒尔茨不同意把生产要素分为土地、劳动、资本(物品)和技术变化两大类,坚持生产过程中各要素的组合[31],但在研究总仍肯定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所依赖的核心生产要素是不同的,其差别在于新生产技术要素上。曹利群把农业生产各要素划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认为“前者主要包括天气资源、气候、地理位置、耕地、初级劳动力等,后者主要包括熟练劳动力、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等”[32],表明了生产要素演进的轨迹。张克俊认为,传统农业产业体系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生产要素有良种、化肥、熟料制品等现代生产资料,熟练劳动力、人才、职业农民、企业家等现代生产经营者,农用机械等现代生产工具,以及现代科技、金融、信息和管理等[33],特别突出了各类生产要素现代特性。于永德等认为,“农业生产要素可以分为传统农业生产要素和现代农业生产要素2类。传统农业生产要素是指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劳动力和土地、水利等农业自然资源[34];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農业基础设施、技术、人才、生产管理等要素”[35-36]。这一划分明确提出了传统农业生产要素和现代农业生产要素2类要素,从中可以看出农业生产要素从自然性向人为性过渡的特点。

从上述研究中基本可以得出3点结论。其一,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介入的生产要素是有区别的,不管将其称为初级要素、高级要素,还是传统要素、现代要素,总之这种区别是存在的。其二,传统农业生产要素和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并不是严格断裂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基本可以分为3种来源,一是保留传统农业自然性生产要素,如气候条件、地理位置、耕地等,二是在传统农业生产要素基础上的延伸性生产要素,如熟练劳动力、人才、职业农民、企业家等人力资源、用于方便农业生产耕作与对抗自然环境因素的基础设施等,三是完全在现代社会中才具备的生产要素,如科技、金融、信息、组织、管理等。其中第一类和第二类生产要素与传统农业生产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极为紧密。其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主要由对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现代性改造之后的要素和现代新生的生产要素构成。如农业灌溉设施古代农业中也存在,但与现代节水农业的设施完全不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逐渐成为现代农业新的生产要素之一。

农业生产要素经历纵横双向变迁,形成了一个十分庞杂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囊括了几乎与农业生产有关的重要因素。不难发现,其中有些因素之间并不具有必然的互斥性。如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包含关系十分明确。根据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3种来源,结合经典研究者的划分和生产要素的内涵,可以把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界定为土地、金融、人力资源、现代设施设备、科学技术、农业组织六大类。土地要素代表了以耕地为主的自然环境和条件因素,在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中,都是最基本的要素。金融要素包括资金以及农业融资体系,在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中十分重要。人力资源要素包含体能劳动力和智能劳动力2类资源,尤其以智能劳动者为主,如知识型劳动力、熟练劳动力、人才、职业农民、企业家等,都属于人力资源要素范畴。现代设施设备是进行农业现代化作业必不可少的因素,主要以工业机械、基础设施为主。科学技术是生产要素的永恒话题,更是现代农业发展变迁的重要动力,在现代农业的任何阶段均十分重要。农业组织是现代农业的载体,组织联结了各类生产要素,也联结了农业与其他产业、国家制度等,农业组织的发展最终决定了现代农业的层次,其中包含信息、管理以及新生生产要素,是现代农业体系中最具能动性的要素。

参考文献:

[1]许光伟. 生产要素理论的比较、批判与建构[J]. 经济纵横,2012(11):28-36.

[2]祝卫东. 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个问题[J]. 行政管理改革,2016(7):57-62.

[3]许经勇.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层思考[J]. 学习论坛,2016(6):32-35.

[4]刘世锦. 由数量追赶到质量追赶[M].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

[5]姜长云,杜志雄. 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1-11.

[6]本刊编辑部. 三农专家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15(2):115-118.

[7]孔祥智.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J]. 改革,2016(2):104-115.

[8]张红宇.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定盘要“四着”[J]. 中国农村金融,2016(8):26-28.

[9]陈文胜. 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以区域地标品牌为战略调整农业结构[J]. 农村经济,2016(11):3-7.

[10]赵志耘. 以科技创新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 中国软科学,2016(9):1-6.

[11]刘蓉蓉,徐志宇. 農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科技创新[J]. 农业科技管理,2016,35(5):11-14.

[12]张首魁.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讨[J]. 理论导刊,2016(5):68-71.

[13]杨建利,邢娇阳.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37(4):613-620.

[14]田家官. 马克思主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研究[J]. 管理学刊,2014,27(6):15-21,51.

[15]卡尔·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6]于刃刚,戴宏伟. 生产要素论[M].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9.

[17]袁晓玲,张文科. 中国生产要素市场管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8]张建云. 身内自然人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内在自然人化思想及当代价值[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217.

[19]马 华,姬 超. 中国式家庭农场的发展:理论与实践[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22.

[20]卡尔·马克思. 资本的流通过程[C]//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98.

[21]徐 斌,李燕芳. 生产要素理論的主要学派与最新发展[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20-24.

[22]埃里克·范豪特. 世界史导论[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84.

[23]吴大付,王 锐,李勇超. 现代农业[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4-22.

[24]王 钰,臧志风,王谦宇.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G]//尹世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104.

[25]余红艺. 智慧城市:愿景,规划与行动策略[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2:158.

[26]张家春. 产业地产学[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5-8.

[27]《财经大辞典》第2版编委会.财经大辞典(第3卷)[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689.

[28]李 琮. 世界经济学大辞典[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594.

[29]李 悦. 产业经济学[M]. 4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151.

[30]西奥多·W.舒尔茨. 改造传统农业[M]. 梁小民,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22.

[31]杨永华. 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与中国三农问题[J]. 南京社会科学,2003(9):28-31.

[32]曹利群.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内涵与特征[J]. 宏观经济管理,2007(9):40-42.

[33]张克俊.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主要特征、根本动力与构建思路[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22-28.

[34]汪发元. 主要农业生产要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基于湖北省19年统计数据的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12):636-640.

[35]张 扬. 基于生产要素集聚视角探索现代农业建设路径[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5):435-440.

[36]于永德,王贞军,郑耀武,等. 提升山东农业国际竞争力政府行为研究[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506. 任宗伟,郭海妮,白世贞. 基于供给侧导入的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对策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9):95-98.

作者:漆彦忠

高新产业与农业科技创新论文 篇3:

扬稼穑之长 凌农科之峰

杨凌是中华农耕文明极其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农师始祖--后稷·姬弃,就在这一带“教民稼穑、树艺五谷”,成功推动了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的过渡,开创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先河和杨陵农业的辉煌。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997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是我国三大农业示范区之一(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北京现代农业科技城、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也是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AAAA级景区。杨凌示范区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咸阳市杨陵区,由国家19个部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陕西省成立了由34个厅局组成的省内共建领导小组,示范区管委会享有地方级行政管理权、省级经济管理权及部分省级行政管理权,规划面积22.12平方公里。通过二十年的艰苦创业,杨凌示范区已成为陕西省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的增长点和西部大开发的亮点,已被国家批准成为向亚太经合组织开放的十大工业园区之一,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五大高新区之一和全国六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之一。

杨凌示范区担负着“通过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把科技优势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依靠科技示范和产业化带动,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带动这一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并最终为我国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做出贡献”的国家任务,并要在农业改革发展思路、培养吸引发挥人才作用、农科教结合、产学研结合、科教体制改革、干旱农业研究和开发、对外交流与合作、省部共建、农业产业链延伸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十个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农科教深度融合

1934年,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先生与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在杨凌建立了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陕西省在这里又陆续布局建设了一批农林水方面的科教单位,到1997年示范区成立时,共有10家农科教单位,包括两所大学、5个研究院所、3所中专,聚集了农林水方面70个学科近5000名科教专门人才。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把原十家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科教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我国教育与科研单位的首例实质性合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后进入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行列,新增17个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研究基地,3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2006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之一,进入了国家重点高职院校建设行列。

杨凌在农业领域拥有雄厚的研究实力,经过多年探索,已稳步构建出农科教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新格局。新体制和新机制激发的活力,推动了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跨越式发展,在旱作农业、水土保持、小麦杂交育种、生物制药、体细胞克隆、人体干细胞研究等众多领域相继产生了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

科技创新和示范引领

杨凌示范区通过推动校区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实用技术人才培养,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鼓励科教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和示范。支持高校育种科研力量与企业结合,发挥种业基金的引导作用,加快种子产业园建设步伐,建成农业科技和现代农业经营与管理人才培训基地。

杨凌示范区逐步探索形成了科技示范和产业化带动的多种有效形式,管委会与两所高校在全国16个省区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150个,引进、推广国内外良种1700多种,培训农民400多万人次,推广农业实用技术1000余项,推广农林作物良种2亿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受益农民5000多万人,每年科技示范推广产生的效益超过60亿元;探索建立的“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已与省内外20多个地市政府、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建立的35个科技示范基地共推广农牧新品种40多个、农业先进实用技术100多项,成果转化率达到47%,产生社会经济效益240多亿元;通过每次举办农民技术职称考试和认定为多省六十多个县区的千余名农民技术员颁发技术职称证书,在甘肃、宁夏等7个省、自治区建立培训基地、站点近千个,开展农技培训5万期,培训农民400万人次。

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既是实现产业化,增强示范带动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杨凌示范区通过加强招商引资,实现产学研结合,推动成果产业化,累计入区注册的企业超过850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22家,初步形成了农牧良种、环保农资、绿色食品和生物工程(制药)四大特色产业。

农牧良种业是杨凌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农牧良种推广示范及其产业化、扩大对外科技示范效应的重要途径,引进和培育形成了秦丰、科元、正大等一批从事农牧良种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拥有肉牛品种改良和奶(肉)牛繁育、杂交小麦、“双低”杂交油菜等先进的技术成果和优良品种,市场辐射西北五省区,年交易总额约6亿元。杨凌已成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农牧良种集散地。随着农牧良种产业规模的扩大,对外科技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建成一个产业集群轴带、一个杨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探索园、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企业孵化园、种苗产业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物流园等八个功能园区的格局,丰富了设施蔬菜、小麦良种、精品苗木、经济林果、名优花卉、食用菌、现代养殖及休闲农业等八大产业,形成了从技术研发、集群创新、标准化生产示范、农产品加工、物流储运到市场营销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条。

杨凌种子产业园

杨凌种子产业园位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总占地面积57.5万平方米,建设期六年(2013-2018年)。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政府指导、市场运作”的规划原则,杨凌种子产业园将建设成为具有西北特色、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中国种业硅谷、西部种业之都”,全面打造成为中国种业发展新品种展示交易中心、种业技术服务中心、种业信息交流中心和种业企业孵化基地。

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

杨凌农高会成为国际知名的科技展会品牌以及吸纳转化农业科技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重要载体。省部联办农高会已成功举办了二十二届,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成为我国四大科技会之一,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美国、法国、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家国内外涉农企业,农业科教和中介机构以及近千万客商和群众参展、参观。在农、林、水、牧、农机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实用技术及其产品的展示交流、交易,取得了积极成果。上一届农高会仅项目投资及技术、产品交易额过千亿元。农高会已经成为以农业高新技术为龙头的农业综合要素大市场,一大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得到转化,大量实用技术得到推广,科技、人才、资金、物资等多方面信息被扩散和辐射,从而推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了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杨凌示范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示范引领、改革创新”为主线,高举现代农业旗帜,坚持现代农业示范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加强科技创新,突出示范推广,发展现代农业,壮大特色产业,呈现出示范引领能力持续增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为全面建成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成为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上一篇: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管理论文下一篇:成本控制与管理水利施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