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集群管理论文

2022-04-17

文献标志码:BDOI:10.19415/j.cnkl.1673-890x.2021.05.067农业产业集群是由农业内各竞争性企业以及与这些企业互动关联的合作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厂商和相关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制定标准的机构以及产业公会等)聚集在某特定地域的现象,是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和经济发展模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业产业集群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农业产业集群管理论文 篇1:

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路径浅究

摘 要 农业产业集群是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结合江西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挖掘特色、增强联动、加大宣传为内生路径,以加强与国际市场链接和借力提升为外延路径,从内、外两个方面探讨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并提出了实现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 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内生路径;外延路径;保障体系

农业产业集群是由农业内各竞争性企业以及与这些企业互动关联的合作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厂商和相关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制定标准的机构以及产业公会等)聚集在某特定地域的现象,是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和经济发展模式。江西省作为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一直以来都在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强省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也很重视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2014年,江西省农业厅和江西省发改委联合印发了《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4—2020年)》,2015年又提出了《关于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是推动江西省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把农业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列为江西省农业现代化建设主要工程。基于此,对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为江西省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1 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江西省地处长江中游南岸,面积为16.69万平方千米,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农村地域广、农民人口多。当地气候条件优越,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为当地水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土地资源丰富,全省耕地面积约308.6万公顷,是江南的“鱼米之乡”。近年来,江西省利用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形成了75个农业产业集群,包括14个粮油种植及加工、水稻制种产业集群,20个经济作物产业集群,9个林业产业集群,21个畜牧业产业集群和11个渔业产业集群,其中优势较明显的是以稻谷为主的粮食加工业,以油菜籽、油茶籽为主的食用油加工业,以柑橘为主的水果加工业,以猪肉为主的肉类加工业以及淡水产品加工业等5个产业。但总体来看,江西省农业发展水平并不高,2019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 481.3亿元,仅居全国第18位,农业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集群整体规模仍然偏小,无论从速度、规模和效益水平上来讲都比较低,发展后劲不足。

2 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

相对于工业产业集群,农业产业集群具有更强的地理资源环境特征,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不同。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应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全面挖掘集群内地缘和业缘等内生因素,整合内部资源,推动集群内农业产业化联合;另一方面建立集群内企业与国际市场链接的产业发展机制,有效利用外部资源,使其为本集群发展服务,通过内外路径相结合,形成推动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机体,见下图1。

2.1 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内生路径

2.1.1 利用资源禀赋,挖掘特色农产品

农业发展,产出是根本。各地区的农业资源禀赋差异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诱因,而特色农产品的集聚种养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1]。江西省有很多由本地水土资源和气候环境孕育出来的农产品,具有独特的口感及良好的品质,如赣南脐橙、泰和乌鸡、广昌白莲等。国家《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年)》也将江西省的藠头、竹笋、绿茶、苎麻、鳜鱼、长吻鮠等20种农产品列入其中。针对自身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江西省应继续挖掘集群内的特色品种,在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充分考量其经济价值的前提下,做好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农户种养殖的积极性。

2.1.2 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增强产业联动力

相对于我国发达地区来说,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较多、水电资源较丰富,农产品加工企业有着原料、劳动力、水电等生产要素价格较低的优势,但目前在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中,农产品的生产绝大多数还是以简单的初级加工为主,从事产品精深加工的企业相对较少,而且加工出来的农产品普遍附加值较低,缺乏科技含量,竞争力不足。所以,应加强产业链上企业间的协同合作,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2]。作为首个全国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试点省,江西省应以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链为契机,强化产前、产中、产后三者的联系,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将种植采捕、收购、粗加工、深加工及周边服务产业相结合,实现链条式发展。1)应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联合体,发挥龙头企业集聚带动效应,促进更多关联企业、配套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走多层次加工转化增值路子,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1]。2)要学习荷兰花卉产业的精细专业化分工发展模式,培养一批“专特精新”中小企业,以完善加工增值链。3)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强园区内农业集群各主体之间、集群与区域外经济主体之间生产、贸易、技术等信息的搜集、交流和合作,实现全产业链运营,并联动第二产业,辐射第三产业。

2.1.3 扩大宣传,搞好产销对接

目前,江西省已认证的“三品一标”共有6 554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其中34.21%为有机农产品,12.13%为绿色农产品,52.11%为无公害农产品,已取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占1.55%。许多农产品口感好、品相佳,但由于宣传推广力度不足,知名度不高,甚至难以走出江西省。因此,可以根据全省农产品种类、生长区域及特点等,整理编辑《江西特色农产品导览》,加强对外宣传效果。另外,还要做好国内外市场调研工作,通过开展或参加各种类型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交易会等,把江西省的特色农产品推介出去。此外,对外积极签署产销合作、基地共建、生產订单等协议,使集群内外向型企业将拿到的全球订单分包给集群中其他企业,通过产业链上的分工协作,从整体上实现产销对接,提高销售规模。

2.2 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外延路径

2.2.1 扩大出口,促使农产品“走出去”

我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而农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5%左右的江西省历年来农产品出口占比不到1%。2019年,江西省农产品出口仅占全国的0.68%,当地农产品走出国门的步伐急需加快。农业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是江西农产品出口的主力军,必须努力提高集群内农产品的出口水平,充分发挥国际市场对江西省农业产业化的拉动作用。1)应为省内优质特色农产品出口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冷链运输能力,完善仓储设施,努力打造立体式口岸物流体系,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2)加强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扩大销售渠道[3]。赣农宝是江西省权威的农产品电商平台,汇集了全省各类名特优新农产品,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更多店铺和产品加入到赣农宝中去,并通过加强与我国国际经贸合作网站的链接工作发展跨境电商,使省内农产品处于更加开放的市场空间,让国外企业及消费者能通过信息应用平台获取到产品供应信息,并通过B2B、B2C、C2C等方式实现江西省农产品扩大出口。3)要多元化开辟农产品出口市场。长期以来,江西省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亚洲地区,市场过度集中,极易受进口国需求波动和贸易政策的影响。所以,江西省应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契机,鼓励集群内企业广泛开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市场,充分利用这些国家的农业资源和市场,培育江西省参与农业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4)江西农产品行业协会还应充分发挥其市场预警功能,密切注意目标市场的农产品标准和政策变化情况及对企业的影响,适时提醒企业调整出口策略,以保证产品出口的连续性。

2.2.2 借助外商与外资力量,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

成熟的地方产业集群都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系统,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内企业可在开放的环境下,借助外商与外资的力量,获得技术进步的机会,从而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国外进口商在订单中对农产品质量和加工工艺的要求可以映射出当地市场需求,集群内外向型企业应利用此机会加强对国际市场需求情况的研究和总结工作,据此制定提高自身农产品生产水平的改进策略,完善自身的产品生产线,加速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有时会将其所掌握的世界先进技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转移到被投资的领域,因此外商直接投资是企业获得技术提升的较好机会。但江西省农业利用外资规模普遍偏低,2019年江西省实际利用外资135.79亿美元,其中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6.4亿美元,占比仅为4.71%。因此,应对此加以调整,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促使农业领域吸引外商投资,使集群内企业可以借助外部优势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技术,通过技术溢出效应给企业带来外部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农产品升级、企业技术进步及资源有效配置,加快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3 实现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的保障体系

3.1 产品质量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保障

提高产品质量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但是,江西省许多农产品的品质标准达不到发达国家的市场要求。因此,江西省一方面应努力向国际标准看齐,狠抓产品质量,注重良种引进,引导农户合理种养,科学管理,通过标准化生产从总体上提高土地利用程度、管理精细化程度以及产出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4]。充分利用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网站为农产品建立“身份证”制度,实现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事生产过程、质量检测、加工储运等质量安全关键环节全程可追溯,有效保证农产品质量水平,打造江西农产品质量安全名片,从而提升当地农产品竞争力。

3.2 政策和资金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切实保障

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一方面,政府可通过在信贷、利率、税收、国内外融资等方面制订一系列优惠政策,形成投资农业的引导力和吸引力,保证满足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多途径、多方式筹集资金,加大对集群内农业及相关产业的投资力度[4]。针对江西省地方财力不足、农民自筹资金较少的情况,可充分发挥“财政惠农信贷通”和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对集群内企业给予贷款支持。还可考虑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筹资,把部分城市居民手中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汇小成大,直接转化为发展农业的资本,以缓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资金紧缺问题。

3.3 技术研发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保障

以资源禀赋形成的比较优势并不能持久,江西省农产品的产出效率还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提升竞争力。以色列的国土面积只有1.49万平方千米,而且有一半处在沙漠中,水域率仅有2%,但其农业发展却处于国际前列,这与其一直高度重视农业技术研发是分不开的。因此,江西省必须加大技术研发和推广工作,以提高农业产出水平,为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动力。

3.3.1 应全面提高农业科技研发水平

可充分发挥省内现有各类各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院校的作用,建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各种先进技术,不断改良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单位产出率,改良种子以及播种方式等,改进农产品品质。鼓励产业集群内设立创新中心,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抓好创新型企业试点,自主研发的同时,在与全球农业产业链接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

3.3.2 设立科技中介机构,提供全方位服务

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有意义和价值。可在各地广泛设立技术推广站,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促使科技转化为农业实际成果。随着我国农业农村部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不断深入,目前江西省农村已建成7 177家益农信息社,可通过这一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农业科技推广。科技中介机构还要不断收集汇总农业产业集群内部的技术需求,搜寻各类科技资源专家,帮助解决技术难题,为产学研合作穿针引线。

3.3.3 应全面提高集群内人员素质

可通过提供丰厚待遇、充足发展空间等人才政策留住、吸引为江西省经济发展、产业集聚出谋划策的人才;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专业型、创新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强对集群内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鼓励企业加入全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联盟,派员参加科技创新推广活动,通过针对性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提高企业生产操作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3]。

3.4 风险管理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止损保障

农业发展过程中容易遇到3类风险,即自然灾害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商业风险。农业生产大多“靠天吃饭”,农业产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年自然条件能否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政府应在江西省各地建立农业指挥调度中心,对百县百园、重点物联网企业生产实景、灾情实况以及作物长势等进行实时察看、会商和诊断,为农业部门掌握实况、科学决策、工作调度提供直观依据,支持和鼓励科研对抗灾技术的开发研究,帮助农户提高防灾抗灾能力。推行农业保险,使投保人在遭受灾害后能得到经济补偿,从而提高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信心。对于市场价格波动,可建立市场风险基金,在农产品价格下跌时,对集群内企业采取保护价收购、价外补贴等,以稳定生产,弱化市场风险的影响。对于销售经营中的商业风险,可通过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卖方利益险来保证自身利益,还可采用信用证、银行保函、第三方托管等方式收款,以利用第三方(如银行、律师事务所等)的信用来保障收款安全,建立全面的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永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J].理论导刊,2015(03):74-76,90.

[2] 黄福江,高志刚.美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实践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5(12):63-67.

[3] 彭迅一.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困境与实现路径[J].农业经济,2019(02):15-17.

[4] 劉静.主要发达国家农业产业集群的经验与启示[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5(03):107-109.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蔡环宇

农业产业集群管理论文 篇2:

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路径浅究

文献标志码:B DOI: 10.19415/j.cnkl.1673-890x.2021.05.067

农业产业集群是由农业内各竞争性企业以及与这些企业互动关联的合作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厂商和相关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制定标准的机构以及产业公会等)聚集在某特定地域的现象,是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和经济发展模式。江西省作为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一直以来都在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强省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也很重视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2014年,江西省农业厅和江西省发改委联合印发了《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2014-2020年)》,2015年又提出了《关于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發展农业产业集群是推动江西省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把农业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列为江西省农业现代化建设主要工程。基于此,对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为江西省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1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江西省地处长江中游南岸,面积为16.69万平方千米,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农村地域广、农民人口多。当地气候条件优越,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为当地水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土地资源丰富,全省耕地面积约308.6万公顷,是江南的“鱼米之乡”。近年来,江西省利用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形成工 75个农业产业集群,包括14个粮油种植及加工、水稻制种产业集群,20个经济作物产业集群,9个林业产业集群,21个畜牧业产业集群和1 1个渔业产业集群,其中优势较明显的是以稻谷为主的粮食加工业,以油菜籽、油茶籽为主的食用油加工业,以柑橘为主的水果加工业,以猪肉为主的肉类加一r业以及淡水产品加工业等5个产业。但总体来看,江西省农业发展水乎并不高,2019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 481.3亿元,仅居全国第18位,农业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集群整体规模仍然偏小,无论从速度、规模和效益水平上来讲都比较低,发展后劲不足。
2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

相对于工业产业集群,农业产业集群具有更强的地理资源环境特征,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不同。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应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全面挖掘集群内地缘和业缘等内生因素,整合内部资源,推动集群内农业产业化联合;另一方面建立集群内企业与国际市场链接的产业发展机制,有效利用外部资源,使其为本集群发展服务,通过内外路径相结合,形成推动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机体,见下图1。

2.1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内生路径

2.1.1利用资源禀赋,挖掘特色农产品

农业发展,产m是根本。各地区的农业资源禀赋差异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诱因,而特色农产品的集聚种养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1]。江西省有很多由本地水土资源和气候环境孕育il+l来的农产品,具有独特的口感及良好的品质,如赣南脐橙、泰和乌鸡、广昌白莲等。国家《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年)》也将江西省的头、竹笋、绿茶、苎麻、鳜鱼、长吻施等20种农产品列入其中。针对自身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江西省应继续挖掘集群内的特色品种,在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充分考量其经济价值的前提下,做好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农户种养殖的积极性。

2.1.2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增强产业联动力

相对于我国发达地区来说,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较多、水电资源较丰富,农产品加工企业有着原料、劳动力、水电等生产要素价格较低的优势,但目前在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中,农产品的生产绝大多数还是以简单的初级加工为主,从事产品精深加工的企业相对较少,而且加工出来的农产品普遍附加值较低,缺乏科技含量,竞争力不足。所以,应加强产业链上企业间的协同合作,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2一。作为首个全国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试点省,江西省应以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链为契机,强化产前、产中、产后三者的联系,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将种植采捕、收购、粗加一r、深加工及周边服务产业相结合,实现链条式发展。1)应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联合体,发挥龙头企业集聚带动效应,促进更多关联企业、配套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走多层次加工转化增值路子,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LIJ。2)要学习荷兰花卉产业的精细专业化分工发展模式,培养一批“专特精新”中小企业,以完善加工增值链。3)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强园区内农业集群各主体之间、集群与区域外经济主体之间生产、贸易、技术等信息的搜集、交流和合作,实现全产业链运营,并联动第二产业,辐射第三产业。

2.1.3扩大宣传,搞好产销对接

目前,江西省已认证的“三品一标”共有6 554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其中3 4.21%为有机农产品,12.130/e力绿色农产品,5 2.11%为无公害农产品,已取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占1.55%。许多农产品口感好、品相佳,但由于宣传推广力度不足,知名度不高,甚至难以走_LH江西省。因此,可以根据全省农产品种类、生长区域及特点等,整理编辑《江西特色农产品导览》,加强对外宣传效果。另外,还要做好国内外市场调研工‘作,通过开展或参加各种类型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交易会等,把江西省的特色农产品推介出去。此外,对外积极签署产销合作、基地共建、生产订单等协议,使集群内外向型企业将拿到的全球订单分包给集群中其他企业,通过产业链上的分工协作,从整体上实现产销对接,提高销售规模。

2.2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外延路径

2.2.1扩大出口,促使农产品“走出去”

我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而农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5%左有的江西省历年来农产品f“口占比不到1%。2019年,江西省农产品I斗I口仅占全国的0.68%,当地农产品走I斗I国门的步伐急需加快。农业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是江西农产品出口的主力军,必须努力提高集群内农产品的I斗}口水平,充分发挥国际市场对江西省农业产业化的拉动作用。1)应为省内优质特色农产品出口提供更为忧越的条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冷链运输能力,完善仓储设施,努力打造立体式口岸物流体系,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2)加强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扩大销售渠道[3]。赣农宝是江西省权威的农产品电商平台,汇集了全省各类名特优新农产品,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更多店铺和产品加入到赣农宝中去,并通过加强与我国国际经贸合作网站的链接工作发展跨境电商,使省内农产品处于更加开放的市场空间,让国外企业及消费者能通过信息应用平台获取到产品供应信息,并通过B2B、B2C、C2C等方式实现江西省农产品扩大出口。3)要多元化开辟农产品出口市场。长期以来,江西省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亚洲地区,市场过度集中,极易受进口国需求波动和贸易政策的影响。所以,江西省应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契机,鼓励集群内企业广泛开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市场,充分利用这些国家的农业资源和市场,培育江西省参与农业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4)江西农产品行业协会还应充分发挥其市场预警功能,密切注意目标市场的农产品标准和政策变化情况及对企业的影响,适时提醒企业调整出口策略,以保证产品I斗I口的连续性。

2.2.2借助外商与外资力量,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

戍熟的地方产业集群都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系统,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内企业可在开放的环境下,借助外商与外资的力量,获得技术进步的机会,从而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国外进口商在订单中对农产品质量和加工工艺的要求可以映射出当地市场需求,集群内外向型企业应利用此机会加强对国际市场需求情况的研究和总结工作,据此制定提高自身农产品生产水平的改进策略,完善自身的产品生产线,加速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有时会将其所掌握的世界先进技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转移到被投资的领域,因此外商直接投资是企业获得技术提升的较好机会。但江西省农业利用外资规模普遍偏低,2019年江西省实际利用外资13 5.79亿美元,其中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6.4亿美元,占比仅为4.71%。因此,应对此加以调整,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促使农业领域吸引外商投资,使集群内企业可以借助外部优势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技术,通过技木溢出效应给企业带来外部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农产品升级、企业技术进步及资源有效配置,加快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3实现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的保障体系

3.1产品质量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保障

提高产品质量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但是,江西省许多农产品的品质标准达不到发达国家的市场要求。因此,江西省一方面应努力向国际标准看齐,狠抓产品质量,注重良种引进,引导农户合理种养,科学管理,通过标准化生产从总体上提高土地利用程度、管理精细化程度以及产出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4]。充分利用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网站为农产品建立“身份证”制度,实现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事生产过程、质量检测、加工储运等质量安全关键环节全程可追溯,有效保证农产品质量水平,打造江西农产品质量安全名片,从而提升当地农产品竞争力。

3.2政策和资金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切实保障

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一方面,政府可通过在信贷、利率、税收、国内外融资等方面制诃一系列优惠政策,形成投资农业的引导力和吸引力,保证满足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多途径、多方式筹集资金,加大对集群内农业及相关产业的投资力度¨1。针对江西省地方财力不足、农民白筹资金较少的情况,可充分发挥“财政惠农信贷通”和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对集群内企业给予贷款支持。还可考虑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筹资,把部分城市居民手中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汇小成大,直接转化为发展农业的资本,以缓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资金紧缺问题。

3.3技术研发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保障

以资源禀赋形成的比较优势并不能持久,江西省农产品的产f}{效率还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提升竞争力。以色列的国土面积只有1.49万平方千米,而且有一半处在沙漠中,水域率仅有2%,但其农业发展却处于国际前列,这与其一直高度重视农业技术研发是分不开的。因此,江西省必须加大技术研发和推广工作,以提高农业产出水平,为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动力。

3.3.1应全面提高农业科技研发水平

可充分发挥省内现有各类各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院校的作用,建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窒等,研发各种先进技术,不断改良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单位产出率,改良种子以及播种方式等,改进农产品品质。鼓励产业集群内设寺创新中心,绢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抓好创新型企业试点,自主研发的同时,在与全球农业产业链接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

3.3.2设立科技中介机构,提供全方位服务

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有意义和价值。可在各地广泛设立技术推广站,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促使科技转化为农业实际成果。随着我国农业农村部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不断深入,目前江西省农村已建成7 177家益农信息社,可通过这一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农业科技推广。科技中介机构还要不断收集汇总农业产业集群内部的技术需求,搜寻各类科技资源专家,帮助解决技术难题,为产学研合作穿针引线。

3.3.3应全面提高集群内人员素质

可通过提供丰厚待遇、充足发展空间等人才政策留住、吸引为江西省经济发展、产业集聚出谋划策的人才;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专业型、创新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强对集群内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鼓励企业加入全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联盟,派员参加科技创新推广活动,通过针对性学习新的知讽和技术,提高企业生产操作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3].

3.4风险管理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止损保障

农业发展过程中容易遇到3类风险,即自然災害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商业风险。农业生产大多“靠天吃饭”,农业产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年自然条件能否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政府应在江西省各地建立农业指挥调度中心,对百县百园、重点物联网企业生产实景、灾情实况以及作物长势等进行实时察看、会商和诊断,为农业部门掌握实况、科学决策、工作调度提供直观依据,支持和鼓励科研对抗灾技术的开发研究,帮助农户提高防灾抗灾能力。推行农业保险,使投保人在遭受灾害后能得到经济补偿,从而提高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信心。对于市场价格波动,可建立市场风险基金,在农产品价格下跌时,对集群内企业采取保护价收购、价外补贴等,以稳定生产,弱化市场风险的影响。对于销售经营中的商业风险,可通过投保i斗}口信用保险、卖方利益险来保证自身利益,还可采用信用证、银行保函、第三方托管等方式收款,以利用第三方(如银行、律师事务所等)的信用来保障收款安全,建立全面的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永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J]。理论导刊,2015( 03):74-76,90.

[2]黄福江,高志刚.美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实践与启示].世界农业,2015( 12):63-67.

[3]彭迅一.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困境与实现路径lJ].农业经济,2019( 02):15-17.

[4]刘静.主要发达国家农业产业集群的经验与启示[Jl.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5( 03):107-109.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蔡环宇

农业产业集群管理论文 篇3: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武陵山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发展策略

农业产业集群主要是将围绕着农业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企业联系起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产业聚集项目,这也是武陵山地区在精准扶贫视角下积极开发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项目的原因所在,可以全面提高武陵山区的综合农业实力,带动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是提高武陵山区农业产业项目竞争能力水平的关键,使当地的农业资源可以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受到自然因素和历史条件的制约,武陵山区的工农业发展水平并不是很高,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是我们国家重点扶贫地区之一,为了更好地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正确指引下,武陵山区地方政府正在积极努力地开发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项目,希望可以找到合适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调整地方经济的产业结构,进而更好地发挥出武陵山区的农业产业资源优势。

一、精准扶贫概念的理解

精准扶贫的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到湖南省湘西地区考察时第一次提出来的,所谓精准扶贫,顾名思义就是要让湖南省的扶贫工作可以高效地、精准地实施开来,“准”就是要转变过去粗放型的扶贫制度,使得扶贫对象的选择要更加具有精准的针对性,“精”要求采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扶贫原则,不要制定过高的要求,对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计划要周全,真正意义上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让贫困地区的人民能够早日过上脱贫致富的幸福生活。

二、确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武陵山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从湖南省武陵山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角度来看,需要确定一种符合地方市场产业经济发展需求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模式,通过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实施,来提高武陵山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实力,充分发挥武陵山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文化资源优势以及创新人才资源优势,对各方面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得农业生产产业的优势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集合了整个武陵山地区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投入到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生产建设当中,在现代化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提高资源的有效性配置,打造武陵山地区的区域品牌优势,使得武陵山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项目得以顺利地实施下去,地方政府做好相应的宏观调控工作,转变地方经济的产业机构,引导并鼓励各种优秀的农业生产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源到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项目当中去,加强地区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合作用,引发更多企业对武陵山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投资,加强社会各界之间的广泛性参与建设,继续深化我国国有体制改革项目,在发展武陵山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项目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对农业生产内容、生产手段和生产管理理念进行开拓和创新。

(一)发展思路

武陵山区,地处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以及贵州省四个省份的交界之处,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植物种类繁多,水能资源的蕴藏量比较大,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自然景观比较独特,在武陵山间还生存着一些濒临灭绝的稀有动物,因而在树立武陵山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思路的时候,一定要从武陵山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优势上入手,并且坚持社会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同时还要进一步开发创新发展战略,提高武陵山地区的科学农业技术水平,开展农业管理机制创新,农业生产理念创新以及农业生产服务布局创新,继而形成品牌化、集群化的经营發展理念,提高龙头农业企业的带头作用,促进农业基础生产项目的全面化发展,通过农业技术产业的开发来实现现代化农业建设和农村经济形式的快速转变,对武陵山区新型农业项目进行大力的扶持和培育,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优势来烘托出农业生产优势来,开创科技农业创新,利用市场经济的发展优势来搞活特色农业,使得武陵山区的特色农业经济可以做大做强,提高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

(二)发展方向

在湖南武陵山区精准扶贫视角下,对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项目的发展方向也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要求,在对特色农业产业项目进行集群式发展时,可以让未来的武陵山区特色农业产业规模进行扩大调整,使之变得更为标准和规范,加大对中小型农业生产规模企业的扶持力度,将农业生产同其他领域的生产相结合,努力打造具有武陵山地区文化产品特色的农业产业品牌,并且将武陵山地区的农业的品牌效应发扬出去。

(三)重点特色农业产业

从武陵山地区的特色农业产品构成来看,主要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项目有青花椒、金银花、黄连以及猕猴桃的种植,并且呈扩大化的发展趋势,近几年来,武陵山地区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导下,特色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提升,粮食的总产量,蔬菜的总产量,肉类的总产量都有所提升,而养殖产业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像是蚕业养殖,蜂蜜的养殖,乌羊、土鸡和长毛兔的养殖产业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重点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上,开展了横向化的自然生产农业参观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农家乐”项目,并且从纵向化的角度对农业产品和服务进行了深度加工,打开了集聚网络化的发展格局,为武陵山地区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不过受到各种自然、历史因素的制约,在重点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开展中,存在着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市场化水平低,产业项目抵抗市场风险因素的能力较差等不足,需要提出更为优化的特色农业发展战略。

(四)区域发展布局

在武陵山区特色农业产业区域发展布局研究中发现,武陵山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发现,武陵山地区很多的贫困村子都在深山里面,那里的交通并不便利,当地的自然农业资源限制性很大,农业生产的方式非常单一,很难引进一些大型的机械化生产工具,创新型产业项目很难开发,假如某一地区的农产品开发的比较好,那么其他地区就会对其进行盲目的模仿,在区域产业发展布局上缺乏创新性,有时候会出现恶性竞争的情况,甚至会造成巨大的农业资源浪费。

三、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武陵山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本次研究以武陵山区16个县为研究对象,其中国家重点精准扶贫开发县有10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有6个,据不完全统计,在2015年武陵山区农村贫困人口调查中,贫困人数已经达到了209.63万人,贫困人口率为33.86%,由此可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项目对于武陵山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精准扶贫视角下,武陵山地区的农业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在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发挥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优势,进而促进武陵山新型农业的现代化快速发展,满足武陵山区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

(一)强化科技创新

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战略指挥下,武陵山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项目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从科学技术上加以创新,才能够从整体提高农业产业集群项目的竞争实力,要明确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武陵上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其他农业发展地区相比存在着非常大的科技差距,这种差距无形之中制约了农业产业集群项目的整体发展水平,因而在实施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发展战略时,一定要加快武陵山区的自主农业创新技术,尽可能地与全国农业先进技术相接轨,进而拓宽武陵山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项目的科技含金量,构建完善的高科技现代农业化生产体系,从而带动武陵山地区的生物农业、生物能源项目、生物药物等领域的协同发展,为当地农业产业集群项目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

(二)明確市场导向

随着武陵山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也正不断地发展变化,因而在农产品作物开发时,应当考虑到市场经济的变化特点,进而确定武陵山特色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方向,比如说提高农产品作物的质量和绿色营养价值,相应地调整农产品种植的产业结构,要了解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发展需求,顺应市场需求进行农业产品集群作业项目的调整,同时也要尊重市场的发展规律,发挥市场经济生产要素的分配作用,让农业产业的资本得到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提高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在明确农产品市场发展导向以后,要把武陵山区农业产业集群项目的发展眼光放长远一些,不光要面向国内市场发展,最好是能够打开国际化的农业产品市场。

(三)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

传统的武陵山农业产业集群项目所生产的产品大多数都是简单包装加工的状态,并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农业产品加工产业链条,严重影响着集群内部农业产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所以武陵山区农业产业集群项目在开发时,必须要紧紧地围绕在地区特色农产品的发展优势上面,同时延长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链,构造完善的农业产品加工体系,建立“以农促工”、“以工抚农”的农业产品集群发展态势,完善武陵山地区的精准扶贫发展战略,以农业的发展带动相关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使得武陵山地区的农业产业集群产品从生产种植到产品的精细加工可以形成一条完整的深加工产业链,让农科院中的优秀院士和专家来指导村民对农产品进行更好的加工。

(四)推进龙头企业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所谓龙头企业及相关的辅助性产业,指的是农业产品集群发展项目当中的连接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者之间的纽带,在精准扶贫的视角下,为了更好地提高武陵山区村民的生活水平,需要科学开发并精心培育好龙头企业,同时这也是武陵山农业产业集群项目发展的关键,要重点培养出具有创新技术能力,市场发展前景较好,领导性比较强的龙头企业,让龙头企业可以通过收购、资产重组等方式来实施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形成农业产品生产、加工、经营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促进武陵山地区农业产业集群项目内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建设,构建网络化的农产品信息交流平台。(第一作者单位为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第二作者单位为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基金: 2017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课题《精准扶贫视阈下的武陵山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编号:GLX225)和2016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湖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评价体系构建及对策研究》(批文号:湘教通[2016]395,编号:16C0453);

作者:彭文武?陈政

上一篇:施工企业档案管理论文下一篇:城市建筑设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