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产业研究院:云南马龙科技农业产业园规划案例

2024-04-23

前瞻产业研究院:云南马龙科技农业产业园规划案例(精选5篇)

篇1:前瞻产业研究院:云南马龙科技农业产业园规划案例

前瞻产业研究院:云南马龙科技农业产业园规划案例

一、项目背景

1、区域概况

早在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政府就提出了“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概念,将昆明和曲靖的16个县市区连片建成绿色经济示范带,引领全省绿色经济和高原特色农业大发展。2013年,滇中产业新区正式成立,马龙县抓住列入滇中产业新区(东区)规划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科学规划,主动融入,努力建设成为昆曲绿色经济带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滇中康体休闲度假区、重要的现代物流产业园、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和现代临空物流园区。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项目区域图

2、产业概况

近年来,马龙县步入工业化初期向中期加速过渡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三化”进程,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按照“启动建设旧县和马过河片区、巩固提升小寨和东光片区、强势推进轻工产业园区和仓储物流园区”的思路,合理布局产业,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聚集区。项目所在地位于马过河生物资源片区,交通便利,与凤龙湾及野花沟两大旅游风景区相邻,随着片区旅游度假产业及绿色农业的兴起,重型工业逐渐被取代,轻型工业、绿色农业成为片区发展的趋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马龙县产业布局

二、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云南马龙县马过河镇,面积1336.52亩,其中生产区建设用地241.72余亩,项目地块原为国营机械厂用地,1997年搬迁后土地一直闲置,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由于以前为国有军工企业用地,已经过成熟开发,地块处于熟地状态,并且在废弃之后遗存大量生产用房,具备良好的工业开发条件。项目投资公司收购该地块1198亩后,依据曲靖市及马龙县的发展规划,并整合周边相关旅游度假资源,计划建设本项目,通过集聚化、规范化、特色化发展,充分推进片区绿色产业经济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项目区域规划

三、项目亮点

1、生态资源丰富

项目所在地马龙县生态环境良好,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0.04%,全县共有大小河流7条,水资源总量达7.67亿立方米。特别是项目所在地马过河生物资源片区土地肥沃、面积广阔、地表水丰富、地下水纯净、地势结构合理,并且与与凤龙湾旅游度假区相邻,整个区域空气清新,植被茂盛,有利于发展各类农业产业项目。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项目区域植被

2、产业基础良好

马龙县是昆曲地区传统工业强县,工业园区始建于2000年,规划修编面积78平方公里,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为“一园四片”,即:小寨循环经济片区、东光冶金机械片区、旧县建材物流片区、马过河生物资源片区。周边工业配套已趋齐全,适合规模化的农业发展。马龙县被纳入滇中产业新区后,着力引进国际国内农产品加工的大集团、大企业,推进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重大项目实施,全力打造“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四张名片,大力提升农业开发综合效益,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马龙小寨工业园区

3、科研合作广泛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项目投资公司历年来主营绿色食品生产与生态旅游项目,在旗下项目中与云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农业产业方面合作了众多项目,推动了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提升了全区农业产业的档次和水平。园区的建立,也必将为彼此多领域合作提供广阔空间和平台。

云南农业大学

四、项目定位

项目以“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为驱动引擎,带动“农业种植推广、农副产品加工、农业观光体验”三驾马车的共同发展,同时以“现代农业”为主题,打造集“现代农业展示”、“农业科技研发”、“怀旧旅游体验”、“农产品深加工”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五、产业链规划

1、上游产业链

项目以“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为驱动引擎,带动“农业种植推广、农副产品加工、农业观光体验”三驾马车的共同发展,同时以“现代农业”为主题,打造集“现代农业展示”、“农业科技研发”、“怀旧旅游体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于一体的综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特色农业之茶园

特色农业之黄西红柿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2、下游产业链

在以农业技术为基础的农业示范区的带动下,在园区农产品加工的产业升级中,大量的产能需求将被释放,除园区实现自己的三产业联动外,园区年加工30万吨的产能,更有利于刺激周边旧县物流仓储片区,小寨循环经济片区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让片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物流仓储区

3、产业链补充:第三产业

依托于马过河旅游片区的大量客流,园区以特色的农业观光体验和怀旧旅游体验形成景区的有效补充,为游客创造一个全新的、主题化的游憩场所,不仅为园期带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是马过河旅游业的重要补充。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特色农业观光体验区

六、项目功能布局

结合食品产业园的发展诉求和当地的地方特色、基础产业等,规划形成“一体六翼”的总体发展格局。

一体:农业科技旅游综合体 六翼:

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农业科技为基础打造大型绿色农业示范园;产品深加工示范区--以绿色食品产业为基础着力发展各类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农业科技孵化园--增强园区高科技含量,为园区农业技术科研基地;创意示范区--利用老旧厂房改造为LOFT创意空间,为园区拓展产业;生态旅游区--以农业生态为主体,集成公园和酒店的休憩片区;配套服务区--以满足园区生活配套功能为主,形成服务生活社区。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项目功能布局图

七、项目规划(一)现代农业示范区

现代农业示范区位于园区门户位置,是由农业示范园和农庄度假园组成的综合型生产区,同时对游客形成农业观光度假体验服务,是一个多功能的现代农业科技主题示范区。建设项目包括:农业科技主题馆、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生态农庄、种植园和养殖园。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现代农业示范区

农业科技主题馆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农民专业合作社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生态农庄

种植示范区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养殖示范区

(二)农产品深加工示范区

农产品深加工示范区是整个园区唯一的轻型工业区,从事绿色食品、纯天然生物制品的加工、包装,包括加工区和展销区。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农产品深加工示范区规划图

农副产品加工产业

花果香精产业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医疗保健产业

(三)创意示范区

创意示范区,让老旧厂房焕发创意新活力。建设项目包括创意工厂,餐饮、商业,画廊和剧院等。

创意示范区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创意工厂

餐饮区

(四)科技孵化区

科技孵化区既与生产区稍有隔离,是园区软实力核心所在。建设项目包括专家楼,教育培训中心,产品认证中心和研发中心等。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科技孵化区规划图

专家楼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研发中心

(五)生态旅游区

生态旅游区以生态公园为主体,以旅游接待功能为主,形成独具一格的特色农业生态休闲度假胜地。建设项目包括生态采摘园,休闲花海和接待中心。

生态旅游区规划图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草莓采摘园

休闲花海

(六)配套服务区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配套服务区为人口凝聚区,提供园区所需的生活、居住配套。建设项目包括多层住宅、餐厅和活动中心。

配套服务区规划图

多层住宅居住区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活动中心

八、投资计划

项目总投资15亿元,分两期建设。

首期计划投资5亿元:主要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老旧厂房改造,及公园内道路修葺、草坪铺设、以及各类雕塑和灯光景观的建设,预计2017年前完成。

二期投入10亿元:主要用于园区企业及科研院所引进、人才引进、新建设施和设备建造等,预计2020年前完成。

九、前瞻服务

前瞻产业研究院通过深度访问、实地调研及与项目运营主体公司的深度配合,在对项目区域概况及产业概况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挖掘项目亮点,进行项目的总体定位、产业链设计、园区发展规划实施、重点功能区及重点项目的策划、投资建设规划等。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篇2:前瞻产业研究院:云南马龙科技农业产业园规划案例

一、项目概况

园区位于衡水市安平县城东经济开发区,坐落在历史名镇——安平镇,北接北京通州,南邻天津武清,是唯一一家同北京、天津同时相连的开发区,是“一脚跨三省市”。同时园区地处京津冀、雄安新区经济圈,覆盖3大国际机场,紧邻大广高速和京九铁路,联通10余条国家级高速公路,区位优势明显。项目占地面积500亩,总投资额30亿元。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项目区位图

二、项目背景

1、政策背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战略。工信部于2015年3月18日,发布了《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安平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充分利用京津冀一体化的政策优势,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瞄准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和领域,着力对接大城市中的外迁企业,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税收贡献大的企业。结合安平县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产城融合,科技先行;提质赶超、转型升级”的战略方针。安德森公司以多年从事物联网行业所积累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产品优势;以共鸣、共享、共赢的理念和产业报国的理想;携手安平,抓住机遇,共建“智能园区“全面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这是物联网智能家居行业,智能制造业的一件大事,也是安平县向工业4.0时代迈出的一大步,为安平县产业结构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2、行业背景

智能家居的概念传入中国已有近三十年的时间了,国内的一些厂商也于2003年左右进入智能家居行业,并且陆续有一些智能家居系统推向市场。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家居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家居舒适化、安全化,而家居生活的舒适化、智能化对智能家居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2016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605.7亿元,同比增长50.15%。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更加完善和普及,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市场上不断增多的智能家居硬件产品,以及在消费市场中的日渐普及,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在2017年将出现明显增长。至2017年,随着主要的智能家居系统平台及大数据服务平台搭建完毕,加上下游众多的设备厂商的存在,智能家居产品被消费级市场接受,未来市场规模将超过900亿元。到2020年,预计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接近2500亿元,项目市场前景广阔。

三、项目优势

1、交通优势

园区地处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圈内,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核心是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京津冀地区将形成以“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大通道为主轴,与既有路网共同连接区域内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实现京津石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0.5到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0.5到1小时交通圈。远期到2030年,还将基本形成以“四纵四横一环”为骨架的城际铁路网络。未来将会覆盖京津冀鲁各大国际机场,紧邻大广高速和京九铁路,联通10余条国家级高速公路。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图

2、物流优势

安平县升级传统物流产业,打造先进物流业基地,聚成物流中心。为打造与丝网、汽配等制造业无缝衔接的“升级版”物流产业,促进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嬗变,安平县按照“培育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商贸”的思路,创造性开展物流园与工业园“两园同建”工程,建设了总投资52亿元的聚成国际物流产业园区,物流园已完成投资8.1亿元,建成配送区和仓储区,入驻物流企业200多家,通过800多条线路,编织出覆盖全国所有县级城市的运输网,一个运全国、发全国的现代物流基地脱颖而出。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安平县国际物流产业园启动仪式

3、资源优势

(1)安平县国际丝网产业资源

安平丝网起源于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目前,丝网已成为安平的特色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丝网产业基地”、“中国丝网产销基地”、“中国丝网织造名城”、“中国丝网之都”、“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全省“特色经济示范县”、“轻工特色产业名县”、“丝网出口基地县”等荣誉称号。2016年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丝网企业达到132家,实现总产值37.4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4亿元,同比增长6.9%,居全市第二位。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丝网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2)京津高科技产业资源

立足互联互通,着眼共建共享,河北省实施科技园区、创新基地、转化基金、技术市场、创新联盟“五个共建”行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三年来,共吸引1350多家京津高科技企业落户河北。共支持引进转化京津科技成果550个,仅2016年就有6项京津冀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占全省获奖总量的60%。2016年河北吸纳京津技术成交额达93.2亿元,是2013年的2.4倍,年均增长33.9%。

三、发展定位

园区以物联网智能家居产品为核心,以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的全流程智能化为特点,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与资源,打造全国首个集生产、研发、展示、销售、运营于一体的专业物联网智能家居生产基地。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园区奠基仪式图

四、功能布局

园区以智能家居产品为核心,划分为八大功能区:展示区、研发区、生产区、储运区、实验区、数据区、教育区,生活区,建设项目包括智能双创中心、智能生活中心、智能智造中心、智能数据中心、智能能源管理中心、智能培育中心、智能实验中心、智能仓储中心、智能体验中心、智能研发中心、智能智造中心。

园区项目分布图

七、发展目标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项目建成后,实现智能家居产品年产150万套,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实现纳税6亿元;引进高端科技人才200名,增加就业岗位1500个;持续引进上下游企业入住安平“智能园区”;为安平县扩收益、促升级、调结构、保就业、提形象、改环境、纳人才、拓商路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八、招商合作

园区以企业为主,由地方政府协助,面向全国范围内的智能家具、智能硬件、智能家居、智能电器、智能制造等行业的企业和创业者招商合作,共享智能家居万亿市场,形成智能家居生产与研发产业集聚区。

合作对象

九、前瞻服务

前瞻通过深度访问、实地调研及与项目运营主体公司的深度配合,在对当地交通优势、物流优势、资源优势、产业背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项目的总体定位、园区发展规划实施方案、重点功能区及重点项目的策划。

篇3:物流园区产业规划案例研究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网络的城市物流结点,是区域物流与城市物流衔接的主要场所。物流园区作为城市物流资源的空间聚集,同时也是相关产业资源的产业聚集,通过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既能实现优化城市用地结构、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等社会效益,又能通过引导相关产业形成优势产业体系以实现经济效益。因此,物流园区对于促进物流技术和服务的升级、改善物流投资环境、形成主导产业体系、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整合利用优势资源、缓解交通压力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物流园区规划流程

在进行物流园区战略规划时,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日本非常注重信息化在战略制定中的地位,以及政府在物流园区规划方面的宏观调控政策。美国则依托完善的物流市场管理及法制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实施战略规划。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总结提出了基于竞争驱动、需求驱动、最佳实践驱动这三个驱动的MSFLB“五部曲”规划方法论,即市场分析(Market Study)、战略定位(Strategic Positioning)、功能设计(Function Design)、布局设计(Layout Design)和商业计划 (Business Plan)。其中,功能设计是指将整个物流园区划分为几个大功能区域,根据各个功能区的关联关系,确定功能区布局以及为每个功能区域分配相应的面积,匹配相应的设施、设备和IT系统。而物流园区的产业规划决定了物流园区的功能设计,因此本文着重以某物流园区为例介绍物流园区主导产业体系规划流程。

市场分析内容包括战略环境分析和物流需求分析,核心是物流需求预测,需要明确经济发展对物流业的基本要求,以便使物流业的发展建立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并通过物流规划充分体现发展要求。

战略定位的目标是研究如何发挥产业集聚效用,全面整合第三方物流资源,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 为专业化物流企业提供服务,降低社会物流费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按照统筹规划、分期发展原则,确定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建设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具体建设目标。

功能设计依托于园区产业体系规划,而产业体系规划包括产业关联分析和主导产业体系构建。产业竞争理论认为,某些产业依赖某种生产要素先取得国际竞争的地位, 再成为产业集群的中心点,并将竞争优势扩散到其他相关产业或国内市场需要的产业上,最终形成产业集聚区。这种产业集聚区通常由产业集群的上层(上游产业)或底层 (最终消费品)开始发展,而支持性、加工性或中间层次的产业发展前提是本地厂商必须要有强劲的人力和高水平的技术能力。现代产业的发展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园区化;第二个阶段是在园区化的基础上形成产业链条;第三个阶段是在产业链的基础上形成产业集群。因此,物流园区产业规划必须注重产业关联,构建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

布局设计阶段应充分利用土地面积并遵循柔性化原则为以后的扩建留有余地,同时应保证业务衔接紧密或功能相近的作业区在位置上尽量靠近。通过对功能分区之间的关联程度分析,遵循关联程度越高分区就越靠近的原则,按照关联程度高低对各个功能分区进行布置。

商业计划包括园区组织结构规划和园区盈利模式分析。日本的物流园区通常由政府重将规划的园区内土地分地块以生地价格出售给不同类型的物流行业协会,这些协会再以股份制的形式在其内部会员中招募资金,用来购买土地和建造物流设施,通过促使物流园区的地价和房产升值,使投资者得到回报。 德国一般采取联邦政府统筹规划, 州政府、市政府扶持建设,公司化经营管理,入驻企业自主经营的发展模式。我国物流园区通常采取BOT模式,即:政府通过给予园区开发者适宜的优惠政策(主要是低廉的地价与税收政策),吸引投资者主持进行物流园区的道路、仓库和其他物流基础设施及基础性装备的建设和投资。然后,由投资者(即为园区所有者)寻找并授权物流专业运营商(为园区经营者),给予运营商一定的运营年限,由运营商负责整个园区的招商、融资、运营服务及日常管理工作,在运营期满后,由投资者将其收回。

物流园区产业规划案例

本文选取H省4 2个产品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并将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合并计为物流产业数据,进行物流产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分析。

前向关联度分析。感应度系数反映了一个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前向关联 程度 。 用公式表 示为 :,rij为第i产业对第j产业的感应度系数,xij为第i产业分配给第j产业作为中间产品使用的价值量,xi为第i产业的总产值。感应度系数表示当整个经济系统中其他产业的最终需求增加1个单位时, 某一产业因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前向关联程度是指其他产业对一个产业产品或服务需求的程度。 感应度系数越大,说明该产业受最终需求变动的影响越大,表明某一产业的基础性越强,对其他产业的制约也越强。感应系数大于1的前6位H省基础性产业是:化学工业, 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农林牧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物流业,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后向关联度分析。影响力系数反应了某一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后向关联 程度 。 公式表示 为 :,aij表示第j产业对第i产业的影响力系数,xij为第j产业对第i产业的直接消耗量,xj为第j产业的总产值。影响力系数越大,说明对该产业最终产品需求的扩大会对社会生产的拉动作用也就越大。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前6位H省先导性产业是:金属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消耗系数分析。完全消耗系数是指某产业部门单位产品的产出对其他产业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量和间接消耗量的总和。公式表达如下:B=A(I-A)-1

B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A)-1为完全需求系数矩阵。完全消耗系数按行排列表明这些行业对物流业的需求较大,物流业是这些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H省其他产业对物流业最终需求最大的前5位产业依次为:综合技术服务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可知,H省物流业拉动作用最大的前5位产业分别是:金融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住宿和餐饮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批发和零售业。

为构建物流园区主导产业体系,合理规划产业发展时序,最终形成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将H省物流高关联产业、基础性产业、 先导性产业及战略支撑产业列入物流园区主导产业池,通过GE矩阵分析对上述产业做进一步的分析,确定核心主导产业体系和潜力产业体系,构建以现代物流业为核心,以食品制造、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商贸为支撑的主导产业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期货交易、物流咨询与培训、会展、服务外包、B 2C电子商务等潜力产业体系。

篇4:前瞻产业研究院:云南马龙科技农业产业园规划案例

摘 要:对太行山区的资源、区位、经济发展水平、政策等条件进行了简述,运用SWOT分析法(态势分析法),对太行山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进行了分析,并以河北省行唐县太行山区为研究对象,考虑项目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园区发展高质量和高效益的农产品,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开发多元化的旅游项目的建议。通过规划设计研究,园区功能区划分为“一核、六区、一长廊”,并制定了“142”(一体四翼双功能)产业总体发展战略,从而使太行山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期为我国太行山荒山丘陵区农业园区发展建设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SWOT分析;太行山区;生态农业产业园;农业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 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9.00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resources, location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level and policy of Taihang mountain areas(THMA)was briefly introduced ,and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by SWOT model t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MA were analyzed. Taking the THMA of Xingtang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nsidering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the project area,to put forward a suggest that develop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efficiently, create a complete industry chain, develop diversified tour item .Through the planning design research, divide garden into three functional area, such as "core", "six areas"and "a long corridor", and drew up "142" industries development strategy, making to THMA agriculture go on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garden in THMA.

Key words: SWOT analysis; Taihang Mountain area;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dustrial park; agriculture panning designs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农业大国,山区占陆地总面积近70%。几千年来,我国广大山区农业发展一直以求“温饱”作为中心内容。长期以来为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而进行的扩大耕地、陡坡垦殖、超载放牧、砍伐森林,结果导致广大山区普遍存在植被减少、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山场退化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1]。

山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农民意识落后、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实现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山区农业是中国区域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持续发展是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河北省山区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2%,达到11.7万km2。其中,太行山区位于河北省西部,山区面积占全国太行山区面积的1/3,占河北省的22%,是京津和华北平原的水源涵养地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地”,也是首都和环渤海经济区生态安全的保障屏[2]。近年来,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山区的开发正面临着经济、社会、生态等一系列问题,河北省太行山区的农业发展依然处于生态环境日益脆弱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严峻局面,其独特的经济、地理区位造就了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需求[3]。本研究针对山区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依据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学的原理,通过对项目区SWOT现状的详细评价和分析,提出了推进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四翼、双功能的总体发展战略,并重点以指导思想、科学规划、市场培育、机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战略举措来推动其实施。同时提出最能体现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五大典型产业模式:绿色(有机)粮食产业、绿色(有机)林果产业、生态畜牧产业、生态旅游产业以及特种资源开发产业,并且还从资源与特点、潜力与优势、战略与对策等方面分别对其进行论证。

1 研究区域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石家庄市行唐县口头镇团山村,主要包括2 043.3 hm2的荒山丘陵地带和废矿区。园区地形起伏,土壤以褐土为主,园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7 ℃,降水量在534 mm左右,7月份降水最多,为132.3 mm,12月份最少,为4.4 mm,平均日照时数为2 293.6 h。自然气候适宜瓜果蔬菜的生长,园区靠近口头水库,并新建有小型水库,地下水均为淡水,水质良好。项目区周围无大型工矿企业,没有对农业生产可能构成危害的工业污染,整体环境状况良好,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要求。另外,项目区基址地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城区南距石家庄国际机场25 km,东距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15 km。

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特色经济从“红绿黄”、“两红一黄一白”到“两红一白”(两红指红枣、红薯,一白指牛奶)日益壮大,农业生产由原来的数量型生产向高产、优质并重型转变,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为县域农产品商品化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竞争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最早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具体是指通过调查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内部竞争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外部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列举出来,并按照轻重缓急或影响程度等排序方式,构建SWOT矩阵,再加以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将各种因素相互匹配叠加进行分析评估,以寻找制定适合本组织实际情况的经营战略和策略的方法。随着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蓬勃兴建,如何加强宏观调控、制定战略规划和科学合理的市场论证,避免无序投资和盲目开发,成为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将SWOT分析法准确地应用到农业产业园区规划中,能够明确了解园区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同时可以找出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并及早制定出应对策略,达到扬长避短,为园区的开发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是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环节[4-6]。以下为研究区域的SWOT分析情况。

1.2.1 优势(Strength) (1)区位交通优势。研究区域位于石家庄近郊,依托京津唐经济圈,方圆200 km2范围内有北京、天津、石家庄、廊坊等10多个大中城市,处于京津唐地区发达的经济带,同时具备国内、国际市场高汇点的区位优势。在交通条件上,陆路规划有多条联通石家庄市区以及华北各城市群的道路。

(2)自然环境优势。广袤的荒山土地、适宜的气候、清新的空气,造就了团山上佳的生态环境,适宜蔬菜、红枣、苹果、梨、葡萄、核桃、花草、林木等各种植物生长。此外,山体、田基、植物还构成了团山的标志性景观,可塑性强,非常适宜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3)土地资源优势。项目区规划面积2 000 hm2,与其他园区相比,具有较大的规模优势。而且项目区土地的使用权全部属于行唐县政府,在土地租赁等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此外,周边完善的配套设施,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项目区的招商引资。

1.2.2 劣势(Weakness) (1)起步建设、经验不足。园区尚未有生态农业项目的建设经验,缺乏相应的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设施,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行业从业人员。整体上来看,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的基础薄弱。

(2)土地贫瘠,整理成本增加。园区是以荒山为主的土地,几乎所有的山地都需要土地整理后才能够使用,使得园区土地成本增加,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1.2.3 机遇(Opportunity) (1)强劲有力的经济支撑。 “十一五”期间,石家庄市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也不断提升,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农业的持续增效、农民的持续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的持续推进。

(2)地方政府对农业的重视。行唐县作为石家庄市农业重要的支撑,该地区农业的发展一直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2011年,石家庄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有效保障“菜篮子”供给。同时,通过抓好农业设施装备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农业功能开发建设以及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升级转型。因此,项目区的建设符合地方政府对农业扶持的方向。

1.2.4 威胁(Threat) (1)农业休闲旅游竞争激烈。石家庄市休闲观光农业从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并以农庄、森林公园和农家菜馆为主要形式,进入21世纪,石家庄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涌现出许多规模大、类型多样、功能综合、深受市民喜爱的新景点。加上周边的北京、廊坊、唐山、天津等地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的建设,农业休闲旅游的竞争十分激烈。

(2)消费者对观光休闲农业的关注热度。尝新猎奇是消费者的特性之一,但是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依赖长期、稳定的客源。目前,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园区众多,并且同质化严重。在同质性选择对象众多的情况下,消费者能否对园区保持较高的关注热度并愿意再次消费,是威胁本项目正常运营的关键。

2 总体规划构架

2.1 指导思想

园区规划设计,应建立在生态农业产业的基础之上,以生态建设理念为核心,根据园区基址的生态适应性,并以荒山丘陵土地综合治理开发为手段,突出生态、景观、文化。最大化利用周边有利环境,融合自然景观与当地民俗文化于一体,适时适度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景观建设,以休闲旅游发展为引擎,将项目区打造成为集约化生产、优美生态环境的综合型生态农业产业园[7-8]。

2.2 园区功能定位

2.2.1 优质特色有机产品标准化安全生产 开展优质、特色绿色(有机)农产精品标准化安全生产、示范,产品发展战略主攻京津唐高端市场和创汇国际市场,既作为园区经济收入主导产品,又能示范带动周边相关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区,促进区域农民增收。

2.2.2 生态型农业高新科技示范推介 进行新、特、优作物品种的引进、试验、繁育、推广示范,循环型农业结构设计、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及管理的示范、教育、培训,生态环保型适用现代设施和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介、培训,既能提升园区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科技含量和品牌形象,增加园区效益,又能培训带动周边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2.2.3 太行山区农业科技文化休闲观光旅游 结合优特产品标准化安全生产、生态型农业高新科技引进示范推介,挖掘行唐及太行山地域文化精华,通过现代生态农业科技展示和生态文化内涵展现、作物景观艺术种植、自然生态食品品尝、高档特有产品推介、生态和农业文化趣味活动参与,针对中高档消费群体开展自然生态生活享受、农业科技文化观光为主题的生态文化休闲旅游服务。

2.2.4 太行山农业特色科技与产品商务服务 以园区内引进示范的品种、技术和标准化管理模式为基础,带动园区外特优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发展,以园区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业设施为平台,组织特优农产品和现代生态农业科技的观摩推广交流培训活动,打造绿色团山红农业品牌。以团山红公司为主体,针对园区内外经营者搭建高档农产品、生态型现代农业科技信息、太行山区生态农产品贸易信息、团山红生态农业招商引资等商务服务平台,构建太行山区生态农业科技孵化器,开拓大中城市和国际特优农产品市场,推动太行山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2.3 产业发展策略

“142”(一体四翼双功能)产业总体发展战略如下。

(1)一体。园区重点构建以服务型农业和农业服务业为核心的农业科技孵化器,打造河北“现代农业硅谷”。依托园区荒山土地规模优势,以园区物理空间和生态承载力为基础,以园区土地的生态环境价值增值为根本,通过引进国内外一流科技成果,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农产精品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涉农商品流通、信息咨询服务三产集聚和融合,发挥各业优势互补,进行循环整合,形成国际化综合服务型特色农业园区经济体系。

(2)四翼。园区发展依托四大主体产品推动。充分利用外生的生产性资源和市场性资源,做强做大高新科技开发(创新、引进、提升)产品、优质全程综合服务(企业、农民、政府)产品;充分利用园区资源的地域优势和特色,做精做优高端安全农产精品、高雅休闲度假农业精品。

(3)双功能。园区发展产生园内增效和园外带动两大功效。通过园区产业发展实现园区内部企业科学组合发展和效益提升,同时通过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产业关联带动园外农业进步、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目标:最终实现园区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产业的持续发展。

2.4 园区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

园区总体功能分区为:一核、六区、一长廊,总平面图见图2和图3。

2.4.1 一核:农业科技创新孵化器 规划面积43.7 hm2,为园区的启动区和核心区,打造成园区的农业科技硅谷,体现园区最新的农业科技元素,是园区组织管理、商务服务、会馆休闲核心、对外接待功能的空间载体,为园区的良性运行提供保障,是项目区对外的直接窗口;引入低碳农业、循环经济等发展理念,创新生态、环保、集约、节能的农业发展模式。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光伏设施大棚、现代温室技术展示中心、联栋温室花卉(婚纱外景地)、高档会馆、露地蔬菜种植示范、市民菜园租赁、现代农业培训中心、生态餐厅、都市农庄体验园(四合院)、生态停车场等。

2.4.2 一长廊:山顶景观科普长廊 主要由葡萄架、紫藤架、瓜豆藤架、科普灯箱组成,可悬挂颜色各异的名优特瓜类新品种,起到展示、休闲、观赏、采摘、休息等功能。长廊两边可设置科普橱窗,展示园区相应的农业技术,可设专人进行讲解、宣传。

2.4.3 六区 (1)绿色(有机)设施园艺示范区。规划建设面积91.4 hm2,示范区将建设成为石家庄市标准生产示范基地,同时成为园区主要蔬菜生产区。建设项目包括种苗工厂、高效设施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设施蔬菜新品种引种示范基地、露地蔬菜基地、社区支持农园等。建设高效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构建质量安全全程追溯系统,发展冷链仓储和洁净菜加工包装,开拓社区支持、产地直销、配送营销等新型销售业态。强调种养循环配套,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和品质提升。

(2)循环有机种养区。规划建设面积119.1 hm2,采用生态循环的模式,种植石家庄特色果品。利用林下养鸡,在地势较高平整区建设万头猪场,将养殖粪便发酵后用于园区农业种植,同时在林下生长的动物也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使产出的肉蛋更生态、更有营养。建设项目主要包括万头生猪养殖场、有机肥加工厂、大型沼气厂、万羽土鸡林下标准化养殖示范园、生态山羊养殖场、野猪场、珍禽谷、野鸭湖等。

(3)绿色(有机)林果种植区。规划建设面积1 263.9 hm2,选用石家庄当地特色果品,同时引入其他特色开花、结果品种,结合果树的物候期,开展游园赏花、采摘品尝、冬季修剪等活动。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生态观光休闲果园、葡萄庄园、“三优”苹果种植园、干果种植园、引种示范与无病毒苗木繁育中心等。在休闲、观光、农家乐等采摘果园,选择多元树种、多元成熟期品种,多元栽培模式,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不同时期的需求。

(4)农产品加工配送区。规划建设面积21.4 hm2。加工配送区建设是园区产业化链条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保鲜期限,通过配送会员制服务可极大提高产品档次和价格,从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便利性。建设项目包括生产加工中心、景石交易中心、仓储配送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化监控中心等。该区域采用现代电子商务手段,运用传感器、无线智能传输、互联网络、数据库和中间件等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在农产品流通信息上,实现全程的智能化、可控化和透明化。

(5)汽车运动主题公园区。规划建设面积128.9 hm2,利用现有山体地形,做好农业生态景观建设,作为园区果蔬品赏、水边休闲的中心活动区。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机车运动场、汽车营地、企业拓展训练基地等。打造全国一流的山体越野车运动休闲基地,通过不定期的举办各类赛事,提升园区的文化内涵,扩大园区的社会知名度,吸引人气,带动园区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销售和营销。

(6)枣乡民俗文化区。规划建设面积116.3 hm2。围绕团山当地民俗文化资源,突出文化传承功能,重点打造枣乡文化博览园、红枣古树保护区、团山红庙会等。按照总体规划,围绕“行唐枣文化”这一主题,打造集行唐各品种枣文化、特色旅游为一体的石家庄第一、华北独特、全国知名的林果业旅游区以及集行唐特色枣品研发、新品种推广、产品延伸为一体的枣文化博览中心。

3 基础设施规划

3.1 路网规划

园区道路规划分为三级:一级道路是车行道,以山上现有的道路为基础,按三级公路的标准进行维护改造,路基宽为9 m,路面宽为7 m,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两旁建设绿化带,形成园区整洁、美观的生态景观主轴;二级道路主要作为各功能区之间的连接道路,满足园区生产生活及游客通行要求,以山间现有的道路网为基础,按四级公路的标准进行改造,路基宽为5 m,路面宽为4 m,砂石路面;三级道路是生产路,采用砂石路面,路面宽1.5 m,能满足小型农用机械的通行和人工田间作业与管理的需要。原则上不改变原地形、地貌,形成自然的、纵横交错的道路,既成为步行游览道,也是园区林果生产的管理道路。

3.2 景观系统规划

强调自然本质,在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基础上,广泛打造人造景观。营造出富有特色的观赏游乐、休闲度假环境,充分体现出现代农业的景观价值,同时丰富景观层次,提高景观的观赏性[9-12]。

3.3 土地整理规划

园区大量的山坡地现状均无水土保持设施,水土流失严重,现状为坡耕地及果园,为保护耕地,防止水土流失,规划对项目区的部分坡耕地整修为标准梯田,修筑田埂。对果园地修筑果树台田,填筑田埂。

4 结论与展望

根据SWOT矩阵分析,河北团山红产业园建设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但这些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应当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有利机遇来迎接挑战,弥补先天之不足。

4.1 科学规划,统筹发展

在项目开发建设时,因地制宜,科学划分功能分区,充分体现项目区的科学性,既能体现本地特色,又能避开区域竞争。

4.2 多渠道筹集资金

由于项目区基础条件薄弱,建设开发需要大笔资金。应遵循内资与引进外资相结合,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并且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建设资金的扶持,改善投资环境,多形式、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

4.3 加强内部管理

基于行业内部竞争日益激烈,完善内部管理至关重要。突出企业文化和特色,发挥后发优势,打造名牌产品,形成竞争力。

4.4 科技先行,市场优先

以现代科技提升产业水平,稳固并强化园区在生产上的功能,满足广大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的刚性需求。在产业基础较为牢固的前提下,逐步开发都市农业的其他功能,结合不同产业的性质和发展目标,确定不同的经营模式,以降低市场风险。

河北团山红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以人和自然和谐为宗旨,以生态良性循环为基础,遵循“天人合一”理念,继承“愚公移山”的精神,走绿色道路,创生态文明。项目区以综合开发太行山区农业资源、推进山区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发展绿色食品生产为重点,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山区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优势,组织实施“611”重点示范工程,即建设6个功能分区[绿色(有机)设施园艺示范区、循环有机种养区、绿色(有机)林果种植区、农产品加工配送区、汽车运动主题公园区、枣乡民俗文化区],1个农业科技创新孵化器,1个山顶景观科普长廊,综合开发2 000 hm2山地,在做大做强“三优”苹果产业品牌的同时,推进设施蔬菜、果树、特种养殖、苗木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和标准化,促进太行山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河北团山红生态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目标是成为集生产、加工、科研、教育、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基地,以农业科技研发、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采摘观光旅游为重点,建成高档次的农产品加工流通区、高标准的旅游观光采摘区、高水平的技术成果推广区,从而成为河北省现代农业和现代生态旅游业的新亮点[13-15]。最后,希望该研究中提出的农业产业区规划布局的思路和建议,以及得出的结论能为规划的决策者、制订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也希望该研究能为相关农业园区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宋金平,李香芹,吴殿廷.我国山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北京市山区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31-136.

[2] 顾时贵.河北省太行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3] 顾世顺,韩玉.河北太行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1):43-45.

[4] 陈京婷,杨宁生.山东省海水养殖产业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3(20):231-233.

[5] 汤全明,宋松,张建新.农业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以江苏溧阳市为例[C].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南京: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

[6] 张焕裕,万尚钦,李丹.SWOT分析方法在农业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的应用——以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研究为例[J].热带农业科学,2010,30(2):55-56.

[7] 任永梅,胡灵红.建设节约型农业实现循环经济的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3 106-3 108.

[8] McHarg I L. Design with nature[M].New York:John Wiley Sons Inc,1969.

[9] 安晓宁,常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功能定位及保障体系[J].世界农业,2004(1):11-13.

[10] 王锐,王仰麟,景娟.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原则及其应用研究.中国生态农业景观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4):1-4.

[11] 黄新锋.论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景观规划——以深圳光明农科大观园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212-214.

[12] 李红,叶林涛.农业园区用地状况、问题及对策[J].调查研究,2003(10):36-38.

[13] 张景顺,褚保金.关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9,22(2):109-113.

[14] 丁忠明,孙敬水.我国观光农业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2(12):27-28.

篇5:前瞻产业研究院:云南马龙科技农业产业园规划案例

云南省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高度重视, 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标准化、专业化程度明显提升, 并初步建成了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 传统产业得到巩固提高, 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也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化程度提高, 龙头企业实力逐渐增强

云南省对农业产业化十分重视, 促进了本省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涌现出了一批运行规范、管理科学、分配合理、成员增收明显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据统计2002年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仅1 560个, 龙头企业426户。到2012年, 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增长达4 700个, 龙头企业达到2 500户, 实现销售收入1 150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67家, 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产值和销售收入分别达到755亿元和878亿元。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户、省级龙头企业467户、州市级龙头企业1 372户, 全省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增加了871亿元、增长7倍;与2007年相比, 五年来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增加了440个、增长10%, 龙头企业增加660户、增长36%, 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增加了767亿元、增长2倍。

云南省龙头企业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 实力也不断增强。目前, 云南省百强企业中农业龙头企业占10户。营业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有160户, 其中, 10亿元以上15户、5~10亿元20户、1~5亿元125户, 分别比上年增加3户、6户、16户。

(二) 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基地建设快速推进

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 云南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迅速, 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全省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超过4 500万亩, 甘蔗、茶叶、橡胶、咖啡等特色经作位居全国前列。甘蔗种植面积520万亩, 居全国第二, 产量达到2 200万吨。茶叶面积575万亩, 居全国第一;茶叶产量26万吨, 居全国第二。橡胶种植面积820万亩, 干胶产量40万吨, 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蔬菜播种面积1 235万亩, 产量1 685万吨, 出口5.7亿美元, 超过烟草, 跃居全省大宗农产品出口第一位, 成为南菜北运、滇菜外运的重要基地。马铃薯种植面积1 000万亩, 居全国第三位;鲜薯产量1 150万吨, 占全省粮食总产的13%;总产值86亿元。水果面积535万亩, 产量达510万吨, 综合产值达200亿元。咖啡种植面积134万亩、产量8.4万吨, 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蚕桑面积150万亩, 居全国第3位, 鲜茧产量4.7万吨, 居全国第五位, 总产值15亿元。

(三) 产业布局逐步优化, 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近年来, 高原特色农业发挥比较优势, 因地制宜, 全省初步形成了滇中、滇东北以烟草、畜牧、花卉、中药材、马铃薯为主的产业带;滇南、滇西南以优质稻米、甘蔗、茶叶、橡胶、咖啡为主的产业带;滇西、滇西北以畜牧、药材为主的产业带;滇南、滇东南以热果、药材为主的产业带。烟草、甘蔗、茶叶、橡胶形成了区域化布局, 专业化生产。为云南农业生产专业化、特色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 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的产业聚集能力提高, 产业集群初步形成。辣椒、茶叶、马铃薯等一批优势农业产业化企业群和加工产业带逐步形成, 建立了元谋无公害特色蔬菜、思茅茶叶、大理野生食用菌、西双版纳天然橡胶、曲靖马铃薯及宣威市特色畜产品等6个国家级加工示范基地, 丘北辣椒系列产品加工基地等6个国家农业产业化创业基地, 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

二、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龙头企业动力不足, 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

龙头企业的发展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云南省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 在2010年以来云南前后共认定了303家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但其中仅有19家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且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关系缺乏制度保障, 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商品基地、农户之间难以形成比较稳定的产销关系, 农业一体化经营水平低。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小而散”、“档次低”、“有质量无批量或有批量无质量”的问题十分突出。在农产品结构上, 多以资源型的传统产品为主, 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且链条短, 产品附加值较低, 影响了农民的增收, 更影响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二) 农村融资体系不健全, 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的资金积累和再投入, 这都离不开融资体系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融资体系经过多次改革, 基本建立了以政策性融资、商业性融资和合作性融资为基础的融资体系, 但是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整合, 农村融资体系的诸多不完善之处中最主要问题是资金支持严重缺乏, 农业产业的产出水平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资金的投入, 因此资金问题是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农户、农业企业、农业基地、农业合作组织等贷款难, 农业产业化信贷投放量不足, 支农金融体系不健全, 农业产业化贷款满足率低, 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抵押物品单一, 农业金融保险业务发展缓慢等也影响着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 企业与农户利益机制联系不紧密, 产业组织形式有待完善

由于农户与公司之间的实力悬殊, 缺少其他力量予以平衡, 使得两者处于不对等的市场关系。导致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缺少话语权, 自主意志得不到体现农户与公司之间的条约显失公平, 利益分配仅由公司单方决定, 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很难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润均沾”利益分配机制, 影响和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分散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的农户, 作为相对弱势的群体在农业一体化经营利益共同体的相关谈判中, 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而公司的以利为先, 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质, 更让农户的利益受损成为了常见之事。

(四)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层次不高, 科技含量较低

目前云南的粮食等农产品看似供应充足, 但农产品的品质却不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加工占了绝大部分比重, 而市场开拓不足, 投入集聚在生产加工环节。从生产加工内部来看, 由于注重短期效益, 多数农产品主要以单一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 精深加工层次低, 技术装备差, 技术创新能力弱, 产业链短, 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较低, 品牌效应和产品知名度不高。

三、加快云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 培育重点龙头企业, 发挥龙头优势

在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中, 龙头企业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要推动产业化的发展, 必须重点培育龙头企业。一是要依托自然优势培育优势产品, 围绕优势产品打造优势产业。且每一个区域性的特色主导产业, 都要重点培育一个省级龙头企业、建设一个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配套一个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完善体系, 在全省形成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二是要把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上, 加强与龙头企业的联系, 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并提供及时信息服务, 以提高企业对市场波动的预防能力, 降低风险;三是应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引进新品种、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开展面向基地和农户的技术推广, 做好服务、协调和运用工作, 指导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互惠互利的联结机制, 营造共同发展、利益共享的“和谐创业”局面;四是要大力推进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与合作, 鼓励龙头企业创办或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有效对接, 为基地农户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

(二) 构建完善的农村融资体系, 强化财政扶持力度

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经费投入机制, 加大农业信贷投放力度, 拓宽农业信贷领域范围, 逐步放开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准入限制, 完善支农金融服务体系, 建立金融惠农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建立农业保险体系, 最为重要的是政府的积极参与, 适当介入推动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形成。实施财政补贴政策, 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化项目, 予以必要的直接扶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扶持和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设立专项资金, 制订企业技术创新与开发计划,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专项扶持。

(三) 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新型利益关系, 实现和谐发展

目前, 农云南省农业产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 利益分配机制还很不健全。农户与公司的市场关系不对等, 时常出现农户违约不将产品卖给公司, 或公司不顾农户利益拒收或压价的现象。在市场行为中, 价格是最敏感最核心的话题。所以, 把好价格关才是影响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新型利益关系, 真正做到“村企互动”, 达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的的重要因素。首先可以建立特色订单农业, 农民与公司在进行交易的时候, 可以放宽价格锁定。其次应发展“农民转租”模式, 让农民采用流转土地承包权的方式, 将土地租给技术更先进的企业来进行生产,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农业。再次应推进农业推广, 让农民学习到更先进的种植技术, 了解到最新的市场需求, 同时还可带动周边村庄的农民参与到该企业的配套种植、运输、粗加工中来, 进一步引导农户、合作社以资金、技术、劳动等要素入股龙头企业, 形成产权联合的紧密型利益关系, 形成农户和公司“共赢”的良性利益循环机制。

(四) 积极发展品牌战略, 拓展国内外市场

立足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 强化品牌建设, 加快与国内、国际市场接轨。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提高优势农业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在稳步发展传统市场的同时, 积极开发新兴市场。省内市场加强行业自律, 形成规范的贸易体系。国内市场强化品牌建设, 稳步提升知名度和竞争力。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国际上知名度大、影响广泛的各类产品展洽会、博览会、推介会等活动, 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切实把打造龙头企业产品品牌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工作的重点工作,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能力的名牌企业及名牌产品。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产地认证, 加强地理标志建设。以优质农产品品牌为重点发展对象, 狠抓优质农产品品牌的扩张覆盖。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予以重点扶持, 打造“绿色云南, 生态产品”整体品牌, 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能力的名牌企业及名牌产品。

摘要: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于20世纪末,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农业对内对外开放取得新的进展, 初步形成了产业规模逐步扩大、领域逐渐延伸、大中小龙头企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然而,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并不会是一帆风顺, 它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分析农业产业化的问题, 提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等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樊云香, 李亚荣, 刘江晏, 杨建波, 靳红.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下, 2013, (6) :116-117.

[2]牛若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观察和评论[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3) :8-15.

[3]余涤非.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战略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2.

[4]雷俊忠.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与实践[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4.

上一篇:中学生运动会校致词下一篇:小型水库移民工程村庄街道改造工作安排如下